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坚持不懈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内分泌科,记者见到了耐心询问患者病情的潘长玉医生,病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潘大姐”,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潘医生今年已经75岁高龄了,但她不顾年事已高,强烈的社会责任戚和高尚的医德促使她依然积极奔走在糖尿病防治、科研教育和学术交流的第一线……
  
  坚持不懈把青春献给医学事业
  
  潘长玉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本科医疗系,时年23岁的她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当了一名普通的住院医生,从此一干就是50多年。她先后担任内科住院医、住院总、主治医师,由于基本功底扎实,医风严谨认真,具备丰富的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经验,当了解放军总医院的第一任急诊室主任,三年后历任普内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
  这些年来,她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内分泌事业,把满腔的赤诚奉献给了糖尿病患者。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重要首长,潘长玉都认真负责、熟习病历,治疗上精益求精。无论从专业,还是从医德医风角度,潘长玉在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和患者心中都是一位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好医生。
  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逐渐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潘长玉发现后,多次和这位患者沟通,鼓励她坚持治疗,并利用工作之余家访。最终,在潘长玉医生的鼓励和帮助下,这位病人消除了顾虑,开始了乐观、积极的治疗和生活。
  还有一位病人,经常治疗中断,病情不见好转反而逐渐严重。经过潘长玉反复询问,才得知他家境非常困难,无法承担最基本的医疗开支。在当年大家都不宽余的情况下,潘长玉拿出自己的津贴,为这位病人支付了不足的费用。也许有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看着病人一个个好转,潘长玉感到由衷地快乐,她说:“医生是为百姓服务的,为老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值得的。”
  
  行者无疆发起糖尿病教育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而我国为数众多的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量患者对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部分地区专科或非专科医务人员也存在教育误导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潘长玉教授参照国外的经验向医院领导提出建设糖尿病教育中心的想法,也是我国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医生之一,她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糖尿病教育体系和专职糖尿病教育人员,发展我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事业。由于过去没有先例可借鉴,这是一条需要自己去探索的中国化的糖尿病教育模型和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十年前解放军总医院糖尿病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了,潘长玉教授又提出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学习班”、“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班”,“全军医师学习班”的想法,如今这种学习班已经坚持了十年,她亲自为学员授课,讲解防治糖尿病新理念,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听课的不仅有医生、护士,还有病人和家属。通过各种场合授课,不仅加强了地区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护理和管理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糖尿病新世界  
精彩图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位医生是自己
大叔扎到钉子用土方法自救,5个脚趾头发黑发臭!医生:脚趾保不住了
近80%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 不能单靠药物控制
潘长玉:糖尿病危害堪比艾滋病
2014年胰岛素泵管理专家共识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期间多运动有利于伤口康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