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四合院(1)(专辑)

目录

(1)张家小院儿故事多 老北京完整四合院不多了--程功

(2)梦回老宅 枣林前街四合院里的欢声笑语--邱崇禄

(3)胡同四合院——几经变迁,沧海桑田--陈永祥

(4)大院里的童年记忆--禹新明

(5)北京古都风貌 古槐+紫藤+四合院=老北京吗?

2016年7月4日讯,如今的北京城,供老百姓居住的完整四合院不多了,再想像老辈儿人在四合院里种两株石榴,养几缸金鱼,在葡萄架下吃碗炸酱面已经是件难事。70多岁的张元善老先生自小生活在这里,在世事变迁中有幸保留下了这份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

不大的张家小院儿保存完整,院里的葡萄衬着“”老北京“生活的精致。

张元善除了收藏餐饮相关的老物件,还喜欢收藏手串儿、玉件儿、核雕等文玩物件。

院子里放着两段石碑,是当年身为碑帖专家的父亲留下的,碑文为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清末民初的翻刻。石碑共5段,当年因砌成台阶才保留下来

起居室里高悬的“知足常乐”是许多北京老人的信条。

小院儿除了西厢房修缮过,其他房子还保留原样,房子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小院儿门口统一改造了,旧时的样子已经不见,原本的黑漆大门变成了朱红色,没有了原来的规制。

1944年,张元善出生在现在居住的东琉璃厂东南园胡同的一座小四合院里,胡同里至今还有当年赛金花、马占山住过的宅子。

“院子是爷爷清朝末年从一户回民手里买的,当时的街门是黑色的,这是老规矩。前几年街道整体改造,给刷成了红色。”张元善说起小院儿充满留恋。“爷爷张景寒以卖古玩为生,负责给齐白石、张大千卖画,当时卖画卖不了几个钱,但是这些大师天天登门。五六岁的时候我也开始学画,把张大千他们的画钉在墙上临摹。1950年参加北京市少年宫少年国画组考试,一考就考上了。”

过去老人们讲究“自己不带自己儿子”。意思是说自己不教自己孩子学艺,必须拜外人为师。“所以我父亲张彦生14岁,只身来到琉璃厂隶古斋碑帖店当学徒。当时的隶古斋已经是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店铺,店的匾额由清末重臣、著名书法家祁寯藻题写。学徒期间父亲学会了拓、裱及收售碑帖等业务。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一些碑帖鉴赏名家。艰苦的学徒生涯,让父亲接触到不少名家珍品,在鉴别碑帖真伪及碑帖的传世知识方面颇有了解。”

“1931年,父亲离开隶古斋,那一年他30岁整,借用庆云堂字号独立经营碑帖店。为了收购碑帖,父亲跑遍了南北十几个省市等地,收进了不少名家藏帖。由于父亲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辛勤地管理经营,庆云堂的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后来成为琉璃厂有名的老字号,是古玩行里公认的有影响的五家店铺之一。”

父亲经营庆云堂时,他们一家就住在碑帖店的后院里。他上小学时,店里的生意已经不太景气。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父亲亦担任过北京市文物商店碑帖、砚台、墨门市部业务主任和文物商店的采购部主任,还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主任、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咨议委员会委员。

张元善还记得,父亲担任北京文物商店采购部主任期间,有一回用几元钱收购了一位顾客的一颗翡翠帽簪。后来反复研究,发觉那颗簪子本是祖母绿翠的,于是想尽办法四处联系,最终找到那位顾客,给人家补了将近60元钱。后来顾客被父亲的举动打动,执意要登门道谢,都被父亲婉言谢绝。此事在顾客中广为流传,提高了文物商店的声誉。当年这件事还刊登在《北京晚报》上,张元善对此记忆犹新。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

(2)梦回老宅 枣林前街四合院里的欢声笑语

枣林前街22号院在街中部,院门朝东,西墙紧邻崇效寺街。老门牌枣林前街丙56号,蓝底白字,那是民国时安的。新门牌枣林前街22号,红底白字,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后安的。新老两块门牌一同安在门楣之上,大小差不多,颜色却不相同。22号院朝东的院门外,是早年的印刷局路,也就是后来改名为的枣林斜街穿过枣林前街向西南崇效寺的延伸部分。

作者 邱崇禄

 

制图 王金辉

清末,在外城西南火药局旧址上建立了印刷局(如今的造币公司),居住在内城的工人往返上下班抄近路,年深日久踩踏出一条从牛街经崇效寺到印刷局弯斜的羊肠土路。此路后在印刷局局长李光启的资助下拓宽改造,路两旁广植槐树,并在东北端路口树立上书“印刷局路”的木牌楼一座。

22号院原来是个大院子,院子的北边、也就是如今枣林前街与白广路相交十字路口的位置是一口硕大的水井。说它大,是因为井口盖着的大石板上有四个井眼,可供四个人同时从井中打水。井水清冽甘甜,是周围百姓生活用水和附近众多驼行、羊户、马驴骡牛的饮水处。

1949年后随着南城龙须沟地区作为第一批实验区建立公共水站,拉开了全市普及供水的序幕,22号院也跟着沾了光,安装上了自来水,成为枣林前街一带为数不多自来水进院的院落。由于22号院内很早就安装上自来水的缘故,修建院子南侧邮票厂宿舍楼和西侧白广路的时候,还没少用过院中的自来水呢。

1953年,修建白纸坊西街到广安门内大街南北走向的崇效寺街时,街从院子西侧穿过,院子西边被崇效寺街占去一部分,枣林前街也被拦腰而断,一分为二,变为东西两个部分。在印刷局路、枣林前街、崇效寺街三条道路交汇下,整座院子最终被分割成了平面呈不规则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院落,那口清冽甘甜的水井也被填平。

1965年,崇效寺街改称为白广路,而印刷局路也被改称为枣林斜街。

修建了白广路以后,这条路的西南部分被切断,在22号院门前形成了一个分布着11棵壮硕槐树的大空场,这块场地成为了这一片儿孩子们的“社区活动中心”。

每到春秋,傍晚的时间段儿空场里常常是各路“英豪”的大聚会。半大小子们会把父亲的28自行车骑来,组成“飞虎队”。因为人小车大,大家只能采取“掏裆”的骑姿。所谓“掏裆”,就是将右脚从车梁架下的三角形空隙中伸过去踩右脚蹬,而左脚除踩左脚蹬外还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心。那姿势,活脱脱像个攀树的猴子。各路“英豪们”掏着车裆,在树里行间飞奔驰骋呼啦啦一片,腾起的土雾使你根本分不清树影儿、人影儿还是车影儿,空气中飘荡着汗味儿和土味儿。

玩疯了跑累了,大伙儿会玩儿集体定车的游戏,比赛谁骑的车屹立不倒的时间最长。此时,不知谁的家长一句“回家吃饭喽”,于是顿作鸟兽散。

(3)胡同四合院——几经变迁,沧海桑田

    四合院是北京的一景。它始于十二世纪,是北京城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四合,是指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从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台阶,说那是 进门跳坑。

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就让我们随着陈永祥的铅笔淡彩作品《北京老街》,体味那曾经逝去的时光吧。

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胡同中的太老爷是一条叫“三庙街”的,据说它已经有900年的历史了。历时百年,看过数朝天子数朝臣,历经兴衰荣辱,盛极而衰,败极而 兴。百年的风霜,百年的沧桑,如今也只是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街罢了。

北京的胡同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呢?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最近 的统计显示,北京的街、巷胡同(即广义上的胡同)超过6000条(个),直接称为胡同的超过1300条。把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连起来,那又是 一条万里长城了。

【作者简介】

陈永祥,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中央实验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设计,荣获第四届中国话剧荣誉金狮奖。舞台美术代表作品有: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龙须沟》、《雷雨》、《虎符》、《蔡文姬》、《带枪的人》、《名优之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话剧——《桃花扇》、《最后一幕》、《大风歌》、《油漆未干》等。书法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

 

相关推荐:【北京老街】久违了,北京老街

→→→→→ 【北京老街】穿过老牌楼,走进旧时光

→→→→→ 【北京老街】老店铺,百姓信步平民皇宫

→→→→→ 【北京老街】老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 【北京老街】城楼角楼,京城的华彩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陈永祥/绘


(4)大院里的童年记忆:北京的四合院

我们的大院里,位于珠市口西草市东街,这里有我太多的童年记忆。

作者:禹新明


 

插图 王金辉

推开“沟尾巴胡同10号”( 西草市东街20号)大院两扇朱红色大门就是门房,再往里分前院、上院和小后院,前院有南北对望“红窗绿门、红檐灰瓦”的砖房各几十间,南北房之间是红砖漫地。雨霁,在前院的正东边一道彩虹悬挂天空,现今想起都犹如仙境。想起这熟悉的环境,不禁记忆起我童年时妈妈在我们家住的二间北房屋檐下带我们姐弟三人“开荒种菜”,瓜秧顺着吊在屋檐木椽下的细绳爬上了屋顶,大大小小的南瓜结了十多个,大的有一米多长,成熟后摘下分送邻居品尝,豆角挂满窗前,随吃随摘,苦瓜也有绿色有金黄色,金黄色是成熟了的,有鲜红色的籽瓤,很甜。只有亲自种过它的小孩才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和品尝到它的美味。

前些天陪已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聊天,还说起当年我妈绣花到深夜的事。我妈却说:“那是叫挑灯夜战,当时绣的台布上有小鹿、小花,那些是要出口到非洲友好国家的,他们国家的人民特别喜欢这些图案,我们国家是为了和他们搞好关系,同时也能为国家出口创汇。”看着老母亲自豪认真的样子,我心中不禁在想,“真是有知识、有觉悟,为国家做过贡献呀!”我妈还是大院的义务保育员、门卫、安全员、厨师、生活指导员、钥匙保管员……

回想起爸爸在妈妈带哥哥回山西老家看姥姥的时候,骑车带我去王府井出口大楼上班,勇闯拥挤的鲜鱼口小胡同,带我去东华门筒子河放小纸船玩耍,买一毛钱一大牙儿的西瓜、买《十万个为什么》、买玩具“万吨水压机”等等等等。很怀念我的父亲!子欲孝而亲不待。

也曾经想起当年在看到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四十五周年纪念图册“创业之路”上的照片时带给我心灵的震撼,照片的名称是“欢送首批抗美援朝志愿军摄影纪念,中国土产公司一九五O年十一月十八日,欢送禹理洪等十三人参加志愿军。”禹理洪是我的父亲,是外贸战线经历较多的老同志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朝鲜前刚从晋察冀老区到北京,妻子在老家病重,女儿才几岁。我曾经问他老人家当时的情景,他只说那是“国家需要的时候、公司需要的时候”。

我问当时参战的故事,他只说了一点点:“我们拿着卡宾枪,在大山洞口隐蔽守护着,美国人的飞机从大山洞口前飞过,我们和飞机上飞行员是平视,可谓是平起平坐吧!一次美国飞机扫射时把军需物资的伪装打开了一些,我就赶紧隐蔽上前,重新做伪装,伴随着飞机扫射声,感觉后背被重重地击了一下,心想,够呛了,再一看原来是飞机机枪上掉下的弹壳”。听后我默默无语,心中却在说:“爸,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中国土产公司、再由中国土产公司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您真是对国家、对外贸、对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有贡献!”

想起姐姐给我们织毛衣毛裤,上班挣钱的第一个月自己带我去动物园看猴子,自己背着五岁多的我去水道子电影院看黑白故事片《海岸风雷》,路远姐姐个子小,我太重,走得慢,到后电影已经开始,全场漆黑,只有荧幕上地下党从门缝处递纸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想起哥哥给我做的酱油炒米饭,用了好多油和酱油,真香!带我去找欺负我的小伙伴去评理,等等等等。

记得小学老师在大院给我们几个同学训话的场景:

记忆中小学一二年级课程里,每星期专门有一节课讲语录,老师特有水平,记得老师每次讲都特别珍惜,就讲两三句,一句都舍不得多讲,一个字、半个标点符号都舍不得多讲。同学们听得就更珍惜了,懂多少另说。我当时就想,每次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呢,多讲点不行吗?这样讲那么厚一本,上完小学也讲不完吧!小学童尽瞎操心,但我们院的几个同学还是把想法跟到大院家访的老师讲了,老师说“你们还不懂”。

由于讲课的人讲得好,听课的人悟性也高,比如我吧有的还是听懂了。

记得当时让我们写心得体会,我就写的是: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辅助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部条件、外部影响都是辅助的,学习好、觉悟高还得靠内因,靠自己努力认真。我们年级四个班,200多名学生,我的“心得体会”被选出上了学校广播站,并由我亲自宣读,全校各班教室小喇叭都能听到。读后回到教室,看到大家羡慕的眼光,心里那叫一个美。此事也得到大人们的表扬。

这些都是我在大院有趣的童年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一提起北京的古都风貌,人们总是说:“古槐、紫藤、四合院”。自元代建大都城起,国槐就一直是北京行道树的当家树,到今天有七百多年了,所以北京不仅槐树多,而且古槐很多。遒劲、挺拔的槐树,给古老而又繁华的北京平添了一种静穆安谧的天然之美。

故宫里的槐树

《周礼·秋官》曰:“面三槐,三公位焉。”

说的是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可见,从周代起皇帝就在皇宫里种植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

紫禁十八槐

如今,后人能见到的参天古槐多半也在皇家建筑内。故宫里的古槐就很多,最著名的是古槐是武英殿断虹桥畔的十八棵元代的“紫禁十八槐”。这十八槐是元宫的遗物,棵棵雄壮,气宇非凡。李自成和多尔滚都曾在武英殿办公,十八槐成为历史见证。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去颐和园也要经过十八槐。

蟠龙槐

除了十八槐,故宫御花园的东南角,还有一棵巨大的龙爪槐,被称为北京的“龙爪槐之最”。它树冠上的几个大枝沿水平方向向外伸延,似数条巨龙凌空飞舞,无数的小枝弯曲如勾,像虬爪拿空,其造形优美,自然成趣,人称“蟠龙槐”。

皇家园林里的槐树

唐槐

北海公园的诸多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要属画舫斋古柯庭院内的“唐槐”(唐代种植)了。它巍然屹立在院西南角的假山上,犹如一个巨大的盆景,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树龄。

古柯庭就是清乾隆皇帝下旨为此槐而建,乾隆还写有两首《御制画舫斋古柯庭古槐诗》。诗一云:“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以后这里又成了光绪皇帝读书的地方。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北海的“唐槐”是北京城区的“古槐之最”。殊不知,景山公园镇山阁旁的一棵“唐槐”比北海的那棵还要巍峨壮观,所以这棵古槐才应为北京城区的“古槐之最”。这棵唐槐非常独特,其粗干内部已完全中空,可以进入小孩。然而就在空干中央,又生长着一棵小槐,形成了“唐槐抱子”的奇观。

罪槐

另外,景山公园里还有一棵广为人知的古槐:“罪槐”,也就是明朝崇祯皇帝的自缢处。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明崇祯皇帝在此槐上吊死,它成为历史的见证(注:现在的槐树是后来补栽的)。凡是来景山游览的人,大多都要参观此槐。

四合院里的古槐

在盛夏,在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中,巨冠浓荫的槐树,总是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凉意,一缕缕温馨。

曹公槐

很多古槐还和我国的古今名人有关。像西山曹雪芹故居门前有三棵古槐,其中一棵就是著名的“歪脖槐”。 曹公就是伴着古槐浓荫写下了举世名著《红楼梦》,所以得名“曹公槐”,又名“文槐”。

凤凰槐

西城什刹海畔宋庆龄故居的湖水岸边有一棵古槐,因形似一只巨大凤凰,宋庆龄主席给它起名“凤凰槐”。

国子监里的古槐文化

国子监里是古槐成片,这是为什么呢?

在古代,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寓示着监生们(大学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

国子监的古槐中,最著名的两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和辟雍殿西侧的“罗锅槐”。

吉祥槐

“吉祥槐”高约15米,是由两棵主干组成,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此槐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子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许衡所植。

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呢”?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

乾隆皇帝为此还作了《御制国学古槐诗》刻在碑上,立在树旁。据说古槐诗画碑至今保存完好,1956年时,该碑移到了孔庙西侧。

罗锅槐

国子监里另外一棵“槐明星”便是辟雍殿西侧的“罗锅槐”了。因为主干呈罗锅状,所以得名“罗锅槐”。

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北京国子监的辟雍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刘墉负责主持修建,是专供乾隆皇帝讲学的地方。辟雍殿建好后,红窗金瓦与旁边绿冠浓荫的罗锅槐相映相辉,古香古色甚是好看。

巧就巧在,相传刘墉是罗锅,辟雍由他主持修建的,而建好的辟雍殿旁又有一“罗锅槐”,这使得乾隆爷都忍不住借机拿此事打趣。

一日乾隆就问:“众位爱卿,此古槐像谁?”。因有刘墉在场,众官笑而不答。乾隆说:“此槐丑陋砍去!”。意思是杀刘墉。刘墉忙说:“万岁!以后老槐附首聆听万岁讲学,乃是大大忠臣”。这一接,又弄得乾隆无话可说。

是不是答的很妙!

这就是有故事的北京城和古槐。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6)老北京的门墩·五花八门

北京人都知道,北京的四合院门口,都有一对门墩。门墩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构件。而北京四合院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更成为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今天的京味儿秀,咱们就来详细说说四合院门口的门墩。

【抱鼓门墩】

根据其形状规制及使用背景,我们可以将北京门墩分为门枕石、抱鼓门墩、箱形门墩、异型门墩和滚墩石五大类型。

抱鼓石造型为圆鼓形,富有装饰功用,通常雕饰以葵花、纹头、狮子等。下部雕须弥座,中间为鼓形,饰以花纹浮雕,上部透雕狮子,这是常见的样式。据《营造法原》,将圆鼓部分雕成狮形者,术语称为“拉狮砷”或“挨狮砷”。

抱鼓门墩中大卧座有兽型所占比重很大。所谓大卧座有兽型的典型形态是:由圆型鼓身、前后凸出各一个小鼓的卧座、须弥座组成。

 

大卧座有兽型抱鼓门墩

鼓身正面顶部前侧镌刻有角兽头,口衔门环,多为“龙之九子——椒图”,质地多为汉白玉,大青石质地的不多。

 

大卧座有兽型抱鼓门墩

大卧座有兽高浮雕型抱鼓门墩

小卧座型抱鼓门墩

【箱形门墩】

形似书箱、钱箱, 这类门墩的共同特点是,器身为竖直长条方箱状,下为须弥座,但座身较矮,须弥座分三面,有包袱角。

箱形有兽型门墩又分高浮雕型和浅浮雕型,两型门墩的共同特点是,器身顶部有卧姿或蹲姿石兽,器身正面、侧面都雕刻着花草、吉语或暗八仙等图案;器座前、左、右三面有植物文饰包袱角的须弥座,但须弥座的高度比抱鼓形大卧座低,镌刻的复杂程度要更简单。不同点是,前一型器形通常较大,器身镌刻图案高高浮起,边、角处施以回字纹、锦文装饰,突显奢华;后一型通常体量较小,器身镌刻平整,或略微浮起,边、角处无辅助装饰。

 

回字纹与锦,这个箱形门墩中间的纹路就是“回字纹”,边上那一圈就是锦纹。

有兽高浮雕型门墩

有兽高浮雕型门墩

素面型门墩

通体高浮雕型门墩

北京四合院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更成为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门墩比较常见的造型分为四种。今天的京味儿秀,咱们就继续说说四合院门墩的剩下两种造型。

 

【异型门墩】

作为门墩的一种类型,异型门墩可谓是弥足珍贵,我们将它分为两类。

 

狮子门墩

其一,全狮形门墩,以汉白玉质地为主,间有大青石质地,多为狮子形。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对狮子非常推崇,称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坐骑,是为神兽,寓意神圣、吉祥。在民间,狮被当作守护神,可镇百兽,辟邪。一般为雌雄一对儿,右为足踏鞠(俗称绣球)的雄狮,左为前足踏小狮子的雌狮。这种门墩多置于王府、寺院、道观、庙院、祠堂前,形象栩栩如生,现遗留极少。少数用于民居、会馆等。、

 

花瓶陈设型门墩

其二,造型类似于陈设的门墩,此类门墩则属于“孤品级”的门墩。根据此次调查,陈设异型门墩在北京现存的并不多见,仅可寻访到四处,造型分别为花瓶形、柱形和葫芦形。

柱形门墩

葫芦陈设型门墩

【滚墩石】

滚墩石用于垂花门、石牌坊、石屏风或小型石影壁、木影壁,固有“垂花滚墩石”和“影壁滚墩石”之分,是门墩的演变形式。

 

垂花门

石牌坊

上部为多段卷曲的石板向上延长,下部为须弥座或长方石桌。形状颇像两个相反对接的大(小)卧座吻兽形圆鼓门墩,鼓身下陷程度不一,器座为方形。有的滚墩石上镌刻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其外观来看,也有人称其为“双抱鼓石”。

石牌坊滚墩细节

滚墩石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7)皇城根下别样发布《样式雷》四合院里后人雷章宝讲述

     以样式雷重修圆明园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一个非同寻常的建筑世家“柱天踏地,匠心匠魂”的家国传奇。昨日,在位于景山附近中老胡同的一套四合院里,“样式雷”第十代后人雷章宝、研究“样式雷”的文史专家张宝章与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关渤,一起娓娓道来有关传奇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种种故事。

“样式雷,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建筑世家,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在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七代人在长达二百多年间为皇家进行宫殿、苑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内务府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即被世人称之为'样式雷’。”

“样式雷”家族第十代后人雷章宝谈起未能继承和保留祖辈的技艺感到十分遗憾:“当我们看到祖辈为清朝皇室所造的这些园林建筑时心情非常复杂,会崇拜、自豪也会感到无奈。样式雷家族在清代200多年间有兴盛也有低谷,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雷章宝现场展示了一本由他本人重新整理的《样式雷》家谱,据他介绍,雷家第十一代传人,雷章宝先生的儿子雷超,正准备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深造。“很高兴现在人们能够重新关注到样式雷,能够认可这个家族的功绩,样式雷的手艺是从我的祖父辈、父辈手里失传的,但我希望能够从我的儿孙辈开始,逐渐让他们接触到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祖辈们的建筑艺术成就,是属于国家、属于民族、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一定要将中国古建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本报记者王润

(8)《北京老宅的象眼与砖雕艺术》出版 聚焦老北京建筑空

     汇集14年心血的书终于定稿完成,并联系好了出版社,这让已过不惑之年的孙传东心里踏实了许多。为了这本书,他走遍了北京城的大小胡同,不知道敲开了多少扇紧闭的大门。书最终能够出版不仅是对14年潜心研究的回报,也填补了这一领域至今没有专著的空白。而孙传东在书中向人们展现的是老北京建筑中极为常见又往往被专家学者忽略的建筑结构——象眼。

孙传东来到北新桥附近的一处四合院,这里还保存着相对完好的象眼。如今,他书中收纳的象眼已经有近一半不复存在了。

 

孙传东就是在家中一张旧写字台上完成书稿的,手边的参考书籍摞到一人多高。

 没有学过一天美术的孙传东凭借细心和耐心,毅然用手绘方式完成了全城象眼的写生和书中全部的插图。

保存最完整的两幅象眼和砖雕写生作品挂在孙传东居室的显眼位置。象眼占据了他工作以外的全部生活。

在胡同里写生也有意外收获,一些居民见他如此执着,还会送他一些老物件当纪念。

罗哲文先生没能亲眼看到他亲笔题名的《北京老宅的象眼与砖雕艺术》出版,成了一大憾事。

象眼是指传统尖顶房屋的屋顶斜面、水平横梁、直立柱子这三面所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建筑结构中,经常会有三面交叉组成的部分,因此不同位置的象眼名称也各异,如:门廊象眼、门洞内山墙上的五花象眼、戗檐砖内侧的腮帮象眼、垂带式台阶的垂带象眼等。其中施以装饰最多的是门廊象眼和五花象眼,垂带象眼的装饰多是些适形的三角几何图案,腮帮象眼中还不曾见过装饰。由于房屋的变迁,早期的象眼装饰现在我们已看不到地面上的遗存了,偶尔在考古中会看到实物。

最早的象眼出现在3000多年前,当时是在高台阶下。北京城现存的古宅象眼装饰多为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留下来的。不同时期的装饰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历史风貌、社会时尚和民俗底蕴。它们的雕刻很精美、细腻,题材很丰富,是四合院建筑装饰中最亮眼的地方。

1998年6月5日,孙传东被所在单位派往客户公司上门服务,业余时间较多,孙传东看了不少书,心中萌发创业的念头。孙传东喜欢设计,想开一家设计公司,计划先到老城区做些写生,收集些中国传统绘画建筑资料。

2000年6月9日傍晚,孙传东完成了第一天的写生,快要回家时,正巧遇到外出归来的黄文华、王大鹏夫妇。这两位教授都是知名学者。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便热情地邀请他到家做客,言谈中了解了孙传东写生的目的后,给予了指点,使孙传东对胡同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谈话期间,黄文华、王大鹏夫妇介绍了象眼对于整体四合院的重要,就像文章眼那样点睛了四合院的美丽。孙传东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他采用地毯式写生的方式走遍全城所有的胡同,画遍所有有代表性的象眼。北京城古老的住宅缺少照明设施,而象眼都在黑暗的门洞和门廊里,不能现场绘画,他只好用照相机拍下有代表性的象眼图案,回家再整理成工笔文献。前后经历七个寒暑,春夏秋三季在胡同里写生,冬天在家里整理象眼图案。直到2006年6月3日最后一幅画完,全城写生竣工。这让孙传东激动不已,北京城精彩的象眼图案被永远地留存了下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象眼,更好地把胡同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孙传东把手头的画稿配以文字整理成册,已故建筑学泰斗罗哲文为其题写书名,《北京老宅的象眼与砖雕艺术》即将面世。孙传东希望有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机构收藏其手绘稿,为喜爱象眼的人提供研究素材。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程功摄影报道 

(9)爸爸在四合院的空地也种满了花草,什么草茉莉,夜来香,指甲草

爸爸在四合院的空地也种满了花草,什么草茉莉、夜来香、指甲草、晚香玉……每当晚饭时分,我和姥姥、爸爸、妈妈以及弟弟在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硕果的老梨树下摆开小方桌吃晚饭,爸爸种的那些花,凤仙火红,茉莉粉白,夜来香是娇艳的黄,西番莲是晶莹的紫,而且这些花都好奇怪,越是傍晚越开得旺盛,气味越是芬芳。现在回忆那时的情景,在姹紫嫣红中闻着花香吃饭,那是一种多么奢侈的享受啊!

作者:王琦


我和姥姥、爸爸、妈妈以及弟弟在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硕果的老梨树下摆开小方桌吃晚饭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岁的我跟着爸爸、妈妈和姥姥从上海来到北京,住进了一所宽敞的四合院里。

这是一所很别致,多少有些神秘感的院子,地址在大名鼎鼎的雍和宫南,紧挨着那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庙宇,是一个藏族老喇嘛的房产。那院子很大很开阔,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四合院,而是一所长方形的院子,有一溜排开的十一间北房和两间西厢房。北房全是双层玻璃窗,花砖墁地,很气派。这样大的一所院子,只住着老喇嘛和我们两家,我们住三间北房,他则住正中央两间北房,一间居室,一间诵经房。

这座院子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一个院中园。那位老喇嘛可能是太钟爱他的园子,平时都是黑漆门紧闭,用一把黄澄澄的铜锁把它锁住。老喇嘛的身条很瘦细,隔不了几天他会麻利地把门打开,悄无声息闪进园内,同时飞速地把门关上。不管我们孩子动作如何敏捷,也来不及在他开门的一瞬间看到园内的景致。这无疑增添了我满心的好奇,后来我无意中发现黑漆门的左边伸出了一条粉嘟嘟的花枝,娇艳、婀娜,更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人儿想探究一下园子的急切心情。孩子就是这样,或者大人也是这样,越是看不到的东西就越是好奇和向往。后来,爸爸在四合院的空地也种满了花草,什么草茉莉、夜来香、指甲草、晚香玉……也是一个花香飘溢色彩斑斓的世界。每当晚饭时分,我和姥姥、爸爸、妈妈以及弟弟在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硕果的老梨树下摆开小方桌吃晚饭,爸爸种的那些花,凤仙火红,茉莉粉白,夜来香是娇艳的黄,西番莲是晶莹的紫,而且这些花都好奇怪,越是傍晚越开得旺盛,气味越是芬芳。现在回忆那时的情景,在姹紫嫣红中闻着花香吃饭,那是一种多么奢侈的享受啊!然而人心就是这样的不足,在那样美好的夜晚,有爸爸种的鲜花陪伴,吃着姥姥做的可口的饭菜,眼睛依然是溜着那个小园子,那扇好神秘的黑色小门,盼望着什么时候能为我敞开。机会终于来了,老喇嘛可能是喜欢男孩子,居然在一个绿荫满眼,蝉声乍地的午后,在他轻巧的身躯再一次准备闪进小园时,顺手把在一旁呆望的弟弟牵进园中。弟弟出来时,兴奋着小脸,不连贯地说:“姐姐,果果,红果果还有花花。”而他的手上居然还捧着一把娇嫩的韭菜。弟弟像个得胜将军,把它们捧到了姥姥的跟前,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弟弟的神情都很亢奋。

后来,随着老喇嘛年事渐高,他对园子的看管不那么严格了,有时不知是忘了锁门还是故意不锁,门虚掩着,给了我和弟弟一次又一次机会。

记得我第一次进园子,现在回忆起来的心情,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经典语言——不必说那紫盈盈的花朵,也不必说那一排排结着红宝石样的山楂树,单说那墙根底下一溜盛开的白玉簪花,就给人带来多少的美感和欢悦啊!那园子里的一花一草,一果一树,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多少欢乐和美的享受,现在想来我长大以后为什么总愿意到郊外去转转,到平谷的桃林深处,到阿姆斯特丹流淌着清清河水的牧场,抑或维也纳森林里徜徉,都与儿时牵过大自然的衣褶有关吧!再后来,我们不但可以去园子里玩耍,比如挖个坑,浇满水,把凤仙花的花瓣当鱼养在里面,还可以吃园中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山楂,果香浓郁的无花果,红中有黄黄中带红的李子,那时,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米丘林的故事,其中用了“大自然的恩赐”一词来形容嫁接的苹果。我学了以后就用在自己的作文里,形容院子中的无花果:紫莹莹,甜蜜蜜,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得到了老师高度的奖赏:句子下面画了一连串的圈圈,还加了批语:学以致用,用得非常恰当。

后来,老喇嘛更老了,可能有80多岁,随着年龄的增高,对儿童越来越照顾和喜爱,于是,小门再也不上锁,不关闭了。那时我又多了个妹妹,我们姐弟三人出入小园子,来去自由,甚至可以在里面架起行军床。那时爸爸经常给我们带回一摞一摞的小人书,有电影的,有连环画的,甚至还有整套的红楼梦。夏天的傍晚,我们在行军床上或坐或卧,伴着花香,贪婪地翻看小人书,直到如今,我一闭眼还能想象出黛玉那姣好的面容,坐在轿子里看着京城繁华的街面,回想自己在家乡,香车宝马唯我独尊,不由得伤感……

那时,我们家有一台爸爸专门给我们几个小孩子买的收音机,在当时可算是一件奢侈品。在朗朗的夏夜,我家的门开着,园子的门也开着,收音机里传出话剧《雷雨》的实况录音,董行诘饰演二少爷,他那清纯如清泉,音色如丝绸,情感如火焰,令人如醉如痴的声音;中央乐团星期音乐会演奏的《黑龙江的波涛》、《多瑙河之波》、《在满洲里的山丘上》的动人心弦的旋律;还有刘淑芳的《鸽子》、《西波涅》,她那“你像鲜花,像火焰”的歌声,从小小的收音机中传出,飘荡在宁静的院落,充盈着花香馥郁的小园子,一丝一缕,一点一滴渗透在我儿时的心灵,那种唯美,了无痕迹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的童年。

后来从小院出发,往东我进入了一所俄国主教办的幼儿园,往西考进了老舍先生做过校长的方家胡同小学,往南开始了在22中长达六年的中学生活,往北,1967年,我融合在北京千万热血青年之中,从天安门出发,奔赴锡林郭勒大草原,开始了战天斗地的知青生涯。再后来,我在北京当教师,把30岁到60岁的灿烂年华交给了我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啊,怎么说呢,我的美丽的,奋斗不息的人生之旅,就是从那温馨的,充满文化充满花香的四合院启航的。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插图 王金辉

如果说, 中国人有四世同堂的老传统, 那么北京的四合院无疑是最适合居住的住宅形式, 老北京人都喜欢住四合院。明清以来, 老北京即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各省为进京科考的需要,在北京外城兴建了大批会馆。后来废科举、兴新学, 老北京城又出现了大量的公寓。

 

四 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 始于12世纪, 它符合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要求, 是北京城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所谓四合, 就是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 院落敞亮, 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而且长幼有序, 各居其室, 作息得便,均不有碍。

从前, 北京人住房的讲究很多, 俗语说:"有钱不住东南房, 冬不暖, 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 四角齐整的院子, 不喜欢倒下台阶, 说那是进门跳坑。更忌讳带刀把形的院儿。既不愿意四不靠, 也不喜欢挨着庙, 北京人有这样四句话:"宁住庙前, 不住庙后, 宁住庙左, 不住庙右。"如果对过儿有什么高大的东西对着自己的大门或正房, 便会认为是个镇物, 对自己冲克, 不吉利, 就要立个"太公在此"、"吉星高照"或是"泰山石敢当"的石碣或木牌,用以镇邪驱魔。院子里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 因为那都是阴宅(北京人称住宅为阳宅, 称坟地为阴宅)种的树木。

北京的四合院, 有大、中、小几个不同的规格, 分别说明如下:

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布局简单, 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间, 屋里有隔断, 分成一明两暗, 或是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 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 是棋盘心的, 或是仰瓦灰梗儿的。一家子两三辈人, 住个小四合, 独门独院, 非常合适。家长住正房(因此, 也叫"上房"或"上屋"),晚辈住厢房, 南房作客厅或书房。院子里有砖墁的十字甬路, 通到东西南北房的屋口, 屋门前都有台阶儿。街门都是在东南方的"巽"位(八卦之一,风水上是户室门常在的吉祥位置)上, 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 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 两房对着关的街门, 各有一个小铁环儿, 用它敲门。

中四合院:

 

正房五间或七间, 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 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五间的, 是三间正房,两个"耳房", 耳房是单开门, 所谓"三正两耳"。七间的在正房与耳房之间, 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在山墙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与耳房之间, 有个"过道儿", 可以通后院。东西厢房的南边, 有一道院墙, 把院子隔成里外院, 都是砖墁地, 雨过天晴的院子, 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 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们一眼就看见里院, 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 立一个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 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 在院里乘凉。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外院, 东西各有"录顶"(又名鹿顶)一间或两间。录顶的房子, 比厢房稍小一些, 用做厨房, 或是仆人们住。南房七间的, 尽东头的一间是大门洞儿, 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 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尽西头的一间做"车房", 或是做旁门。全套房子, 讲究的, 是磨砖对缝, 黄松木架,风火双檐, 屋里是方砖墁地, 窗明几净。除录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所谓"上支、下摘", 上边的,是两房糊着高丽纸(过去常用的糊窗户纸)的窗户, 外边的一扇, 可以用两极细铁棍儿支起来, 夏天, 里边的那扇窗户, 换上冷布, 以通风。到了冬天, 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 挡风避寒。下边的一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 晚上把它挂上, 早晨把它摘下来。

大四合院:

 
 (这是恭王府的老照片)

正房是前廊后厦, 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宫殿式的门顶, 有用木头雕刻的莲花瓣儿, 倒悬在门额的两旁, 所以叫垂花门。中四合院里的院墙也有用垂花门的,门内是四扇木屏风, 上边有的写着"延年益寿"或"斋庄中正"四个字。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 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 镶上两三个"漏窗"。正房与厢房之间, 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 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外院, 东西各有一道花墙, 中间是月亮门, 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 红斗方字, 东边的是"东壁图书", 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以山墙开门, 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 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通连的几个院落。

清王朝的那相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在什刹海西街)等几个大四合院, 廊庑庭院, 风格极为壮丽优美, 是北京最典型的建筑。     

      一说起老北京,就不得不提四合院,这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明,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推开四合院的大门,也就打开了尘封记忆的大门。

      北京四合院历史悠久,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场所。这四合院庭院方正,所谓合院,就是四面都建有房屋,中间是个院子,像个口字型,一户一宅的。有的住户有几个院子,就是一进院,再往里走是二进院,还有的大户人家,有三进院、四进院的,还有带套院的,真是庭院深深。

      这四合院的前院正房,住的是家里的长辈、老人,东厢房是长子住的,次子住在西厢房,小姐女儿们都住在后院长幼有序,各居其所,各不影响。院子里能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山石造景,再加上门前的影壁,房前的抄手游廊、垂花月亮门,这在院子里散步穿行、纳凉休息、家务劳动,什么都不耽误。四合院采光好、通风也好,对外只有一个大街门,大街门一关,一家人在院里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生活。





(11)难忘雪中四合院
(我博里的有关老北京的文章,大多都是出于我父母)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气候寒冷,严冬里有时风雪连天大雪飘飘天地一片白茫茫。忆起那时人们的着装都非常臃肿不像如今人们穿的这样轻便、美观。可是那时的孩子们却好像天生不怕冷,在假日及放寒假期间经常在四合院里跑着、跳着、玩着各种游戏,一天天无休无止。男孩们玩着“打仗”、“弹玻璃球”、“拍洋画”,女孩们玩着永远玩不够的“跳猴皮筋”、“踢毛毽”、“跳房子”。不管男孩女孩在冷风中流着清鼻涕,兴致勃勃不停的玩出一身臭汗,却仍然不肯停歇,早把寒冷忘到一边。
  严冬里,大雪经常从天而降,那雪花飘满京城的每个角落,落满四合院的屋脊、树枝和整个庭院。四合院里的孩子们都非常喜爱雪花,趴在玻璃窗前或站在屋门口观看着美丽洁白的雪花从天穹慢慢飞落,用小手去接着雪花,细看小雪花的六角形状,而那雪花遇到手上的温热马上就化成了一滴滴水,那雪水虽然是凉的,但孩子们的童心里却是热的。
  当雪花不再飘落时,四合院里马上响起孩子们的欢笑声。男孩子们常用手把雪攥成雪球,玩起“打雪仗”的游戏,互相用雪球追着对方拽打,而女孩们多在一旁观战,有喜欢恶作剧的男孩猛不防将雪球拽向邻居的女孩,引来女孩的一片叫声、骂声。打雪仗的玩法可几个人相互追着拽打,也可以二、三个人一组,有人专门准备捏好雪球,有人专门拽打进攻,打雪仗弄的雪花乱飞,直到有一方求饶认败或家长呼唤吃饭时方停止战斗。
  四合院里的孩子们也常在大人协助下,玩“堆雪人”的游戏。当鹅毛大雪不再降落时,大家纷纷拿起笤帚、铁锹将雪扫、堆在一起,在庭院里堆起一、两个雪人或堆成大狗熊模样的动物。大家找来煤球在圆圆的脑袋上按上圆眼睛,找来胡萝卜做鼻子和嘴,有时还找来个破草帽给雪人顶在头顶或弄根竹竿糊上个纸旗让狗熊扛着,看着那翘着红鼻子又调皮又可爱的雪人、动物,孩子们会围着它跑着、跳着、笑着……。当温煦的阳光出现,雪开始溶化了,从屋檐上会一滴滴滴下雪水,雪人也慢慢溶化了。由于是数九天天气仍寒冷的很,庭院里的雪化成水瞬间又结成冰了。提起冰,那也是四合院里的孩子们最喜爱的。孩子们常用竹竿敲打屋檐下结成的冰凌和树梢上的冰渣,也常在院中或胡同里的冰道上玩着“溜冰”的游戏。那时孩子都穿着那时代流行的五眼系带棉鞋,为了防鞋底过早磨破,家长都要在鞋底的前后掌钉上几个铁鞋钉或用废轮胎剪成的鞋掌,这种底的棉鞋正合小孩们的心意,正适合滑冰用,胡同里的男女孩子们时常排成一队顺序在一条条的长冰道上滑着、溜着冰其乐无穷。
  我还曾用几块木板和小滑轮做成轻便简易的滑冰车在护城河那冰道结实的厚冰上嬉戏,有的孩子的冰车上还安有个小座椅,坐在上面并用两根小木棍支撑在冰上滑行,这是当时男孩子们在严冬冰雪季节非常酷爱的游戏,比今天城市的溜冰场、旱冰场里休闲游乐,更有一番野趣。
雅子的小日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銆愬寳浜蹇嗐€戜箣 闂ㄥⅸ鐨勬晠浜嬶紙涓婏級锛堝浘锛?- 椤堕《鍗庨椈
文史博览:话说老北京的四合院
七月的清荷
“京城第一爷”---三不老丈量北京胡同记(第五季-9)
如何逛胡同 ——《胡同百姓系列》之二十六
消失的胡同与逝去的童年——北京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