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子给老人带好吗?

孙子给老人带好吗?


                   

                       
2011-02-14 15:26来源:99健康网
分享到:


                   

                   
               

               


本文导读: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妻生完小孩子后,都会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那么小孩给老人带好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们的通病



  症状



  晓强刚4岁,特别能吃,他在幼儿园一顿能吃11个包子,回家还照吃不误。妈妈无奈向奶奶提议,晓强从幼儿园回来就别给他东西吃了。可奶奶说,现在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孩子想吃点东西还控制,那不成了旧社会?结果,在奶奶的溺爱下,晓强现在已经45公斤多了,腰围比妈妈还粗。



  有一次,妈妈不让他再吃巧克力,晓强竟然挥拳向妈妈打去,打得妈妈鼻血直流!儿子一直在看电视,父亲让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后果:



  一些专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辈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胆子大,很小就能横穿马路。而由祖辈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 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



  专家点评:



  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年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还有的老年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 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之所以产生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主要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对孙辈常常包办代替一切,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误区二:经验代替科学垄断对孙辈的教育权



  症状:



  笔者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



  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糖水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孩子的父亲一气之下去和奶奶理论,谁想到奶奶却说:“别信那些书上的说法,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说了,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我把你们兄妹7个都带大了,哪个不长得人模人样的?”



  许多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有些年轻父母希望用新式育儿方法抚育、教育孩子,有些老年人却对此看不惯,总觉得自己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带个孙子还会没有资格?



  一项“隔代家庭中家教现状的调查”显示,祖辈和父辈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面的确存在巨大差异。据抽样调查统计,在“从孩子3岁时的表现就可能看到他的将来吗”这个问题上,有70%的祖辈表示同意,而父辈同意此观点的只有21%。在“您向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后,能否坚持到底不改变”的问题上,能不改变的祖辈只有27%,父辈则达46%,可见祖辈对孩子的溺爱远胜于父辈。另外,不能经常发现孩子缺点的祖辈有33%,父辈只有3%,显然祖辈对孩子的了解、观察远不如父辈。育儿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



  后果: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大多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年轻人教孩子知识,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大多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会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作准备。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的时候,往往以经验为主。长期生活在垄断教育下,面对不一致的教育环境,孩子比较容易形成两面人格,对事情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



  专家点评: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



  时至今日,不少人学习新知识较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因此,“经验”与“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



  误区三:祖辈的思想意识影响孙辈几岁的孩子像个“老头、老太”



  症状:



  晓晓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不错,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可最近老师说晓晓的自信心不足,总是唉声叹气的。老师的一席话引起了晓晓父母的注意,经过仔细观察,他们确实发现女儿比较自卑,而且言谈中总是哀叹自己是个女孩子。后来,经妈妈一再询问,晓晓才说自己很担心成绩会不好。



  妈妈问:“你的成绩不是一直很好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晓晓说,听奶奶说的,女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笨的,而且竞争不过男孩子。因此,晓晓一直忧心忡忡,总觉得自己会变笨的。



  老年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一些错误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孙辈,给孩子带来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贺是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她的孩子在两岁以前给父母带,可是当孩子两岁以后,贺梦就坚决不许父母带了,为这事儿,母亲还哭了一顿。但贺梦认为,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孩子两岁以后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如果还让老人带,即使老人不溺爱孩子,老人的一举一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说话像个老太太”。她说在她们去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有许多孩子不像孩子,没有了天真活泼,倒像“老头、老太”。



  后果:



  在与孙辈的亲密接触中,祖辈们的世界观无意中会隔代传播,以至增加了儿童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同时,老人的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和固执,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孙辈接受新的知识会起负面效应。



  专家点评:



  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时至今日,一些老年人不爱读书学习,或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而阻碍了他们学习新事物。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年人待在一起,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



  误区四:亲子隔阂一箭双雕造成祖与父、父与子的双重伤害



  症状:



  刘大妈刚有个孙女,她说自己坚决不管带孩子,并说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原来,她的儿子今年已经30岁了,到现在都不管她叫妈妈。



  刘大妈伤心地说:“当年,我工作忙,家里孩子又多,只好把这个儿子交给姐姐带。等孩子快上学的时候,我把他接了回来,他就对我特别陌生了,从不管我叫妈,一直到现在。如果当初我自己带孩子,就不会这样。”



  陈女士对此有着特别的感受。她说自己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己早就对子女们说了,父母一不管住房,二不管带孩子。陈女士还搬出了《婚姻法》,告诉我们法律并没有规定祖辈有带孙辈的义务,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



  后果:



  亲子隔阂可以说是隔代抚养的又一个不良后果。这里涉及到的亲子隔阂包括两层:一是祖辈与父辈的隔阂,一是父辈与子辈的隔阂。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或者为了笼络孙辈的情感而经常给孙辈一些“小恩小惠”,父辈看不惯就有可能从中进行矫正。



  父辈管教孩子,祖辈如横加袒护与阻拦,这些都会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另外,祖辈的过分宠爱和父母的严加管教,会使儿童在感情上形成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爱我,爸爸妈妈并不疼我。于是,虽然是同样的爱心,却导致了双重的伤害。



  专家点评:



  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的亲情就会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另一方面,相互不一致的教育态度会使孩子觉得有空子可钻,因此形成教育上的“防空洞”、“避风港”,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误区五:祖辈的“看管方式”导致孙辈活动范围封闭



  症状:



  张先生称自己的老伴为了带好孙女把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如果用这种精神搞发明创造肯定行。他说老伴怕孙女磕在桌子角上,把家里所有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棉花和胶布,还不许孩子到处跑。张先生的女儿却对他们的做法有意见,女儿认为,小孩子就是要蹦蹦跳跳,就应该让她到处跑跑,如果总是封闭在家里,孩子还怎么成长?



  在一些小区内,我们常常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在路边、楼下坐着晒太阳,孩子们或者乖乖地坐着,看行人来来往往;或者被老人揽在怀里,听老人们拉着家常。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



  在前面提到的“隔代家庭中家教现状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与父辈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12%,而父辈却有55%。由于祖辈对孩子采取限制多于引导的“看管方式”,所以孩子的主动交往意识弱,隔代家庭中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9%,非隔代家庭的孩子则达24%。



  后果: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带孩子活动范围大多比年轻人小,而母亲带孩子又往往比父亲带孩子活动范围小,这是和人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相关的。因为老年人大多生理衰退,喜静懒动,因此,在带孩子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圈在家庭的范围里。而且,老年人记忆衰退、思维缓慢等自然衰老特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专家点评:



  幼儿和儿童时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给他们合理的智力刺激和运动量。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小环境内,孩子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样的孩子适应社会的程度与那些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会有所区别,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返回99健康网首页>>



(责任编辑:王清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教老师告诉您怎样教育孩子之八_
隔代教育问题
爷爷 爸爸妈妈在哪里?
“隔代亲”不利儿童成才?
《完美隔代教育》——做好隔代教育的终极攻略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