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禾年俗 | 过大年是从除夕开始的

文 | 孙志强

作者简介:孙志强,嘉兴教师,阅读与写作爱好者,退休后任《秀洲区军事志》、《油车港镇志》主编。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引进公历后改称春节,因此国人把过春节叫做过年。这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人们的热烈情感和美好期望,所以各地都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极具仪式感的过年民俗。

“嘉禾年俗”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喝了腊八粥后渐次开始的备年货、扫庭除、送灶君、做糖糕、杀年猪是过年的铺垫和序幕,那么真正的过大年则是从除夕开始的。

大年三十,人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堂屋收拾得像模像样,然后贴春联、请门神,一派欢乐祥和。春联,民间叫对子。传统的对子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等。

不仅门上贴,还要在院子里贴上“满园春光”,谷囤上贴上“五谷丰登”,猪棚口贴上“六畜兴旺”。而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门神”,充当这一职务的有秦琼、尉迟敬德、关羽、张飞。这些门神拿着大刀、长矛、狼牙棒,甚是威武。

据说,贴门神可以驱邪避鬼,保家安身,因为人们都祈盼新的一年里吉祥平安、幸福美满。

是日下午,各家各户都要举行隆重的祀神祭祖仪式。祭品尽可能丰盛,家境尚可的都要献上整个猪头和一只尾上留有几根锦毛的杀白大公鸡,有的贡桌边还要围上精美的锦缎桌围。

此时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全家人满脸虔诚地叩首祭拜,口中还念念有词祈求上苍保佑岁岁平安、五谷丰登。

过年最重要的仪程是吃俗称年夜饭的团圆饭。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也要千方百计赶回家,以致现在形成了世所罕见的“春运”。人们把所有的食材和厨艺都投入到年夜饭里,而且讲究“口彩”。

必不可少的蹄髈象征团圆;嘉兴人称为“长生果”的花生寓意“长生不老”;黄豆芽谓之“如意菜”,酱煨蛋称为“元宝蛋”,鱼则预示“年年有余”,均取其吉祥之意。同时碗中的饭不能吃完必须剩下一些,称作“留米囤”。

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菜香中闻到的是家的的味道。一家老小共叙天伦,倍感幸福。吃过年夜晚,长辈就给孩子门“压岁钱”,这是他们最兴高采烈的时候。

除夕晚上,还有守岁的习俗。全家团聚在一起,点起蜡烛或灯火,围坐闲聊,迎接新年。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妻儿老小又一起享受“春晚”这道全国人民最丰盛的精神大餐。

此时此刻尤其令长者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的安慰与满足。老人看到儿孙满堂而备感欣慰,年轻一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除夕夜刚过十二点,抢早的人就开始放鞭炮,左邻右舍也不甘落后,大家争先恐后都要讨个头彩。整个城乡,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今政府因重视安全与环保,明令禁止在三环内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只有农村仍在沿习这种习俗。

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的福字贴满门庭,燃放过的“满堂红”鞭炮,碎红满地,灿若云锦,到处是一派春回大地,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据清代《古禾杂识》载:“元旦黎明即闻拉燃爆竹声,谓之开门爆仗,先礼佛像、宗庙,次拜尊长,食团圆饵、长寿面。俗谓不可食汤饭,食之,一年出门逢雨。是日,烧香客填塞街巷,以城隍庙为最闹”。

后来嘉兴居民改去南门外小曹王庙烧头香,得第一者为大吉,如今有部份信众已分流去觉海寺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家见了面都相互拱手,恭贺新禧。

满大街的人有的买年画、吃烧卖,有的逛庙会、看杂耍,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这一天传统上是不可扫地倒垃圾的,否则据说会把好运扫走,财富倒掉。

从初二起人们带了礼物开始走亲访友。坐定后后主人必请客人喝饭糍茶甜一甜,然后大家畅叙家长里短,交流各种信息,有说不完的话。孩子们喜滋滋地拿拜年红包。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同为《古禾杂识》中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

“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尤其是经商办厂的,于初四午夜至次日凌晨盛设供坛,灯烛辉煌,恭迎财神,此时又一次大放烟花爆竹,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当天合家吃汤圆,夜晚迎灯。按老规矩,上元灯市正月十三上灯到十七收灯。灯有五色、明角、官纱、剔墨、料丝等,做工精巧,式样繁多。

旧时嘉兴灯会从荷花堤集合出发,经北大街至东门宣公桥。队伍以火流星开道,配有丝竹管弦演奏以及高跷、荡湖船、台阁、地戏等民间歌舞。沿途观者如云。

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塍“鳌山灯会”仍年年举办。

过了正月十五,走亲访友渐止。民谚有:“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开门闩追一段”之说。整个新年渐行渐远,人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春节,满怀憧憬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随着 时代的变迁,人们往往误认为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年俗也在传承中与时俱进。除了保留吃团圆饭、接财神、庆元宵等重头戏外,只是某些旧习俗被观“贺岁大片”、送文化下乡、微信拜年等新形式取代了而已。但无论如何变化,隆重而喜庆的节日气氛将永远长存。

【来自南湖文学,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历代的财神门神
话说过年(下)
广东的春节习俗
北京人春节习俗指南
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介绍,春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