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解味笔记之钗黛

黛玉和宝钗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两个人的判词写在一首诗里,这在《红楼梦》里倒显得比较奇特。


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权贵,与宝玉真心相爱,但她毛病特多:体弱多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和她在一起,非得有很多的耐心不可。


要现代男性喜欢黛玉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对爱情精于计算的年代。很多人以为,只有宝玉那样“娘娘腔”的人才会对黛玉陪小心,其实恰恰相反,只有真正重视心灵契合的男人,才懂得欣赏黛玉的性灵之美——她是最纯粹的女人。选择黛玉,说明你重视精神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说明你有为爱不断付出的勇气。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见,现实生活中,黛玉不多,甚至没有,也许你见到的觉得像黛玉的,只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薛宝钗常有,而林黛玉不可多得也!

 

宝黛之恋的前期,一会儿好,一会儿又恼,黛玉迎风洒泪,伤神叹息。因为痴情,因为敏感自卑和不安全感,她不断用反话刺探,跟宝玉较真。宝玉赠帕嘱咐她放心,黛玉终于明白宝玉的深意,就再也没闹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后期宝黛达到了互为知己唯一的境地。


这两位天外来客,对众人汲汲营营的功名利禄相当蔑视。宝黛如此叛逆,在人们眼里简直痴傻得不可理喻,宝玉更因林妹妹从不说沽名钓誉的混帐话而深敬黛玉。“跟世俗社会的格格不入,使多愁善感的黛玉格外寂寞,只有宝玉懂她。

 

《红楼梦》后四十回交待了黛玉的结局,但黛玉的死法却让我不大赞同。《红楼梦》一书结构缜密,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判词中有所说明。


从判词来看,我个人认为林黛玉应该是上吊死的,这样才与这句“玉带林中挂”相符。“金簪雪里埋”是薛宝钗的判词,所以,我对于高锷版的《红楼梦》对宝钗命运的安排也是不赞同的。


曹雪芹是一个体味悲剧性非常强烈的哲学家,我所认为的合理的宝钗的归宿应该这样:宝玉到了袭人和蒋玉菡家,蒋玉菡命人去找宝钗,宝钗赶到的时候,宝玉已经远走,而且永远也不会回来。宝钗出去找他,结果大雪漫漫被冻死在雪地里,雪花翩翩散落在她身上,一个才女、美女、贤女香消玉损。

 

第一遍看《红楼梦》,我非常讨厌林黛玉,觉得她刻薄、尖锐、小心眼,也曾一度怀疑她是否值得宝玉痴恋一生,但看到第三四遍的时候,对她的印象就完全改观了。年岁越大,就越是觉得黛玉这种性情的人的可贵。宝钗世故圆滑、中庸求贵,拿回家当摆设是最适合不过了,但真正要跟她过一辈子,也挺无趣的。


 

薛宝钗是大观园一朵奇葩,她遵守妇德,城府极深,世故深沉,但绝对称不上阴险狡诈,所以,如果宝钗是个男儿,一定会仕途坦荡。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宝钗是一个完美的女人,然而,一个完美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可怕。


有香菱学诗来请教,她先是打击,又推给黛玉教授。在她心里到底觉得香菱是个丫鬟,是不配学诗的,更是懒得教。宝钗的不可爱,在于她似乎完美得让你挑不出毛病,心里觉得别扭,却也怀疑是自己小人之心。可从她看似和蔼的外表下,却能感到她的侵略,而黛玉的刻薄,不过就是防御罢了。

 

单从可爱的角度来讲,薛宝钗还真比不上史湘云。宝钗似乎更像是一个姐姐或者母亲,无法与宝玉达到心灵上的平等,所以宝玉喜黛厌钗也是非常合理的了。只可惜,黛玉傻乎乎地不会钻营,不愿意去迎合能给宝玉婚事做主的王夫人,所以宝钗最后赢得了婚姻,但是这又能如何呢?聪明的宝钗也明白,那不过是一个名分的躯壳罢了。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宝钗去扑一个蝴蝶,正好碰到两个小丫鬟在讲话。她怕人家发现她在偷听两个小丫鬟的话,就张口把林黛玉的名字叫了出来,轻而易举把偷听之过嫁祸于人。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女子,内有混帐哥哥无赖嫂子,外要遮风挡雨庇护家门,还需周全大家闺秀的体面,照顾看似登对的爱情,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情任性,还得时刻克制少女的天性。努力为着仕途的经济或少奶奶的地位盘算,收敛起本该属于少女的天真浪漫,处处仪范,真不知是她的缺憾,还是世态的苍凉。

 

 

薛宝钗VS林黛玉  袭人 vs晴雯

 

这样的较量很耐人寻味。

 

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人物。穷苦出身,被买来先服侍贾母后来送给宝玉当了丫头。她来贾府之前就一无所有,连家世也不可考。晴雯的三次迁转并未摆脱做奴才的命运,然而奴性在她身上却从未显现过。



晴雯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之所以能首领风骚,排上名次,盖因她在贾府大观园中能昂首扬身,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锋芒毕露,鹤立群鸡,尤如盛开不衰的一株带刺的玫瑰花。


凤姐说她“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书中也提及“她本是个聪明过顶的人”(见《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她不仅有个美好的容貌,而且很有思想,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远在众丫鬟之上,只可惜她“小姐性子丫鬟命”,结局免不了悲凉。


 

袭人,原名为珍珠,改成这个名字是宝二爷的杰作,源自于一句美丽的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宝玉沉醉、依恋于这鲜花的香气中,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鲜花也能成为袭击人的工具。他原本无意中的改名,却正符合了他那番经典理论:女儿家结了婚就不如姑娘干净纯洁。袭人在贾府中的经历,也就是一个本来是珍珠的女孩子慢慢的失去了光芒,沦落成了一颗鱼眼睛的过程。

 

在我印象中,袭人很小心地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低到所有的人都看不见她的锋芒,只看见她的温柔和顺、贤惠大方、谨慎和操劳。在老太太的面前,依旧是不言不语;在王夫人面前,更加是目不斜视、知体守礼,因为她知道太太喜欢这样的女子。可是,端庄守礼是做给外人看的。在宝玉面前,袭人是柔媚娇俏的。

 

晴雯死时,宝玉的责问就是对袭人敲响的一个警钟,可惜袭人到底比晴雯愚笨,对这危险全然不察,终于,她彻底成为了宝钗的铁杆粉丝,也因此离宝玉的心越来越远。直到最后,黛玉泪尽而逝,宝玉对大观园彻底灰心失望,她才感到万分的后悔。袭人曾说过“打死也不出去”,最后却嫁给蒋玉菡,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求仁而不得”么?




一点碎碎念:这些都写得比较浅显,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等我再通读一遍红楼后,再跟大家掰扯点详细些的。只可惜,可惜,可惜,我现在,在时间上太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袭人为什么要“拥钗抑黛”?
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我们可能冤枉贾母了
UC头条为什么林黛玉能够位居十二金钗之首? 看看莺儿和紫鹃就知道了
林黛玉为什么会成为十二钗之冠,而且评价极高?
风之子:晴雯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吗??
怡红院里的风月事,袭人和宝玉有几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