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味中药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传奇

宅在家中,在满城宁静中体验兵荒马乱,虽比不上叙利亚的“灭国之灾”,却能让全世界的华夏儿女为此奋战。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新一下新冠病毒疫情实时报告已成了习惯。希望一切早点结束,恢复昔日的繁荣热闹,车水马龙。

打开书也看不进去,若有所思,我是学中医的,现在算是中医的修行者吧。想想不如每天给大家分享一点中医药小知识。于是打开电脑就写了这篇文章‘’

先从中药开始吧,中药的产地、炮制、配伍、用法、禁忌等就不在这里细讲,后面介绍每一味中药和方剂时会备注。先了解一下中药的性能。

1. 四气

四气,指的是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 “温次于热'。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 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咸: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

淡: “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症。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海螺蜕收涩上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3.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是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此外,还有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

中医、中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这篇文字比较枯燥,大家不一定有耐心看完,但接下来会详细介绍每一味中药的“前世今生”。

持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性味
怎么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作用?
中药五味属性与中药四性(四气)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什么是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五味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