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北京城,凸显了高度中央集权王朝的都城的气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改称北平府,并把北城墙向南移两千八百米,缩小城区范围,以利防守。

  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夺得帝位后,称北京。永乐十四年(1416年)决策把元大都改建为新的都城,创建新的宫殿。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改称“京师”,以区别于南京。

  改建措施

  中国古代有一个坏传统,即新兴王朝大都要把前朝的标志性建筑如宫室、宗庙甚至都城毁去,以绝其“复辟”之望,并树立自己的标志。秦始皇灭六国后,拆毁六国宫殿,故项羽出于报复也烧毁咸阳,以后就成为惯例,在各王朝更迭时大都发生过这种破坏。但明代拆改元大都,除延续这个传统外,还有民族因素。

  元末农民起义的目的是反对元的暴政,特别是民族压迫,口号是“驱逐胡虏”,因此,明建国后的基本措施是恢复和发展唐宋以来的汉族传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所以其规划思想也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蒙元特色,形成能代表“恢复中华”的明朝的新面貌。但大都的街道格局形成已近百年,很难做重大改变,所以只能基本沿用,而尽量去除城市中带有标志性的布局和建筑群,依照唐宋以来汉族文化传统加以改变。为把元大都改建为明北京,大体上采取了城与宫都向南移、改变宫与城的比例关系和以宫城轴线为全城轴线等措施。

  1.城向南移。明北京城的东西面沿用元大都旧城墙,北墙即洪武时建的新北城墙,南墙则因宫城南移,向南拓展了约七百米。所以明北京的位置比元大都稍向南移,并非全在元大都旧址上重建,面积也由元大都的五千零九十万平方米缩减为三千五百万平方米。都城南移后,东、西城保留了元代城墙上三门中的南、中两门,但改变了门名。南、北面城虽为新建,因街道网未变,城门只是沿街道向南推移,但也改变门名。这样,城门数由十一座减为九座,城门名也全部改变。

  2.拆元宫建新宫。建都之始即彻底拆毁元宫,在代表元代皇权的元后宫正殿延春阁基址上堆积大量拆元宫的渣土,形成人工土山,即现在的景山。此举含有对元政权镇压的象征意义,所以明人称它为镇山。明把新宫建在原元大内的南半部,东西宫墙沿用部分元代之旧,南北宫墙则向南拓展,形成现在的紫禁城。紫禁城宽与元宫同,而深度则有所缩减。

  3.改变都城与宫城间的比例关系。在都城、宫殿尺度改变后,都城与宫城间的比例关系也发生变化。明代都城、宫城的东西宽度与元代相同,其比例仍为九比一,但在南北深度上的比例改为五点五比一,这样,都城与宫城的面积比改为四十九点五比一。如考虑北京西北角内斜所缺部分,可视为四十九比一。《周易·系辞》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说法,改建时令北京城与宫的关系为四十九比一,正是隐喻“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说法,改变了元大都以九比五象征“九五之尊”的含义,在建都的经典依据上做了根本性的改变。

  4.确立全城唯一的南北轴线。新建的紫禁城在元宫基础上南移,所以仍位于元大都的规划中轴线上。同时,又拆毁了作为元大都几何中分线标志的鼓楼、钟楼和其东的中心阁,在原中心阁一线上建成新的鼓楼、钟楼,南对景山及紫禁城。这样,全城就只有这一条穿过紫禁城基本上纵贯南北的规划中轴线,改变了元大都几何中轴线与规划中轴线并存的现象(下图)。


  明永乐始建时北京平面示意

  以上是明永乐时把元大都改建为北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到宣德、正统时(15世纪上半叶)又进一步完善,在土筑的城墙内外侧包砖,形成完整的砖城。又修建了九个城门的门楼、瓮城,在城门外建牌楼和石桥,到正统四年(1439年)基本完工,形成远比大都土城壮丽的砖砌城池。正统七年(1442年),又在皇城正门承天门(今天安门)与皇城南突的外郛正门大明门(近代称中华门,已拆)间御道东、西侧的千步廊外侧按南京的布置特点分别建六部、五府等中央官署,改变了元大都官署分散布置的情况。这样,就基本上完成新都城的宫室和中央官署建设,也进一步突显了城市的中轴线。尽管原来大都的主要干道和东西向的胡同保留下来,但作为元政权标志的宫殿、坛庙、官署、城门、城墙等重要部分已被明代的新建筑所取代,元大都遂被改造成明代的新都城北京。

  明北京城的布局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内城)东西宽为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为五千三百一十米,面积为三千五百四十万平方米。城南面三门,东、西、北各两门,共有九门。它的城市干道和胡同基本沿元大都之旧,因南北向的城门不相对,城内没有南北贯穿的街道,东西向的城门虽相对,却受积水潭与皇城阻隔,也未能形成横贯全城的街道,各城门内的大道的尽端大都是丁字街,成为北京城市干道的特点。城内由主、次干道形成纵长矩形的街道网,网格内即街区,街区内为横向的胡同。城内大道作丁字街在巷战时可阻碍敌方骑兵冲击,有利于城市防守,可能是与蒙古骑兵作战得到的经验。

  新建的紫禁城宫殿在元宫基址上南移,其四周围以皇城。皇城内主要布置为宫廷供应、服务的机构,因其西侧包纳了三海苑囿区,所以形成偏向西侧的布置。宫城、皇城基本占据了城内的中心部分,自南城正门正阳门向北,经大明门、承天门、端门,穿过宫殿的午门、前三殿、后两宫、玄武门,再经景山、地安门,北抵鼓楼和钟楼,聚集了全城最重要、最高大壮丽的建筑物,形成一条长四千六百米的城市规划中轴线和天际线,并在皇城前部左右集中建中央官署,最大程度凸显了高度中央集权王朝的都城的气势。

  由于皇城居中,遮断了城中部的东西向主要通道,北京最重要的表现帝京街道面貌的只能是崇文门内大街和宣武门内大街两条南北向长街。在它们与东、西长安街和朝阳门内、阜成门内大街相交处各建有牌坊,作为路的阶段标志,并打破长街的单调。在朝阳门内大街、阜成门内大街相交处的十字路口所建的四座跨街的牌楼的周围形成商业集中区。作为居民区的胡同虽可直通大街,但在胡同口设有栅栏,并建有供看守人居留的称为“堆拨”的小屋,以管理居民夜间出入,明清北京并不是一座居民不受限制、昼夜都可自由出入的完全开放的城市。

  北京的街道基本为土路面。它的下水道系统基本沿用大都之旧,并随新城南拓有所发展。街渠有明沟和暗渠。干渠为明沟,暗渠大多用砖石砌成,上盖石板。史载乾隆时内城小巷沟渠长九万八千一百丈,明代虽小于此,也应有相当规模。这些暗渠虽考虑到利用夏季雨水冲刷清淤,但每年仍要轮番挖淘污泥,届时即形成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且常有行人失足陷沟的记载。明代历朝都有命有关官吏巡查,及时修理,防止地沟淤塞或遭到破坏的记载,表明它始终是城市维护管理上必须时时注意的较严重的问题。

  明后期拓建南外城

  明自正统以后,北方边警频传,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俘获了明正统帝,北京震动。至明嘉靖年间,蒙古俺答部又屡次入侵,明廷遂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决计修筑北京外城。原计划四面都建外城,总长七十余里,但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完南面部分十三里左右后,就因人力、财力困难而停工,北京就由初建时的矩形发展成在南面建有外城的凸字形平面。

  南外城东西宽约七千九百米,南北深约三千二百米,南面三门,东、西面各开一门,北面两门。由三条南北向街与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垂直相交,形成干道网。建外城后,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长度增至七千六百米,城区面积也增至六千二百五十万平方米(下图)。


  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南外城后的北京平面示意

  南外城原为关厢,西侧曾是元代由南城(金中都)到大都的通道,形成几条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斜街,只有西侧靠近前门大街的部分,因为明初官府在这里修建了若干排称为“廊房”的出租房屋,供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暂住,在正阳门外大街的东、西侧形成商业横巷,并逐渐发展成北京的重要商业、手工业地区。新建南外城后,商业手工业更为繁荣,还出现大型酒楼、戏楼,成为明后期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也带动了北京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大城市中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出现暂住外来人口,元大都虽未见记载,但从发掘出的西绦胡同元代联排简易住宅遗址,证明已有此类建筑。明初在南京也建有联排的商业用房,供出租之用。现存正阳门外的廊房头条等就是这种由官府有规划地成片建造的出租廊房的遗例,是商业发展后城市中新出现的建筑类型。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金宋元明清,北京城的地位演变
话说三千年的北京城
汉帝国军事分析:筑城防御(下)
李伟敏:明清北京城
厉害了,北京中轴线!
旧都回眸弁言~陶然野佬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