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都县2009—2013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1、规划背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我县传统的油料作物,具有分布广、寿命长、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
油茶树全身是宝,油茶籽含油量一般在30%左右,茶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属天然绿色食品,有“东方橄榄油”美誉,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易被人本吸收消化,有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胆固醇,抵制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茶油经深加工可制成高级护肤化妆品、精油、皂素和茶粕等系列产品:茶饼可生产有机肥、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栲胶,制造洗发香波等;树干、根部可用作雕刻、砧板和生产生活物品等;茶树常绿,开花量大,花香,可作园林观赏树种,也是优良的蜜源。油茶树耐瘠薄,经济价值高,且不与粮、油等农作物争夺耕地,种植开发油茶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油茶生产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到国家粮油战略统筹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意见。省、市也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措施,油茶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于都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山地资源丰富,自然与土地条件又十分适宜茶生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既是落实国家战略决策,也是将我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油茶的增收潜力转化为经济生产力的现实选择。
2、发展现状
油茶在我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根据森林资源调查,全县现有油茶面积8.96万亩,主要分布在祁禄山、小溪、盘古山、靖石等南部山区和梓山、黄麟、宽田等中、北部丘陵岗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油茶生产,广泛发动群众垦复油茶林,并常常以物资奖励垦复油茶林群众,促进了油茶林的快速发展.。1983年,林业“三定”使油茶山重新落实到各家各户,大大的调动了油茶生产的积极性,油茶籽产量逐年上升,1989年,全县油茶籽产量达最高产3256吨。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等原因,以后油茶籽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产量在2500吨左右。油茶籽主要由农户自己加工成茶油,多自产自用自销。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木本油料作为高品质食用油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茶油价值不断攀升,茶油市场前景广阔,林农发展油茶林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纷纷新造油茶林,改造低产林,油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罗坳镇正坑等村林农自发成立了油茶协会种植高产油茶800余亩;于都鑫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在段屋乡建设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现已完成山地流转1.1万亩,机械条带整地8000亩,种植赣无系列高产油茶1600亩。同时公司计划投资2600万元,建设“东方树”油茶加工企业,占地建设方案和厂房设备设计预计在8月底完成,全县油茶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3、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条件制约,我县油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油茶产业发展要求不适应因素:
(1)油茶集约化经营水平低,产出不高。从油茶资源现状看,我县现保存的多为老、疏、残油茶林,人们对油茶管理缺乏有效投入,大部分油茶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油茶林内杂草灌木丛生,林分结构不合理,疏密不均,通风透光不良,林木生长环境恶化,缺乏科学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导致产量不高,据调查,我县油茶每亩平均产油量5公斤左右,仅仅只有先进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外地高产油茶基地产量的十分之一。
(2)品种混杂,结果不良。我县现有油茶林大都属上世纪六、七十年营造的基地,有的甚至是解放前留下的祖宗树,由于当时造林没有进行良种选择,实行不加选择地实生苗造林,甚至直接埋茶果造林,导致栽培品种混杂,植株变异大,结果不良,再加上长期没有更新,品种老化退化严重,产量低,良种的推广与应用尚未起步。
(3)油茶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资源分散。目前油茶生产经营还处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由每家每户独立经营,自发和随意性很大,缺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商品化生产,生产组织无序,缺少龙头加工企业。
(4)加工利用技术落后。目前茶油加工企业均为分散的作坊式,加工工艺采用民间传统的液压式土榨方法,效率较低,对茶油精炼、茶枯饼、茶壳等的综合利用缺乏应用技术,油茶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
(5)扶持措施少,资金投入不足。油茶林高产基地前期投入大,虽然近几年林业等部门结合工程建设,相继扶持了一些种植户,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扶持政策,油茶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我县山地资源丰富优势,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的需要。
我县山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发展农村经济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因此,充分利用我县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油茶产业发展文章,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县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增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的现实选择。
由于油茶具有经济价值高,寿命长,生产管理方便,投产后年年有收益,稳产期长等特点,而且茶油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壮大我县油茶产业,是培植我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3、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油茶不但是重要经济树种,而且也是十分优良生态树种,油茶根系发达,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能绿化荒山荒地,充分利用山地林地资源,促进我县生态脆弱区域的植被恢复,又能改善我县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提高林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护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及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在“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和壮大油茶产业,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增强林业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我县发展油茶产业有利条件
1、我县的自然与立地条件十分适宜油茶生长
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而且我县海拔800米以下主要分布着红壤,是油茶生长最适宜区域,也是我县疏林地、宜林地、抛荒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区域,发展油茶产业空间大,条件优越。
2、区位优势明显,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距赣州60公里,境内交通方便,323、319国道、瑞赣高速、赣龙铁路穿境而过,产品销售极为便利,周边长珠闽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水平高,这一区域的人们对营养保健产品十分喜爱,而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份、明显的保健功能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欢迎,并逐渐成为人们首选食用油,目前全国茶油产量约为27万吨,人均仅0.21公斤,有限的产量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县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3、增产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明显。
我县现有近9万亩油茶林,年亩均产油量5公斤左右,这一生产力只有资源、管理、加工利用都先进的地区的20%,与高产油茶林分相比差距更大,其差距主要在于培育管理上,因此,只要采取合理措施,增产潜力巨大。
4、具有一定的加工基础。
我县食用油加工企业虽然总体上存在着规模小、加工技术简单、管理方式落后、综合利用不高、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资金、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已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兴国、赣县等周边县市的一些加工企业在精制茶油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为我县油茶产品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5、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愿意接受。
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油茶产业发展都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印发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将江西、湖南列为全国油茶重点发展区域;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鼓励油茶产业发展;省林业厅制定了《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把油茶产业发展作为全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主导产业来抓,省林业厅厅长来我县视察时,提出要把段屋万亩油茶基地建设成全县乃至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经营最优,效益最好”的指示。同时通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农民对发展油茶、建立基地、进行丰产培育、提高经济效益有较强烈的愿望,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6、科技支撑有保障。
赣州市林科所长期从事高产油茶研究,现已研究出赣油无性系系列油茶新品种,经多年试种,23个油茶新品种被国家鉴定为高产优良品种,年亩产茶油50公斤以上,现正向全国推广。同时,省林科院在种质资源保存、油茶栽培、生产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均有利于我县引进、吸收和消化,进行推广和应用。
四、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围绕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坚持以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为基础,机制创新为动力,龙头企业培育为载体,把油茶产业的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油茶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油茶行业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做大做强我县油茶产业。
2、基本原则
⑴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
⑵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
⑶坚持新造和低改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⑷坚持机制创新,打造产业链,推进林油一体化。
五、发展目标
1、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8.96万亩,规划2009-2013年,前3年,每年新造油茶2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1万亩,后2年,每年新造油茶林1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1万亩,5年新造高产油茶林8万亩,改造低产林5万亩,全县高产油茶年产林基地面积13万亩。各乡(镇)分年度计划见表一。
2、油茶年均亩产茶油15公斤以上,茶油总产量2000吨以上。
3、培育1-2个产值过千万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茶油精加工率达80%,茶麸、茶壳等利用率达到80%。
4、实现油茶产业年产值达1亿元,初步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
表一
于都县2009—2013年油茶产业建设任务表
单位:亩
建设乡
(镇)
合计
新造油茶林
油茶林低改
小计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小计
2009
2010
2011
1012
2013
合计
130000
80000
20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5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罗坳
4400
2400
400
600
600
4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罗江
4800
2800
400
800
800
4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祁禄山
10200
3200
800
800
800
400
400
7000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小溪
10600
3600
800
1000
1000
400
400
7000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利村
13000
10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3000
600
600
600
600
600
禾丰
3600
2600
400
600
600
600
400
1000
200
200
200
200
200
铁山垅
4800
2800
400
600
600
6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靖石
6200
3200
800
800
800
400
400
3000
600
600
600
600
600
盘古山
7000
4000
800
1000
1000
600
600
3000
600
600
600
600
600
梓山
8400
4400
800
1000
1000
800
800
4000
800
800
800
800
800
黄麟
17000
10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7000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宽田
4400
2400
400
600
600
4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沙心
3600
1600
400
400
400
200
2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葛坳
30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1000
200
200
200
200
200
仙下
40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段屋
20000
20000
8000
6000
6000
岭背
5600
3600
800
1000
1000
400
400
2000
400
400
400
400
400
六、区域布局
根据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结合我县油茶资源现状,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战略,重点发展段屋、黄麟、利村等三个万亩基地,同时辐射周边乡镇共同发展,以建设高标准油茶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油茶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格局。
七、建设内容
1、油茶新造林
根据我县现有油茶资源分布区的山地资源现状,新植油茶宜选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5度以下,土层50公分以上,石砾含量不超过20%,整地规格按长0.5米×宽0.5米×深0.5米或撩壕整地,栽植株行距2米×3米,每亩110株,每穴施基肥氮、磷、钾复合肥0.5-1.0斤,表土还穴,早春下透雨后的阴天造林,最晚莫过惊蛰。
2、油茶低产林改造
对现有油茶林相不整齐、密度小、结果少、病虫害多的林分,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改造:一是对现有油茶疏林进行良种壮苗补植;二是对油茶林进行深挖垦复、修剪和施肥等措施;三是对劣质品种进行高嫁换种或良种预植更新的方法进行品种更换。
3、油茶良种苗木基地建设
根据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我县每年需油茶良种苗近300万株,为确保油茶良种壮苗,在年底前,争取市林科所与银坑林场联合在银坑镇建立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培育基地,基地年产300万株良种油茶苗。
八、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新造油茶林8万亩,5年可投产,每亩平均投资1800元,需投资1.44亿元;低产油茶林改造5万亩,每亩平均投资400元,需投资2000万元。合计需投资1.65亿元。根据现行物价,每亩基地建设成本为如表二、表三
表二
高效油茶林基地5年成本估算
项目
单价
数量
金额(元)
备注
地租
20元/年
5年
100
清山
40元/亩
40
清除林内幼树、杂灌
林道
10元/米
10米/亩
100
宽2—3米作业道
机械
整地
492元/亩
492
宽1米×深0.8米
基肥
34元/亩
5年
170
复合肥
苗木
1.5元/株
110株/亩
165
良种嫁接苗
定植
0.3元/株
110株/亩
33
抚育
60元/亩·年
5年
300
除草、垦复、培土、每年2—3次
追肥
40元/亩·年
5年
200
农药
10元/亩·年
5年
50
管理
30元/亩·年
5年
150
合计
1800
表三
油茶低改成本估算
单位:元
项目
单价
数量
金额(元)
备注
修枝整形
30元/亩
1亩
30
剪去病枝、枯枝、老残株
大穴整地
1.2元/穴
50穴/亩
60
长0.45米×宽0.45米×0.45米
基肥
1元/斤
50穴
50
有机肥1斤/穴
林地垦复
75元/亩
75
全垦
施肥
1元/斤
100斤/亩
100
老树施肥
苗木
1.5元/斤
50株/亩
75
良种嫁接苗
病虫害防治
10元/亩
10
合计
400
2、资金筹措
一是争取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投资;二是县财政适当配套;三是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四是经营者自筹资金投入。
九、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高产油茶林4—5年投产后,丰产期每亩年均产油量可达15公斤,茶麸35公斤,按茶油每公斤40元计算,茶麸每公斤1元计算,每亩产值635元,13万亩高产油茶林年产值达8255万元;按目前投产期生产成本,每亩生产性成本300元左右,亩均获利335元,全县油茶年利润为4355万元,投产后4年可收回成本。如对茶油、茶壳、茶麸进行精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观。
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规划,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使我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提高农民收入。
3、生态效益
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是优良的水保树种,油茶花朵艳丽,花期长,观赏价值高。通过规划实施,可使大量的疏林地、荒山荒土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从而有效地增加全县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优化树种林种结构,对改善小气候,减少森林灾害,增强我县森林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十、保障措施
1、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农工部长肖惜才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吴和全任副组长的于都县发展油茶产业领导小组,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农发办、县水保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要负责指导基地规划,协调林地流转,督查基地建设进度和质量,服务油茶产业建设。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抓好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县发改委负责做好油茶产业建设项目的向上争资申报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油茶补贴资金的筹集,县农发办、县水保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要按照油茶发展规划,做好整合有关项目资金扶持油茶发展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实施。
2、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模式
(1)落实经营主体。坚持“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得利”政策,鼓励、支持林农在自己的责任山、自留山造油茶林;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使用权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有序流转;鼓励科技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通过租赁、承包等流转林地的形式,投资营造油茶林。
(2)建立油茶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段屋、利村、黄麟3个万亩示范基地,按照“山顶戴帽,山脚着裙,山腰种油茶,山下养殖,道路成网,机械化操作,高效益示范”标准建设,基地内水、电、路配套,同步规划实施,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行油茶标准化生产,加强抚育管理,争取3—4年开始投产,实现“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经营最优,效益最好”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油茶造林顺利开展。段屋、利村、黄麟等乡镇要与林业部门积极配合,认真做好万亩油茶林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后实施。
(3)培植油茶龙头企业。重点培植以于都鑫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和“东方树”油茶加工企业等为龙头的油茶生产加工企业,打造“于都茶油”品牌,提升于都县油茶制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鼓励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年底前,组建县级油茶产业协会,各油茶重点发展乡镇也要选择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建1-2家油茶专业合作社。
3、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立项目扶持机制。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实行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统筹安排油茶产业示范县项目、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长防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等投资项目,建立油茶丰产示范林。
(2)设立油茶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油茶林基地造林、良种苗木、低产林垦复、油茶新品种技术示范与推广培训等方面。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连片种植油茶、采取机械条带整地、选用省市定点推广的良种苗、高标准种植、主路通到基地的,每亩补助400元;采用人工大穴整地,种植定点推广的良种苗,每亩补助200元(已享受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的除外)。
(3)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信贷支持,沟通、协调农信社、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优先支持油茶产业发展,通过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开展符合油茶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扩大面向造林主体和油茶生产经茶户的信贷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对各类经营主体造林的贷款给予2%—3%的贴息补助。
(4)创优发展环境。县乡两级充分发挥“引导、协调、服务”作用,组成服务小组,深入基地,为农户提供定项服务,做好群众动员、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技术指导等工作,为油茶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凡在示范基地内的山地流转工作,由各乡镇、村统一负责流转,山地经营权50年不变,统一山地租金,每年每亩20元,自租地后第四年开始缴交,林业部门优先办理林权证,相关涉林规费减半征收;对利用残次林开发油茶产业基地的,林业部门在采伐指标上单列;对在示范基地范围内实施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措施的,水利、水保部门纳入总体规划,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4、增强油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大力推广油茶优良品种,在新造和补植油茶中,重点推广使用市林科所选育的23个高产无性系良种以及市内外定点培育的其它良种的芽苗砧嫁接的2年生苗造林,禁止使用常规品种实生苗造林。依托县乡林业科技推广网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各乡(镇)要及时与林业部门联系,每年举办1-2期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普及油茶高产技术、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同时要选择油茶林资源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建立1—2个油茶高产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和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5、切实保护油茶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林业部门要加强油茶种苗的来源管理,防止假劣油茶苗木坑害林农,所有种植的油茶苗木必须有苗木质量检验证书、苗木病虫害检疫证书和苗木标签,凭“两证一签”方可纳入补助范围;森林公安要对油茶林实行重点保护,严厉打击乱征滥占油茶林地、乱砍滥伐油茶的不法行为;各乡镇要依据油茶果成熟时间,实行统一开山采摘时间,维护油茶采摘秩序。
6、建立油茶产业发展奖惩制度
县政府将发展油茶产业列入乡(镇)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及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每季一调度、半年一检查、年终一验收。凡完成年度任务的乡(镇),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不能完成当年任务并位居后三名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业资讯 || 高产良种有“香花” 产业跨越有“双千”—广西高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油 茶 种 植 可 行 性 分 析
油茶致富
栽培技术
湖南油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广西百色加快推进油茶产业,2025年建成200个示范园,亩产30千克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