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记忆丨钟鼓楼大修挖出镇物,亲历者揭秘盒内玄机

本文作者为北京钟鼓楼第一任所长郑毅,郑老曾担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作为亲历者,相信他的回忆更具说服力。

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城镇建设史上,曾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城镇规划中的特色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有不少城镇的钟鼓楼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古老城镇发展史的见证。目前,在全国城镇现存的钟楼和鼓楼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有原配报时大钟和定更鼓的,就数北京钟楼和鼓楼了。

一、北京钟鼓楼的历史沿革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距今已有七百四十余年的历史。据著名史地专家侯仁之先生主持编制的《北京历史地图集》载:当时,钟鼓楼处于元大都的中心位置。另据《析津志》载:钟楼“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后,毁于火。现存的北京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钟楼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两年后竣工。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认为北城空旷,少有居民居住,对守卫城市安全不利,因此,将北城墙(今土城)向南缩进2.5公里,至今安定门和德胜门一线,重建城墙、城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又将南城墙(原址在东西长安街)向南推进0.8公里,至今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兴建外城,在距正阳门约2公里处,兴建永定门。至此,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形成。

明万历崇祯年间(1573-1644)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明代的北京钟鼓楼,是两座单体的墩台式建筑,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鼓楼初名“齐政楼”(取齐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建成,楼体通高46.7米,建在高4米四面是坡道形的砖石台基上。

1912年的鼓楼北侧

鼓楼分上下两层,底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一大两小),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二层为楼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滴水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代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遭雷击被焚,后又重修。此后,在清嘉庆五年(1800)、光绪二十年(1894)及1941年,均对鼓楼进行过局部修缮

1941年正在修缮中的鼓楼

钟楼应当是与鼓楼同时建成。据《御制重建钟楼碑记》载:“皇城地安门之北,有飞檐杰阁,翼如焕如者,为鼓楼。楼稍北,崇基并峙者,为钟楼。其来旧矣。而钟楼亟毁于火,遂废弗葺治。”大意是:鼓楼稍北为钟楼。鼓楼和钟楼的历史很久了,可是,钟鼓楼曾屡次被雷火烧毁,废弃后而没有重建。直至清乾隆十年,为了防雷击起火,才建起了全砖石结构的钟楼。

北京钟鼓楼虽经几次翻修重建,但它始终担负着为全城报时的任务。随着清朝的衰亡、民国的建立和钟表的传入,钟鼓楼逐渐失去了为古都报时的功能,但“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后,才彻底废止。

1925年,“齐政楼”改称“明耻楼

民国十四年(1925),为了充分利用钟鼓楼这块地方,开发民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经京兆尹薛笃弼批准,在鼓楼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馆”。利用楼下各甬洞建立图书馆、讲演厅、博物部;楼上则改“齐政楼”为“明耻楼”(P.75照片),展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屠杀人民和抢劫财物的图片、实物和模型,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

儿童运动场碑

钟鼓楼四周空地则辟为京兆公园。设有各种运动器械,供成人和儿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另外,还开设了平民学校,教国民读书识字,以提高文化水平。

1929年,钟楼前广场为“民众市场”

民国十五年(1926),在钟鼓楼之间小广场设立“平民市场”,同时利用钟楼下甬洞开设“民众电影院”放映无声电影。民国十七年(1928),南京国民政府令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

1938年,鼓楼上左侧标有“北京市新民电影院”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该馆改称“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此时,正值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情况下,该馆经常举办展览会、讲演会、戏剧演出等多种宣传抗日的活动,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卫精神,遭到日军的仇恨,于1938年勒令该馆改称“北京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新民教育馆”。将“北平”改为“北京”,将“民众”改为“新民”,虽是几个字的改动,但本质上却暴露了日本侵略者,在精神上统治北京市民的野心。期间,该馆曾遭受三次浩劫,肆意搜查图书、报刊及陈列品,销毁书刊4000余册、陈列品300余件,被迫于1942年闭馆。

1938年,北京市第一教育社会区新民教育馆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复馆,定名为“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开设教学、展览陈列、书报阅览。钟楼仍开设电影院。钟鼓楼之间小广场重新开设,改称“民众商场”。场内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如扒糕、凉粉、灌肠、豆汁、爆肚、羊霜肠、炸糕、驴打滚、茶汤等;还有说评书的、唱戏的、拉洋片的、变戏法的、耍狗熊的、说相声的等,应有尽有。据说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幼年时,就在此说过相声。

1949年初,北平市和平解放。该馆由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接收 ,先后更名“人民教育馆”、“北京市第一人民文化馆”。1952年,随着北京行政区划的变更,改称“北京市东四区文化馆”,1959年,又改称“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

1983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修缮钟鼓楼,建成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一个旅游景点,至此,东城区文化馆从鼓楼迁出。随即“北京市钟鼓楼修缮办公室”成立。钟鼓楼修缮,投资方是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承建方是北京市房修二公司古建处,接收使用方是东城区人民政府。我作为北京市钟鼓楼修缮办公室的副主任,常驻钟鼓楼修缮现场,见证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钟鼓楼首次修缮的始末。

1984年1月初,鼓楼开始修缮。

1984年4月,鼓楼脚手架搭成

鼓楼脚手架全部用杉篙搭成。从底层五排架木,逐渐收缩到40米高的鼓楼三层檐下,共用杉篙15000根。脚手架搭到顶层后,首先是在北京市文物局监管人员的监督下,拆开鼓楼正脊中央脊筒,取出“镇物”。 “镇物”即驱灾辟邪、保平安之物。在我国高大的古代建筑顶层正脊中央脊筒中,常有发现。根据古代建筑的时代和等级的不同,所存放“镇物”的品类也不尽相同。

1984年,修缮过程中在鼓楼正脊中央脊筒内取出“镇物”《金刚经》一卷

拆开鼓楼正脊中央脊筒时,在金属盒中包装的“镇物”是《金刚经》一卷。紧接着是揭瓦挑顶,更换糟朽的斗拱、梁、檩等大木构件,并进行加固。然后,重新铺设望板,铺泥瓦瓦,恢复原貌。在土木工程基本结束以后,油漆工人开始对鼓楼梁柱、大额枋、挂檐板、山花板等部位进行油漆彩画。

1984年,拆开后的鼓楼顶层梁、檩

1984年,更换鼓楼三层檐西南角梁

1986年,油漆彩画工人正在对鼓楼山花(梨花寿带)更新进行彩画

1993年,油漆彩画工人正在对鼓楼挂檐板进行第三次彩画

在鼓楼修缮过程中,北京市人民政府分管鼓楼修缮工程的副市长白介夫,经常到鼓楼工地现场,视察工程进度,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登鼓楼至二层的台阶比一般台阶高,而且陡峭。白介夫副市长十分关心鼓楼开放后,老人登楼参观的安全问题,建议最好能安装一个“电葫芦(即电梯)”,能上下接送老年游客。经专家论证,这个建议十分必要,但在鼓楼内外加装电梯,对鼓楼的结构或外部景观都会造成损坏,故均不可取。

为了保证游客登楼的安全,又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作为接收单位并筹备鼓楼开放的负责人,日思夜想,很是心急,时刻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天,在我登鼓楼台阶,准备查看鼓楼二层修缮进度时,无意中发现,第五层台阶整体通白如玉,唯独台阶中央,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用泥土糊住的圆点。抠开泥土,原来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圆眼。

于是,我拾级而上,发现每隔一个台阶便有一个圆眼,直到最上层台阶。我眼前一亮,联想到这很可能是1925年鼓楼改称“明耻楼”,在二层陈列《八国联军侵华罪行图片展》时,为参观者上下楼的安全,加设的一道扶手。为了证实我的想法,便找施工技术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他们认为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并确定了恢复这道扶手的可行性和施工方案。当白介夫副市长看到这道扶手,并了解到它的来历后说:“增加这道扶手很好,它不仅能使游客上下分流,保证安全,还可以作为鼓楼修缮史上的一段佳话,记录下来,讲给游客听。”

1957年,钟楼安装避雷针(张先得绘图)

1984年7月7日,正当鼓楼正脊“封脊”时,北京市消防总队防火处王处长、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王世旭等,检测了钟楼和鼓楼的避雷针设施。经检测,钟鼓楼的避雷针是1957年安装的。至今虽未发生雷击事故,但是鼓楼形体高大,二层又是木结构为主的楼阁式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常备消防设施难以扑救,建议借助鼓楼的施工脚手架,安装自动化消防设备。10月18日,根据北京市副市长封明为、韩伯平关于在鼓楼增设自动化消防设备的批示,北京市财政局安淑荣同志到鼓楼考察安装设备所需费用,按照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师郝风德的设计方案,经反复核实,北京市财政局于11月3日拨款到位。

鼓楼自动化消防设备上水管线

鼓楼自动化消防设施,自1984年11月开始安装。经过对鼓楼二层内外管线、烟感探测器、开放式自动消防喷头、封闭式自动喷淋喷头、上下水、蓄水池、配电柜等设备的施工与安装,历时五年,于1989年经北京市消防局验收合格,为鼓楼突发火灾能及时扑救,减少损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是北京在高大古代建筑上安装自动化消防设备的首次尝试。

鼓楼二层檐下斗拱和檐檩之间安装的自动喷淋上水管线

1984年5月22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小会议室,副市长白介夫在听取了《关于鼓楼修缮进度及钟鼓楼地区整治规划方案》后,说:“在钟鼓楼内少建办公用房,多建为旅游服务的商业网点。充分利用钟鼓楼之间的小广场,建一些北京风味小吃摊点,方便游客。”根据白介夫副市长的意见,我们初步完成了钟鼓楼地区的整治规划方案,经过6月15日第23次市长办公会的研究讨论,又做了重要补充和修改。

1988年,著名史地、建筑专家侯仁之教授正对钟鼓楼地区整治规划发表意见,左一为时任钟鼓楼文保所副所长郑毅

根据市长办公会关于对钟鼓楼地区的整治规划的补充和修改意见,从1985年3月至1988年5月,经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局,邀请张开济、张博、赵冬日、侯仁之等古建专家实地考察和多次研讨。

1988年,北京市规划局综合处处长王屹(中)正在对钟鼓楼地区的规划发表意见

综合各方面及专家的意见,经北京市规划局批准,由北京市钟鼓楼修缮办公室绘制了《北京市钟鼓楼地区规划设计图》。其中钟鼓楼之间的小广场,北京风味小吃,于1988年9月开业,至2002年撤销,拆除临建,改造成居民休闲游乐广场。

钟鼓楼附属建筑修改后示意图

1985年1月26日,经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成立“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任命郑毅为所长。

1986年,修缮后的鼓楼

1986年1月,钟楼开始搭脚手架,主要任务是剔补墙面和挑顶大修。当脚手架达到顶层时,在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事业管理所负责人董海的监督下,由工作人员从钟楼正脊中央脊筒取出“镇物”。

1986年3月29日下午3时,钟楼正脊揭取“镇物”

“镇物”装在一个310毫米x 245毫米x 55毫米的木制盒内(木盒已部分糟朽)。木盒里套装一个铝锌合金盒,盒内装有宝石5块、金钱24枚(正面有“天下太平”字样,背面刻着满文,外圆内方);另有金、银、铜、铁、锡小元宝5锭,以及五色丝线、绢和五谷杂粮;还有五条缎带,上书“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字样,盒内四周放有木炭,以作防潮之用。

镇物宝盒

宝石五块、金钱二十四枚、元宝五锭、缎带五条

11月11日,钟楼正脊复位时,按原来尺寸,另制一个铜皮盒,内装有钟楼修缮日期、修缮方案和《纪略》一文,置于钟楼正脊中央脊筒中,以备后人修缮时查阅。至1988年9月钟楼主体修缮工程竣工。

198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钟楼正脊复位,郑毅等同志将装有《钟楼修缮方案》、《修缮纪略》的铜皮盒置于钟楼正脊中央脊筒中

1987年,修缮后的钟楼

1987年5月1日,鼓楼旅游品服务部在鼓楼一层券洞正式营业。次日,鼓楼二层大厅正式开放,接待游客。北京钟鼓楼于1957年由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北京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钟楼的建筑艺术与古代报时

日常生活计时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发展到今天的钟表计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很简单,主要是捕食、吃、睡和繁衍后代四件事,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对太阳的观察上,称作“日出、日中、日入”,再细分,可称作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概念。

陈列在古观象台院内的古代圭表

随着历史的进展、生产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多,简单的时间概念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于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单独的树木和人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起和日落,会由长变短,又由短变长,且随着时间延续而移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智者就制作成圭表和日晷。

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前赤道式日晷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个地支代号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刻在日晷盘上,每个时辰代表现在的两个小时。但是,这种计时器具必须是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才能使用,阴天或晚上则不能使用。后来,人们慢慢地发现日常使用的陶器,在有裂缝时,会慢慢地往下滴水,随着时间的延续,满罐的水会逐渐下沉,直到干涸。后来,人们就在罐底钻上小眼,壁上分成十二个等分,用十二个地支代号表示,这样不论阴天或夜晚,都可以计时了。但这种计时方法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需等满罐的水滴完后,才能添水,二是随着罐里水量逐渐减少,水压也逐渐减小,滴水的速度减慢,前后计时会有一定差距。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出土的西汉(单支)铜漏壶

之后,为了计时更精确,人们又发明制作了多级漏壶计时。鼓楼上,原置一座铜壶滴漏,此为宋代故物,其制为铜壶滴漏四,上曰天池,中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水。此物明末已不存。清代改用时辰香计时。“时辰香”是一种特制的香,上面有刻度,每到一个时辰,会有铁珠落入铜盘中,发出响声,用以报时。

龙舟报时更香

盘式更香

为了再现古代报时的情景,2002年在鼓楼上,仿制了元代的多级补偿式浮箭“铜刻漏”。以上均为鼓楼上的定时器具。鼓楼上,为全城报时的器具是“定更鼓”。

仿元代“铜刻漏”

原来鼓楼上,放置着定更主鼓一面。鼓面直径1.4米,是用特大整张牛皮蒙制而成的,鼓面上有多处刀痕,右上侧鼓帮上写有外文字母,均系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留下的罪证。另有小鼓24面,代表着24节气,原鼓早已遗失。为了再现古代报时的情景,于2003年又重新复制了主鼓一面、小鼓24面。

清末遗物,鼓楼定更鼓

二十四面仿制群鼓

钟楼上悬挂一口报时大钟。先铸的一口是铁质的,后铸的一口是铜质的。两口大钟均为明永乐年间铸造。铁钟高4.2米,底口直径2.4米,钟唇厚0.17米,重25吨。明朝的钟楼建成后,曾一度悬挂在楼上,后因铁钟声音不够洪亮,传声不远,被铜钟置换下来。铁钟存放于钟楼湾西侧的钟库胡同。

被放倒的铁钟

1926年准备在“平民市场”展示,未成,又将其移至鼓楼北墙外存放,曾有拾荒者在此居住。1983年10月,鼓楼准备修缮时,经北京市文物局同意,将铁钟移至大钟寺博物馆展出。

1992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内的铁钟

铁钟现存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凉亭内

铜钟钟体高5.55米,钟口外径3.4米,钟唇厚0.245米,重63吨,是目前全国现存最重的城市报时钟。

钟楼报时铜钟

鼓楼上,有计时的铜壶滴漏、时辰香,有报时的定更鼓;钟楼上,有报时的铜钟。那么,古代是如何为古都北京报时的呢?据《大清会典》卷79记载:钟鼓楼专司更筹,清朝时隶属銮仪卫(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和皇帝保卫工作,总管为正一品武官)管辖。“神武门外钟鼓楼,设更鼓晨钟,每夜派校尉承值”。

鼓楼南坡道两侧各有三间值房,为銮仪卫校尉的“值更”休息室

古代把每夜划为五更(更,是计时单位,每更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即:黄昏戌时(19时-21时)曰定更,又曰起更;人定亥时(21时-23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时-晨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晨1时-3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晨3时-5时)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传说,鼓之击法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反复两遍,共计108响。

老北京有句谚语,叫“九门八典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启闭,都要听钟楼的钟声。皇城和紫禁城的更夫也要听钟楼的钟声。另外,大臣上早朝,三更起床,四更到午门外朝房等候(左文右武),五更上朝,也按左文右武,进入午门上早朝。

钟楼撞钟与鼓相同。每晚戌时(21时)定更,又叫起更,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叫“净街”。这时,皇宫乃至京城大街小巷的更夫,手持铜锣、梆子和护身用的器具,开始上夜,以报时和守卫京城的安全。

对当时钟楼撞钟报时,乾隆皇帝在《御制重建钟楼碑记》上,有过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疾徐相应。清宵气肃,轻飚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御制重建钟楼碑

击鼓撞钟为何定为108响呢?原来古人以108代表一年。明朝郎瑛《七修类稿》卷四中解释:“扣108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12月,24节气,72候(古代以五日为一候,六候为月,故一年有72候),合为108,象征着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寺庙里僧人作佛事用的念珠,大臣上朝用的朝珠,都是108颗,其数也因此而得。

农历己巳年除夕(1990年1月26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东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敲响沉睡66年的报时大钟,撞钟12响之后,钟楼映衬在五颜六色的的烟花之中,从此开启了春节除夕敲钟为市民祝福的惯例。

报时夜景

明代的钟楼,应是以木结构为主的楼阁式建筑,与北京宫殿同时建成。因为在明永乐十八年定都北京,十九年(1421)永乐皇帝要从南京迁都北京,并在奉天殿朝贺,大宴群臣,所以钟楼必须建成,并悬挂上报时大钟,以示庆贺。因为时间紧迫,宫殿建设工程浩繁,再加上当时条件和材料所限,只铸了一口25吨重的铁钟。没想到铁钟的声音不够洪亮,所以,又重新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后,钟楼不幸遭雷击失火被毁。直到清乾隆十年,才又重建钟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钟楼,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建筑。过去的钟楼因为体量高大,又都是以木结构为主,所以,极易遭雷击起火焚毁。又因为在古代没有高大的起重设备,将几十吨重的大钟从地面起吊到三四十米高的钟架上,悬挂起来,十分困难。 因此,乾隆时期建造的钟楼,整体建筑除钟架以外,全部采用了砖石结构,从而防止了遭雷击起火坍塌的危险。对钟楼的雄伟气势,乾隆皇帝曾有过这样的赞誉:“尺木不阶,屹然巨丽。拔地切云,穹窿四际,岌嶪峥嵘,金觚绣甍。鸟革翚飞,震耀华鲸。”重建后的钟楼,不仅巍峨壮观,而且把建筑结构、共鸣、传声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在古代大型建筑史上,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钟楼

钟楼通高47.9米,分上下两层。底层是拱券式砖石墩台,四面开券门,券洞内呈十字相交形。中心相交处,为一边长6米的正方形“天井”。往上与二层相通,可仰望大钟。钟声通过“天井”的共鸣,产生巨大的振波,向古都四方传播。二层建筑独成一体,是一座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的建筑,坐落在一层墩台之上。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四面开券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屋顶中央呈半球形,八角形钟架下,悬挂着一口铸有“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印记的特大报时铜钟,重约63吨,可称中国古钟之最。两侧暗间铸有拱券式“声道”。半圆球形屋顶与拱券式“声道”构筑的巧妙结合,“天井”与十字券洞的贯通,恰似上下两个重叠的共鸣腔,使钟声回旋于腔体,产生共鸣,不仅使钟声扩大,而且更加圆润动听。

钟楼立体剖面图

据《御制重建钟楼碑记》载文:“器钜则用广,非藉楼表式之,无以肃远近之观。”钟置高而声远。钟楼内部建筑结构与声学原理的统一,使钟楼这座古代建筑更加独具特色。

三、钟鼓楼的故事

铸钟娘娘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长孙朱允炆即位。皇四子燕王朱棣趁机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夺取了皇位,定年号为“永乐”。几年后,永乐皇帝决定将国都迁往北京。为了博得龙颜的喜悦,工部官员费尽心机,觅取各地优质建材,广招全国各地知名工匠,在元大内的废址上,大兴土木,营建宫殿。

经过周密的设计,精心的施工,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终于在皇城之内建起来了,而且在皇宫的北面,还建起了两座雄伟壮丽的报时楼——钟楼和鼓楼。迁都是件大事,为了庆贺迁都之喜,皇帝大宴群臣,择良辰吉日,大臣们随着报时的钟声,依次步入皇宫。皇帝端坐在九龙宝座上,一面接受大臣们的跪拜,一面静耳细听,总觉得一种沉闷之声传入耳畔,急忙招来管事太监,贴耳询问:“这是什么声音?”太监答:“回皇上话,这是钟楼铁钟报时的声音啊!”“这声音沉闷嘶哑,有损我大明国威。传旨:限期仨月重铸造一口铜钟!”

皇帝降旨,一言九鼎。监铸官员便召集全国著名工匠,来京铸钟。还在钟楼之西,建了“铸钟厂”。可是一连两个月过去了,大钟久铸未成。龙颜大怒,限令一个月之内必须铸成。如若再铸不成,监铸官员及全体工匠一律处斩。

负责铸钟的领头工匠姓华名严,是当时全国有名的铸钟匠,许多寺庙里的铜钟,都是他带领徒弟们铸造的。可自打来到京都铸钟,却屡铸不成。这天,又白白地废了一炉铜水。华严师傅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女儿华仙看到爹爹愁眉紧锁,心里很是着急。

提起华仙,可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好姑娘,只可惜母亲早逝,幼年的她不仅挑起了家务的重担,还跟男孩子一样,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的活儿,谁都夸老铜匠养了一个好闺女。

多日来,华严师傅茶不思,饭难咽。华仙心想:爹爹准是碰上了大难题。因为她发现,爹爹总好像是在喃喃自语:因为缺点儿什么,钟才铸不成呢?华仙想:莫非是像铸龙泉宝剑那样,还需要加点什么东西?铸钟限期都过去二十天了,如果最后十天大钟再铸不成,爹爹和所有工匠都得被斩。华仙看到爹爹整日劳累,夜不能寐,眼窝深陷,身体消瘦,心急如焚。她想如果大钟真的铸不出来,宁可自己死也不能让年迈的爹爹和伯伯叔叔们去服刑。有一天,华仙跟爹爹说:“爹爹,您能不能带女儿到铸钟厂去瞅瞅?兴许我能帮帮您呢!”老铜匠说:“不用了,孩子。过两天还要起火再铸。我这些天盘算着,成败在火候,只要稍稍加高一点温度,我看这次一定能铸成。”“爹爹,您就带女儿去吧!”华严师傅拗不过女儿,只好说:“等着我铸钟那天,我再带你去。”

古代铸钟场面

铸钟这天到了,朝廷命官,监管官员都到齐了。华严师傅带领着大小工匠,开始升炉化铜。只见铜水在炉中翻滚,可是几次取样都见华严师傅摇头,眼见着这最后一炉铜水又要白废了,工匠们都急红了眼,围观的人们也议论纷纷。正当这时,猛然间,一个姑娘从人群中飞奔出来。她上身穿一件红袄,下身配红裙裤,脚踏一双绣花小红鞋,走近华师傅面前说:“爹爹,您忘了铸龙泉宝剑的故事啦?这铸钟一准也缺少‘灵性儿’吧!”还没等华师傅反应过来,她又用手指着天空说:“爹爹,您看那天上是什么?”华师傅抬头一看,天上正飘来一朵五色彩云。就在这时,华仙急步冲向熔炉,华师傅大喊一声:“不好!”赶紧伸手去拦,但为时已晚,只抓下一只绣花小鞋,华仙已经跳入熔炉中。刹时,炉火翻腾,铜水滚滚。华师傅忍痛发出口号:“浇铸!”工匠们一齐努力,大钟果然浇铸成功。

当把大钟吊装起来以后,华师傅眼含热泪呼唤着:“女儿啊,小仙!爹爹在喊你,你快回答!”当他亲自领槌撞击大钟的时候,大钟发出了清晰、洪亮、圆润的声音,余音绕梁,久久不散。那声音像是女儿在叫:“鞋——鞋——鞋!”华师傅恍然大悟,急忙从怀里掏出女儿唯一的遗物,含泪诉说:“孩儿啊!对不起你,让你光着一只脚走了。放心吧,爹爹一定会托人,做一双更漂亮的绣花鞋送给你。”

20世纪40年代,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路西小黑虎胡同金炉圣母娘娘庙山门

铁钟被新铸成的铜钟置换下来。铜钟悬挂在巍峨壮观的钟楼之上。当清晰、洪亮、圆润的报时钟声在京都上空回荡时,龙颜大悦。但闻听华仙姑娘为铸钟献身时,惋惜和悲悯之心油然而生。遂下旨:建庙。为了纪念华家父女铸钟的事迹,在铸钟厂附近建起了一座娘娘庙,称“金炉圣母娘娘庙”,此庙就在今旧鼓楼大街路西小黑虎胡同内。

铸钟娘娘塑像

文人墨客也纷纷赋诗,颂扬华仙姑娘为铸钟献身的悲壮事迹。徐国枢《钟楼志异》便是其中的一首。地安门外之钟,明永乐年间,铸钟辄不就,将获谴。其华严之女跃入冶炉中始成。遗弓履一只于炉外,惟击时有鞋音。纯庙为之复加封“定更侯”。诗云:昭昭孝烈树纲常,亲志能完祀事芳。百八声中余韵远,似闻步蹀响空廊。

鼓楼冒烟儿,八路要颠儿    自从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钟鼓楼便失去了为京都报时的功能。京兆通俗教育馆便将钟鼓楼小广场,辟为“平民市场”。有许多个体商户和民间艺人,在此搭凉棚,摆地摊。说书唱戏,变戏法,卖小吃,设茶棚和各种日用百货的,应有尽有。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成为京城平民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故事发生在1949年,北平刚刚解放那年的夏季。几日来,阴雨连绵,酷热潮湿,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

起晌后,几位老汉正在茶棚下,品茶聊天。正当太阳快要落山时,忽然一个坐北朝南的老汉,手指着鼓楼顶层西北角的飞檐处,惊叫着:“嗨!你们快看,鼓楼上冒烟儿啦!”

品茶的,连同周围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向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在太阳夕照的余晖下,一缕缕青烟,在鼓楼顶层西北角飞檐上,徐徐上升。人们被这一现象惊呆了,议论纷纷。这个说:“是不是鼓楼上的木梁起火了?”那个说:“不对啊!若是起火,怎么看不到火苗呢?”随着太阳落山,烟雾就慢慢消失了。做买卖的商户、耍玩艺儿的艺人,开始收摊了,游玩的人们也四散而去。

第二天,好奇的人们又到鼓楼观看,可是从上午到起晌,都没有看见鼓楼上的烟雾。人们开始怀疑,昨天是不是看走眼啦?随着人们的议论,太阳也在慢慢地移动。当太阳距离西山还有一杆子高的时候,有人突然发现,鼓楼上的青烟又升起来了,而且越来越浓。当太阳落山后,青烟又消散了。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人们对这种现象迷惑不解。有人说:“这不是烟,是仙气,只有在黄昏时才出现。”有人说:“铸钟娘娘显灵了,要她那只没带走的绣花鞋呢!”突然有人冒出一句:“鼓楼冒烟儿,八路要颠儿!”人们寻声望去,此人已不见踪影。可是这句“鼓楼冒烟儿,八路要颠儿”的传言却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四九城”,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不安。

此事引起了北平市军管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北平市刚刚和平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百废待兴,稳定人心首当其冲。于是在治安干部监督下,派出建筑工人在鼓楼西北角搭起云梯,请消防员登梯仔细查看,发现是因为鼓楼年久失修,瓦面塌陷,形成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水洼,蚊子的幼虫在此滋生,成虫后,在水洼的上空群起乱飞,在夕阳的照耀下,如同烟雾上升。当建筑工人把鼓楼的瓦面修复后,此现象再没有出现过。“鼓楼冒烟儿,八路要颠儿”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北京钟鼓楼报时与城门的启闭     老北京人中,一直流传着“九门八典一口钟”的俗语。原来,北京城是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就以城墙为界而言,北京有四座城,从里往外说,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除了外城,其他三座城均为城城相套(即大城套小城)。城多,城门就多,所以,老北京就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后来,“内九、外七、皇城四”意思又延伸,把北京全城简称为“四九城儿”。如果说有什么新鲜事“四九城儿”都轰动了,那就是说这件事全北京城都传遍了。

如果单说“内九”,即指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从南正中,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又称国门。正阳门箭楼城台中间开一券门(其余八座城门的箭楼均不设门),是专供皇帝出入时开启的,平时关闭不开。车马或行人均从瓮城的左右闸门出入。宣武门,又称鬼门,因罪犯大都推出此门,到菜市口斩首。阜成门,又称煤门,京西门头沟运煤车辆来往必经此门。故在城门青石券门的门脸上刻有梅花一束,取“梅——”谐音之意,俗有“阜城梅花报春归”的赞誉。西直门,又称水门,皆因从玉泉山往皇宫运“御水”的车辆不断通过,故在城门洞旁,立一块汉白玉柱石,上刻有“水纹”标记, 京人皆称“西直水纹”。德胜门,为征战凯旋之门,故寄语“德胜”二字。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天下大旱。年末,乾隆帝行至德胜门,正遇大雪纷飞,龙颜大悦,遂作诗“祈雪”,并降旨刻碑,立于城楼之下,故有“德胜祈雪”之说。安定门,为出兵征战之门,皆因当时北方战事频繁,故取“安定”之意。又因北京城内粪便车辆,多出此门外消纳,故老北京人对此门又有一个不雅的称谓,即粪门。东直门,常有柴炭车辆出入,故称之为“柴门”。朝阳门,又称运粮门。门内多粮仓,从南方经大运河运至通州的粮食,再从陆路运至北京城时,皆从此门通过,填充粮仓。城门洞青石券脸上刻有谷穗一束,故有“朝阳谷穗”之称。崇文门,又称税门。凡外省市货物,均需经崇文门上税后,才能运至城内销售。又因城门外左侧镇海寺内有“镇海铁龟”,遂以“崇文铁龟”扬名全城。九道门,即是九道关口,均属步兵统领署管辖,俗称“北衙门”(刑部,称南衙门),官名简称“九门提督”,派京城绿营与步兵驻守,在当时起着重要的防卫作用。每天启闭有时,均以钟楼的钟声为准。每晚“定更”时关闭,至晨“亮更”时开启。 九门中,有八座门以打典(一种响器,扁形,中间束腰,一端有圆孔。 敲击时,声音清脆)为号,只有一座门敲钟,这个门就是崇文门。老北京人管这叫“九门八典一口钟”。

崇文门为什么敲钟,不打典呢?原来,在老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刘伯温修完北京城以后,发现孽龙作怪,到处发大水,不是这里城墙被冲塌,就是那里房子被淹,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那时,北京这地方是“九龙口”,有九条龙作乱。刘伯温使出浑身解数,将一条条龙抓住。有的镇在白塔寺下;有的镇在北新桥底下;有的锁在井里;有的被赶到玉泉山上。最后剩下一条龙,十分凶恶,怎么也抓不住它。这条恶龙全城乱窜。什么后门桥、什刹海、龙潭湖,哪儿都有它的身影。刘伯温紧追慢赶,就是抓不住它。最后,有人报告:“那条恶龙已经到了崇文门,把城墙都快拱倒了。”刘伯温想,这么追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忽然,他想出一个主意,去找托塔天王李靖,借“镇妖神塔”一用。于是,他上升到天界,见到托塔李天王便拜,并说:“我是大明护法军师刘伯温,监造北京城,因有一条恶龙作怪,弄得京城百姓不得安宁,特请天王护佑,并借‘镇妖神塔’一用。”托塔天王李靖想,宝塔是我手中镇妖之神物,怎能借予外人?就说:“这宝塔是庞然大物,你能拿得动吗?”只见刘伯温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高大的宝塔变成了锥形之物,托在了他的手掌之中。托塔天王李靖看他法术超人,便把宝塔借给他了。刘伯温带着宝塔下到地界,但见恶龙仍在兴风作浪。他想:我身带“宝塔”,看你还能作恶几时?等冬至入蛰,我再治你不迟。冬至以后,刘伯温算定恶龙在南海子蛰居(即冬眠),便带着“宝塔”捉拿。到了那里,刘伯温拿出“宝塔”,说:“大……”,“宝塔”果然顶天立地,重重地压在恶龙的身上。刘伯温命人把恶龙用铁链子锁上,随口说一声:“小……”,“宝塔”又变成一个小锥子。刘伯温收起“宝塔”,牵着恶龙就回到崇文门,把它锁在吊桥之下。从此,北京的城墙又修起来了,房子也不再被水淹了,老百姓心里也安定了。刘伯温就把那“宝塔”埋在崇文门东边的城墙里。可是,那条恶龙还被铁链子锁着呢,它便问:“什么时候把我放了呢?”刘伯温说:“等崇文门打典的时候就把你放出来。”恶龙一听还挺高兴。但它万万没想到,从此以后,崇文门就改成敲钟,永远也不再打典了。这条恶龙将永世不得翻身。

故事归故事,但有的时候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据说在拆城墙的时候,就在崇文门东边,城墙的第二个垛口下,还真的发现了一个九级浮屠八角飞檐小铁塔,有的人还亲眼见过它呢。而且,崇文门确实有过一段不打典只敲钟的历史。

古时候,九个门中有八座门启闭有时,启闭的号令就是打典 。老北京曾有一句俗话:“城门响,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如果城门一关,老百姓再想进出城就不可能了。 惟独崇文门与其他八座城门的启闭时间不同,但行人不能从此门通行,因为它是监管收税的城门。明清两代,京师税务衙门就设在崇文门外路东。所以,这个城门的启闭号令也与其他八个城门不同,只敲钟,不打典,这才形成了“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俗语。

钟楼和鼓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浮想那时的黄昏和黎明,随着钟楼报时大钟的声响,全城的打典声、更鼓声、铃柝(打更用的梆子)声,响遍大街小巷,更为古城的风韵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郑毅,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曾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退休后于东城区地方志办公室担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钟鼓楼的奇妙数字 | 谭烈飞
神秘的铸钟娘娘庙(组图)
北京中轴线的终点
钟鼓楼|北京光阴故事
登临北京最古老的钟鼓楼
胡同记忆:钟鼓楼大钟倾听历史回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