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虚词总结

▲一、文言虚词“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太后气冲冲地等着

②不知将军宽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晓得将军宽容到这个地步啊!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

④然语,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译文:然而告诉了,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

⑤輮使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译文:(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变成)这样。

⑥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译文: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好好考虑这件事!

⑦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译文: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他们,以示尊重。

⑧人非生而知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2.指示代词,这,此。表近指,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比较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译文: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道所存,师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地方。

②以赂秦地,封天下谋臣;以事秦心,礼天下奇才。

译文:(如果)用贿赂秦国土地封赏给天下谋臣,用侍奉秦国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入而且广泛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①句读不知,惑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译文:(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宾语前置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宾语前置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

①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②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

5.音节助词,无义,译时应省去。。用在形容词、副词(包括时间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①填然鼓,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咚咚地敲起战鼓(填:象声词,形容鼓声),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译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④毛先生以三寸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文言虚词“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处所,相当于“当”“在”“由” “从” “以”等。一般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①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

译文:我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

②今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译文:现在长沙豫章去,河流多,极难走。

吾观之,必不久矣。《史记·赵世家》

译文:我看来,一定不能长久了。

④从是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西门豹治邺》

译文:从这以后,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妻这件事。

⑤指此往十五都予赵。(表时间、地点的界限。)

指明从这儿到那儿十五座城移交赵国。

(放在“上” “下” “前” “后” “来” “往”等字前,表时间、方位等,不译出。)

2.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条件,相当于“用” “拿” “凭” “依靠” “按照”等,既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又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补语。

①愿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愿意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②久之,能足音辨人。译文:时间长了,能够凭借脚步声辨别是谁。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④今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译文:现在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发出响声。

⑤余船次俱进。(《赤壁之战》)

译文:其余的船只都按照次序依次前进。

⑥故羊易之。

译文:所以才羊来替换它。

⑦私见张良,具告事。

译文:(项伯)私下会见张良,(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大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为” “由于” 等。

①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②不物喜,不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不因为外界环境好就高兴,不因为个人失意而悲哀。

(二)连词。“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它作为介词,必须与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表示各种关系;它作为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与句子,用法跟“而”相近。

1.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当是时,诸侯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译文:在那个时候,各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宾客多,(所以)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谋取魏国。 

②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样称呼它。

③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头,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边啊。

2.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①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译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递进)   (递进关系)

②忽魂悸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如此的景象让我魂魄忽然惊动。   (并列关系)

3.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而”。

①余与四人拥火入。(《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撞。(《鸿门宴》)   译文:樊哙横过手中的盾牌用力撞过去。

4.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以便” “来”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待余年。(《祭十二郎文》)

译文:我该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

③莫不欲求忠自为,举贤自佐。(《屈原列传》)

译文:,没有一个不想寻求忠臣侍奉自己,选拔贤才辅佐自己的。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地”“着”,或省去。

①木欣欣向荣,泉涓涓始流。(《归去来辞》)

译文:(山上的)树木欣欣向荣,(山谷中的)细小不绝地开始流淌。

②舟遥遥轻飏,风飘飘吹衣。

译文: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③先生伏质就地, 匍匐进。《中山狼传

译文:东郭先生伏身下跪,匍匐着前进

④各各竦立听。(《促织》)

译文:大家都恭敬地站着倾听

(三)副词1.通“已”,已经。 2.通“已”,中止。

①固怪之矣。(《陈涉世家》)    译文: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

②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 轲 刺 秦 王》)

译文: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

①无,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关于推行王道的问题吧。(通“已”,中止。)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译文: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

②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涉江》)

译文: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忠臣贤士不一定被任用

(五)复音虚词、固定结构。

1.【以为】⑴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文:这些兵器铸造成为十二尊巨大的铜人。

2.【以是】【是以】相当“因此”。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然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一定会感到遗憾而会再回来的。

3.【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不能”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话来回答他,只说了一声:“坐吧。”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译文:君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却没有什么话回答他。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译文:我如果没有祖母,不可能活到今天;

▲★三、文言虚词“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蟮的洞穴就无处容身)

②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去援救赵国,向西去打退秦国,这是五霸一样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 

②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地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破之。(《鸿门宴》译文: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②故舍汝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译文:所以才离开你来京城谋生,用这种方式求得微薄的俸禄。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①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比蓼蓝更青。

②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译文:有这样的形势,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挟持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也可译为“地”)。

①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假如"  

①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译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么我们分离就没有多久了。

7.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也后悔自己给从他们,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②表恶其能不用也(《赤壁之战》)

译文:刘表妒忌他的才能因而不重用(他)。

8.表示目的关系,同“以” 

①缦立远视,望幸焉(《阿房宫赋》)

译文:她们久立远望,盼望着得到皇帝的宠幸。

②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鸿门宴》)

译文:给官吏百姓编造名册,封存官府库的财产,等待项将军的到来。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译文:你的父亲回来,自然要和你算账的。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译文:老妇人经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在这里站过。”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文: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如此罢了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译文:我急速地飞起来,碰到榆树和檀树等树木就停了下来,有时也许还飞不到树的高度,就落在地上罢了

▲四、文言虚词“其”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们)” “它(们) ”(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担心撞破和氏璧。

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的)”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

②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并且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译文: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要求出洞的人。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地。(《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臣虽下愚,知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我即使是最愚昧无知,也知道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对于您唐太宗这样的人呢?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译文:在乱石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块敲击它。

(二)用作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

1.表示婉商、期望、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一定”。

①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以秦晋纷争的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武道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译文:齐王如果十分喜爱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3.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译文: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没有能够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嘲笑他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②呜呼!信然邪?梦邪?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译文:唉!这些真的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

②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天色深青,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死而有知,几何离?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译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么我们分离就没有多久了?死后如果没有知觉,我也不用悲伤多久了,而不用悲痛的日子将会是无穷无尽的了。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译文: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繁饰兮,芳菲菲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译文: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国,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是多么衰败呀!

▲五、文言虚词 “者”

“者”字有指代的作用,但它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一定要附在别的词或词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含有“……的人” “……的事情(东西)” “……的情况”等意思,因此,它不是代词而是助词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

②负歌于涂,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译文:背着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着歌,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③足以活人多矣。(《甘薯疏序》)

译文:可以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多了。

 2.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个人”“……几种情况”等。

①此数,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

②或异于二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他们中)有的就与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似的。

①言之,貌若甚戚(《捕蛇者说》)

译文:说着,他的表情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黔之驴》)

译文:可是来回观察那驴子,发现它好像并没有什么能耐似的

4.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译文:霎时间,烟火满天,烧死的、淹死的人马很多。

(二) 语气助词。

1.表判断语气、疑问语气等。

①廉颇,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何?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谁为大王为此计?(《鸿门宴》)

2.表示提示或停顿语气。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吾妻之美我,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附在表时间的词之后,表示某一段时间,大都用在句首,充当状语,不必译出。

①近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数世,近者及身。

④昔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鸿门宴》)

▲★六、文言虚词“因”

(一)介词。

1.依靠,乘,凭借。

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译文:……汉高祖(刘邦)就是这里而成就了帝业。

②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过秦论》)(践:登,引申为凭借、倚仗。)

译文:然后凭借华山当作城郭,依靠黄河当作护城河。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借助(或“凭借”)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2.依照,顺着,根据。

①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译文: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②变法者时而化。(《察今》)

译文:修订法令制度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3.趁着,趁此,乘机。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译文:秦国趁着这种极为有利的形势,宰割各国的土地,分裂诸侯的江山。

②不如而厚遇之。(《廉蔺列传》)

译文: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招待他。

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译文:趁机将沛公刺倒在座位上。

4.通过,经由。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蔺列传》)

译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府上谢罪。

(二)连词。

1.因为,由于。

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译文: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所以)才有人发现这座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施加恩泽,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奖赏不当。

2.因此,因而。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三)副词。可译为“于是”“就”“便”。

①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译文:项王当天留沛公跟项王一块儿喝酒。

②相如持璧却立……(《廉蔺列传》)

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

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

(四)动词“沿袭”“继续”

▲七、文言虚词“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它们的门前竖立碑石。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己久疲。(《赤壁之战》)

译文: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译文:况且燕国和赵国是处在秦国把别国消灭干净的时候。(革:革除,除掉。灭:消灭。殆:几乎。)

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译文: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译文:我连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4.并列关系:又,又......又......,边......边......

①示赵弱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显示出赵国又软弱又怯懦

③又有若老人咳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译文:又有像老年人一样在山谷中间边咳边笑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准备。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尽”(《游褒禅山记》)

译文:有个懈怠想要退出去的同伴,说:“如果不出去,或把要烧完了。”

②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你们这些人最终都被他俘虏。

2.暂且,姑且。

①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译文: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了的人永远逝去。

②誓不相隔卿,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

(三)复音虚词。

1.【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译文:再说,秦朝的势力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险固地势,仍然和从前一样。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译文:况且在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

2.【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译文: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八、文言虚词“为” (有时作实词)

(一)动词。(实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万能动词。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文: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

译文:现在人家正菜刀砧板,我们被宰割的鱼肉。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之虏矣。(《鸿门宴》)

译文:我们这些人既将他俘虏了。(今:即将,将要。副词。)

②嬴闻如姬父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人杀害。

2.介词,表示原因、目的。可译为“因为”“为了”

③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盘庚并不因为埋怨的人(很多)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④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

译文:文章应当为了反映时代而著述,诗歌应当为了表现世事而创作。

3.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向” “对” “给”,“替”等。

①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于是就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

② 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在这时秦王很不高兴,赵王敲了一声瓦缶。

 4.与,对,向。

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②如姬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如姬公子哭诉(此事)。

③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译文:(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外边的人说啊。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正是菜刀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肉,为什么(要向他)辞行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屈原列传》)

译文: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

▲★九、文言虚词“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 “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廉蔺列传》

译文:在朝堂上举行九宾大礼,我敢献上和氏璧。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得过。(《赤壁之战》)

译文: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得以通过。

③度我至军中,公入。(《鸿门宴》)

译文:估计我已到了军营之中,您能进去(见项羽)。

④断其喉,尽其肉,去。《黔之驴》

译文: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离去。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 “竟(然)” “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不知道有过汉朝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师说》)

译文: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

③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译文:但是知识浅陋的人用斧头敲击石头来探求得名的缘由。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又得到了赵王的宠幸,因而燕王希望结交您。现在您要逃离赵国投奔燕国。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 “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于是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②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五。《吕氏春秋》

译文:天下能够取胜的人众多,但是能够称霸的人只有五个。

(二)用作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 “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天也。《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

②嬴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侯嬴不过夷门的看门人。

③无伤也,是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伤:害处。

译文:没有什么大碍,这正施行仁政的方法,因为您只看见那头牛并没有看见那只羊。

(三)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翁。(陆游《示儿》)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②与尔三矢,尔其勿忘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今天我给你三枝箭,(要你为我报仇,)你可不要忘记父亲的心愿啊。

(四)用作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五)复音虚词。

1.【无乃……乎(与)】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只怕……吧” 。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勾践灭吴》)

译文:现在君主已经退守在会稽山上,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

无乃尔是过(《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恐怕应该责备你 (宾语前置。“是”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过”责备。)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报任安书》)

译文:如今少卿却教导我推荐贤能之士,这只怕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

2.【乃尔】译为“如此” “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殉情而死的注意就这样定了下来。)

▲十、文言虚词“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节。

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译文:靛青是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

④从径道亡,归璧赵。

译文:从小道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民。

译文:楚国有的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3.由于 

①业精勤,荒嬉。(《进学解》)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湛,由于贪玩而荒废。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请让我奉命去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孙权曰……(《赤壁之战》)

译文: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译文: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老师学习为耻辱。

5.被 

①君幸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您赵王宠幸。

②臣诚恐王而负赵。

译文:我实在怕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③故内惑郑袖,外欺张仪。(《屈原列传》)

译文:所以在内郑秀迷惑,在外张仪欺骗。

6.同“与”,可译为“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

译文:诸葛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所以燕王想您结交。

7.比。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蓼蓝更青。

④或重泰山,或轻鸿毛。 (《报任安书》)

译文:有的人死得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鸿毛还要轻。

8.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件事上,对于这种情况,从这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口技》)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译文:我爷爷死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译文:对于这种情况我有很深的感叹。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声瓦缶。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于是就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做人质。

9.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大方之家(《秋水》)

译文:我将长久地见过大世面、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②今是溪独辱于,何哉(《愚溪诗序》)

译文:现在这条小溪仅仅因为愚而玷辱,是什么原因呢?

▲十一、文言虚词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③某,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译文: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二)助词:1.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同动词组成名词短语,表示“……的(人、事、地方)” “所……的(人、事、地方)”

①郦元之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译文: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情况,大概跟我相同。

②盖余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译文: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所到的地方)还不到十分之一。

③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译文:夜里却用兵包围我居住的旅舍。

④臣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

译文: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

3.与“为”合用,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人杀害。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你们这些人最终都将他俘虏。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乡党笑。(《报任安书》)
译文: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邻里同乡所耻笑。

(四)固定结构。

1.【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东西等)”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备:周全,周到。)
译文: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所以】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们离开自己的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动用法

译文: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头,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边啊。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

▲十二、文言虚词 “与”

(一)介词。

1.跟,同或不翻译。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鸿门宴》)

译文:沛公驻扎在霸上,未能项羽相见。

②而翁归,自汝复算耳!(《促织》)

译文: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你算帐!

③刘备天下枭雄,曹有隙。 (《赤壁之战》)

译文: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曹操有仇

2.比,和……比较。

①吾孰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较秦之所得,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译文:把秦国从别国的贿赂中得到的土地,它靠打胜仗夺得的土地相比较,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

(二)连词。和,及。

①然谋臣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译文:但是(那些)有谋略的臣子有用力的猛将,不能不(主义)收养和选择。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意外变故。

(三)语气助词,通“欤”

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

译文:大王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呢?可以说给我听听

(四)动词。1.给,给予,授予。(实词)

①玉斗一双,欲亚父。(《鸿门宴》)

译文:玉斗一对,打算送给亚父范增。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译文: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结交,交好,亲附。

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译文:这是因为齐国亲附齐国而不帮助五国。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借助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与自己结交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3.对付。

①胡虏易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师。(《骞叔哭师》)(读“”yǜ)

5.赞许,同意。

①吾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之。

▲十三、文言虚词 “焉”

(一)兼词,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是”的用途。相当于“在(从)这里” “在(从)那里”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其中)。《论语》)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从那里)。《劝学》)

译文: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③去今之墓而葬,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译文:距离现在建墓并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二) 代词

1.表指代,相当于“之”。

①故为之说,惟俟夫观人风者得。《捕蛇者说》

译文:因此,我为了这件事写了这篇“说”,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

②犹且从师而问。(《师说》)

译文:尚且跟从老师,请教老师。(焉:相当于“之”,指代“师”)

2.表疑问,相当于“哪里”,“怎么”等。

①非再至,知其若此?《游黄山记》

译文: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

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哪里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③未知生,知死(《论语》)

译文: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④割鸡用牛刀(《论语》)

译文:杀鸡哪里需要用宰牛的刀呢?”

(三)语气助词。

 1.用于句末,表陈述或疑问语气,相当于“了”,“呢”或不翻译。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六国论》)

译文: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③则牛羊何择?(《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

④愿得张仪而甘心。(《屈原列传》

译文: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

⑤圣心备     译文: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

 2.作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停顿,可不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或否,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③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或不译。

①盘盘,囷囷,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译文:弯弯转转,曲折回环,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石钟山记》)

译文: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十四、文言虚词“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便” “于是”,或译为“原来是” “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鸿门宴》)

译文:项王说:“真是勇士!赏给他一杯酒。”(旁边的人)给他一大杯酒。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译为“假使”“如果” ;用在后一分句,译为“那么”“就”“要是……就” “便”。

①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害,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译文:(假如)我从前不作这种差事,早已困苦不堪了。

①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利。(《劝学》)

译文:木材经墨线划线(锯出来)直,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锋利。

②夫夷以近,游者众;险以远,至者少。

译文:道路平坦并且近的地方,游人多;道路艰险并且远的地方,到的人少。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 “却” “反而” 。

①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师说》)

译文:对于他们自己呢,以跟老师学习为耻辱。

②手裁举,又超忽而跃(《促织》)

译文:手刚刚松开,它又猛然跳起逃走。

③欲速不达。 (《论语·子路》)

译文: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4.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足羞,官盛近谀。(《师说》)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使人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近乎谄媚。

②小获邑,大得城。

译文:小的可以得到邑镇,大的可以得到城市。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 “就是”。例如:

①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登临)岳阳楼(所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 “原来”“原来是”“原来已经”。

①徐而察之,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译文:我慢慢地视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①及诸河,在舟中矣。(《殽之战》)

译文: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登舟离岸了。

(三) ⑴动词。相当于“效法”,“依据”。⑵名词。相当于“准则”。 (实词)

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之。(《周易》

译文:黄河出现了背上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图形的神龟,是祥瑞的兆徵,伏羲依据“河图”画出了先天八卦,周文王依据“洛书”画出了后天八卦。

十五、文言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欲食?(《项脊轩志》)
译文:孩子冷了?想吃东西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祭十二郎文》)
译文:如果是真的话,我哥哥那样美好的德行,他的儿子要短命早死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而况大国?(《鸿门宴》)
译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师说》) 
译文: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师:学习。庸:岂,哪)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庄暴见孟子》)
译文:齐王如果十分喜爱音乐,那么齐国就应该治理得差不多了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仁,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   “呀”等,也可不译。 
①宜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看来百姓说我吝啬是有道理的啊。(主谓倒装句)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苍苍(《赤壁赋》)
译文: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青苍。

5.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可不译。 
①于是书。
译文: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②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
译文: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比”、“对”、“对于”等。 
③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译文:生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我早。
④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是。(乎:。)
译文:“残酷的政令比猛虎还凶暴。”我曾经过这话有过怀疑。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论语》)(乎:对、对于 。博:广泛,普遍。参:检查,检验,验证。省:省察)
译文: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译文:宽宽绰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

▲十六、文言虚词“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我不忍心看它恐惧颤栗的样子,好像毫无罪过的人走向受死刑的地方,所以才拿羊来替换它。

  视之,形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译文:形貌好像土狗一样,梅花纹翅膀,方头……

(二)用作代词。

1.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凭借(您)这样的所作所为,去追求这样的欲望,,就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译文: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封万户侯。

3.连词。至,至于。

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至于一般的平民,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随之而失去了本来的善良之心。

(四)复音虚词。

1.【若夫】①至于说到。用作发语词。②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译文: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要凭借什么呢?

2.【若何】怎么样。

①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闲:安静,安宁。)

译文: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十七、文言虚词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非秦。族秦者秦,非天下。(《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伶官传序》)

  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舒缓语气、停顿。

①是说,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亦先乎吾。(《师说》)

(三)固定句式【……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

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

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

(四)复音虚词【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八、文言虚词“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蔺列传》译文:这是为什么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修敬: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哉?《六国论》(终:最终。继:随后,接着。)
译文:齐国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也跟随五国一起灭亡,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至?(《赤壁之战》)

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②大王来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托:寄托,托身

译文: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怎么”。

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译文: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②徐公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其衰也!(《伶官传序》)

译文: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译文: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四)复音虚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跑五十步的士兵凭跑了五十步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呢?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刘邦大吃一惊,说:“这该怎么办呢?”

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译文:为什么掠夺珍宝时一丝一毫都不放过,可挥霍时却像泥土沙石一样不珍惜呢?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凭什么去区别呢

3. 【无何】译为“不久” “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译文:巡抚不忘好处从何而来,不久,县令就以政绩优异闻名遐迩。县令高兴,免去了成名的差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高考备考资料)
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及文言虚词能力提高
(7)[转载]知识树小结整理 120个文言诗词 18个文言虚词
(641)高考备考: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