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原来可以这样做 042

       假如我早十年读到这本书,这世上将多一位合格的“父亲”。这是我读李镇西的《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

      不过,此书现在问世,同样可以让当下千千万万个“父亲”成为合格的“父亲”,这些幸运的“父亲”在李镇西的《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理念熏染下,引领孩子幸福的学习生活,并被孩子的善良纯正所感动,于是心中不平逐渐释然,进而欣喜,继而快意,随即便开始为此书奔走呼号。

     李镇西说:“孩子,下次爸爸允许你考试失败。”这是压力的释放,这是崇高的父爱,也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智慧假说。反躬自问,假如我也这样说,“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喔。”女儿会找到退步的托辞。

     李镇西说:“你一定能行,爸爸相信你。”女儿于是信心百倍,扬起理想的风帆。同样的话,而且是满脸真诚。女儿会斜着眼睛看着我:“说,说啊,忽悠啊,继续忽悠啊……”

      同样的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同样是教师,有些教师走进教室一个暂停的手势,便安安静静,有些教师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也无济于事,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那么,我们和李镇西“异”在何处?

      我们来看看李镇西老师。他认为父女是朋友,是朋友就要平等。父女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面对女儿的叛逆,他认为是女儿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结果,是一种可贵的精神。面对女儿晴雁周围优秀的竞争对手,他鼓励孩子换一种比法,于是看到女儿许多独一无二的优点。让女儿小学三年级就背《赤壁赋》而保持了学习快乐的感觉,没有被层层加码的学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碗直至高考的时候。女儿跳舞未能如愿得奖,父亲进行嘉奖,赞美失败的女儿,并为女儿报销相关的费用。面对女儿二模的不如意,反而和女儿一起庆贺,说是庆贺女儿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当然李镇西也说错话,“晴雁,从下期开始,你将度过四年有期徒刑!”她女儿在初二快结束时,他对女儿打的预防针,不过他看到问题后即刻道歉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且效果很好。

     至于他维护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考77分时勉励她下次考78分,撒谎说孩子有数学天赋,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中国人,鼓励孩子做一位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比照镇西,看看我或者我们。

     面对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给你吃给你喝,你却要平等,等你自己挣钱再说。面对叛逆,你现在翅膀硬了,可以飞了,你出息了。面对小孩的压力,而层层加码,你看看隔壁的某某,你看看张三,你看看李四,然后是子女面目全非信心全无。你把《赤壁赋》背了,否则不准玩耍,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怎能不对学习痛恨有加。你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事情我再苦再累也行,结果是学习没搞好,事情也不做,并且面对父母的辛苦也变成熟视无睹的冷漠,偶尔需要子女做一次家务,子女会振振有词,你说了要我不要做的。面对子女考试失败,甚至子女痛哭流涕的时候,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讥讽和挖苦。要子女勤奋学习,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常常是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诱以金钱,三百五百三千不等,层层加码,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来看看李镇西和女儿晴雁小学三年级时订的《晴雁学习、生活常规》。关键的地方是:这是他和女儿一起商量定制的,我相信许多家长都干过这样的事情,不过是一厢情愿,即便如此,能够从教育人的角度坚持下来的可能没有几个,要不被小孩软磨硬缠所击倒,要不就是被各种干扰而破坏了制定计划的初衷,或褒奖不适度,或随心而定,或近乎苛刻,或不近人情,不一而足。李镇西却能始终坚持下来,一朵小红花或者月末一本书一张碟,打造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且看李镇西的描述:“晴雁的好习惯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习惯。比如洗碗,刚开始的时候,连她母亲都有些心疼她,说看见小晴雁围上围裙在厨房里洗碗,好像我家请了一个小保姆。但我坚持要晴雁洗,我觉得这是一种品质的养成,而且要她坚持下去。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了高中毕业,连高考那几天晚饭后的碗也是她洗的。现在上大学周末她回家,也是洗全家人的饭碗。”

     我思考再三,觉得李镇西和我或者我们不同之处有四:

     一是李镇西站在教育人的高度,教育大写的善良的人,于是视角高于一般的父爱,故而能够平视女儿的作为,用教育者的眼光审视女儿,宏观上驾驭,微观上积极面对。比如商量制定计划,比如坚持原则,比如面对女儿考试失利,比如引导女儿背诗,比如尊重女儿的老师,比如真诚向女儿道歉,比如借助于有利资源和女儿对话等,无不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我们面对学生可以耐心的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对自己的子女却常常是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一点摩擦常常擦出爆发的火星,其实在心里爱自己的子女,表现出来的却是恨,是恨铁不成钢,是急功近利,于是肝火上升,忘却了女儿也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以至于我的女儿发出愿意做我的学生的慨叹。

     二是李镇西能够理性的面对女儿,理性的面对女儿的成功和失败,理性的面对孩子的任性和牢骚,理性的面对孩子的异性朋友等。角色定位系统准确,父亲的教育功能理性化的旗帜始终飘扬在他的心中,于是家里多了许多理性。当这种理性变为深思熟虑的引领,变成不经意的表扬,变成轻松活泼的笑声,变成信手拈来的教育契机的时候,教育就变得随意而不露痕迹,变得伟大起来。我们在外面理性了,回家常常便感性起来,露出本来的面目,喜怒无常,随心所欲,即便是对孩子,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行为,高要求严要求,不切实际而不近人情,一时宽容有加,一会是苛刻不已,率性而为,不讲科学。错了,一顿臭骂,对了,视为理所当然。家里缺乏理性的民主气氛,使用祈使句是家常便饭,命令的语气,刻板的词句,生硬的态度,充斥着子女生活的环境。

      三是家庭教育的团队精神,这一点值得大书特书。从外公的教育到母亲的教育,和谐一致,不见杂音,不见互相内耗,始终把教育善良纯净的人放在第一位,而情感溺爱退居二线,和谐共振,如同一首演奏和谐的家庭教育的交响曲。在这本书里,母亲的角色始终是默默的支持者的形象,恰巧是这种背地里支持,更显一种高雅和智慧。比如面对女儿小时候洗碗,母亲心痛却只在心里。大学生活苦,好不容易回来一天,一般的母亲会想,怎能让她洗碗呢?于是抢着干。如果父亲坚持,母亲会大骂父亲不近情理,冷血动物,好像是后爸一样。这样,所有的教育不攻自破。我们也贴红花,家里的老人见孩子哭得不行,于是妥协,我帮你贴一排红花好吗?我们也曾经实行物质诱惑,比如洗一次碗奖励一元,被她外婆背地里塞的百元大钞给断送掉了,手中有钱,谁还干那种苦力活?

      四是教育的恒心和毅力。李镇西记录女儿生命成长的历程,是用心在记录。从女儿一颦一笑到女儿许多的第一次,无不体现了一位伟大父亲对女儿的记挂和关爱。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共汽车,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第一次独坐,第一次“手舞足蹈”地跳舞,第一次离开妈妈睡,开始断奶,第一次独立行走,第一次在医院输液,无不体现出伟大的爱心。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几经迁徙,却始终如一,坚守生命的成长,理性而智慧的引领。十八年,父亲从年轻到中年,从乐山到成都,从石室到盐外。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呀呀学语到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失败则鼓励,迷惘则开导,困惑则解惑。始终充满期待充满微笑,个中艰难,唯有做父母的知道。父爱相同,而付出不一,持久的坚守,火热的激情,热切的期待,培养女儿做一个善良纯净的会幸福生活的中国人而无怨无悔,这正是我们该正确面对之处。

     李镇西说:“我回眸女儿成长足迹的时候,也看到我由一个不会做父亲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还算受女儿认可的好父亲的经历。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既然李镇西都说在学习中成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悬崖勒马,好好反省自己,善待我们自己的子女呢?

    愿我等见到《做最好的家长》而犹未为晚,愿年轻的父母见到这本书而见贤思齐,愿未来的父母读到这本书而未雨绸缪,则不枉李镇西先生十八年实践厚积的倾情奉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培养优秀的孩子
德尼?狄德罗所受的家庭教育
教育子女,从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亲节来了,曾国藩作为父亲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一位教授父亲写给女儿信: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长们纷纷效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