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脊正骨术
脊  诊  整  脊
人体所有软绵绵的组织与器官能「挂」得起来,全靠骨骼系统的帮忙,而骨骼系统的支架,全在脊椎骨,脊椎骨上头顶着头颅,下面吊着荐骨,中间还保护着脊髓,脊髓是周围神经的主轴,周围神经成对的从脊椎骨体中间分出来,向左右再往前及上下分布。除周围神经外还关联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因此可以说神经网络的原发点在脊椎开始。脊椎是由七个颈椎体,十二个胸椎体,五个腰椎体及一块大荐椎骨体组成,神经即从由脊髓通过椎体间的空隙走出来,一旦脊椎体发生移位,或产生压迫或甚至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紧张,都会直接影响通过的神经,间接引起神经供应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体。
起源
在19世纪末,加拿大的帕玛(Daniel David Palmer)移居美国,在爱荷华开设诊所,发现一个早期失聪的病人脊椎出现了异位,经过他用手将其推拿回正常位置后,患者居然恢复听力,因此他推想脱节的脊椎压迫到神经,会干扰到正常肌肉、呼吸、循环、消化以及抵抗力,若然将脊椎体的移位,用手法将其推回原位,使脊椎回复良好的曲线后,病症即能解除,这就诞生了「整脊疗法Chiropractic」。1897年帕玛创设整脊疗法学会,并传授理论及发展治疗的手法,自此整脊疗法开始推广延伸。
演变
演变过程中,整脊人员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派」即以帕马理论为基础,不论何种病症皆认为是由于脊椎不完全脱位Subluxation 所引起,所以治病方法就是将脊椎复位。第二类是「混合派」他们专注在维持神经系统机能完整,可是亦认为疾病的发生还有其它因素存在,必需合并其它方法,同时加以改正。第三类是则将疗法的运用设限在非手术性的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如因肌肉痉挛、神经发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
在目前这种界限已不明显,在美国统计已有五万名整脊医师,三分之二以上已采用混合疗法,即是除了用手法整理脊椎外,还采用物理治疗、按疗、针灸及营养改善等来治病,大家亦不多用"不完全脱位"的观念,改用"不正线Misalignment"(即河洛话的"走精")为多,学校训练课程亦采「混合」式。
脊椎神经与疾病
神经分布病症
第一颈椎头、耳、鼻、喉、脸、交感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
第二颈椎耳、鼻、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
第三颈椎咽、颊、肩、横隔、三?、交感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
第四颈椎颈部肌肉、咽、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干草热
第五颈椎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
第六颈椎甲状腺、手腕肌、大姆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七颈椎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
第八颈椎心脏、气管、食道、指尖手指炎、气喘、气管炎、手臂内侧、指尖酸麻痛
第一胸椎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
第二胸椎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
第三胸椎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
第四胸椎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
第五胸椎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
第六胸椎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
第七胸椎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
第八胸椎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
第九胸椎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
第十胸椎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疹、静脉曲张
第十一胸椎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
第十二胸椎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
第一腰椎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
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
第三腰椎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
第四腰椎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
第五腰椎子宫、膀胱、直肠、足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荐椎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
尾椎直肠、肛门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
整脊功能
虽然整脊疗法声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最常寻找整脊治疗的病痛首以骨骼肌肉疾病为最多,包括肩颈痛、腰痛等,其次为头痛,椎骨变形,上下肢麻痛等。实际上这些病痛常常长期困扰患者,就算采用药物或物理治疗,不易获得有效结果,而整脊疗法本身,或加用其它自然疗法如针灸,推拿,穴道按压等常常会获得立即改善,及长期的效果。
常用整脊疗法的疾病
落枕早上睡醒突发头部不能转动,颈部创痛,是颈部肌肉神经受压结果。
急性腰痛俗称"闪到腰"不经意或运动时,伤害到下腰脊椎神经
肩颈酸痛长期后颈及肩部疼痛或酸痛,甚至影响颈部转动,是后颈及背部肌肉神经受压结果。
张力头痛头后或两侧胀痛,无法集中精神,工作读书受影响,甚至影响情绪与意志,是头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受压结果。
压迫性胸闷胸部有时疼痛,大部份时间觉得压闷,其它心肺检查正常,是胸椎神经被压所影响。
脊椎侧弯非先天性的脊椎侧弯,多由于姿势不正确,或坐椅,睡床的影响所致。
髋骨不对称由于脊椎的疼痛,下肢或盆骨的疾病影响两侧髋骨不对称,除了腰痛外,两脚长短亦会不一致
禁忌
整脊疗法主在对骨骼的调整而其禁忌即在某些骨骼本身不正常上,如
1. 急性伤害-骨折、脱臼、肌腱断裂。
2. 急性疾病-关节感染、急性关节炎、骨髓炎。
3. 慢性病变-明显骨质疏松、脊椎骨病变、骨癌、颈动脉、或椎动脉高度硬化。
4. 手术后-脊骨手术后,如脊椎融合术。
5. 先天脊椎侧弯-先天性无原因性的脊椎侧弯。
并发症
正确的整脊疗法很少发生并发症,根据美国「健康政策及研究局」调查,并发症的频率在颈椎治疗是一百万分之一,腰椎治疗为一亿分之一。整脊疗法是一种医疗技术方法,而非属一般按摩,所以施行者必需是有过训练的医师,或技术师,施行前必需经过问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判定,施行时的手法必需是正规的,并发症自然就不易发生,效果亦会出现。
脊椎保健
一、坐立姿态:站立时不可紧锁膝盖,应取"稍息"姿势为宜,并时更换两脚的重心,走路时抬头挻胸女士的鞋子后跟不宜太高,致重心不良。长时间的写字、打计算机的坐姿,必需维持腰椎向前胸椎向后的直弧姿势。休闲看电视或长时间坐椅时,尽量采用高椅子,坐软沙发、高背休闲椅,会产生直?脚曲腰的姿态,影响脊椎弧度,会引发腰背的慢性伤害,睡眠正睡或侧睡为宜,俯睡不宜,床的软硬度要注意。
二、避免伤害:运动前要热身,乘车姿势要端正避免因车子颠簸时引起振动或伤害,最好在腰部置一软枕,运动时头颈关节要有保护,用力工作或搬运重物时不可弯腰而需采蹲姿。
三、适度运动:充分休息,适度运动,可使肌腱保持良好的弹性,不致因体位或外力影响而产生脊椎移位或伤害。
四、基本营养:正确合适的营养是恢复体力的来源,骨质、肌肉或软组织的结构、发育或维护,是与营养的良好,有密切的关系。
责任编辑:medicenter
从正面看,脊柱是直的、对称的。个别有轻度的向右侧凸,可能由主动脉的位置或右手活动较多所致。从侧面看,脊柱有个生理曲度,即向前的颈、腰曲,向后的胸、骶曲。可以把脊柱看成是一根能调节的弹性曲杆,其矢状面的生理曲度有利于维持椎间关节的强度及稳定性,同时又可增加脊柱的柔顺性和吸收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方传来的震动,缓和脑和脊髓受到的冲击。
脊柱如同一个大的弹簧,能缓冲震荡。生理曲度扩大了躯干重心在基底的面积,从而加强了直立姿势的稳定性。有曲度的脊柱比没有曲度的脊柱更加稳定。腰椎生理曲度前凸,对负重及维持腰部稳定甚为重要。
骨盆前倾角对于脊柱曲度的稳定亦甚重要。若前倾角大于30°,就可能形成腰椎前突凸或形成病理性凹背。
脊柱胸段和骶尾骨向后弯曲,增加了胸、盆腔的容积,其内部脏器可有活动余地。
脊柱的曲度并非固定不变。许多人在胸段都有很轻微的侧凸,可能与使用左、右手的习惯有关。脊柱曲度随年龄而有差异,老年人普遍有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隙逐渐变窄,胸椎后凸也越来越明显,脊柱曲度有趋向胚胎形的表现。长期卧床患病的幼儿和青年,由于脊柱骨发育过快,脊柱的肌肉不能相应地配合生长,因此韧带的牵引增加,亦可引起脊柱曲度的改变。
有些人站立时,脊柱胸段上部的后凸显著,头部相对地移至肩部以前。也有些人腰段脊柱显著前凸,骨盆可能前倾。更有些人脊柱胸段后凸和腰段前凸的曲度均显著增加而形成驼背。
当脊柱曲度发生异常改变后,脊柱的内在平衡丧失,载荷力线与异常弧度顶点间的垂直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加大,很明显,这是由于畸形逐渐加重引起的,其畸形程度与致畸载荷之间呈正反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人体会动用一切力量恢复脊柱的稳定平衡,如肌肉的代尝性增粗等。理想的情况是畸形发展的速度减慢并终止在某一位置,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为此,必要时可借助支架和手术。
引起脊柱曲度变化的原因很多,就脊柱本身来说,先天性椎骨畸形以及脊柱骨折脱位后遗留的畸形占主要部分。骨盆倾斜是导致脊柱曲度改变的另一重要因素,此时脊柱的侧凸是继发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在力学上被认为是一种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在侧凸曲度未被矫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时脊柱的侧凸畸形将进行性加重。
(一)脊柱侧凸及其临床意义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一部分编离正常脊柱轴线的现象,它是脊柱病及许多非脊柱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故可称为脊柱侧凸综合征。
1.脊柱侧凸的类型
过去对脊柱侧凸有不同的分类,按脊柱弯曲出现在其它疾病的先后分类,先出现者称为原发型,后出现者被称为继发型;主弯与次弯或大弯与小弯是以弯曲角度的大小为标准,角度大者称为主弯,角度小者称为次弯。由于这些名称的含义不太准确,故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建议使用结构性弯曲和非结构性弯曲的名称,后者又称功能性或代偿性弯曲。
(1)非结构弯曲:非结构性弯曲的特点是侧凸及侧弯程度轻微,为可逆性。患者站立时症状明显,平卧时症状消失。此类病人的脊椎骨本身无旋转性或其他结构性改变;作侧弯活动时,两侧的曲度对称;向前屈曲时,脊柱一侧无隆起。这种侧弯一般为“C”形弯曲,多无明显症状。非结构性侧凸不需要治疗,病因消除以后能自行矫正。儿童患者长期得不到矫正者,可发展成
为结构性弯曲。非结构性弯曲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习惯性姿势不良;②腰部疼痛所引起的肌肉痉挛;③两侧下肢不等长。
(2)结构性弯曲:结构性弯曲的特点是脊柱侧凸较重,曲度比较固定,为不可逆性。其弯曲不能由病人自行矫正;外力纠正姿势时,其曲度只会有轻度变小但不能消失。左、右侧屈位X线片显示两侧的曲度不对称。当作前屈活动时,一侧椎旁组织隆起,这是因为脊柱椎体向隆起的一侧旋转的缘故。为了保持头部的直立位及其与骨盆的正常关系,在结构性弯曲的上方、下方往往出现代偿性弯曲。代偿性弯曲一般为非结构性,各代偿性弯曲曲度的总和与结构性弯曲的曲度相等。一般患者结构性弯曲为一个,少数病人为两个。当脊柱有两个结构性弯曲时,称为双结构性脊柱侧弯。
2.脊柱侧凸的病因分类
脊柱侧凸仅代表某一些疾病的体征,其原因很多。如先天性脊椎骨发育不全、肌肉瘫痪、瘢痕组织挛缩、营养不良等。约80%侧凸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常见的脊柱侧凸有以下几种。
(1)原发性脊柱侧凸:原发性脊柱侧凸可分为婴儿型与青年型,前者在患者未满1岁以前发生,发展往往为良性;在后一类,胸腰段脊柱侧凸有明显进行性。一般认为原发性脊柱侧凸与生长有关。发育终了后,肌肉不平衡停止,极少或不再产生曲度改变。一旦侧凸发生,在骺板上应力的不平衡将增加。造成侧凸的局部因素甚多,如骺板生长、椎骨血供、脊椎骨或其神经分布的变化以及新陈代谢或内分泌紊乱等。患脊柱侧凸的年轻人,其椎体倾斜的情况一般在上部较下部为多,这可能与椎体血供不正常有关Kleinberg发现,在脊柱侧凸患者,椎体凸侧的血管孔较凹侧为大,但很难断定这种情况是在脊柱侧凸以前或以后发生,他认为25%的“原发性脊柱侧凸”有先天性因素。
早期,脊柱侧凸完全由椎间隙左右宽窄不均引起,多能自行纠正。多数侧凸发生于胸段脊柱的上部,凸向左侧。
(2)先天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起因于脊椎骨畸形,可表现为:①一侧椎体部分未形成(楔形椎);②一侧椎体完全未形成(半椎体);③不平衡的双半椎体;④平均的双半椎体;⑤对称性脊椎骨未分节(先天性融合);⑥非对称性脊椎骨未分节,可为未分节骨条,或仅累及后部结构,椎间隙仍保持,或椎间隙及后部结构均累及。还可为多发性脊椎骨未分节同时伴有半椎体。先天性脊柱侧凸常可合并其他畸形,如肋骨融合、高肩胛症、六指、马蹄足、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3)麻痹性脊柱侧凸:婴儿瘫痪引起的一侧背伸肌或腹肌瘫痪,使两则肌肉收缩不平衡,必将发生脊柱侧凸。患者年龄愈小,侧凸畸形也愈严重。麻痹性脊柱侧凸的形成机制,被认为是骨盆倾斜,腹部肌肉、腰大肌、腰方肌、菱形肌、斜方肌、背阔骨、脊柱深浅肌群的不平衡。肌电图显示凹侧肌肉活动在全部运动过程中较凸侧为强。肋间肌及腹外侧壁肌肉较弱时,亦可产生脊柱侧凸。重力及其他躯干肌对腰椎侧凸的发生也起一定作用。麻痹性脊柱侧凸一方面有脊柱畸形,伴发胸腔壁及其内容继发性畸形,另一方面有脊柱不稳定,但两者的发展不一定平行。
(4)肌病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由肌源性病变所引起,如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等。因为两侧肌肉受累程度不一致,不能保持脊柱平衡而发病。
(5)脊柱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柱侧凸,常发生于胸椎及颈椎,受累范围可包括5~7个椎体。其特点是曲度大而范围小,比较固定,活动度差;有时在皮肤上可见有色素斑;偶可见在椎间孔附近能找到神经纤维瘤者;患者可有阳性神经纤维瘤病的家庭史。
(6)其它类型:除上述几种类型外,导致脊柱侧凸的因素尚有Marfan综合征、脊椎骨样骨瘤、慢性脓胸、腹膜后纤维化、胸廓改形术、代谢障碍及前庭功能失调等。
3.肌肉与脊柱侧凸形成的关系
躯干及肩带、骨盆各肌肉对脊柱侧凸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
(1)腹肌:一般认为右侧腹肌的软弱引起的侧凸将凸向右侧,但事实常相反。
(2)腰大肌:一侧腰大肌瘫痪不一定引起侧凸,但如一侧髋关节有明显屈曲畸形,则可能引起脊柱侧凸。腰大肌及脊柱肌常受同一节段的神经支配,因此两肌的瘫痪程度一致。
(3)腰方肌:腰方肌明显不平衡者,一般伴有侧凸,凸向患侧。
(4)肋间肌:肋间肌的主要功能是固定肋骨,也具有维持正常姿势的作用。脊柱侧凸时,凸侧的肌肉活动常较大,肋间肌的活动增加是一代偿现象。
(5)肩部肌肉:肩带肌和臂肌瘫痪不致引起侧凸或仅引起轻度侧凸,但某些有侧凸的婴儿瘫痪者,则同时有肩带肌瘫痪。这可能是受共同节段神经支配的肌肉同时受损之故。
(6)浅层纵行脊柱肌:浅层纵行脊柱肌可伸展脊柱并协助侧屈,两侧的肌肉常协同动作。正常人向右侧屈时,右侧肌肉最先收缩,其左侧肌肉的活动度几乎同等大。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侧凸,大多数病例凸侧浅层纵行伸脊柱肌的紧张度及活动度增加,少数病例则显软弱。由于半椎体引起的侧凸,凸侧肌肉的活动度常增大,以维持躯干垂直。
(7)深层斜行脊柱肌:这些肌肉的活动在任何时期其凸侧均较凹侧为大。两侧深层斜行脊柱肌的不平衡,为引起麻痹性脊柱侧凸最重要原因。这些肌肉的主要功能为旋转。如肌肉不平衡使脊柱朝健侧旋转,则将发生典型侧凸的现象。麻痹性脊柱侧凸,按道理说,健侧肌肉收缩,侧凸似应期向患侧,事实上反而凸向健侧,侧凸为代偿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如重心位于中央或偏向健侧,对侧软弱的肌肉将不能防止身体侧向健侧。一侧肌肉如缺乏正常平衡作用,身体为维持平衡,必向中心移动。这种情形如同臀中肌瘫痪时,患侧跛行,重心移向患侧一样,否则身体将倒向健侧。因此,麻痹性脊柱侧凸,重心移向患侧,而脊柱则凸向健侧。
②脊柱外肌对维持脊柱曲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脊柱外肌包括腰部的腹外斜肌、腰方肌及腰大肌,背部的斜方肌、菱形肌及背阔肌。这些肌肉受同一节段神经支配。有些患者因这些肌肉的不平衡可伴发向患侧的侧凸,但大多数患者则相反或不发生侧凸。因此某些脊柱外肌的瘫痪并不能说明是脊柱侧凸的病因。
③严重的脊柱侧凸患者,常继发有生长紊乱,脊柱呈楔形。深层斜行或横行脊柱旋转肌的不平衡、筋膜挛缩,都可使脊柱凸向健侧。当然,上述任何一点,均难以满意解释所有现象,各种原因可能同时存在,彼此相互加强或   对抗。脊柱侧凸继续发展,可逐渐发生结构性变化,如椎体扭曲、呈楔形、胸廓变形、凸侧向后隆起等。脊柱侧凸发生后,人体两侧重力不平衡,凸侧的肩峰与髂前上棘较凹侧为高。由枕外隆凸向下作垂线,如不通过两侧臀部之间的臀沟,说明侧凸尚未代偿;如能通过,并在原发侧凸的上、下又继发形成反向的曲度,说明侧凸已被代偿。
(二)脊柱矢状面曲度的生物力学 
人体脊柱矢状面曲度的稳定性是通过脊椎骨后方的韧带和肌肉来维持的。脊柱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脊椎的椎体,起着支持和对抗压缩的作用;后部为脊椎附件及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包括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以及椎旁的伸肌群等),起着对抗脊柱过度屈曲的作用。脊柱任何一部分的结构遭到破坏,均有可能发生脊柱畸形。椎旁伸肌力量不足、椎板切除术后(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棘突、椎板、黄韧带、关节突等重要结构均被切除,,或创伤性棘上韧带断裂、棘间韧带断裂、棘突及椎板骨折等原因均可使脊柱后部的稳定装置遭到破坏,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椎体病变、脊柱结核、肿瘤、化脓性感染、骨质疏松、先天性脊椎结构异常、骨代谢异常以及其它疾病所致的椎体破坏或变形等原因均可使脊椎前部持力减弱,产生脊柱后凸畸形。脊柱后凸畸形是指脊柱在矢状面上向后凸的曲度超出正常范围。发生在胸段脊柱后凸畸形者称为驼背,此种畸形不但外观难看,还可伴有疼痛,严重者可有心功能障碍、肺功能障碍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产生脊髓压迫症状。由于过去对各类脊柱后凸畸形的认识不足,绝大部分病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及合理的治疗。
(三)腰椎曲度与慢性腰痛
按照Seze的测量方法,在侧位片上,自T12的后下角至S1的后上角作连线,此线与腰椎椎体后缘的弧线形成一弓,弓顶即为此弧线的顶点。正常情况下此点应在L3处,顶点至上述连线的垂直距离定义为弓顶距离,正常为18~22cm。再从T12后下角向下引一垂力线,由S1后上角至此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前突指数,正常范围在25cm以内L5椎体纵轴与骶骨纵轴的交角正常为130°。腰椎曲度不正常将导致躯干重力的传导失去平衡。当腰椎过度前凸时,重力将后移,椎间关节将过度负重,从而导致小关节退行性变,甚至关节突半脱位,发生假性滑脱,由此引起的腰痛称为小关节面综合征。当腰椎前凸增加时,棘突即趋接近,甚至发生接触及假关节形成。小关节退行性变失去稳定性后,椎间盘负重增加,也会继发退行性变,产生椎间不稳定。
(一)椎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最早关于人类椎骨生物力学的研究大约是一百年前Messerer对椎体强度的测试,从那时起,人们对椎骨力学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椎体的力学性能研究上。
1.椎体
早期的生物力学是对椎体抗压强度测试的研究。特别是喷气机驾驶员跳伞时的弹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加速度方能不致于造成脊柱损伤,促进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般说来,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特别是在40岁以后,发生明显的降低。图51为颈3至腰5椎体的抗压强度。从图中可见,一个椎体的骨组织若减少25%,可使其强度降低50%以上。近年的研究表明,骨的矿物质含量与骨的强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更进一步的研究是将椎体分离成皮质骨壳、松质骨核及终板来测试。
(1)皮质骨壳:椎体是脊柱的主要负载成分。但椎体的主要负载部分是皮质骨壳还是松质骨核?这个问题曾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有人认为椎体主要靠皮质骨壳来负载,有人则认为皮质骨壳很薄,承受不了多少载荷。Rockff等的实验证明,完整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低,从20~40岁椎体强度的降低率很高,40岁以后强度改变不大。在40岁以前,皮质骨壳承载45%而松质骨核承载55%。40岁以后,皮质骨壳承载65%而松质骨核承载35%。这种强度的消长说明,随着年龄的改变,椎体的韧性在不断降低而脆性在不断提高。这可能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
(2)松质骨核:在对椎体松质骨强度的测试中,其载荷——变形曲线显示了三种破坏形式:Ⅰ型显示最大载荷以后强度降低(占13%);Ⅱ型显示最大载荷以后可以维持其强度(占49%);Ⅲ型在断裂点以后强度升高(占38%)。后来的实验又证明,椎体的松质骨核可以承受很大的压缩载荷,在断裂前其变形率可高达95%,而相应的皮质骨壳的变形还不足2%。这说明椎体损伤首先发生皮质骨断裂,而不是松质骨的显微骨折。
(3)终板:终板在脊柱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脊柱运动节段(完整的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的疲劳试验中,有1/3的标本发生终板断裂伴髓核突出,而且这种断裂多发生在年龄比较小的标本上。终板断裂有3种形式:中心型、周围型及全板断裂型。中心型在没有蜕变的椎间盘中最多见,周围型多见于有蜕变的椎间盘,全板断裂多发生于高载荷时。
2.椎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椎弓做离体的研究。图53是3种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于整体椎弓的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断裂发生在椎弓根。椎弓根的强度与性别及椎间盘的蜕变与否关系不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3.关节突
在一个完整的脊柱运动节段加载试验中,关节突大约承担18%的载荷。在脊柱从后伸到前屈的全过程中,关节突关节承担的载荷从33%降到0。在极度前屈时,关节突不承担载荷,但关节囊韧带受拉。在扭转试验中发现,椎间盘、前后纵韧带与关节突关节囊、韧带各承担45%的扭转载荷,余下的10%则由椎间韧带承担。
(二)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
椎间盘在相邻椎体间起着缓冲垫的作用,在各种不同的载荷下,它产生相应的变形,来吸收冲击、稳定脊柱。
1.受压特性
椎间盘在受压的时侯,主要表现为纤维向四周膨出,即使在很高的载荷下,去除载荷后产生永久变形时,也没有出现哪一个特殊方向的纤维破裂。在脊柱的运动节段承受压缩试验中,首先发生破坏的是椎体而不是椎间盘。这说明,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不只是由于受压,更主要的原因是椎间盘内的应力分布不均匀。
2.受拉特性
在脊柱前屈、后伸或侧弯活动中,椎间盘的纤维承受轴向张应力。在围绕脊柱轴的旋转活动中也产生与轴线呈45°角的张应力。即使在脊柱受压时,也有一部分椎间盘承受张应力,因此可以认为,在所有的不同方向和载荷条件下,椎间盘都承受张应力。对椎间盘的强度测试证明,椎体前后部位的椎间盘强度比两侧的高。中间的的髓核强度最低。椎间盘的纤维环在不同方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强度,沿纤维走行方向的强度是水平方向强度的3倍。了解这一点对脊柱损伤发病机制的分析,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3.受弯特性
弯曲及扭转暴力是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人在实践中发现,脊柱在矢状、额状或其他垂直平面内弯曲6~8°时并不发生椎间盘的损伤,但是去除前后纵韧带后椎间盘易发生膨出,前屈时向前膨出,后伸时向后膨出。在脊柱侧弯时,椎间盘向凹侧面膨出。有人通过造影证实,在脊柱的屈伸活动中,髓核并不改变其形状及位置。这一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卧平板床或轻度屈曲脊柱作为治疗和预防腰痛的机理。弯曲造成的椎间盘突出,前屈和后伸都在凹侧膨出,而在凸侧椎间盘受拉。
4.受扭特性
在脊柱的运动节段轴向受扭的实验中发现,扭矩与转角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明显地分为3个部分,初始部分为0~3°变形,只要很小的扭矩即可产生。在中间部分为3~12°的扭转,这部分扭矩和转角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最后部分,扭转20°左右发生断裂。一般地说,较大的椎间盘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圆形的椎间盘比椭圆形的承受强度高。
5.受剪特性
椎间盘的水平剪切强度大约为260N/mm2。这一数值很有临床意义,它说明单纯的剪切暴力很少造成纤维环破裂。纤维环的破裂多由于弯曲、扭转和拉伸的综合作用所致。
6.松弛和蠕变现象
椎间盘在承担载荷时有松弛和蠕变现象。在三种不同载荷下观察70分钟的结果发现,较大的载荷产生较大的变形及较快的蠕变率。蠕变的特点与椎间盘的蜕变程度有关,蜕变的椎间盘蠕变很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变形,显示出粘弹性性质。蜕变的椎间盘则相反。这表明蜕变的椎间盘吸收冲击的能力减退,也不能将冲击均匀地分布到软骨终板。
7.滞后特性
椎间盘和脊柱的运动节段均属于粘弹性体,有滞后特性。这是一种结构在循环加载时伴有能量损失的现象。当一个人跳起或落下时,冲击能量通过脚,由椎间盘和椎体以滞后的方式吸收。这可以看做是一种保护机制。滞后与施加的载荷、年龄及椎间盘所处位置有关。载荷越大滞后越大;年轻人的滞后大,中年以后的滞后小;下腰部椎间盘比胸腰段及上腰部椎间盘的滞后大。同一椎间盘在第2次加载后的滞后比第1次加载时下降,这表明反复的冲击载荷对椎间盘有损害。汽车驾驶员的腰椎间盘脱出发病率高,可能就是由于反复承受轴向震动的原因。
8.疲劳耐受性
椎体的椎间盘的疲劳耐受能力尚不知道,从离体的脊柱运动节段疲劳试验中可以看到,施加一个很小的轴向持续载荷,向前反复屈曲5°,屈曲200次时椎间盘出现破坏迹象,屈曲1000次时完全破坏。
9.椎间盘内压
无论是离体的还是在体的椎间盘内压测试都是很困难的,Nachemson等首先利用髓核的液态性做为载荷的传导体,用一个脊柱运动节段来做离体的测试,发现髓核内压与轴向加载有直接关系。他们的实验方法是将一个微型压力传感器装在一个特制的针尖上,当针刺入髓核后,压力便通过传感器反映出来。后来,他又利用这一方法做了椎体的椎间盘内压力测试
10.自动封闭现象
由于椎间盘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一旦发生损伤,就需要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自动封闭”来修复。在椎间盘的3种损伤类型的轴向加载试验中观察到,单纯纤维环损伤的标本第1次加载的载荷变形曲线与纤维环完整者不同,但加载2~3次以后,其载荷变形曲线接近正常情况。这种现象在受扭或受剪时是否存在,在体内是否也存在这种自动封闭现象
触诊的方法
一、触诊的方法
系用手触摸患处,体会手下的感觉。有时为了进行比较、鉴别,也要触摸周围的健康组织(包括对称的部位)。根据不同的组织,不同的部位或深浅,采用的方法和力度也不一样。浅表病变在触摸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的病变必须用中等的力量才能找到痛点,近骨膜处损伤或关节微小移位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其触诊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手指触诊法
最常用的方法。检查局限性病变时,一般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触诊;病变范围微小或病变在骨突的侧方(如棘突的侧方)时,还可以用拇指指腹的两侧按压寻找。由于指腹的感觉灵敏,因此可辨别或感觉组织的厚度、硬度、柔韧度及弹性等,还能准确地给患部适当的压力刺激,以诱发病变部位的疼痛。手指触诊法在触摸脊柱时,又分为三指、双拇指和单拇指触诊法:
(1)三指(食、中、无名三指)触诊脊柱法:中指驾在棘突顶上,食、无名二指分别放在棘突旁,迅速沿脊柱滑动,以觉察生理曲线是否存在,或消失、反张、成角、后凸、内凹、畸形等。再查棘上胸韧带有无变化、棘突有无偏歪等。
(2)双拇指触诊法(也称“八”字触诊法):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度背伸外展,呈外“八”字式,用双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顺序依次左右分拨,检查有无纤维断离、钝厚、变硬、挛缩、弹性变差等,同时查棘突位置和棘间隙大小的变化等(图2-7)。
图2-7  双拇指触诊法
(3)单拇指触诊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一致,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次序依次左右分拨、按、摸,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和解剖位置的异常(图2-8)。
图2-8  单拇指触诊法
2.手背触诊法
主要用于测定皮肤的温度。
3.双手触诊法
主要用于检查关节。即用一手操纵关节远端的骨骼,另一手放在受检查的关节作触诊。例如,要寻找关节间隙或了解是否有错位,以操纵关节远端骨骼的手运动远端,则关节间的相对运动容易被另一手探知。
4.肘压触诊法
对于深部的病变,需用较大的力量才能刺激或触到病变部位。因肘压可使力传递较深,故可用肘压法。例如,腰部深层和臀部深层的病变,可通过肘压法来触之。
5.探棒触诊法
对于肌肉丰厚,病变部位较深,面积不大的病变,手指的压力不够,而肘压的面积又太大,不能很好寻找到病灶点或压痛点,此时可以借助探棒(像探针一样,一般用优质木、牛角、塑料制成)来按压探查,以寻找敏感点。如遇到腰部或臀部深层的病变。
6.探针触诊法
对更细微而较表浅的病变部位,用指腹侧方探摸面积显得过大,可改用探针或火柴头来按压,以寻找敏感点。如枕大神经病在枕部可用探针来寻找病变点。
7.组织分层触诊法
在组织丰厚,分层多的部位,区分病变在哪一层是件较困难的事。触诊时可利用肌纤维的走向来区别。一般顺着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一般不受较大的刺激;垂直于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感觉到较大的刺激。例如在背部,表层是上肢肌,纤维基本上是横行走向;深层是竖脊肌,肌纤维是纵行走向。手指纵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部位在上肢肌;反之,向横行方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在竖脊肌。
二、触诊的要点
1.触诊的按压方向应当是与骨面或骨突面垂直,因垂直方向受力最大,刺激最敏感,易诱发疼痛反应,从而有利于找出病变部位。如腰三横突综合症,按压方向应正好是横突尖指向的平面。棱形肌损伤按压的方向是肩胛骨内缘指向的平面。
2.查体时应以压痛部位为准,而不应以患者平时感觉到的疼痛部位为准。因为,深部疼痛感觉定位不清晰,患者自己往往找不到具体的病痛点,而真正的压痛点却不是患者平时感觉到的痛点。患者自己定位是摸糊的或捉摸不定的。因此,医生应细心查体,准确判断。
3.触诊时应注意对比检查,以便比较鉴别其异常改变。即注意对比肌紧张程度、皮肤的温度、皮下结节、条索、硬块等,应与相对称的健康组织对照以助确诊。
4.触诊时要根据手感和病人的反应悉心体会,即根据软组织异常改变的性状和特点,压痛的部位及性质,病人的反应,损伤点在浅层还是深层等进行定性定位。再根据自己对解剖的熟悉和丰富的经验,加以综合分析、体会。最后作出判断:是新鲜损伤还是陈旧性损伤;关节是否发生微小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是否影响到神经、血管等。
5.确定棘突有无偏歪时,应注意偏歪棘突的位置、方向和大小。一般需触摸、比较下述四条线才能判定(注意与先天畸形区别)。
(1)中心轴线:又称后正中线,为通过脊柱中心的想象的一条直线。
(2)棘突侧线:(棘突旁线)通过各棘突侧缘的连接线。
(3)棘突顶线:即每个棘突上、下角的连线,各棘突顶线的连线重叠于或平行于中心轴线(在中心轴线的矢状面内)。
(4)棘突尖线:是上位棘突下角尖与下位棘突上角尖间的连线。
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一般情况下,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成一曲线,尖线则呈斜形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椎体发生不同的移位时,棘突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必要时使脊柱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反复对比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
1.触压痛点
即寻找疼痛点和压痛点部位。患者主诉某一部位疼痛,一般很难准确反映病变部位的真实情况,必须依靠医者反复触摸,才能弄清楚。但要注意一点,并非所有触痛点的部位都是病变部位,因为,人与人的痛阈不同,有些人很敏感,正常部位在一般作用力的触压下也会很痛。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反射引起的肌痉挛(放射痛)或内脏有病变而引起特定部位的牵涉痛,这些部位虽然有触痛点,但它不是原发病灶,也就是说某一局限性的损害,涉及的范围可能并不局限,而牵涉到其它部位,或沿一定的神经放射,出现多个触痛点,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触压痛点的压力大小要因人、因部位而异。较敏感的人或部位,用力可轻微;痛阈低的人,用力可大些。部位深在者用力需较大才能触及。疼痛与否是患者反馈给医生的重要信息,有时对诊断来讲也是重要指征之一,如枕大神经头痛。
触压痛的性质、范围、部位和程度如何,对于诊断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肌腱、韧带、筋膜在骨的附着点是高应力集中区,易发生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因而压痛很明显,以钝痛或剧痛为主;肌肉的疼痛以酸胀痛为主;肌肉的压痛范围较广,而肌腱、韧带止点和骨膜的压痛点则较局限。另外,触压不单只有痛感,还有酸、胀、麻等感觉,这些也可作为诊断的一项指征。在初诊时要分清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必须反复定期摸查,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另外,在临床上,还有浅压痛和深压痛之分。
(1)浅压痛的检查方法:病人站立,不能站立者可俯卧位。检查时用拇指顺序轻压棘突、棘间韧带和两旁的腰背筋膜、肌肉、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髂腰韧带、骶部背面以及臀部的好发压痛部位,图2-9  颈肩部常见之压痛点
当发现压痛点时,即在局部做一记录。再检查一次,看压痛点的位置是否固定,然后做好记录。
(2)深压痛检查法:立位或俯卧位检查。使病人椎旁肌肉放松,然后做间接按压、叩打等检查,使力量达到深层组织。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压痛,手掌最好避免直接压在痛点上,可在痛点的两旁或痛点的上下两端做间接痛点颤动,这时小关节和椎间关节都有活动。如果这些部位有病变,则必然有深压痛。
确定压痛点的深浅后,再做各方面活动痛的检查,边检查边分析。按压检查压痛点时,应同时注意是否有下肢放射性疼痛。根据压痛点,结合病史及其他特殊检查,多可查明病变部位。
附:脊柱区常见的压痛点,此对脊柱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见的压痛点如图2-9、2-10及2-11示。
图2-10  背腰部的常见压痛点
(1)棘间隙压痛点:即上下棘突之间凹陷处的压痛,主要见于椎间盘突出及棘间韧带损伤(或劳损)等。
(2)棘突压痛点:即在棘突上出现压痛点,多系棘上韧带损伤、棘上滑囊炎。跌伤或撞击伤时,可见棘突骨折(较前者少见)。
(3)棘突旁压痛点:即在棘突之两侧1.0~1.5cm处压痛,此系脊神经根背侧支受累之故,主要见于椎管内疾患,以发作期颈椎病、椎间盘脱出(或突出)症及肿瘤等多见。
(4)颈肩部压痛点:枕大神经受累时,压痛点位于乳突和枢椎之间,前斜角肌症候群则位于锁骨上窝;肩周炎时多位于肩关节四周及冈上肌等处。
(5)背部压痛点:胸背部纤维织炎时,压痛点多位于胸7~9棘突处;胸椎结核时一般在病椎骨棘突处。
(6)腰肌压痛点:以下方髂嵴之腰肌附着点处为多见,或见于棘突之两侧,并伴有侧向肌张力试验阳性(即向肌张力增加的一侧活动时疼痛加剧,而放松时减轻)。
(7)第3腰椎横突压痛:多因腰椎第3横突肥大致侧后方绕行之神经根(或后支)受压所致。
(8)坐骨神经出口压痛点:相当于环跳穴,如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有粘连、狭窄等病变,则可出现明显之压痛及沿坐骨神经放射痛。
图2-11  腰骶部的常见压痛点
(9)骶髂关节压痛点:可双侧或单侧表现压痛征,前者多见于产后致密性骶髂关节炎,后者以骶髂关节结核及外伤者多见。
(1)臀上神经出口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上方2~3cm处,并向骶部放射,多见于局部肌纤维织炎者。
(11)梨状肌压痛点:介于坐骨神经出口及臀上神经之间的横条状压痛点,主因梨状肌纤维织炎或外伤所致,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12)腰三角区压痛点:即第4、5腰椎旁6~8cm处可触及点状压痛或皮肤过敏区,此主要由于腰深筋膜纤维织炎或脂肪脱垂(中年妇女为多见)致末梢神经受卡压所致。
2.触软组织异常改变
(1)肌肉: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用手指扪摸肌肉,手下可以感觉出肌肉状态的正常或异常。正常肌肉在静息状态下有一定的弹性和生理张力,有静态残余张力存在的肌肉则比较僵硬,弹性差,有时紧张得象琴弦。痛性痉挛时肌肉紧张,紧张的肌肉外界与周围组织界限泾渭分明,压痛明显。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受累的肌肉丧失了生理弹性,称弛缓性麻痹,触诊时感觉肌肉异常松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肌肉张力增加,称痉挛性麻痹,触诊时感觉肌肉异常紧张。如果外伤造成肌肉损伤并纤维化,则肌肉柔韧度差,无弹性,有时可触到条索状的硬结;挛缩的肌肉僵硬,伴有关节功能障碍或有挛缩畸形。
(2)肌腱和韧带:因肌腱和韧带的部位较深,其损伤的部位一般是在骨膜的附着处,损伤后常出现点状钙化,也有出现整个韧带钙化的,故触压力相对较大,可感觉到结节、钝厚或硬样变,弹性差。
(3)腱鞘和滑囊:触诊时应注意腱鞘特别是应力高的鞘环状韧带处有无增厚。损伤性腱鞘炎常有增厚(早期由于肿胀,晚期由于瘢痕增生),可在晚期摸到滑动肌腱上增生的膨体。增厚部位常有压痛。化脓性腱鞘炎有积脓时,指腹触诊能测知腱鞘有波动感。正常的滑囊不能触及,滑囊炎时常能触及滑囊增厚、积液及触痛。大粗隆滑囊炎常属结核性,可因大量脓液贮积而显著胀大。髋骨前或髋骨下滑囊炎以及坐骨结节滑囊炎多为损伤性。
(4)肿胀和畸形:触摸肿胀的软硬及有无波动,可为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肿胀较硬,肤色青紫者为新鲜损伤;损伤日久,瘀血凝滞不化,亦可肿胀变硬。肿胀较软,青紫带黄者,为陈旧损伤;触摸患部出现高凸、凹陷等畸形,可以判断骨质增生(骨刺)、肌腱断裂以及骨折和脱位的位置、性质等情况。
(5)皮肤温度:皮温的增高常常是深部组织炎症的一种表现,触诊时要双侧对比。关节部位的皮温一般比肌肉部位的低些,因为关节处的血管不如肌肉处的丰富,保温层也薄,此点可用于鉴别感染性疾病或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6)周围神经:触诊时应注意周围神经是否异常粗大以及有无肿块,按压时是否有发麻或向远处放射的现象。截肢后的病人残端有无疼痛性神经瘤,如有,按压时可诱发触电样麻痛。在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人中,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较深的软组织内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由许多神经纤维及结缔组织所组成的肿物。神经鞘瘤,乃是起源于神经鞘的肿瘤,常不影响神经功能。
3.触骨和关节
(1)关节微小移位:用手触摸来分辨骨关节间微小错移存在与否、方向如何、程度怎样,确实比较困难。如能在了解骨关节和软组织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熟悉各个体表标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体验,达到“手摸心会”,“以手扪之,自悉其情”的水平,还是可能对关节微动作出各种诊断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X线等仪器不能显示微小移位的不足。判断关节是否有微小移位,一般是通过触摸关节邻近骨突的关系来实现的。
(2)脊柱棘突偏歪:触摸棘突及脊柱曲度等可判断椎间关节是否有错缝或其它异常改变。其方法是:沿纵轴逐个检查病人的颈、胸、腰椎棘突,如其确有病变,则可发现一个或多个脊椎棘突排列错乱,偏离脊椎中轴线。究竟棘突偏歪有无临床意义,历来分岐较大。有人从健康人群调查的数据或椎体标本分析,认为“发育性棘突偏歪”是脊椎内外失衡的结果,并以此作为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手法治疗依据。我们认为,查体时发现棘突偏歪,可有下面三种情况:
①发育性棘突偏歪: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先天或后天因素的作用,棘突在其发育过程中,其骨性结构偏离中轴线而移向一侧,棘突呈不对称性。这类型的棘突偏歪,是发育性骨结构解剖变异,此种情况,占有一定比例,因而无临床意义。
②代偿性棘突偏歪:骨结构发育正常的棘突,在外力作用下偏离脊椎中轴线,棘旁软组织有轻微的炎性反应(如肌紧张、有或无轻度压痛),但由于机械代偿机制的作用而未产生临床症状,因此也无直接的临床意义。
③病理性棘突偏歪:发育正常的棘突,在外力作用下偏离脊椎中轴线,棘旁软组织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压痛,这类棘突偏歪,是临床诊断和手法治疗的依据。
由此可见,临床诊断棘突偏歪,需具备下列条件:触诊发现病损处棘突偏离中轴线;棘突偏歪一侧软组织局限性压痛、肌紧张;与病变局部相关联的神经、血管分布区有临床症状。例如,环枢椎半脱位(注:寰椎以横突为标志)易引起同侧头面部或脑血管神经症状;T1~T4棘突偏歪或后突,会使心血管或呼吸系统以及相应肋间神经分布区出现症状;T8~T10棘突偏歪可使偏歪同侧的季肋部出现疼痛和不适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与病损局部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病变,针对性地施以复位手法,可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1.颈椎棘突的触诊
以左侧为例(图2-12),检查者站于患者左边,以左手按住患者前额或下颌,使颈脊柱保持适度前凸位置,再以右手拇指按住左颈椎棘突侧方软组织附着处(不是在棘突正中),自C2~C7逐一顺次滑动按压。主要是确定棘突有无偏歪或位移,以及棘突位移的方向、大小。一般触摸,比较4条线(中心轴线、棘突旁线、棘突顶线、棘突尖线),可综合判定病情(见前述诊断要点)。
颈椎棘突处多是斜方肌中上部附着处(起自枕骨粗隆,枕骨上项线项韧带T12的棘上韧带),还有小菱形肌(C6~7项韧带),上后锯肌(C6~T2棘突),头夹肌(C3~T3棘突),头半棘肌(C2~5棘突),半棘肌(C2~T6棘突),棘间肌等附着其上。
2-12  颈椎棘突压痛点检查
当这些颈椎棘突软组织附着处或颈部肌肉在颈椎椎板所在部位有损害或出现无菌性炎症时,通过上述方法也可查出压痛点或异常改变。多以C2~5棘突压痛最为敏感;有时有些病例作颈脊柱活动时,可在棘突部摸得“咯吱”感觉,此为颈部结缔组织变性所致。与其出现的相应临床症象有:颈项疼痛或不适;还有可能引起项活动发声、颈活动受限、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麻木、舌增粗、说话不清、口张不大等症象;枕骨痛、头顶痛、头皮肿胀、异样感等症象;以及眼花发胀、眼睁不大、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眼球后刺痛、眼眶痛、飞蚊症等症象。
2.项部肌肉的触诊
检查者的拇指位于颈椎棘突与颈椎横突之间的部位,按住项部伸肌群的肌腹作上下滑动按压。
颈椎棘突附着的伸肌群,若因劳损性疼痛而持久不愈,则常继发所属肌肉本身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项部不适、酸胀、疼痛、上背部发紧感等症象。少数重症单侧或两侧轻重不等的病例,还会引起痉挛性斜颈。有的头部固定不动,有的不停地摇动。发病机理除与项部肌肉的变性挛缩有关外,还与背部、肩部以及锁骨上窝部软组织劳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头夹肌的变性挛缩,常是痉挛性斜颈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因此,触摸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肌紧张或条索状物等。
3.颈椎横突的触诊
可用两手食指分别按在颈旁两侧所属的横突尖上,逐一顺次滑动按压。若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可查得压痛点(图2-13)。C1~4横突尖为提肩胛肌上端附着处,如有无菌性炎症病变,可出现颈旁侧痛。C5~7横突尖为前、中与后斜角肌上端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起颈旁下方痛。这两种疼痛的不同压痛部位在临床检查中应作鉴别。
4.肩胛骨脊柱缘的触诊
以右侧为例(图2-14),检查者站立病人左侧,以右手按住病人右肩外方,左手放置在同侧肩关节上,将肩胛骨固定制动,右手拇指按住脊柱,第2~5指按住腋缘部位。若大、小菱形肌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则拇指沿脊柱缘滑动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小菱形肌与大菱肌均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前者在上中段(位于肩胛冈内方的脊柱缘);后者在中下段。两者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特别是小菱形肌,会出现严重的疼痛。
图2-13  颈椎横突压痛点检查
图2-14  肩胛骨缘脊柱压痛点检查
5.胸椎棘突的触诊
检查者用拇指自T1~T12的每一棘突顶顺次逐一检查,由棘突端侧向前内方进行滑动按压,以查得压痛点或前后位移情况;或用食指和中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沿棘突旁滑动,可查得棘突偏歪与否。
因为,胸椎各棘突的侧面为斜方肌、大菱形肌(T1~4棘突),上后锯肌、半棘肌、多裂肌(C2~L5棘突)、旋椎肌(C2~S的棘突根或椎弓)等附着处,软组织发生劳损性病变时,主要出现背痛、背部沉重感、发紧感、冷水浇背感、背挺不起等症象。每一棘突痛与棘突旁背伸肌群劳损的疼痛常会沿所属肋骨向前胸放射,在其肋软骨处可形成敏感的压痛点,常误诊为“肋软骨炎”,久治无效。最多见的左T5棘突痛,可向前胸部胸骨体外方第5肋软骨处放射,形成敏感的压痛点,常诊断为“冠心病”的“心区痛”。当检查者一手拇指按压左前胸T5肋软骨压痛点引出疼痛后,再用另一手拇指在背部按压敏感的左T5棘突压痛点,就可使前胸部肋软骨压痛立即消失。若停止背部T5棘突的按压,则肋软骨的压痛又立即重现。通过左T5棘突软组织松解手术可间接地消除肋软骨压痛,进一步证明背部和前胸部两处的疼痛具有十分明确的因果关系。
6.胸脊柱背伸肌群的触诊
检查者用拇指沿椎板逐一深压,横行滑动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或结节、条索状物。一般在T5、6,T8、9或T11、12椎板处压痛最为敏感。
胸脊柱棘突旁背伸肌群劳损,也会出现背痛、背部沉重感、发紧感、麻木感、冷水浇背感、背挺不起等症象。疼痛也会向前胸传射,形成心悸、胸闷、胸痛、呼吸不畅、哮喘等症象,与冈下肌、胸椎棘突软组织以及锁骨上窝部软组织等劳损一样,会引起“冠心病”症象。此四处软组织劳损常一起发生,所以“冠心病”症象更为典型,有些病例也会出现心电图检查阳性体征。这些病例在临床上误诊为“冠心病”者为数不少,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冠心病。因为,当我们对这些病例在颈背肩部与锁骨上窝部压痛点进行了强刺激推拿或软组织松解后,大多可使症状完全消失。但对真正的冠心病,此方法是无济于事的。若此肌群变性挛缩,还会引起项部不适、发紧或枕骨痛等症象。
7.腰椎横突的触诊
双侧腰痛病人可采取俯卧位,单侧腰痛者可采取侧卧位,并发腹痛病例可采取腰伸展站立位或侧卧位以进行检查。检查者两拇指分别放置在两侧腰际,紧靠第12肋骨下缘,位于L2横突部位,向内上方横突尖作滑动按压,可以查得压痛点(图2-15);再在腰际两旁两拇指分别放置在L3与L4横突部位,向内顺次滑动按压这两个横突尖,可以查得压痛点(图2-16)。至于L5横突尖,为髂腰韧带附着处,不易发生无菌性炎症。腰背筋膜前叶附着于L1~4横突尖上。当此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时,会引起腰痛。
图2-15  腰椎横突压痛点检查
图2-16  L3与L4横突压痛点检查
有些病例并发肋弓痛、上腹部腰带样紧束感、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嗳气、嗳酸、呃逆、胃纳不佳、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或慢性腹泻(常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等。双侧L1~2横突痛者,可向上放射,汇集于T11或T12棘突部,形成棘突痛与压痛点。检查者双拇指分别按压两侧L2横突尖,可引出疼痛;再按压T11或T12棘突,则此棘突压痛点会完全消失;但当停止两侧L2横突尖的按压,则此棘突痛又会重现,说明两者间有因果关系。有些并发腹痛者,常腰痛严重,腹痛较轻;有些病例腹痛严重,腰痛并不突出,往往主诉仅有腹痛,但在检查时方能明确腰部有敏感的压痛点存在。这些病例常因疼痛导致肠痉挛并形成腹部包块,易被误诊为腹部疾患或腹部肿瘤等。
8.腰椎棘突及骶中嵴的触诊
图2-17  腰椎棘突与骶中嵴压痛点检查
病人俯卧,检查者用拇指自T12~S沿每一棘突端与骶中嵴的旁侧,向前、内方滑动按压。有病变者,可查得压痛点。一般以L4棘突S1骶中嵴的压痛最多见。棘突端正中多无压痛,棘间韧带有时有压痛,多属两旁棘突或骶中嵴附着的腰背筋膜后叶劳损引起的放射痛,并非棘间韧带病变引起(图2-17)。
腰椎棘突及骶中嵴主要是腰背筋膜(L1~S4)的附着处,是无菌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常引起腰痛、腰骶痛或骶尾部痛。单独发病者少见,多与腰部深层肌劳损同时发生。
10.髂嵴部位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以拇指沿着整个髂嵴针对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除在髂嵴部查得压痛点外,还可在胸廓外下方的肋骨缘查得压痛点,该处也是病变的腹内斜肌上端的附着处之一。至于腰肌侧方的压痛点或腰骶部的酸痛,常误诊为腰椎横突痛或腰骶痛手术松解未彻底,实际上仍是腹内斜肌劳损的固有症象。
髂嵴处为腹外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背阔肌与缝匠肌的附着处。其中腹内斜肌附着处劳损是引起腰痛或腰骶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腹内斜肌起于腹股沟韧带外半部、髂嵴中间线前2/3处及腰背筋膜。有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疼痛。但它的固有症象在腰腿痛中不易分清,其痛常因其它部位的压痛点较重而被掩盖掉。对此肌附着处劳损的固有症象的认识,是从软组织松解术中过滤出来的。不少病例在腰臀部软组织松解术中,不松解这些髂嵴部肌附着处,就会显示出腰际侧方痛、腰骶痛或腹壁痛,以及患侧下肢的突然抽搐,夜间可以突然惊醒。
11.腰椎椎板及骶骨背面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以拇指在T11椎板~S4背面的每一节上,顺次逐一深压腰部深层肌,可查得压痛点。因病变范围较广,故压痛面积也较大。常以L4椎板~S1背面的后方压痛最明显。与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压痛点一样,常会引出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象(图2-19)。
图2-19  腰椎椎板与骶骨背面压痛点检查
腰椎椎板与骶骨背面为骶棘肌、多裂肌、旋椎肌等在脊柱上的主要所在部位或附着处。当有无菌性炎症病变时,此处就成为腰痛、腰骶痛、腰臀痛或腰腿痛(包括典型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发痛点之一。L1~S2的腰部深层肌劳损性疼痛有可向前放射,并引起下腹部不适、下腹痛、股内收肌群耻骨附着处痛,男、女性性功能减退或消失及女性月经不调、行经不畅等症象。在骶骨下段的腰部深层肌劳损时,疼痛也可能向前放射,引起肛门或会阴不适、刺痛、麻木、麻刺、或两者间的软组织痉挛等症象。L1~3腰部深层肌劳损性疼痛可能引起肋弓痛、上腹部腰带样紧束感、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嗳气、嗳酸、呃逆、胃纳不佳,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慢性腹泻等症象。一般L1~S2腰部深层肌所在部位与附着处为软组织劳损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较其上、下两处多见;但也有少数L1~3或骶骨下段腰部深层肌劳损者,其L4~S2段症象更为突出。对L1~3腰部深层肌严重劳损病例,即使施行定型的腰部或腰臀部软组织松解术,进行整个L1~S4腰部深部肌的游离,其症象也不消失,因该处肌腹已有继发性无菌性炎症存在。被误诊为腰部横突或第12肋骨下缘的软组织松解不够彻底的残余痛者,为数不少。但通过对该处腰部行针刀横行切断术,又可完全解除残余痛症象。
12.臀上皮神经处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首先用两手第2~3指分别按住两髂前上棘处,将两拇指分别按在髂前上棘后方臀中肌部位,于髂嵴下2~3横指处,即臀上皮神经的外支、中支与内支分布区域,由外向内分别作表浅的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内支分布区域靠近臀后线偏外部位,其压痛点应与髂后上棘附着的臀大肌压痛点有所鉴别(图2-20)。臀上皮神经位于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的外上方,也就是约在髂胫束压痛点与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压痛点的联接线中点。第1、2与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由上内方向下外方穿过骶棘肌,从髂嵴内侧段上方的腰背筋膜后叶处穿出,分布于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内。此三支皮神经总称为臀上皮神经。当神经支受到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刺激时,会发生臀痛、腰痛或放射性坐骨神经痛。这些症象也可以不切断神经支,而只松解其周围病变的脂肪结缔组织可获得解除,从而证实它的致痛因素在病变脂肪结缔组织,不在于神经支的本身。只有慢性病例的臀上皮神经支长期受周围病变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刺激,也可出现神经本身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图2-20  臀上皮神经压痛点检查
13.髂后上棘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以拇指在髂后上棘部位作表浅的滑动按压,可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若系臀大肌附着处病变,即在髂后上棘的臀后线处出现压痛点;若系臀上皮神经内支受周围的炎性组织的刺激,则压痛点就在靠近臀后线偏外部位这一神经支上。一般来说,髂后上棘痛点比其它臀部压痛点较少出现。臀大肌附着于髂后上棘外缘的臀后线处。连同髂后上棘附着的腱性组织,一并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腰臀痛(图2-21)。
图2-21  髂后上棘压痛点检查
14.臀下神经的触诊
检查者用拇指向内、向前方横过神经支作表浅的滑动按压,可触及疼痛的细索状物,即为臀下神经的压痛点。臀下神经压痛点一般在骶髂关节外缘,位于髂后下棘下方,为臀下神经进入臀大肌处。若此神经支的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则会发生臀痛或并发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双侧臀下神经的传射痛也可汇集于骶尾部,从而引起骶尾痛(图2-22)。
图2-22  臀下神经压痛点检查
15.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以拇指深压臀部坐骨神经部位,横过神经支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一般在找到此压痛点后,再找臀中肌坐骨大孔上缘、上方、内上缘、内上方等附着处的压痛点,比较容易定位。滑动按压这些部位均会引出剧痛。压痛点一般位于臀中部坐骨大孔,为坐骨神经由梨状肌下方出口处。当神经支的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产生臀痛或并发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这是由神经支而来的放射痛(图2-23)。
图2-23  坐骨神经梨状肌处压痛点检查
16.臀小肌的触诊
病人俯卧,检查者一手将患侧下肢极度外展,另一手的拇指在股骨大粗隆的上方,向内下方向作深层的滑动按压,若臀小肌附着处有无菌性炎症,可查得压痛点(图2-24);检查臀中肌时,病人可以侧卧位,患髋向上,检查者一手将伸直的患肢抬起,保持髋关节处于极度外展位(嘱患者放松所有肌肉),另一手的拇指在髋外侧的髂嵴下方臀中肌附着处滑动按压,若有无菌性炎症,可查得压痛点。至于臀中肌内方与内下方的压痛点,应在病人俯卧位时作检查,可参见上述的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的触诊检查方法。
图2-24  臀小肌压痛点检查
上述两肌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可引起臀痛、髋外侧痛、大腿外方痛、放射性坐骨神经痛或下肢麻木、麻痹等症象,是臀腿痛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一般阔筋膜张肌与臀小肌附着处劳损产生的髋外方痛,多可传至大腿外方的膝上部。仅在严重的劳损病例中,可放射到小腿腓侧与足部,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与腓总神经麻痹现象。在该处作奴夫卡因局部封闭后,可立即消除疼痛和麻痹;但当局封作用消失后,这些症象又可立即重现。至于臀中肌附着处劳损引起的臀痛也可传至大腿外方,但在坐骨大孔上缘、上方、内上缘、内上方附着处劳损时,多传至小腿腓侧与足部,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双侧坐骨大孔内上方臀中肌附着处劳损时,其放射痛可汇集于骶尾部,引起骶尾痛。
17.骶髂关节微小移位的触诊
骶髂关节属微动关节。脊椎前屈后伸运动时,骶骨的关节面可随骨盆的前倾后仰,沿关节横轴作轻度的旋转活动。在妊娠期和产后妇女,或慢性腰腿痛、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其关节周围韧带多松弛,骶髂关节旋转活动范围可以增加。一旦发生超越生理活动范围以外的旋转,则可产生错位。明确骶髂关节错动的方向,是手法复位的依据。
检查时患者端坐位,医者两手拇指尺侧缘置于患者两侧髂后上棘(或下棘)的下缘,对比两侧髂后上棘下缘是否在同一水平上。若患侧髂后上棘下缘较健侧高,且有压痛,则为骶髂关节前错位;反之则为后错位。对于局部皮下脂肪较丰厚或有骶髂关节滑囊者,可触诊髂后上棘最高点,并将两侧对比。
寰椎
寰椎是长久以来备受许多脊椎矫正医师争议的骨头。有些人完全忽略它,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其它脊椎骨;然而,有些人则认为它是神经压迫的根源上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忽略其下所有脊椎骨。寰椎的确实重要性应是介于这两极端意见之间,它并非惟一重要的,也非无足轻重,寰椎的重要性就如同每一其它脊椎骨。
针对每一患者的寰椎是否有半脱位,要靠医师来判别它。因寰椎没有整齐排列就列入为患处,绝大多数的情况会是错误的臆测,我们的研究指出82%机率的寰椎偏移是补偿作用所致。因此,脊椎矫正医师有必要确定何时和何处出现神经压迫。
认定其它脊椎骨有半脱位的准则,同样也适用于寰椎;亦即,神经发炎和脊椎骨所在之脊椎移动受限的征状。当寰椎所在没有这些具体征状时,那幺就须沿着脊椎往下寻找。
寰椎发生神经压迫的方式类似于其它脊椎骨,内部的结构作用是相同的。然而,寰椎有一项不同之处:它会压迫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这就是争议所在。由于这些纤维之分布和多样化的功能,影响到身体很多不同的部位;例如,头部、心脏、肺部、肝脏和腿部的组织,都会受到寰椎半脱位之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寰椎是所有内因性诱发疾病的关键原因。唯寰椎论者,认为考量向尾端的任一脊椎骨是抵触比原理。
本章专门探讨寰椎。解析上部头椎头节如何发生神经压迫,及受影响的神经纤维种类。深入了解这些观念,过去有关寰椎的很多误解,未来就不会再发生。此外,本章也详述寰椎和枕骨半脱位的各种偏移方向。
动态触诊
用手指触摸和感觉而检查身体组织称为触诊,动态触诊就是感觉和评定关节的骨头活动情形,冈斯德医师之作法,运用动态触诊而判别脊椎骨是否活动正常。
运用动能触诊有两个目的。当温感器的显现不能确定时,动态触诊可确认半脱位的正确位置;还有,一旦定位出半脱位,运用动态触诊来证实偏位记录,即脊椎骨的半脱位方向。可以说,动态触诊是温感器和X光片的辅助系统,用来确认半脱位置、和它的偏移方向。
动态触诊本身无法提供完整的偏位记录。针对椎间盘而言,它会透显髓核的移动方向,亦即,它会显现侧向楔形。在枕骨、寰椎和骨盆,动态触诊可得知哪侧发生半脱位,而且,在枕骨和寰椎的例子,也可得知侧偏位。其他的偏位方向必须由观察和态能触诊来判别。
一、移动受限
半脱位必然会显现活动性不足。对于低活动性脊椎骨,脊椎矫正的专业用语称为移动受限脊椎骨和移动受限。移动受限的意思是关于大、小程度的活动性不足。这里仍保有一些活动性,但是,若完全的不动性会导致关节粘连。例如,当关节被外科手术固定(关节固定术),导致人为的关节粘连。在椎间盘退化的末期,有时脊椎骨是完全的不动性,和关节粘连会自然发生;在这个阶段,没有指明和没有必要施加调整,因为关节发炎已消退,温感器不现显现半脱位读数,然而,这样的长期退化可能导致无法修补的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的功能丧失。只要X光片没有显现关节粘连之前,指明脊椎骨要施加调整,因为偏移和活动性不足仍可被矫正。
1、移动受限的原因
脊椎骨移动受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髓核从椎间盘的中央偏移到周围,当然,这只限于有椎间盘的脊椎骨;其次,炎症水肿渗入椎间盘或关节囊源于组织损伤;还有,韧带挛缩、粘连、和其他的促成因素。
移动受限和半脱位是关节韧带的问题。在偏移处骨头因韧带而受限。在脊椎矫正区域,目前有些人认为,偏移处脊椎骨的移动受限和半脱位是导因于肌肉挛缩;此理论的提倡者主张治疗肌肉挛缩可以消除半脱位。但是,在冈斯德医师的论述中,坚持肌肉挛缩是移动受限和半脱位的结果而非原因。
肌肉挛缩不会裹紧骨头在移动受限和半脱位处。例如,当膝盖移动受限时,腿部不能弯曲或伸燕尾服,这不是屈肌或伸肌裹紧膝曾在移动受限处,而关节韧带限制它的活动性,使骨头不能回复正常的排列。脊椎关节也是相同的实际情形。
2、因水肿而移动受限
当关节韧带发生损伤时,无论韧带是在椎间盘或者是在骶髂部位、寰椎、枕骨,这些部位的关节囊为患处水肿液渗入组织、以及产生移动受限。当有椎间盘的脊椎骨发生半脱位时,水肿造成椎骨盘肿胀和降低脊椎骨的全面活动性。因为活动性大受影响,所以动态触诊脊椎骨可确认半脱位的存在。
然而,当寰椎或枕骨有半脱位时,活动性的质与量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动态触诊显现一侧有移动受限相较于对侧,则判别有侧向偏位。例如,若左外侧质块有移动受限相较于右外侧质块,则寰椎半脱位是在左侧,表示向左的侧向偏位;反之,表示向右的侧向偏位。相同的原理也适用于枕骨髁,移动受限侧指明侧偏的一侧。
寰椎和枕骨的动态触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两者的温感受器读数显现非常靠近。找出受限的外侧质块或枕骨髁会得知两者中何者有半脱位,使寰椎或枕骨得以被调整。
在骨盆的动态触诊,比较骶髂关节的一侧相对于另一侧,而判别哪侧的活动性有较多的限制。半脱位的一侧有移动受限相较于对侧。有时候,两侧皆有移动受限,如In-Ex或Ex-In,如同其他的偏位记录,在这种例子,两侧的骶髂关节都需要调整。
骨盆的偏位记录必须从X光片来判别,或者,若X光片无法判别时,则从观察和静态触诊来判别。患处的骶骨向从旋转(P-L、PI-L、P-R、PI-R)也必须从X光片、或者从观察和静态触诊,而辨别不同于髂骨问题。
3、因髓核移位而移动受限
当脊椎骨排列正确且椎间盘结  正常时,髓核会在椎间盘的中央。在中央位置的髓核充许椎骨体在每个方向环绕它自由轴转。脊椎骨被许可的活动和类型主要是受制于脊椎骨形状,尤其是关节突。活动型式会是不同的,遍及各个脊椎部位。针对任一脊椎骨而言,可能有不同的弯曲和伸展程度,但是就两侧的对称关系,侧方的活动型式和程度应该是相同的。当脊椎骨有半脱位且髓核从椎间盘中央移动颇多,但它不会偏离中心线;然而,而侧方弯曲时,棘突会从椎骨体的中线移离。当动态触诊进行时,棘突的这些移动可作为评定移动受限的指标。
变曲和伸展活动因个人和依照脊椎部位而不同。在颈椎和腰椎部位,这两种活动性是相当自由的;在胸椎部位,则有所限制。当髓核偏离椎间盘的中央时,正常的活动性会降低。进行变曲和伸展时,棘突移动的评定被运用证实半脱位的位置,但是,它无法透显偏位方向。
通常,当髓核移位时,它会移离身体的中央线向左侧或右侧。当这种情装饰品发生时,椎骨体在倾斜处会有移动受限;此外,因髓核的轴转作用会失去,而使脊椎骨的活动性受到影响。
当髓核是完整的和脊椎骨被侧方变曲时,棘突会旋转向弯曲的对侧。当脊椎骨被向右侧弯曲时,棘突会旋转向左;反之亦然,当脊椎骨被对侧弯曲时,棘突旋转向右的程度会相等于向左的程度。
然而,当脊椎骨有半脱位和髓核移位向一侧时,则向此侧弯曲的弯曲程度会大幅度减少,棘突旋转向对侧也不会发生。例如,若髓核滑移向右,造成PRS或PLI-T的偏位位置;向右侧弯曲时,棘突不会移动向左,但是,向左侧弯曲时,棘突地移动向右。因此,进行侧方弯曲时,以触诊棘突向左和向右的旋转程度,两侧相互比较,医师可得知髓核向哪侧,也可知道偏位记录中的侧向楔形。亦即,因向左侧变曲使棘突移动向右的距离,若大于向右侧变曲而向左的距离,就知道偏位记录为PRS或PLI-T。当个别向对侧弯曲时,若棘突移动向左的距离大于向右的距离,就知道偏位记录一定是PLS或PRI-T。
若棘突移动向左和向右的距离是相等的,则髓核可能没有侧方滑移。这种例子的偏位记录不包括侧向楔形,可能为PL、PR、PL-T、或PR-T。
除了侧向楔形之外,还要考虑另外两个偏位方向。向后偏位必须靠臆测,它是每一患处椎间盘之半脱位的一部分,以偏位记录中的第一个字母(P)所代表。接下来,第二个偏位方向为椎骨体旋转,当椎骨体旋转向一侧时,则棘突侧移向对侧,棘突的侧移方向标记为L或R,以偏位记录中的第二个子母代表。
椎骨体旋转侧和对侧,也就是棘突侧移的情形,可以通过观察来判别。若椎骨体旋转向一侧,此侧的横突会旋转向后;以比较包覆两横突的脊椎周围肌肉块,可轻易观察到横突的向后旋转;包覆向后横突的肌肉块会较隆起相较于对侧的向前横突。半脱位脊椎骨的旋转一定是比较于其下脊椎骨;例如,若整个腰椎旋转是源于旋转的脊椎侧弯,要考虑脊椎骨旋转程度较大或较小必须以观察来评定。一旦知道椎骨体旋转侧,则棘突侧移被标记为对侧。
4、避免触诊时的错误
动态触诊是一项艺术,但必须通过练习到完美。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医师触诊用力太过,轻柔的接触不仅是较佳的,更是必要的。由于触诊患者是在调整之前,触诊的方式会影响他对调整的感受。若医师在进行时他可能预期会疼痛而紧张。医师应该察觉到半脱位意味着有炎症和易触痛的组织,须小心触摸它们。触压表面组织以致下面骨头疼痛是不必要的,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触诊的下面组织,医师应该全神贯注其活动性。太用力会使手指尖端的感觉末稍迟钝,而影响医师的诊察能力。
进行动态触诊时,常见的其他错误如下。
当被触时,几乎每一位患者对于自己的身体动作均会企图采取主动角色。他会想要协助本身的身体移动,乃相信这是配合和有助于医师。但是,医师应提醒患者保持被动,而让医师完成移动。如果患者自行移动,他的肌肉会收缩而阻碍触诊的诊察能力。还有,诊察脊椎骨的整个移动范围时,患者不可自行移动,因为这样会使医师得到错误的解析。
动态触诊时常见的另一项错误就是,观察整体活动性而非感觉单一脊椎骨活动性,因而得到错误的结论。例如,针对侧方弯曲而触诊第七颈椎时,患者整个颈部可能向左的弯曲程度较大相较于向右,但是事实上,第七颈椎本身可能向另一方向的弯曲程度较大。因为医师看到患者颈部偏离向左,他可能臆测第七颈难的髓核是移位向右,这样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认定。在此必须强调,要正确评定脊椎骨活动性,它的参考点一定是其下的脊椎骨。
5、活动过度
有此说法,半脱位脊椎骨总是活动不足。常有的疑惑是活动过度的脊椎骨有否半脱位。活动过度总是在补尝作用部位被发现。因为脊椎的某部位有源于半脱位的活动性减少,另一部位为了补尝活动性减少而增加它的活动性范围。如此原故,这个脊椎骨的椎间盘必须是功能正常。所以,此处没有发炎现象和没有神经压迫。
韧带伸展造成活动过度,而正常情况韧带是限制活动性的。这使得单一脊椎骨暂时维持其脊椎有完全的活动范围。然而,接着若半脱位一直没有被矫正,则它的活动性变得愈来愈小,补偿性脊椎会失去它的适应能力,它很可能变成半脱位,而其他部位的补偿作用会需要被发展出来。从急性半脱位发展成慢性半脱位的过程中,在先前补尝作用的部位开成新的半脱位,脊椎机能会逐渐降低。
6、从急性演变成慢性
在急性半脱位时,活动性时常受到很大的限制,源于椎间盘和周围组织的肿胀。经过一段期间,水肿可能减轻和活动性会稍微增加,若半脱位没有被矫正,随着椎间盘退化,活动性会再度减少;接着粘连形成和其它脱水变化会发生,直到最后,所有活动性失去之后,关节粘连会随之发生。
3、脊柱侧弯旋转度的测定
根据棘突与椎体侧缘或中线的关系,或根据椎弓根与椎体侧缘的关系来测定。摄脊柱前后位X线像,如椎弓根影像(呈卵圆形)等,若与椎体侧缘距离相等,则表示中立位无旋转。若椎弓根距椎体侧缘较远,说明脊椎朝该侧旋转。在椎体中线两侧各做两条等距离的平行垂线,根据椎弓根在脊柱侧弯凸侧及凹侧的显影位置,即可确定脊柱旋转度(图12-5,表12-1)。
表12-1各椎体旋转度的测量
旋转度
凸   侧
凹   侧
中    性
对    称
对    称
+
朝第1格移位,早期歪斜
开始消失,早期歪斜
++
朝第2格移位逐渐消失
逐渐消失
+++
移位至中线消失
消失
++++
移位超过中线至凹侧
消失
4、肋椎角及肋椎角差的测定
横突(即侧弯曲度顶点的脊椎)与相应肋骨所成的角度称为肋椎角;侧弯凸侧和凹侧肋椎角之差即为肋椎角差。测量方法是,在顶椎上缘或下缘中点作垂线,再从肋骨小头中点至肋骨颈干交接处的中点作连线,两线相交的角即为肋椎角(图12-6)。两侧肋椎角度相减即为肋椎角差(图12-7)。
若有脊柱侧弯,则两侧肋椎角不相等,凸侧肋骨向下时的倾斜度比凹侧肋骨向下时的倾斜度大。在侧弯的顶点,肋骨倾斜度最大。早期脊椎侧弯较轻时,凸侧顶点,肋骨小头与相应顶椎椎体上角有一定距离(图12-8),若侧弯继续发展加重,则肋骨小头与相应的顶椎椎体上角相重叠(图12-9)。
图12-6肋椎角
图12-7肋椎角差
图12-8脊柱侧弯早期,肋骨小头与椎体上角的位置关系
图12-9脊柱侧弯进展时,肋骨小头与椎体上角的位置关系
测定肋椎角对早期区别原发性脊柱侧弯为稳定性或进展性有一定意义。若脊柱侧弯为稳定性者,其肋椎角差小,不进展或逐渐减小;若脊柱侧弯为进展性者,肋椎角差大而且不断增加。肋椎角差临界值为20°。若有原发性脊柱侧弯,则肋椎角差为20°或大于20°,应视为进展性。
5、脊柱后突成角测量
角状后凸用量角器测量。圆背后凸则用俯卧位将弧度绘于纸上,再行测量。
三、骨盆的测量
1、骨盆前后倾斜的测量
患者站立后,测量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正常人为60°,大于60°表明骨盆前倾,小于60°为骨盆后倾(图12-10)。
2、骨盆左右倾斜及一侧移位的测量
(1)测量两侧髂前上棘至胸骨剑突的距离,正常者两侧距离相等,若一侧距离减小,说明该侧骨盆上移(图12-11)。
图12-10骨盆倾角测量法
图2-11骨盆左右倾斜测量法(两侧髂前上棘至胸骨剑突距离)
(2)划线法:在两侧髂嵴间作一连线,在其中点向下沿躯干纵轴作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垂直。如一侧呈明显锐角,表明对侧骨盆上移(图12-12),可能是对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同时向上脱位,或髂骨体部及耻、坐骨枝同时骨折向上移位。
图12-12  骨盆左右倾斜划线测量法
脊柱X线平片的测量(1)
一、颈椎各节及其与头颅间正常序列关系
在侧位片上,如沿齿状突前面引一直线,此线向上即与枕骨大孔相遇。再由寰椎后弓的前缘引一直线,向上与枕骨大孔后缘相遇,再向下伸延经过各颈椎棘突的前缘,此线与顺延各椎体前后缘所画二线互相平行且稍向前凸。当颈椎前屈时,颈椎曲度可消失,但是这些线条间的位置关系仍保持不变(见图12-13),如某两椎体间发生局限性偏移,应考虑有错位或半脱位。但儿童在颈椎活动时,其第234颈椎椎体可以有轻度正常前移,不宜诊为半脱位,此为例外(图12-14)。
图12-13  (1)、(2)颈椎各节的排列关系及其与头颅的关系
沿椎体后缘所作画线如发生偏移,则可进一步查出侵入椎管或椎间孔的小骨刺。
二、第12颈椎椎体序列的测量法
正常时,枢椎齿突与寰椎两侧外侧块间距离应相等,且该两椎体关节面也应相互平行。如有偏移或不平行,应考虑有半脱位或脱位(图12-13、图12-14)。
图12-14  颈12脱位的X线诊断
1、颈椎1~2开口正位片:寰椎两侧下关节突的最外缘的连线称环底线。于其中点做一垂线称为寰椎轴线。正常时,齿突轴线应与寰椎轴线相重迭。若齿状突有侧向移位,则两轴线发生分离。
开口正位片上,颈1~2两侧关节突关节的距离两侧应相等,同侧关节面应相互平行。脱位时,则两侧关节间隙不等,相邻关节面亦不平行。
2、侧位片:取枕骨大孔后界外板之一点,与寰椎前结节下缘之一点作一连线,称寰枕线。此线通过齿状突。正常人寰枕线与齿状突后缘的相交点至寰椎前结节下缘的距离(环齿间距离)恰好为寰枕线全长的1/3。如此线超过1/3,则为齿状突后脱位。
三、正常寰枢间距测量法
正常寰齿关节间隙前后径距离:范围为0.7~3.0mm(140例),其中绝大部分(125例,占87.8%)测得结果范围为1~2mm。一般应用于诊断轻度半脱位(图12-15)。活动时,第2、3颈椎可以前移,不应诊为半脱位。
图12-15  正常颈椎寰枢间距测量法测量中宜将测量点统一确定在其间隙最小缘的相对两点上,即量其较窄处,以减少误差。
四、弓顶及前突指数(Seze测量法)
弓项距离a线正常为1.8~2.2cm,前突指数b线正常25cm以内(图12-16)。
五、颈椎生理弧度的测量
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在X线片上一般显示为:下颌角A平C2下缘B为标准侧位像。其中点连线经过C4、5间(图12-17)。
图12-16  弓顶距离及前突指数(Seze测量法)
图12-17  颈椎生理弧度X线测量
六、颈椎棘横突(旋转)测量法
颈椎棘横突旋转测量法是在X线片上将棘突和左右横突连成一条直线,其中A为棘突,B、C为左右横突,正常AB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图12-18)。
七、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
颈椎椎体倾斜度的测量方法为: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并与AB线平行,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EF连线,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为该体椎倾斜度(图12-19)。
图12-18  颈椎棘横线(旋转)X线片测量
图12-19  颈椎椎体倾斜度X线片测量
八、颈椎侧弯测量法
颈椎侧弯的X线片测量法为: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经第7椎棘突作CD垂线并与AB线成90°角,然后取上部颈椎C3、C4侧突分别作EFGH点。(1)正常ECD角=FCD角约10°,GCD角=HCD角约10°;(2)ECD角12°减去10°,侧弯为2°,GCD角18°减去15°,侧弯3°(图12-20)。
图12-20  颈椎侧弯的X线片测量
九、颈椎前、后倾角测量法
颈椎:前倾角的测量法:CD线为正常椎曲的矢面中轴线,即第1颈椎棘突基底线至第7颈椎后下缘连线。AB线是寰椎前缘至第7颈椎前下缘连线,AB线与CD线平行,EF分别为椎体的后上角和前下线,EF线延长与CD线交角为前倾角;正常E2、(C2)约60°、E3、(C3)约45°、E4、(C4)约45°,E5、(C5)约35°、E6°(C6)约35°。12-21(2)显示C3456前倾角加大,分别为60°47°44°38°,示椎曲加大。颈椎后倾角的测量方法为:作AB线同图12-21(1),E为反弓椎体后上角,AB线与EB线交角为后倾角,示椎曲消失且反弓成角(图12-22)。
图12-21  颈椎前倾角测量法
图12-22  颈椎后倾角测量法
图12-23  腰椎棘横突(旋转)测量法
十、腰椎棘横突(旋转)测量法
腰椎棘横突旋转测量法是将腰椎X线片上的棘突与左右横突作一连线,其中A、棘突,B、C左右横突,正常AB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本例AC<AB是旋转、倾斜(图12-23)。
十一、腰椎侧弯测量法
腰椎侧弯的测量方法是在X线片上沿骶椎上缘作横线,取棘突为中点作90°AB垂线,椎体椎弓根C点与A点组成的角度为正常的椎弓根侧偏角,一般是10°左右。如发生腰椎侧弯时,则AB角大于10°,本例为20°(图12-24)。
图12-24  腰椎侧弯测量法
十二、腰椎椎管前后径侧位测量法
国外有人测量了33例腰椎椎管狭窄综合症的病例,在标准侧位片上,测得腰椎椎管前后径在16mm以下,最小径是13mm,其测量法见图12-25。
图12-25  腰椎椎管前后径侧位测量法
虚线示棘突前缘,椎体后缘连线示为骨性椎管前界,二线之间连线即为椎管前后径腰椎椎管综合征者:前后径在16mm以下(侧位)。正位:椎弓根间距离一般在25mm以下(正位椎弓根间距离测量法)。
其中80%的病例在正位片上椎弓根间距离缩小,即在25mm以下,22mm为最低值。
注:所谓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者,即指腰椎的椎弓根间距离及椎管前后径缩小,伴有椎板增厚且呈垂直状,小关节面及椎弓根均可增厚,在临床上可致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根压迫症状,有的有间歇性跛行,进行椎管造影有不少病例可见碘油的油柱变窄或流动受阻等。
十三、腰椎滑脱症测量法
腰椎滑脱症的X线片测量方法有:①麦生(Meschen)法:第1线为第4腰椎体后下缘与第1骶椎体后上缘之连线,第2线为联结第5腰椎体后上缘及后下缘之连线,二线可相交成平行或二者重迭为一线。正常时,二者应在第5腰椎或其下相切,即使二者平行,其相距间隙不应超过3mm,在脊椎滑脱时,此二线在第5腰椎以上相切。②葛伦特(Garland)氏法:自第1骶椎之前上缘向骶椎平面作一垂直线,正常或仅有峡部断裂而无滑脱者,则第5腰椎之前下缘在垂线之后方约1~8mm,当有滑脱时,则第5腰椎之前下缘与垂线相接触或在垂线之前方(见图12-26)。
图12-26  腰椎滑脱症测量法
十四、腰骶角测量法
腰骶角测量法见下图12-27,其水平角正常为25°左右。轴交角正常为130°左右。
图12-27  腰骶角测量法
十五、腰骶关节是否稳定测量法
所有腰椎椎间关节中,腰骶关节持重量大,如该关节不稳定,易致劳损,引起腰痛,其X线片的测量方法见图12-28。
图12-28  腰骶关节是否稳定测量法(站立位)
十六、椎弓根间距离测量法
椎弓根间距离是指两椎弓根间内缘的最短距离,自上而下有一定的宽度。在脊髓的颈膨大段(颈3至胸2)和马尾段最宽,其次为腰膨大段(胸9至胸12),胸椎中段最窄。若依次连接,可以刻画出椎管形态。我国人的椎弓根间距离的正常最高值可参考图12-29。
颈  胸                               胸  腰
28,31,33,31,28,24,22,20,20,20,20,20,20,21,25,29
29,30,31,34,39
图12-29  椎弓根间距离正常最高值(单位:mm)
这样所测得的绝对数值本身不论是否超过正常值,其意义比较次要,更重要的是一个或数个根间距离骤然增宽。但是,这仍不如椎弓根骨质破坏的意义大,因为可偶有发育变异,使距离增宽。
发表评论
第三节  脊柱的节段定位
一、脊柱的表面标志
主要以体表的标志来判定其所对应的棘突位置。
下颈椎最高之棘突    颈7棘突
两侧肩胛下角联线    胸7棘突
脐平线              腰3椎体
两髂嵴最高点联线    腰4棘突
两髂后上棘联线      腰5椎体
二、脊柱节段的解剖定位
脊柱节段的具体定位可参考骨性标志。
现列表12-2如下:表12-2脊柱节段定位一览表
脊柱节段
定      位      法
C1横突
颞骨乳突下一横指。
C2横突
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下端25cm左右处,约相当于下颌角的水平。
C3横突
C2横突下1cm左右处,相当于舌骨水平。
C2棘突
枕骨下方,颈后部正中沟中,上端可摸到第一个末端分叉的骨突起。
C4横突
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处,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
C5横突
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稍下方处。
C6横突
胸锁乳突肌后缘最明显、最突出的骨突,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
C7棘突
低头时,隆起于颈项交界处正中的突出骨突,不分叉。用手指压于其上,当低头或转动时,可觉此骨随之活动。
T1棘突
位于C7下方,当低头或转动时,不随之活动。
T1-T2椎体间
两肩胛骨内上角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2椎体
下缘胸骨上端颈静脉切迹水平。
T2棘突
直立、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4椎体
下缘胸骨角水平。
T7棘突
直立,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9椎体
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
T11棘突
沿第12肋骨,从两边体侧向背中线触摸,终点交会处即是。
L2棘突
与第10肋骨最低点相平。
L2椎体
脐部水平线与脊柱纵轴相交处。
L3横突
骶棘肌外侧缘与第12肋骨交角处(或稍下一点),向前内方按压,深按有触骨感时,即是L3横突。
L4棘突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背部中线相交处(此种情况占22%,L4~5棘突间者占60%,L5棘突者占8%)。
骶髂关节上部
两髂后上棘水平。
由于脊柱各节段棘突的倾斜度不同,所以棘突与横突的关系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规律,可供临床在数摸确定脊柱节段时参考(表12-3):
表12-3  各脊柱节段棘突与横突位置关系
C1~7
1、  相邻棘突之间与下位颈椎的横突在同一水平线上。
2、  棘突与关节突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T1
棘突与横突相齐平。
T4
T4的棘突与T5的横突相平。
T8
T8的棘突与T9~10、横突之间相平。
T10~L5
1、  棘突的中点,相当于相应脊椎与下一个脊椎横突间的水平(例如:T10棘突的中点,相当于T10与T11横突间的水平)。
2、  相邻棘突之间与下位脊椎的横突基本上是同一水平(例如T10与T11的横突基本上在同一水平)。
棘突斜度变化,以胸椎最明显,其规律是:以T2开始逐渐向后下方倾斜,至T4时已与T5的横突相平;继续发展,至T8时已与T9和T10的横突之间相平;但是,自T8以下斜度逐渐减少,至T10以下至L5,则都与本椎与下一椎体横突间相水平。
上表中未列到的部位,可根据上述规律推演。在临床触摸检查时,多以C2、C7、T3、T7、T11、L4的棘突来定位,再依此推算其它脊椎。
脊柱节段的定位不仅对检查诊断有意义,而且对手法复位也有重要意义
三、脊髓与脊椎两者在节段上的差数
3月胎儿,脊髓与椎管等长。出生后,脊髓下端位于第3腰椎。随着年龄增长,成年时脊髓至腰1的下缘。因此,对青少年脊柱、脊髓伤害的节段判定不同于成年。欧洲人较亚洲人低一个椎节,因此其下肢较长。现将两者之差,结合棘突的位置列表12-4。
表12-4棘突、椎体与脊髓节段之关系
棘突         椎体               脊髓
颈4               颈4                   颈5
颈6               颈6                   颈8
胸1               胸1                   胸2
胸6               胸7                   胸8
胸9               胸10                  胸12
胸12              腰1                   腰45  骶1
腰1               腰2                   骶2~5
脊神经根受累时根性痛的放射部位
一、脊神经根受累时根性痛的放射部位
根性放射痛对病变的解剖定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加以了解,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意义者加以熟记,以判定脊髓或神经根受累的平面(表12-5)。
表12-5脊神经根受累时根性痛的放射部位
神经根序数   根性痛放射部位
颈12         后枕部
颈3             耳部
颈4              肩部及上臂外侧
颈5              前臂外侧至虎口部
颈6              前臂桡侧至拇指
颈7              前臂掌侧远端及中指
颈8              前臂尺侧远端及小指
胸1              前臂尺侧
胸2              上臂内侧
胸5               乳头区
胸6               乳头下带状
胸10              脐部带状区
神经根序数   根性痛放射部位
胸10                  脐部带状区
腰1                   腹股沟部
腰2                  大腿前部
腰3                   膝部
腰4                  小腿内下、踝及拇趾
腰5                 足背及1~5趾
骶1                   足跟及跖底部
骶2                  下肢后侧
骶3                  大腿内侧
骶4                   外生殖器处
骶5                    肛门周围
二、脊神经根的受损节段及其命名
自脊髓发出之脊神经根,在其分布至所支配组织之前,可处于不同的解剖节段。而在不同节段,脊髓可因该处病变而受累,并出现不同的病理解剖类型及命名。现按照Sicard & Ramond用于坐骨神经损害的示意图(图12-30)分述如下(表12-6)。
图12-30  坐骨神经损害解剖分类示意图(仿Sicard)
上述概念不仅可用于对坐骨神经痛不同解剖节段的命名及病变部位判定,亦可推断其他神经干。
表12-6神经根受损节段及其命名
命    名         解剖部位            病变部位
脊膜神经根炎     椎管内             多系椎管内病变所致
脊节神经根炎     根管部             根管(狭窄)或椎管内病变
神经根炎         根管外口           根管(狭窄)或根管内病变
神经丛炎         神经丛部         神经丛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
神经炎           神经干及其分支    神经干本身或周围组织病变
三、颈段脊神经的定位诊断
1、颈1脊神经
其自枕骨与寰椎两者之间的裂隙中穿出椎骨,沿椎动脉沟下行,有前后支之分。前支自头前侧肌和头侧直肌之间至颈椎的前方发出分支,支配头前直肌与头侧直肌两级肌肉;其后支经寰椎后弓之上向外后走行,支配头后大小直肌和头上、下斜肌4、块肌肉。前支与后支所支配的肌肉主要司头的仰屈及侧向倾斜。
2、颈2脊神经
发自寰椎与枢椎之间,分为升支、降支和枕大神经。前两者支配头下斜肌、头夹肌与颈夹肌,司头部的后仰与侧转。枕大神经主要支配枕部项部和头顶部皮肤感觉(止于冠状缝处)(图12-31、图12-32)。
图12-31  枕大神经的分布区
图12-32  枕颈部感觉神经支配区
3、颈3脊神经
其内侧支配颈部肌群,属运动神经。外侧支为感觉支,沿枕大神经内侧走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4、颈4脊神经
受累椎节为颈3~4椎节。感觉障碍在枕外隆突附近的皮肤;运动障碍在颈项肌及冈上肌。无反射改变。
5、颈5脊神经
受累椎节为颈4~5椎节。感觉障碍在上臂外侧(腋神经),具有定位意义的是三角肌侧方一块3cm×3cm的范围,运动障碍主要累及三角肌(腋神经支配),其次为肱二头肌(为来自颈5、颈6的肌皮神经支配),其他肌群如冈上肌、冈下肌、肱桡肌等均可波及,但无定位意义。反射改变主要为肱二头肌反射(其同时受颈5和颈6两个脊节平面支配)。早期活跃,后期减弱(图12-33)。
6、颈6脊神经
受累椎节为颈5~6椎节。感觉障碍为前臂外侧及拇指、食指(肌皮神经);运动障碍为桡侧伸腕肌(来自颈6参与组成的桡神经支配,而尺侧伸腕肌为颈7支配区),次为肱二头肌(与颈5共同支配)及前臂旋转肌群等。反射改变指以桡反射(桡神经支配)为主,次为肱二头肌反射(与颈5共同支配)。早期活跃,中、后期减弱或消失(图12-34)。
图12-33  颈5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图12-34  颈6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7、颈7脊神经
受累椎节为颈6~7椎节。感觉障碍主要为中指,但此区尚同时受颈6与颈8影响;运动障碍主要为伸腕、伸指肌群及肱三头肌(由颈7参与组成的桡神经所支配),〖TP2,+75mm。85mm,Y,PZ〗图12-35  颈7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次为桡侧屈腕肌(发自颈7的正中神经支配,而尺侧屈腕肌则为颈8的尺神经)。反射改变指肱三头肌反射(颈7的桡神经支配)(图12-35)。
8、颈8脊神经
受累椎节为颈7~胸1椎节。感觉改变主要为小指及无名指和前臂尺侧皮肤;运动障碍主要是手部小肌肉及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颈8)所支配的屈指浅肌、屈指深肌和蚓状肌。反射无影响(图12-36)。
四、胸段脊神经根的定位诊断
除胸1脊神经外,其余诸脊神经根受累后所表现之临床症状大致相似,故对胸2以下之脊神经根统一论述。
1、胸1脊神经
其受累椎节为胸1~2段。其感觉障碍为上臂上侧(臂内侧皮神经)。运动失调表现为手的内在肌群,一般无反射障碍(图12-37)。
图12-36  颈8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图12-37  胸1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2、胸2~胸12脊神经
视椎节受累部位及长度不同而症状轻重及范围各异。其感觉及运动障碍主要表现在胸腹部。上胸段主要支配肋间肌,腹直肌则由胸5以下脊神经支配。感觉支配区大致如下:胸23在上胸部,双乳头连线为胸4,胸7横贯剑突,胸10达脐部,胸12位于双侧腹股沟。
五、腰段脊神经的定位诊断
由于腰1~3段脊神经无各自特殊的体征,三者常与胸12共同支配髂腰肌或与腰4脊神经共同支配股内收肌及股四头肌等,故将此三根脊神经一起阐述。
1、腰1~腰3脊神经
(1)感觉障碍
其感觉范围主要是大腿部。腰1为腹股沟以下的上1/3斜形带,腰2为中部斜形带,腰3则为膝关节以上的斜形带,此具有定位意义。
(2)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组肌群。
①髂腰肌:由胸12~腰3四个节段的脊神经支支配,司髋关节前屈动作。如此种活动减弱或测试时无法对抗阻力,则表示病变波及此节段。
②股内收肌群:由腰2~4三个脊节支配,检查时将髋关节置于外展位。如内收动作无力或对抗测试无力,则表明此节段受累。
③股四头肌:由腰2~4三者构成的股神经支配此组肌肉,受累时表现为伸膝无力或完全障碍。
(3)反射
腰23参与膝反射,但主要支配神经来自腰4,因此具有参考意义。
2、腰4脊神经
此神经根受累的原因主要是该根处附近出现肿瘤及腰3~4出现椎间盘脱出症(图12-38)。
图12-38  腰4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1)运动障碍
由于其所支配的胫前肌受累而引起足背伸、内翻等动作无力或完全丧失。但腓骨肌及伸趾肌并不受累,故仍保存伸趾及足外翻活动功能。由于股四头肌亦受累,故影响伸膝肌力。
(2)感觉障碍
主要表现为小腿及足的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神经根受压的范围愈大,其疼痛范围愈大(图12-39)。
图12-39  神经根受压的范围愈大,其疼痛的范围亦愈广泛
图12-40  腰5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3)反射改变:主要由于股四头肌受累而引起膝跳反射减弱或消失。
3、腰5脊神经损伤
其病因主要是腰4~5椎间盘突出症,当然肿瘤亦可。
(1)运动障碍:由于伸趾肌受累而使伸趾无力或完全障碍,以致足趾呈下垂状。如胫前肌同时受累,则出现足下垂。
(2)感觉障碍:主要为大腿及小腿外侧至足背部的感觉障碍及自大腿后部向外下方至足背部的放射痛。
(3)反射:无明显改变,归纳以上见图12-40。
4、骶1脊神经损伤
临床上亦较常见,主要为腰5~骶1部椎间盘突出及肿瘤等。
(1)运动障碍:主要为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同时受累,因此足部外翻肌力减弱或完全丧失。同时小腿三头肌减弱而踝部跖屈减弱。由于足部小肌群受累而使足部外形似鸡爪状。
(2)感觉障碍:大腿后方小腿后外方及足外侧放射性痛与感觉障碍。
(3)反射改变:因小腿三头肌受累而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归纳以上见图12-41。
图12-41  骶1脊神经受累影响范围
一、脊髓横断面上的受损定位
根据其受损后出现的症状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为以下4方面。
1、运动障碍
主要区别:是由于前角和(或)前根引起的下神经元性瘫痪(图12-42);还是脊髓侧索中锥体束受累(图12-43)而引起的上神经元性瘫痪,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图12-44)。现将两者之鉴别列于表12-7。
图12-42  脊髓前角及前根损害示意图
图12-43  脊髓侧束损害示意图
表12-7运动瘫痪类型鉴别表
项    目    上神经元瘫痪      下神经元瘫痪        混合性瘫痪
瘫痪程度     不全性           完全性              以完全性为主
肌萎缩       不明显           较明显              较明显
肌张力       增高             降低或丧失          早期可增高,后期丧失
瘫痪范围     较广泛局         限于所支配节段      较广泛
腱反射       亢进             消失                先亢进,后消失
病理反射     多有             无                  先有,后消失
电变性反应   无               有                   有
2、感觉障碍
(1)后根及后角受损:先为根性痛,并随腹压增加而加剧,如咳嗽等,重者有电击样感。检查时感觉正常或过敏。后期则减弱或消失。由后根传导的震动觉与位置觉最先障碍,其次为触觉、痛温觉。其范围符合神经根的分布区,并以此与干性损害相区别。如双侧受累,则有明显之束带感(图12-45)。
(2)后索受损:因传导本体感觉的薄束与楔束受损,主要表现为,其下方的震动觉与位置觉减退或消失。行走时如踩棉花,有感觉性共济失调(图12-46)。
图12-44  脊髓前角及侧索损害示意图
图12-45  脊髓后根及后角损害示意图
图12-46  脊髓后索损害示意图
图12-47  脊髓中央管损害示意图
(3)中央灰质受损:位于脊髓中央管周围的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节段性痛、温觉丧失,而触觉一般正常(触觉纤维在后索及前索中上行),此称之为感觉分离现象。因邻近前角深部,多伴有上肢(及下肢)运动障碍(图12-47)。
(4)脊髓丘脑束受损:为患节对侧以下的痛觉与温觉减退或消失。因其与锥体束及脊髓小脑束邻近,常伴有运动障碍。
3、脊髓半切损害
呈现脊髓半切征候群,见图12-48。其主要表现:
(1)受损节段以上呈上神经元损害,患节呈下神经元性损害。
(2)血管舒缩运动障碍。
(3)深感觉障碍,包括位置、运动和振动觉,同时对侧之痛觉与温觉消失或减退。
4、脊髓横断性损害
于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运动、反射和感觉全部消失。3~4周后横断以下脊髓逐渐恢复自主功能,但无自主活动,并出现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早期大小便失禁,后期可形成自动排尿(如排尿中枢受损则仍失禁)。因立毛肌不能收缩致使排汗功能消失(图12-49)。
图12-48  脊髓半切损害示意图
图12-49  脊髓横断性损害示意图
临床上需对脊髓完全损伤与部分损伤加以区别,以决定其治疗原则及预后判定。现列表12-8。
表12-8部分性与完全性脊髓损伤鉴别
损伤类型             部 分 性               完 全 性
运动障碍             不完全,不对称         完全,基本对称
感觉障碍             可保留部分             感觉完全丧失
括约肌障碍           较轻                   完全
脊髓休克期           短,不超过1周         多在3周以上
反射障碍             不对称,不完全         完全,对称
病理反射             可有可无               多有
5、各种伤患脊髓受累断面概况
各种伤患在脊髓上的病理改变较为固定,现选其中常见的列举如下:
侧索硬化症:其病理改变主要位于脊髓的侧索加前角。
脊髓空洞症:病变位于中央灰质加前角。
脊髓结核:后根加后索。
髓内肿瘤:中央灰质加前角(多见)。
髓外肿瘤:视肿瘤生长位置而定。
共济失调:后索加脊髓小脑束。
脊髓前角灰质炎:前角加前根。
颈椎病:视骨刺、髓核等致压部位不同而异。
颈椎过伸性损伤:中央灰质加前角。
颈椎其他损伤:视受损部位及伤情而定。
二、颈髓受损节段定位
可将颈髓按3段区分,其临床特点如下。
1、颈上段
指颈1~3处,多见于外伤病例,脊髓完全受损者,多死于现场。临床所见病例多为不全性损伤,其主要表现为:
(1)运动障碍:头、颈及提肩胛运动受累,四肢轻重不一的瘫痪,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及出现病理反射。
(2)感觉障碍:其根性痛以枕及颈后处为明显,面部亦可有感觉障碍。
(3)呼吸障碍:视膈神经受损之程度不同而表现为呃逆、呕吐、呼吸困难或呼吸麻痹。
(4)腰穿:如系占位性病变所致者,呈现阻塞曲线,并有其他相应之改变。
2、颈中段
指颈4~6处,此段为颈椎病及颈椎外伤好发部位。主要表现:
(1)运动障碍:从此段发出的脊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肱二头肌、提肩胛肌、岗上肌及岗下肌等)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此段以下之肌群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故肱三头肌之肌张力明显增高,以致屈肘时阻力较大。
(2)感觉障碍:根性痛多见于肩部及肩胛部,并常波及前臂桡侧,有时可达拇指。
(3)反射:肱二头肌反射多消失,肱三头肌以下则亢进。
3、颈下段
指颈7~胸1节段,为颈椎外伤及颈椎病好发部位。即使脊髓完全损伤,其存活率也较高。临床特点如下:
(1)运动障碍:手指活动障碍及手部小肌肉萎缩,前臂肌群亦可累及。
(2)感觉障碍:根性痛多位于前臂及手指,以中小指为多见。上肢及胸2以上可有感觉减退或消失。
(3)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指屈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上述节段定位视病变之具体部位、程度及范围等不同而可有较大的差异。如从方便临床的观点来看,则分为上颈髓损伤与下颈髓损伤更为合理(图12-50.12-51)
图12-50  上颈髓(C1~4)受损综合征
图12-51  下颈髓(C5~8)受损综合
各段损伤对膀胱功能均引起中枢性排尿障碍,但上颈段病损除头颈部感觉与运动功能存在外,双上肢以下功能基本丧失或受累,因此,其病情、予后及治疗后果等均较下颈段为严重,病死率明显为高。如已引起完全性脊髓性损害,则减压的临床意义不大,因其对支配双上肢的脊神经根已无能为力。但对于下颈髓受损者,即便是对脊髓本身的减压作用不大,但由于能使一或两个脊神经根消除致压物,故可改善手腕部的功能,尤其是颈髓6~7以下者。
三、胸髓受损节段定位
主要分为以下两段,现将其特点分述之。
1、胸髓段
指胸1~胸腰段(相当于T11处)之间的脊髓,实际上几乎包括胸髓的全长。因其与四肢关系不如上下两段密切,故症状相对为单纯,易于诊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运动障碍:除引起双下肢完全或不全性瘫痪外,视节段的高低不同而引起肋间肌、腹直肌及髂腰肌等麻痹而影响胸式呼吸及腹部运动。
(2)感觉障碍
其范围与运动障碍的范围相一致,主要为胸部以下感觉减退或完全丧失。
(3)排尿障碍
因其位于脊髓排尿中枢以上,故呈现为中枢性排尿障碍,表现为间歇性尿失禁症(图12-52)。膀胱在尿潴留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性反射排尿,此与周围性排尿障碍在后期治疗上有所差别。
(4)反射改变
主要为腹壁反射消失。
归纳以上特点,见图12-53。
图12-52  不同平面神经受损时的膀胱功能障碍特点
图12-53  胸段脊髓受损综合征
2、胸腰段
指胸髓与腰髓相交界处,第9、第10胸椎段有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波及之。临床上特点如下:
(1)运动障碍::双下肢以下呈周围性瘫痪,视其受累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全性瘫痪。轻者肌力减弱,影响步态,重者双下肢功能完全丧失。
(2)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温、痛觉等浅感觉障碍,亦因受累程度不同而轻重不一,基本上与运动障碍改变相一致;但个别患者亦可出现双下肢全瘫,而感觉功能却部分或大部保留。此种不全性瘫痪对确定手术指征十分有利。
(3)排尿障碍:因其位于脊髓排尿中枢以上,故表现为中枢性排尿障碍。
归纳以上特点,见图12-54。
图12-54  胸腰段脊髓受损综合征
四、腰骶髓受损节段定位
指从脊髓腰骶膨大至马尾段,按以下3段分述。
1、腰骶膨大段
受累后出现的症状与胸腰段处基本相似,因其平面较低,故感觉及运动受累的范围稍许为小,两者之判定主要依据:
(1)原发性伤病的部位高低;
(2)体征显示临床症状的范围;
(3)MRI显示脊髓病变的特点及部位;
(4)其他检测手段,如诱发电位,CT等均有参考价值。
从治疗角度看,两者并不一定非要鉴别不可(图12-55)。
图12-55  腰骶膨大脊髓受损综合征
2、圆锥部脊髓受损综合征
圆锥部脊髓系指骶3~5脊髓段,其处于脊髓末端,呈锥形,故名。此处损伤在临床上常见,好发于胸腰段骨折,尤以腰1~2处骨折脱位多见,其次是椎管内肿瘤病变压迫所致。临床上主要特点如下:
(1)运动障碍:几乎无影响,因该处无有效之运动神经纤维。
(2)感觉障碍:表现为马鞍区感觉障碍,视损伤程度不同而表现为局部麻木、感觉迟钝、过敏,甚至完全消失。
(3)肛门反射消失:此在临床上较多见,因反射弧经过此处。
(4)排尿障碍:其系排尿中枢所在地。当完全性损伤时,由于尿液无法在膀胱内潴留而出现真正的小便失禁;如为不完全损伤,因括约肌尚起到部分作用,当膀胱空虚或不饱满时,无尿滴出,而膀胱充盈时,则出现滴尿现象,此种特点称之为奇异性尿闭(或称矛盾性尿闭)。归纳上述特点,见图12-56。
图12-56  脊髓圆锥病变综合征
3、马尾段
临床亦较多见,大多由上腰段肿瘤所致;外伤亦可发生,因腰2~3处骨折脱位机会较少,故较前者发生率低。其临床症状特点是:
(1)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肢瘫痪,呈周围性(根性)软瘫。视受损或受肿瘤压迫的范围及程度不同,其肌力受损的程度差别较大,从肌力减弱到完全性瘫痪均可出现。
(2)感觉障碍:其范围及程度亦与受损或受压的范围与程度呈正比。除感觉异常(麻木、过敏、迟钝等)外,多伴有根性放射痛。严重者常使患者无法忍受,甚至企图自杀。
(3)排尿障碍:亦属周围性排尿障碍。完全性损伤则出现小便失禁。上述特点见图12-57。
图12-57  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
第六节  脊柱相关疾病的定位诊断
由于人体的众多肌肉和脏器皆通过脊髓和脊神经所控制或支配,所以,脊椎不稳、错位或脊柱旁软组织损伤等,均可通过脊神经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相关部位及脏器的病症。这些疾病可都称之为脊柱相关疾病。从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来看,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脊柱节段的支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脊神经(包括交感神经)支配的区域来进行脊柱节段的定位。现列表12-9介绍如下:
表12-9脊柱节段所支配器官及相关症状一览表
神经
控制部位及脏器
神经被压迫或受累之后果
C1
头、脸、眼、耳、鼻、咽喉、舌下腺、颌下腺、交感神经
高血压、头痛、偏头痛、神经痛、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倦怠、眼冒金星、眼花、视力下降、面瘫、发烧。
C2
头、眼、耳、鼻、喉、声带、舌、舌下腺、颌下腺
眼疾、斜视、近视、眼花、耳聋、鼻窦炎、失声、谵语、烦躁、头昏、胸闷、排尿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扁桃腺炎、腮腺炎。
C3
咽、肩、心脏、肺、横膈、交感神经
慢性咽喉炎、肩酸痛或僵、神经炎、神经痛、湿疹、痘疹、粉刺、高血压、咳嗽、呼吸困难、视物不清、胸闷、牙痛、甲亢、窦性心动过速
C4
头部肌肉、臂、咽、甲状腺、气管、食管、横膈膜、血管运动神经
头部肌肉痛、肩酸痛、臂无力、咽喉肿痛、粘膜炎、鼻塞、牙痛、弱视、失聪、三叉神经痛、呃逆、心动过缓。
C5
咽、喉、甲状腺、心脏、气管、食管、横膈膜、肘
咽喉炎、扁桃体炎、喉痛、音哑、气管炎、哮喘、口臭、食道不通、火气大、肘痛。
C6
颈部肌肉、肩、食管、气管、肺、心脏、甲状腺
颈部僵硬、五十肩、肩痛、上臂痛、手指麻木、低血压、心动过缓、扁桃体炎、气管炎、百日咳、甲状腺炎(癌)。
C7
甲状腺、食管、气管、肺、心脏、肱肌
伤风、甲状腺炎、阑尾炎、喉梗塞、吞咽困难、贫血、低血压、心房纤颤、肩部僵硬指痛、肱肌酸痛。
C8
眼、气管、支气管、肺、心脏
指尖气管炎、食道不畅、口吃、斜颈、上肢肌肉酸痛、尺骨、无名指痛小指痛、灰指甲
T1
眼、耳、支气管、肺、心脏
气喘、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心脏病、肩膀僵硬、手软无力
T2
支气管、食道、心脏、肋间神经、胸膜、血管运动神经
咳嗽气滞、食道炎、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炎、心瓣膜炎、胸闷、胸痛、心脏病、肩臂手痛、手麻木
T3
支气管、肺、心脏、肝脏、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血管或器官堵塞、感冒、不安感、手软无力、腋下痛、心脏病
T4
肺、支气管、胆囊、心脏、胸膜、肋间神经
气喘、肺炎、黄疸、癣、背部僵硬、胸膜炎、胸痛、乳房痛(乳腺炎)、气喘、肋痛、疱疹
T5
肝、胆、脾、胃、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
肝炎(癌)、胆囊炎、脾肿大、胃(贲门)炎、易倦、胸部疼痛、贫血、低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背部僵硬、关节炎
T6
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胸膜、血液
胃(胃体)炎、胃痛、胃灼热感、呕吐、消化不良、口内火气大、十二指肠溃疡、Ⅱ型糖尿病、背痛、胸部疼痛
T7
肝、胆、胃、十二指肠、胰、肋间神经、腹膜
胃(幽门)炎、胃痛、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口臭、十二指肠溃疡、Ⅱ型糖尿病
T8
脾、胃、胰、胆管、胆、肾上腺小肠、腹膜、肋间神经
肝病、呕逆、胸闷、糖尿病小肠炎、尿频、抵抗力弱
T9
胰腺、肾上腺小肠、血管运动神经
过敏症、疱疹、荨麻疹、水痘、喉干、肾上腺炎小肠炎、手脚冰凉
T10
肋间神经、腹膜、横膈膜、胰、脾、肾、胆、输尿管
肾炎、肾亏、易倦、血管硬化、阑尾炎、风湿病、神经性皮炎
T11
腹膜、横膈膜、胰、肾脏、膀胱、输尿管、大小肠
肾炎、大肠炎、性功能低下、皮肤病、湿疹、痔疮、尿血、脸、手脚肿胀、消化不良
T12
腹膜、横膈膜、肾、膀胱、输卵管、尿道、大小肠
风湿痛、假性甲状腺症、膀胱炎、不孕症、肾炎、尿频小便不出、气胀、头部肿胀、食欲不振
L1
卵巢、子宫、膀胱、输尿管、阴茎、大小肠脱垂
结肠炎、便秘、疟疾、腹泻、下腹部疼痛、输尿管炎、血尿、疝气、腰痛、腰软无力
L2
子宫、卵巢、输卵管、阴茎、输精管、盲肠
卵巢炎、输卵管阻塞、腹痛、阑尾炎、便秘、痉挛痛、呼吸困难、皮炎、静脉曲张小肠脱垂、腰痛
L3
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膝、前列腺、阴茎、输精管
膀胱炎月经不调、流产、膝痛无力、腰两侧痛、腹痛
L4
坐骨神经、下腰、膀胱、子宫、前列腺、乙状结肠、直肠
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脚痛、膀胱炎、排尿痛月经不调、痔疮、腹泻、腹胀、便秘
L5
子宫、膀胱、前列腺、精囊、乙状结肠、直肠、足
坐骨神经痛、痔疮、膀胱炎、腿脚部血液循环不良、腿麻、脚趾麻无力、踝关节痛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
S1
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炎、脊柱变形弯曲、痛经、排尿异常、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
S2
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
胃病、疥癣、痔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S3~5
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
骶髂关节炎、脊柱变形弯曲、痛经、排尿异常、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胃病、疥癣、痔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C0
直肠、尾椎、肛门
肛门炎、尾骨痛、直肠炎、痔疮、肛门瘙痒症。
骶  髂  关  节
右侧移位:副交感神经紧张(如肝、胆、胃肠功能低下,消瘦、腹泻、妇科疾患等)
左侧移位:交感神经紧张(如心、肺功能低下,肥胖、低秘、易患感冒等)
双侧移位:偏食,体重变化,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
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定位诊断步骤为:第一,询问病情,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或出现症状的器官,并应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再按神经解剖的位置分析脊神经根的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第二,根据其横、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情况,椎旁压痛情况,病理阳性反应物的反应(硬结条索、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钝厚等)出现的部位以及各项神经系检查的结果,进行第二步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类型;第三,通过影像照片,仔细观察各椎间关节的变化,如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出现的仰位、俯位、仰旋、俯旋和侧旋等改变;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情况,各椎骨关节骨质增生情况,各韧带钙化的情况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相结合分析,作出最后的定位诊断结论。
X线平片检查的临床意义
X线检查对脊柱系统疾病有良好诊断效果,许多脊柱系统疾病可以根据X线表现直接做出诊断,如骨骼畸形、关节移位、骨折、肿瘤等。有些疾病X线检查是唯一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折、脱位、畸形等。椎管内及脊柱附近的病变,亦可根据X线检查获得重要的诊断依据。近些年来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对脊柱椎体微细病理和移位的X线表现又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临床对脊柱系统疾病进行松解手术和手法调整提供了X线诊断依据。另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X线检查也是重要的手段与方法之一。
X线检查是临床检查的一部分,在诊断中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早期细微的病变常不能显示,有些疾病的X线表现并无特征性,因此,对于疾病的定性诊断,有时很困难,有些脊柱软组织病变,X线不能显示,所以在进行X线检查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由于脊椎骨是人体的硬组织,含钙量多,密度高,X线不易穿透,与周围软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条件。因此,当X线检查时能显出清晰的影像。不仅可以了解椎骨及关节损伤、移位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在治疗过程中指导脊柱的手法整复、牵引、固定和观察治疗效果,病变的发展以及预后的判断等。其临床意义为:
1、在目前情况下,脊柱X线平片检查应视为脊柱伤患的常规检查,其临床意义较之CT及MRI更为重要。
2、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分型与分期。
3、为治疗前与治疗后(含手术)对比的客观指标之一,并有助于疗效的判定。
4、阴性结果亦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5、有助于预后的判定。
X线检查虽有不少优点及重要的使用价值,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X线检查只能从影像的变化来判断,而不完全是伤病的实质变化情况,有不少病变的X线征像往往比临床症状出现得迟。此外,当X线投照时未对准病变部位或X线投照的影像质量不好时就看不清病变,所以医生要很好掌握投照技术,根据临床病变,按最需要的部位申请X线检查,若获得的X线照片不符合临床要求。也可作进一步检查。但是,对X线检查不可单纯依赖,它仅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而已。
X线片的申请及位置选择
摄照X线片位置的正确,能够及时获得正确的诊断,防止误诊及漏诊,避免经济损失和减少病员的痛苦。临床医生应详细填写X线检查申请单,包括检查部位及X线投照体位(一般有常规摄影及特殊体位摄影两种)。
一、X线检查常规位置
1、正位:又分前后正位和后前正位,X线球管在患者前方、X线胶片在身体后方者为前后位;若X线球管在后方向前投照,则为后前位。常规是采用前后位,特殊申请方用后前位。
2、侧位:包括左、右侧位,是X线球管置于患者其一侧方,投照后获得侧位照片,与正位照片结合起来,即可获得被检查部位的完整的影像。侧位片又分为自然侧位片和功能侧位片。
3、斜位:包括左前和右前斜位,因正侧位片上重叠阴影太多,或不能清晰的显示病灶,故有时申请斜位片;为显示椎间孔或椎板病变,在脊柱有时也申请斜位片。骶髂关节解剖面是偏斜的,因此在斜位片上方能看清楚骶髂关节间隙。
二、X线检查特殊位置
1、轴位:常规正侧位X线片上,如不能观察到该部位的全貌,可加照轴位片,如髌骨、跟骨在侧位上常常看不出病变,但在轴位片上可获得较有力的诊断依据。其他如肩胛骨喙突、尺骨鹰嘴、腕关节、足跖趾关节也经常用轴位片来协助诊断。
2、斜位:除常规斜位外,有些骨质改变需用不同斜位方能显示出来,如肩胛骨关节盂,腕舟状骨,腕大多角骨,胫腓骨上关节等。
3、双侧对比X线片:为诊断骨损害的程度和性质,有时需要与健侧对比,如儿童股骨头骨骺疾患,一定要对比方可看得出来。肩锁关节半脱位,踝关节韧带松弛等,有时也要对比方能作出诊断。
4、开口位:颈12椎体正位片被门齿、下颌和枕骨重叠,无法看清,开口位X线片可以看到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齿状突发育畸形等病变。
5、功能性侧位片:颈椎或腰椎,除常规X线检查外,为了解椎间盘退变情况,椎体间稳定情况等,可将X线球管由侧方投照,令患者在过度伸展和过度屈曲颈椎或腰椎的状态下拍摄X线侧位片(过伸过屈位),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6、断层摄影检查:是利用X线焦距的不同,使病变分层显示影像,减少组织重叠,可以观察到病变中心的情况。如肿瘤、椎体爆裂性骨折时经常采用(第五章将专门介绍)。
脊柱X线片的特点
人在出生时,脊柱椎体呈不完全的椎体及椎弓。生后第一年中,椎弓的两半融合,此种融合,最初见于腰部,3~6岁时椎体与椎弓也融合,最早融合部位为颈部,最后为下腰部及骶部。出生后椎间动脉仍存留于椎体中央的前方,故侧位片上,椎体中间可见一透亮凹迹的沟槽,乃动脉入口造成。9~12岁在椎体上下缘,即位于椎体上下二面的骨骺环纤维软骨板内,出现继发骨化中心。在侧位横切面观察时,各呈三角形。椎体前缘,常比后缘先行骨化。约在16岁时,每个横突与棘突尖端各有一个继发骨化中心出现。呈半月形,位于横突和棘突顶端。每个关节突上面亦各有一个继发骨化中心,这些中心逐渐增大,大约至25岁时,都与附近结构融合,注意在未融合前不可误认为骨折或疾病。
成人脊椎,除第一、二颈椎外,每一脊椎均由椎体和椎弓所组成,椎体呈类方形,由上向下依次增大,主要为松质骨,周围为皮质所环绕。椎弓由两个椎弓根和两个椎板所组成,椎板在后侧联合成棘突,在椎弓的两侧各有一个横突和上下两个关节突。
椎体间的椎间盘是由软骨盘,纤维环及其间的髓核所形成,是一种少动关节,透亮区称椎间隙,在脊柱两侧相邻的两脊椎的上下关节突彼此形成关节或称椎间关节。脊椎骨相连构成脊柱,正位像上呈直线排列。胸椎旁软组织影象两侧均匀一致,腰段可见腰大肌影像居腰椎两旁,呈对称的长三角形。侧位像可观察脊柱生理曲度,颈、腰段突向前、胸、骶段突向后。观察椎间关节,及椎弓根可照斜位像。第一、二颈椎形态特殊,正位须照开口位像。婴儿与儿童的脊椎像与成人不同,椎体小,前后像可见血管沟。椎间隙较宽。
平片的观察与描述
视病变部位不同,对摄片的部位、清晰度及范围提出相应之要求。常规的脊椎正侧位片,在正位上,应以病变为中心,上下包括2~3个椎体;两侧应达相关之软组织处,双侧腰骶部应达骶髂关节外方1~2cm处。侧位片上下范围同前,前后侧应以可见到椎骨前、后缘以外2~3cm为宜。并注意勿将日期、X线号码及摄片医院等铅字置于影象范围之内而不影响对病变的判定。在读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X线片的质量评价
读X线片开始,先要评价此X线片质量如何,质量不好的X线片常常会使病变显示不出来,或无病变区看似有病变,会引起误诊。只有质量好的X线片才能帮助诊断。好的X线片,黑白对比清晰,骨小梁,软组织的纹理清楚。还要排除片上有无手印等污染。
2、椎体之形态及大小比例
因为X线检查时对部位检查的X线焦距和片距是一定的,所以X线片上的影像大体也一致,只要平时掌握了椎体的正常形态,阅片时对异常情况很容易分辨出来,大小比例虽按年龄有所不同,但也大致可以看出正常或不正常,必要时可与健侧对比。无论是颈椎、胸椎或腰椎,椎体在正位及侧位片上均呈长(扁)方形,同一节段,也大致相似。如发现有压缩、楔形变、部分缺如、矢状径或横径过大及其他不规则性变异,均应与相邻椎节对比,以确定此种形态变异之原因。
3、有无骨折线或骨小梁断裂征
一张合乎要求的平片,均应显示椎骨的骨小梁结构。线状及粉碎状断裂,表明骨折;侵蚀性病变则引起骨小梁缺损及破坏征;骨小梁呈囊状重新排列、中央呈空腔状者,表明为慢性病变。
4、椎节的列线
侧方观,椎体的前缘、后缘及棘突的后缘均处在一条相延续的S形抛物线上。如列线在椎节处中断,谓之脱位;在椎骨处中断,则多属骨折。
5、弥漫性改变
观察整个脊柱有无广泛性脱钙、增生、肥大、韧带钙(骨)化、椎节松动及其他异常改变等。
6、局限性病灶
包括椎体中部、椎节间及椎骨的附件等均应仔细观察有无破坏性或增生性病灶,并观测其范围、形态及与椎管之关系等。
7、各段椎段的数量
指各椎段椎体有无增减,偶见于胸、腰、骶段,以致形成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或胸椎腰化等。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及骶椎4节。
8、椎体关节周围软组织
关节面透明软骨不显影,故X线片上可看到关节间隙,此有一定厚度,过宽可能有积液,关节间隙变窄,表示关节软骨有退变或破坏。
椎体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腱、肌肉、脂肪虽显影不明显,但它们的密度不一,若X线片质量好,可以看到关节周围脂肪阴影,并可判断关节囊是否肿胀,腘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对诊断关节内疾患有帮助。
脊柱X线片的阅读
环枢椎开口位,要看齿状突和侧块两侧间隙是否对称,齿状突有无骨折线,侧位寰椎的位置,寰椎前弓和齿突前缘的距离,成人不超过3mm幼儿不超过5mm,若超过此数据可能有脱位。寰椎后弓结节前缘和第2颈椎棘突根前缘相平,否则是脱位。齿突后缘和第2颈椎体后缘相平,若不,可能是骨折脱位,其他颈椎正位两侧稍突起,是钩椎关节;若此突起较尖而高,甚或呈鸡嘴样向侧方突出,这在临床上可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故应重视。侧位片先看椎体,小关节的排列,全颈椎生理弧度是否正常,有无中断现象,还要看椎间隙有无狭窄,椎体缘有无增生,运动照片上颈椎弧度有无异常,椎体间有无前后错动形成台阶状。还要测量椎管的前后径,椎弓根的横径,过大可能是椎管内肿瘤,过小可能是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只有侧位X线片上能看到。
颈椎前方为食道、气管、侧位片上椎体和气管间软组织阴影有一定厚度,若增厚应怀疑有血肿或炎症。
胸腰椎正位片要注意椎体形态,椎弓根的厚度,椎弓根的距离。若椎弓根变狭窄,椎弓根距离增大,可能椎管内有新生物,正位片上要注意全长脊柱是否正常,椎体是否正方或有无异常的半椎体,还要注意两侧软组织阴影,寒性脓疡常使椎旁出现阴影或腰大肌肿胀。下腰椎正位片还要注意有无先天异常,如隐性骶裂、钩棘、浮棘、腰5横突不对称、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椎间隙有无狭窄,侧位片较清晰。
侧位片先看排列弧度,常见下胸椎后凸较大,是青年性骨软骨炎的后果。下腰椎有时会看到过度前凸,这是腰痛的原因,这种病人仔细观察常发现并有滑脱或反滑脱,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后果。看椎体有无变形,下胸椎二三个楔状或扁平可能是青年性骨软骨炎的后果。单个的变形以外伤多见,但转移病变也不能除外。椎体的骨小梁在质量良好的X线片应当看得清,若看不见或呈透明样,可能有骨质疏松症。椎间盘的厚度应当上下一致,而且愈到腰3~5,其厚度愈大,对比之下若某一节段狭窄,可能是病变。下腰部常看到有滑脱,则要进一步检查有无崩裂或先天发育异常。斜位腰椎片可以帮助诊断。斜位片上可以看到小关节和关节对应情况,小关节面致密或不整齐,可能是小关节有创伤性关节炎或小关节综合征。腰椎运动侧位X线片,可发现椎体间某一节段有过度运动或不稳情况,以决定治疗方案。
体层摄影的照片与一般平片相似。先将所摄诸片按矢状位或冠状位依所摄顺序阅读,并与平片相对比,以发现病变。
全段脊柱X线解剖结构
1.脊柱正位X线解剖结构
从正位X线片上看,脊柱位于躯干中央,呈纵形柱状,各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第5腰椎可能例外),棘突在其中间,横突位于椎体两旁,在棘突与横突阴影之间,可见椎弓根之横断面阴影,重叠在椎体两侧呈卵圆形,其周围有皮质骨,自椎弓根横断面之上下方向可看到上、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相接处形成骨凸关节。除第12颈椎及骶尾骨外,每块椎骨均由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构成。
椎体正位像,呈底边略宽的等腰四边形,边缘的骨皮质呈致密细线影,侧缘约1mm厚,上下缘稍厚,为1~2mm,椎体内有颗粒状的骨小梁影像,以纵行的为主。相邻的上下椎体间有一定宽度的间隔,X片上为无结构的透亮间隙,即椎间隙,代表椎间盘,上下缘应平行。邻近的椎间隙宽度大致接近。
椎体的两侧缘见横突影伸向外方,左右横 突一般应对称。横突的边缘也是由致密的骨皮质构成,内部的骨小梁以横向排列为主。横突内侧可见椎弓根,上下关节突、椎板和居于中央的棘突;以棘突为中心向两旁观察椎弓各部分影像,宛如一只展翅的蝴蝶。相邻上、下椎骨的椎板之间为一透亮空隙,称为椎板间隙,由黄韧带封闭。黄韧带发生钙化时可见密度增高影。
椎弓根的横轴面影位于椎体阴影的两侧,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致密环-颈椎呈圆形,胸、腰椎呈卵圆形,环壁的骨质结构应完整。左右椎弓根应对称。两椎弓根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人有恒定的范围,国内成人侧得的正常最高值见下表4-1。
表4-1椎弓根间正常最高值(mm)
颈      椎
胸      椎
腰      椎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28 31 33 33 31
28 24 22 20 20 20 20 20 20 21  25  29
29 30 31 34 29
椎弓根间距加大超过正常范围对于诊断椎管内肿瘤有用。如果间距过小,对于诊断先天性或后天性椎管狭窄症有帮助。
两侧椎弓根上、下方各有一个关节突,相邻的上下关节突(见图4-10胸正位),构成椎小关节。关节间隙宽约为15~20mm。关节间隙的方向与关节面的方向一致,即颈椎近于水平,从前上斜向后下,胸椎呈冠状位、腰椎呈矢状位。一块椎骨每侧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位称关节间部(椎弓峡部),关节间部和棘突之间的宽骨板称为椎板,椎板连于棘突且对称于棘突。
正位脊柱片上还可显示脊柱旁一些软组织影像。如腰大肌、腰方肌影像、胸椎两侧可见胸椎旁线。腰椎两侧的腰大肌影起于第12胸椎体下缘,斜向外下延续于髂腰肌影,在肥胖或肌肉发达的人,腰大肌影显示较为清楚,腰大肌的外侧为腰方肌。两侧腰大肌影应对称,腰大肌影肿胀常见于脊柱结核形成的寒性脓肿。
2.脊柱侧位X线解剖
从侧位X线片上看,脊柱位于躯干的后部,上下走行不在一条直线上,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椎前凸,第4颈椎最为前凸。弧弦距为12±5mm,不少于7mm。胸椎后凸,以第7胸椎为最甚,如不凸即成平背(直背)。腰椎又前凸,第4腰椎最为前凸,弧弦距为18~25mm。骶尾椎结合形成一个后凸。
侧位片上,椎体位于脊柱骨的前部,为前后径大于高径的四方形。其上下缘并不平行。第12胸椎体和第1腰椎体的后缘高于前缘,呈轻度契形变,属正常表现。椎体的边缘呈致密的骨皮质线,中部是骨小梁,呈纵横交织的骨纹理,以纵横的骨小梁为主。在脊柱侧位片上可进行椎间隙宽度侧量,正常范围2~6mm,胸椎间隙较窄,颈椎间隙约5mm,腰椎间隙更宽,第4~5腰椎间隙最宽,其前部可宽达15mm。但腰骶间隙很窄,一般不到5mm。椎间隙的宽度与年龄有关,50岁以上的人,椎间隙比青壮年窄一些。
侧位片上椎体后缘连线,从枢椎齿突后缘起,自上而下,应随脊柱生理弯曲呈自然的连续曲线,各部不应有错折断开现象。
在椎体的后方见双侧椎弓根的重叠影。椎弓根下缘明显上凹,是椎骨下切迹,较深。椎弓根上缘的线凹是椎骨上切迹。相邻的椎骨上下切迹之间的透亮空隙为椎间孔,椎间孔的前缘是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椎间孔的后缘止于关节突的前缘。椎间孔的形状一般呈长椭圆形。胸、腰椎的椎间孔在侧位片上可见,是双侧重叠的,颈椎的椎间孔需摄双侧斜位片才能显示。
侧位片上横突与椎体重叠显示不清,关节突双侧重叠影,颈椎和胸椎的关节间隙能够显示,前者由前上斜向后下,后者为纵行的裂隙。腰椎关节间隙也能显示侧位片上,不如正位清晰。脊柱的棘突位于关节突的后方,颈椎棘突长短大小不一,胸椎棘突呈叠瓦状,斜向后下,腰椎棘突呈宽板状,垂直向后。棘突前缘即椎管后缘骨皮质,其到椎体后缘的距离为椎管前后径,颈椎为 12~18mm,胸椎为14~23mm,腰椎为15~28mm,凡低于此值者,提示存在椎管狭窄。
各椎体后缘连线和棘突前缘连线之间,从上到下呈弯曲的柱状纸密度影,此为椎管侧位影像,内有脊髓。脊髓密度低,不显影。自脊髓发出的脊神经经椎间孔穿出,平片上也不能显示。
各段椎骨X线解剖
(一)颈椎X线解剖
1、颈椎正位
(1)颈椎正位包括开口位,显示第1~7颈椎及胸椎成一纵行直线,颅底枕骨下方为寰椎,寰椎两侧的侧块上方有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如果寰椎枕化(即寰枕联合),可合并颅底陷凹,齿突分离等严重畸形。寰椎两旁的突起是横突,内有横突孔,椎动脉由此出颈椎经枕骨大孔到颅内。寰椎前后弓重叠为一横行狭窄骨影,连接于两侧块之间。前后弓的中央为前后结节重叠影,枢椎齿突夹于寰椎两侧块之间,几乎与前后弓骨影垂直。齿突顶端圆隆,其侧缘与寰椎侧块间有关节间隙,左右间隙应相等,而且由关节的边缘画出的直线应相应平行。齿突中轴线应与寰椎中轴线重合,该轴线又与寰椎两侧下关节面外端之间的联线(环底线)相垂直。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左右对称的关节突关节。两关节面稍向下倾斜致20°,称为外倾角。关节间隙宽度左右相等。环枢关节包括环齿关节在内的三个关节(见图4-9 C1~2颈椎开口位片)。
寰椎无椎体,枢椎齿突从椎体上方伸入寰椎前弓。齿突顶端可略高于寰椎前弓上缘,但不能达到腭枕线。齿突两侧缘直接延续于枢椎两侧上关节面的内端。齿突构成环齿关节(属环枢关节)环齿关节又分前后关节:环齿前关节在齿突和寰椎前弓之间,后关节在齿突和寰椎横韧带之间。
枢椎上缘无钩突。椎体两侧旁有侧块,横突与关节突相重。枢椎的左右上关节间隙可见,下关节间隙因倾斜重叠显示不清。
从第3颈椎开始,形状相似,每块颈椎除见椎体椎板和分叉棘突外,椎体上缘并不平直。中部微凹,两侧端上凸,呈斜面向内的三角形小突起,称钩突(可高到58mm),椎体下缘两端则呈圆钝的斜面,称斜坡,与下一椎体的钩突内斜面相嵌合,中间有关节间隙,构成颈椎特有的钩椎关节(uschka氏关节,又名椎体间侧关节)。钩椎关节的钩突指向椎间孔和横突孔,钩椎关节可防止椎间盘向侧方突出。当该关节增生时,向侧方可压迫椎动脉,若向后方则可压迫其后方的神经根,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颈椎因为有钩椎关节,椎体正位不呈四方形,而呈舟状或马鞍形。椎体两侧的侧块上有椎小关节,因关节间隙由前上斜向后下,与X线投照方向不平行,而不能显示。第2~6颈椎棘突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但最长。另外在正位片上可以见到第7颈椎横突斜向外下方,与第1胸椎正相反(见图4-1颈椎正位)。
钙化的喉软骨和低密度的气柱影重叠于颈椎正位片上面。
(2)颈椎侧位:寰椎无椎体,前弓前端相融合处为前结节。前弓的后方为枢椎齿突。两者之间的间隙,成人为1~2mm,(0.7~30mm)。由前弓向后到齿突影的后方,是寰枕关节侧位影。再后为寰椎后弓和后结节。齿状突前缘上延于枕骨大孔前缘。齿状突后缘下延于颈椎体的后缘。寰椎后弓的前缘上延于枕骨大孔后缘,下延于椎管的后缘。寰椎前弓的后缘即齿突前缘向下延续于颈椎椎体的前缘。这样由齿突前、后缘及寰椎后弓前缘向下顺延的三条线,均为自然前凸的弧线,三者之间大致平行。当颈椎前屈时,生理前凸消失,但这三条线的相互关系仍保持平行。侧位相上显示的椎间隙宽度(或高度)约为邻近椎体高度的1/4~1/2(见图4-17)。
图4-17  颈椎侧位片第2颈椎有椎体,而且上有齿突。齿突参与构成环枢关节。齿突顶端在腭枕线下方。腭枕线为硬腭与枕骨大孔后内缘的连线,齿突顶端超过此线3mm即可诊断颅底凹陷症。
侧位相上,枢椎以下,即第2~7颈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椎小关节,关节面由前上斜向后下(接近40°~45°),关节间隙清晰。第2颈椎棘突又宽又大,第3~6颈椎棘突都比它小,成为颈椎侧位片上计数的标志。横突与椎体后部相重叠。
第3~7颈椎侧位影像,椎体后部均重叠着肋骨横突。椎体后上角稍尖耸,与上面椎体后下角相重叠,此部相当于钩椎关节。第7颈椎棘突是全部颈椎中最长的棘突,这又是一个计数标志。此棘突比第1胸椎棘突略短一些。
颈椎侧位(中立位)片上,见颈椎生理前凸,前凸弧线的弧弦距为12±5mm,小于7mm,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
在侧位片上,第45颈椎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状变形,属正常改变。
(3)颈椎斜位:主要观察椎间孔,椎间孔呈长圆形,第2~5颈椎之间稍小,第5最小,第1(第12椎间)和第6(第67椎间)椎间孔较大。两侧椎间孔应对称(见图4-18)。
图4-18  颈椎斜位片斜位片上也能清楚显示颈椎钩关节与椎间孔的关系钩突朝后上方指向椎间孔。正常时不突入椎间孔内。
2.胸椎X线解剖
(1)胸椎正位:胸椎由12块椎骨组成,椎体呈四方形自上向下排成一直线。胸椎间隙上、下缘相互平行,邻近的椎间隙大致相同。每块椎骨上能见到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和一个棘突。胸椎两旁有12对肋骨,每根肋骨的肋小头与胸椎椎体的肋凹构成胸肋关节,同时肋结节和横突肋凹构成横突关节(第1112、肋无此关节)。两关节共同形成车轴关节,胸椎正位片上椎弓根显示为3×5mm长的卵圆形影,对称于中线(见图4-10)。
胸椎旁的纵隔胸膜等组织形成胸椎旁线。左侧较清楚,多显示于第5~11、胸椎旁。
胸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正位片上不能完全显示关节间隙。胸椎棘突居中,正位相呈卵圆形或水滴状投影缩短失真。
(2)胸椎侧位:上胸与肩胛骨等重叠,需给以一定斜度并分离肩胛部方能显示,膈下部胸椎与腹部脏器重叠,需增加投照条件。
胸椎存在生理性后凸,呈自然的弧线。椎体呈四方形,后缘略高于前缘,以第1112、最明显。侧位片上,可见到椎小关节间隙。椎间孔近似圆形,比腰椎的小些。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相邻棘突依次覆盖呈叠瓦状。
在侧位片上,还可见到肋横突。近片侧的横突投影于椎体前方,或可同时见到横突孔。远片侧横突可部分投影于椎间孔内。
3.腰椎的X线解剖
(1)腰椎正位:腰椎椎体较大,为两侧缘略凹的四方形。左右横突对称,第3腰椎横突最长,第4腰椎横突最小呈尖刀状,第5腰椎横突宽大,可骶化。
棘突居中线,较长,下端略膨大呈水滴状。棘突两旁的椎板、椎弓根显示清晰。上关节突偏外。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偏内,关节面朝外。关节间隙呈矢状位,正位片可以显示(见图4-12腰椎正位)。
(2)腰椎侧位:可见腰椎生理性前凸。椎体、椎弓根、关节突及棘突均能显示,侧位片上第5腰椎和髂脊重叠(见图4-13腰椎侧位)。
表4-2侧位片可测量椎管前后径,以判断有无椎管狭窄。
吴恩惠氏测量值见表
部位
颈        椎  (mm)
腰      椎  (mm)
顺数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最小值
16  14  13  12  12  12  13
15  15  15  16  16
最大值
24  22  19  19  19  19  19
23  22  23  23  28
平均值
20  18  16  16  16  16  16
19  19  19  20  21
颈椎椎管前、后径小于12mm,腰椎小于15mm,提示存在椎管狭窄。郭世发氏认为,腰椎椎管前后径小于13mm,定为椎管狭窄。还认为椎板厚度不超过8mm,黄韧带中线厚度不大于4mm。
(3)腰椎斜位:常规摄 左右斜位,重点观察椎弓峡部,右后斜位查右侧,左后斜位查左侧。在腰椎斜位片上,除观察椎体边缘及内部结构外,观察范围常限于椎弓部,常形象地把椎弓比喻为狗之侧影:被检侧的横突相当于狗嘴,椎弓根宛如狗眼,上关节突为坚立的狗耳、下关节突为狗前腿,椎板为狗腹,峡部(关节间部)为狗颈,对侧横突缘狗尾,对侧下关节为狗后腿。正常情况下椎弓峡部的皮质应完整,若有裂隙,即为峡部不连,常喻为狗脖子戴颈圈(见图4-15腰椎斜位片)。
在斜位片上也能显示关节突关节间隙,比正位更为清晰。关节突和椎骨板结构也很清晰。骶髂关节可以显示一侧,但与腰椎显示左右相反。
4.骶、尾骨的X线解剖
骶、尾骨常规摄正侧位,骶髂关节除正位外,也摄斜位片。
(1)骶尾骨正位:骶骨正位类似朝下的三角形。底宽在上方,由中间的骶骨体及两侧骨翼的上缘构成。体的上缘两侧有一对上关节突和第5腰椎下关节突构成腰骶关节,关节面常为矢状位,但也常见一侧为矢状位而另一侧为冠状位。骶骨体上终板和第5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椎间隙,因倾斜关系,正位片上不显示。
骶骨中线部有骶中脊及骨管。两旁可见骶前孔。骶骨的两侧缘上部斜向外方,和髂骨构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间隙的下1/3可以显示。宽度约3mm,骶髂关节中上部能见到两条分开的致密线,中间无透亮间隙可见,外侧的一条为关节前线,内侧的一条为关节后线,其间为耳状关节面重叠影。耳状关节面的后方是髂骨,前为骶骨翼。如果要显示其关节间隙需摄斜位片。
骶骨正位片,从骶髂关节向下,骶骨侧缘急剧内斜,在中线处与尾骨构成骶尾关节。可显示其关节间隙,同时可见骶骨及尾骨角。尾骨有4节,不一定位于中线上,可略偏斜于一侧。
(2)骶尾骨侧位:骶、尾骨呈生理性后凸,女性骶骨下部后凸要明显。骶骨及尾骨前缘应是一连续性弧形线。骶骨体上缘前突称为骶岬。骶骨上缘延长线与水平线在前方成34°夹角(国人为2952°),称为腰骶骨角。角度增长表示脊柱不稳。
从第3腰椎椎体下缘中点作垂线应通过骶骨上面,此线为承重线。承重线如果在骶岬前方达12.5mm以上,表示腰骶部不稳。侧位可显示骶尾关节,骶尾关节前面平滑、连续,后部不整齐,有骶角及尾骨角。骶尾关节下方见到4、块尾骨,上部的大,下部的小。尾骨前屈弧度差异很大。
脊柱异常的X线表现(1)
对脊柱病变的X线观查应该有系统、有顺序地进行,可按以下九个方面进行观查:(1)脊柱的曲度异常;(2)椎体形状的异常;(3)椎体结构的异常;(4)椎间隙的异常;(5)椎旁软组织的异常;(6)脊椎的椎弓及其附件的异常;(7)椎间孔及其周围骨质的异常;(8)椎弓根及椎弓根间距离的异常;(9)椎管的异常。
一、脊柱的曲度和排列异常
脊柱的曲度异常,在正位片上表现为侧弯,在侧位片上表现为曲度加大或变小,或呈与正常曲度相反方向之前凸或后凸。其病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1、脊柱侧弯
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侧弯二类。结构性侧弯见于先天性半椎体、楔状椎体;椎弓及附件的发育不全;椎体骨板骨软骨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胸廓成形术后;一侧肢体短缩等。功能性侧弯可因刺激性病变引起的暂时性改变,如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性和姿势性侧弯。
先天性侧弯者脊柱往往呈“S”状,脊柱有一个大侧弯及扭转,和其上或下有1~2个代偿性相反方向的小侧弯。脊柱扭转的征象为两则椎弓根投影不对称,棘突偏斜。后天性者侧弯角度较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Cobb氏法和Ferquson法。
2、脊柱后凸
常发生在胸椎,可由强直性脊柱炎、椎体骨软骨炎、脊柱骨软化症、氟骨症、Paget病、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等引起,上述疾患可产生较为光滑的后凸;而脊柱结核、恶性肿瘤,先天畸形或压缩骨折等可产生成角性后凸。
严重的脊柱后凸或后侧凸可压迫脊髓,发生截瘫以及影响肺功能、发生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炎或肺原性心脏病。
3、脱位
有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二类。后者以环枢关节多见。其原因有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转移性肿瘤、先天性畸形、退变性假性滑脱或自发性半脱位等。
4、水平骶椎
整个骶骨接近于水平状态,腰骶角减小,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全身性骨发育障碍,如软骨发育不全。
二、椎体形状的异常
1、椎体楔状变形
(1)先天性病变:如半椎体(图4-19)、软骨发育不全等。
图4-19  先天性椎体楔状变形
(2)外伤性:如椎体压缩骨折(图4-20)。
图4-20  外伤性椎体楔状变形(压缩骨折)
(3)青年性脊椎骨软骨炎(图4-21)。
图4-21  无菌坏死所致椎体楔状变形
(4)感染:感染病变以结核为最常见
(图4-22),化脓性
(图4-23)、伤寒、波浪热等较少见。
图4-22  感染所致椎体楔状变形——结核
(5)各种原因所致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在病变严重时均可使椎体楔状变形。
(6)肿瘤及网织细胞增多症:当脊柱的正常组织被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或网织细胞增多症的病理组织所代替时,椎体可被压缩而呈楔状或弥漫性变扁畸形(图4-24(1))。
2、椎体弥漫性变扁畸形
急性外伤常使椎体楔状变形,很少产生弥漫性变扁畸形。但如椎体本来已有病变,如肿瘤、网织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椎体原发骨化中心无菌坏死(即扁平椎体)等,经持续压缩可呈弥漫性变扁畸形(见图4-24(2))。
图4-23  感染所致椎体楔状变形——化脓性
图4-24  肿瘤所致椎体楔状变形或弥漫性变扁畸形
脊椎转移瘤的特点:
(1)骨结构遭破坏。
(2)溶骨性者密度减低,成骨性者密度增高。
(3)椎间盘一般正常。
(4)骨结构破坏后常可致椎体楔状变形或弥漫性变扁畸形。
3、方形椎
侧位片椎体前缘中部的正常凹陷消失,上下角呈锐角,如方形。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方形椎体增大者可见于血管瘤,畸形性骨炎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症。
4、双凹椎
椎体呈上下双凹改变。见于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等。
5、单凹椎
椎体前缘凹陷见于主动脉瘤,唐氏综合征(亦称伸舌样痴呆);椎体后缘凹陷见于椎管内肿瘤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上缘或下缘局部弧形凹陷见于髓核脱出、椎全骺板骨软骨炎(也可呈波浪状边缘)。
6、大椎体
椎体呈膨大变形。见于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脊索瘤。少数骨髓瘤和转移瘤等。椎体增大仍呈方形者见于血管瘤、畸形性骨炎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症。
7、骨唇和骨桥
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化脓性脊柱炎和肢端肥大症。少数结核修复期亦可发生。
三、椎体结构的异常
1、骨质疏松
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的数量减少。由于脊椎是松质骨,其代谢转换率为致密骨的三倍,故其出现率早于四肢骨。X线表现为骨小梁数目减小,骨小梁间隙加宽、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
骨质疏松常伴有椎体压缩者见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老年性骨萎缩;废用性骨疏松;内分泌病如柯兴氏综合征、卵巢性骨病、睾丸性骨病、甲旁亢、甲亢、爱迪逊氏病、肢端肥大症、非垂体性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最常见的有肺燕麦细胞癌、肺类癌);营养不良;肝源性;低氧血症(慢性肺部疾患、先心病);先天性成骨不全;肿瘤性(转移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依源性(过量激素,长期肝素治疗);特发性等原因。
骨质疏松不伴有椎体压缩者见于强直性脊柱炎和维生素A过多症。
2、骨质软化
指新生骨样组织内钙化不足,骨在质和量上均发生改变。X线片上显示骨普遍性密度减低和畸形,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缺钙、钙磷吸收障碍、脂肪性腹泻、肾功能不全,及肝硬化等。此外,有报告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的长期应用也能导致骨质软化。
3、骨质硬化
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增加。X线表现为骨密度增大,皮质变厚,皮质与松质的界限不清,骨小梁不清,间隙变小甚而消失。骨硬化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前者见于石骨症、成骨性转移瘤(肺癌、前列腺癌)、肾性骨病、畸形性骨炎、维生素D过多症、致密性骨发育不全、高磷酸酶症、氟中毒、骨髓纤维化、骨梅毒等。
局限性骨硬化见于成骨性转移瘤、尤文氏瘤、骨肉瘤、何杰金氏病、慢性低毒感染、畸形性骨炎、骨髓纤维化、骨纤维结构不良症、骨外伤修复期、金属中毒等。
4、骨质破坏
椎骨的有机及无机成分被溶解、吸收、通常为局限性的。其X线表现随病因不同而有差异:
(1)活动性或进行性骨破坏:常因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引起。破坏区之形状不定,边缘不清楚且不规则,与正常骨质间的分界常是逐渐移行的,恶性肿瘤的骨破坏进度较快,常为大片状,甚而患区骨质几乎消失,类似溶解状,故亦称溶冰状骨质破坏。
(2)压迫性骨缺损:因骨局部受压,使骨萎缩以致缺损、消失。如软组织肿块压迫骨质,使骨缺损的边缘相当锐利且与正常骨质间的分界清楚。
(3)代偿性骨缺损:因骨组织被其它组织所代替,如骨良性肿瘤时,因纤维组织、囊性组织或软骨组织取代了骨组织造成局部骨缺损,其边缘锐利。周围常无浓度加大或骨小梁粗糙,病变区可慢慢增大,邻近骨皮质可因受压而逐渐膨胀、变薄。
椎体破坏伴有椎间隙变窄者常见于结核、化脓性脊柱炎,伤寒性脊柱炎、沙门氏菌脊柱炎、脊柱霉菌病等。
椎体破坏不伴椎间隙变窄者常见于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椎体中心型结核、包虫囊肿、脊柱酿母菌病等。
四、椎间隙的异常
1、椎间隙增宽
见于骨质疏松、骨软化症、成骨不全和粘多糖Ⅳ型。
2、椎间隙变窄
见于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突出、结核、化脓性感染、椎间盘发育不良和脊椎分节不全等。
3、许莫尔(Schmorl)结节
当髓核向椎体内脱出时,可于椎体边缘形成密度减低之结节影像,称为许莫尔结节(图4-25(A),(a),(b))。
4、椎间盘钙化
可见于褐黄病,维生素D过多症(仅为纤维环钙化),椎间盘退行性变,亦可见于无症状的生理性钙化(如老年生理性钙化)(图4-25(A),(c))。
图4-25(A)  髓核突入椎体形成结节(Schmorl氏结节)及髓核钙化
5、椎间盘缺如
椎间盘可先天性缺如(见图4-25(B))。椎间盘后凸症,椎管造影示例:第45腰椎椎间盘后脱症,椎管造影,正位显示油柱呈局限性二侧凹入变形,侧位油柱呈向后凹陷变形。
图4-25(B)  椎间盘异常呈鱼椎样改变
图4-26  双凹变形
6、椎间盘积气
又称真空性椎间盘,椎间盘内呈透明浅状影,见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多位于椎间隙中或前部。颈椎外伤时于后伸侧位片亦可出现积气。
7、椎间盘的椭圆形扩张
严重之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均可引起椎间盘椭圆形扩张而使椎体呈双凹变形,所谓“鱼椎”(图4-26)。见于骨软化、骨质稀疏、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五、椎旁软组织异常
1、软组织增宽
多继发于脊椎疾患,如脊柱结核、骨髓炎、脊柱恶性瘤和血管内皮瘤等。结核性脓肿有时伴钙化,血管瘤常伴静脉结石。
图4-27  成人颈部软组织最大正常限度
2、椎旁韧带钙化
常见为退变所致,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关节炎、Reiter氏综合征,甚至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韧带钙化。
正常咽喉后壁的软组织顺颈椎前面下行;在咽后壁的正常软组织,一般不超过第4颈椎椎体侧位正中前后径的1/3。正常喉后壁的软组织一般不超过第4颈椎椎体侧位前后径的2/3(图4-27)。我国正常成人鼻咽后壁软组织厚度参见图4-28。
图4-28  我国人正常鼻咽后壁正常软组织的厚度
平均数38mm  范围1~9mm
(取第1颈椎前结节前缘为E点,由E点至鼻咽腔气道后
缘的最近点为F点,EF示鼻咽后壁软组织厚度)
正常胸椎旁于主动脉弓下方,可见与脊柱相平行,为胸膜反折造成的极窄的直线状影,多见于左侧,称为正常胸椎旁线。我国人正常胸椎旁线标准参见图4-29。
图4-29  正常胸椎旁线的测量
第8胸椎平面的横切面显示两侧纵隔胸膜在椎旁移行方向,右侧者向前内斜行,左侧者呈前后垂直方向,再向前包绕降主动脉,在前后位X线片上形成椎旁之纵行线影
正常胸椎旁线右侧显现率为255%,左侧显现率为845%呈大致与脊柱平等的软组织阴影
我国人正常胸椎旁线平均宽度与年龄关系(以胸椎8、水平为标准,表中数字为毫米)
年    龄
12岁以下
13~20
21~40
40岁以上
右  侧  (mm)
2
3
4.1
5
左  侧  (mm)
3
5.3
6.4
7
胸椎旁线的宽度随年龄而增长,左侧尤甚,这点符合生理发育(因年高者降主动脉常弯曲,偏左侧)正常宽度范围为2~18mm。
正常两侧腰大肌影像自上部腰椎起始斜行向下止于两侧股骨小粗隆。
更重要的是上述软组织阴影,正常时都无局限性鼓凸或增大改变,当患脊柱结核时,常合并寒性脓肿,而使该部软组织阴影呈局部鼓凸增大。
在化脓性脊柱炎(包括伤寒、波浪热)脊柱旁的软组织脓疡较少见或不肿大。脊柱肿瘤也要产生局限性较小的脊柱旁软组织肿块,偶有较大的软组织肿块。
六、脊柱附件异常
每节椎骨除前面的椎体外,其后面的结构统称为附件。附件的病变,除较少见的结核、炎症或肿瘤外,常见者有下述几种异常:
1、腰椎下段峡部断裂:绝大部分发生在第5腰椎(图4-30)。
图4-30  腰椎峡部断裂
2、骨凸关节增生致密;常见于退行性关节病。
3、骨凸关节模糊、消失或强直:常见于始自骶髂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图4-31)。
4、棘突、横突及第2颈椎齿状突骨折(图4-32、图4-33)。
图4-31  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骶髂关节强直,脊柱呈竹节样,腰椎骨凸关节模糊、消失、强直
图4-32  棘突骨折
侧位可见向下移位正位,可见呈双环状
图4-33  第2颈椎齿突骨折及半脱位
5、棘突宽度的变异:棘突过窄时可发生不正常的过度后伸,棘突过宽(即吻性棘突)可产生假关节而引起关节炎(图4-34)。
图4-34  棘突宽度变异
6、腰骶部骨凸关节不稳定:腰骶部骨凸关节面可呈矢状位,冠状位或斜位,矢状位最稳定;冠状位活动范围大,最不稳定,易致劳损;介于两者之间者,还有各种斜位(图4-35)。
图4-35  腰骶骨凸关节面与脊柱稳定的关系
七、椎间孔及其周围骨质的异常
1、椎间孔扩大  见于椎管内占位病变,如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膨出和囊肿。常累及相邻的多个椎间孔。
2、椎间孔缩小  见于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脱位、滑脱。
脊髓及脊髓神经根的肿瘤可使椎间孔增大。周围的椎骨有增生时,可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八、椎弓根及椎弓根间的距离异常
两则椎弓根间的距离增宽(尤其是骤然增宽),如伴有或不伴有椎弓根内凹、模糊或破坏时,常见者应考虑到椎管内肿瘤的可能。
九、椎管的异常
1、椎管扩大  见于椎管内肿瘤、囊肿,可累及多个椎体,并伴有椎间孔扩大。
2、椎管狭窄  见于退行性变、先天性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全、畸形性骨炎等。
1.颈椎综合征X线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投照适当体位的清晰平片,在颈椎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上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特别是应用手法整脊平衡治疗颈椎病,就更显得非常必要。一般病人可拍颈椎正侧、开口位。正位片可观察各椎体的形态及骨质结构和位置变化,可显示双侧Luscha关节及各椎间隙的改变。棘突位置是否偏歪。颈椎有无侧弯变形。可了解C7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在C1~2开口位片上,可观察枢椎齿突的形态,有无齿状突骨折或缺损,有无环枢关节脱位。侧位片可观察颈椎曲度的改变(存在、变直、反张成角、中断),可观察椎体的排列,关节突关节位置的微细改变及棘突的位置等。尤其要较准确地测量椎管前后径。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的形态及Lushka关节部骨质增生的程度;颈椎有旋转移位时,可见到患椎的一侧上关节突向前上方移位,使椎间孔横经减小。功能位检查即投照过伸过屈位和侧位片,可显示颈椎由于失稳引起的位移。
在X线平片上如何发现椎体微细的病理移位,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脊柱疾病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传统的X线诊断脊柱病方法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特别是不能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信息。以颈椎病为例,过去X线诊断颈椎病,对影像形态变化注意的较多,而是对椎体及椎间关节微细结构变化注意的较少,X线诊断要看有无椎体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椎间隙有无狭窄;椎间孔有无变形;有无椎管变窄。由于没注意观察椎体及椎间关节的微细结构变化,就无法抓到X线片上的早期诊断信息。
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历研究发现,不管是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均与颈椎的微细病理移位有关。因为颈部有许多比较敏感的神经和血管,椎体移位可刺激、压迫、牵拉这些敏感的神经血管。另外由于后关节囊有交感神经分布,椎体移位使后关节关系紊乱,也可刺激交感神经而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以我们认为,颈椎病的基础是椎间盘、关节面软骨、韧带和小关节囊的退行性改变。而由此引起椎体失稳、移位,颈椎的正常解剖位置的改变,使颈部的内外平衡失调,是引起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颈椎部的骨病或早期肿瘤,尤其是转移性肿瘤,由于骨结构重迭,单一平片时不容易明确病变部位及其性质。根据症状及体征进行不同体位的X线片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做CT或MRI检查,急时了解椎间盘及脊髓的情况等。
2.患椎有微细病理移位的X线表现
由于颈椎退变、失稳所引起的移位颈椎的解剖位置改变小,需注意观察分析其微细变化。颈椎失稳后可沿患椎的纵轴、额状轴及矢状轴发生微小的移位,临床上多见的为旋转移位,也可呈侧方移位或向后移位。有些病历因为患椎为立体的微细移位,在平片上重叠遮盖。患椎移位多见于C5或C4,因为人们作颈椎活动时,这些部位受到的应力较大。C4~5活动范围也较大。
(1)C3~6患椎以左右旋转移位为主要X线表现:
正位片见患椎棘突中部偏离颈椎棘突正中线,偏向移位侧,该侧椎体边缘到棘突中线的距离小于对侧。两侧钩突关节间隙不对称,椎间隙左右不等宽。椎体可见程度不同的倾斜,患椎棘突间距上下不等宽(图4-36)。侧位片双突双边影。侧位片上如患椎旋转角度较大时,椎体后缘可呈现“双边”影,后关节突呈现双影,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现有双影,称“双凹”现象。如患椎见有“双边”、“双凸”、“双凹”现象,而其上下颈椎却显示正常,表示该部颈椎有旋转移位。如果上部颈椎显示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双边”、“双凸”现象,表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移位。如果颈椎一个或两个显示正常,而其余部分有“双边”、“双凸”现象,表示显示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移位(图4-37)。如果全部颈椎出现上述现象,则系投照位置不正确之故。所以确定旋转移位的椎体需要把正、侧位片上的各种征象综合观察分析,在大脑中形成立体化形象。侧位片上患椎后关节突间隙上下不平行,即不等宽,关节面变模糊。棘突间隙上下也可有不等宽。斜位片可有椎间孔变形,上下关节突间隙宽窄不等。
图4-36  C3~5棘突偏歪
图4-37  C4~5椎体“双凸”现象
(2)患椎前倾或后仰移位的X线表现:患椎前倾及后仰移位实际也属于上述旋转移位的范围,只是在三维移位的程度上,患椎向前后旋转的程度明显些。在X线平片上的表现又有些特征性。患椎前倾移位时,正位片见患椎棘突上下棘突间距不等,为上窄下宽。患椎后仰移位时则上宽下窄。椎体上下缘出现“双线”征象,侧位片颈椎生理曲线不好,患椎体前倾移位时,与下一椎体形成向后方的成角变形,成角以上的颈椎正常曲线变直。其患椎下方椎间隙前窄后宽。后关节间隙上下不等宽或关节面模糊。棘突间距上窄下宽。患椎后仰移位时与上述表现相反(见图4-38 4-39)。
图4-38  C5椎体俯旋移位
图4-39  C4椎体仰旋移位
(3)患椎前后移位的X线表现:正位片意义不大。侧位片上可见颈椎后缘弧线中断,向后移位的椎体后缘可超过下一椎体后缘2~4mm,常伴有患椎后仰移位,使棘突间距变小,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其横径变小。颈椎失稳病人拍过伸过屈位片,椎体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使椎管前后径减小,在已有椎管狭窄的病人,可加重对脊髓的压迫程度。所以颈椎前后移位是脊髓型颈椎病病因之一(见图4-40图4-41)。
图4-40  C6椎体后移位
图4-41  C6椎体前移位
(4)患椎侧方移位的X线表现:两则钩突关节间隙不对称,关节间隙狭窄侧钩突增生明显。患椎棘突偏离棘突中线,但患椎棘突仍位于其椎体正中,侧位片上无患椎“双边”、“双突”影,以此可与椎体旋转移位相鉴别。椎体两侧边线,可有一侧微凸,另一侧微凹。斜位片椎间孔变形不明显(图4-42)。
图4-42  C3~5侧移位
图4-43  寰枕间隙变窄
(5)寰枢关节错位的X线表现:由于寰枢椎解剖及功能方面的原因,常出现半脱位现象,临床症状较复杂。X线表现较特殊,一般需投照颈椎侧位、开口位及过伸过屈位片。颈椎前移位时,在侧位片上有寰齿间距增宽,寰椎管前后径变小,正常成人寰齿间距为25mm以下。儿童寰齿间距为45mm以下。寰椎椎管前后径如为14mm以下,颈髓常受压而出现症状,17mm以上,颈髓常不受压。测量寰枕线与齿状突轴线之夹角正常为70°~80°,若角度变小则为齿状突后脱位,或枢椎仰旋移位。若角度变大,则为齿状突前倾移位。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可见寰枕后间隙变窄,寰椎后结节与枢椎棘突间距离增宽,过屈位可进一步证实寰枕间隙狭窄是否存在(图4-43)。寰枕后间隙变窄在开口位片上的表现,如果寰枢椎有旋转、向前或侧方移位时,图4-45  寰椎仰旋移位可见寰椎侧块和枢椎齿突两侧间距不等,枢椎棘突向一侧偏歪,齿突轴线和寰椎轴线不能重迭,发生偏歪,后关节间隙两侧不对称,寰椎侧块向一侧移位(图4-44)。
图4-44  枢椎旋转移位
(6)寰枢关节紊乱的X线表现:
①寰齿前间距多在正常范围,个别人略呈“∧”和“∨”形改变;部分人寰椎后结节与枕骨间距明显变小或增宽,示寰椎与枕骨之间有前倾后仰现象(见图4-45)。
②正位片:常规正位片,C1~C2难以明确显示。部分病人显示头颅与上颈椎倾向一侧。
③开口位片:多见C1~C2解剖位置关系失常。
a.水平旋转型:齿状突居中,与寰椎两侧块之间基本对称,C2棘突偏向一侧。
b.侧偏旋转型 :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偏向一侧,C2棘突偏向对侧(见图4-46)。
c.侧向偏移型: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和C2棘突向同侧偏移,齿状突的纵轴偏离寰椎垂直平分线(见图4-47)。
图4-46  枢椎水平旋转移位
图4-47  枢椎侧方移位d.侧倾型:齿状突向一侧倾斜,其纵轴与寰椎两侧块外角连线垂直平分线互成夹角,双侧寰齿关节间隙形成一侧上宽下窄,另一侧上窄下宽。双侧寰枢关节突间隙也出现相应的变化,齿状突倾向侧较窄,而另一侧则较宽。
e.前倾型:齿突影变大,由于放大所致。
(7)寰枢关节脱位:
①侧向旋转脱位:齿状突向一侧偏移或侧倾,双侧寰齿间隙及关节突关节间隙,形成一侧宽一侧窄现象,关节面偶合失常。由旋转力作用所至者,枢椎的棘突常偏向一侧,即偏离枢椎之纵轴。
②后仰型脱位:典型者环齿前间隙呈“∧”形改变,可能合并有寰椎横韧带下部分断裂。
③前倾型脱位:寰齿前间距增宽,一般认为达4mm以上者,可诊断为寰枢关节脱位。明显者往往合并环横韧带断裂,若该韧带仅部分(上部)断裂,则寰齿前间隙可呈“∨”型改变。
胸椎综合征的X线平片
胸椎X线检查,一般需投照胸椎正侧位,应首先排除胸椎 结核、肿瘤、骨折等疾病。胸椎综合征除按常规观察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骨质增生外,还应该注意其关节结构紊乱,椎体微细病理移位。
1、正位片
首先观察棘突中线及椎体旁线,有无胸椎侧弯变形。椎体有无左右旋转移位,前倾或后仰移位、侧方移位等。椎间隙有无变窄、有无椎间隙左右不等宽。肋椎关节双侧是否对称。两侧肋骨及肋间隙是否对称。
2、侧位片
应注意胸椎后凸的曲度是增大或变小,椎体后缘曲线是否中断,有无椎体前后移位、前倾及后仰移位,椎体后缘有无“双边”征,椎间有无变窄及前后椎间隙有无变窄。观察椎间孔的形态,有无后关节突骨质增生。观察后关节突有无“双突”征,后关节间隙上下是否一致。
如果病变胸椎节段病史较长,该段脊柱周围软组织病理改变较明显时,可发现局部椎体骨结构较模糊,影像层次不鲜明,与上下正常的椎体有一定区别。可初步判断局部软组织有病理改变。但应密切结合临床检查才有意义。
通过对胸椎正侧位片的分析,再结合触诊定位诊断及神经学定位诊断,可初步确诊胸椎的病变节段,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胸椎综合征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腰骶部综合征的X线检查
腰骶部综合征是指腰、骶椎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遭受损害,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马尾神经)、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造成继发性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腰骶部综合征包括腰骶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可单独存在,也可两种病或三种病同时存在,这时如果单治一种病,就可能使治疗不彻底,这是临床上治疗腰腿痛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也是复发率高的原因之一。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情况
人体腰椎间盘从30岁起即开始退变,若在此基础上,再加外伤,包括工作或生活中的扭闪腰部、慢性劳损,或因腰部着凉,发生腰肌痉挛,即可促使椎间纤维环破裂,而发生椎间盘突出。发病部位以L45;L5~S1较多,L1~3椎间盘发病较少,可能与下部腰椎受外伤机会较多有关。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一侧,亦有发生在中央部位而引起双侧腰腿痛者。
其X线表现为:正侧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变形,L4或L5棘突偏离棘正中线,棘突中部到椎体边缘线的距离不等。椎间隙左右不等宽或间隙变窄,两侧后关节不对称。髂骨嵴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出现骨盘倾斜,双侧骶髂关节可不对称。侧位片显示腰椎前凸变小、变直或轻度后凸,椎体后缘可出现“双边”征象,后关节突出现“双突”影。椎间隙变窄或出现前窄后宽。椎间孔可出现变形,棘突间距不等。
2.腰骶后关节错位的X线情况
腰骶后关节错位又称关节功能紊乱,是常见的腰痛病因之一。腰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是本症的主要病因,老年人脊椎退行性病、脊柱失稳、轻微外伤均可导致错位。
X线平片表现为:正位片可见腰椎侧弯变形。腰椎病理移位以左右旋转移位常见,棘突中部偏离腰椎棘突正中线,偏向移位侧,该侧椎体边缘到棘突中部的距离小于对侧,两侧后关节间隙不对称,椎间隙左右不等宽。椎体可见程度不同的倾斜,患椎棘突间距上下不等宽。侧位片上如患椎旋转角度较大时,椎体后缘可呈现“双边”征,后关节突呈现双影,称为“双凸”征。椎根切迹呈现双影,称“双凹”征。患椎后关节间隙上下不平行,或间隙增宽,关节面可模糊、关节突可有增生变尖。棘突间隙可上下不等宽(见图4-48449)。
图4-48  腰椎侧弯
图4-49  腰椎旋转移位(双边影)
腰椎还常出现前倾后仰移位。前倾移位时,正位片见患椎棘突上下间距不等,为上窄下宽,患椎后仰移位时则上宽下窄。椎体上下缘可有“双线”征象。侧位片腰椎生理曲度不好,患椎前倾移位时,与下一椎体形成向后方成角变形。其患椎下方椎间隙前窄后宽。后关节间隙上下不等宽,关节面模糊或不完整,棘突间距上窄下宽。后仰移位时,腰椎曲度可增大。其患椎下方椎间隙前宽后窄,棘突间距上宽下窄。患椎体可轻度向后移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进入椎间孔,使椎间孔变形。
3.骶髂关节损伤的X线情况
骶髂关节损伤发病率相对较低,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骶椎后关节错位同时存在,因此增加了临床上诊断及治疗的难度。骶髂关节解剖结构较稳定,但在外伤暴力较大或长期姿势不良时,亦可发生骶髂关节错位或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患者中女多于男,妇女因妊娠和产后骨盆韧带松弛,轻微的外伤或半俯不良姿势即可诱发。该病临床症状复杂,常被误诊,以至出现长时期顽固性下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临床上可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二种类型。
其X线表现为:一般拍腰椎正侧和骨盆平片,腰椎正侧应包括双侧骶髂关节。如果可疑,有骶髂关节骨质破坏还应拍骶髂关节斜位片。
腰椎正侧位片部分可显示椎体有旋转移位、仰旋及俯旋移位等。因为腰骶部疾病的广泛性,往往同时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关节紊乱症等疾病,应特别注意。
骶髂关节错位的X线表现,在腰椎正位片或骨盆平片上,可见双侧骶髂关节不对称。病变侧关节面下的骨密度可增高或减低,与对侧不一致。双侧髂嵴平面连线倾斜,前脱位者,患侧髂嵴低,后错位者髂嵴升高。双侧髂后上棘到棘突中线的距高不等,前错位者,距高增大;后错位者,距离变小。第5腰椎横 突与髂嵴间最短距离双侧不一致。耻骨联合部两侧耻骨上缘不在一个平面上(见图4-50)。
图4-50  骶髂关节半脱位
以上我们通过对颈椎病、胸椎综合症、腰骶部综合症的X线平片诊断分析方法做了一般论述,其实内容还很多,还需我们专业医师不断总结。这些有关脊柱微细病理移位的X线诊断分析方法,都是在过去X线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做到诊断全面正确,必须要有很多的X线诊断学基础。在做出椎体微细病理移位之前,首先应排除脊柱的结核、肿瘤、炎症及先天性变异。应用此分析方法,更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并要求掌握脊柱疾病的三步诊断法,即神经学诊断、手触诊检查、X线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诊断正确,疗效可靠。
对正常X线认识不足引起的误诊
1、发育期椎体边缘可有各种正常切迹(图4-51),勿误为骨质缺损。
图4-51  发育期各种椎体边缘正常切迹
2、在幼儿期第2颈椎齿状突可以分裂形成缺损,而无症状(图4-52),勿误为其他病变。
3、幼儿期第2颈椎齿突和体部间可为软骨结合呈横形透明线,不要误为骨折(图4-53)。
图4-52  正常幼儿第2颈椎齿状突可分裂, 无症状
图4-53  正常幼儿期第2颈椎齿突和体部间软骨结合,可呈横形透明线,不应误为骨折线
4、成年以前,颈椎椎体前部可呈轻度楔形,不要误诊为压缩性骨折(图4-54)。
5、第2~6颈椎棘突往往分叉。
6、第7颈椎横突可能较长,而非颈肋,但如过长,也能引起颈肋症状群。
7、在脊柱活动度最大部位之第12胸椎体及第1腰椎体,在侧位片上可呈轻度之楔形;相反,在第5腰椎体的前部有时可较后缘为高,均系正常变异。
8、腰椎横突旁可以见到由额外骨骺形成的小骨凸,不要误认为骨折。同样,在椎体的上关节突、下关节突甚至腰椎的乳状突,也可见到此种额外小骨凸,均系正常变异,而椎体之前上缘偶可见到无症状的所谓“永存骨骺”。
图4-54  正常儿童颈椎前部可呈轻度楔形
图4-55  第5腰椎骶化
9、第5腰椎和第1骶椎椎弓无骨性愈合最常见,一般无症状,偶可产生夜尿等症状,而第4及5骶椎之后弓正常是分裂的。
第5腰椎骶化与第1骶椎腰化是常见变异(图4-55)。
10、椎体融合:两个以上椎体可先天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可涉及其后部附件,以颈部为多见,由于融合椎体之间看不到椎间盘,故可被误认为已愈合之结核。鉴别要点,是先天融合的几个椎体总高度之和差不多等于这几个椎体加上其间的椎间盘之总和;更重要的是先天融合者,其骨质结构是正常的(图4-56)。
11、腰大肌影重叠在腰椎横突上,有时可产生一密度减低线,状似骨折(图4-57),解释此现象时须想到此可能性。
12.腰椎乳状突可肥大显影,一般两侧对称,系正常所见(图4-58)。
13.髂腰韧带骨化不常见,偶尔可见骨化,则一般是生理现象,可单侧或双侧骨化,但有时可引起腰痛(图4-59)。
14.骶髂关节骶侧的二次化骨中心至15~16岁始出现。此时关节面略呈模糊及增宽现象,系正常变异,勿误为病变(图4-60)。
15.脊柱摄影应有重点,须注明以哪个椎体为中心,因只有在照片中心的椎体影象才最清楚,位于照片边缘者非但不清晰,而且常常影象失真。
图4-56  椎体融合
图4-57  腰大肌影重叠
图4-58  腰椎乳状突
图4-59  髂腰韧带骨化
图4-60  骶髂关节骶侧的二次化骨
图4-61  胸椎侧位
例如图4-61的胸椎侧位片, 投照时中心线在第5胸椎, 该椎体影象清晰,而第10胸椎体位于照片边缘,致使该椎体上下关节面均投照成双影,形成“假性双凹变形”。 读片时宜注意此点。
除上述八个方面的内容外,脊柱各节段的X线检查均有相应之要求。我们将在后面的各论中详述。
脊椎的正常CT表现
正常脊柱包括骨性脊柱、椎间盘、椎间关节、关节突关节、椎旁肌肉韧带及椎管内结构等,这些均能在CT上清楚显示。因此,CT在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发育异常、损伤后改变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可以取代以前的许多检查方法。目前,一般仅做横断面扫描,但必要时可进行矢状面或冠状面图像重建。某些场合可给蛛网膜下腔注入水溶性造影剂,以更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结构。
1、骨性脊柱
除了某些特殊的椎体外,一般椎骨均由椎体、椎弓、椎板、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组成。自颈椎、胸椎至腰椎,其体积逐渐变大。横断面上、椎体呈卵圆形或肾形,其后缘略平直或凹陷。在CT图像上 ,椎管的矢状径(前后径)较为重要。颈段椎管以颈1为最大,从颈1至颈3逐渐缩小,再往下其管径大小近似,矢状径平均为18mm。正常颈椎椎管下段下限为12mm,颈2、颈3分别为16mm15mm。上限为27mm,下部为21mm。胸段椎管相对较为一致,平均为14~15mm。腰段椎管矢状径为15~25mm。骶骨由5个融合在一起的椎体组成,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2、椎间盘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上、下软骨板组成。自颈2至骶1,每两个椎体间均有椎间盘相连接。在CT图像上,间盘周边的密度要比中央高,主要是因为周边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和部分骨质。在CT图像上测定其CT值约为50~110Hu。要清楚地显示椎间盘,应该用3mm以下的层厚扫描。颈段椎间盘在横断面上较胸、腰段间盘为小,其厚度介于胸椎及腰椎间盘之间。由于颈椎前曲,椎间盘的前部要比后部稍厚。胸段椎间盘要比颈腰段薄,其横断面比颈椎间盘大。胸部椎体与椎板几乎呈水平面,由于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的存在,故椎间盘的前方和后方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胸部,椎间盘的侧后方有一韧带可使椎间盘与肋骨头的两个关节面相连。腰椎间盘的前部较厚,因此形成了腰椎前凸的曲度。腰椎间盘的厚度约为8~12mm,但腰骶间盘的厚度通常小于10mm,甚至可低于5mm。腰1~2至腰4~5的间盘形态大致相似,呈肾形,其后缘在年轻人略凹。凹陷部与后纵韧带的走行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的后缘可以变得平直,可能与椎间盘的变性有关。腰5骶1间盘在CT图像上与其它间盘不同,正常者其后缘较平直且有轻微膨出。在CT扫描时,由于骶骨角的角度常超过CT扫描架所能旋转的角度,因此很难获得与腰骶间盘平行层面的CT图像。
3、椎间小关节及韧带
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在CT图像上,该关节表现为相邻的关节突骨皮质间的狭窄间隙,正常宽度为2~4mm,包括其间的关节软骨和真正的间隙。前纵韧带覆盖着椎体的前缘和侧缘,后纵韧带覆盖着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胸段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较颈、腰段的略厚。前、后韧带除了钙化外,
图7-3  正常颈椎
一般在CT图像上无法与椎间盘分开。前纵韧带较宽,在前缘和侧缘行走;后纵韧带较窄,在椎体后缘行走;后外侧则缺乏保护。因此,椎间盘向后外缘突出的发生率较高。黄韧带为一弹性韧带,位于椎板间隙的前部,它起自椎板下部的前面,插入下一椎板的后面,在CT图像上其密度值介于硬膜囊与椎间盘之间,与肌肉相似。在腰段,黄韧带的厚度约为3~5mm;在胸段、颈段,黄韧带较薄。位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于脂肪的衬托,CT检查容易显示。棘上韧带位于棘间韧带的后方,依附于棘突尖端,是一种索状的纤维组织。项韧带连接枕外粗隆与颈7棘突,这一韧带有许多颈部肌肉附着,因为周围有脂肪组织,CT扫描也能清楚显示。弓韧带连于相邻的两个椎弓之间,因含有弹性纤维而有伸缩能力(图7-3。7-4。7-5)。
图7-4正常胸椎
图7-5正常腰椎
CT平扫显示椎体略呈肾形,腰段蛛网膜下腔较宽,并可见椎板前方密度稍高的黄韧带
椎管和脊髓的正常CT表现
在骨性椎管和硬脊膜之间为硬膜外间隙,硬脊膜与蛛网膜间的潜在腔隙为硬膜下腔,蛛网膜内侧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间隙含有神经、血管、脂肪和结缔组织。椎管内的静脉密布于椎管的骨膜和硬脊膜之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位于椎体间盘的后面及后纵韧带的两侧,后部位于椎弓及黄韧带的前面。在平扫CT图像上,这些组织不能与其它组织区分开来,但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扫描,可使硬膜外间隙明显增强。硬膜外的脂肪组织自颈向下逐渐增多,因而愈向下显示愈清楚,尤其是侧隐窝处,硬膜外脂肪约有3~4mm厚。在这些脂肪组织的衬托下,神经孔处的脊神经及其鞘在这些部位得以显示。
硬膜和与其紧密相贴的蛛网膜围绕着蛛网膜下腔形成一管状结构,这些结构连同硬膜外的血管、结缔组织在CT图像上密度相似,横断面上表现为脑脊液和骨性椎管间的一薄层环状结构。颈段的蛛网膜下腔自枕骨大孔至颈2逐渐变小,但从颈3至颈7其前后径大致相同,平均约12mm。胸段蛛网膜下腔的前后径平均为12~13mm,在胸9~12段略大。腰段较为宽大,下端与第2骶椎相平。
图7-6正常椎管CT平扫显示椎体及附件所围成的环状椎管
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由于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有衬托,故在CT图像上可显示出脊髓的形态结构,尤其是高清晰度的双螺旋CT,图像显示更佳。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因脊椎增强,而脑脊液不增强,所以能很好地显示脊髓。采用高分辨率的CT可显示脊髓内的灰质和白质结构。灰质的CT结构比白质的稍低。在普通CT扫描图像上,脊髓的密度比较均一。在横断面上,脊髓显椭圆形,位于蛛网膜下腔的中央,腹侧面略平直,有一由正中裂形成的凹陷。在CT图像上,测量颈髓的前后径,颈3~7大致相似,平均为6~7mm。胸髓呈圆形,前中央沟凹陷能显示,后中央沟凹陷一般不明显。胸髓的前后径平均为75~85mm,在胸9~12段可略粗,并稍向下或向下偏移,依脊髓终端平面而定。腰膨大下方,脊髓变细并形成圆锥,逐渐变小,至腰1或腰2水平形成终丝,止于骶2水平。马尾包括腰、骶背侧和腹侧的神经根,在圆锥的两侧下行。高分辨率CT有时可显示脊髓圆椎和其周围呈点状的马尾神经(图7-6)。
脊柱病变的CT表现(1)
椎体关节疾病大多由外伤引起或与外伤有关。急性损伤时的放射学检查是很困难或不可能的。不适当的检查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在进行CT检查前,要作正侧位平片检查,它对估计骨性椎管的序列和整体结构有重要价值。最主要的骨折和脱位都能显示。如果临床允许同时采用屈伸位平片或荧光X线摄影,则韧带损伤亦能显示,但许多平片常过低估计损伤程度。CT检查是很重要的,它能够清楚地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很好地估计神经结构损伤,已取代了大部分常需断层的检查。然而,CT检查也有一些局限,如检查时病人活动会产生伪影,重建图像显像欠佳等。
脊椎的颈、胸、腰3个主要段的解剖和运动都是显著不同的。损伤的类型与不同的部位有关。损伤的方式是:①屈曲性损伤;②伸展性损伤;③纵轴挤压式损伤;④旋转式损伤。这几种方式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存。
1、损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损伤性寰枕关节脱位不太多见,因为颈椎损伤致命者多,常失去放射学诊断机会,只有少数病例得到检查。寰枕区的正常或病理解剖在CT图像上是很容易显示的。当发生脱位时,可见寰枕关节之间一透亮带,说明脊髓受压水肿,或蛛网膜下腔变窄或消失。
2、寰枢关节脱位
没有骨折而单纯出现寰枢关节脱位是少见的,因为坚强的横韧带在齿状突与寰椎之间,可防止其脱位。只有横韧带撕裂或者齿状突骨折才能发生两个椎体的分离。通常是齿状突骨折发生在横韧带撕裂之前。齿状突骨折也能导致单纯性半脱位,CT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齿状突与寰椎椎体前弓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变。
横韧带断裂多见于炎症患者。如扁桃体炎、咽炎常引起寰枢椎连接部感染。这种感染可能使横韧带变弱,并引起损伤后半脱位。
一种少见的寰枢椎半脱位是“旋转半脱位”。寰枕关节只能屈和伸,头和颈的旋转大多是在寰枢平面。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范围是58°,但完全的单侧脱位可在旋转45°时发生,而双侧关节脱位可在旋转65°时发生。
CT诊断寰枢椎脱位是很有用的。连续横断扫描可显示寰枢旋转程度。平面重建图像可显示关节突间关节序列。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患者,多数不能显示齿状突与寰椎分离。肌肉痉挛也能产生类似旋转固定,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在颈部旋转时,如果寰椎后弓和枢椎运动不协调,诊断寰枢椎脱位是可靠的。在这种旋转异常时,如能显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的相互位置异常,即能证实为真性旋转半脱位。
3、脊椎发育性畸形
脊柱和脊髓的发育异常,特别是脊柱的改变,往往通过传统的放射学检查,尤其是脊柱X线平片可显示得一清二楚。而对于椎管内部的结构改变,尤其是脊髓的异常,常需借助CT和磁共振(MRI)才能明确诊断。
最常见的是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脊膜膨出是脊髓中胚层的先天发育异常,特征为脊膜通过脊椎缺损部位向外呈囊袋样膨出。当脊髓、脊神经、马尾与囊壁粘连并同时突出于椎管外时,才形成脊髓脊膜膨出。这种胚胎性缺损的基础是中胚层及外胚层发育障碍。囊壁由蛛网膜、硬脊膜及皮肤构成,囊内充满脑脊液及脊髓组织,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的其他缺陷,少数可伴有脂肪瘤。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可见于脊柱的任何节段,以腰骶部最为常见,颈椎次之,胸椎较少。常是多个椎弓根受累。向后膨出最为多见,亦可向前和侧方膨出。
CT横断扫描可清楚显示椎骨和膨出的脊膜。在发育不全的椎管后方可见到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与鞘膜囊相通,密度与脑脊液相同,周围有一层硬脊膜包绕,后者呈一薄层高于脑脊液密度的环形影。同时还可显示椎弓、棘突等骨发育缺陷的程度和范围。椎管碘水造影后CT扫描,可显示囊性膨出物与鞘膜囊交通的情况,其密度与鞘膜囊内密度一致性增高。当脊髓脊膜膨出时,在膨出的结构内可见到无强化的较低密度的类圆形异位脊髓组织。并发脂肪瘤时可在膨出部位见到低密度的脂肪组织结构。骶椎脊膜膨出可向前甚至突入盆腔并压迫相应结构,此时应与神经纤维瘤、脂肪瘤等相鉴别。胸椎脊膜膨出可通过发育不全的椎体或扩大的神经孔向前或侧方突入纵隔,因此要与纵隔实性肿块鉴别。
脊柱病变的CT表现(2)
4、椎弓峡部不连和脊柱滑脱
椎弓峡部不连是指椎弓的缺损部由纤维桥连接,把椎弓分成两部。前上部包括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后下部包括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脊椎滑脱是由于峡部不连而引起的椎体向前移位;但也可以在椎弓根完整时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背痛。它可分为6个主要的类型。
(1)发育异常,脊柱滑脱是一种少见的上位骶椎和/或腰5椎弓根的先天异常,使低位腰椎在骶椎上向前滑移。
(2)峡部脊椎滑脱分3型:A型:由于椎弓峡部缺损,多在五岁半至六岁半是出现滑脱表现,是最常见的类型,有明显的家族史;B型:由于椎弓峡部延长,使脊椎半脱位。椎弓根延长可能是组织在修复其裂损时形成。这种畸形偶尔可在有典型椎弓根缺损症状的家族中发现;C型:急性或严重外伤使椎弓峡部断裂所致,很少见。
(3)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发病年龄较大,当关节突间关节和椎间盘严重退变时,可使椎间关节失去稳定而致本病。受累的椎体向前或向后半脱位,伴有马尾神经受压。
(4)外伤性脊柱滑脱:由严重外伤引起椎弓破碎,但不伴有关节间部骨折。
(5)病理性脊柱滑脱:如转移瘤等。
(6)医源性脊柱滑脱:如椎板和关节面切除。
过去诊断脊柱滑脱和峡部不连,主要依靠脊柱平片加普通断层。现在CT检查,已基本取代了断层检查。CT图像既能显示骨的异常,又能显示合并的软组织病变。CT检查峡部不连和/或脊柱滑脱的主要作用:①矢状面上估计椎管受损程度;②观察椎间盘的病理改变;③显示关节突的结构;④观察椎体后、侧或旋转半脱位;⑤弓间韧带肥厚程度;⑥评估神经根的骨或软组织侵犯;⑦观察连接峡部不连的纤维桥。
峡部不连和脊椎滑脱CT表现:
用CT横断和矢状面图像重建能显示无症状的脊椎裂。横断像上没有移位的椎弓根断裂刚好位于关节突之前,表现为延伸至椎管的水平透亮线。矢状面重建图像上,缺损部分的透亮线将椎体和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分开。
脊柱滑脱引起椎体半移位,CT横断扫描图像显示“双管”征,这是由于脊柱滑脱使脊柱前凸加大,CT扫描使椎管扭曲。腰5骶1椎体滑脱,平卧时其椎间隙腹侧向足侧倾斜,CT机架不能与其平行,测量椎管直径矢状像是有用的。
5、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是由脊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和肠病性脊椎关节炎)所引起的,是下腰部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怀疑有脊椎关节炎的患者,用X线摄影确定有无骶髂关节炎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但常规放射学(包括平片、常规断层和核素扫描)诊断骶髂关节炎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常规放射学检查难以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解剖,要清楚地显示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观察。由于腹部和盆腔内容物重叠,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困难。骶髂关节重合的韧带和两侧滑动关节间隙能使小的骨破坏,使局限关节强直,使微小硬化病灶模糊。由于这些原因,用常规检查建立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常感困难。
CT能够对骶髂关节做高分辨率的横断成像,因此优于常规放射学检查。显示骶髂关节小的骨受侵和早期关节间隙变窄,CT要比常规放射学好。CT能清楚地显示骨破坏、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强直。但由于价格昂贵、常规放射学诊断仍是首选方法。如临床有明显的症状,而常规放射学检查阴性,或者多次检查难以肯定时,可以选用CT检查。
脊柱病变的CT表现(3)
椎间盘病变
随着能区别椎管内各种软组织结构的全身CT机问世,它已成为放射诊断脊椎疾病的主要工具。CT能显示颈椎和胸椎间盘的突出。由于腰椎硬膜外脂肪丰富,故显示效果更好,且能清楚地显示纤维环和髓核的退变程度。
(一)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又称椎间盘脱垂或椎间盘脱出,它是指有椎间盘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并压迫相应脊髓或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因素有关。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颈椎次之,胸椎甚少见。椎间盘突出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常由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可使症状加剧,主要为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症状,表现为慢性腰背痛并明显向双下肢或一侧下肢放射,可无阳性体征,有时出现椎旁及下肢肌肉痉挛甚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椎间盘膨隆时,症状较轻或无症状。X线平片检查可见脊柱骨质增生、椎体后缘增生骨质向椎管内突出,椎体终板下方出现许莫结节以及椎间隙狭窄等征象。
1、腰椎间盘突出
(1)纤维环膨隆:由于髓核充盈度减少及纤维环的弹性降低,椎间盘其边缘超出椎体边缘,椎间隙变窄,CT横断扫描见纤维环超出相邻椎体。这些椎间盘变化是对称的和均匀的,大多数病例的整个椎间盘边缘都有异常。腰椎间盘膨隆通常后缘有凸起,但是有些病例后缘仍有凹陷,可能与后缘韧带加强有关。脊柱侧弯的病人椎间盘膨隆可以不对称。许多椎间盘膨隆的病人显示椎间盘内有气体,即椎间盘真空现象,最常见于腰和腰骶间盘,在颈段和胸段少见。这种现象还可以见于老年人。
(2)髓核突出: 髓核通过纤维环破损处突出,最常发生在后外部或者后部;因为纤维环后部比前部薄,后纵韧带比前纵韧带弱。腰椎间盘突出90%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当髓核物质突出位于后纵韧带之下,CT能显示椎间盘的光滑突出灶。后外部位椎间盘突出时,由于前方硬膜外脂肪移位,故显示不对称的软组织块影。椎间盘突出通常有鞘膜囊变形或移位。但腰骶部硬膜外腔较宽,可不发生。神经根鞘移位或受压变形亦较常见。
(3)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了很大病灶压迫马尾神经以外,一般不产生症状。但是有些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可引起下腰背痛。当髓核通过或绕过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时,表现为硬膜外脂肪内软组织块影。有些病例有髓核碎片挤出,椎间盘边缘可表现正常。从椎间隙挤出的髓核碎片在硬膜外腔可以上下移动。如挤出的髓核碎片位于神经根鞘附近,则可以与神经根鞘囊肿或者肿胀相似,或与联合神经根鞘相似。鞘内注射造影剂后,CT扫描很容易区别是挤出的髓核碎片还是神经根鞘。
(4)突出的髓核位于椎间孔内或侧旁: CT可以显示异常的椎间盘边缘或软组织块压迫椎间孔内神经根或椎间孔侧旁神经的征象。
椎间盘突出CT扫描常见到钙化及后纵韧带钙化,髓核和纤维环的钙化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髓核可以通过透明软骨板进入椎体骨松质,形成许莫(Schmorl)结节,通常有硬化边。骨转移瘤,特别是有效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亦可以有硬化边,但它们多在椎体的中央部,而Schmorl结节多靠近椎间盘。
2、胸椎间盘突出
由于胸椎强直,活动度较小,其椎间盘突出较为少见。但由于胸段椎管相对较小,一旦椎间盘突出,便可引起脊髓受压。男性发病较多,常累及胸9~12。它的硬膜外有脂肪充盈,从而使CT显示髓核的突出效果好。如果硬膜外脂肪少,鞘内注射造影剂便能清楚显示突出的椎间盘和脊髓的关系。突出的椎间盘常有钙化,表现为硬膜外肿块的密度增高。
3、颈椎间盘突出
大多数颈椎间盘突出发生在颈6~7和颈5~6。颈椎硬膜外腔小、脂肪少,在CT扫描上不能衬托出椎间盘的轮廓,仅表现为突出椎间盘密度比鞘膜囊稍有不同。造影剂能区别鞘膜囊、蛛网膜下腔、神经根鞘和脊髓。颈椎间盘的气体影也可提示髓核退变。
外伤后可发生急性椎间盘突出,常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但CT不能区分椎管内突出的椎间盘物质和外伤后的其它软组织。
(二)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退变在20岁之前就已开始,但这只能称为“生理老化”,而不能称为“退行性疾病”。由于髓核逐渐减少,使充盈度降低,对压力吸收差,致使压力重新分配,这样就使纤维环形成纵行或横行裂隙,从而导致间盘突出。在CT图像上可见到退变的椎间盘内有气体影,以腰骶部多见。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时往往伴有钙化,呈弧形,斑点状,重者整个髓核和纤维环大片钙化。
脊柱病变的CT表现(4)
椎管狭窄
椎管(或侧隐窝)变小,引起鞘膜囊及其内容物受压称椎管狭窄。椎管狭窄可以合并有椎间孔狭窄。椎管变小可以是单节段脊椎,也可以多节段的,常合并有骨赘或软组织改变。
由于颈椎及腰椎的活动度大,且易发生外伤及其它病变,因而是椎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临床上大多数椎管狭窄为获得性狭窄。单纯先天性狭窄可以没有临床症状。当继发骨质增生时,椎间盘突出或韧带肥厚才出现症状。大多患者在50~60岁出现症状,男性多于女性,最常发生于腰椎,颈椎次之,胸椎少见。少数患者腰、颈可以同时受累,病史较长,多数为数月数年,病情发展缓慢,呈渐进性,临床症状与脊髓、神经根、血管受压有关。腰椎管狭窄者,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站立、行走或长时间固定于一个姿势时症状加重,休息或改变体位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体征较少或无阳性体征。颈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颈后、肩背部疼痛、上肢无力及放射痛,有时伴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严重时可发生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胸椎狭窄以胸8~11为多见。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为下肢麻木、无力,随病情加重,可出现脊髓半切或横贯性损害的表现。要明确诊断椎管有无狭窄,首先应了解正常脊髓、椎管和黄韧带的测量数据,表7-6、中列出了几组数据,可供诊断时参考。
表7-6正常脊髓、椎管、黄韧带的测量值
表7-6(1)  正常颈髓测量值
水  平
前后径均值(mm)
面积(mm2)
径)
比    率(前后径/横
C2~3
8
85
0.62
C4~5
7
87
0.52
C5~6
7
84
0.52
C6~7
7
84
0.54
C3~T1
7
70
0.66
表7-6(2)  正常胸腰髓测量值
水平
前后径均值(mm)
蛛网膜下腔前后径(mm)
T1
8(7~9)
13(11~14)
T4~10
7.5(6.5~9.5)
12.5(8.5~17)
T11
8.5(8~11)
13.5(11.5~17)
T12
8(8~11)
15(12~18)
表7-6(3)  正常蛛网膜下腔测量值
水    平
前后径均值(mm)
横径均值(mm)
面  积(mm2)
T12~L3
20
20
200
L3~L5
20
23
220
正常下限
14
16
150
表7-6(4)  正常颈椎管测量值
水    平
前后径均值(mm)
正常范围(mm)
C1
25
19~25
C2
22
16~27
C3~7
19
15~25
表7-6(5)  正常黄韧带厚度(mm)
部  位
颈  椎
胸  椎
腰  椎
厚  度
<15
<20
<2~4
椎管狭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先天性(特发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间关节疾病,侧隐窝疾病,神经孔疾病,脊椎关节强直。
CT平扫横断面上,正常颈段椎管呈三角形,胸段及上腰段呈圆形,下腰段近三角形。当椎管狭窄时其正常形态消失。如胸椎及上腰段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则增生骨质向后突出椎管,使其呈三角形,硬膜外脂肪消失,硬膜囊变形。椎管碘水造影时CT扫描可见蛛网膜下腔细窄,显影较淡,甚至不显影,整个硬膜囊变扁,呈新月形,一般2~4个脊椎受累。
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椎管狭窄的部位,便于测量其狭窄的程度,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颈椎椎管小于10mm时(前后径),即可诊断为椎管狭窄。腰椎椎管小于115mm时即可诊为椎管狭窄。椎管狭窄有时可引起侧隐窝狭窄。侧隐窝是脊神经进入神经孔的通路,前壁为椎体及椎间盘的侧后缘,外侧壁为椎弓根,后壁为上关节突,其前后径正常大于5mm。当小于或等于2mm时,神经根受压,即可诊为侧隐窝狭窄。
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除了骨性椎管改变外,在CT图像上还可观察到椎管内结构的受压、变形等。
CT扫描检查有利于发现引起椎管狭窄的各种原因。小关节突骨质增生肥大是本病的主要原因。CT图像可见小关节突变尖、前突。先天性椎管狭窄可见椎弓发育短小,椎管前后径短,另外见韧带肥厚钙化等。
四、软组织及脊柱肿瘤
由于CT扫描能显示清晰横断面解剖图像,故可用于肿瘤检查。它不仅可确定肿瘤的位置、范围,还可看到肿瘤与邻近神经干、大血管的解剖关系。因为CT扫描不受骨组织和内脏器官遮叠的影响,所以对脊柱、骨盆等解剖部位复杂的肿瘤早期发现有独特作用。
对脊柱肿瘤,CT可观察骨质破坏程度、范围及与肌肉软组织的关系。对普通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转移病变,虽然应用同位素骨扫描也很敏感,但CT观察转移病变的存在和侵袭范围等十分有用。
软组织肿瘤CT扫描可从肿瘤密度的差异、边缘是否完整和有无包膜等区别恶性或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等,但并不能够鉴别所有肿瘤。对怀疑肿瘤患者,CT扫描还可发现骨骼发育异常和不对称,可以避免手术探查。文献报道,用CT诊断骨样骨瘤有特殊的优点。一般骨样骨瘤体积小、直径不超过1cm,常规X线片因受骨膜反应遮叠的影响,诊断有一定困难,而CT扫描可以显示出在膨大致密的病变区内,低密度中心有一小的致密骨核的诊断特征,所以可早期确诊和手术治疗,以便及时解除痛苦。
五、脊柱骨折
对脊柱骨折“CT”能较理想显示骨折片与椎管、脊髓的关系及脊柱后侧骨折累及的范围。因为后弓骨折可能引起脊柱不稳定,所以普通X线平片不能观察局部整体情况。临床上应用CT扫描显示椎体爆裂骨折效果十分满意,能看到椎体破坏程度及骨折片穿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的情况,这便可为手术摘除骨碎片提供重要依据。CT扫描不需要搬动和干扰病人、对某些脊柱损伤急诊病人的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正常脊柱的MRI表现
一、骨性脊柱
脊柱的椎体大部分为松质骨所组成,其内有可活动的骨髓基质,其MRI信号强度与骨髓内含脂肪的多少有关。与正常椎间盘和脑脊液的信号相比,椎体在T1加权像上呈较高信号,信号高于骨皮质而低于皮下脂肪,在T2加权像上呈中等或低信号,稍高于骨皮质,在部分翻转梯度回波上则呈低信号。正常椎体内的信号比较均一,其内的骨小梁显示不明显。椎体边缘的骨皮质在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及部分翻转梯度回波图像上均呈低信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内的脂肪也增多,MRI图像上表现为在T1加权图像上骨髓的信号增高;还可在骨髓中出现局灶区域的脂肪置换(直径约为0.5~15cm)。椎板被突入其间的软骨层覆盖并且与椎间盘相互连接,通常在T1和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部分翻转梯度回波上也呈低信号。椎板的影像可被位移伪影所遮盖,伪影还可使其信号增宽。有时椎体内脂肪所形成的高信号也可遮盖椎板的信号,从而造成椎体上下缘椎板信号宽度的不一致。
椎体的附件包括椎弓、椎板、棘突、横突和上下关节突等。这些附件的皮质在T1加权和T2加权及部分翻转梯度回波像上均呈低信号,附件的松质骨在T1加权像上呈略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中等或低信号。在MRI图像上还可清楚地显示关节突关节的间隙。关节软骨和关节内的液体,在T1加权像上呈低或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软骨表现为低或中等信号。液体表现为高信号。在部分翻转梯度回波上,液体和软骨均呈高信号。
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上可显示脊柱的连续解剖结构,椎体基本上呈矩形,信号比较均匀。矢状面上椎体后缘有短的矢状凹陷,为正常椎基动脉所致。从颈椎、胸椎直至腰骶椎,整个脊椎呈连续的线状排列,椎体间相嵌着椎间盘,在良好的MRI图像上常可以显示椎间盘中央的髓核和其周围的纤维环状结构。在矢状面图像中,椎体前缘和后缘分别可见条状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在T1、T2加权和部分翻转梯度回波图像上均呈低信号,一般不能与骨皮质及其它纤维组织完全加以区别。
二、脊髓
脊髓表现为中等信号强度,周围为低信号强度的脑脊液、硬膜囊及包括后纵韧带和椎体骨皮质的硬膜外结构(脂肪例外)(图8-2)。
从矢状旁正中切面像可见椎间孔内脂肪和神经根(图8-3)。在下胸椎和腰椎段可见由黄韧带与硬膜外脂肪形成的高强度信号线,此线从腰3向上逐渐增宽。身体肥胖者,此白线较宽(图8-4)。
图8-2正常颈胸段矢状切面MRI。SE600/33、T1加权图像。长箭头示脊髓,中箭头示硬膜外脂肪、粗箭头示椎间盘和椎体。
图8-3  正常胸腰段旁正中矢状切面。SE600/33、T1加权图像。示神经根及椎间孔内脂肪(白色)
图8-4正常腰骶段正中矢状切层。SE600/33、T1加权图像。椎管腔呈黑色,箭头指腰骶部硬膜外脂肪(白色)
轴位像可见椎管内有二个圆形亮区,前者为中等信号强度的脊髓横断面,后者为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
三、椎间盘
椎间盘在MRI图像上的表现,T1加权像上呈较低信号,分不清髓核与纤维环,T2加权像上除周边Sharpey纤维呈低信号外,均呈高信号。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含水量的减少,正常椎间盘在T2加权像上信号逐渐降低。在正常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和Sharpey纤维间常可清楚地显示其移行部。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者,常无明显的移行部可见。在30岁以上的病人中,大部分在T2矢状面图像上相当于椎间盘的中央可见到一呈水平走向的低信号,此为纤维组织所造成,属正常表现。椎间盘最外缘的Sharpey纤维层在T1和T2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椎间盘的后缘以及与之相贴的后纵韧带在信号上不能与之区别。
四、正常变异和先天异常
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骨性脊椎的正常变异和先天异常一般用传统的X线检查即能解决,而对于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则其显示欠佳。MRI是检查本病的首选方法。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可清楚地显示脊膜膨出的全貌,向后突出的囊袋状结构其信号与脑脊液的相同。髓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其T1和T2弛豫时间均长,因此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而相应的脊髓组织信号较高,在T2加权像上囊内液信号增高,而其内脊髓组织信号较低,这些特点有助于脊髓和神经根的观察。横断面T1加权图像上还能提供囊腔向两侧膨出的范围及内容物的详细情况。囊腔一般边界清晰,光滑平整。MRI还能同时发现其它的畸形,如脊髓空洞症、脑积水等。
脊柱病变的MRI表现(1)
一、脊柱关节疾病
1、脊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萎缩性关节炎,为侵犯结缔组织的一种炎症性疾病。本病多在15~20岁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脊柱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颈椎。寰枢关节受累时呈侵蚀性改变。寰枢韧带松弛时,易发生脱位与半脱位。病变的小关节,先是小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最后关节面相互融合。
MRI图像显示:上颈椎下关节面呈融合性骨化性关节强直,有骨萎缩和骨骼变形。颈1~2半脱位或者脱位,齿状突皮质骨消失,骨质侵蚀,呈长T1和短T2信号。齿状突软组织肿块压迫脊髓、硬膜囊,肿块位于齿状突的前方或后方,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颈2以下颈椎半脱位或移位。颈2以下颈椎旁可见软组织肿块。颈2以下颈椎半脱位。椎旁软组织压迫脊髓或硬膜囊。
2、脊椎松弛与滑脱
脊椎松弛与滑脱以颈椎腰椎最为多见,是椎间盘退变与失稳所致,常合并颈椎病与腰椎关节病。病程早期椎间盘变性、韧带乏力,相应椎关节松弛不稳。在外力的作用下其易发生滑脱移位。MRI不仅能显示脊椎滑脱的部位与方向,而且还可以直接显示与硬膜囊、脊髓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变性,间盘变薄,信号不均,有膨出与突出等;椎体向后或前移位,致硬膜囊与脊髓受压。
二、椎间盘病变
青少年髓核含水份80~90%,纤维环含水份78%。随年龄增长以及退行性变,两者水份含量减少,其MRI信号减低。在MRI图像上可见到多种征象:
1、直接征象
MRI可清楚地显示髓核突出的部位、方向、大小、形状以及信号强度的变化。正常髓核的后缘应不超出相应椎体的边缘。其信号强度均匀。当椎间盘发生退变而突出时,MRI信号减低,因而能作出定性诊断(图8-5)。
根据髓核信号强度的变化,还可推测退变程度。信号强度越低,退变程度越重。
2、压迫征象
脊椎后方脂肪白线受压中断(图8-6),但并非所有病人均有此征象。一般腰4以下的脂肪白线宽,椎间盘突出时改变明显;腰3以上白线较窄,观察有无受压改变时要上下比较。
3、间接征象
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磨角征象有定位诊断意义。
4mRI诊断椎间盘突出的限度
(1)对部分腰骶角不明显,或有移行椎者,定位较难。应结合平片分析。
图8-5腰45椎间盘突出SE600/33、示髓核信号减低,其后缘超出腰4的边缘,脊椎后方脂肪白线受压中断,腰5后上缘有磨角征象
图8-6双节段椎间盘突出SE600/33、腰4、5后突,脂肪白线中断,腰5骶1椎间盘前突
(2)MRI难以显示髓核小钙化灶。
(3)扫描区内任何顺磁性金属物都会干扰磁场,影响图像质量。子宫腔内金属节育环会干扰L5S1区的成像,应去环后检查。
5、胸椎间盘突出
胸椎间盘突出比较少见,往往无外伤史,部分可见胸椎终板不规则,伴Schmorl结节。MRI是诊断胸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并可直接显示胸髓受压的程度。在临床上出现明确的症状之前,MRI即可显示上述异常。①矢状面上T1和T2加权像可见胸椎间盘突出,突出物位于硬膜囊与椎骨后缘之间,它压迫脊髓使凹陷移位。②薄层轴面T1加权像可准确地显示突出间盘压迫脊髓的部位、方向及程度。③疝出的椎间盘变窄,在T1加权像上信号变低,但仍呈中等信号。椎间盘突出的中央部或全部与整个椎间盘相比呈等信号或较高信号,而突出的周边呈低信号,这就使其在T1加权像上与脑脊液难以区分。④在T2加权像上,突出或仅有髓核脱出的椎间盘清晰可辨。疝出物呈较低信号,受压迫硬膜囊呈齿状凹陷。在T2加权像上,突出物比在T1加权像上显得大一些,可包括纤维环外层纤维、髓核内钙化、椎体边缘骨刺等。
脊柱病变的MRI表现(2)
6、腰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
MRI兼有常规X线纵向观察与CT横向观察的优点,不仅能直接显示间盘与脊髓,还可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的厚度、含水量的改变与真空变性等。根据临床与MRI图像,可将椎间盘病变分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出4种类型。
(1)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①间盘极度变薄狭窄,可达2~3mm;②椎间盘脱水征,与正常者相比,T1与T2值变短;③椎间盘变性征象,即信号不均匀,在T2加权像上显示斑点状、裂纹状低信号以及真空变;④神经孔梗阻及受压;⑤上下椎体有骨赘或骨桥形成。
(2)腰椎间盘膨出:因椎间盘髓核内水分减少,故其体积缩小,外形变扁,纤维环的韧性变低,椎间盘扁平,纤维环向周围膨出。MRI表现:①矢状面上间盘变薄,含水量减少,在T2加权像上信号变低或不均匀,纤维环后突未压迫硬膜囊与脊髓,但可以观察到静脉回流受阻的高信号;②轴面上间盘范围超出相应椎体的外缘,以双外侧明显。
(3)椎间盘突出:指椎间盘髓核或部分软骨盘穿过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但纤维环尚未破裂,仍与间盘相连,此为脊髓神经根受压的常见原因。多数因为体力劳动或扭伤而引起纤维环断裂,致使变性的髓核向外突出。其突出点大多位于外侧后纵韧带薄弱的部分。突出物可压迫硬膜囊、脊髓、神经根,结果造成水肿充血,引起腰腿痛及肢体活动障碍。绝大多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与腰5骶1之间。MRI表现:①冠状面上可见腰椎侧弯,矢状面上见生理性前凸消失,间盘变扁,信号不均;②间盘后突,硬膜囊与脊髓局限性受压;③椎管内脂肪被突出的间盘截断,硬膜外脂肪移位;④轴面上可见脊髓或神经根受压;⑤突出的椎间盘上下可见纵行的高信号;⑥突出物与间盘在同一水平,无上下移位。
(4)腰椎间盘脱出: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完全脱离间盘,类似一异物游离于椎管内,可上下移位1cm,也可以钙化。MRI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但还有以下特征:①纤维环断裂;②矢状面上可见脱出的髓核上下移动,可达1cm;③轴面上可见脱出的髓核左右移位,压迫硬膜囊与神经根、脊髓。
三、椎管狭窄
脊椎中央管狭窄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先天性狭窄可长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发生后天性狭窄时才引起注意。腰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手术后骨质增生,以及增生性关节炎是诱发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原因。
椎管狭窄的MRI表现:由于MRI能直接做矢状面和冠状面成像,因此,MRI诊断椎管狭窄较CT更为简单可靠。在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可见蛛网膜下腔变狭窄、闭塞,脊髓受压变形。由于增厚的韧带、骨刺与蛛网膜下腔在T1加权图像上信号相似,均呈低信号,故有时出现假阴性。但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信号明显增高,很容易将其区分开。横断面扫描对于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以及韧带肥厚的形态观察更为满意。椎管狭窄严重时,其上部的脑脊液仍有搏动,而狭窄以下部位相对稳定。在T1加权像上可见到狭窄以上部位的脑脊液信号低于狭窄以下部位的脑脊液信号。当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水肿、软化。在T2加权像上可见到髓内局限性高信号区。
四、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及其引起的临床症状综合起来,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男性,50岁以上,以颈4~6椎节最易受累,半数左右伴椎管相对狭窄。诊断颈椎病的三个要素为:①颈椎间盘退变,包括变性、膨出、突出、脱出;②骨质增生,包括后纵韧带钙化;③颈椎管相对狭窄。
在MRI上根据病程,可将颈椎病分为4期:①颈椎退变期;②间盘源性期;③骨源性期;④脊髓变性期。
颈椎病可分为7种类型:①颈型:见于间盘源性期的单纯的椎间盘症及轻度骨质增生。②神经根型:见于间盘源性期,骨源性期。间盘有突出或脱出,或明显骨刺增生,并压迫侧方神经根。③脊髓型:见于间盘源性期、骨源性期与脊髓变性期。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纵韧带明显钙化,有骨刺,骨刺压迫脊髓或使之坏死、囊变。④椎动脉型:主要见于骨源性期,若有骨质增生,可造成椎动脉受压。⑤交感型:主要见于骨源性期。⑥食道型:仅见于骨源性期,乃椎体前缘骨刺过长或生长过快,使食道受压并见炎症反应,多见于颈6水平。⑦混合型:指各期混合出现。
1、颈椎退变期  ①颈椎前区骨质增生,在MRI上呈低信号。颈椎变直,生理弯曲消失。②间盘变性变薄、梯形变、含水量减少。③椎管前后径正常,大于或等于15mm,可见静脉回流受阻。④椎体与椎管矢径之比大于10∶0.75。⑤无临床症状与体征。
2、间盘源性期  ①多为青壮年初发者。②颈椎变直,或反向弯曲,梯形变、半脱位、骨质增生。③间盘真空变性或膨出。④间盘的T1和T2值均缩短,纤维环与髓核的界限消失。椎间盘在T1加权像上变薄,信号不清。在T2加权像上,信号降低变暗,甚至消失。⑤椎体后静脉丛呈高信号线条状影。
3、骨源性期  常与间盘源性期、脊髓变性期并存。MRI显示骨质增生明显,后纵韧带钙化,硬膜囊、脊髓、神经根受压。
4、脊髓变性期  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受压的原因,如椎间盘突出、脱出等,以及骨刺、脊髓水肿、变性、囊变等。
五、脊髓肿瘤
T1相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肿瘤段脊髓呈不规则膨大。如肿瘤内有囊性变,MRI表现则为增大的脊髓内有低信号强度黑影。如有髓内脂肪瘤,则表现为增大的脊髓段内有高信号强度白影。
脊髓肿瘤的定性诊断还可参考其T1、T2值的差异。脑膜瘤为等信号,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的T2时间则较长。
六、脊髓空洞症
矢状面MRI像可见不移位之大脊髓或小脊髓,其内有一与脊髓长轴平行之囊腔,较长。T1加权像呈低信号强度,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且常伴小脑扁桃体下疝。
脊髓空洞症的中央腔需与伪影区分,往往会将伪影误为脊髓空洞症病变。较大的脊髓空洞积水症与脊髓中央管扩大不易区别。
七、脊髓血管畸形
T2相检查可在白色的脑脊液及脊髓的背景上分辨出由于高速血流而呈流空效应的黑色扭曲血管影,但术前诊断还需血管造影证实。
八、骨转移瘤
椎体骨转移瘤的信号强弱取决于组织特性,即成骨性转移瘤呈低信号;溶骨性转移瘤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当肿瘤向外扩展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如有病理性压缩骨折,可见椎体变形及髓质缺失。
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在医学实践中,手法是指医生凭借手的指、掌、腕、臂的劲力,灵敏感觉和千变万化的动作技巧,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各种方法。因此,手法包括诊断手法和治疗手法两大类。现在已有人将其称为手法医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与疾病斗争经验的总结,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医的推拿按摩和骨伤科中,手法有着重要地位。本讲义仅就脊柱手法调衡治疗作一介绍。
脊柱手法调衡是治疗脊椎病和脊柱相关疾病最重要的调治手段之一,也称之为整脊疗法。它是一种物理疗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信息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术者通过手力的技巧和手指的变化,刺激或调整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的物质结构状态以及体内的信息通道和能量传递发生变化,以实现调节平衡,完成治疗的作用。
根据治疗作用可分为调理手法和复位手法两大类。
第一节  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调理手法是指运用按揉、捏拿、点穴、指压、分筋、理筋等方法,传统医学称之为理筋手法。此方法对脊柱周围组织或肢体软组织进行刺激,使其发挥由外向内的力学和信息学效应,推动壅滞之气血运行,调和营卫,缓急解痉,舒筋通络等,即对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整体的调节,使其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脊柱调理手法的作用机理为:
1.调整软组织结构状态
手法治疗可以缓解或消除肌紧张或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气滞或血瘀,增强新陈代射,以达到消炎镇痛、恢复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2.改善有关系统的功能
某一系统功能或能量代谢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系列病变或症状。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就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如肌肉痉挛性症状,通过手法的调理作用,使肌肉放松、使变形得到恢复,痉挛就可解除,血液也因此通畅,相关系统的功能也随之改善,相关的症状也得到缓解和治愈。
3.调整机体信息及其网络系统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腑之间及各部位肢体之间,总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沟通,以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在脊柱信息网络原理一章已有较详细的阐述)。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系统甚至全身的内环境稳定和机能平衡。不同强度、频率的手法刺激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后,将产生特定的生物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通道传输到有关脏器后,将对失常的生物信息节律加以调控,从而对病变脏器起到治疗作用。例如用点按背部夹脊穴来治疗相关内脏的疾病,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的调节作用。
传统医学将其作用机制归纳为以下几点:
1.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肢体损伤后,由于不同程度血管破裂或组织液渗出,而致气血瘀滞。手法能舒理肌肉、活血散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利于组织修复(如关节扭伤)。
2.舒筋活络、解除痉挛
当急性或缓慢损伤后,人体肌肉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轻则痉挛,重则功能丧失。通过手法起到放松肌肉筋络效应,解除损伤所引起的反射性痉挛(如弹筋手法拉长痉挛的肌肉筋腱,以解除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3.顺理筋络、整复错位
由于跌仆闪失外伤造成筋出槽、骨错缝,也就是临床上肌腱韧带滑脱、关节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等,通过手法,整复错位,具有顺理、整复、归位的作用。
4.松解粘连、通利关节
能松解软组织损伤粘连、通利关节。因损伤后血肿机化、组织粘连、关节活动障碍,按摩推拿使僵硬的肌筋膜恢复正常的张力,关节功能障碍者经手法使关节滑利,配合锻炼恢复正常功能。
5、通经活络,驱风散寒
肌体损伤用点穴按摩,循经取穴,能发挥镇痛、移痛、消痛、止痛之功效。
医生在痛处按压减轻疼谓镇痛。
在邻近取穴“得气”,伤处疼痛轻谓移痛。
陈旧性损伤所致局部疼痛,用强刺激手法致局部疼痛消失谓消痛。
对风寒所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产生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理筋手法可以温通经络、驱风散寒、调和气血。
第二节  复位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复位手法又可称复正手法,其主要目的是使发生微小移位或半脱位的关节或位置关系紊乱的软组织(筋出槽)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运用的方法有牵推、旋转、推扳、顿挫、冲压、被动屈伸等手法。复位手法的作用机理为:
1.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恢复力平衡关系
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均可造成脊柱骨“错缝、筋出槽”,进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有关组织的这种解剖位置失常所致的疾病,大多可通过手法加以纠正,最终使骨关节复位,筋肌“归槽”,从而使相应的疾病得到治疗。
2.纠正解剖位置与转变相应系统功能的结合
任何解剖位置的失常,均可造成系统内能的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腰椎后关节紊乱,由于关节面对应关系失常,滑膜嵌顿,临床上可出现“痛、僵、凝”等表现。长期肌肉痉挛,意味着大量的能量不能释放。通过手法复位,解除嵌顿,就可使局部“松软、畅通”,使蓄积的能量得以释放,结果,相应的症状也就得到了缓解和消除。
3.纠正解剖位置与调整信息的结合
某种原因造成的位置异常可直接影响信息通道的通畅,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当脊柱区发生病变时,就会造成信息通道的阻塞或中断(因脊柱区是机体的主干信息网所在地),致使信息传递紊乱(传递速度或快或慢,信号不全或错误等)或联系中断,从而造成有关组织器官的病变。用手法纠正脊柱区软组织或关节的位置紊乱,使信息通道及通讯联系恢复正常,就可使症状得到解除。比如颈椎位置异常导致颈椎病时,可使神经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引起临床上一系列症状。通过手法矫正颈椎,可恢复正常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
在具体治疗时,通常是调理手法和复位手法结合运用。脊柱与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脊柱自身靠椎间盘、椎间韧带和周围附着的肌肉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又直接影响和维系着脊柱与周围脏器间的联系。脊柱任何一种稳定结构、能量代谢过程或信息交换途径失去平衡,均会导致相应症状的出现(这将在下篇临床各疾病中会详细论及)。通过各种调理和复位手法的治疗,可全面恢复脊柱各种动态平衡关系,使其达到一个新水平的稳定,并使一些被破坏或阻断了的联系重新恢复起来,从而达到治愈脊椎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目的。
第三节  手法应用治疗的原则
一、时间合理
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选择恰当的时机施行手法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比如有些急性的关节错位、肌筋出槽、滑膜嵌顿等。早期进行手法治疗即可起到手到病除的作用。但对一些肌腱、韧带断裂的出血性损伤,就不宜过早地进行手法治疗,先需外用药物或固定一段时间,待局部出血渗出停止,再施行手法治疗,如此有利于组织修复及功能恢复。
二、定位准确
对病变的解剖部位、移位方向要正确判断和准确定位。即其用力需做到定点、定向和定量准确。
三、稳妥轻巧
施行手法治疗时,要轻巧灵活,力度适中。依据局部的解剖位置和特点,利用力学原理,使手法深沉、稳健、有力。切忌盲目施加暴力。
四、辩证施治
根据不同的疾病与体质情况,选择手法的种类及轻重缓急等。
五、手法治疗的禁忌症
对以下情况,慎用或禁用手法治疗。
1.年老体弱,高度骨质疏松者及妊娠期妇女慎用。
2.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以及严重肝、肾、肺等器质性疾病者不用。
3.急性传染病患者,恶性肿瘤、骨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患者禁用。
4.局部皮肤有感染病灶或其它严重皮肤病患者慎用。
5、精神病患者以及不能很好配合合作的患者不用。
6、急性脊柱损伤、脊髓压迫症,不稳定脊柱骨折及脱位。
活动关节展筋八法
一、活动关节展筋八法
筋伤(软组织损伤)有关节错缝、软组织嵌顿以及骨折脱位后遗症所造成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直、功能受限,通过活动关节的展筋八法达到诵利关节、疏通气血。
(一)牵法
1、助手固定四肢近端,术者握住远端(腕部、踝部)牵引
2、要求动作要稳,力由小到大。
3、适用筋伤治疗前的准备,使关节松弛,便于进一步实施手法。
(二)抖法
1、在牵法的基础上,术者从远端将肢体上下抖动或颤抖。
2、用于上肢或下肢治疗前准备或结尾。
(三)摇法
1、双手或单手握患肢远端,以所伤关节为轴心,肢体作旋转活动。
2、摇时用力轻柔,在许可范围内进行,用于四肢关节筋伤。
3、用于四肢关节或颈腰部损伤。
(四)背法
1、医生与病人背靠背站立,挽住患者双肘站立背起并向前弯腰,使患者在医生背上,双足离地,医生升降前后晃动以带腰部晃动。
2、要求缓慢进行,柔和施术。
3、适应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疾病。
(五)推搬法
推搬是使腰部伸展及旋转的方法。
1、推髋搬肩法:一手推髋固定,另一手使肩缓缓搬起使腰后伸旋转到最大限度,推搬1~3次。
2、推腰扳腿法:一手按腰,另一手抬腿直到最大限度,双手用力1~3次。
3、侧卧推腰搬腱法:病人侧卧,一手握足踝上小腿使届膝,一手按腰过伸最大限度,用力推1~3次。
4、要求放松肌肉有步骤有节奏进行。适应腰扭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伸直旋转功能及软组织损伤。
(六)旋转法
使脊柱被动旋转达到正骨理筋目的的一种手法,常用于颈椎、胸椎、腰椎。
1、颈椎旋转法
2、腰椎旋转法
3、胸腰椎牵引旋转法
适用于颈腰扭伤、腰椎后关节错缝、脊柱的弯等。
二、镇定八法
镇定八法是通过手法达到舒经活络、宣通气血、散瘀消肿、解除痉挛、止痛镇痛目的。
(一)弹筋法
1、用拇、中、食指将肌肉提住进行短暂挤压,自肌腹间滑出弹回。
2、适用颈背四肢伤筋、疼处。
(二)拨筋法
1、用拇指指腹压于所伤之筋上,指腹与肌束成垂直方面左右拨动如弹琴状。
2、拨筋用力均匀,由轻到重。
3、用于腰背及四肢陈旧性损伤。
(三)分筋法
1、用拇指在所伤之筋间隙作垂直上下左右来回拨动,以及在明显疼痛点周围进行上下左右分离。
2、用力均衡适宜,移动缓慢轻柔。
3、用于筋伤后粘连、痉挛、硬结疼痛、功能受限病变。
(四)抹筋法
1、用拇、食、中三指压受伤之筋,缓慢移动自上而下舒理其筋。
2、压力大小运动均衡,反复2~6次。
3、适用全身各部急慢性劳损,胸背挫伤、脑震荡后遗症。
(五)震颤法
1、双掌压住疼痛部位,作急剧上下运动的手法为震法,频率更快左右运动为颤法,震颤两法常合并使用。
2、按压力要达深部,震颤均匀有节奏。
3、适用于躯干伤筋,使肌肉放松,解除疼痛。
(六)点穴法
1、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深点受伤局部穴位,或循经病位穴。
2、保持,一定压力,常与按揉配合。
3、用于劳损、陈伤。
(七)压法
1、用掌或掌根、肘尖在所伤部位垂直施加压力称为压法。
2、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增加。
3、适用于躯干、臀部、大腿肌肉丰满部位,如腰腿痛等。
(八)镇定法
1、分为指压、掌压镇定及掌握镇定。前者是在点穴、分筋、抹筋结束,不放松压力静压片刻;后者是握住患处加压以达缓解痉挛、镇痛作用。
2、手法要求位置适宜,稳重有力。
三、舒筋八法
通过手法治疗作用温经通络、宣通气血、剥离粘连、疏通狭窄、解除痉挛、通利关节,达到柔筋、舒筋、恢复功能之目的。
(一)按摩法
1、按法:用拇指、掌根、肘尖按在治疗部位和穴位上,持续用力深压,“按而留之”称按法。
2、摩法:用指腹、掌根压于治疗部位,压力深达皮肤皮下,进行缓慢抚摩。
3、按力要求由轻到重持续一定时间,摩力均匀协调,每分钟30~100次。
4、用于理筋手法开始和结束,更多用于陈饬、筋僵、筋挛、筋结、冷麻疼痛。
(二)推拿法
1、推法:用指腹、掌面、大小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按压推动。有:
A:一指样推法(指推)
B:平掌推法
C:饱状推法
D:小鱼际着力侧推
2、拿法:
A:用拇、食、中指拿捏所治疗肌肉、肌腱。
B:拿力强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自筋一端迅速的拿到另一端。重复3~6次。
C: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颈、肩、腰、背、四肢。
(三)揉擦法
1、揉法:用手指、大小鱼际、掌根着力于治疗处,作轻柔缓慢的回旋揉动。分指揉、鱼际揉和掌揉。
2、擦法:
A:以指腹、手掌在患处上下左右进行直线推擦。分指擦与掌擦法(掌擦、鱼际擦、侧擦法)。
B:局部用力不易过大,揉擦频率60~100次。
C:用于各部位伤筋,常配合酊剂、敞剂、散结止痛药物使用。
(四)捻攻法
1、捻法:用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置于指关节或肢体两侧,上下对称捻动。
2、散法:用单手或双手置于伤体,自上而下快速摆动、旋转。
3、局部压力达皮下筋膜,用力揉和,手贴紧皮肤,随手滑动。
4、适应指关节,肢动伤筋,功能受限。散法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治疗结束。
(五)拍叩法
1、拍法:用指背或掌拍打肌肉丰满部位。
2、叩法:用指端或指掌组成对伤筋部位进行叩击手法。
3、手法要求腕手肘关节灵活轻巧,有内功弹力,自上而下,均匀移动。
4、用于肢体筋伤,如胸背腰部。
(六)劈打法
1、劈法:用手掌指尺侧交替劈砍,分为掌壁法、掌指壁法。
2、打法:用双手握拳,拳眼向上,用尺侧打击局部。
3、手法要求腕肘灵活,力量均衡,劈打准确有力。
4、多用于腰背及下肢。
(七)滚踩法
1、滚法:用小鱼际尺侧3、4、5掌骨,尺背侧掌指关节着力所伤之筋,进行摆动。滚法要肩部放松、肘微屈,自然摆动,每分钟40~100次。
2、踩法:患者俯卧于带有双杠床上,胸部、踝部各垫薄枕,医生手扶双杠,双足站在患者骨盆上,用趾足跟点穴,用跖趾关节或足跟沿两侧骶棘肌向头部推。踩动的力量因人而异,稳重揉和。
3、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痛。
(八)捋顺法
1、用手指或掌指紧贴肢体皮肤由近向远捋顺。
2、手法要求掌指握力深达肌肉层,运行速度均匀。
3、用于四肢慢性、陈旧性损伤、痹痿症。
颈椎复位手法(1)
脊柱的复位手法有很多种,临床上因专家的经验不同而方法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在摇正法、推正法、旋转法、扳按法和冲压法等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或综合运用,以稳妥、安全,且能达到复位为准则。如果一次复位成功,就不必要再行重复。如因各种原因复位不完全或复位后易再错位,则需隔日或每日进行1次,3~5次为一疗程。脊柱复位手法一般应采用卧位式(无体重垂直压力且肌肉易于放松),少数手法也可取坐位式。现将各段脊柱的一些基本复位手法分述如下。
第一节  颈椎复位手法
因颈椎的结构较复杂,其活动度亦较其它部分为大,所以,对直接作用于颈椎的整复手法来说,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危害。这就要求在应用时一定谨慎从事,初学者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上级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下面简要地介绍颈椎部的一些基本复位手法。
一、摇正法
1、仰头摇正法:此法多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动者。有时在颈椎3~5的关节微小移位中也采用本法。患者多取卧位(有经验者也可以让患者取坐位,但一般坐位不如卧位安全和稳妥)。
(1)卧位仰头摇正法: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其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稍加有限度的顿挫力,此时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咯登)声。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
(2)坐位仰头摇正法:患者坐位,身体放松,头略后仰。医生立于其侧后方,一手掌托其下颌,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置其枕后两侧,以整个掌指面托扶住枕后方,此时亦可稍加一个向上牵引头颈的作用力。接着保持这一状态,轻柔而缓慢地左右旋转头颈数次,待感到患者颈肩放松后,突然进行一下快速、有限的地旋转摇动,此时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应当注意,此手法直接作用于上段颈椎,甚至达到颈椎6个节段,如若旋转摇动时的幅度超过其生理活动的范围,将会发生危险,因此应当认真体会颈椎旋转的范围。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个快速、有限度的旋转运动。另外,当棘突偏歪主要在右侧方时,应当站其右侧斜后方,以右手托下颌,左手扶枕,进行向右侧方的旋转运动;当向左旋时,医生应站其左侧斜后方,左右手变换,以左手托下颌进行操作。假如定位更加明确,欲直接作用于环枢椎时,则可改用下法:以棘突右偏为例,医生站其右侧斜后方,左手拇指抵住第2颈椎棘突的右侧方,其余四指置于左侧枕下方,以整个掌指托扶住枕下,右手掌面托住下颌,然后向右侧旋转摇动。具体操作过程同前一手法,只是在摇动时左手拇指有一向对侧推动棘突的力。
2、低头摇正法:多用于2~6颈椎的棘突偏歪或颈椎后关节的旋转移位。
(1)卧位低头摇正法: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作圆心,将头转动。当摇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有压力而复位,可重复2~5次。
(2)坐位低头摇正法:患者正坐,颈肩放松,头略前屈。医生站其身后,一手掌前置托住其下颌,另一手托住其枕后下,接着双手协同用力,使头颈作向左或向右的被动旋转,转动的速度要慢,幅度要在生理范围之内。当感到患者头颈放松,其注意力已不在头颈时,旋即进行一个快速而有限度的、增大幅度的运动。若有错位,且复位成功,此时多可听到弹响声。应当注意:此手法若用于整复右侧棘突偏歪,则以右手托其下颌作向右的旋转,反之,则以左手操作为主;其次,当快速旋转时,一定要体会手下阻力明显时的旋转角度,以便在此角度上再进行一个有限度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再者,当患者头颈旋转时,应使其低头的角度始终不变,亦不可有左右的侧弯现象,这样,才会有头颈部一致而有规律地旋转活动,否则,对于眩晕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能产生危害。
3、定位摇正法:此法是在低头摇正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多用于2~6颈椎的棘突偏歪。其基本要求同低头摇正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头颈前屈、旋转的角度和术者抵棘突处的感觉很难掌握。要恰当地把握时机,术者双手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具体操作如下:
(1)卧位定点摇正法:患者侧卧位,低枕,颈前屈曲度如卧位低头摇正法,术者一手托其头,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
(2)坐位定点摇正法:患者取座位,术者站其身后,右手拇指抵住棘突左偏的侧方,而其余四指扶住颈枕部,以便稳定头颈,左手掌指面托扶住下颌;接着,一边使头颈前屈,下颌内含,一边向左侧缓慢旋转、晃动头颈。当旋转至一定角度,可以感到右手拇指下有明显地棘突移动感,保持住这一头颈前屈的角度,然后再重新旋转、晃动头颈,当感觉到患者放松时,猛然使颈作快速、有限度的旋转运动,同时右手拇指轻轻向对侧推动棘突。此时,多有弹响声和拇指下棘突的移动感。
4、侧卧摇肩法: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前推后拉的摇动。“定点”处的手要配合用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损伤。
二、推正法
1、侧卧推正法:适用于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尤其对反张的颈轴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用拇食二指挟持其向后突起的棘突两旁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将其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后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之在运动中推正。
2、坐位推正法:多用于颈椎3~胸椎3的棘突偏歪,手法熟练后可达胸椎5,甚至于胸椎7的脊椎整复。下面以棘突偏左为例。
患者正坐,双手可扶膝,颈肩放松。医生站其后方,左手拇指抵住偏歪棘突的左侧,右手掌指面扶按在头部右侧方前半部分;接着右手缓缓地使患者头部向前后及左右方向晃动,待晃动至一定的角度,感觉到左手拇指下有明显阻力时,稍停顿片刻,随即两手相对协同用力,推动头颈及拇指下棘突。在操作中,以左手拇指推动棘突转向对侧,以达到整复棘突偏歪之效。右手推动头颈的作用力较小,幅度变化亦不明显,主要起稳定头颈的作用。整复过程中常有弹响声和拇指下棘突的滑动感。当颈椎棘突的偏歪发生在第3至第6节段时,亦可采用下述方式。以颈棘突右偏为例,医生以右手掌指面扶住右侧头部,左手拇指面抵在左侧相对高起的横突上,接着,其余的操作步骤同前一手法。
坐位推正法定位明确,成功率很高,亦较稳妥。初学者常感到两手相对用力的协同动作较难掌握,即两手间的配合很难协调,它需要一段时期反复、谨慎地练习,方能在实际操作中施行。
3、侧头推正法
本法多用于下颈段(C3~C7)和上胸段(T1~T4)。以C7棘突右偏为例,患者正坐,医者立于其后,医者左手掌指紧贴在患者左侧头部,指尖向上,右手大拇指端顶在向右偏歪的第7颈椎棘突旁,左手掌着力缓慢将患者头向右侧按压,做被动侧屈运动,此时注意右手拇指感觉。左手掌在令患者做侧屈运动时,可配合右手拇指感觉,调整其侧屈的角度。当右手拇指触顶的棘突有失稳感时,左手掌可突然加大侧屈角度5°左右,同时右手拇指用力向左侧顶推偏歪棘突。如此操作大多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该法如用于T1~T4,操作时必须让颈椎略向后仰(背伸),并在后仰侧屈的同时,以右手拇指寻找偏歪棘突的失稳感,具体方法同上。一般T4比T3的后仰角度略大些,T3比T2的后仰角度略大些,T1后仰角度最小,但后仰角度最大不要超过其生理角度。该法要求两手协调配合,用力较大,但不可使用暴力。
三、旋转复位法
1、定点旋转复位法:多用于颈椎三维复合旋转偏歪者。
(1)卧位成角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仰卧位,头平齐床沿。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掌托住患者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勿需用力顶推) 。在手力牵引下,令患者自动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另一手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双手调整屈颈度数,使屈曲成角点落于患椎(指下可感到受力支点),稍用力顿挫旋转,即可听到“咯噔”声音,拇指下亦有关节滑动到位感觉,此时复位即告成功。各患椎可按同法逐一复位。其成角度数:上段(C1~2)略低头0°~15°;中段(C3~5)轻度屈颈15°~35°;下段(C6、7~T1)中度屈颈35°~60°。
此法的要求:患者仰卧位,安静放松,有安全感,能很好地配合施术者;术者动作精炼准确,高效轻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
(2)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此法多用于1~7颈椎棘突偏歪。以C2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正坐位,术者立其后方,左手掌紧贴右侧后枕部,5指自然展开,拇指尖对着右耳方向,其余4指对着头顶部,5指要紧贴头部,这时稳定头颈的方向和角度很重要;右手掌托住左侧面颊及颏部,患者头略向后仰10°左右,并使患者头颈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其目的是让颈椎旋转力点集中在C2上,此时医者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顿挫用力,要求双手配合协调,同时着力,抖动的弧度不可过大,不能使用暴力。这时若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说明手法成功。
不同节段颈椎坐位定点整复,其头颈部屈伸的角度也不同。如何掌握好屈伸的角度是该手法成功的关键。调整C1需后仰20°左右,C2需后仰10°左右,C3需颈前屈20°左右,C4需颈前屈40°左右,C6需颈前屈50°左右,C7需颈前屈60°左右。以上度数仅供参考。
(3)端坐压头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位,以患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首先用单拇指触诊法摸清偏歪的颈椎棘突(定点),医生左手拇指的桡侧面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让病人头颈部前屈35°,再向左侧偏45°,医生右手掌托病人左面颊及颏部。助手压住病人右颞顶部,按复位的需要向下压头颅。施手法时医生右手掌向上用力,使头颈沿矢状轴旋转45°;与此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或左前外方向)水平方向顶推偏歪棘突,此时可听见一弹响声,同时觉指下之棘突向左滑动。然后,让病人头颅处于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带,松动两侧颈肌,手法完毕。
2、端提旋转复位法
(1)掌托下颌端提旋转复位法:此法多用于老年人血管硬化者;棘突偏歪较小者;脊间韧带较松弛者;颈曲明显反张或后凸畸形者;颈部活动明显受限者。患者取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颈部旋转受限制的一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术者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余四指扶住颈部;另一手掌心托住下颏,五指握拿住下颌骨(或术者前臂掌面紧贴下颌体,手掌心抱住后枕部)。施术时抱头之手向直上方牵提,并向受限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另一手拇指向颈前方轻微顶推棘突高隆处(若手法熟练,棘突偏歪病人用该法复正时,拇指可向对侧水平方向顶推棘突),此时多可听到弹响声,指下可感到棘突轻度滑移。操作完毕后,使患者头颈部回到中立位,若单拇指触诊已感觉正常,则宣告手法操作成功。
(2)肘托下颌旋提复位法:该法多用于中段颈椎(C3~C5)。以C3棘突右偏为例,患者坐位,颈前屈20°左右,医者立后方,用右手肘窝部托住其下颏部,左手掌紧扶其枕部,按上面前屈角度,医者两手扶托患者头部,并令其被动缓慢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然后左右手突然着力,作向上直线提拔,要求提拔的力量较大(一般需15~30kg),但提拔时不必加大旋转角度,也不可小于提拔前旋转的角度。
(3)定位端提旋转复位法:多用于环枢椎半脱位和颈椎2~4棘突的偏歪。以棘突左偏为例,患者坐于低凳上,颈肩放松。医生站其左后方,以右手拇指抵住棘突左偏的侧方,左侧臂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其枕部;接着左肘臂在身体的带动下逐渐向上用力端提,使其头颈向上拔伸,同时将头颈向左侧方旋转;在牵引下持续片刻,待其适应而能放松时,增大头颈的旋转角度,同时右手拇指向右侧方推动棘突,推动时的作用力要灵巧、缓慢而有力,并与左肘臂的旋转运动相协调,绝不可强力推动。此手法要求患者充分放松,操作时头颈部的拔伸、旋转动作和棘突的推动动作要协调一致,不得进行生硬的操作,如此才能使手法的整复作用奏效,使颈椎的牵引力逐渐增加,否则易造成人为的紧张状态。
定位、定点调整法:患者坐位,以左侧C3触痛为例,颈前屈约10~15,然后向左侧屈10~15,医者站于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之触痛点,右手掌放于患者前额部,双手协调调整屈颈的角度,使成角落于患椎的触痛点,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复位声或手下有移动感,若无响声切不可加大角度和力度,追求响声,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术后放松颈肩部肌肉以缓解整脊后的不适感。
在该手法的使用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上颈椎(枕-寰-枢复合体),下颈椎(C5-T1),中颈椎(C2-C5)三部分的功能,解剖特点以运动的性能,因而在手法的选择中更是充分考虑到整个颈椎的生理特点。分三种情形(以C2左侧,C5右侧为阳性点为例):
1、生理曲度正常者:调整C2端坐位,令患者低头在30度左右为最佳,医者身体略偏于左侧,距患者前后距离为10cm,夹角约45度,左手拇指置于C2关节突附近,右手掌心置于前额中部或右侧面颊部,瞬间右手向左手拇指施旋转,侧板之力,同时左手拇指向右手方向施对抗力,可听见“喀嚓”清脆之声,说明复位成功。
2、生理曲度变直:C2方法同上(低于15度左右为最佳)C5方法同上,医者转动患者头部向左上方旋转15度~20度左右。
3、生理曲度略反攻:C2低头在5度左右,在行使手法前,注意患者轻轻抬头,寻找力点后,瞬间完成复位手法,C5:左上方旋转10度左右。
(注:此手法必须要求患者双手感觉合二为一,有一定的手力功底方可施术!)
四、扳按复位法
1、侧向扳按法:适用于2~6颈椎侧弯摆式错位。病人取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紧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托起作侧屈运动(先屈向健侧,后患侧)。当扳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动点”处的手作一扳按闪动,此时若听到关节弹响声,或术者拇指下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则复位即告成功。此法亦可改用仰卧位。对第6颈椎至第2胸椎侧摆式错位者,可把“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只有在侧摆角度较大时才易成功。
2、挎角扳按法: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使其处于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微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退出。揉捏颈肌,使其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患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项或额部,先扳向健侧前外侧45°方位,后斜向外侧45°方位,如此挎角扳动按压关节面,重复3~5次即可整复。
3、仰卧位关节疏理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前,双手自患者大椎穴处并行滑拉至颈枕部,如此3遍,接着用单手提捏颈部肌肉10次左右。然后换另一只手,多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切忌用力过大),此时:医者一手握于颈枕部,用食指找出阳性点(即病理反应点),双手轮次查找3遍,辩清虚实,用中指定点。另一手放于下颌,嘱患者头部向定点方转动,当力线传导于定点处,双手配合找准病变部位最佳交力点,随后以枕部之手为主力,下颌之手为辅力。旋转5~10度,达到合力点,或定点之手可触移动之感即告手法完毕,每周3次,10次一疗程。
4、自体重力悬引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后正方,双手拇指与脊柱呈45度角放于患椎两侧,嘱患者头部稍后仰,其余四指托于下颌,调控所需之力点,双手同时用力,缓缓上提至患椎部出现下坠力(此处应密切观察患者适应性),同时双手配合使颈部左、右微旋(应根据病人耐受情况掌握角度、力度等),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秒,中间1分钟左右可重复一次,然后用提捏法放松肩背部肌肉;双掌根自肩峰处向脊柱方做拢筋式滑行,可连续3次,即告手法完毕,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
上法必须慎重应用,切忌、暴、猛。应因人、因病、因时、因症灵活掌握手法的力度、角度、速度,在治疗阶段应嘱患者卧床休息、戒烟、戒酒,避“风、寒、湿”,避免高、硬枕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感染性疾病。
五、定向疏通正颈椎法
此法是我国学者胡进江教授依据经络学说和“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而设计的治疗各类型颈椎病的基本手法,又称定向正骨法。即:松、矫、疏、反、推五步。是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其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且治疗简便、安全、有效。具体操作如下:
1、松解加宽颈椎各间隙,激活经络感传:在测定标准颈部足太阳膀胱经络线和各椎体棘突间隙压力大小、病灶位置及周围软组织软硬度症状后,患者取坐位,颈部及全身放松,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使颈椎曲度顺势向前弯,两肩持平,双上肢自然伸直沿胸腹两侧稍内下垂,双手5指轻轻伸直略分开,手掌放于大腿内上侧。术者站和患者后方,双手4指略伸直合拢,轻稳按压在靠近患者颈部的双肩上,双手拇指指尖从患者第2~3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络线(棘突与横突中央)向上用力(约5kg)均匀滑行推动,当滑行推动到第7颈椎下缘与第1胸椎上缘间隙时,术者双手4指顺势离开肩部,较轻稳地围绕患者颈椎两侧皮肤,食指在上,带领其它3指略弯曲,滑动至患者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围绕患者颈两侧呈近似圆柱形,轻稳地将头颈固定,在上述制定位置确定同时,即可用双手掌和手指的聚合力量,相对柔缓地逐渐加力均匀、缓慢地顺势沿下颌两侧将头颅向正上方托起,此时术者双手4指朝上托颅,使患者枕后部与术者胸前部。上中央靠拢贴紧,双上肢以肘至腕关节近端为支撑点,平稳均匀地按压在患者几乎整个肩上部,形成一个医患上肢、胸部和头颈相互围绕紧密依贴的稳固牢靠的三角共同体(为安全有效用大力增宽椎间隙,松解周围各软组织奠定了基础)。在此同时术者以双肘远端为支点向下均匀压患者双肩第七颈椎以下肢体(压力+患者除头颈以外的几乎整个体重重量)。同时术者用双手掌和手指相对柔缓地用均匀力量围绕患者颈两侧、沿下颌两侧顺势将头颅向上托起(此时上托下拉的力量总和约是患者自身体重的重量),这种相互力量定向效应,迅速促使颈椎各间隙数秒内,在手法上托力和自身重量下拉力作用下,被牵引拉宽,术者双手拇指指尖在此基础上即刻从第7颈椎棘突与横突之间两侧起始,沿足太阳膀胱经络向上提、压、按、拔而滑行,每当滑行到压痛点、病灶区或随机出现的异常感觉区时,可适当瞬间增强滑压的定向力,矫正颈椎及软组织错位,要不停顿地连续均匀地提、压、按、滑动至第1颈椎(寰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或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然后缓慢减力减压放松,此时双手4指指尖略分开沿患者耳周围上、后、下按压滑动到枕大和枕小神经出颅区颈两侧、前中后斜角肌群,双手拇指指尖略分开并排平稳按压在颅颈交界后中央督脉线上,与双手4指指尖同步地沿颈后两侧向下连续滑行至颈胸肩结合部,此时将手势改为双手4指紧紧平排并拢伸展,分别均匀地按压在患者双肩顶部及周围,当术者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滑行到患者两侧肩胛骨内上角与斜方肌伸展区及其它4指指尖伸展至患者两侧锁骨上窝区域的同时,术者双手5指同时在患者肩上前后两侧用力抓握收缩,将患者肩胛内上角至锁骨中部各类软组织轻稳抓握托起后再放回原位,此时术者双上肢较快地外旋转将手势,变换成拇指指尖在患者肩前,按压在肩关节前中点上,其它4指指尖按压在肩关节后中点上,用力抓提双肩几乎整个肩关节中线以上的软组织。然后术者双上肢同样较快地内旋转,形成拇指指尖在后按压在患者三角肌远端后缘,其它4指指尖水平按压在三角肌远端前缘(肱骨中间),用手抓握该处相连的三角肌、肱二头肌、三头肌等软组织,将其松解疏畅。然后术者再同样地将双上肢外旋转,形成拇指指尖在前按握在患者肘关节中点前曲池穴位上期它4指指尖按握在肘关节相对应的后区,几乎将双侧整个肘关节外后区用手指包裹住,用力抓握该处的多类软组织,将其松解疏畅。这种自颈至肘连续不断地一正一反一上一下旋转定向手法,确似“螺旋形”上下左右翻滚式活动,是一气呵成的,时间约5~8秒,这样就可从不同方向形成多个角度的效应,去松解消除因颈椎不稳牵拉刺激导致的颈、肩及上肢各软组织的痉挛不畅病理反效应。
2、矫正颈椎后凸,回缩椎间盘突出的体积:在完成上述治疗后,颈椎各间隙相对增宽,椎间盘突出等症相对获得整复和改善,各颈椎两侧、中间及周围软组织也相应得到松解,为有效矫正颈椎后凸和继续回缩椎间盘突出的体积创造了条件。此时患者继续取坐位,颈部及全身放松,自然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掌放于大腿内上方。术者站在患者胸前方,双手拇指指尖轻轻在患者双眉中间印堂穴位交替上下按摩3~5次后,同时分别分离沿左右眉上区轻轻推滑至太阳穴平稳按压,将头颅固定(左手拇指尖固定患者右太阳穴、右手拇指尖则固定左侧太阳穴),防止其摇动,同时双手4指尖并紧排列,平稳地按压在患者第1胸椎以上和各下颈椎棘突两侧约0.5mm处,手指尖将颈后斜方肌和后斜角肌等软组织尽量分开,使双手4指尖尽量靠近下颈椎棘突与横突之间上下并拢排列整齐,当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术后即可均匀地将双上肢肘以上拢靠,贴红自身胸两侧使双上肢形成自我固定稳定的姿式,双手拇指尖在固定患者两侧太阳穴防止头颈摇动同时,用力向上提升头颅(提力约2.5kg似头颅的重量),以减轻或消除头颅对颈椎的压力,在此同时其它并拢的4指指尖,沿第7颈椎棘突两侧下缘和第1胸椎棘突上缘两侧相对柔缓地、逐渐用力均匀地顺势把颈椎后以上各组织向上托起,此时颈椎各间隙在手法上提力和自身重力下拉力作用下被牵引拉宽放松,双手4指尖即刻从第7颈椎棘突至横突中央下缘起始,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上提升压按滑动,当滑动到颈椎后凸处或压痛点及异常感觉区域时,可适当增强双手4指指尖棘突两侧的滑压推行的定向力,这种定向力是随着4指指尖先后滑压按行经过颈椎病灶区、不停顿地连续不断地均匀地至第1颈椎(寰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或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位处,然后缓慢减压放松,手指离开患者头颈部。整个手法定向消除颈椎曲度变直后凸的治疗过程多在5~10秒内完成,尤其是“托颅提颈、舒骨理筋、矫正曲度、固定稳定”整个手法是一气呵成,操作者没有丝毫的喘息时间。在动态中适力将颈椎中段和椎间盘突出部位间隙向食道方向推进,在滑行推进中,颈椎曲度就会向颈前弯曲,椎体间隙相应朝向食道方向,就会增宽,同时手指推滑产生的冲击波推动作用,椎体间隙增宽产生的回吸力作用,就会促使突出的髓核向椎体间隙回缩,减轻或消除神经受压而使疼痛等症状缓解。病情较重者(每日症状发作1次以上),每3天治疗1次(中间休息一天),病情较轻者(每数日发作1次),每5天(中间休息3天)治疗1次,每21天为一疗程,每次治疗后让患者间隔休息1~3天,主要是让颈椎和周围软组织在重新组合理顺条件下,有一定的体整康复时间,以防日后复发。术者在整个诊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病情,注意手法轻重适度,缓和有力,以柔代刚,特别是在患者头颈减力下落将要完成时,术者手指要全部协调配合一致,平稳柔和地固定其头颅落放到本体生理曲度或接近生理曲度位置。此法是疗效提高的重点操作。操作时忌用暴力推拉扭旋头颅,以防脊髓撞伤而休克。
3、疏筋护椎,调解颈部韧带的不协:在完成上述2项治疗后,患者各颈椎相邻间隙及排列曲度获得改善,但周围较重要的数条韧带还处于不协和的状态需要调解。此时,嘱患者继续取坐位,颈部及全身自然放松,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双手掌放大腿内上方,术者站立在患者背后方,左手掌面朝向患者右颈侧,拇指尖朝下,自患者头颈交界第1颈椎右侧约0.5mm处是足太阳膀胱经天柱穴处,直线向下沿膀胱经推滑达同侧右肩胛骨内上角时,4指伸直排列靠拢旋转过来,食指在上,贴敷围绕在患者几乎整个左侧颈部将其固定,此时拇指尖离开右肩胛骨内上角,向上挠起位于颈后左上侧,嘱患者头颈同时水平向左侧旋转60~80°。此时患者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等数条肌肉韧带都清楚地显示暴露出来,术者除拇指外,其它4指略分开,指尖呈抓物状向掌侧弯,4指尖分别按压在患者右侧颈上各条肌肉韧带上,当感觉到所触及到的肌肉韧带硬度时,择选1条最缰硬的肌肉韧带,其它3指尖迅速向触及到最硬肌肉韧带的指尖靠拢,帮助其1个指尖均匀地沿肌肉韧带引走路线向下推压滑动至胸交界较深部缓慢离开,患者头颈又恢复到正常角度,眼视前方。然后用同样的手法不同的方向,调解患者左侧颈部的最缰硬的1条肌肉韧带。临床数千名病例显示,只要把颈椎周围最缰硬的1条肌肉韧带调解到正常形态和力度,其它韧带一般都能随之获得影响而自行调解,这种抓其一点一线一条而带动周围全局的调解效应,是非常有效的简单治疗方法,不需去进行全颈肌肉韧带进行调解而推拿按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过度治疗)损伤。有趣的病例显示,如伴有。“落枕”症状,醒后突然颈痛不能左右转头颈和低头仰头受限患者,多数只要及时接受该方法1次治疗,缰硬的肌肉韧带就可能获得调解而症状随之消失而痊愈。
4、反手增强作用力,激活足太阳膀胱经显性感传:在完成上述3项治疗后,患者颈椎及周围软组织功能相应状得改善,但颈椎病程较长(半年以上)或急性病重患者常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整个脊椎周围的稳定性,即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传统俗语说法,更重要的是较重的颈椎病会引起五脏六腑及全身器官的不同病状反应,如临床上常见的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颈性血压升高、下降和颈性心率及胃肠道、生殖系统症状。因此要综合(中两医)治疗颈椎病,力争根治避免反复发作。常用的简单方法如下:嘱患者继续坐位,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掌指放在大腿内上方。术者站立在患者背后,双手拇指尖按压在患者相对应的两侧肩胛骨内上角,双手4指分别按压在锁骨中间后上方肩膀部,上下按摩3~5次后,双手4指尖并拢靠齐形成直线,呈半空式握拳状态,尽力使用双肩、肘、腕关节的外旋力量使双手掌心朝外前,使双手4指尖呈垂直线势,分别按压往患者双肩胛骨内上角内上方的胸椎顶端棘突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络线上,同时双手拇指迅速离开双侧肩胛骨内上角,转移到上胸两侧,按压在斜方肌上,起稳定和协同4指尖按压经络线的作用。此时术者双脚尖蹬地将全身托起,前胸尽力靠近患者后胸背部,分别综合利用双上肢、胸部、腰腹部的力量,推动双手4指尖沿着整个胸、腰、骶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络线连续不断地均匀平稳地按压滑行至双大腿外侧。
5、推力增强刺激,激活督脉反弹性感传:在完成激活足太阳膀胱经后术者转向患者背后左侧,右手伸指掌心朝向患者胸椎上端中央,尽力使用拇指内至掌心的大鱼际肌高峰点按压在督脉经络线上,左手掌贴敷按压抓住患者左肩关节上将其肢体固定,此时开始连续不断地均匀平稳地沿胸、腰、骶椎中央的督脉线按压滑动推行至尾椎部。在右手中指尖达肛门后缘长强穴位时,以指尖代针向内上钩起,刺激督脉向上反弹感传,此时患者常有提肛缩肾的自然动感。推行过程中,嘱患者同时做挺胸、收腹似“伸懒腰”姿式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激活督脉感传)约3秒。经近万例患者治疗观察,约95%患者在手指按压推滑脊柱两侧1~3分钟内,出现明显的两条或数条红线(皮肤血管充血带),沿足太阳膀胱经络线伸深(手指尖推行区),有趣的是这条沿经络线行走的充血线状带的形成,在患者收缩拉紧胸腰后的肌肉时推行显示最明显,充分放松后则浅淡,这条沿经络线推行导致的充血红线,无论是明显的,还是浅淡的,一般都会在5分钟左右自然消退,与日常刮砂和撞碰皮肤形成的充血带需数天才能消退的过程有很大区别。另外多数患者反映,在激发经络线时,所刺激的区域肌肉稍紧张些效果好,完全放松时则效果差。根据这些现象,近5年来,我们在手法定向正骨激活经络感传线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机体其它部位放松,刺激经络线的地方则适当收紧,就象音乐界拉二胡、弹钢琴一样,使各条琴弦有松有紧地发出不同音调,协奏出悦耳的音调。结果这样的治疗方法,使疗效提高了。初步分析,经络线可能在适度松紧的条件下,传导功能和调节机体效应会提高,是否这样?尚需进一步探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络研究专家祝总骧教授,80年代初就发现经络线有高亢震声产生。
第二节  胸椎部复位手法
胸椎在解剖结构上较为稳定,活动度很小,这就给我们的脊椎复位带来了困难。在复位手法操作中,要熟练掌握技巧,把握好整复的时机。因胸椎后关节呈冠状面,胸肋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与胸椎后关节相联结,胸椎椎间盘前后等高,且较薄,加上胸廓的保护作用,故胸椎不易作旋转动作。胸椎棘突细长并向下方呈叠瓦状,故在定位时棘突与椎骨约差一个节段。手法复位施治时应注意这些生理特点。在复位操作前,需要在复位的棘突处施行一定时间的揉、按和滚等放松手法,放松局部的肌肉组织,为复位作准备。在颈胸交界处及上、中胸椎段者,多选用坐位推正法或卧位冲压法,在中、下位者,多选用旋转复正法或定位摇正法。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根据个人习惯采用不同的手法。下面我们介绍胸椎段复位的一些常用基本手法。
一、推正法
1、坐位推正法:适用于第1~4胸椎,有时可达5~7胸椎。手法操作同颈椎整复法中的坐位推正法,只是在应用中,患者的头颈有轻微的后仰,以便使力可以直达胸椎,且拇指推动棘突的力度亦较大。
2、坐位后伸推顶法:适用于单纯凸出者。病人正坐位,医生坐于病人后方,摸准后凸棘突后,以右(左)手掌心窝顶住后凸棘突,嘱病人尽量后伸,使上身重量尽量落在医生手掌上。左(右)手从病人胸前伸过,握拿其前臂,借病人后伸之力,向后上方提拔,待病人后伸到最大限度,右(左)手掌朝关节突关节方向推顶棘突,此时若有一弹响声,则示复位成功。
3、卧位掌指推正法:适用于任何一个胸椎的错位。以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俯卧,胸下垫一薄枕,薄枕应置于将要整复的部位。医生站其右侧方,左手拇指或中指面平放于棘突偏歪的右侧约0.5寸,右手掌跟部按压于拇指或中指上,并向棘突旁推动拇指或中指。待推动至极限时,稍侯片刻,接着双手同时用力向左侧快速推动棘突。此刻多有指下棘突的滑动感或弹响声。此手法亦可变通为:以左手或右手掌跟部,或是以肘尖部抵压住棘突右侧旁,向对侧推按,以便整复错动部位。应当注意:在具体应用中,可待患者咳嗽或深呼气至一定程度后,施之最佳。另外,推动棘突前,应首先有一个向下的按压力,以便稳定推动棘突的力量,而且推动时要快、猛、短,即用力要猛、速度要快、幅度要小。否则,会产生指下或肘下的滑动感,甚至擦伤皮肤或皮下组织。
4、卧位扳肩推正法:多用于胸椎3~9的错位。患者俯卧或卧于高枕上,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医生站立于棘突偏歪的一侧,以一手掌跟部抵压住棘突偏歪侧的旁边,固定不动,另一手扳拉住对侧肩部,向偏歪侧的斜上方拉起肩部。待扳拉肩至掌跟下棘突处有明显阻力时,即扳拉肩的力度已传导至此处时,停止用力。接着嘱患者肩背放松或缓慢深呼吸,当感到患者能够松弛时,两手协同用力,一手用力扳拉肩部,另一手掌跟向对侧快速推动棘突。此法以把握患者放松状态的时机为最重要。此法亦可变换为:医生仍站立在患者棘突偏歪的一侧,一手掌跟抵压住棘突偏歪侧,另一手扳拉住同一侧的肩部,或者是医生站于对侧,一手扳拉偏歪侧的肩部,另一手掌跟抵住棘突偏歪侧。其余手法同前。
5、端提膝顶推复正法:以患者T5向左偏歪为例,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外展上举、屈肘、五指交叉环抱于后颈部;医生立其后,双手从患者腋下向前穿出,屈肘,掌心向上握其前臂,并用膝关节髌骨顶在患椎上。随患者吸气,顺势向上端提,至呼气最深时,再稍施向后牵拉之力,同时术者膝部稍稍向前上方使顶椎之力。此时若听到弹响声,复位即告成功。
二、冲压法
1、俯卧冲压法:适用于颈胸椎交界处前后滑脱式和左右旋转式错位。也常用于胸椎错位。本手法缺乏准确的“定点”力,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危险性,冲压时注意力点应尽可能准确地落于隆起的棘突上,以免造成新的损害。可以分以下三种方法:
(1)俯卧下压冲击法:以颈7棘突偏右,胸1棘突偏左为例。病人俯卧于软枕上,双手自然分放于床两侧,头面转向右侧(若错位椎体棘突偏左时,头面俯卧向左侧)。术者立于床头,左掌根部按于颈7棘突右方,右手掌根部于1~3胸椎棘突上左方,令病人呼吸。当其呼气约1/2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击压力下按,由于病人头姿及术者左右手作用力有旋转推压作用,故能使后突且旋转错位的关节复位。
(2)俯卧双向冲压法:患者俯卧于一高低适中的枕上,腰背成轻微的驼背状,医生站立其侧方,两臂交叉,掌根分置于胸椎前凹棘突上、下邻近的棘突上,嘱患者咳嗽,与此同时,医生两手掌跟分别作向颈、向腰方向按压,然后同时向下压,即双手相向,上下快速推动,可反复操作1~3次。对于有多个棘突左右偏歪者,操作时,医生站侧方,两手掌根分置于棘突偏左和偏右处,然后两手掌根部同时用力,沉稳地向对侧推动棘突,可反复操作2~4次。
(3)俯卧单向冲压法:适用于单椎后凸滑脱式错位和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俯卧,胸前平卧于薄枕上,术者单手或双手重叠,掌根置于后棘突上(如向右侧摆者,术者站于患者右侧,双手用力方向偏左前方),嘱其作深呼吸。呼气时,术者用有限度的冲压力,重复2~4次。
2、仰卧抱胸曲屈冲压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令患者双手交叉用力紧抱对侧肩部,颈椎尽力向前屈曲,并使胸廓也尽量前屈,充分暴露胸椎;术者左手前臂穿过患者颈部,用肘窝夹持患者颈部后侧,并将患者胸段抱起,让患椎离床面约拳高,左手握空拳从患者左侧插入患椎下一节胸椎下,如胸椎棘突向左偏歪,空拳就移向左侧,如胸椎棘突向右偏歪,空拳就移向右侧,拳心向上,术者用右臂的前部紧贴于患者两交叉的手臂上,并以身体的重量向下,同时合并向上(向患者头部方向)用力推压,使之产生杆杠力,当力传导至右手空拳处时,可听到右手上方胸椎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3、双掌对应旋压法:以T6棘突右偏歪为例,患者俯卧位,医者立左右侧均可。以左侧为例,术者右手掌根按压右侧患椎上,指尖指向患者头部方向,术者左手呈相反方向,对应地按在患椎对侧同节段胸椎旁,指尖指向患者脚部方向,令患者做深呼吸。待患者呼气将尽时,双手掌同时作对应旋转顿挫之力(即右手掌向下压的同时有一个向头部方向推旋之力,而左手掌在向下压时有一个向脚部方向的推旋之力),可听到小关节弹响声。
4、俯卧旋转分压法:适用于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以T6棘突偏左,T7棘突偏右为例,嘱患者背部放松,术者立其右侧,右掌根置于T7棘突右旁,左手掌根置于T6棘突左旁,配合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适度的冲压力。由于双手用力方向不同,使T6、T7受到旋转力而复位。术者紧接着转体,将左手定点下移于T7棘突右旁,右手移至T8棘突左旁,重复上述复位动作。如此将各椎间调整达到全部复位为止。
三、旋转复位法
适用于棘突偏歪者。以棘突右偏为例,患者取坐位,助手在患者前面,双腿夹住患者左腿,且双手向下压住患者的左大腿,使其稳定不动。医生正坐病人之后,右手从病人胸前向左伸,抓握病人左肩上方,右肘部卡住病人右肩部。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之棘突。按需要嘱病人作前屈、右侧弯及旋转动作,待脊柱旋转力传到拇指时,左手拇指协同用力,把棘突向左上方顶,立即可感到指下椎体轻微错动,且常伴有弹响声,此响声示复位。
四、胸椎定位摇正法
同下述腰椎定位摇正法。多用于第8~12胸椎,有时亦用于胸椎5~7的棘突偏歪。在操作中,可以变换为:医生一手拇指抵压住棘突偏歪旁,另一手自患者胸前方穿过,扳拉住对侧的肩部,其余过程同腰椎定位摇正法。另外,要求患者的颈肩部尽量放松,头颈前屈。在操作中,患者腰背部前屈的角度不要太大,应以旋转为主。
五、捶正法
1、俯卧定向捶正法:此法比冲压法安全、柔和,适用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患者俯卧,肩背放松,术者右手握拳,左手食指或中指置于偏歪的棘突旁,用拳捶于食指而震动其错位棘突。亦可用器械(或用一特制指形小棒)代替手法捶正,以配合背部拍打法进行。脊椎失稳较重者,应配合练保健功,如此能巩固疗效。
2、牵引推按捶正法:适用于混合式错位者。完成第一步放松手法后,嘱患者双手抓住单杠或横木(无此装置者可在门框上或由助手将患者背起),使身体悬吊起来呈自然牵引状,术者用掌按压推动错位胸椎和肋骨隆起处,或以拳捶正之。术毕,将患者缓慢放下。不能让患者自行跳下,以免发生新的创伤。其他复位法可参阅腰椎及颈椎复位法。例如摇腿揉腰(胸)法、坐位旋转复位法、提肩侧摆推正法等。
六、调胸椎紊乱“十法”
1.定位挤合法
患者取俯卧位,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术者站于患者头端,以T4椎为例,术后右手掌根按压压痛点,左手放置对侧,平行位置,双手指顺势十字交叉,缓缓向脊柱中心斜向45度夹角挤合用力,当感到在有阻抗之力时,瞬间双手发合力,力至交叉合力点时,常听到有弹响声,手法告毕,痛点消失。
要求:双手同时用力,控制施力方向与角度,此法可对胸椎区段性侧弯进行调治。
2.定点旋压法
患者取俯卧位,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术者站于治疗床一侧,以T6为侧,术者屈肘一手掌心置于病灶点之上,另一手与其十字重叠,以掌心为轴心逐渐施力时,顺势施压,内旋或外旋,同时让患者最大限度呼气,常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手法结束。
要求:此法,术者操作时旋压之力需与患者呼气至深时同时进行,切忌吸气时施力。
3.推板整复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者上肢屈肘内收,对侧下肢内收,屈膝屈髋,术者站立于一侧,一手推托肩部,另一手则压按屈膝处,双手相反方向推压、扳动,随即可听到小关节归位的弹响声,手法告毕。
要求:术者操作此法时,应先相反方向对推托肩部与屈膝处进行收合,当心中掌握其活动最大范围时发闪力完成。
4.顶牵、推拉法
患者取坐位,双上肢上举,环抱,十指交叉,手背紧贴颈椎后侧,术者站立于其后侧,一侧下肥屈髋屈膝,以膝关节(胫骨小关节凸起部)顶推胸椎病灶棘突处,双手放置于肩关节部,也可双手从腋穿过,至肩关节前部,掌心向内侧,膝关节部施顶推之力,双上肢施牵拉之力,相互交结,即可闻及,小关节复位弹响声,手法告毕。
要求:施术时患者双上肢尽量外展,术者双手牵拉之力应保持平衡协调,膝关节顶推病灶部,应准确。
5.端牵压颈法
患者取站立位,双上肢屈肘上举,十指交叉抱于颈后,两肢分开,同肩等宽,术者站立于患者之后。双手由患者腋下穿出向前,双手置于患者颈部后端,十指交叉,置于患者手之上,令患者呼气呈深时术者肘部向上顺势,施端牵之力,同时术者交叉之手向前下压颈,随即可闻及复位声响,手法成功。
要求:此法运用时,如一次整复不成功,可反复操作数次直至成功,切忌用力过猛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
6.旋转引拉法
患者取仰卧位,于治疗床上,双上肢放于身体两端,自然放松,双下肢屈膝、屈髋、两足心相贴,助手双手按压于双膝内侧,进行固定。术者立于顶端,双手下穿于腋下,扣放于胸前,左右旋转脊柱(掌握其活动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当旋转角度至病位时,可感到产生阻抗力之感,同时向上行引牵之力,也可闻及弹响声,示手法成功。
要求:需产生均抗力时旋术,不要盲目追求声响而用力过猛,导致患者重复损伤。
7.双指按压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头端,双手呈握拳状,食指屈曲,使第二指间形成平面,置于胸椎棘突两端,病灶之上,令患者做深呼吸数次,并随呼吸节律调整用力轻重,在呼气最大限度时双手作用力,用于食指第二指骨平面之上,旋以突发寸力,向下垂直按压,可听到小关节复位的弹响声,且可感到手下有滑动之感,示手法成功。
要求:双指紧贴棘两侧均匀施力,稍有旋转下压,手法较易成功。
8.拇指掌根对压法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以T8为例,术者一手掌根(小鱼际根部),另一手拇指放于对侧,棘突稍上或稍下端,余四指呈扇形,紧贴于皮肤,双手同时缓慢向对侧,斜向60度夹角用力呈最大限度时,稍加交错用力,即时可出现弹响复位之声,手下有明显滑动之感,随即压痛点消失,手法完毕。
要求:此法用力时的角度最为关键,稍旋寸力,即可成功。
9.拉肘推肩法
患者取坐位(1)双手于胸前屈肘,分别交叉抱肩,头顶前屈,含胸拔背,术者站立其后,一手掌抓握患者一侧肘部,另一手掌根推其同侧肩胛部(定线、定点、定力),交错均衡施力,同时进行,此时可听到多个弹响声,手法告毕。(2)令患者头顶后仰,肩背后仰伸,重心位于病位之时,稍加旋转寸力,手法即可完成。
注:专用复位凳固定下肢,如无复位凳可由助手固定患者下肢施术(另侧同用此法)。
要求:术者拉肘之手要轻巧,另一手推同侧肩胛部,要与拉肘之手同步反复进行,最终以定线、定点、定力(随施力的时间快慢而定)。
10.压胸、提腿、扳推法
患者取俯卧位,两手置于身体两侧,放于床上,术者站于患侧,令患者对侧下肢屈膝屈髋,一手抓握其膝部向内侧30~45度呈上提位,另一手掌根部,推按其患椎之棘突,施以拉提(下肢)压推病灶,相反方向之力,逐渐发力交会于患部,瞬间发力,如闻弹响声,即告手法成功。
要求:此法术者提拉下肢的方向,力度要与另一手推压之力的力线要在同一条直线上,瞬间发寸力扳转,此法一次若未成功,可反复操作数次,直至复位(另侧同上法)。
注:该套脊诊整脊技术,是以诊疗、调整脊柱的微小关节移位为主要治疗目的的特色治疗手法,根据病情需要,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以“四两拨千金”的轻巧之力纠正筋骨病理位置,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使错位的小关节复位,重建脊柱新的力学平衡,以上整脊“十法”具有准确轻巧安全,无痛、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所以要求施术者在同一患者,同一疾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应根据病灶点的部位、程度、方向、病情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因人、因病、因症。随症选法、法症相应,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讲:“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方可事半功倍。同时应严格筛选整脊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切忌暴力施术,在治疗中真正体现出手法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方为大法也。
七、特色“整胸椎两法”
整胸椎一法:医者先用手掌小鱼际肌或大鱼际肌,进行揉中有剥的轻手法,松解背部的肌肉及硬结痛区,再用手掌分推法,从上至下,从中间向两侧,对背部进行整体分推,“整胸椎一法”以胸8棘突偏左、胸9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头面转向左侧,双上肢自然放于治疗床两侧,医生站于患者右侧,右手小鱼际肌部按于胸8棘突左侧,左手小鱼际肌部按于胸9棘突右侧,此时令患者做深呼吸,当其呼气时,双手同时用相反方向的一种旋转冲击压力下按,同时听到“咯咯”响声,或掌下有错动感时,证明患椎小关节已被整复,病人自感疼痛减轻。因医者两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错位的小关节有推正作用。此手法切忌勿用暴力,手必须定点准确地按于偏歪棘突上,以避免造成其它损伤。
“整胸椎二法”特色治疗:患者端坐于治疗椅上,双肩部放松,头部保持正中,医者站于患者身后正中,令患者双手交叉,抱于后枕部,双肘关节保持在180度的水平线上且头稍向后仰10度~15度,医者双手绕过患者腋下,向上捂住患者交叉的双手,医者前臂部紧贴患者上臂,医者肘关节卡住患者腋窝,医者前胸抵住施术部位,在以上四个力点的相互照应下,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目的使患者放松),医者身体缓缓上提,当听到“咯咯”声响,手法完成,但不能以声中央委员作为手法成功。
第三节  腰椎部复位手法
腰椎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决定了腰部复位手法的特点和多样性。腰椎椎体粗大,腰椎椎间只有一对后关节,其关节面呈矢状面,有利于负重及作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动作,但不利于侧屈运动。腰椎在胸廓和骨盆之间,是人体活动的中点,且腰椎负重大,活动频繁,故腰部易发生慢性劳损。尤以在侧屈姿势下用力不当时,极易发生小关节错位而出现急性腰扭伤症状。严重损伤者还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合并髓核突出。针对这些好发病症,腰部常用的复位手法有如下几种:
一、摇正法
1、定位摇正法:以棘突偏右为例,患者骑坐一长凳上,腰背松弛。医生半蹲或坐其后方,左手拇指抵压住偏右的棘突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穿过,前臂上移,右手掌自颈后扳住左侧颈项部,接着嘱助手用腿夹住患者左膝以下的部分,双手扶住左膝上方大腿处,以便固定左下肢,或者嘱助手以丁字步站立,用两小腿夹住患者左膝以下部分,同时双脚也固定住患者左腿。接着左手拇指抵住棘突旁不动,右手臂在患者放松状态下使其被动而缓慢地弯腰、侧屈和向右侧方旋转。当达到一定幅度时,即旋转扭曲腰椎的力传达至左手拇指下的棘突处时,在保持这一弯腰、侧屈的角度下,右手臂用力使腰椎进行更大幅度的被动旋转运动,同时左手拇指用力向左侧推动棘突。此时拇指下多有棘突滑动感和弹响声。应当注意:此整复手法中的被动弯腰、右侧屈和向右旋转的动作必须同时进行,如若分散开来一步一步地操作,则复位较难成功,亦容易使初学者产生事倍功半的感觉。同时,左手拇指推动棘突的力也应当随着腰椎的旋转运动顺势进行,不可盲目推动。假如棘突偏左侧,医生则左手和右手交换,助手夹住右腿,操作方向亦相反,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则同整复棘突偏右的手法。
2、俯卧摇腿揉腰法:适用于全部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手法,尤其适用于患肥大性脊椎炎的老年人,是一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此法用力柔和,腰椎后关节可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双手分开抓扶于床沿,一助手站马步,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将患者双小腿抬起,使屈膝约成150°,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嘱其腰腿部放松,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字形往返摆动,使其腰、臀、小腿成小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此时术者根据患椎错位方向以右掌根按压“定点”,左手同时作腰部掌揉法,两人动作要协调,用力要一致。无助手时,术者左手握住患者腰带作推拉摇动,使患者臀部左右摆动,右手按其偏歪棘突旁作“定点”阻力。每次摇按揉5~8分钟。此法常配合其他手法进行复位。
二、推正法
1、后伸按压推正法:多用于腰椎下段和骶椎部的错动。以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可俯卧于高枕上,下肢自然伸直、并拢。医生站其右侧,以右掌跟或拇指或肘部按压在棘突偏右侧旁边,左肘屈曲,前臂自右大腿下伸进,并以左手掌指扳住左腿外侧,接着左掌臂用力托起双腿,至所用托力传达到右掌下时再放下。如此徐徐托起、放下两下肢3~5次,待其腰部能够松弛和适应后,再将下肢托起至上方或右斜上方。当力量传达至右掌下棘突处,至力量相对抗明显时,右掌跟或拇指或肘尖用力向左侧方推动棘突,同时扳、抬下肢,再用力作一有限度的、增大幅度的托起动作。此时多可将错动部位整复。此手法的操作亦可变换为仅用左臂托起右腿,右手掌跟抵住棘突偏右侧旁;或是医生左手扳、拉起左大腿或小腿至右斜上方,右手掌跟仍抵棘突右侧旁;或者在前几种手法操作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而医生变换体位,站患者左侧方进行整复。本整复法对医生的体力和技巧要求都比较高,初学时一定要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体会手下感应能力。
2、牵引肘推正法:多用于腰椎棘突偏歪较难整复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甚者,患者可俯卧于高枕上,枕头宜垫于下腹处,双手抓紧床头,或一助手两手分别固定住患者两腋下。医生站立于棘突偏歪侧的方向,以右肘尖或掌跟抵住棘突偏歪侧的旁边,另一助手站床尾,双手分别持握两踝或踝上,并向后牵引。接着,医生嘱患者咳嗽,与此同时,两助手同时加大用力,以牵引腰椎,医者用肘尖快速用力,向对侧推动棘突,此方法可反复操作1~3次。应当注意:医生一定要指挥好患者和助手,使他们能与自己密切配合。
三、扳按法
1、侧卧定位斜扳法: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患者取侧卧位,使位于上面的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医者面向患者前侧,用一手扶持肩前部,用另一上肢的肘关节内侧抵住臀部(这比用手掌按在臀部有2个明显的优点,一可留出这只手掌来固定患椎,可协调定位,提高定位斜扳的准确性;二可以省力,因肘关节要比手掌更有力。还因肩部与腰椎之间的距离远比臀部与腰椎之间的距离大,根据力学的杆杠原理可知,一般情况下臀部这个力点要比肩部这个力点用力大)。两手把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以上是常规的斜扳操作方法。上法可改进为:首先获得准确定位,即要找准两个旋转力的交点。如果要调整L5,扳动的力量应在臀部,肩部只起固定端作用;如调整L4,扳动的力量应在两端,即肩部与臀部同时用相等的力;如调整L3,扳动的力量应在肩部,而臀部处只起固定作用;如调整L2,除了扳动的力量应在肩部外,还应将另一只手固定在患椎的下一个椎体处。L1以上至T12的调整方法同L2的操作方法。
2、俯卧按腰扳腿法:适用于旋转并反张(后突)的腰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棘突偏左后突为例(棘3左、棘4左后突,棘5右)。患者俯卧,双下肢伸直,术者立其左侧,左手掌按于L4后突的棘突左旁,右手将患者右膝及大腿托起后伸,并渐扳向左后方,术者两手同时徐徐用力,并抬起放下往返2~4次,待其适应,腰部放松后,将其右下肢扳至左后方最大角度,此时左掌加大按压力,右前臂加“闪动力”,将其右下肢有限制的扳动一下,如此便可完成复位动作。其余类型错位可参阅此法类推。
仰头牵拉侧搬法,患者侧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前面,一肘固定患者臀部,另一手掌按压患者肩关节处,令其头部最大角度后仰,医者按肩之手掌随头后仰慢慢前推,当两力传导至患椎时,医者双手瞬间发力,听到“喀嚓”关节弹响声,完成矫正。
四、冲压法
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适用于腰椎后凸及侧弯者。手法操作与胸椎冲压法相同,亦可用两个枕头把冲击处悬空,使腰部所需冲压力加大些,术者双肘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按压。当患者腰肌放松时,加上冲压闪动力,重复2~4次。
2、双手间接分压法:适用于腰椎前滑脱式倾斜移位者。患者取俯卧位,在腰椎棘突凹陷处的腹部垫一个10~20cm高的稍硬枕头。术者两手交叉,掌根分置于凹陷棘突之上方和下方稍隆起的棘突上,两手同时向下按压。由于交叉后,其力量方向相反,加上枕头的上顶作用,可间接地迫使前凹的椎间关节向上还纳复位,故称间接分压法。
3、牵抖冲压法:适用于前后滑脱式错位、倾斜移位式错位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双手扶抓于床沿上;第二助手立于床头,双手抓扶患者双腋下,将患者稳定于床上;第一助手弓箭步立于患者足部床边,双手紧握患者踝部(患者双下肢并拢比较,若左下肢长,先握左踝部;若右肢下长,先握右踝部)。术者右手掌根按于其后突的棘突下方作“定点”。嘱患者腰肌放松,术者口令“一、二、三”。当发出一、二时,第一助手将其下肢牵拉并上、下抖动1~2次;当口令三发出的瞬间,三人同时发出暴发力,术者双手向前下方冲压;第一助手向下用力牵引抖动;第二助手用力拉住患者。先作健侧(略长的一侧下肢),后作患侧(略短的一侧下肢)。健侧牵抖力稍轻,操作1~2次,患侧牵抖力加强,重复2~4次。手法完成后,再将患者双下肢并拢比较,观测其长短之差是否改善或已正常。根据腰椎变形情况,此法亦可仰卧进行(腰椎前滑脱者)。双下肢可同时牵抖(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者)。
五、旋转法
1、成角定点旋转法:患者坐在治疗床的一端,两下肢自然垂直,放在治疗床的两侧,如骑马状(这种坐姿与坐在椅子上操作相比有2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患者便于被固定,只要助手用双手按住对侧大腿即可;二是改医者坐位操作为立位操作,便于施术用力,经临床比较,成功率明显高于坐在椅子上的操作)。术者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棘突(向左旋转用左手),另一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握住对侧肩后部,然后使患者前屈。不同的腰椎,调整时前屈的度数不一样,如此是为了寻找力的交点。下面不同椎体的前屈度数供参考:L5前屈80°左右,L4前屈70°左右,L3前屈60°左右,L2前屈50°左右,L1前屈40°左右,T12前屈30°左右。操作时,使其腰部先前屈后向患侧旋转,当施术者发现自己拇指顶推的棘突有松动感时,该拇指应立即施力推顶,其扳动患肩的手应同时增加旋转的力量,此时可听到弹响声;不仅如此,施术者还会发现自己手指下的患椎棘突同时有滑动感。这些都表示手法成功。
2、定点侧旋法:患者面向靠背椅而坐,术者坐其后(以棘突右偏为例)。术者左手拇指扣住右偏的棘突,右手通过患者右腋下扶住患者左侧肩峰处,助手双手固定患者大腿,嘱患者配合医生,使身体向右侧屈,随后使患者脊柱向后内侧旋转,左手拇指同时推拨右偏的棘突,往往能听到复位的弹响声。
3、旋转摇扳法: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至于胸腰椎的其他错位类型仅作辅助手法。以L3棘突偏左、L4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坐于方凳上,助手立于患者左前方,用双膝双手挟持患者左大腿,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嘱患者双手互抱,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肩侧伸出,抓住患者左肩臂部,左手扶按于患者左侧腰骶关节右侧,拇指按住第5腰椎棘突左旁,嘱患者腰背放松,将患者徐徐拉动,使其向前弯腰并向右转。先左右摇动2~3下,使患者适应后,将其转至右侧达最大角度,再加一闪动力转动,左拇指在“定点”处加阻力。按如上方式作左转方向复位。助手固定患者右腿,术者右拇指“定点”于患者L4棘突右,其余操作同上述程序,如此可使L3、4后关节复位。此法如无助手,可令患者骑坐于床上或低靠背木椅上,从而将其下肢固定。
4、旋转顶推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棘突偏歪等。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端坐于方凳上(无靠背),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术者正坐患者之后,首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患者稍低头),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臂部正坐不准移动。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之棘突,然后术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90°(或略小),接着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5°)。在最大侧弯位时,术者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顶棘突,操作成功时,术者可觉察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并伴随“弹响声”。之后,术者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压一遍棘突,以便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拨正以及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
六、掌按法
1、拇指掌根按压法:主要用于胸椎、腰椎的复位,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下腹部(髂前上棘处)放约3~5cm软枕,术者站于患者患侧,面朝向患者,双脚成“八”字形站立,以患者L5棘突左侧受限,棘突偏向右侧为例,术者用左手拇指指腹贴压于患椎同侧的棘突旁,右手掌根压于拇指掌指关节面附近,拇指、拇远节指略上翘,术者双手肘部及腕部弯曲,术者弯腰将自身前倾至患者复位部位的上方,然后将自身的重量经双肘传到左手指及右手掌根,双手合力力度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向患侧后关节突方向逐渐用力,拇指下有轻度滑协感或听到弹响声,结束。如果局部软组织损伤后粘连钙化,可用此法在“阳性”反应点反复按压3~5次,胸椎做复位时,将软枕移于胸部胸椎中段。
2、掌根重叠按压法:主要用于骶骨移位复位,患者体位不变,术者站于一侧骶部。以患者左侧骶椎向下,左侧骶椎下缘向上为例,医者站于右侧髋部,面朝向患者骨盆方向,以前弓后剑的姿势,左手豆状骨缓慢推开患部软组织后,贴实吸定于右侧骶椎的下缘(骶骨与尾骨交界处),其余四指朝向对侧下肢方向,右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握左右手的手腕关节处,掌根压在左手手背上,术者双手协同发力进行有节律的、缓慢的由右向左,由后向前牵拉颤动,力度由小逐渐到大,当手下有明显阻力感时,向右前方稍加用力按压,然后重复此手法3~5次,手法结束。
3、旋转掌按法:以L4~5棘突左偏为例,医者站于患肢左侧,右手掌根部(大、小鱼际之间)置于L4~5右侧横突上,左手掌根部放于左偏棘突上,其余四指放于右手腕,嘱患者深呼气,在呼气末时,医者双手整体相互用力(与脊柱呈45°角)旋转向前按压,此时可听到“喀嚓”一声或手掌下有移动感,手法告毕。如棘突后偏,治法反之。在此基础上,因人因病结合临床也可选用一些常规复位手法(如侧搬法、提腿压腰法等),只要临床做到随症选法,法症相应,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复位掌根推法:以L4棘突左偏为例,医者站于患者右侧,以右手小鱼际侧豆状骨为着力点,紧贴于偏弯棘突左侧左手掌置于右手背上,推开双手同时发力在棘突旁软组织(同脊柱呈45°角时),右手掌根内旋,发力方向内收,同时可听到“咔嚓”声或手下有移动感。如L5棘突右偏,治则反之,以照此法逐次调整偏歪棘突,以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主导思想,亦可配合运用。
5、掌根旋转按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以L4椎为例,医者右手根部固定棘突旁侧,左手掌压于右手背上,双手二力合一,向头侧,向外牵拉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瞬间加大旋转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外侧方向推压,手下出现小关节滑动感,完成矫正。
七、其它复位方法
1、背抖法:多用于腰扭伤及后伸功能受限明显者。医、患者背靠背站立,医生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呈半蹲位;患者双足并拢、直立。医生两臂分别自其腋下穿过,揽住患者双臂,接着弯腰将患者背起。此时医生的臀部尽量抵在患者腰痛明显的区段正中部分。然后嘱患者双腿自然下垂,腰背松弛;而医生则进行膝、髋二关节的协调而有节奏的伸屈动作,并在伸直的同时臀部用力,以振动患者腰部。如若患者不易放松,则可先使其左右晃动腰部,以便诱导肌肉松弛。以上动作可操作半分钟至1分钟。
2、抱膝滚动法:适用于腰椎向前滑脱,腰轴成角变形者。患者仰卧,以软枕护头部,双手交叉将双膝紧抱(屈髋屈膝),术者站其右侧,左手托其颈部,右手抱其双膝,将患者作仰卧起坐→坐起后又卧下,往返滚动,象不倒翁一样。且每次卧下时用力抬起患者的臀部,臀部一次比一次抬得更高些,使过伸的腰轴在运动中渐次复位。
3、坐位伸展法:患者坐在治疗床上,两腿伸直,双腿并拢,足尖等齐,双手向前略伸。嘱患者放松肌肉,医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扶持患者的双肩部,向前推动上身,来回晃动3~4次。也可让一助手牵拉患者双手,使其和医者动作协调,但不能用力过猛,应缓慢用力。以其它型复位法复位后仍不能弯腰的患者,使用此法有时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身体虚弱、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此法。
4、寻隙复位法:以L4~5椎间盘为例,L4棘突左偏移,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用左手拇指轻顶患椎棘突,右手轻握患侧踝关节,使小腿向上屈屈,当屈屈的角度略小于90度(下肢大腿与小腿的成角),右手向外侧轻轻晃动踝关节,借助杠杆的原理,两手协调用力,当感觉患者腰部及腿部肌肉都非常放松时,两手向相反方向突然稍加用力,此时左手拇指下感到“喀嚓”一下,表示关节复位成功,患者即感腰部舒服,疼痛减轻,此手法对于患侧膝关节有病变者及骨质疏松病人禁用。
八、定向正骨法
此方法亦是胡进江教授创立的,是多种手法的组合运用,动作连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手法。具体操作如下:
1、冲击椎间盘回缩:患者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挺胸收腹使腰椎顺势前弯,两肩持平衡,双上肢伸直沿躯体两侧向头顶上方似“V”型举起,手掌朝内相对持平。助手位于患者胸前,双手紧握患者双腕关节内缘下(围绕内、外关穴位处),准备用力向正上方牵拉。治疗者坐于患者腰后方,右手拇指略曲屈似“虎爪”势朝向掌心,拇指尖贴紧患者皮肤,按压在椎间盘左后突出相对应的上下腰椎棘突与横突交汇点、神经根或硬膜囊受压相平行的椎间隙处,其他4指略分开伸直按压并固定在椎间盘突出相水平对应的右侧腰部,左上肢紧紧搂抱患者椎间盘突出水平以上的腹部带脉经络感传线上,将其向下后固定。上述程序准备完毕后,治疗者嘱患者向后伸展腰并放松腹部,当感觉到伸腰松腹已经开始的瞬间,右手拇指尖突然集全身力量速猛略向上按压煽动椎间隙,使瞬间(约0.3~0.5秒)产生的冲击波(指推力和挤压力约达100~128kg),直接冲击椎间盘突出病灶,同时嘱助手,完成上提患者椎间盘突出以上肢体重量和治疗者左上肢固定并上提椎间盘突出以上肢体重量和患者自身腰、下肢重量自动下拉的手法效应,这种上提下拉中间推的定向汇合力,几乎是在瞬间同步完成的。病灶椎间隙在上提下拉力作用时增宽,使髓核内负压升高,同时拇指推力震动冲击椎间盘,促使椎间盘向负压区回缩,从而使突出物与神经根空间获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右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者则用左手拇指尖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多用右手拇指尖推棘突中间间隙或推症状较重一侧,其它程序手法相同。上述整个治疗手法过程同样是一气呵成,时间约(0.3~0.5秒),每3日一次。在没有助手的条件下,治疗者手法程度同上,其疗效基本相同。
2、激发经络感传:在测定标准经络线后,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挺胸收腹使腰椎顺势前弯,两肩持平,双上肢伸直沿躯体曲侧向头顶上方举起,手掌相对,助手位于患者胸前,双于紧握患者双腕关节内缘下(围绕内、外关穴位处),准备向上牵拉。治疗者坐于患者后,右手拇指尖分别按压在患者腰骶关节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感传线上,左上肢搂抱患者下腹部带脉经络感传线上(两侧髂嵴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上缘),将其向下后固定。上述程序准备完毕后,助手即可渐加力(约40~45kg),将患者腰骶椎以上的肢体缓缓向上拉起,同时治疗者左上肢用力(约40~43kg)向下按压骨盆固定(使骶椎以下肢体不被拉起并阻抗腰后推力过度向前,维护腰椎在上提下压垂直力的作用下使椎间隙增宽,同时也可激活带脉经络的显性感传效应),右手拇指和食指沿经络感传线,自腰骶关节两侧用力(约40~43kg)向上均匀缓缓推移,当推移滑动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或感酸、麻、痛、胀点时,可适当加力(约40~49kg)。在推过这些异常点后,逐渐减力到40kg以下。至第1腰椎与第12胸椎交界处时停止。上述整个手法过程是一气呵成,时间约10秒左右,每3日治疗1次。
3、松解挛缩组织:完成上述治疗后,在患者脊柱棘突中线的督脉至横突足太阳膀胱经感传线的范围内,应用深拨浅揉等传统按摩手法,自下而上地沿脊神经分布区域和各层不同组织的走向与排列,松解腰骶至胸段的挛缩组织。该手法每3日进行1次,每次约1~2分钟。
4、消除腰椎旋转:往完成上述治疗后,嘱患者取侧卧位,腰椎旋转方向朝上,伸直双下肢。治疗者位于患者背后,依据X线片所示和手感体表定位,将左手拇指尖按压在腰椎旋转的对侧,右于食指和拇指分别按压在旋转腰椎棘突的右侧和下一个腰椎棘突的左侧。在助手向足底方向用力(拉力约为患者自身体重50%)牵引双下肢的同时,术肯左拇指尖用力(约10kg)向内上拨压滑动,右手食指和拇指相互交夹用力(约40~42kg)促使旋转歪斜的棘突重新上下排列整齐,恢复正常角度,达到腰椎旋转消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软组织水肿消退和神经刺激症减轻的目的。
5、矫正脊柱侧凸:在完成上述治疗后,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旋转相对获得整复,各腰椎间隙及周围软组织也相对得到松解,为有效矫正脊柱侧凸创造了条件。此时嘱患者取侧卧位,脊柱凸侧朝下,同侧下肢屈膝向上挤压腹部,第1助手或患者用双手将其屈曲的下肢固定,以免从腰后矫正脊柱时过度向前推动;第2助手双手握紧患者脊柱凹侧伸直的下肢踝关节,向足底方向用力牵引,牵引力大小以患者躯体不被拉动为宜。治疗者位于患者背后,在两助手用力的同时,左手扶按患者脊柱凹侧肩胸前部,将其固定;右手拇指沿脊柱凸侧的椎体横突外缘,自腰骶关节距中线旁开4cm处用力(约40~48kg)均匀地向上按压推动。当推移滑行到侧凸最高点或椎间盘突出处时,要逐渐向凹侧或突出方向适当加力,离开时缓慢减力,连续推压到第12胸椎横突外缘时停止手法。嘱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休息2小时以上。每3日治疗1次,每次约1分钟左右。在仰卧期间,尽量少翻身或侧卧,必要时可临时伸屈双下肢以减轻久卧产生的不适感。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行走或坐式等活动中,需用弹力腰围固定腰椎,尽量避免过度侧弯运动和猛烈咳嗽、喷嚏等,以巩固矫正效果。在没有助手时,治疗者可用左上肢和手指沿患者左下肢腹股沟前后部紧紧抱住,在右手矫正脊柱侧凸时,同步象尽力拉弓一样向前后牵引拉动。换左手矫正对侧时,其手法程序相同,疗效也基本相同。
第四节  骨盆部复位手法
骶髂关节呈耳状面,周围有较稳固的韧带连接,属微动关节,一般比较稳固,不易发生错位;但有严重外伤史的顽固性腰痛患者也可发生错位,应重视骶髂关节的检查,以防漏诊。产妇怀孕多致骨盆韧带松弛,也较易患骶髂关节错位或骨盆倾斜。且骨盆倾斜常与髋关节损伤或错位有关。因此,整复骶髂部时,应注意对髋关节进行整复,以便更有效地矫正骨盆的倾斜。常用的骶髂部复位手法举例下。
一、摇正骨盆法
多用于腰椎下段和骶椎的错动者。患者仰卧,膝、髋二关节屈曲,双膝、双踝并拢、对齐,或双膝并拢对齐,双踝交叉。若医生站其左侧方,则右前臂、手掌横压以扶住其双膝处,左手掌、臂部持握,以稳定住双踝;接着,使其尽力屈曲膝、髋二关节,并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被动旋转运动。当旋转至左侧方或右侧方时,则尽力使臀部抬起,这就需要加大右手、臂按压膝部的力度以及左手臂向左侧斜上方或右侧斜上方推动踝部的作用力,从而使力度可以直接传达至腰、骶关节处。如此反复向左或向右旋转6~9次。
二、分压骨盆法
1、仰卧分压法: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略分开,术者(或助手)左手按于对侧髂骨部,右手按压本侧髂骨,由轻至重渐次加力按压。
2、侧卧按压法:患者取侧卧位,将髋膝微屈,术者站其背侧床边,双肘按压其髂骨部。然后患者仰卧,按上述1的方法分压骨盆。再交换侧卧,用肘按压,如此交替进行2~3次。
三、扳按法
适用于骶椎向后错位者。患者侧卧位,贴床一侧,下肢屈髋屈膝,离床一侧下肢向后伸直,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抓扶其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根按于其骶椎中部,嘱患者放松腰臀部,术者用暴发力,双手同时一推一拉进行扳按,重复2~4次。若为双侧骶髂关节错位,另侧亦可以同样手法治疗。上法亦可于俯卧位进行。
四、提臀撞正法
适宜于骶椎向后错位者。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站立于其足部床上,双手同时握住其双踝部,将其双髋屈曲90°从床上提起,使其臀部离床约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发生撞击。先轻度撞击,适应后可加大撞击力。此法不可用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五、按膝推臀复位法
1、单髋过屈复位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前错位(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右下肢靠床沿,术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握患者右踝,左手扶按右膝,助手按压患者伸直的左下肢膝关节处,医者先半屈曲患者的右下肢,内收外展3~5次,再过屈患者右髋膝关节,用力往对侧季肋部下压,注意,用力要适当,以避免引起同侧季肋部挫伤。此时常可听到关节滑动响声或手下关节复位感。最后协助患者作患肢蹬空动作。
2、单髋过伸复位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后错位。(以右侧为例),患者俯卧,右下肢靠床沿,术者站立于患者左侧,右手托起患腿膝上部,左手掌根按压右骶髂关节处。先缓缓旋转患肢3~5次,然后用力上提大腿,使患者过伸患肢;同时,左手用力下压,两手向相反方向扳按。此时可听到关节滑动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最后协助患者作患肢蹬空动作。此法适用于体弱及肌肉欠发达者。
六、对抗牵推法
该法适用于前错位。病人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膝屈髋,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按压患侧膝部,另一手推患侧臀部向上,使髂骨向后复位。
七、提膝顶髂对抗法
适用于骶骼关节后错位者。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后侧,以左手推按住患者右侧髂骨翼的后部,用左膝髌骨顶住患者右侧髂后上棘,右肘部穿过患者右膝前方,此时提右手向后猛力牵右膝部,左手、左膝同时向前顶推髂骨翼的后部和髂后上棘,多可听到骶髂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八、拉踝推髂对抗法
此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后错位者。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以左手推按住患者右侧髂骨翼的后部,右手握住患者右踝关节上方,将踝关节置于90°屈曲位,然后右手向后快速牵拉右踝部,同时左手向前推按右髂骨翼后部,两手呈相反方向推拉,同样可听到骶髂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九、骨盆矫正压揉法
日本国际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西圆寺正幸先生,在深入研究东方整体学和民间疗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骨盆矫正压揉法,他认为脊椎、特别是腰椎的位置异常和腰部、臀部的肌群紧张或持续性收缩,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骨盆位置不正常。在治疗上以骨盆为中心,把移位的腰椎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消除腰、臀部肌群的紧张,腰痛就会自然消失。其基本手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矫正移位的骨盆,使脊柱变直的治疗手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矫正肩关节和上部胸椎,如听到数声“咯噔”声的矫正音就算成功。
其次以中、下部胸椎和腰椎为目的进行矫正,如听到矫正音即为治疗成功。
第三,矫正下部胸椎和腰椎。如果腰部柔软,在一侧就会听到几声矫正音。
第四,从肩胛骨上缘水平至髂骨嵴上缘,用手反复压揉脊柱两侧的骶棘肌,使肌肉紧张或僵硬得以缓解,从而使骨盆恢复到正常位置。
第五,矫正骶髂关节。关节周转肌肉松软的人,于一侧就会发出数声矫正音。骶髂关节在医学上称为不动关节,但矫正音的发出却意味着是可动的。
最后是矫正髋关节。如果髋关节的韧带和关节周围的肌群紧张被解除的话,就可听到响亮的矫正音。经常走路的人,髋关节很容易被拉开,可见髋关节对走路是何等重要啊。
经过上述手法治疗后,让患者俯卧,观察他的髂嵴连线是否呈水平,它与脊椎相交是否为直角。若为水平且为直角,则可认为骨盆的位置已经矫正了。
手法整脊概述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操作,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称为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振腹法、点穴法、脊柱手法等。中国手法主张从整体观点出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人施治为治疗原则;强调手法在临床中,既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又要刚柔各别,辨证施法,各得其用。我们手法同道应继承古人之大法,发扬今人之所长,既综合各派临床有验之法,不论古今中外,是否名门,还是民间,均应学习采纳。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只有交流才能发展。“手法园地”将努力办成一个“学术交流与融合的平台,成为学科发展与完善的园地,架设研究与实践互动的桥梁”。我们手法同道团结起来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真诚·沟通”——整脊手法园地
——您最真诚的朋友:王红星
手法禁忌症
1 骨折
2 皮肤外伤及皮肤病
3 严重的心、脑、肺、肾病变者
4 孕妇
术者施治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着装整齐,姿势端正。
2 态度和蔼,处处为受术者着想。
3 注意个人口腔卫生。
4 手上不能佩带饰品,指甲不能太长。
5 严禁酒后从事推拿按摩工作。
6 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密切观察受术者的反应,工作中不得说笑。
7 不论受术者是同性还是异性,施术者肢体一定远离敏感区域。
8 自尊、自爱、自强。
软组织手法与脊柱手法的关系
王红星
伤科的治疗古人就有“筋骨并重”的论述,台湾苟亚博博士为此更做了精辟的总结:
整骨不整肌,
根本不懂医;
整肌不整椎,
病痛一大堆。
脊柱手法的作用机制
一、国内关于脊柱手法的作用机制学说
脊柱为督脉“从肾贯脊”之所。督脉作为一身阳脉的总汇,即可以督率周身之阳气,又可以统摄真阳。明代医家张介宾说:“人之所以通体能温,由于阳气;人之所以有活力,由于阳气;五官五脏之所以变化无穷,亦无不由于阳气。”“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这说明人身之阳气对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督脉即为阳脉之海,又为一身阳气的统帅,人身各部位阳气的变化均与督脉阳气的变化有关,亦即督脉阳气的通达与充盈,是人类生命延缓的根本保证。故此可以这样认识:人身脏腑、经脉等阳气的变化,实质上标志着督脉阳气的盛衰,督脉作为阳气的统帅决定着人类生命的全过程。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病邪的产生,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地致脊柱某一或某些部分(即节段)偏离正常位置,从而使督脉气血不能畅通,“不通则痛”,造成总督一身之阳的督脉正气不足,气血不畅,统摄无权,也相应地致使某些脏腑、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过程发生障碍,最终发生各种各样疾患。
督脉手法正是从整复脊柱某些节段的错动为主要手段从,而通其经络、调其气血、振奋阳气,进而达到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使周身之阳气充盈,正气内守,外邪不易入内,内邪得以祛除,即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二、国外关于脊柱手法的作用机制学说
1、神经受压假说
最早提出神经受压假说的是D.D.Palmer,他认为半脱位时的脊椎位移可使椎间孔变小,造成从大脑向组织细胞或从组织细胞向大脑传导的精神脉冲发生障碍以及神经活动的不平衡。后来Hadley、Junghhans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都以证明发生半脱位时的脊椎可以压迫脊神经。
2、脊髓受压假说
1934年,B.J.Palmer首次提出了脊髓受压假说,以后他又强调了脊髓在半脱位的上颈段受压的概念。B.J.Palmer系统地阐述了治疗上颈段半脱位的调整手法——HOLE IN ONE,认为仅使用这种调整手法即可治疗这种半脱位。他推测C1发生轻微的半脱位时,就有可能压迫脑干或上颈段的脊髓,影响脊髓和脑神经向身体各部位精神冲动的传导,并可影响脑干内重要神经中枢的功能。
3、固定假说
脊柱运动单元的活动度减小,是属于脊椎关节半脱位的范畴。脊椎关节出现固定,就有可能刺激伤害或疼痛感受器,一旦刺激强度超过阀值,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弧引起躯体自主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
手法操作的原则
1 符合生理活动要求,既不损害医者的健康,又不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2 便于力的输出,以求取得最好疗效。
3 好看,令人赏心悦目。
手法的技术要求
熟练的手法技术应该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这是推拿前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概括。“持久”是指手法能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治疗对象、病症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定。“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轻时重。“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所以柔和并不是软弱大力,而是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以上四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刚柔相兼”。在临床运用时,力量是根本,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体力充沛,能使手法技术得到充分发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反之,如果体力不足,即使手法技术掌握得很好,但运用起来难免有力不从心之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达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程度,必然要经过一定时期的手法训练和临床实践才能由生而熟,熟而生巧,乃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做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的:“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各类脊柱手法之比较
从事脊柱推拿工作
脊柱手法的相同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所有手法同仁请牢记此句话。
脊柱手法的不同点:形式。
对美式脊椎矫正疗法(Chiropractic)的一点认识(2)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第一人民医院美式脊椎矫正科
自我调节功能
自我调节是功能与生俱来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本能。
我们从出生开始,在我们整个的生命过程中,自我调节功能一直调控着所有器官的功能。
“难道生命在健康的时候来自体内,而在生病的时候来自于外界?就像很多医务工作者所认为的那样?”                      ——B.J.Palmer
假设一个人因为被撞或发生意外事故而变成植物人多年,他的心脏仍在跳动,肺仍在呼吸,皮肤仍可以出汗,头发仍继续生长等等,这些是为什么呢?就是自我调节功能在发挥作用。
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就是让儿童成长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成长的内在力量;让我们进入睡眠并知道什么时候让我们醒来的内在力量。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修复骨折、烧伤的皮肤及伤口。自我调节功能时刻维系着我们的健康。而它只需要从外界摄取空气、食物、水以及不受干扰地自由发挥作用(没有脊椎半脱位)。
肾是非常复杂的过滤器官,可容纳64米长的导管,每24小时这些小的蚕豆形状的器官过滤180夸脱的滤液,您的主观人为能做这些吗?血流速度是6英寸/秒,您能主观地控制它的流动吗?成人体内每6-7夸脱的血液中就含由30兆亿的红细胞,凭您的主观意识能造出这么多吗?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来自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却完全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完美!您是否承认这一点呢?如果是,那么就请相信它也一样有能力使您恢复健康!
自我调节功能——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
脊椎矫正医师要做的                患者要做的
——检测并矫正脊椎半脱位         ——有充足的时间接受治疗及休息
——向患者讲解脊椎矫正知识增强信心    ——请把您做矫正的良好经历告诉
需要帮助的人
为什么要健康?
时代的焦点将从同疾病抗争的医疗模式转移到保持健康的保健模式上。健康现在只是一个术语,它将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Edith Weiner,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脊椎矫正疗法是背疼就治背,胃疼就治胃吗?不是,脊椎矫正疗法是通过调整脊椎确保从大脑向全身传送的神经冲动不受干扰,使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充分发挥。
“要让人们认识到治愈能力是身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保持健康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Guy Reikman
您是想部分时间处于最佳健康状态还是想一直保持健康状态?
有些人只有当他们要参加运动会时才开始锻炼,而其他人每天都锻炼;有些人只有当他们意识到该减肥时才开始吃有营养低热量的食物,而其他人一直保持健康饮食;有些人只有当他们非常疲惫快要跨掉时才去休息和睡觉,而其他人每天都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些人只有当车子或房子坏了时才意识到去修理,而其他人对车子和房子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他们清楚这样做用得年头更久。有些人当颈背腰痛难以忍受,甚至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时才意识到去矫正脊椎,而其他人定期矫正脊椎维护健康。重要的是您想成为前者还是后者,对于我来说,我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天,每天中的每时每刻都能保持脑细胞与组织细胞之间神经传导的畅通无阻,使身体时刻处于健康状态!
脊椎矫正医师提醒您:将保养脊椎健康作为生活习惯,而不是看情况。
治疗将花费多长时间?
这取决于您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您是只想祛除症状,还是想通过脊椎矫正拥有通畅的神经传导来达到全身心的健康?请对您自己和脊椎矫正疗法都公平一些。
健康需要时间、休息和自我调节功能自然发挥作用。您可以尝试来4、5次,看看会收到怎样意想不到的疗效。
只要您坚持,健康伴您行!
不小心割破了一个口子怎么办?血可能马上就止住了,但伤口却不能马上愈合。过一段时间伤口就会结疤,虽然疤很难看,但我们都知道伤口在慢慢愈合。如果您每天都把疤撕掉看看伤口长得怎么样了,这样的话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长好呢?您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清楚地知道需要结疤多长时间以保护伤口,而不需要您主观地去干涉它。我们都渴望病痛一下子就好起来,但自我调节功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欲速则不达。违背自然规律,拔苗助长是愚蠢的。
假设一对夫妻想要一个小孩,如果他们试了一次,但妻子并没有怀孕,那他们就从此放弃不再尝试吗?同理,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只要您坚持治疗,就一定会收到明显的疗效。那么即使需要4天、4周甚或4个月又算什么呢?
让疾病以自然的时间、自然的方式痊愈是最好的!
这个道理对您来说不是太简单了吗?
如果您摔伤了一条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好?如果您摔伤之后也不休息,每天走路都用这条腿,那它可能永远也不会好。作为医务工作者,看到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是很痛心的。就是这样的人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就是不肯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和接受治疗。
帮助其他人
脊椎矫正疗法使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人类的身体和精神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得到适当的平衡就会使人的身心均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这种联系失衡那么人类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正常。做必要的治疗帮助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恢复这种身心之间的正常联系就是脊椎矫正医生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在身体层面上通过手法针对症状治疗。通过调动自我调节功能恢复身心之间的正常联系才是脊椎矫正疗法的本质。脊椎矫正疗法与其他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既不侵犯精神领域也不侵犯身体领域,而是解除干扰他们之间自然联系的压力。
脊椎矫正疗法是一种自然的疗法,请告诉那些病得最重的人,我们可以帮助他——今天就告诉他!!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第一人民医院美式脊椎矫正科
为什么比较两腿的长短?
检测并矫正脊椎半脱位的目的是让自我调节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经过100多年的实践,美国脊椎矫正疗法积累了多种方法可以检测脊椎半脱位是否存在:如X射线、触诊、肌肉检测、仪器检测等,这些我们都尝试过。之所以比较两腿的长短是因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好的!
检查两腿的长短是最保守的方法。它不需要患者暴露于射线的辐射。X光片只能显示骨骼当前的位置,所以只能作为参考(只有自我调节功能知道骨骼的最佳位置)。它显示不出沿着脊髓和神经传导的冲动是否减少。比较两腿的长短是发现脊椎半脱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不需要患者拖掉鞋子以外的任何衣物,而且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一把椅子就可以进行,既可靠又准确。药物(阿司匹林、咖啡因、药剂等)能使体表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因为药物有时会掩盖人体的正常反应,所以仪器检测时反而会把不正常显示为正常。
当脱离正常位置的脊椎压迫脊髓时,从大脑发出通向全身的神经冲动减少。结果之一是背部两侧的肌肉不平衡,观察到的标志就是两腿长短不一。调整之后,当脊椎半脱位不存在时两条腿平齐。当然在少数情况下不便于检查两腿的长短,但对各种方法权衡再三之后,比较两腿的长短仍然是确定脊椎半脱位是否存在的最佳方法。
请谨慎对待您的脖子
做完矫正以后,如何教导患者或让患者自己做一些保护措施以维持矫正后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保护矫正后的效果与做矫正本身同样必要。
如果胳膊或腿骨折了,外科医生会用夹板或石膏把骨折处固定直到愈合;如果肋骨骨折,会用绷带把骨折处缠住以防止呼吸运动对愈合的影响。做完脊椎矫正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保持矫正后的状态不被破坏吗?这会很难。
脊椎矫正医师可以教给患者的保护方法之一是以怎样的睡姿入睡最佳。很多人习惯向左睡、向右睡、仰着睡、趴着睡。但最佳睡姿是仰睡,其次是侧睡,但决不要趴着睡。不论您是侧睡还是仰睡,都应该在脖子和床之间垫上厚度质地适中的枕头,以保证头不会下垂。枕头的高度最好能根据不同的姿势进行调整,以适应脖子与床之间不同的距离。
注意:千万不要趴着睡!因为您趴着睡的时候就势必要把头转向一侧呼吸,这样脖子就处于扭曲状态,靠着温暖的床的一侧肌肉放松,在上面接触冷空气的一侧肌肉紧张。习惯性扭曲的脖子,就产生了或多或少永久的条索,表现为您总是感觉颈部肌肉发木,僵硬,摸上去有咯楞咯楞的硬条索或结节。在每天对患者的检查中,我们几乎总能判断出哪些患者习惯趴着睡,因为他们的检查结果普遍很差。
这样理解也许更简单:您是怎样站着的,您就怎样睡。就像您站着的时候不会把头向左歪、向右歪,也不会把头耷拉到胸前或把头向后仰一样,您睡觉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脖子的正确姿势。不要垫太高的枕头把头支起来,也不要根本不垫枕头让头直接垂到床上。
在美国的脊椎矫正诊所里,他们都非常重视颈部。给患者做完检查后,如果发现存在脊椎半脱位,就做矫正,矫正的关键在于解除脊椎对神经等组织的压力刺激。然后,患者被安置在移动床上,头部固定以防止扭动,患者被带到一间安静的休息室,在那里他可以平躺至少3个小时,在放松的状态中脊椎自动固定在矫正后的位置上。我们并不要求患者保持脖子僵直不动直直地看着前方不向任何方向转动,而是让患者以一个舒服的姿势休息、尽量放松,如果猛地活动,使脊椎肌肉突然受力,刚复位的脊椎很可能又会偏移。
以这种方式,一旦脊椎复位了,它就稳定在这个位置上。严格执行上诉的注意事项,就能有效减少治疗的频次,节约时间和金钱。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们随时帮助您恢复健康
接待时间:
上午          下午
周一 —— 周五     8:00 ——12:00     2:00 —— 6:00
周六 —— 周日     8:30 ——12:00     2:00 —— 6:00
我们鼓励那些还没有尝试过脊椎矫正疗法的人亲自来考察一下。
“有一个人车坏了,他叫来了一位修理工,这位修理工自以为知道该做什么,修哪里、怎么修才能把车修好。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鼓捣了很多小配件,车仍然没有修好。最后他为自己一整天漫长、辛苦的工作收了125美元;车主又叫了另一位修理工,他只花了5分钟,用一个工具修了一个地方就把车修好了,他收了25美元。车主非常气愤,说:你怎么能才修了5分钟,做了那么一点点就要了我25美元呢?修理工回答:我的目的就是把车修好,现在这个目的达到了!让车能开动我要了5美元,弄清车的故障在哪我要了15美元,知道不要做没用的活,不浪费你我的时间我要了5美元。”
如果我们帮助了您,请告诉其他人;如果没有,请告诉我们
脊椎矫正疗法帮助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人,使身体机能更佳,自我调节功能更强。我们不是治疗症状,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脊椎矫正医师深信任何人可能有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大脑发出通向全身的神经传导受到干扰。脊椎矫正疗法解除神经压迫,帮助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不受干扰地自由发挥作用。当干扰解除后,症状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您对此感兴趣,那么请来尝试一下安全舒适的脊椎矫正疗法给您带来的最佳健康状态。
在这个诊所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患者明白这个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所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能避免患者产生迷惑和失望。“脊椎半脱位”是在脊椎对通过神经支干传导的正常神经冲动的力学干扰。脊椎矫正疗法的目标就是检测和矫正这些脊椎半脱位。矫正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调整。这些调整减少了脊椎半脱位,从而使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得以最大的效率发挥作用。
通过脊椎矫正使神经传导重新恢复正常,身体机能也恢复到健康状态。
我坚信人们有与生俱来的达到真正健康的潜力
我渴望帮助新生儿、老年人和那些对健康失去希望的人们
我希望帮助而不是强迫、自由而不是控制
我选择关心患病的人本身重于他的疾病
我选择祛除病因重于治疗症状
我明白医生并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着重于生命本身的健康轨迹
我时刻准备着为他人服务
我想要做得与众不同
我每天都在见证奇迹般的疗效发生
我知道这样做是对的
祝您健康!
脊柱矫正手法各家学说之美式脊椎矫正
董安立博士北京凯诺脊椎健康中心董事长
美式脊椎矫正学(Chiropractic)又称整脊疗法或按脊疗法,源于欧洲的传统医学,是目前在美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自然疗法;是一门以脊椎解剖学、生物力学、X线影像学为基础,有着规范、科学矫正手法的独立学科.Chiropractic一词来自两个希腊文Chairo和 Practikos,字面的含义是手的实践,它是一门哲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美式脊椎矫正学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脊柱矫正方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脊椎矫正学从人体的整体平衡出发,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奥秘,以达到使人体恢复健康的目的。
1 美式脊椎矫正学的创立和发展
美式脊椎矫正学是Daniel David Palmer(通常称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此人是美国Iowa 洲Davenport市的一名民间医生,他于1895年9月对一名叫Harvey的患者进行手法治疗。该患者已耳聋17年,并有背部受伤的病史,经过检查,Palmer 发现患者的第四胸椎棘突向后移位,在患者同意对其实施手法复位后,Palmer利用手法将棘突推了回去,患者的听力恢复了。Palmer认为,这一切的发生,是他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后加以治疗,并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结果,这决不是单纯的巧合。
从那以后,Palmer开始运用相同的思路对大量的患者进行治疗,每次都以脊椎的棘突和横突做为杠杆来进行脊椎矫正,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Palmer是宣称利用脊椎的棘突和横突为杠杆来进行脊椎矫正的第一人,他意识到一个新的专业诞生了。
从最初的治疗到这个专业轮廓的形成,Palmer逐渐提出了脊椎半脱位这个专业术语,它是指脊椎偏离正常的位置,可以压迫神经引发一些疾病。在之后的两年中,Palmer建立了第一所脊椎矫正学校,并开办了诊所,高年级学生可以在诊所内实习。1902年,Palmer的儿子Bartlett Joshua(通常称为B.J.Palmer)进入父亲的学校学习,两年后他接管了这所学校,并于1907年成为校长,直至1961年去世。
D.D.Palmer于1913年去世,此时,B.J.Palmer已经领导Palmer脊椎矫正学院近七年了。1906年,D.D.Palmer离开了Palmer脊椎矫正学院。脊椎矫正学院的首届毕业生John Howard在离Palmer脊椎矫正学院不远的地方建立了另一家脊椎矫正学院。Howard后来把学校迁到了芝加哥,他认为脊椎矫正教学应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课程,如实验、解剖以及临床实习等等。今天这两所学校依然存在。
这段时期,其他的脊椎矫正学院也在美国相继建立起来了,最多时达到60所,可是,从业者之间的内部争论也越来越多。B.J.Palmer把自己作为脊椎矫正根本形式的保护者(今天称为正统脊椎矫正),实际上他仅仅是个名义上的领导者。在1910年到1926年间,B.J.Palmer失去了许多重要的管理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开办了自己的学校。从1924年开始,B.J.Palmer和少数忠实的追随者一起捍卫着正统脊椎矫正的地位,直到1961年去世。尽管B.J.Palmer的哲学观点直至今日仍在争论,但我们不可否认,如果没有B.J.Palmer积极推广脊椎矫正事业的热情和他卓越的管理才能,脊椎矫正专业今天将不会存在。B.J.Palmer作为脊椎矫正专业的奠基者是当知无愧的。
今天,脊椎矫正学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地位,联邦法律允许脊椎矫正医师在全美50个州行医,脊椎矫正已被列入美国医疗健康与医疗援助法案和医疗保险法案中。脊椎矫正博士学位由美国教育部授予,脊椎矫正学院被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认定为专业的医疗教学机构,并且大多数的脊椎矫正医师可独立行医。
2美式脊椎矫正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脊椎矫正学认为,人体健康是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相结合的复杂过程。人类出生时就具有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它被早期的医疗先驱者作为人体具有自我调整能力的证明。
D.D.Palmer和他早期的追随者强调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重视预防和保健。因此,他把诊断与治疗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紊乱作为脊柱矫正的重点。许多早期的医师认为一种疾病对应一种病因和一种治疗方法,今天看来,这种单一论的观点是不完全的。目前,已有许多事实说明,脊椎矫正具有良好的治疗疾病的作用。
脊椎,作为人体的中枢部位,在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协调并控制头部和四肢的活动。从每一对椎间孔发出的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脊椎的生物学背景。生物是逐步由低等动物如鱼类,逐步经过两栖、爬行的阶段而进入到哺乳类。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脱离了水域,登陆上岸,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动物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作用比陆地上小的多,在陆地上,动物的运动需要抵抗重力的作用,这就要求动物有强劲的主轴——脊柱和四肢来均衡的支持身体的重量。脊椎是动物体内骨骼结构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但这一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才定型的特殊结构,却要在100万年左右的时间内,由四肢爬行演化成今天人类的直立形态。现在看来,脊椎还不能完全适应由水平活动的结构转变为直立活动的结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脊柱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锻炼、劳动、学习等活动中受到影响,从而使24节脊椎和骨盆发生各种各样的位移。没有发生任何脊椎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同时,在脊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是少有神经分布的,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当脊椎没有位移并且处于静止、直立状态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当椎体发生位移时,椎间盘内部的张力分布很不均匀,易造成椎间盘的损伤。此外,脊椎不正常的位移还会极大的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化。这种不平衡的力学分布和退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因一个很小的动作,如咳嗽、弯腰等就可引起椎间盘纤维层的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突出。脊椎结构异常还可使邻近椎体的上下平行位置发生改变,造成椎间孔狭窄。其实,脊椎的位移在矫正的最佳阶段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儿童的脊椎柔韧性强,并未表现出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中不正常的位移会进一步发展,各种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年时期(18~25岁)就开始产生症状,如头晕、头痛、脖子、背、肩、腰疼痛等,不正常的脊椎结构也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通过矫正脊椎的不正常位移,可避免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长久以来,慢性的脊椎退化并未得到人们的足够的认识,许多人50岁以后出现腰酸、背痛、驼背等一系列症状,常被认为是人体机能退化的结果,而没有认识到,许多内脏的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脊神经的受刺激、受压迫有密切关系。脊椎矫正不仅可以维护脊椎的健康,更可使人延年益寿(据科学研究,人的寿命应为120岁)。
目前,对脊椎的肌肉骨骼系统的调整仍未引起一些临床医生的注意。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是整个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和身体其他系统一样得到认真的诊断、评价。此外,占人体体重一半以上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必须通过人体其他系统来供给,如果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未处于理想状态,其活动就会增加,能量的需求也必然增大。脊椎矫正学认为,脊椎的“关节半脱位”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可影响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有效的工作,也会加重人体其他系统的负担。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发达的,影响着人体其他所有的系统,因此,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中间的确切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可以肯定的。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来调节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人体的健康。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体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或寻找平衡的趋势,这就是Palm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天生能力”这个概念的基本思想。对脊椎的手法矫正是影响神经系统及人体其他所有系统来提高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使身体寻求一种相对的稳定。脊椎矫正能够通过改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状态来调整神经系统,从而使某些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综合症状得到改善。尽管脊椎矫正对神经反射所产生的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有关反射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总之,通过脊椎矫正的手法使发生位移的椎体复位,对因椎体位移引起的疾病或症状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因其他疾病造成的脊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和椎体的位移,脊椎矫正对这些疾病的康复也有良好的作用;但脊椎矫正最重要的作用是预防保健,通过定期的脊椎矫正,完全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至少可使现有的症状不在进展。
3 美式脊椎矫正学的现状
美国脊椎矫正教育委员会(CCE)于1947年创立,它后来被美国教育部和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评为脊椎矫正专业的认证机构。
John Nugen对提高脊椎矫正专业的教育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5年,他被国家脊椎矫正协会(NCA)委任为首位教育总监。Nugen花了将近20年时间规范脊椎矫正教育,这个规范化过程的一部分包括在1947年创立的CCE,在60年代末期,CCE规定被认证的学校录取新生时要求有2年的预科学历。1968年,脊椎矫正学博士成为被承认的专业学位。1971年,CCE成为一个独立机构。
以上的脊椎矫正教育发展进程使脊椎矫正学院把它们的专业标准升级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平上。CCE掌管着脊椎矫正教育的全部教学内容,要求某些知识必须教授给学生,并且对学校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对单个学校进行指导,效果非常显著。今天,所有CCE认证的学院教授课程的范围都很广,包括基础医学(如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如实验诊断、放射诊断、骨科学、营养学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公共卫生等)和临床实践。有趣的是,尽管课程是标准化的,并向公众保证大多数CCE学院的毕业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但每个学校除了教授学生相同的脊椎矫正技术课以外,各校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代表着一些主要的流派。例如,Logan Chiropractic University注重对骶骨的矫正,代表技术为Logan Basic。Sherman College of Straight Chiropractic注重对环枢椎的矫正,代表技术为Knee Chest Adjusting Technique。但是无论何种流派,一般都承认环枢椎是脊椎骨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低估次之。此外,很多技术还可以在毕业后的研讨会上学到。
目前美国共有17所脊椎矫正学院或大学,招收的学生要求具有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毕业时授予脊椎矫正博士学位,毕业后要经过4个部分的国家级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各州的执照考试,通过州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方可独立行医。
目前,全美国现约有60000多名脊椎矫正医师,遍布美国的各大、中、小城镇,平均每4000人就有一名脊椎矫正医师。美国的军方医疗机构以及体育界中,均有相当数量的脊椎矫正医师。美国各大主要医疗保险机构均认可脊椎矫正治疗。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脊椎矫正学的各项技术已非常成熟,安全程度很高,事故率不到四百万分之一。
当前,美式脊椎矫正学在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非常流行,在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也有很大的发展。欧洲及澳大利亚有类似美国的脊椎矫正学专业,仍然沿袭历史流传下来的手法。美式脊椎矫正学在日本与韩国发展的初级阶段(上世纪70年代初),少数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日本和韩国脊椎矫正医师回到本国,由于未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只能通过在社会上广泛招生,办短期培训班来争取生存空间并使这一专业得到发展。培训班的参加者包括武术师、按摩师等,一般没有医学学历。由于美式脊椎矫正的一些基本技术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大多数学员经过3个月的学习,就能开始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正因为他们大多没有足够的医学基础知识,对脊椎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分析极不深入,没有足够的X线影象学分析能力,因此,常常在临床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并且,时有事故发生,这一情况引起了美国脊椎矫正学界的极大关注。目前,随着更多的毕业生回到日本和韩国,那里已经成立了正规的脊椎矫正学会。日本最早的脊椎矫正学院成立于1974年,学制为5年,力求使毕业生达到美国脊椎矫正学院的水平。日本的脊椎矫正学会成立于1992年,学会成员已超过7000人,其中具有美国博士学位的成员逾60人。随着社会个阶层人士对这一专业的认识与支持,日本正在培养脊椎矫正学人才和规范脊椎矫正临床实践方面不断的整合、提高。脊椎矫正专业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对于我们如何在中国推广这一专业不无借鉴。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脊椎矫正专业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到这一事业当中,为发展我们自己的脊椎矫正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脊柱矫正手法各家学说之日式骨盆矫正压揉法
日式整脊——骨盆矫正压揉法是日本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所长,西园寺正幸先生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把人体骨盆移位看作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当人体骨盆处于正常位置时,髂脊连线是不平的,并与脊柱成直角相交,左右下肢长度相等,肌肉和脊边线是水平的,并与脊柱成直角相交,左右下肢长度相等,肌肉和结缔组织柔软富有弹性,各个关节能很容易发出清脆的矫正音。当人体骨盆移位时,可使脊柱弯曲压迫神经,结果使肌肉、关节和脏器发生功能障碍,因而产生各种疾病。
《骨盆矫正压揉法》共100个施术动作,是矫正法和压揉法的结合,是以患者骨盆为基础,以髋关节和脊柱为中心,将移位的骨骼予以正常化,并消除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紧张和僵硬,扩大各个关节的可动范围,调动人体本身自愈力(生命力),恢复体内的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80年代初,西园寺正幸先生创立的《骨盆矫正压揉法》,很快因其神奇的治病功效获得日本社会广泛接受,并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他的著作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等20多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在世界各国的普及协会和开设医疗中心,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90年代初,西园寺正幸曾多次来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他的表演示范赢得了在场学者的赞叹,但因历史的种种原因,使得在中国的办医办学未能正常开展。医科科学是用于造服人类的,是没有国界和政治色彩的。一晃下多年过去了,《骨盆矫正压揉法》这一医学明珠不能再作为收藏品了,作为西园寺的学生,我参加了04年中华脊柱医学论坛之后,十分振奋,受“百川”之托,我疾手写此简介,愿《骨盆矫正压揉法》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工作从此有新的发展。
脊柱矫正手法各家学说之倒悬推拿疗法
严金林,主任医师,为湖北省知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倒悬推拿疗法——是在人体的逆向体位下,施以推拿的各种手法,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疗法即倒悬推拿疗法。
倒悬推拿疗法是倒悬牵引与推拿手法的结合。倒悬是改变了正常人体体位,处于脚高头低的一种逆向体位之中,我们长期从临床病例中观察到,在这种被动的逆向体位中,人体的肌肉骨关节的松弛度较其它体位更好,配合推拿手法疗效更佳。由于逆向体位所致的血流量、骨关节间隙、内脏体位及生物力学的变异正在研究之中,力争在基础理论上有所进展和突破。随着患者体位的不同,推拿手法要求也不同,施法的部位,手法的力度,手法的方向,均与其它体位有所不同。推拿的手法施治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改变,正与医宗金锏正骨心法要旨所云:“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从而指出了不拘一格的正骨推拿中手法的施法旨意。
我国牵引疗法的记载在元代名医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对正骨手法贡献巨大。此书是以《理伤续断方》为蓝本,吸收了宋代的骨伤基础,结合家传经验书写而成。此书首创了利用身体的重力牵引进行腰髋复位的各种方法,特别是脊柱骨折的倒悬复位法及髋关节脱位的倒悬复位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公元1337年)首次记录了脊椎骨折以及倒悬复位的治疗方法,从而发明了借助自身重量进行倒悬牵引的方式,并着重强调要在身体坠下后伸直,让腰部后伸,这种“未直则未归窠”的过伸复位原理,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首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创举。《医世得效方》中的坐凳架梯,软索悬吊,都是以自身的牵引力替代拔伸手法,这是推拿史上的重大发明,从此开辟了中国医学史上用器具倒悬牵引治疗骨伤疾病的新篇章。
十五世纪欧洲最原始的牵引方法是将患者的双足捆扎于木板或梯子上,头部朝下,使其自身重量牵引其肌肉和韧带,达到复位的目的。
1927年英国的代维斯才用悬吊法治疗脊柱骨折。黑波可特,设计了许多牵引器具配合骨科的复位,同时,他也认为正当的牵引方法不会造成人体的伤害。综上所述,牵引疗法虽有漫长的历史,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临床的发展还是在近几十年。目前报导最多的是,牵引的体位、方法、强度、时间、角度及疗程等方面,对牵引机理的研究正在探讨中,从临床观察上我们认为,一可缓解软组织的紧张程度,二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三可调整脊柱的正常曲度,四可缓解神经根的粘连。
牵引疗法是康复、物理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牵引疗法与推拿疗法的结合,在古医籍中,骨科治疗上有所记载,倒悬推拿疗法在近代也鲜有报导。倒悬加推拿疗法的发展,尚在古医籍中未查到有关记载。1998年我们通过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中医学院分中心检索到几篇已发表的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文章,其中多数以倒悬牵引为主然后施以正常体位下的推拿或其它疗法,而在倒悬牵引下施以推拿手法治疗的似未见报导。
我科自80处代起开始在临床上采用倒悬推拿疗法,最初是在简单的单杠上倒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医疗机械取得了进展,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发明了倒悬牵引床。90年代未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种向其它病种突破,从颈、肩、腰痛等症向肾、胃、子宫下垂等内科疾病发展。
倒悬下的推拿疗法仅在起步阶段,关于牵引推拿疗法许多观点尚在争论之中。倒悬推拿疗法也必须严格的选择适应症,掌握禁忌症。在操作中必须安全、可靠,解除患者的心理紧张因素。因病施治,施治得当。因此,我们在临床上的大胆设计仅起抛砖引玉之用,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脊椎矫正各家学说——通督按摩法
来自:中外脊椎矫正手法荟萃
贺振中、李建仲
通督按摩法是王中衡老先生及其弟子贺振中、李建仲等综合百家之长,以几十年临床推拿实践为基础创造的,是系统化了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整脊推拿流派。它在理论上已经较为完善,主要是立足于中医的经络学说,以脏腑、经络与脊椎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及脏腑辨证指导临床,应用推拿这一主要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使督脉的气机条达,进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扳法、推法、按法等手段,循督脉(主要指脊椎)辨证施治,调理其错动歪斜的关节,甚至于鼓动或调整腹内气机(即丹田中的元气),以通其经络、振奋阳气、安内攘外,从而恢复脏腑、经络的本来机能,使其返朴归真、各司其职,属一种正本清源的推拿疗法。
脊椎手法三要素
一、理论体系。
二、基础学科。
三、手法操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脊100问-- 整脊圣手的整脊理论操作精华(2
【博览群闻】脊椎小关节介入治疗在慢性脊柱源性疼痛应用进展
【脊柱侧弯】不良体态为什么会引起腰痛呢?
整脊医学50问
脊椎保健常识
脊椎的基本解剖学(人体必需知道的健康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