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食养生“五字诀”+《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体悟《内经》中的五味

饮食养生“五字诀”

【本文导读】

(一)吃什么怎么吃

(二)五谷为养

(三)五果为助

(四)五畜为益

(五)五菜为充

(六)五味调和

(一)吃什么 怎么吃

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很多,《神农本草经》中列了95种,经历代搜索、扩大,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有391种,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则增至404种。这些食物主要包括谷米、蔬菜、瓜果、肉食、饮料和调味品。种类繁多的食物呈现在人们面前,就产生了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不过,我们的祖先早已对此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核心观点是:保证健康必先注意营养,均衡营养应讲究食物搭配。

  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素问·脏气法时论》)。”其中五谷能够补养“五脏之真气”;五果能佐助五谷,使营养平衡,“以养民生”;五畜能增进健康,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生鲜制美”;五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疏通壅滞”。《内经》中这一膳食营养的指导原则至今仍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饮食养生“五字诀”。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性七味。五性,即寒、凉、温、热、平性七味,即酸、苦、甘、辛、咸、淡及涩味。五性七味的作用不同,所含成分也不同。人们因而就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食物搭配方法,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系一种泛指,意为“多种”,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五”的实数。

  现代人希望的是“吃”出健康,“吃”出长寿,“吃”出智慧,“吃”出美丽。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中国营养学会通过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及营养摄入量指南可保证95%的人不会缺乏营养。该指南共计8条,有人编了一则《牢记食养五句话》的顺口溜,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合理膳食无奥秘,五句话儿要牢记: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杯牛奶二两米,

  三份蛋白四注意;五百克菜六克盐,

  七杯开水莫忘记。

  这里的“一杯牛奶”是指每天应喝一杯牛奶,既可获得丰富的营养,又能补钙。“二两米”指每顿饭吃100克米,米是主食的代表,当然其他主食也可以。“三份蛋白”是指荤食30%,例如100克瘦肉、或一个鸡蛋、或100克鱼类、或100克豆制品等。“四注意”是指膳食要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八分饱(少吃多餐)。“五百克菜”泛指蔬菜水果,每天应保证吃500克菜,若每顿都有蔬果则更好。“六克盐”是指每人每天最多吃6克盐(注意:应将咸菜、榨菜、酱油中的盐计入,不单是从盐瓶中取出的盐)。“七杯开水”是指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而且应掌握最佳饮水时间:晨起后、10点左右、16点左右、睡前,此4段时间即使口不渴也要喝水。这“五句话”其实正是中医食养“五字诀”的具体体现。只要牢记以上五句话,做到五句话中所要求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欲求健康长寿就不难了。

饮食养生“五字诀”(二)五谷为养

《周礼》上的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现代所说的五谷泛指谷类和豆类,如米、谷、麦、豆类等五谷杂粮。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古代医家们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它强调人们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质应主要由粮食供给,粮食是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可见,粮食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强调“为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精细搭配,杂食五谷”。

  1.粗细搭配 吃点粗粮 我们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面粉称作细粮,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类和薯类等称作粗杂粮。粗杂粮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丰富,玉米、薯类等粗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认为,每周至少吃3次粗粮,会对健康有所帮助,也使人的肠胃更健康,食欲更强。我们知道,不同品种的粮食其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其中,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丰富的铁;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我们应特别关注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大豆是常见的食补上品,含丰富的蛋白质(40%左右)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豆浆有“绿色牛乳”之称,但食用时一定要煮熟,做到煮三开,否则易中毒。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称,它有补脾益胃、清热润燥、利小便、解热毒的功效。

  粗粮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玉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其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谷类蛋白质缺赖氨酸,而豆类蛋白质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补,营养翻番。

  新鲜的糙米比精米对健康更为有利,因粮食加工得愈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损失愈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能通肠化气,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

  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如玉米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我们可以把鲜玉米煮汤当茶饮,也可把玉米面制作成玉米糕、玉米饼等。

  当然,如果完全用粗粮代替细粮,不仅口感上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也不尽合理。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准者、喜肉食者以及亚健康人群,每人每天食用粗粮5080克为宜,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2.杂食五谷 营养互补 小杂粮含淀粉和蛋白质较多,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糜子、薏苡仁,以及菜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供给国人的粮食中,小杂粮应占20%

  小杂粮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含有特殊营养素,例如荞麦、莜麦蛋白质含量高,多重氨基酸配比合理,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原料。荞麦含还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荞麦中的维生素B1B2比小麦多2倍,烟酸是其3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豆类还含有丰富的脂肪,为人体热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现代营养学食物互补原理验证,杂食五谷是符合饮食养生之道的。例如,在吃白米、白面时,常搭配些玉米、甘薯、黄豆、胡豆等粗粮,不仅可获全面营养,且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大米与玉米搭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米不含维生素A,而玉米维生素A含量丰富;大米蛋白质有色氨酸,所含赖氨酸少,而玉米中的蛋白质几乎不含色氨酸,但含有赖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均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大米与玉米搭配,可起到蛋白质互补效应,使人体获得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更全面,还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

饮食养生“五字诀”(三)五果为助

五果”是一般水果,尤指桃、梨、杏、李、枣,实际上是水果和干果的统称,还包括某些能生食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它们辅助“五谷”、“五畜”,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水果滋养又治病是人们的共识。“遍尝百果能成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说明常吃各种水果有利健康。果品味美更有妙用,在中国历代医书中,有很多果品是作为药用的,《本草纲目》第2931卷就收入果品50余种。如,具有清热、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在秋冬交替之际,适量吃梨能有效缓解烦渴、咳嗽、咽痛、失音等“上火”症状。,民谚称:“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据《本草备要》记载,枣能补中益气、滋脾胃、润心肺、通九窍、和百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血分之果,其味甘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润肠、治咳、止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柿子和柿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对预防心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再如樱桃,“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应自知”。山楂可调胃增食欲,其降脂之功更是众人皆知。

  “五果为助”助什么?水果类含糖、脂肪、蛋白质相对较少,吃水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补充这三大营养物质,而在于补充其他营养素,即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水果的最大优点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大,容易破裂而出血,还可引起坏血病;使体内乙酸转变为胆固醇的速度加快,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维生素C缺乏还可增加某些致癌活性,而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则可减少患肠癌的危险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尤其不能缺乏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是促进儿童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如果再缺乏维生素C,抗病能力就会减弱,更容易生病。

  【温馨提示】吃水果四注意

  1.吃新鲜水果:“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新鲜水果不仅口感最好,营养也最好,能使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吃时令水果:所谓时令水果,就是指当季的水果。当季水果因为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饱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雨露滋润,多为自然成熟,因而营养更为丰富,口感更甜美,气味更芬芳,价格相对便宜。

  3.吃多种果品:吃果品同样应讲究一个“杂”字,所谓“遍尝百果能成仙”,即是说食用果品也要多样化,以获取多种营养,促进营养均衡。

  4.吃适量果品:有些果品(如柑橘)如果过量食用可致胡萝卜素血症;橘子吃多了可能“上火”。又如柿子,鞣酸的含量较多,与胃内的蛋白质混合后可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可导致胃石症,更不要和白薯、土豆一块吃。而荔枝含有大量果糖,能被细胞利用的葡萄糖的含量较低,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

饮食养生“五字诀”(四)五畜为益

五畜是指牛、羊、猪、犬、鸡以及乳汁、禽蛋等各种动物性食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畜为益”。益是增补之意,可补充增进主食的不足。中医认为,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最为补人”,能滋养人体精血。

  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

  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食养提示】食用动物食品遵循“五原则”

  1.多禽少畜: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

  2.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

  3.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人食用。

  4.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

  5.荤素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6.先吃菜,再吃肉:吃饭的时候,饭馆喜欢把蔬菜放在最后吃,其实就餐最好的顺序是这样的:汤→蔬菜→米饭→肉类→水果(半小时后再吃)。

饮食养生“五字诀”(五)五菜为充

有人误把“五菜为充”的“充”字理解为“充饥”。的确,在粮食不足的荒年灾月,蔬菜的确是粮食的补充,俗称“糠菜半年粮”,这是历史。四川的诸葛菜,即蔓菁,春可吃苗,夏可吃苔,冬可吃根,四季皆有,诸葛亮用以充军粮,可见当时粮菜可以互补。其实,蔬菜并不只是扮演充饥的角色。现代研究认为,蔬菜是维护健康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糖类、淀粉、钙、磷、铁、无机盐以及锌、硒、碘等微量元素。所以说,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和抗病能力是离不开蔬菜的。

  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尔雅》定义蔬菜为:“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国作为农耕文化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7000年前,除了种植谷类,对其他植物也进行了选择和驯化;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不可食的草和可以食用的菜,而对不宜常食,但可医病的则称之为草药。《礼记·曲礼》篇中说:“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可见,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古代,蔬菜也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保健食疗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

  蔬菜一般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等四大类。根茎类蔬菜以淀粉为主,含糖量较高,如胡萝卜、红薯、芋头、土豆、山药等能部分替代主食;瓜茄类蔬菜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较多;鲜豆类蔬菜如毛豆、扁豆、绿豆、碗豆、豇豆等含有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B族类维生素较高)和无机盐比其他蔬菜高;叶菜类蔬菜,特别是深色、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等营养价值最高。主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并含有较多的叶酸及胆碱,无机盐的含量较丰富,尤其是铁和镁的含量较高。

  诚然,蔬菜对补充三大营养素(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微不足道的。蔬菜的特点是水分多,维生素多,特别是纤维素多。动物类食品不含纤维素,五谷杂粮虽然含纤维素,但在人们精细加工过程中,大多已被除去。因此,蔬菜就成为供给和补充食物纤维最重要的来源。

  食物纤维素包括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食物纤维素是一种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物质,过去认为是废物,现在认为它在保障人类健康,延长生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称它为第七种营养素。研究认为,食物纤维的的主要作用有:①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②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在胃肠中占据空间较大,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③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肠道蠕动增强,可防止便秘、肛裂和痔疮的发生;④高纤维饮食可加速胆固醇的排泄,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胆固醇也相对减少,因而有利于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⑤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没有发胖的忧虑。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无疑是最佳选择。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不仅可改善高血糖状态,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并且有利于减肥。由此可见,蔬菜不仅富含营养成分,而且补充了其他食物的缺陷和不足,是平衡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饮食养生“五字诀”(六)五味调和

《内经》认为,谷肉果菜都是饮食营养的基本物质,而且都有各自不同的性味功能,最好是放在一起或均匀搭配食用,以保持营养平衡,培补人体的精气。

  《内经》所谓“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就是指人们的膳食不可偏颇,而“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很显然它强调了各种食物摄入量上的平衡,否则就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这种古代的平衡膳食观与现代营养学强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饮食多样、营养均衡全面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代偏重于经验的总结,现代则从机理上进行了更深入地阐述。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而谷肉果菜四个方面的食物,几乎把人们饮食中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但关键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

  “五”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吃粮食,也不能只吃某种细粮而不吃杂粮。有的孩子因常吃含热量高的精制食品而引起食欲减退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怕患高血压、心脏病不敢吃荤;也有不少人怕长胖不敢吃肉,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引起营养代谢障碍。再说,食物有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之分,“五畜”类食物因含氯、硫、磷元素的量较高而被称为酸性食物;“五菜”及“五果”等食物含有磷、钾、钠、镁等元素较多而被称为碱性食物。长期偏食某一类食物还可能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不利于身体健康。诚如古人说得好:“烹龙炮凤何足贵,劝君杂食颐天年”。

  我国古代平衡膳食理论还强调根据食物的特性,将食物分为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指寒、热、温、凉;五味指辛、甘、酸、苦、咸。并提出春凉、夏寒、秋温、冬热的膳食原则,膳食要“寒热相宜”,患病时要“热证寒治,寒证热治”。五味中辛味食物有姜、辣椒等,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过食则气散上火;甘味食物有白糖、大米等,有滋补缓和之力,但过食则壅塞而气滞;酸味食物如梅、柠檬等,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有燥温、泻下之益,多食则骨重;咸味食物如食盐等,有软坚、润下之功,过食则血凝。强调五味调和,饮食不宜太淡,更不应过咸,只有做到调味适中,才有利于防病长寿。这种既强调不同食物的特殊功效,又强调过食危害的辨证观点,和现代营养学观点是一致的。

  由上可见,不论是养益助充、四性和五味,都强调一个“五”字,也贵在于“五”,其意义是要求人们饮食要讲究科学。因此应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如果长期偏食或挑食,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您可以问问长寿老人,他们的长寿经验中就有这么一条:什么都吃(指吃得杂),什么都不多吃(指不过量)。

《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
五味免偏嗜 饥寒防失宜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食养、药饵方面的养生学说,是独具我国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几位学者对《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介绍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本版将分两期刊出。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五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有补益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这里指出,五味可以养五脏之气,促进神的生成。在《内经》的其他篇章还讨论了五味对五脏的作用差异,如《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宣明五气》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等,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如果五味偏嗜就会造成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多种病理变化,如《素问·五藏生成》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上述经文虽表述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即都认为五味过极可以损伤脏腑功能。过食酸味,肝气太过,克伐脾土,可见肌肉皱厚,口唇缩揭。过食咸味,肾气乘心,心气抑郁不舒,血脉瘀滞,可见胸闷气短,面色无华;或伤肾,致使骨受损伤;或水侮土,使脾虚肌肉萎缩。过食甘味,土气太旺,土乘水,伤及于肾,可见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辛味,金旺乘木,肝血受伤,筋失其养,可见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过食苦味,火气太过,火旺刑金,伤及皮毛,可见皮肤干燥,毫毛脱落;或母病及子,影响脾胃,致使脾气不运、胃部胀满。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内经》五味损伤学说,运用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谓:“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因此,调节五味的平衡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五味的偏嗜是中医饮食养生的首要原则。

  节饥饱,避免饥饱失宜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都强调了饮食水谷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饮食要发挥其营养作用,一定要“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即饥饱要适宜。

  如果长期饮食过饱,则会引起肠胃受伤等病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反之,如果长期饮食过饥,又会造成气血津液的化生不足。《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说明如果长期饮食摄入不足,会形成脑髓不足,骨失所养等病变,因此,避免饮食的饥饱失宜对于饮食养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节寒热,防止过寒过热

  《内经》对食物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灵枢·师传》),否则,“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灵枢·小针解》)。关于饮食过寒过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内经》还进行了举例说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指出饮食寒热主要伤人六腑。具体而言,六腑中又以胃肠首当其冲,饮食过冷则易伤胃阳,过热则易伤胃阴,尤其是进食过热食物被认为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诱因。因此,饮食的温度应该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以适合人体温度为宜,即所谓“热无灼唇,寒无冰齿”。

  此外,《内经》还对饮食寒热失宜影响五脏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其中尤其重视饮食过寒对五脏的损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指出饮食过寒可以伤肺而致气机上逆。《素问·欬论》对寒饮伤肺的描述则更为具体,说:“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目前,随着冰箱等制冷设备的普及,饮食过寒,损伤肺脏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过食冷饮而致久咳不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充分证明了《内经》理论的科学性。

内经》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生理、病理等多个角度,对因人选食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论述了五味五脏产生的不同影响:“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基于上述理论,《灵枢·五味》又从病理的角度,对五脏病症适宜的食物种类,按照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谓:“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即肝属木,肝病者应选择甘味食物,甘属土,取土能生木之意;其他心病食酸、肾病食辛与此相同。

  《内经》还对五脏、气血、筋骨等疾病的饮食禁忌做了说明,如《灵枢·九针论》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灵枢·五味》说:“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这些饮食禁忌的理论依据仍然是五行学说。

  顺应四时   灵活选食

  《六元正纪大论》谓:“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指出用寒凉药物应远离寒凉的季节,用温热药物应远离温热的季节,选择食物和选择药物的方法相同。这里的寒热既指食物的温度,又指食物的寒热药性。即秋冬季要少食冷食和具有清热泻作用的食物;春夏季要少食热食和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是强调要顺四时以调饮食。

  后世医家根据《内经》理论,还对四季饮食的五味做了要求。如唐代孙思邈的《卫生歌》就有“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欲酸”的论述,认为春天肝木旺,多食酸味,可使肝木之气偏亢而伐脾,因此,春天饮食要多吃甜食养脾抑木。冬季不能多吃咸味,以防水克火,要多吃苦味以养心气。夏季多食苦味可使心气偏亢,易致火克金伤肺,要多吃辛味以抗心的克伐。秋季肺金当令,辛多则金旺乘木,故宜食入肝之酸以御之。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金匮要略》还提出了四季食物种类的禁忌,如“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等,这里既有以脏补脏的寓意,即食肝则补肝、食心则补心;又蕴含五行相克之理,春季肝气本就偏旺,食肝则易致肝旺乘脾而致病。

  饮食多元,合理调配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提出饮食结构要多元,谷肉果蔬要合理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补精益气”。如果饮食结构单一,偏嗜肥甘厚味,则易于化热生火,出现痈疽疮毒等疾病,即“高粱之变,足生大疔”(《素问·生气通天论》)。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提出饮食结构要多元,现代研究表明,谷类食物含有糖类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肉类食物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这些物质都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长期缺乏某种食物,就会形成营养失衡,不利于健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菜肴的搭配上,普遍存在肉食偏多而蔬果偏少的情况,这种饮食结构也不利于养生。肉食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是人体组织结构再生修复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过量则会损害健康。已有充分资料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肥胖症等,均与肉食和高脂肪饮食有关。而素食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疏通肠胃,促进消化。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是饮食养生的另一重要原则。

  综上所述,饮食养生作为《内经》养生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大量深刻精辟的养生学原理,深入研究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延伸阅读:

  • 《黄帝内经》为我国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饮食疗法《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黄帝内经》还结合某些病症,记载了许多具体的食疗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实用性强;故后世医家临症多效其法,且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热饮疗法热饮疗法就是通过温热饮食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适应于风寒表症,或表邪未解又兼见阴液亏损之症,在《内经》中主要作为针灸或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使用。例如,《素问·评热病论》在论述“风厥”这一热病变症的治疗时指出:“治之奈何?歧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汤”,即热水。饮热水既能发散肌表以除外邪,又可补阴液以资汗腺。因此,对于既有外感表邪,又有阴精亏损,... >> 详细

  • 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

    作者:紫图著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7561334907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5-1字数:22000版次:1a内容提要:《黄帝内经》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的养生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如今我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寻古探源,将古老的《黄帝内经》用图解的形式对其所提出的众多养生观念一一进行详细解读,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读者。另外,我们还将提供一套实用的行... >> 详细

体悟《内经》中的五味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巨著,虽然“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王冰语),初学者不易读懂,但这种由源及流的学习方法,似迂而反捷,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初读《内经》,不甚理解,只求强记,甚则囫囵吞枣,及至临床见习,方才慢慢有所体会。往往听完病人主诉之后,《内经》条文立即闪现脑海,以前觉得艰涩难懂之处,突然容易多了,甚至恍然大悟。“学好内难,临证方有源头活水”,绝非虚语。
  以味觉变化为例,通过临床学习,我认为“五味关乎五脏,然不离乎脾”,按《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格式,可写成“诸味之变,皆属于脾”。
  五味的变化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有五味偏嗜者,有自觉口中发苦或甜、咸者,有疾病过程中忌咸、忌甘者。以上种种,皆与“脾”有关,涉及其余四脏。这从“味”的造字即可看出。左“口”右“未”,口为脾官,未在十二地支属土,亦为脾所主。《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不和,则不能知五谷五味,故五味不离乎脾。但五味之生,由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入肝;谷味苦,先入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即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应,故五味关乎五脏。
  味觉的减退,五味的偏嗜,皆与脾有关,或虚或实或虚实杂夹或它脏及脾,导致脾不能化生五味上呈于口。虚者多脾气虚,实者多为湿邪困脾,脾气不醒。有一种痰热证型高血压,味觉变化多提示病情的进退。病人喝大苦大寒之药,反不觉味苦,多提示药病相应,药已中病,守方几剂,味觉恢复,患者报怨方药太苦难喝时,往往血压已降。细细思之,此类味觉减退有2种原因,一为痰浊内阻,心脾之气不能上达;二为肝强克脾,清火化痰平肝,味觉自然恢复。
  自觉口中发苦或甜等,多提示对应脏腑病变,如火味苦、木味酸等。但亦与脾有关,所谓“土为万物之所归”,它脏必借道于脾,方能显本脏之味。
  五味的禁忌,亦是此理。如糖尿病多忌甘甜,高血压多忌咸等。
  糖尿病之忌甘,因甘入脾,过食甘则伤脾,提示本病与脾土的气化功能有关。或虚或实导致脾不化精。在大二抄方期间,我就见到不少糖尿病患者舌苔多白厚腻,甚者下肢浮肿(已是火不生土,阴寒内盛重症)。施今墨先生治疗本病喜用苍白术运脾化湿,或是此理。糖尿病三消是否一定不离阴虚,是否可从脾论治,可做思考。
  高血压病人多忌盐,西医病理学认为这与钠的代谢有关,但《内经》却认为“水味咸”“咸走血”,多食咸则伤肾、伤心(与西医高血压病理损伤心肾有关,但是否完全等同,有待进一步学习研究)。因此是否可以从心肾论治,或治疗中应当顾护心肾,值得研究。
  《内经》对五味的论述散于各论,内涵外延极广,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关于饮食的原则
饮食养生“九五”要诀
饮食“七律”---程凯---国康民健健康讲堂中医养生专家
食物是最好的防癌抗癌药(让更多人受益的深度好文,大家转起来)
”病从口入“--谈谈饮食养生
内经的饮食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