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适解脱履,妍姿漆画展~屐鞋史话--彦子



















































































鞋靴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间的鞋靴种类十分丰富,材质各异,样式繁多。有很多历史上有名的鞋式至今在边远地区仍然可见。

远古时期,人们用树皮或兽皮裹脚以抵御冰雪严寒,后来才由裹脚之物逐渐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鞋。制鞋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因此农耕民族穿草、木、丝、麻类,而游牧民族则多穿兽皮、毛毡类。

古代的鞋有许多名称,如履、屐、靴、屣、屦拿字均为鞋的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业的进步,鞋靴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广泛,有牛皮、丝织物、麻编物、布料、丝绸等,出现了大量的鞋的种类。到了殷商时期,鞋的式样、做工和装饰己十分考究,用材、施色、图案也根据服饰等级有了严格的制度,而且每个朝代鞋的造型、色彩都随着制服形式而变化。

古代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舃”,以丝制者居多,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魏晋时妇女鞋履有在丝鞋上织绣花纹的,名“花文履”;有将履头制成五瓣,形似朵云,高翘翻卷的,名“五朵履”;有在鞋上缀以五彩云霞的,名“五彩履”。另外还有一种名为“尘香履”的鞋子,是妇女睡觉时穿的鞋,因鞋内散有如尘的香料屑而得名。南朝时,出现了以木块或多层布片、皮革缝制而成的高底鞋,称“重台履”。唐代的履多为翘头履,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料为履面,底薄帮浅,轻巧便利,翘头有凤头、笏头等,美观大方。

古代还有解脱履,也就是今天的拖鞋,唐代王献著《炙轂子杂录靸舄》记载,“靸鞵、舃,三代皆以皮为之,朝祭之服也。始皇二年遂以蒲为之,名日靸鞵…晋水嘉元年用草,宫内妃御皆著,始有伏鸠头履子;梁天监中,武帝易以丝,名解脱履”。也就是说,上古时期就有皮拖鞋,并且是朝祭的服饰。秦始皇改为蒲拖鞋,晋代为草拖鞋,妃嫔都穿,而南北朝时由皇帝改为丝制的拖鞋,名称为解脱履。可见,拖鞋的地位也不一般。

木屐早在春秋时期就流行于齐鲁一带,晋文公想封赏曾割股肉为之充饥的介子推,但他拒受封而隐于山中,文公以义烧山想逼之出仕,介子推抱树焚死。文公非常哀痛,便以该树制成木屐穿之以作纪念。这说明木屐早在先秦就很流行。魏晋以后木屐形式多样,用途也有所不同。晋代的平底无齿木屐,曾是行走蒺藜荆棘中的军旅工具。至南朝时期,穿木屐已十分普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穿屐,但多为家居便装,不用于正式场合。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前后齿均可卸下的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诗人谢灵运喜穿,故被称为“谢公屐”。后来,木屐主要在南方地区盛行,北方地区则以木屐为雨鞋。潮汕地处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雨量多,穿木屐可以避暑纳凉,防湿去湿,因此穿木屐之风在潮汕广为流行。男人多穿白坯屐,女人多穿油漆红皮屐,或是漆画屐、绣花屐。

草鞋是一般士人或百姓所着之鞋,由蒲草类植物编结而成。由于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穿在脚上既轻便又舒适,在泥泞的路上行走可以防滑,在坎坷的土石路上行走可防创伤,经济而实用,因此代代传承,直到今天仍能看到。草鞋一般为用草或麻结成一鞋底板,前后备有一狭长条借系绳以竖起作为脚趾、脚跟的护挡,两侧各有一个耳袢,穿时用系带穿过耳袢紧固于足上。草鞋因外貌粗糙,不堪借人,故别名叫“不借”。草鞋的制作方法是,将稻草剥去草衣,晒至七八成干并拧成绳子。取来织鞋用的木板,将绳子套在木板的钉子上,打一个结,做成鞋耳袢,然后把晒好的稻草一束一束地上下交错着卡在绳子中间,由中间向两边再由两边往中间来回地织,每织一双草鞋大约要四五十分钟。由于草鞋制作工是简单,再加之生活所迫,农村几乎人人都会编织草鞋,不仅供自已穿,也能换点钱或生活用品。例如,三国里的刘备就曾经以卖草鞋为生。

麻鞋、棕鞋、浦履等与草鞋相似,其不同之处是工艺更加精细。麻鞋按耳之多少,疏密来分,有双耳麻鞋,多耳麻鞋,八搭麻鞋等。蒲履穿着轻便,唐代非常流行。当肘南方织造精巧的蒲履,大臣奏议,绍令禁止:“吴越之间织高头草履,纤如绫谷,前代所无,费日害功,颇为奢巧”。棕鞋在唐代也很流行,唐代诗人戴叔伦写有“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靴的使用来自北方胡人,胡人游牧骑乘多穿有筒之秋。而赵武灵王为利战事,主张学习胡服骑射的时候引进了靴。汉代的靴在造型上已有很多变化,造型也得筒练,较符合足部的形状。唐代时,靴普遍流行,并成为官服所配的正式鞋式,初为六合秋,后改长靿靴为短靿靴。宋代初期沿袭前代制度,在朝会时穿靴,后来改成穿履。明代规定儒士生员等准许穿靴,庶民、商贾等都不许穿靴。清朝与明代相同,文武各官及土庶可着秋,而伶人、仆从等不能穿靴。清代的靴多为尖头式,轨底均厚,因嫌底重,采用通草做底,后改为薄底,称为“军机跑”。至今,北方少数民族仍穿靴,如豪古族喜欢穿船型月牙高统靴,靴面上有一道中缝,靴尖翘起,用牛皮制成,深长齐膝。这种皮靴乘马伸镫方便,离马行走利索,坚实轻便;靴统高,能防寒防风。新疆各族的高统靴,往往还要加套鞋。藏族的靴为皮底,牧区靴筒为毛皮,农区靴筒为氆氇,镶有宽边,色彩鲜艳。

北方冬季所穿保暖鞋除了靴外,还有窝子鞋,就是用皮、棉、麻等保暖的物品把脚包住,因而有“皮窝子”、“棉窝子、“麻窝子”之称。比如,满族穿毡窝子鞋,柯尔克孜族穿皮窝子,羌族穿麻窝子草鞋。汉族民间也有蒲窝子,以浦草制成,深帮圆头,里面有鸡毛、芦花等。芦花鞋的做法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芦花鞋很厚实,冬天穿着,即使走在雪地里也很暖和。

东北还有靰鞡和冰鞋,都源于满族渔猎时期。靰鞡以兽皮或畜皮作帮底,纳褶抽脸,帮上贯皮耳,内塞捶软乌拉草,用绳系耳再绑在脚上。冰鞋是满族的传统鞋式,清八旗兵滑冰很熟练,列为军事技术。最早使用的跑冰鞋,是兽骨制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滑冰技巧的提高,冰鞋演变成双刀与单刀两种。冰鞋木底上嵌有铁制冰刀,刀比木底短,停止,转弯可借助木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鞋、靴的演变
客家人旧时脚穿的“鞋”。
中国人都是怎么穿鞋的?
家乡冬日的毛窝
乡土散文:茅窝子
我国古人穿什么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