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黄帝内经》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也就是我们家人推崇备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仅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扁鹊本来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但上述史载的扁鹊实为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左右(战国时代)的齐国名医,本名秦越人,被后人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上医”和“中医”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产生。 

 

   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时代已经确定了中国的“上医”和“中医”
学习实践篇日记2011年11月17日
上医、中医、下医
关注CCTV新闻:我国启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养生?保健?医疗?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