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串“难解”的阿拉伯文告诉你,早在南宋杭州就如此多元!


位于南山路与清波街交叉口的卜合提亚尔墓园

每当行至杭州古清波门遗址附近,我们总能在南山路与清波街交叉口看到一处建筑——绿色栏杆围绕的石亭占据了路的东北角,在喧嚣中透出几分静谧肃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一处墓园,墓园不大,一眼便可望尽。

墓园近景

走进墓园,首先我们看见的是门楣上镌刻的大幅阿拉伯文“清真言”,围栏内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石亭,四方重檐,横梁石柱上雕有花纹。亭内的三座古墓均采用塔式须弥座石墓盖,每座四层,顶石上镌刻着精细华美的菱形帔巾图案。墓亭上方悬挂有匾额,上书“天方先贤卜合提亚尔墓园”

墓园修复碑记

说到这里,您也许会问这位卜合提亚尔究竟是何人呢?民国时期,在清波门古城墙下发现了包括卜合提亚尔墓在内的众多古墓,后请经师释读碑文后得知墓主人是南宋时伊斯兰教贤者。民国政府将古墓重葬于南山路与清波街交叉口,后屡有修缮。直到2006年,杭州市政府在卜合提亚尔墓园内新修一座石亭,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样子。

位于中山路与西湖大道交叉口的凤凰寺

南宋时这里曾是皇家聚景园,后园林荒废。据史料记载,南宋时就有穆斯林商人以贡使的身份被授予官爵,定居杭州,但由于人数不多并没有形成聚集群体。到了元朝,越来越多的穆斯林人远离故土,来到杭州这座东方名城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他们的推动下,当时的杭州还出现了不少伊斯兰教建筑,如今位于中山路与西湖大道交叉口的凤凰寺就是代表之一。由于路途遥远,居杭日久,他们中的很多人死后都无法回到故乡,被葬于杭州清波门柳浪闻莺一带。

1953年,西湖边的回族墓地整体迁移,出土了大量以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书写的墓碑,后被运往凤凰寺保存。这些出土的墓碑与矗立在西湖边的卜合提亚尔墓园印证着各种传世文献的记载,告诉我们杭城曾生活着一群离家远行的游子,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那时的杭州已是一座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杭州西湖(20)
東河:一條小河悠悠長 早茶伴侶
知晓杭州十大城门,才明白林逋为何在西湖隐居:深情之人最无情
99年前逛杭州西湖:未倒的雷峰塔下看夕阳南屏晚钟声中做个相思梦
1954年西湖迁墓,毛主席为何特意下令不得迁移岳飞墓?原因让人动容
杭州市西湖区文物古迹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