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晓慧: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研究
[ 作者:王晓慧   来源:湖湘三农论坛   点击数:862   时间:2011-6-2   录入:王雪芹 ]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滥觞于本世纪初以来,简要来说,就是指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由他们的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陪同进入城镇或城市读书。这一现象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困境,但不利之处却也日渐凸显,且有加剧之势。本文将对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类型进行探讨,并拟从教育公平与城乡统筹的视角来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机理,进而尝试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三种类型
陪读现象在城市已不鲜见,上世纪90年代伊始,城市里便出现有家长在校外租房陪着孩子读书的现象,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以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在小升初或初升高乃至高中升大学的过程中取得胜利。相较于城市中小学生的陪读现象类型趋于单一而言,农村中小学生陪读现象的类型却较为复杂。概要来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因父母进城务工而致的随迁型、因中小学布局调整而致的被迫型以及为获得更高教育质量而主动进城就读的主动型。
(一)随迁型陪读
学界将农民工进城务工分为三代,随迁型陪读现象主要发生在第二代农民工身上,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以来。这一代农民工务工时间久,且大多远离家乡,甚至很多都是跨省务工。因此,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开始凸现,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第二代农民工往往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他们在城市打工时,耳濡目染地知晓了城市教育的诸多情况,知道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并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落入留守儿童之列,渐渐地,一些年轻夫妇纷纷将孩子带入城市就读。故而,他们要么一方务工,一方专门陪读;要么双方务工,而将(外)祖父母中的一方接到城市陪孩子就读。
这些孩子跟随父母进城后,一是会进入城市教育系统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二是会根据父母打工的地点相应以插班生的形式被安排进入该区的某校就读。例如江苏省就专门建有若干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种随迁型陪读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且随着进城农民工的日渐增多,这一现象仍会持续下去。
(二)被迫型陪读
与随迁型不一样的是,另外一种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而致的被迫型陪读现象近几年来悄然兴起。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学校教育,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国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然而,在布局调整的具体操作实践中,并非所有地方均是严格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的原则来办的。有的地方将学校按片集中,且大多都是往城镇或县城集中。由此,客观上造成孩子上学不方便,特别是对于小学而言,因撤并而带来的失学问题显现。[1][2]为此,学界曾呼吁将撤并集中后的小学也办成寄宿制学校。但客观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办寄宿制学校,且即使能办成寄宿制学校,由于小学生还小,生活自理能力还差,自我控制能力也差,因而仍然需要家长的照顾与陪护。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有些孩子的家长不得不被迫转移进入城镇或城市陪读。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的姚集小学现有学生610人,其中有20%以上的学生家长在校外租房陪读,在该镇的钟声路甚至形成了“陪读一条街”。同样,因为学校撤并后覆盖面变广了,该镇的帽子中学将改为8个村的联合小学,由此一来,进入城镇陪读的家长还会迅猛增加。[3]
(三)主动型陪读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第三种类型是为了获得更高教育质量而进城陪读的主动型。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当前农村很多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经济条件相对以前还是要宽松些,即使家庭条件不太好,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而不愿让其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差的教育,所以,即使“砸锅卖铁”,这类家庭也愿意主动将孩子送入城镇或城市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而家长则因之而主动跟进陪读。
主动型陪读现象较之于随迁型与被迫型而言,从数量上看并不比后两种少。如在陕西省巴县简池镇,镇里的小学与幼儿园的学生中,由家长在街道租房陪读的学生占到23.6%。这些家长之所以愿意到镇里陪读,就是因为镇里的中心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均较村里的小学要好得多。因此,主动将孩子送到城镇学校就读,就更有利于自己的孩子与城镇的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接受质量更高的教育。[4]
二、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原因分析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如此普遍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这一现象背后必定有更加深刻的发生机理。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笔者认为教育资源长期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是导致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滥觞且大量发展并将长期持续的重要原因。
(一)教育资源城乡分配的不公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教育资源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探讨的实质是城乡之间事实层面的教育公平,而非城乡之间观念层面的教育公平。
客观上,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城乡之间在观念层面要实现教育公平似乎比较困难。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城乡之间并没有实现教育公正,也就是说,在教育公平所追求的出发点上,城乡之间就已经存在巨大差异,而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产生正是农村家庭意识到这种出发点上的差异,从而努力将孩子送到城市就读进而入城陪读,从而让孩子与城镇或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形成的。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城乡之间在教育投入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公平。
在城市,中小学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财政。而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投入历来主要靠农民自己,所谓“人民教育人民办”
很多情况下在农村的表征就是“农村教育农民办”。当然,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在投入方面,国家教育财政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此前长期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现象。
其次,导因于城乡之间教育财政分配上的长期不公,作为表征的教育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在城乡之间也长期表现出大不公平。
从硬件方面来说,城市教育不断地向现代化迈进,特别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备的购置与更新换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前进,然而,农村学校的发展较之城市仍然显得落后。而从软件方面来说,城乡之间的师资水平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当农村还在为“乡村代课教师”的存废去留而痛苦思索、摇摆、无奈时,城市中小学教师招聘却不断向硕士研究生的标准迈进。这种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严重失衡,如有的研究者所概括指出的那样,使得城市教师超编与农村教师缺编的城乡师资分布失衡的结构性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5]。而且,在农村教育不如城市的形势下,即使从农村学校中培养出的优秀教师也迅速流向城市,从而造成不仅高素质的优秀师资下不去且还引起农村优秀师资流出来的双重困境。
第三,上述城乡之间事实层面的教育不公平正在开始往观念层面的教育不公平转变。
观念层面的教育公平本应是教育实践所追求的理想,毫无疑问,其具有无可争辩的文化意义上的正当性。然而,在事实层面的教育不公平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客观上使得这种教育平等的文化正当性正在遭到各种因素的冲刷与剥夺。这种病灶的表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就是城市中心主义的进一步发酵和加剧,某些教育政策的调整深深地体现出这种城市中心主义的烙印。其后果是,不仅事实层面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正逐渐被人们作为既成事实而接受,而且将观念层面的教育平等与事实层面的教育公正进行了混淆与错置,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城乡之间教育不公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更进一步的严重事实是,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正在受到威胁,似乎只有城市的教育才是现代的、先进的教育,也似乎只有城市教育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二)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关联
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的上述不公,使得陪读现象必然会产生。而且,在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三种类型中,被迫型陪读与主动型陪读的发生机理与教育资源的城乡分配不公的关联尤其明显。
被迫型陪读现象背后就存在我们上述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从事实层面往观念层面逐渐过渡的痕迹。既有理由是,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因应农村生源减少等现象,农村中小学需要进行布局调整。但有趣的是,我们深思后会发现,同样的原因或现实也存在于城市,就生源的减少而言,城市甚至更严重。可为什么没有对城市的进行调整呢?或者说为什么没有将学校的布局向农村集中而不是向城市集中呢?这背后既有承认此前长期的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公导致的不公平,从而显示出结构性条件制约下的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来解决既有问题外,同时也确实有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的印记。这种调整客观上对农村孩子的利弊已经有诸多显现,其弊也许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全部观察得到的。当然,笔者此处并不是要否认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要性,而仅仅是从客观的事实层面展示和分析问题。
主动型陪读现象则是农村家庭已经接受了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公所造成的困局,他们所能改变的即是在这种既有格局下寻求新的弥补办法,那就是主动将孩子送入城镇或城市学校就读然后自己进城陪读。这种主动型陪读现象的大量产生,客观上又会加剧新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它不仅仅是增加了城市学校的负担问题,而且,还会形成新的城市剥削农村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大大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
当然,这种不利于农村的局面不仅仅是主动型陪读现象存在,同样,对于随迁型与被迫型均一样存在此类问题。客观上,只要陪读现象发生,就必然意味着增加了一笔非陪读时不需要的开支。此外,陪读现象的产生和持续,还会进一步导致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因此,客观上还会反过来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
(三)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关联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产生从最直观的因素来看,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的不公所导致的。然而,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这种体现在教育不公平视域下的教育现象,同时还是由于社会不公平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形塑的。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在这个基本格局下,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几乎所有社会资源都是向城市集中的。公共财政长期以来都偏斜于城市。农村不仅较难享受公共财政,相反,还一直在各方面支持和帮助城市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产生只是众多城乡之间不公平现象的一个部分。
因此,在这个大格局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的陪读现象就必然会自其产生之后与之同时存在,这对于随迁型陪读现象尤其如此。由于资源过于向城市集中,在农村纯粹务农已经无法解决生存问题,大部分地区农业剩余并不多而消费水平又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既是必然的,也是农民的理性选择行为。因此,随之而来的因父母进城务工而造成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必然产生,随迁型陪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民自己寻求化解这一问题的不得已的办法。
三、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解决策略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已经发生,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或者说,是否可以妥善解决这一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陪读类型都有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因素,而且,短期内这些因素也无法消除,因而,陪读现象的长期存在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应客观理性地正视这一现象,抛弃一些特别是针对农村家长的价值层面的指责与牢骚。既有的一些报刊报道的诸如“农村家长教育观念错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不量力”等指责显然有违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刻机理,其背后仍然反映了城市中心主义的阴影。
其次从两个层面而言,对于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子弟而言,城市教育理应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对插班生还是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校管理者、授课教师,都应该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同时也应该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与城市孩子共享的教育条件与资源。教师更应该着力发现和培养他们的个性闪光点,并使其尽快融入进城市教育。
而另一层面上,对于还没有进城的农民工子弟,我们如何避免陪读现象的进一步扩大呢?
第一,我们应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统筹,为农村孩子创造利于他们在本地就读的教育环境。教育特别是对于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更应该在分配上体现出公平。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城乡统筹不仅不是将投入在城乡之间一分为二,而且要着重体现出向农村倾斜的原则,从而弥补此前多年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公的问题。
第二,在农村基础教育硬件逐渐改善的情况下,应更加注重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软件,着力改善农村师资水平,要形成让城市优秀人才愿意下去,农村既有优秀师资不愿意流出的良好局面。在这一点上,自2006年伊始,由教育部、财政部等中央四部门联合启动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一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力促他们去农村就业,这样做不仅可以真正创新从而形成有效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并且会在逐步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可以减缓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加速的速度,为进一步的可能的制度创新赢得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 王晓慧(1985-),女,湖南宁乡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1] 王颖、杨润勇.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负面效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28.
[2] 周芬芬.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测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32.
[3] 夏永辉.陪读风刮到乡村中小学[N]湖北日报,2010-04-07.
[4] 何景林.农村陪读现象应引起重视[N]中国教育报,2009-1-12.
[5] 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首发|贺雪峰:进城农民工能不能回得去农村
城市化兼顾了公平吗?
汪昌莲:9龄童“千里寻母”折射留守之痛
“非转农”难填农村“空心化”
“逆城市化”还是“伪城市化”?—反思大学生、农民“离城返乡”问题兼与沈东商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