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中心小组学习的再思考

日前,中心小组学习在学校高二年级开展的轰轰烈烈,以下这些是我在学期之初开展中小心组学习之前的一些分析和理解,比较原始。

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相对比较流行并卓有成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解读这种学习方式之前,我阅读了相关的资料,发现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明确这种合作学习目前存在的一些优缺点,然后根据合理的模式进行班级内部的调整与改革。以09级教学15班为例,这个班级是一个文科倾向班级,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差、钻研能力差等现状,但是文科倾向生善于表达、领悟与合作的一面,又非常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针对这种现象,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小组成员的界定

在划分小组成员的时候,我主要考虑了几点:一是小组成员不能过于分散,最好和座位相关,可以进行及时的交流;二是小组成员整体素质不能太差,要结合相关学科成绩,最好能够组内成员有某一学科比较专长的,或总学科有相对比较优秀的;三是小组成员在性格方面不可以过于浮躁或者沉闷,最好是组内成员性格互为补充。基于这几点考虑,我首先在学生的座位设置上下功夫。

双横线为A档生,单横线为B档生

绿色标志的为历次成绩A\B档生

 

隽镇瑜

507

张 鑫

54

郑贻栋

260

朱天成

604

曹瑀喆

405

郭 鹏

41

张天龙

157

 

437

石皓天

376

穆 青

5 组长

刁慧莹

309

国树伟

633

袁春晖

416

张盈艺

69 组长

 

147

袁海航

356

韩富文

222

王 喆

80

 

257

 

408

张钰珊

555

薛 冰

165

袁宁馨

2组长

 

516

刘格格

531

许 昭

32

韩新力

128

 

449

 

518

张晴晴

186

亓 群

35

孟虹谕

504

孟葆玥

235

隋新月

99

邹一鸣

191

刘坤昌

282

于晓薇

368

王康靖

308

蔡翌

47

 

242

张慧萍

247

常晓云

25组长

 

82

董保麟

410

韩红豆

227

 

121

张佳莹

126

王蓓蓓

71

张冰洁

585

王冬雪

179

亓 莹

11 组长

 

431

 

403

 

181

奚 悦

56 组长

 

431

宁春钰

431

周梦洁

76

邴玉璇

264

 

373

高百含

546

董 雪

112

侯晓萌

209

李欣蕊

258

蒋炳淑

386

孙瑞晨

215

刘巧云

3

徐亚迪

365

这样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小组,组长分别由学习相对较好的五个学生担任,并且均衡了各组之间的A\B档学生人数,为了防止南北两边分化,特别权衡了南北两边的各档人数,并设置每边的中间小组为南北中心小组,这个中心小组较其它前后两个小组比较,实力相对较强一些。

除此之外,将中心小组骨干力量组建成班级中心小组领导小组,进行整体的调度,防止集体大参与时思想过于分散。

二、小组活动的时间

考虑的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实际,我计划将小组活动的时间非为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课上时间就分配给各任课教师按照教学相关要求,进行有效地小组讨论,时间长短由任课教师决定。课下时间又分为两个层级,一是集中活动时间,二是分散活动时间。集中活动时间初步定于学生两周一休回来的周日晚,大约是5:30——6:40,约一小时多,主要采取班级全员参加的方式;分散活动时间初步定于每天中午11:45——12:05(这段时间每个班级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教室进行学习)和晚饭空。鉴于时间比较分散,暂不考虑全员参加,而是各小组分散活动。通过集中与分散两种时间的结合,力争能够有效地把握学习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度,最大化发挥合作效能。

三、小组学习的内容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主要是采取本组内学习和小组间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本组内学习,即组内各成员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究学习,形成合力;小组间学习,即各个小组彼此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有效的互动,传递有效信息。这就需要我先前设置的南北分区三个小组中间的那个中间小组发挥枢纽作用,鉴于南北这两个小组的实力相对比较强,所以很容易先彼此在南北两侧形成中心吸引力,然后南北分别形成中心力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合力彼此学习。

我初步设想的方案是:设置一个有效问题,比如探究本周内各科的难题。五个学习小组可以先采取分散时间的合作学习,先攻克小组内总结的一些难题,然后汇总、整合之后,各个小组于集中学习时间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和存在的疑问,再以南北两侧的中间小组为中心,进行大讨论,得出成果。最后由中心小组的领导小组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班级难题,可以选派几个代表采取讲授法,给学生们答疑以及深化。

分散时间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自由,可能学生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这时候就需要发挥组长的领导作用,因而前期要做好组长的工作,力争各组长能够主持大局、调动组员、有效探讨,而组员方面,应该加大对小组探究益处的渗透,促发学生能够有兴趣主动参与;集中时间的合作学习,我认为必须有班主任老师在场进行调度,防止学生最后零散化、盲目化。如果能够进行专题探讨的话,也可以将这一任务细分到各任课教师处,可能学生对某一难点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到位,同时能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事半功倍。

另外就是,活动的主题越小,学生就越好寻找切入点,可能掌握的力度就越大。

四、小组活动的评价

关于小组活动的评价,我考虑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其中,学生的评价可以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就穿插,倡导学生直言不讳的同时多去肯定与发现对方的亮点;而教师的评价既可以穿插在活动中间来调节活动的氛围,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前进行收尾,尤其是专门的任课教师相对比较专业的总结与概括,可能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仅是班主任参与的话,我认为班主任不但要在活动期间,在组间巡回指导,仔细观察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和学习情况,鼓励后进生参与合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注意把握活动内容、时间、纪律等细节,力争在活动结束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另外,我认为中心小组合作初期,班主任老师应该做好调动工作,使学生有兴趣参与班级活动,而不是将问题搁置在几个所谓的尖子生身上去解决,同时避免部分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担心这种活动方式浪费时间而自己什么都学不到,而后进生懒于参与,或者难于参与。我们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钻研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豁达开朗、乐于参与的性格。

中心小组学习的再思考:

如今,这种形式的学习已经进行了大概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和修正,但是总觉得有不尽完善的地方。现将自己目前正在做的几项工作总结如下:

1小组成员的划分。按照学校的要求,将班级分成了八个小组,为了促使小组之间形成战斗力和组内部的合力,我分别组织各小组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并且为了增加趣味性,要求各组成员有共同的组名和口号。据相关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现在上课进行小组讨论已经初具规模。

2小组讨论的内容。先前初级阶段,学生仅是每节课日复一日的处于问错题的阶段,很多同学把平日的错题积攒下来专门这一时间集中解决,长此以往必然会囤积大量的难题和错题,导致日常知识吸收出现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结合学校走班的形式,我将讨论课分类管理,比如周二语文和英语为主,周四数学为主,周五文综为主,周日周练为主,这样学生不会把七门科目一股脑的抛掷在一节课上,手忙脚乱。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讨论的盲目化,要求每节课讨论之前大家要制定出来简单的计划,以书面的形式放在班级的口袋里,供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互相交流学习。除此之外,对于讨论的内容也所有要求,比如结合学校一轮的形式,提倡学生除了小组布置任务按时定量完成之后,还要求学生不管是对于难题还是错题一定要做出规律性的总结,千万不要只是停留在某一问题的单一提问上,这种讨论必须建立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所以在讨论之前自己要先查阅资料,深入分析,然后在组内课上讨论的时候注意抓住规律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另外提倡学生按照一轮的模式,每组确立一周的侧重点,以此避免讨论无的放矢。

3小组讨论的作用。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组讨论纯粹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难题或者错题么?几个月下来,我想,如果将学生的学习层次定位于此的话,难免会有些遗憾。所以,最后我将小组讨论定位于加强组内的合作效能,从而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力和竞争力,然后通过各个小组的不同评价结果,提高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以期达到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良性循环。同时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强化工作的落实,要逐步使得小组自治最终达到替代班干部的值周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使得班级工作精细化,同时可以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和竞争的能力。因而,我现在对于各小组的培养基本上类似于对于各个团队的培养方式,我们只有深度开发出学生的潜在领导力和钻研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

4小组学习的力度。我初步计划是高二形成规模,然后高三之后,学生有了一轮复习的经验就可以自主进行组内的交流与学习,使得学生养成自觉查阅资料、深度分析,组内规律性总结、思路引导,全员学习这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模式。当然,在这个模式的循环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避免小组讨论变得散漫化、盲目化,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给学生以方法的引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关于中心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想法。由于每个班级的模式与构成不尽相同,因而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还值得商榷,同时由于初期设想,还有很多不周之处,还望批评指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量化标准(讨论稿)
学习小组建设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上交材料
小组合作值得关注的14个细节
“双减”下的精细化班级管理(复制即用):班级培优辅差管理办法
拿来就用(11):班级学习小组建设考评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