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脸识健康——中医“望诊”如何运用于生活

看脸识健康——中医“望诊”如何运用于生活

俗话说:“健不健,看容面”。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舞台”,也是反映体内诸病的“窗口”。故“察颜观色”不失为早期发现疾病的一种重要而简便的方法。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望诊即是通过观察人的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如何通过看脸来判断健康?如何解读“脸上的健康密码”?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门知识,并不是为了要成为一个中医师,而是为了自己照顾自己。那“望诊”如何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呢,都有哪些简便实用的方法?


身体密码都写在脸上

望诊的根据来源于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人体面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面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


中国古代有本《难经》,全名叫《黄帝八十一难经》,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内经》中的81个难题,传为秦越人(扁鹊)所作。其中有一问:“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扁鹊回答:“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可见,只通过观察一个人脸上的气色就能判断他的病情是最厉害的。”黄教授举例说,“比如一个人的唇色不好,可判断他的脾胃不好,唇为脾之华,要判断一个人的脾胃好不好,就看他的嘴唇。五官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


“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五色到底指什么呢?“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因此,如果一个人面色泛青,是肝血功能失调,要注意肝胆方面的疾病,性情易郁闷;面色偏红(或肤色易泛潮红色),则说明心脏功能偏弱,心火偏旺,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性格易急躁;面色萎黄没有光泽,是脾胃功能失调,易消化不良,肚胀,一般患有胃病,或浅表性胃炎,性情易思虑;面色苍白没有血色(或肤色过白),是肺功能偏弱,面部皮肤毛孔易粗大,说话声音轻微,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易乏力,性情易忧伤;面色晦暗没有光泽,则主肾虚,睡眠质量不高,记忆力减退,易腰疼,而且容易受到惊吓。”


为自己望诊,疾病先知

知道了上述理论知识,怎样用在实际生活中,来判断自己健康与否呢?黄重尘教授支招说,“其实有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你比较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在脸色上有哪些差异。还有个更简单的办法,早上起来看镜子,看自己是否‘眼白是白的,眼黑是黑的’?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精气皆注于目。望目不仅可以望神,而且可诊察五脏病变。眼睛黑白分明,视物清晰,说明你身体状态非常好。如果不是,发现自己的眼白不是白的,那是肝太累了;如果眼黑不是黑的,那是肾太累了。如果耳朵也很赤红,那说明压力太大了,肾脏在发炎,为什么会发炎,因为内心焦虑啊。这时候就该提醒自己,要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心态了。”


什么时候看自己脸部来判断身体状况最有效呢?中医诊断学专著《望诊遵经》里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刚起床的时候。所以早上一醒过来,就可以拿镜子来看一看自己的脸,这时候就能看到脏腑的颜色。需要注意的是,脏腑的颜色在脸上并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像云朵一样跑动着的。


五脏健不健康,不用拿手术刀切开看,不用去照X,只要用眼看自己的脸,你的脸上都写着。“如果望面色辨别不是很容易,那有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望脸上的毛发,因为脸上的几种毛发也代表着你的五脏六腑。”黄教授解析说,“肝属木,所有的树木都要横着长,才能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脸上只有一种毛发是横着长的,就是眉毛,所以眉毛看肝气,眉毛很浓密,说明肝气好,眉毛稀疏,比如有的女士美容时拔掉眉毛后就长不出来了,说明肝气不足;肺属金,金气缩,所有的金属融化以后都会变成很小的体积,我们脸上只有一种毛发,长在很局促的地方长,就是鼻毛,鼻毛看你的肺脏;肾属水,水往下流,在我们脸上只有一种毛发往下长,那就是胡子(女士看腋毛),所以胡子多的人,肾脏功能很好,肾气旺;心属火,火只会往上,我们身上的毛发只有头发是往上长的,所以头发看你的心脏,如果你最近洗澡,看到地上掉一堆头发,说明你最近心力交瘁;脾属土,山河大地,土到处都是,所以身上手毛、脚毛、胸毛,这些毛发都旺盛的人,脾脏一般都很好。大家不会看五脏六腑,那总会看毛发吧,通过毛发的情况也能识别五脏健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透过镜子,了解自己脏腑的强弱。然后用五行的方法,哪里不好,我们就去调理哪里,当然,这就是医生的专业知识了,治疗和调理需要交给医生。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传统知识,多关注自己,关注身边的亲人,以尽早发现疾病,在疾病还未发展严重时,就能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将疾病消弭于无形。所以中医说「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就是这道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脸色发黄或发黑,是哪里出了问题?|每日一招
中医脏腑调理 五脏排毒调养方法
脏腑的声音:中医教你来调理 ,五脏排毒调养方法!
望诊之望色
[中医文化]面诊口诀
植物神经紊乱中医称之为“虚劳” 中医辨证施治“虚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