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我的朋友圈里都是那么多有文化的人




从昨天下午开始,我的各种社交软件上就被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给刷屏了。大家都在不约而同祭奠和怀念杨绛先生。


各种与杨绛先生有关的文章和信息铺天盖地而来。


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发朋友圈说:正在看先生的书,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先生,一路走好。还贴了书的图片。而且全是《我们仨》。


我擦,你们几个平时不知书为何物的人,今天是怎么了,这么不要脸的话也敢说出来。


下午遇见了一个朋友,跟我说那个谁去世了,你要不要写写,我假装不知道,故意问谁呀?他回我,杨绛(xiang)。我顿时懵逼。没听说过啊,我说。去你妈的吧,你上次翻书应该是高考前吧,那你也应该知道这个字念 jiang 吧,还 xiang 呢。对得起九年义务教育吗你,我觉得你起码百度一下,然后哪怕看一段然后写个读后感呢,我都能看出你的诚意来。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但凡哪有灾难,哪个名人去世了,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写下心情,摆上蜡烛。好像如果你不这么做就显得你很没人性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凡事还是从心而发最好。


我第一次听说杨绛是在中学时代,老师提起她的时候总不忘先提一下她的丈夫钱钟书。


那个时候,只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妻子,是个才女,可是却没看过她的一部作品。


后来读了钱钟书的《围城》,感叹于钱钟书先生的文笔细腻,语言优美,遣词造句别具一格,对人性洞察的细致入微。于是便越发对杨绛感兴趣了。是怎样一个女人,可以配得上这样的男人。于是也找来她的书来读,第一本便是《我们仨》。初读时候,文笔细腻,几度哽咽,若非至情至性之人绝难写出如此文字。


后来再提杨绛,我只说作家杨绛,而不会刻意加上钱钟书的夫人。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先生品格宽厚,人淡如菊。而今先生驾鹤西去,却不知她的离去给这世界增添了多少的热闹与喧闹。我想这一定不是先生所愿意看到的。


我相信依然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杨绛的绛是读 jiang 还是读 xiang,那么现在就你听好了,读杨绛(jiang)。


既然我的朋友圈里都是一些文化水平那么高的人,那么我有好东西一定要与诸君分享一下。


所以今天准备给大家介绍几本杨绛的书,以稳固我的朋友圈文化水平。



第一本必须是《我们仨》,所有人都在推崇这本书,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用心看过的。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淡淡的温情,非至情至性之人绝难写出。


读到动情处,我仿佛成了“我们仨”的第四个人。




《走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先生编定。本书则是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此书共分为两部分,在书中杨绛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后一部分则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在《论语趣》一文中,杨绛提到,钱钟书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

 

 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




《将饮茶》这本散文集的内容包括三类:第一类,回忆作者父亲杨荫杭和三姑杨荫榆的文章;第二类,详述钱钟书创作《围城》的背景及情形的文章;第三类,描写作者一家在“文革”时期的种种遭遇。


杨绛先生的这本散文集,文字平滑、朴实、幽默风趣,看似生活的记录,却蕴含着深厚的写作功力。


杨绛先生的才情与气韵,落于纸上即润物细无声。在敬仰她的人格的同时,更羡慕她生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身边不乏才情兼备且正直的人物。她值得匹配一切的美好。这样的人,经历不凡的一生,不刻意、不浮夸,宽厚的、柔情的,随便捡起一段回忆,皆是最好的文章。



《干校六记》是杨绛先生1981年出版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


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最喜欢的是先生那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她笔下的文革。别有一番野趣。这是有韧性的生命。“乌云的金边”。在最坏的年代里。依然有人性在闪光。哀而不伤,悲而不戚。



《洗澡》不是由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所以是个横断面;既没有史诗性的结构,也没有主角。


本书第一部写新中国不拘一格收罗的人才,人物一一出场。第二部写这些人确实需要“洗澡”。第三部写运动中这群人各自不同的表现。“洗澡”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谁都没有自觉自愿。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这部小说里,只有一两人自觉自愿地试图超拔自己。读者出于喜爱,往往把他们看作主角。


《洗澡》是女性的反击,是多年以后,对《围城》的回应。“洗澡”与“围城”一样,构成了全书的中心意象。紧固封缄的灵魂,在突如其来的清洗下变得袒裸赤白,直至最幽微的深处。




先生走了。


先生在世一生低调淡薄,不喜喧嚣。作为一个作家,我想她定然不想别人过多关注她的感情生活和私人生活,我想对她最大的敬意应该就是多读一些她的书,让她的文字得以滋养更多的人,得以流传存续。


杨绛先生曾经在给读者回信时说到过:你的问题主要在于,你读书不多,想得太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不了解杨绛,可以看看这4本书
精选散文阅读: 重读《我们仨》
中国超牛的老太太:和傅雷是好友,翻译《唐吉坷德》,活到105岁
杨绛先生: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改造自己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
【分享】致杨先生,致热爱文学的你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