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妙玉的烹、沏茶说起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从妙玉的烹、沏茶说起

    作者:吕长鸣  | 2012年07月01日 00:16 | 栏目: 未分类 原创

    ( 159 ) 点击  |  (12) 评论  | 本文地址



    从妙玉的烹、沏茶说起

    -- 闲聊《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自我们的先人在发现、认识了茶叶后,在饮用茶的方法上,应该说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咀嚼茶叶。第二阶段是烹煮茶叶。第三阶段是沏泡茶叶。

    关于这三种饮用茶叶的方法,其流行时间的具体分段,在古时的茶著上,记载的不是十分的清晰。

    古人使用茶叶的第一阶段大致应在新石器时期的后期就已经开始了。陆羽的《茶经》上记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这就是说起码在炎帝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认识和使用茶叶了。不过当时主要将茶叶作为药用植物,主要是直接咀嚼鲜茶叶片,吮吸茶叶的汁液,达到提神、消毒、解毒的作用。同时也将茶叶作为一种食物使用。与其他粮食、植物共同烹煮。这一阶段应该到商朝末期。

    对于烹煮茶叶的第二阶段何时开始,古时书籍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认为最起码在商朝后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烹煮茶叶,饮用茶汤了。即将采摘下的茶叶,经过加工做成茶饼。饮用时再将茶饼研磨为茶末,放入水中烹煮,最后在煮好的茶汤中加入香料、盐等调料后饮用。陆羽《茶经》上“发于神农氏”的后面有一句话,那就是“闻于鲁周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叶是在周公年代,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饮料。因为当周代商后,周公旦考虑到商纣王之所以失国,主要是沉迷于饮酒作乐之中,酒实在不是个好东西。但是当时酒是可以通神的,是祭神、祭祖的必须。考虑到单独烹煮茶叶时的茶汤,也有提神、清脑的作用,所以周公便将祭祀时使用酒来沟通现实与非现实的饮用贡品,变为了洁净的茶汤。所以《茶经》上写到,单独将茶叶经过烹煮,成为著名的饮料是“闻于鲁周公”时期。

    第三阶段的起点应该是在明朝初期。烹煮茶的茶都使用茶饼,这种茶饼制作起来是很费时间的。在明朝之前,社会上虽有散茶,也称为“草茶”。民间也有用沸水来沏泡这种散茶的,但这不是饮茶的主流。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出身贫寒,登上皇帝的宝座后爱惜民力,颁布圣旨,将各地进贡的紧压茶变为了散茶,以此减少工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朱元璋的圣旨一下,等于为“草茶“正名,所以社会上茶的制作方法,从紧压茶饼为主流,变为了“草茶”为主流。社会上大量的散茶出现,这就为沏泡茶叶提供了客观条件。明朝的许次纾所著《茶疏》中,对茶的制作、饮用的记载,都已经是以沏泡为主了。文中写到“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杭俗喜于盂中撮点,故贵极细。”

    上面这三种饮用茶叶方法的时间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因为任何一种生活习俗的变化,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社会民众才能够逐步接受,才能彻底改变。就像烹煮茶叶的习俗,直到今天,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流行。

                              二

    《红楼梦》成书于清中期,虽然距明朝初年已经有数百年的时间了,但是,由于历史上北京地区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特别是清代,东北的满族入关,定鼎北京,虽然很快的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但是少数民族的习俗肯定要保留贵族阶层,并影响民间。这里也包括饮茶的习俗。《红楼梦》中有一些关于饮茶习俗的描述,这些描述透露了北京城里,最起码在乾隆时期,在贵族中、在民间依然存在着烹煮、沏泡茶叶的两种饮用方法。

    《红楼梦》书中第四十一回记述: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贾母曾领着刘姥姥同游大观园。在到栊翠庵时,贾母领着众人进庵中歇息。“妙玉相迎进去。众人至院中”,贾母笑道:“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老老,说:‘你尝尝这个茶。’刘老老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通过刘姥姥与贾母的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妙玉捧与贾母的茶是“熬”出来的。北京地区土语中。“熬”的意思就是烹煮。如日常生活中,“熬豆汁”、“熬白菜”、“熬茄子”等等都是烹煮的意思。所以刘姥姥说的“再熬浓些更好了”的意思,就是“再煮的浓一些更好了”。

    紧跟着这一段描述,书中又接着记述:在贾母等品茶时,妙玉悄悄地将宝钗、黛玉让到耳房里,“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耳房中,“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给这三个人饮用。

    这段文字中写的很明确,妙玉请宝钗、黛玉、宝玉饮用的茶是“泡”出的茶。

    按照书中的这些记述,可以明确的看出,在清朝的中期,北京城里还流行着“熬”、“泡”两种饮茶的习俗。

    贾母和刘姥姥饮用“熬”出的茶汤,宝钗、黛玉、宝玉饮用“泡”出的茶汤,根据这种描述,似乎能够得出:年纪大一些的人喜欢喝烹煮的茶,而年轻人则喜欢喝沏泡的茶。就像现代社会,年纪大一些的人喜欢喝茶,青年人喜欢喝咖啡一样。但是仔细读一读《红楼梦》,您会感到并非如此。饮用烹煮或沏泡茶叶的方法,在老年人和年轻人当中同时流行。

    《红楼梦》书中提到烹煮茶的线索还有几条。

    1、第二十一回中记述,“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馀”,“命四儿剪烛烹茶”。

    2、第三十八回中记述,史湘云在薛宝钗的帮助下,在藕香榭做东宴请大家吃螃蟹。贾母前来,“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筋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具、各色盏碟。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

    3、第七十六回中记述,中秋之夜,黛玉、湘云随妙玉到栊翠庵中,看到“几个老道婆也都睡了,只有小丫头在蒲团上垂头打盹,妙玉唤他起来现烹茶。”品茶之时,妙玉执笔,将黛玉、湘云所吟唱的“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抄写下来,其中就有一句“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4、第一百一十一回中记述,妙玉到惜春处,惜春请求妙玉“肯伴我一宵,咱们下棋说话儿,可使得么?”妙玉“一时高兴,应了”,便留在惜春处。“大家坐谈一夜。惜春欣幸异常,便命彩屏去开上年蠲的雨水,预备好茶。”“惜春亲自烹茶。”

    这四条都是饮用烹煮茶汤的线索。特别是第2条线索中,不但提到了烹煮茶汤,而且从竹案上放置的茶具“茶筅”,即可看出来,这也是为烹煮茶汤做好的准备。

    茶筅是一种用竹子做成的,烹煮茶汤时必备的用具。类似于现在的打蛋器。其作用就是把碾好的茶末放到茶盏中,逐渐加水,同时用茶筅慢慢地搅拌均匀后,再放到茶壶中烹煮。

    《红楼梦》书中涉及到沏泡茶的线索有:

    5、第八回中记述,宝玉到梨香院去看望薛姨妈,因为天气较冷,薛姨妈“命人沏滚滚的茶来。”

    6、也是在第八回中,宝玉从薛姨妈处回来后,“忽又想起早晨的茶来,问茜雪道:‘早起沏了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这会子怎么又斟上这个茶来?’”

    7、第五十四回中记述,宝玉解手后需洗手,“可巧见一个老婆子提着一壶滚水走来,小丫头便说:‘好奶奶,过来给我倒上些水。’那婆子道:‘姐姐,这是老太太沏茶的,劝你去舀罢。那里就走大了脚呢?’”

    8、在第七十二回中,贾琏回家,看到鸳鸯在自己家中。贾琏因有事相求鸳鸯,便对小丫头说:“怎么不沏好茶来?快拿干净盖碗,把昨日进上的新茶沏一碗来!”

    9、第八十二回中记述,宝玉从家塾中回来,到潇湘馆看望黛玉。黛玉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

    这五条都是沏泡茶叶的线索。

    通过上述的这些条饮茶的线索,可以看出,当时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同时饮用沏泡的茶汤和烹煮的茶汤。由于《红楼梦》所记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中期,所以数百年前,老北京真实生活中饮茶的方法到底如何,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是准确无误的,那就是在清中期,北京城里的饮茶方法是烹煮、沏泡茶叶同时并存的。

    关于饮用烹煮茶汤的方法,按照《红楼梦》中的记述,天上的神仙世界中,诸位神仙喜欢饮用的也是烹煮的茶汤。《红楼梦》第五回中记述,贾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曾请贾宝玉喝茶。书中是这样记述的:警幻仙子“携了宝玉入室”,“大家入座,小鬟捧上茶来。宝玉觉得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了,名曰‘千红一窟’。’”

    看来,天上的神仙也喜欢饮用烹煮出来的茶汤。当然,天上烹煮茶的水比较高级,都是用“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来烹煮茶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熬吧茶闻|漫谈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抛砖引玉浅说红楼梦里的一些茶二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读书笔记第九十五回
红楼梦与茶之茶礼茶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