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泉州地区胭脂砖的传统制作方法
原文地址:泉州地区胭脂砖的传统制作方法作者:手绘的体贴
[摘要]本文通过对泉州地区建筑材料之一胭脂砖的传统制作方法进行介绍,以期让读者了解泉州地区古老的手工工艺,并试图通过对该工艺的研究,寻找泉州地区形成其特殊红砖文化的原因。
关键词:泉州地区 胭脂砖 传统制作方法
砖作为建筑用材由来已久。它开始是出现在墓室中,后来逐渐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公元前6世纪的诗《防有鹊巢》写到“中唐有甓”,意思是中庭的走道(古称唐)用砖(古称甓)铺成,这说明至晚在春秋后期砖已应用于奴隶主贵族的重要建筑中,但使用的范围不广,只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制砖质量和加工技术的提高,才作为民用建筑材料得以推广。泉州地区传统建筑使用的胭脂砖,也是在这个时候大量普及的。明万历年间,晋江县沟头、新亭等地烧制的建筑粘土砖已负盛名,当时手工制坯,土窑焙烧,家庭作坊生产方式,世代沿袭。直至今天,由于烧结粘土砖大量破坏耕地,已被明令禁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得胭脂砖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与此相对应的恰恰是传统工艺的消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正是想通过对胭脂砖的传统制作工艺的研究,探讨泉州地区为何能够形成其独特“红砖文化”的原因——即该传统工艺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同时,通过对该工艺的介绍,至少能给研究者提供一些最原始的材料。因为在目前建筑理论领域,对闽南民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其整体建筑风格、历史沿革、文化意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对红砖的研究,更多的也只是介绍其砌筑方法和砌筑技术上,对它的加工制作方法的介绍较少。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才选择胭脂砖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介绍,试图寻找在文化和审美等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促成了泉州地区“一片红”的特殊景象。
泉州地区所用的砖,和瓦统称为“红料”,是泉州民居的一大基本用材。胭脂砖,又称“燕炙砖”或“雁只砖”。其在焙烧过程中,粘土里所含的铁元素被充分氧化成Fe?,因此,成品的外观呈现出鲜亮的红色,加之堆码烧制时表面自然形成的纹理,故此得名。《泉州民居》中按规格和用途将其分为:见图表1
乡土名称
规格(公分)
用 途
福办(五花头)
5*12*24
多用于墙体、墙角柱的砌筑
太兴
3*10.5*20、5*12*24
封墙倒层牵线边框筑人字形
中兴
2*11*20
倒层牵线边框做万字体
时兴
2*11*20
砌墙堵框与造灶牵线倒层
火佃
3*10*22
卧砌堵框造门槛下
油面
2*20*12
封山墙归尾做人字体
颜只
2*20*12
倒层牵线
阔六
2*20*12
封墙面俗称封砶
尺二
2.5*20*32
铺地面砖做人字形或工字形
六角尺六
3.5*45*45
较大厅堂内铺地面做人字形
六角尺四
3*30*30
厅堂地面砖
四角尺六
3.5*45*45
铺厅与宫庙地面砖
油砶
2.5*18*27
房内陆面砖及封墙
厚仔
1*24*24
厝角沿边檐口底层砖
小六角
3*20*20
人墙堵、铺地面
粗砖(一片红)
5*12*24
倒砌间墙
瓦片(厝瓦)
1*26*28
厝盖主要用才砌于平瓦上
油两子
1*15*24
放于桷枝之间,又称望砖
瓦虫(筒瓦)
1*10*22
砌压于厝瓦上,可做脚踏步
掩目(花档头)
1*10*22
厝檐筒瓦尾端
垂珠
1*26*28
厝檐笑瓦行尾作滴水
小游
2*10*13
造灶排烟道
扑竹
3*12*24
用于墙和灶的出檐
粗譬(火头砖)
6*18*24
次外墙用砖
釉面砖
2*16*21
外墙砖
花头砖
4*12*24
墙体倒层
青砖
4*12*22
山区民居砌墙与角柱
黑瓦
0.5*24*26
山区民居多采用做厝顶瓦
笔者走访了泉州不同地区制砖的师傅和砌房的工匠,通过整理和归纳,结合各种地区的通俗叫法,按照其加工的方法和用途,重新制定了一个表格,如下:
砖窑焙烧
需加工釉面
福办(五花头)
5*12*24
备注:
太兴
3*10.5*20
中兴
2*11*20
时兴
2*11*20
火佃
3*10*22
油面
2*20*12
颜只
2*20*12
阔六
2*20*12
尺二
2.5*20*32
六角尺六
3.5*45*45
六角尺四
3*30*30
四角尺六
3.5*45*45
油砶
3*30*30
小六角
3*20*20
小游
2*10*13
扑竹
3*12*24
不需加工釉面
厚仔
1*24*24
粗砖(一片红)
5*12*24
瓦片(厝瓦)
1*26*28
油两子
1*15*24
粗譬(火头砖)
6*18*24
瓦窑焙烧
瓦虫(筒瓦)
1×10×22
掩目(花档头)
1×10×22
垂珠
1×26×28
黑瓦
0.5×24×24
制坯的方法是比较传统原始的,古往今来变化不大,且全国各个地区的区别也不是太明显。《天工开物》中曾记载:“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于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如图)。泉州地区的工匠们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法,现就对其实际制作过程进行一下详细介绍:
红砖的原料:无砂黄黏土(残积黏性土),因其颗粒小、杂质少、可塑性好、粘性强,成为制砖的首选。
原料的采集:首先,去掉采集区表层的的耕积土(杂土)1.2米左右。该土层作为耕作用土,所含杂质较多,不适合作为制砖的原料,因此先将其挖掉并堆积在一旁。接着,就可以对制砖所需原料进行采挖了。第二层土土层厚度一般在1~3米不等,按其质地不同又可以分为上层土、中层土和底层土。上层土土质较密实,烧制出来的砖块体积比较小,抗压强度较高;底层土较为疏松,烧制出来的砖块体积较大,但是抗压强度较差;中层土是比较理想的原料,密实度和收缩量都适合。而为了节省原料和保护耕地,往往是三种不同的土掺和在一起使用,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所得产品的质量,原料中三种土的比例一定要适当。等到一个区域的原料土采集完以后,工人往往会对该片土地进行平整,并把原来堆积在一旁的耕作土再次回填到地里,以便于以后能够继续耕作。虽然该片土地在进行整理后能够作为农田继续使用,但其在水土保持等方面却是远远不及未开挖的土地。这也反映了农耕社会中,作为农民命根的土地的重要性,即使在不得不对其进行开采破坏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仍然会想尽办法来保护它——即便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做法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原料的加工:开挖过的土由挑土的工人用畚箕挑到已经事先挖好的土堀(土坑)内。按当时的计量,每堀土在90~100担左右。而后,加水直至淹没土的表面,每堀约需40~60桶水(水过多土太软,过少则太硬难以踩踏)。浸泡一夜(约12小时)后,负责踏土这道工序的工人首先要把堀内的土翻松、砸碎,接着牵水牛踩踏。经过一定时间踩踏后,直至坑内的土呈粘性、细嫩无大块状物,方可进行堆砌,加盖。
砖坯的加工:制作砖坯的工人一般按以下的步骤进行加工:
1在各种砖的模具上薄薄的撒上一层粗糠灰,用来隔离模具和土坯,否则未干的砖坯附于砖斗(模具)上,不易出斗。
2用弓子从堆砌好的大土坯上割取适量的土坯
3将土坯砸向平置的砖斗(模具)上,而后把土坯连同砖斗一起震敲(体积较大的则用脚踩),使土充分填满砖斗的各个角落
4用弓子(铁线弓)把砖斗外多余的土坯割去,并用刮片把表面轻轻刮平
5取出成型后的砖坯
(砖斗的规格和外型见照片)
制作出来的砖坯,四面要平整,边角要丰满,才能保证质量。因此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制作1000来块的砖坯。随后,把砖坯置于埕上曝晒到用手捏其表面不会出现坑洞为止,就可以搬到工棚里晾起来(其湿度才能合适)。
加工细(釉)面:加工釉面的工人把制坯工人所制作的砖坯搬到大椅上,排放整齐,用大槌端平。然后用毛竹片刮掉砖坯表面上的粗糠灰。接着,用原来的黏土加工作成泥浆,用刮子数次推磨成细(釉)面。(这道工序各个地区略有不同,晋江等靠海的地区,往往使用海泥进行釉面加工。尽管这样做烧制出来的砖更为鲜艳夺目,但经过长时间的风雨的侵蚀,表面反而因为材料的不同而容易剥落。)再用竹片除去多余泥浆,然后把砖坯一块块地拉开,用押匙(如图)把每块砖坯的四周端平,再用大棰(如图)把细面端平。最后,把砖坯叠成每幢10块或20块(按砖坯的品种不同而定),排成行,晾干,方可入窑。
装窑及烧制成砖:
并非所有的“红料”都用同一种的窑来焙烧,窑可以分为砖窑和瓦窑:砖窑为圆顶,而瓦窑则是平顶的,这是因为瓦和青砖一样,在成末期到封窑冷却阶段,需要在顶部加水,使水往窑室缓缓渗透而迅速冷却(窨水,这项工艺在宋代称作“窑水”(见《营造法式》),明代称“济水”(见《天工开物》),到近代称“饮窑”。),因此,其顶部往往作成圆形水池状。窑的高度为4-5米,直径也在8-10米。窑身外部用青石等砌成,内部为废弃的砖,中间填土夯实。《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按火焰在烧制过程中的不同走向将其分类,有直焰窑、横焰窑和倒烟窑三种。泉州地区烧制红砖的窑应该属于倒烟窑。(如图)
装窑:此工序需1-2名技工,数名的搬运工。技工根据装坯的位置,要求搬运工搬来所需的砖坯。因为窑室的各个部位温度不均匀,即使是同样的砖坯,烧制出来的成品也会不一样。窑的尾部温度较高,烧出来的砖往往会过火,颜色较为暗淡,偏黑,因此在该处往往放置连太的砖坯(连太用来压屋顶的规舵、瘠尾,平时看不见,所以对外观的要求较低)。而窑中心的温度一般在1200度左右,烧制出来的砖颜色偏红,比较美观,强度合适,所以把柱仔、连佃、颜只、油(流)面装在此处。大铺装在窑室的两边,窑室的最前面装的是双脚(俗称火口砖),窑室的最底层则铺上一层的大脚,一列一列的大脚之间留出约10公分宽的一条通道,既作为火路又兼作通风之用。各种砖由于规格和用途不一样,其装窑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油(流)面每四块一组,平放着装起来(如图),这样子就可以保证烧出来的釉面光滑细腻,不会有草灰等附着在表面。六角大铺之类的叠成一幢一幢竖起来放。而其他品种的砖,诸如福办,联太也是立起来装的,还要摆成如图所示的样子,俗称“放花子”。同样每四块砖一组,每组之间也要留出大约一指宽的火路来,这样子排成一行一行之后,每行之间还要用砖钉作为联结,加强其整体性(如图)。装窑的时候先从窑室的后部装起,然后用退台式装法,由后到前,直至装满为止,并在前面留出窑井,作为烧火之用。由于窑的体积大小不一,砖坯的大小各异,因此,如果单从数量上计算,一个窑室大约可以容纳7万块到10万块左右的砖坯。
焙烧:宋代时候称焙烧为“烧变”。当时焙烧的燃料是艾草,泉州地区一般采用的是马尾松的秋尾,其中也夹杂一些杂草,有时也用木柴,但其代价太昂贵,到后来也发展到用煤块等。一般烧制一窑的砖需耗去400担左右的柴草。焙烧开始时用中火堆砖坯进行烘干,3-4昼夜以后,窑内砖坯的水分基本蒸发了,就改用大火。烧大火时四个工人,分成两班,日夜轮流,要烧5-6天才能停火。由于没有测量温度的仪器,砖焙烧时是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决定停火与否。开始焙烧时整个砖窑内的火焰都是红色的,然后变成白色,接着变成青白色,最后变成柑红色时,火候已到,就可以停火了。此时就该进行封窑。封窑过后2-3天,才把砖窑的后窗打开,拨火散气。待其冷却后就可以出窑了。
这样烧制出来的红砖,抗压强度不小于7.5-10MPa,与青砖相比,并无质量上的差别,因为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料成分和生产工艺,特别是焙烧温度的正确控制。但是泉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红砖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大,用红砖作为墙体的表面材料,会使墙体表面温度高,耐气候性方面不如青砖。而泉州地区恰恰选择了红砖,必然会有其原因——一方面,从生产和焙烧的角度来看,生产青砖远不及红砖那么容易。这是因为,大批量的生产青砖在进行窨水这道工序时,不容易得到深浅一致的成品,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花脸砖”。焙烧红砖则可以,且焙烧的工序相对简单,免去了炝窑等工序。另一方面,用一个土窑焙烧红砖,如果连续不停地作业,按每窑砖25天的周期来算,一年可以生产10窑左右的红砖。而青砖由于其焙烧工序复杂,焙烧周期就更长,不能大批量生产。泉州地区烧制出来的红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成品砖刚出窑时呈现出来的是鹅兰米色(红偏紫颜色较暗),经过多年的风霜雨露的侵蚀,反而会出现“返红”的现象,颜色倍加绚丽,这也是泉州人民为什么选择红砖的缘由吧。加之泉州传统文化对“红色”这一象征吉祥和喜庆的颜色的偏好,这也就不难理解缘何该地区会被学者们定义为“红砖文化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浪屿建筑及胭脂砖
最后的红砖窑
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为什么国家要禁止红砖建房?看看它的危害你就明白了
自诩为“搬砖工”的你,这些砖你够了解吗?
【纪实摄影】砖窑--你还能坚持多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