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帝国之名将世家:一蒙三代俱秦将,内史忠贤也!

在我国的历史上,名将常有,而名将世家却不常有。

可以这么说,父子两代同为名将,这在历史上已经很少见,而祖孙三代都是名将的就更为鲜有。但是,在秦就出现了这么一家子,祖孙三代均为秦之名将。是哪一家子呢?且听慢慢道来~

说到大秦之战将,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首先会提到的是:一代"战神"白起~~,不错,但是还有那么一个将领,他与白起几乎同一时代,都曾效忠于秦昭襄王,随主将白起赴长平之战,数次挂帅出征,也是战功赫赫的将军。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子、其孙都是秦赫赫名将。

这位将军,何许人也?---大秦蒙骜将军。司马贞《史记索隐》,曾曰:“蒙氏秦将,内史忠贤。”今日,来说一下大秦之名将世家:蒙氏诸将

蒙氏秦将第一代:蒙骜(méng)(ào)

生年不详—公元前240年,《战国策》作蒙傲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官位和爵位达到上卿。蒙骜出生年月不详,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也很简单,只知道他原是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投奔秦国,他在秦昭襄王时期和秦孝文王时期的经历也没有具体的记载。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

主要功绩

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

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

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担任将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今河南洛阳东北)。(而《史记·蒙恬列传》则记载,是蒙骜夺取韩国成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二城而设置三川郡。) 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界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

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秦王政得知魏无忌去世后,于是派蒙骜再次率军攻打魏国。蒙骜夺取魏国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等二十座城池,设置为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

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约七十多岁,死因:战死沙场。公元前240年,名将蒙骜统帅秦军,北出太行,攻打赵国的龙(今河北行唐)、孤(今河北行唐北)、庆都(今河北行唐附近),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此战最终被庞暖派兵埋伏于太行山密林深处,乱箭射杀,秦军亦大败。

蒙骜,可以说是秦国蒙氏家族的开创者,为蒙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非常好的基础。其子蒙武、孙蒙恬、蒙毅等都相继为将,显然都与蒙骜的赫赫战功是分不开的。蒙骜在其仅被史书记载的九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作为主将带兵出征,共攻克七十余城,这在秦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蒙氏秦将第二代:蒙武

蒙武(生年不详—约公元前219年),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主要功绩:与王翦率军灭亡楚国

斩将灭楚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任命蒙武担任副将,派遣蒙武跟随主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与楚在蕲地交战,秦军大败楚军,追击到蕲地南部时,斩杀楚国军队将领项燕,楚军因此溃败逃亡,秦乘胜夺取楚国一些城镇。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蒙武再度与王翦率领军队攻打楚国,秦军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国君楚王负刍,攻占楚国全境,灭亡楚国 ,并在楚地设置楚郡。

关于蒙武亡楚之后的事迹,史记不详。

蒙氏秦将第三代:蒙恬+蒙毅

蒙恬

(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出身于名将之家,也是秦著名将领。自幼成长于蒙氏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熏陶,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主要功绩: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秦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遏制了匈奴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毅

生年不详―公元前210年,秦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之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得罪赵高,终被冤杀

可惜蒙氏兄弟二人一代风流人物,最终却命丧小人赵高之手。

是这样的:蒙恬对秦王室忠心耿耿,熟读律法,赏罚分明,就算对待皇帝身边的人也丝毫不留情面,执法严格。内臣赵高犯了法,他也将赵高收监判刑。秦始皇亲自为赵高求情,得到蒙恬的许可后才恩赦了赵高。

赵高耿耿于怀,一直找机会除掉蒙恬。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杀死扶苏,赵高深恐蒙氏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蒙恬长叹"“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其后为保清誉,吞药自杀。

那么至此,蒙氏一族有没有第四代呢?

关于蒙恬此人是否有后代,在历史的记载里面,是没有写的,也就是说历史并没有记载,但是有记载蒙恬的妻子。蒙恬在历史记载里面的妻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卜香莲。她出生在一个平静的乡村,但是有一门独家手艺,就是制作毛笔。

后世评

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代良然。”

苏轼:“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

小史个人愚见:

纵观蒙氏三代,其实可以看出整个蒙氏家族的命运都是紧紧的跟秦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随着秦始皇的突然暴毙,蒙氏家族的命运也就产生了大逆转,最终被阴谋篡位的胡亥送上断头台。当然,此时秦帝国的命运也已经走向尾声。

蒙氏家族一门三代秦将,即使是在漫漫历史长河里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堂堂显赫、荣宠至极的蒙氏兄弟居然也逃脱不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的历史怪圈儿。是忠于君权还是忠于皇权,历史总无定论!

读史明志,珍惜和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大秦帝国之十大名将排行榜,谁为秦国的统一贡献最大?
大秦帝国十大名将排行榜,谁为秦朝的功劳最大呢?
057-秦国蒙骜及蒙氏家族
秦国名将
盘点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五虎将,王翦功劳最大
帮秦始皇一统天下的10大名将,为何不帮秦二世剿灭刘邦项羽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