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首诗词,牵动无数读书人考试的心

  6月7日高考就要开始了,这可是中国目前头等大事之一。其实考试历来都是文人士子的人生大事,毕竟人人都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如此,高考亦然。每年高考时分,大家纷纷写文作诗抒发感慨,这也是中国一大胜景。其实这种做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古代以科举为题材的诗不胜枚举。古典君在这里为您精心挑选十首,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代考试的种种,也祝各位学子高考顺利!
  《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古典君:这是唐代朱庆馀考前写给水部(唐时属工部)员外郎张籍以探听虚实的。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表达忐忑心情。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如今看来,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酬朱庆馀》【唐代】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古典君:这是张籍回复朱庆馀的诗。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其诗比作“菱歌”,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劝学诗》【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古典君:宋真宗赵恒颇具文学才能。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简直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千百年来,人们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作为一个皇帝,珍惜文人、提倡读书若此,也难怪陈寅恪先生说:“(中国的)士大夫文明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
  而放榜之时,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放榜日》【唐代】徐夤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古典君:唐进士试放榜多在二月,一般在清晨,榜张贴在贡院东墙。榜文以黄纸淡墨书写,喜庆吉祥,故称“金榜”,这就是“金榜题名”的来历。参加进士试的举子,多则两千,少也不减千,得第者不过百人中一二人而已。最后的幸运者是谁?不但为应试者所关心,即长安百姓乃至百官们都很关心。所以进士放榜,是牵动长安的一件大事。而本诗就详细描写了放榜之时全城轰动的景象,其热烈气氛不亚于现代。
  《再下第》【唐代】孟郊
  一夕九起嗟,
  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
  空将泪见花。
  
古典君: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后来终于登榜。孟郊少时家境甚苦,且几试不第。46岁方时来运转,中了进士。唐代新科进士要骑着高头大马,头簪金花,游街夸耀。所以,孟郊又写下一首《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就是在这样踌躇满志的时刻洋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忘乎所以之状跃然纸面。想到日后的金钱美女,锦衣玉食,寒酸大半辈子的老孟真是有点乐得屁颠屁颠的了,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唐代】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
  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
  已将春色入关来。
  
古典君:这是杜牧在洛阳中进士后写的,意思是: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三十三名中举的进士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进,他们要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出席各种酒会宴席,喝着秦地的美酒,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们带进了长安。其喜悦矜夸的感情,溢于言表。
  《上李穆堂》【清带】袁枚《随园诗话》载
  门生未必敢升堂,
  道路纷纷闹未央。
  我献一梯兼一策,
  墙头高立贺知章。
  
古典君:康熙辛丑年会试,主考李穆堂所取皆为名士,引起普通落第者的闹事,让围住了宅邸,弄得新科进士来谒见谢恩都进不了门。外面闹事的没完没了,新科进士不敢升堂拜见,我送你一副梯子一条妙策,像贺知章那样立在墙头算了。为什么如是说?原来,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在礼部任主考时,也曾取选不公,引起过应试者的抗议,贺知章怕挨打不敢出门,就在後园搭了一梯,站到墙头与应试者对话谈判,一时传为笑柄。诗作者以此典故讥诮李穆堂,真可谓恰如其分。
  《落第长安》【唐代】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
  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
  且向长安度一春。
  
古典君:可惜考试毕竟是残酷的,有人高中春风得意,也有人落榜黯然神伤。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家园是那样美好可我还留在长安,在这圣明的时代考不上进士真感到羞耻。回去恐怕故乡的花木鸟儿都会嘲笑我,还是在长安再暂住一年吧。诗中是无限的心酸,无限的失落。
  《长安落第》【唐代】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
  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
  一回春至一伤心。
  
古典君:唐诗人钱起,是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也写有这首《长安落第》。此诗的意思是:重门深闭的宫殿中鲜花盛开柳丝低垂,对酒唱着悲歌泪水落满衣襟。不久后春光过去花谢了莺儿也换了羽毛,每一回春天来到,不幸的落第使人免不了又一次伤心。及第者欣喜,落第者焦虑,几家欢喜几家愁。与及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落第归来,家人乡亲嘲讽,自己失望煎熬,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心中永远的痛诉诸笔端。
  但是最出名的落第诗则属于柳永。
  《鹤冲天》【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古典君:这是宋代词人柳永早期的作品,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因这首词,柳永后来屡次被黜落金邦,被皇帝讥讽:“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也因这首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流连花间。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所以,他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但落第之后,大宋少了一个可能会很平庸的官员,而多了一个注定彪柄千古的伟大词人,命运的复杂,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18176】诗说高考放榜时
这些名篇流传千古,竟是考试给了他们灵感
落第长安[唐代诗人常建创作的一首诗]
李白、杜甫、柳永、陆游、黄巢、洪秀全,落榜后逆袭成为大神
十首古诗词,道尽学子心
杜牧和孟郊中进士后,都写过狂傲之作,为何后世却损孟郊夸杜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