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门】樊迟:小人之辩(上)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故其为孔子晚年的弟子,没有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然其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后世对樊迟的评价大多持负面,一是因为孔子骂他是小人,二是有人认为樊迟较为迟钝。但若细考历史记载,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

樊迟墓侧门

关于孔子骂樊迟为小人之语,乃是本自《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上着锁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自己不如老农,樊迟又进一步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比不过老菜农。樊迟退了出去,孔子就跟其他弟子们说:“小人哉,樊迟也!”而后孔子解释说:在上位的人只要注重礼,老百姓自然就会敬畏;在上位的人只要注重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注重信,老百姓就会用真情实意来对待他。要是能做到这三点,四面八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他,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

正是这段话,在中国历史特殊时期被不断引用,以此说明孔子轻视劳动人民。但问题是,从孔子早年的经历来看,他也曾做过管农业畜牧业的小官,《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沿着墓围墙兜圈子

《孟子·万章下》亦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解释说:“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刍牧者也。”

终于入园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不但管理畜牧业,也从事过畜牧业。所以他回答樊迟的请问时,自称不如老农和老圃,显然不是事实。既然他这么说,自有其用意在,更何况,儒家并不反对稼穑。孔子推崇西周,他曾说:“殷已慤,吾从周。”(《礼记·檀弓》)但是西周的天子就很重视农业,《诗经·噫嘻》中有一段: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樊子墓碑记

可见周成王亲自带领农夫举办藉田典礼,孔子没有理由歧视农民。既然如此,当樊迟向他请教这类问题时,他为什么要骂樊迟是小人呢?更何况,《论语》中记载了多条孔子与樊迟之间的对话,从那些话看来,孔子完全没有贬斥樊迟之意,并且还向樊迟阐述了很多重要的观念。为什么单单在请教农业问题时,把樊迟骂得这么狠。对此,后世也有不少争论,近现代的解释主要是认为孔子轻农,古人解释的着眼点一是探求何为小人,二是探求孔子在“小人哉”之后解释的那段话究竟为何意。

济宁市文保牌

关于前者,毛奇龄在《四书賸言》中说:“古凡习稼事者皆称小人。《尚书·无逸篇》:‘知稼穑艰难’,则‘知小人之依’。又祖甲逃民间,曰‘旧为小人’,高宗与农人习处,日曰‘爰暨小人’。《孟子》曰:‘并耕者小人之事。’此从来称名如是。”

墓前之碑

毛奇龄认为上古时期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均被称为小人,所以小人只是某类人群的代称,并不是骂人的话。如前所引,孔子在年轻的时候也从事过畜牧业,他当时把主家的牛羊养得非常肥壮,说明他在这方面做得很用心。如果小人是骂人的话,孔子岂不是也把自己视为小人。所以朱熹认为小人乃是“细民”,孟子所谓“小人之事者”,故小人与大人相对,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不是指品性上有什么问题。

鱼台县文保牌

张居正在《论语别裁》中说:“盖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大人之事也,务农种圃以自食其力,小人之事也。樊迟游于圣门,乃不务为大人,而留心于农圃之事,何其识见浅小,而志意之卑陋哉!故夫子以小人责之,盖将勉之以大人之学也。”

荒草

在张居正看来,人有分工不同,管理天下者属于大人之事,务农种菜乃是小人之事。樊迟既然是孔子的弟子,他应当跟孔子学习治理天下之道,而不是前来学习种粮食种菜。所以樊迟的所问令孔子不快,但即使有这样的不快,并不等于孔子认为樊迟在道德方面有什么缺陷。《尚书·无逸》中称: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墓前万年青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摘引了《尚书·无逸》中的一句,同时又摘引了《孟子·滕文公》中的所言“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此后他在《记》中说:“可见小人即老百姓,非道德贬义”,同时说道:“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又有废除劳心劳力区分、由生产者直接管理政务的乌托邦观念。樊迟大概也可算作其中的一位。老师不老说要复古吗?那么干脆回到帝王亲自耕织的‘太平’时代去,岂不更好?于是问学稼学圃。但孔子不以为然。”

樊迟墓

其实孔子本人有时也称自己是小人,《荀子·哀公篇第三十一》中记载了鲁哀公向孔子讲述他从小长在深宫,故对宫外之事知之较少。孔子回答说:“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孔子自称小人,乃是一句谦词,只是想说明自己处江湖之远,不了解庙堂之事,绝不是说自己道德品行低下。

香炉

但问题是,如果翻阅《论语》,其中有不少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比如:“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甚至还有更有名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如此说来,小人一词有多解,在某种程度上,小人也代表品性低下。可见完全把小人解释成一种中性词,乃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回护,当然这并不妨碍小人一词的多解。如果联系孔子所言的上下句,似乎他骂樊迟小人,更多的是觉得他没有理解自己的主体观念,比如何晏在《论语注疏》中引用包咸注曰:“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

断成几截的墓碑

在孔子看来,能够做到礼义与信,方能成为大人,哪里用得着学习种菜。但问题是,樊迟不了解老师的思想吗?他为什么要向老师请教这样的问题?樊迟请教这类问题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后世重点探求的内容。唐孔颖达认为:“此章言礼义忠信为治民之要。樊迟请学稼者,树五谷曰稼。弟子樊须谓于夫子学播种之法,欲以教民也。”(《论语正义》)

看来樊迟学习农业技术的目的,想以此来教导人民。宋吴沆在《论语发微》中也持这类观点:“此商治道也。稼圃者,井田之法,一夫百亩,所以为稼;五亩之宅,所以为圃。樊迟欲以井田之法行于天下,后世学者当深究其理,农家者流,即出于此。”

墓丘旁平台

看来樊迟学习稼穑的目的,乃是想恢复商周时代的井田制。此乃一种复古思潮,应当与孔子的崇周思想不相悖。

吴沆认为古人的农家派就持这种观点,宋杨时进一步指出:“樊迟请学稼学圃,如何?曰:‘此亦非为利也。其所愿学,正许子并耕之意,而命之为小人者,盖稼圃乃小人之事,而非君子之所当务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龟山集》卷十)

门楼

杨时认为樊迟学习稼穑乃是本自许行的思想。然这种说法可能颠倒了顺序,因为根据当代学者的推论,许行大约生活在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约与孟子同一时代,他比樊迟晚了一百多年,所以樊迟不可能受许行农学思想的影响。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樊迟请教稼穑之事,乃是有隐名避世思想,刘宝楠持这种观点:“当春秋时,世卿持禄,废选举之务,贤者多不在位,无所得禄。故樊迟请夫子学稼学圃,盖讽子以隐也。”(《论语正义》)

新碑

但是儒家思想重点讲入世,如果樊迟真的这么想,这当然会令孔子不高兴。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引用杨氏言:“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自谓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能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终不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愈远矣。故复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国徽

樊迟志向低下,令孔子不高兴,所以他干脆用两句不知来回绝。樊迟出去后,孔子又向弟子解释一番,杨氏认为这是担心弟子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回绝樊迟。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替孔子解释说:“亦言为政之事,非自欲为老农老圃以谋生。然时有古今,后世文治日隆,临政者不复能以教稼自务。孔子非不重民食,然学稼学圃,终是小人在下者之事,君子在上临民,于此有所不暇。战国时,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孟子辞则辟之,亦孔子本章之意。”

未曾刊刻

但是孔子解释的那段话,似乎与他跟樊迟的问答略显脱节,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说:“迟问稼圃,夫子即以上好礼等词为教,何其针锋之不相对,所答非所问。自古注以来,均不得其解。”

答非所问,让后人有很多的疑惑,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程树德认为各种解释都不圆满。对此,当代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论语》乃是语录体,当时只记录下对谈者的所言,而没有记录下谈话时的背景,故很难还原当时的场景。甚至有人认为“小人哉”一句根本不是在骂樊迟,而是一种亲昵的嗔怪之语。当时没有录音,今天难知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口吻,故只能让后世随意猜测了。

卧碑

从《论语》的记载来看,樊迟向孔子请教的一些问题都很重要,并且孔子回答中有些话乃是他重要思想的首次表达。《论语·颜渊》中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结冰的水塘

樊迟请教仁的问题,孔子告诉他仁就是爱护别人。这就是仁者爱人这句名言的出处。樊迟又向孔子请教何为智,孔子说智就是认识别人。孔子的回答太过简洁,樊迟一时没有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孔子解释说:选用正直的人来修正不正直的人,就能使不正直的人也做正直的事。樊迟出来后,还是没理解,他又向子夏请教。子夏说老师说的话寓意很丰富,舜掌天下时,在人群中选拔出了皋陶,于是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掌天下时,在人群中把伊尹选拔出来,于是不仁的人就躲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可以学稼、学圃
【儒】论语·子路篇(4)孔子称种地人为小人并非贬义
误品先缘识字差(八)
陈郢客:荣光与重负——孔子世家
孔门弟子樊迟为什么不受待见?
慢读《论语》| 回也闻一以知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