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些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TO BE CONTINUED

CONTENTS

- 社会学核心概念群:工具箱-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看世界的滤光镜- 社会学的理论传统-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中的群体- 社会学中的正式组织与理想型- 社会学中的身份与角色- 社会学中的越轨与犯罪- 社会学中的分层- 社会学中的流动……


社会学核心概念群:工具箱

核心概念1:社会建构 (social construction)

社会成员共享的一些价值观和理解创造了社会事实。我们所认为的那些“自然的”“命中注定的”状况实际可能是由社会人创造的。寻找社会建构的蛛丝马迹:区分“自然的”和“社会的”,越多地思考如何区分二者,人们将越擅长以社会学的方式思考。

核心概念2:社会秩序(social order)

为何会有社会秩序?- 理性选择:守秩序有奖赏,违规会受惩罚,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社会规范:人们自小学习和内化某些社会规范,一旦内化,人们就会在互动中自觉的按照规范的期望行动。社会化:一种社会过程,儿童透过该过程发展出对于社会规范和价值的意识,并达到对于自我的独特认知。- 信仰和价值:社会秩序代表更超然的存在,是神圣的和道德的。人们遵守秩序就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核心概念3:能动性和社会结构

自由意志 vs 决定论:人的行为究竟是自觉主动的还是受束缚的?- 能动性 (agency):在社会中,人的行动是有意识的,而不是处于本能或无意识的反应举动。- 社会结构 (social structure):就像大厦的“骨架”,是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类型,它赋予了相对位置的角色不同的权力社会期望,从而型塑社会运作稳定的基础。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看世界的滤光镜

范式(paradigm)的特征:我们的关注力是有限的,这些理论范式会让人特别关注某一方面。

- 一些“框框”,塑造社会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并定下基调色彩;- 一些“标识物”,指导我们在观察世界时更注意一些现象,而忽视另外一些;- 虽然代表研究者偏好,但没有对错之分;- 可以被经验性地检验。

范式1:功能论

1. 核心特征:社会是一个系统,包含紧密相关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运行,使得系统达到和谐。 社会本身是有序的稳定的,就像一个生态体,常态是平衡的。所有社会事实的存在都有一个目的:使社会体维持本来的和谐稳定

2. 常用概念(罗伯特·默顿): 2.1 显性功能 (manifest functions):指在一个社会活动中,公开陈述并且刻意显现的功能。e.g. 复旦大学的显性功能是教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隐性功能可能是择偶、交友、或者约p(误)。 2.2 隐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指不自觉非刻意显现的功能。e.g. Hopi 族的祁雨舞,显性功能是祈求丰收必须的雨水,而隐性功能是增进社会的凝聚力。 2.3 反功能 (dysfunction):⼀一个社会元素或过程,实际上会使社会体系崩溃降低社会稳定性。对经典功能论的改进:不是所有功能的存在都是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反功能关注负面的后果,显性与隐性功能则强调当事人是否认知到该社会面向的作用。反功能既可以显性也可以隐性的。“对社会有益/有害”,这里的社会不是铁板一块的,有些面向某些群体的稳定性有帮助,却同时对另一些群体有损害。社会是由充满差异又彼此连接的许多群体构成的集合体。

范式2: 冲突论

对功能论的不满意之处: - 功能论学者无法解释社会前进的动力; - 功能论学者抹杀了社会不平等,社会并不是表盘,不同不只是不同,也是不平等。 冲突论学者认为,社会有两个阶层,一个是剥夺者一个是被剥夺者,社会的宣传和制度设计都是为了维护特权阶级的利益。要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努力变成“特权阶级”。

1. 核心特征:社会充斥着不平等冲突,而且在持续变动中。社会的常态是由社会冲突而来的社会变动。社会秩序由统治群体定义,目的是为了让被统治群体顺从当前的游戏规则,从而保护统治者已得到的财富、权力和名望。

2. 常用概念 2.1 权力:指个人或群体即使在其他人反对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利益的能力。 2.2 意识形态:权力有时包括直接的暴力,有时也包括观念的强制灌输2.3 压迫: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手段强制那些并不自愿的社会成员对已有的法律和规条忠诚。

范式3:互动论

1. 核心特征:社会是人们对其参与其中的世界的解释意义构建。社会生活存在于人与人交往的层面。社会由人与人的交往创造,维持及改变。2. 互动论分析: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在分析社会世界的时候,语言十分重要。因为语言能够使得我们成为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符号3. 符号:指的是一些代表其他事物的个体。举例⽽言,词语“鲜花”是物体鲜花的符号,当我们掌握了这个概念后即使没有见到实物鲜花,也能够思考鲜花。因此,符号把我们从实际的经验中解放出来。所有⼈人际间的交往都是符号的交换。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我们会寻求在那个环境中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合适的,以及如何解读其他⼈人的反应。

没有一个理论范式是绝对正确的,这个选择只是据定了他会选择和关注什么样的社会学主题。


社会学的理论传统

传统1:马克思的批判社会理论

马克思强调,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阶级资本家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社会加剧了这两群人的矛盾。只有透过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发动社会革命,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1. 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阶级与阶级意识 1.1 阶级的来源:一个时期的经济制度及不同的经济地位是阶级划分的根源。 1.2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因为经济制度是围绕着工业生产和商业交换而组织的,主要阶级划分依据是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具体包括:金融资本家、工业家和农村土地所有者;大小资本家;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最贫穷最底层的流氓无产阶级。 1.3 阶级意识:人们并没有一个客观的世界观,而是从所处的阶级地位的有限观点出发来看世界。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观念中,人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最符合他们物质利益的观念。

2. 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 2.1 剥削产生利润:劳动创造了价值,雇主因为拥有生产资料而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利润来自这些额外的劳动时间,是工人工资的额外部分,即“剩余价值”。 2.2 资本主义崩溃的预言 2.2.1 利润下降:为了竞争而抬高工资吸引工人,更新机器节省人工,从而利润下降; 2.2.2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新的机器,商品增加;大量失业,工资降低,购买力下降;有实力的资本家以低价买断破产者的工厂和机器并开始盈利,剩余商品清空,工人以低价受雇,就业率又开始提高。 2.2.3 资本主义最后崩溃:产业垄断,小资本家被排挤沦为无产阶级,生产资料持续集中,张力增大,最终导致崩溃。为什么资本主义崩溃没有最终产生?帝国主义,剥削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同时增长利润和支付工人工资;机器、更完善的组织、科技进步、公共福利、干预经济危机等也能避免危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利润。

3.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3.1 异化(alienation):人通过劳动创造世界,但又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事物所控制。 3.2 商品拜物教:金钱一开始作为用来购买货物的交换手段,很快成为了目的本身。物品只以它的金钱价值来衡量,而不是以它们对于消费者的用处来衡量。 3.3 资本主义体系中,工人的异化程度最高,他们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将自己的劳动作为商品出售。却被剥夺了与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任何有意义的联系。 3.4 共产主义将是消除了异化的社会,劳动分工本身本身将被消灭,人们将不再被他们所创造的体制控制,而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来控制这个体制。

传统2: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传统

1. 核心观点:涂尔干将“社会事实”带入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野。他否定一切生物性的以及心理性的解释,认为人类社会问题的主要解释应该聚焦在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上。

2. 涂尔干理解社会的核心概念 2.1 机械团结:一种较为初始的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有共同的价值、信仰、规范、彼此共享的集体意识十分强烈。由于社会分工⽐比较原始,成员个体间的职业也较为相似,这样在每个人之间的“同质性”构成了集体情感的源头。 2.2 有机团结:随着工业化及文明的扩张,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各集团的人们被纳入其中,相互依赖。 2.3 失范 (anomie):社会对于个人行为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力,社会感受到一种方向的迷失。当人们失去目标和方向感时,失范便产生了。这种现象通常在社会经历重大变迁时时比较容易发生。

3. 经典范例:关于自杀的理论归纳 3.1 自我型自杀:源自低群体凝聚力,与他人不往来。孤单,和沉浸在个人的信仰而非群体价值会导致此种类型的自杀。 3.2 利他型自杀:源自高度的群体凝聚力,与他人的过度连接。个人和某一类的目标连接得是那么紧密,以至于他愿意为了群体的目标牺牲自己的生命。e.g. 武士切腹。 3.3 失范型自杀:源自一种与社会价值的疏离。一个人也许知道该奋斗的目标,但却没有手段达到这些目标,抑或是一个⼈人压根不知道该追求什么目标。涂尔干发现在社会巨变经济危机时期时期,失范型自杀往往会比较高。

传统3:韦伯的诠释社会学传统

1. 核心观点:韦伯强调理解人们行动背后的意义,以理性化过程为主线去理解社会进程。他观察到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无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官僚体制都可能会成为扼杀人性的铁笼。

2. 方法论 - 理解法:人的行动具有主观意义,因此对于社会行动的研究,不能只是顺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资料,而必须能深刻了解人的行动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因果分析 - 理想型(ideal type):一个概念,或是一种虚构的模型,用来作为评估真实个案的标杆。例如,将许多官僚制度的特征认定为理想型,并无特殊意图,也不代表赞成这个理想型,只是提供一个有用的标准,来测量官僚制度与组织的实际情况。

3. 三大分层秩序:政治、经济、文化; 3.1 基于人类行为的基础动机 - 对食物及物质舒适的需要、对死亡的恐惧及对生理痛苦的躲避、对性满足的渴求; - 对在某一社会及道德群体中获得成员资格及地位的期望; - 获得一种有意义的世界观的期望。3.2 生成三种互相影响的作用力: - 提供经济利益 - 施加暴力威胁 - 诉诸情感信仰3.3 最终形成三类群体:阶级、政党、身份群体。

4. 经典范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1 研究问题:为何资本主义最早出现的地区都在新教密集而非旧教天主教地区? 4.2 解释:新教精神与资本主义发展有亲和性。如加尔文教等的新教教义强调信徒需要以“禁欲精神、恪遵教义、在世间侍奉上帝”由于新教徒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使其行为相当理性化,结果建立了理性的工作伦理及劳动组织,进而积累财富。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 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指有系统、有组织的研究步骤,目的是要尽可能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与一致性。2.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指一个概念在不同个体之间能够被准确地交流;并且在各种情景下都能够被复制。3. 可复制性是科学结论的基石。4. 定义问题。清楚地陈述你所要研究的主题。操作定义:针对抽象概念所做的解释,该解释必须足够详细以至于能让研究人员测量。5. 评价测量指标的两个标准:信度(reliability): 一个指标能够提供一致性结果的程度。我测的东西靠不靠谱,能不能反应真实的结果。效度 (validity):一个指标能够反映真实的研究现象的程度。e.g. 爱唱京剧和国家民主程度没有关系。爱唱京剧的比例可能很可信,但无效。6. 文献回顾。目标:了解关于你想研究的议题,前人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是有待回答的?7. 建立假设(hypothesis)。 假设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推断性论述。例如: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也越高。 -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一个变量被假设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如教育。 - 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对自变量的影响有所响应的变量,如收入。 - 因果关系 (causal relationship):自变量“造成”因变量。对因果关系的定义:潜在结果框架(potential outcome framework):Yi(1)-Yi(0)=0, T=1 or 0? - 相关关系 (correlation):一个变量的改变与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同时发生。相关代表因果关系可能存在,但并不必然代表因果关系。8. 搜集与分析资料。 - 调查 (survey)。通常以问卷或访谈形式呈现,目的是获取有关受访者的想法与行为的信息。 - 抽样 (sampling)。从目标总体 (population)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为样本(sample),通过观察样本的某些属性以对总体的特征达到一定的估计判断的过程。 - 实验 (experiment)。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 &控制组 (control group):研究人员会用随机化的方法将被试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田野实验:研究人员采用类似实验的方法在现实社会中检验某一种干扰的影响。 9. 观察 (observation)。 - 民族志 (enthnography):通过深入且有系统的观察,以描述整个社会情境的方法。强调了解研究情境中的主体是如何描述该社会情境的。 - 参与观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通过近距离观察某一团体,来了解该团体是如何运作的。 使用现存资料。 - 次级分析:利用公开可取的信息与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e.g. 朋友圈、微博、豆瓣日记、报纸期刊、个人日记、民间传说。 - 内容分析:采用有系统的编码与客观的资料记录技术。10. 形成结论 - 支持假设:清晰界定在何种情况下你的假设被支持,例如说明测量、所应用的社会特征等等。 - 不支持假设:重新审视研究过程,找出原因。11. 研究伦理 - 维持研究的客观性完整性 - 尊重被研究对象的隐私与尊严 - 保护被研究对象,使之不受到人身伤害 - 研究必须保密 - 参与研究或研究行为涉及隐私时,需获得被研究对象的同意 - 要说明所获得的合作与协助 - 公开所有研究资金的来源


社会学中的群体

群体: 指一群任意数目且相互影响的人,其成员有类似的行为标准、价值观与社会期待。

群体的三要素: - 彼此互动—行为上; - 类似规范、价值观及期望—文化上; - 归属感—心理上。

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初级群体 (primary group):规模较小的群体。群体成员认识较久,互动关系维系较⻓,属于关系亲密且经常是面对面接触,同时接触时能分享较深的情绪,彼此形成很深厚友善的关系,容易产生归属感。e.g. 农业社会或较亲密的团体中。

- 次级群体 (secondary group):规模较大的组织。在这种团体中,人们的接触时间是比较短,互动关系也不亲密,彼此关系单薄,保持距离,在这样的团体中,只保留表面上的关系,团体成员间的关系是来自工作上的正式关系互动,比较少情绪投入。e.g. 大型公司的同事、形势与政策课堂的同学、阅读这篇日记的友邻(感谢你看到这里)。

群体的类型2:内群体和外群体

- 内群体 (in-groups):使人们有归属感的群体或类别,就是由“我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个内群体的范围小至家庭,大至整个社会。

- 外群体 (out-groups):无法令人们产生归属感的群体或类别。内群体成员的典型感受是自命不凡,自认为比外群体成员优秀;内群体中盛行的双重标准,更强化了这种优越感。社会学家Robert Merton将内外群体彼此排斥,奉行双重标准的状况称为“内团体的道德(in-group virtues)转为外团体的罪恶(out-group vices)”。这种群体的区分方法与个人的态度直接相关。

群体的类型3:参考群体

1. 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s):是一种人们思考与行为的标准受到其影响的团体。可以是具体所参与的团体关系,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参与的团体。

2. 三种社会生活中的参考群体(Shibutani 1955) 2.1 相似的对比参照点:评价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和自己相近的群体,用来作为评断自己的客观标准。e.g. 月入刚过万的投资银行新人刚入职不久就买了几万块的包包——想融入投资银行群体。 2.2 更高的期望群体:行动者力图达到的标准。社会中的 super star,激励你达到想达到的标准。2.3 观念和规范的来源:看世界的锚点。隐形群体,提供规范的来源。

3. 社会比较理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Festinger 1954) 基本命题: 3.1 人们有一种评价自身观点和能力的本能,他们主要透过客观的,非社会的方法进行评价。 3.2 一旦客观标准不存在(你长得漂不漂亮?你足不足够优秀?),(但人们同样有想要评价自身能力的本能,)人们则倾向于与他人比较。 3.3 个人与他人越相似,则比较的可能性越大。e.g. 我不跟我的学霸室友比,是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学渣。

群体的类型4:同辈群体 (peer group)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影响青少年行为最强的是在学校同年龄朋友所组成的群体。同质性,紧密互动,相同兴趣爱好直接影响个人行为。 同辈压力 (peer-pressure):因害怕被同伴排挤而做出的顺应他人放弃自我的选择;同辈所取得的成就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群体的类型5: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一种由社会联系 (social ties) 连接起来的社会结构式,也可以解释为人与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中,直接或间接地所连结成蜘蛛网状的结构模式。集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


社会学中的正式组织与理想型

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是指有特殊目的、追求最大效益的群体。不论组织之间有何差异,它们的结构都有助于管理大规模的运作,也都有官僚制的特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工具性和李兴华的特质,既包括盈利组织也包括非盈利组织。

一、正式组织类型

1. 强制性组织 (coercive organizations):依赖由上而下极度权威强制的压力来达到迫使组织成员遵从组织命令的目的。上对下的权力模式是绝对权威的,下对上是绝对顺从的关系。e.g. 军队、监狱和精神病院。

2. 功利性组织 (utilitarian organization):控制成员行为的方式是籍着激励惩罚的法则产生的奖惩制度。这样的组织上对下的权威是要看上层者提供的诱因惩罚的内容,下对上的服从要看成员会成为诱因和惩罚的强度,而计算愿意付出的努力和对组织效忠的程度。e.g. 欧美的锦标赛设置、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台湾的股票选择权。锦标赛理论 (tournament theory): 随着晋升等级的变化,工资呈现跳跃式提高。与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会影响位于该工作等级以下的员工积极性。基于等级的工资差异越大,员工就越有动力投资更多努力。

3. 规范组织 (normative organization ):使用道德规范来约束成员行为,组织成员顺从组织规范行为,主因是成员对组织的道德价值规范产生认同感义务感。e.g. 宗教团体、学术组织、工会等。

二、理想型:官僚制

官僚制(bureaucracy):正式组织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组织用规则和等级地位和来获得效率。是一个理想型,现实当中不存在一个完全符合的官僚制。

1. 官僚制的五项基本特点 (韦伯) 1.1 分工:有利于提升大规模组织工作效率,但将组织分为许多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带来异化,使人们关掉与整体目标的联系,将劳工贬低为机器的附属物,与周围社会疏离;劳工过于专业化,使得他们产生盲点,对某些明显的问题反而视而不见,对其他部门发生的事漠不关心。 1.2 权威等级:有利于清楚知道谁是领导人物,每个职位都由更高职位来监督;但雇员在决策过程中失去了发言权,且容易滋生对错误的隐瞒; 1.3 成文规则和规定:有利于使员工了解组织期望,但超越个人,成为组织架构,扼杀了主动精神与想象力,且容易造成目标转置。 1.4 非人性化:个人的喜怒哀乐情绪不适合带进组织的工作过程中,组织的成员是依照位置角色形式,依照组织上下层级命令系统和规定彼此互动,能够减少成见;但容易造成疏离感,降低员工向心力。 1.5 技术品质为基础的聘任原则:官僚制聘任是依照组织位置角色需要的技术能力为原则,而非依照特殊关系与交情,能够降低个人好恶,减少不必要的竞争;但容易降低个人自我发展动机,促成彼得定律的发生。

官僚制的负面效果 2.1 彼得定律(Peter principle):许多人在原来的位置上表现优秀,未必上升后能够胜任新的职位。 2.2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 law):官僚制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分化,增加人事。这种科层庞大的组织无形中产生了许多固定成本与冗员,组织反而变得没有效能。 2.3 目标转置 (Goal Displacement, Selznick 1953):官僚制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的法规和技术变迁等环境因素和内部非正式小团体权力运作的影响,组织的目标经常是无法具体实践,经过一段时间会被新的实践行动取代。 2.4 过度非人性化:不强调规范以外的非正式互动,组织缺乏弹性和创意。 2.5 性别化的现代工业组织:大型官僚制结构特征是比较有利于男性成就的组织与工作形式。


社会学中的身份与角色

身份(status)是在一个大群体或社会之内,一整组由社会定义的位置,有高低之分。每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同身份。

1.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是由社会“分派”给个人的,并不考虑个人独特的天分或特征,这种地位的分派一般在出生时就已经决定。e.g. 肤色、人种、民族、家庭背景。

2.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取得的社会位置,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如果人们更多地基于自致地位来评价人,这个社会是更加先进的社会。e.g. 精英黑人 vs 渣子白人:对自己:黑人拥有更高的流动期望;对子女:白人对子女能上大学的期望更高。相对期望上,美国梦提倡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起作用;绝对期望上,严格的种族不平等现实却影响了个人的判断。

3. 主要身份(master status):指的是比其他身份都重要,且对个人整体的社会位置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身份。

4. 社会角色 (social role):指的是社会对拥有某种社会位置或身份的人所持有的期望。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角色对社会稳定的贡献是让社会成员可以预期他人的行为,而自己则照本身所属的角色来表现。 4.1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满足一个身份的角色,可能直接违背另一个身份的角色。 4.2 角色紧张(role strain):社会上对同一社会位置的不同需求与预期所造成的困境。 4.3 角色退出(role exit):一个人摆脱对自我认同很重要的角色。


社会学中的越轨与犯罪

一、定义越轨与犯罪

1. 越轨行为(deviance):违反当地的道德规范社会期望,但尚未破坏法律的行为。必须看当地社会所能忍受的程度而定。是否越了轨是相对的,“轨”由更大的结构来决定,越轨不一定给其他人带来损害,反之亦然。2. “罪刑法定主义”: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为犯罪,是否可以施加刑罚,都必须有法律的规定。无论某个行为在现实上造成多大损害,或众人高度期待刑罚当事人,如果没有法律规定,也不能构成“犯罪”。法律本身是在不断修订的,是国家机器的副产品,代表当时执政者及社会大众对于秩序的想象。立法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会左右罪与罚的订立。3. 犯罪的时效性。e.g. WG时期的罪名未必是习时代的罪名。4. 犯罪正方形 (the square of crime):文化犯罪学者 Young 认为偏差犯罪的定义有两个理论要素:“行动主体”与“反应主体”。行动主体又分为从事越轨或犯罪者被害人;反应主体则是社会如何控制该项行为与行动主体,包括社会如何控制该项行为行动主体,当四种主体的行动共同发动时,才决定了犯罪的定义。

二、解释犯罪

功能论观点之一:涂尔干的遗产

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失范紧密相关。因着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失去价值指引价值观瓦解的无序状态。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

功能论观点之二:默顿的紧张理论 (Strain theory)

1. 社会过度强调目标,却忽略强调手段的合法性(没有给予每个人达到目标的同样的手段),个人便会产生紧张压力。e.g. 在美国,文化⾥有物质主义,造成每个人都有遥不可及的“成功梦想”,穷人和富人的发财梦没有什么差异,但想要变得富有的合法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因此穷人便能感受到环境内的压力。Merton 认为越轨行为是“”的现实与“想要致富”的梦想两者综合的结果,因为缺乏合法途径,只好透过“创新”的方法来达成目标。

2. 一旦人们面临压力状态,可能采取五种“适应方法”: 2.1 顺从型:当社会处于稳定无压力时,常见,此时社会几乎没有或有少量失序现象; 2.2 创新型:一种偏差的适应方法,接受文化目标,但拒绝合法手段; 2.3 仪式型:放弃文化认可的目标,却不由自主地继续采用手段,在降低成功的目标之余保住了安全,因为过高的期望只能带来挫折与失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4 退缩型:拒绝认同文化目标,也拒绝采用合法手段; 2.5 叛逆型:既拒绝文化目标又拒绝合法手段,他们会跳脱既有的规范与方法,企图创造新的目标价值以及新的手段。若成功, 会被视为英雄,若失败,则可能被当成是越轨者或犯罪者。

3. 优势:深化了失范理论,可以将任何越轨形式归类;越轨行为者与顺从的人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帮助人们理解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创造的行为,而非生理病态。

4. 不足:无法解释比例上的差异。为何某些若是团体比另一些更容易越轨犯罪?

互动论观点之一:文化传递理论

1. Sutherland: 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学习犯罪行为。不论学习顺从越轨行为,人们都会经历基本相同的社会化过程。学习犯罪技术以及对犯罪动机,欲望和对罪⾏的合理解释

2. 差别结合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一个人有多⼤程度上会采取越轨行为取决于两种社会互动——支持越轨行为和提倡接受社会规范——的频率、持续时间及重要程度。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越轨高发地区,自己又是外向活跃型,就会不断“近墨者黑”。

互动论观点之二:日常活动理论

犯罪热点研究发现,犯罪的地点异常集中,没什么特别的变化。当有动机的违法者和适当的目标聚集在一起时,犯罪的可能性便会增加。该理论考虑了犯罪和越轨行为发生的必需条件: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必须有施害者加害者和(或)财产目标

e.g. 犯罪的集中地点:自助取款机、超市等人流聚集处; e.g. 为犯罪提供了条件的物品:钞票、高价可携带的消费品; e.g. 犯罪提供条件的气候:好天气。

互动论观点之三: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该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于减少更严重的罪案。(Wilson & Kelling 1982 )

社区失序5阶段: - 开始失序,部分居民迁出;- 未能迁出社区的居民担心自身安全,对区内事务漠不关心; - 地区的监察力下降,社区的治安进一步恶化; - 区内更多居民迁走,仍留在区内的居民更加退缩,减少外出时间; - 外来犯罪分子入侵社区,犯罪数字持续上升。

质疑破窗理论:实际执行中,截停盘查的警务更多的不是针对失序社区,而是贫穷和少数族裔聚居的社区。90年代初美国犯罪率非预期下降,可能不是破窗理论,而是经济繁荣、警务电子化、毒品更新换代、人口老龄化等。还有人认为,是1973年堕胎合法化——适龄犯罪人口规模减少;筛选性生育,那些选择堕胎的女性更可能生育从事犯罪活动的孩子。

互动论观点之四:标签理论 (labelling theory)

标签理论又被称为社会反映论,试图解释为何特定的人会被视为越轨,而其他有类似行为的人却没有被用这种严厉的眼光看待。该理论注重一个人如何被贴上越轨行为者的标签,他们如何接受这样的标签。

与传统越轨理论相反,标签理论不是注重违反规范的人,而是社会控制管理者,如法官、教师、雇主及警察等。因为这些群体才有权力定义标签,并应用在别人身上。

冲突论观点之一:差别公正

有权⼒的⼈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将越轨⾏为定义得满足他们的需要。司法系统是为有权力的人的利益服务(Quinney 1980).

差别公正 (differential justice):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使用不同的社会控制形式,使一些弱势群体(如非裔美国人)在司法系统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对越轨与犯罪的社会控制

1. 犯罪化:以国家刑罚控制偏差与犯罪。处罚越严厉,表⽰犯罪成本越高,理性的个人选择犯罪的可能性也越低。处罚的严厉程度、确定性和快速性;

2. 合法化:透过除罪化控制偏差与犯罪。e.g. 小作坊小吃街规范管理,专门设摊。

3. 疾病化:除刑不除罪,将原来为犯罪而处以刑罚的行为,保持其犯罪行为,改用其他非刑罚的措施替代。e.g. 如作为社会控制的精神病院;比如吸毒送去戒毒所帮助戒掉毒瘾,吸毒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罪”。

4. 福利化:纳入福利体系控制偏差与犯罪。有些犯罪若有不明显的精神病征兆,则纳入”弱势人口“等类别,透过社会福利体系来处理;如果不是“罪”也不是“病”,那就是弱势群体,需要特别的关怀。

5. 修复式司法:设法恢复被害人、罪犯及社区的原状,以重新接纳、弥平伤害的⽅法达到整合社会,修复彼此关系的目的。


社会学中的分层

一、阶层化概念

1. 社会中的分类

1.1 每个社会中,都有一些按照个人出身背景(先赋)或后天成就(自致)划分为不同社会类别团体的社会结构。1.2 类别既可能是分类化的(如性别、阶级、民族),也可能是连续的(如年龄、收入等)。并非所有类别都有社会意义,只有当某种差别或排序被依照特定的价值标准赋予高低不同的评价时,才会形成社会学家感兴趣的地位阶序(status rank order)。有社会意义的地位阶序变量在每个社会都不太一样——e.g. 在原始部落里没有染发剂,所以头发的颜色非常重要,红色头发可能是太阳的象征;封建社会可能是看家庭背景;现代社会可能看收入、教育等自致特征。1.3 但也有一些变量几乎是所有社会不平等的基础: - 经济性资源(土地、金钱); - 政治性资源(权威、政治影响力); - 文化性资源(艺术品位、言谈举止); - 社会性资源(社会关系、社会团体成员资格); - 知识性资源(专业、学历); - 尊荣性资源(声望、名誉、他人的敬意)。

2. 阶层化

社会不平等(social inequality):一种社会成员间拥有不同数量的财富、威望和权力的状况。阶层化 (stratification):一个对所有人群的结构化等级排名,描述的是描述的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在具有不同资源机会社会位置上分布的情形。一个社会的上、下层的距离越远、资源与机会差异越大,表示社会的阶层化程度越高。

3. 阶层化系统

3.1 阶层化系统(stratification system):美国社会学家Grusky将产生及维系各种社会不平等的一套复杂社会制度统称为阶层化系统。3.2 包含三个主要部分 - 规范:界定什么是社会中“有价值值得追求”的报酬; - 分配规则:决定如何将不同的“奖品”,“报酬”分配到社会分工的不同位置上; - 流动筛选机制:将社会成员分配到拥有不同报酬的位置上的机制;

4. 分层研究的核心议题

- 人类社会一定有不平等么?不平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现代社会中划分阶层最主要的界限是什么?这些界限在现代社会中是越来越明显还是越来越模糊?- 这些界限是否容易被跨越?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在社会位置上的流动过程?- 我们的生活形态、行为态度、生命际遇是否会受到我们所处的社会位置的影响?- 社会阶层化与不平等会改变么?

5. 四种普遍的阶层化体系

- 奴隶制度 (slavery):对个人及群体的不平等进行法制化的一个极端例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被奴役的人被他人所拥有;拥有者视这些人为自己的财产,如宠物一样。- 种姓制度 (caste):是一套由宗教主导、世袭传承不变的阶级体系,通常和印度及其他国家信奉印度教息息相关。- 庄园制度 (estate system) 或封建制度 (feudalism):必须要有佃农向贵族租赁土地耕作,以换取军事保护或其他服务。- 阶级体系(class system):一套主要根据经济地位而建立的社会分级制度,其自我成就的特色影响了社会流动。划分并不十分明确,有一定的流动性;是自致的,但强烈依赖于先赋因素;仍维持相当稳定的阶层顺序。

二、 社会阶层是否不可避免?

阶层化理论的古典传承之一:马克思的阶层理论

1. 经济生产关系是决定阶层的基础。 - 奴隶制 vs 奴隶:是否拥有人身; - 贵族 vs 农民:是否拥有土地; - 资产阶级 vs 工人:是否拥有生产工具。2. 剥削:资本家支付给劳工的工资远低于其实际生产的价值,而将“剩余”以资本的形式存储,并用来生产更多的价值,形成资本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3. 阶级意识:工人必须察觉到共同既得利益以及集体政治行动带动社会变迁的需要。4. 阶级革命:革命领导者带领工人进行阶级斗争,最后无产阶级会推翻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统治,消除生产私有化。5. 中产的出现 - 以经理人、专业人士及行政人员为主; - 虽不拥有生产工具,但可以通过组织的权威来控制机器和其他工人;6. 分离所有权(ownership)和控制权(control)。Dahrendorf:“拥有权威者”和“接受权威者”才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矛盾。

阶层化理论的古典传承之一:韦伯的阶层理论

1. 构成阶层化有三个面向:阶级身份权力。- 阶级 (class): 指拥有相等财富收入的人群,例如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 身份团体 (status group):指具有相同声望生活形态的人群,例如医生群体。- 权力(power)群体:指具有相似的将个人意志加诸其他人的能力(即使他人不同意)的群体,例如人大常委会成员。

2. 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三个面向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工业革命下,阶级地位最重要;印度种姓制下,社会声望地位就更重要。所以会造成地位不一致(status inconsistency)现象,即阶级、声望、文化、权力等不同地位面向之间的重叠性不高。

阶层化的当代理论之结构功能论 (Davis and Moore 1945):社会要运行必然存在不平等

1. 不平等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2. 不同职位重要程度不同:有些职位功能较重要,有些需要特殊才能、或者经长期训练才能胜任。e.g. 卖奶茶的小姐姐和心血管的手术医生,对技术的要求不同。培养一个奶茶小哥可能只需要几天的培训,培养一个心血管手术师却要念完临床医学八年制。3. 根据职位的功能重要性(functional importance)以及人才技能的稀少性(scarcity of talents),有不同水平的薪酬;4. 由此产生不同的工作诱因,将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 赞同精英主义(meritocracy).- 质疑的声音:谁来确定各种职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提供给每个人是完全相等的机会吗?

阶层化的当代理论之冲突论

1. 分配未必依照个人的贡献,还有可能是权力支配阶级专制的结果;2. 造成不平等的两个重要社会过程 (Charles Tilly 1998):- 剥削 (exploitation):某些社会成员努力创造出来的价值,部分或全部被其他成员占有的情形。如佃农的收成中必须有部分交给地主;工人的剩余价值,部分被资本家侵占。- 机会阻隔 (opportunity hoarding):社会中的某些成员,通过排除过程(process of exclusion)限制其他人的机会,垄断其获取社会资源的管道。如在社交和婚配上多与相同社会地位的成员进行。

社会学中的流动

一、关于社会流动的一些概念

1. 开放体系 (open system): 个人的社会位置受其自致地位的影响,鼓励社会成员之间的竞争。社会流动性高,机会结构开放。2. 封闭体系 (closed system): 社会地位的安排基于先赋因素,很难透过努力轻易改变,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很小。3. 社会流动 (social mobility): 指一个人在不平等的阶梯上,向上、向下或者平行移动的情形。 3.1 水平流动 (horizontal mobility):同等级的社会流动,法官和检察官的职业声望都是88(0-100),所以从法官到检察官的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3.2 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从一个社会位置到不同等级的另一个社会位置。 3.2.1 代际流动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指的是孩子相对于父母社会地位的变迁。 3.2.2 代内流动 (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个人成年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变迁 。

二、地位获得模型 (status attainment model)

Blau & Duncan(1967):现代社会中,教育可以同时为影响向上流动(upward mobility)及地位再生产(status reproduction)的重要因子。

增加向上流动几率(促进流动):其他非先赋性因素对于教育及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可能超过家庭背景的影响。地位再生产(促进封闭):出身背景透过教育来间接影响地位成就的力量超过出身背景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就的直接影响。e.g. 医生的子女无法直接透过继承的方式成为医生,但可以透过家庭教养及父母亲所提供的机会来增加其考取医学院的几率。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地位获得?- 经济资本:子女教育成就的差异主要是家庭教育投资的多寡造成的。受家庭资源的约束,贫穷家庭的父母通常对子女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子女的学业成就(Becker,1964)e.g. 课外班、私教课。- 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源和文化氛围对孩子教育期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相对于文化资本匮乏的家庭,文化资本丰富的家长通常更了解学校教育的规则,也会投入更多文化资源,注重培养儿童的教育期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子女更好地掌握学校课程、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Bourdieu & Passeron,1990)。 e.g. 书籍、文化品。- 学校质量: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在校际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就读学校的质量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重点学校通常集中了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对儿童下一阶段教育机会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比较高的家庭会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为子女争取优质的教育机会,增加其下一阶段教育机会获得的概率。e.g. 重点高中。

三、阶级流动(class mobility)

1. 阶级流动:宏观的的角度来探讨整个社会中家庭出身背景流动机会的关系。2. 绝对流动 (absolute mobility):因为职业结构改变,造成两代之间阶级地位发生变化的情形。现在的农民数量比五十年前少了很多,现在的孩子即使想做农民,也没有那么多职位的需求;随着医疗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医生的需求大幅增加,医生的职位多了很多。3. 相对流动 (relative mobility):将结构性变化所造成的绝对流动纳入考量后,每个阶级的相对流动几率。考虑到医生的职位绝对数量的增加,再研究不同阶级成为医生的概率。4. 三种社会流动力量的影响 - 阶级继承 (inheritance):留在原阶级的几率高于流到其他阶层的几率。 - 跨级流动障碍 (hierarchy):流动到邻近阶级的几率高于跨越阶层的流动。例如无论在哪一社会,从农民变为工人可能性较高,但从农民变为专业阶级的可能性就要小许多。 - 产业区隔 (sector):从某种行业转为其他行业的可能性非常小,例如从农业转到非农业的阻力就较大,因为农业技术不易转成城市工作有用的技能。

四、社会流动变化趋势

1. 更开放: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hypothesis)认为,随着工业化,个人的社会中的地位将越发取决于教育及个人努力,而非家庭背景。因而工业化会使得社会结构更加开放,削弱家庭背景对于个人成就的影响。2. 更封闭:社会冲突论学者认为会出现无产阶级化,工业化会使得劳资双方的相对力量越来越悬殊,阶级壁垒越来越深,向上流动更加困难。3. 相对流动率稳定命题 (common social fluidity)假说: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率与其内部分工结构有很大关联,而社会分工结构又受到每个社会的经济、技术、人口环境的影响,由于每个社会处于不同的工业化阶段,职业结构变迁速率快慢不一,因此表面上我们会观察到不同社会的社会流动率有很大差异。但如果将这些外在因素加以控制,则大多数以市场经济与核心家庭为主的工业社会,可能有十分接近的内在流动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学基本范畴(二)
越轨社会学下的偷渡者
为何女性做家务被视作理所当然?|豆爸读书会
局外人:越轨社会学研究
标 题: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藏书译本|《越轨社会学概论》道格拉斯 & 瓦克斯勒著(1987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