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破天惊!中医的肝胆其实是西医解剖上的脾胰!

中医的五脏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肾主水液,功能上都和西医对得上号,但偏偏肝脾就对不上号,功能相去甚远!是内经错了?还是我们后世医家理解错了?

本人以前的文章曾说过中医的脾是西医的肝,今天重点讲中医的肝胆是西医解剖学的脾胰。

农村杀猪,有个内脏俗称猪沙肝,其实就是猪脾。中医肝的功能是藏血,现代医学证明西医脾能藏血200毫升,供机体紧急时调用。

中医肝主筋,主疏泻,病善怒,与西医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分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相关,这与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功能相匹配。

脾肿大亢进时,会阻滞截留大量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淤血,色青爪枯。符合中医肝主色,青的理论。

《素问·刺禁论》云:“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 ......”在左边的只有西医的脾!有人说这个肝生于左不是指解剖位,是指时空五行方位匹配,我认为难以自圆其说,这段话明明是在警告针刺的危险性,不要扎到内脏了,不是指内脏的解剖位置还能是什么?

我们常讲肝胆相照,看看图片,我们就知道西医脾胰联系的有多紧。

为什么说中医的胆是西医的胰呢?我们知道,内经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五脏六腑都是处于腹腔内的比较大的重要的器官,内经对脏腑的分类标准是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化物而不藏。那么胰腺分泌多种物质参与化物,其本身只输泻也不藏精,所以应归属于腑的概念。所以从这一点讲有人说胰是中医的脾脏就不对,胰不符合脏的定义。而论消化腺,胰只能屈居第二,肝脏才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三大物质的营养代谢合成都在肝脏完成。

胰横居腹腔中央,所以中医称胆中正之官。胰与其他腑不同,没有水谷出入,所以中医称胆清净之腑。胰分泌多种消化液参与化物,所以中医又称凡十一藏取决于胆,食物不消化,什么也长不了。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胰腺出问题,糖尿病失明是常见现象,也证明了肝胆开窍于目的问题。

《灵枢·师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灵枢·论勇》:“怒则气盛而胸胀,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  请注意胆横,说明胆是横着长的,符合胰的形态特征。

至于西医的胆囊纯属肝的附生物,那么小个胆囊,根本没资格单独成一腑。马,象就根本没有胆囊这玩意,难道说马,象五脏六腑不全?不可能嘛,解剖定位错误而已。

因此,中医的肝胆实际是西医解剖上的脾胰!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若不能准确定义中医脏腑的解剖位置,或仍抱残守缺,虚化神秘化中医脏腑,中医现代化突破研究发展只能是缘木求鱼。连基本理论的继承都没搞清搞懂,又谈何创新发展?望那些拿小白鼠扎针灸,灌中药搞研究的所谓权威专家,还有那些民间只懂验方治病,却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大师们三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破天惊,揭秘中医五脏六腑真相!
六节后藏象
肝与胆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中医诊断学11脏腑辨证:寒滞肝脉、肝胆湿热、胆郁痰扰的临床表现
传统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人舌苔都偏黄腻,这是因为肝脾湿热所致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6味猛药3疗程必痊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