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愤怒,是因为“求而不得”

老胡说


愤怒,是一种情绪,但也是一种表达。


它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三种需要。


当我们的需要无法被满足时,通常愤怒,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因为直接说出需求,就等于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越来越学不会表达。


愤怒,大概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了。


很多时候,你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大发雷霆;还有些时候你想控制愤怒,结果却败下阵来;也有一些时候,你就是想要表达歇斯底里的愤怒……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要愤怒呢?



1

你在用“愤怒“说什么


王小波有一句名言:人的一切愤怒,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仿造这个句式,我们也可以说:人的一切愤怒,本质上都源于求而不得。


人活于世,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有很多形而上的精神需求,每当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愤怒,就如影随形而来了。


人主要通过愤怒,表达以下三种“求而不得“:


第一种:被爱的需求。


比如一个男人经常加班,加班后还宵夜,总是很晚回到家。时间长了,家里的妻子可能就会变得很容易愤怒,并且会指责对方:“你还回这个家干什么?你干脆不要回来了!“


看似是女人在表达自己的愤怒,其实,她是在用愤怒求被爱,用这样的愤怒在说:“我想要你多陪伴我,想要你多爱我一些,但是你却把时间全部留给了工作和宵夜“,这就是被爱需求,没被满足所带来的愤怒。


第二种需求:被看见的需求


生活中常见的愤怒,就是两个人各执一方、互不相让。比如老婆说中午想吃酸菜鱼,老公说,不,就是要去吃牛肉火锅,两个人都不让步,结果就变成了“凭什么要听你的“这样的战争。


看上去是互不理解、胡不妥协的愤怒,其实本质上是在争夺控制权:你就要听我的。


每个人都有掌控的需求,获得掌控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自我的存在感,让自己感觉“我挺重要的“


存在,意味着生,不存在,意味着死。


吃牛肉锅还是酸菜鱼确实不那么重要,但是生和死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对方不听自己的(当然,一定是习惯性的不听),这个人就会体会到自己的“不存在“,这时的愤怒,实际上就是通过控制权在”求存在“,在用愤怒说:你要看见我。



第三种需求:安全感的需求


还有一种愤怒,在咨询室里很常见。经常有来访者控诉身边的同事、朋友让Ta体验到巨大的愤怒,但你仔细一问,好像对方也没做什么。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来访者说,她在商场遇见了一位前同事,那位同事和她打招呼后,寒暄地问她在哪里高就。彼时正在家中待业的她,感觉到前同事是在故意嘲笑她,所以内心涌起了巨大的愤怒。


可能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可愤怒的呢?


可对于我的来访者而言,由于她内置了一个不接纳她的客体,所以导致她敏感度颇高,也总是能够从别人的言辞中体会到自己不被接纳,所以,她就会经常很紧张,也很容易愤怒。


表面上看,她在愤怒那个前同事问她在哪里高就,但本质上,她是在用愤怒求安全感,她想表达的是:“我不相信你是充满善意的,我觉得我自己很不安全,愤怒,会让我觉得可以保护我自己“。

 

2

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说需求


既然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可是为什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非得用愤怒来表达呢?


那是因为,直接表达需求,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儿啊。



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 直接说需求,意味着我把伤害我的权利给了你


很多人用“愤怒”来表达被爱的、被看见的、安全感的需求,这些需求代表着一个人脆弱的部分,最柔软的部分。


如果直接表达这些需求,就意味着我把最软弱的部分直接呈现在你面前,把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分展示给你看,那这个时候,你是拿刀还是那创可贴,几乎决定了我的“生死“。


也就是说,如果直接表达需求,意味着我把伤害我的权利交给了你,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因此,Ta需要用“愤怒“来装饰自己的需求,防御外部的伤害


2. 直接说需求,和“理想自我”有冲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换言之,每个人的“理想自我“都是希望自己变得优秀、变得强大、变得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因为有这样一个“理想自我”的愿景,所以很多人在意识上就会催眠自己“你要强大,不可以那么弱”,所以,他们就会压制自己脆弱的一面。


可是压抑需求,不代表需要会消失。需要还是在那里,再强大的人,也还是会渴望被爱、被关注。


既有需要,又不允许自己渴望,那怎么办呢?用“愤怒”来隔离自我的需求。


3. 从小就没被允许过表达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部分人,从小就没有被允许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当然,这种“不被允许”很可能是非常隐性的。


比如我的一个来访者,小时候她的母亲很爱她,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管理得妥妥贴贴,一直到大学,她的妈妈还会寄新衣服给她,并且告诉她怎么搭配。


这位来访者和我说,“我记得小时候有双鞋子穿着特别不舒服,和妈妈说过两三次,她总是回复我说,再穿两次就好了”,她说在那之后,她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了。


像我的这位来访者一样,很多人可能从小就没有被允许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意味着,Ta在成长过程中“丢了自我”,所以,Ta或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即便知道,也不敢表达,因为Ta担心再次失望。


压抑久了,愤怒也就多了。愤怒,就是Ta试图“活出自我”的努力尝试。



3

我们该如何看待愤怒


愤怒,也和食物一样,分为“健康的愤怒”和“不健康的愤怒”。


怎么区别健康和不健康呢?


个人认为,区别的标准,一是在于你的愤怒是否让你觉得舒适,二是它是否给你带来生活或者人际关系的困扰。


比如,有些人会偶尔释放自己的愤怒,你会体验到这个人的“边界感“很强,不容侵犯,但与此同时,你又觉得,Ta在遵守原则的同时,其实还是蛮和蔼可亲的,那么,这种愤怒,大概就是”比较健康“的愤怒。


再比如,有些人习惯性地怼天怼地怼空气,Ta自己是觉得很爽,但与此同时,Ta发现自己身边完全没什么朋友。那么这个愤怒,就是影响到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应属于“不太健康“的愤怒。


如果你觉察到了自己拥有“不太健康“的愤怒,那么很可能是你平时在生活中,习惯将自己内心积攒的愤怒进行”移情处理“


所谓“移情“,就是你把曾经有的一些感受,移置到了当下。


比如,一个小朋友如果小时候总是被爸爸妈妈打,而且还不允许Ta反抗,那么这个小孩子的内心在当时就会累计很多愤怒。这些愤怒不允许被表达,因此就压抑在潜意识里,等到Ta长大,有机会表达了,Ta就会把那些愤怒全部调动出来,一找到机会就去宣泄这些被压抑的愤怒。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莫名其妙地为一些芝麻大小的事儿的而生气,那么,你可是尝试让自己大度一些,因为你要知道,Ta生气,是因为内心住了一个满身是伤的小孩儿。


对于愤怒,最好的态度或许是:想发火的时候就发火吧,别憋着;


但是,也不要把“愤怒“当成一种利刃,拼命捅别人,因为你在捅别人的时候,也在伤自己。


愤怒,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但也是伤害自己的方式。


如果赞同,请给我们一个好看



现在扫描下面海报二维码,

即可收听课程!

老胡我在等着你!

☟☟☟


 作者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憋住不说难受,批评不合适,心理学咋教我跟这人相处?
你在社会中有多能忍?
新的一年,祝愿你可以把自己活成一只小猎豹
为什么总忍不住讨好别人?做“老好人”并不快乐
能量属性在恋爱中的体现
被压力、焦虑、痛苦逼到绝境的人,如何重燃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