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冬的庄子世界
近日,著名主持人、中国文化传播者梁冬先生到北京师范大学作题为《梁冬的庄子世界》的讲座。梁冬曾任凤凰卫视主持人和百度副总裁,目前正在主持旅游卫视的《国学堂》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冬吴相对论》两档节目。当晚,在北师大新图书馆报告厅,梁冬和北师大师生分享了他所理解的庄子思想。
庄子的思想为什么伟大
话题由一个梁冬曾经做过的实验展开,实验的过程是让任何人随口说出成语,然后对这些成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蕴涵有故事的成语当中,有接近一半的成语出自《庄子》。这就意味着,庄子对国人的意识形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后,梁冬将庄子与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这三位对人类意识形态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进行了比较。他指出,释迦摩尼事实上没有摆脱其皇家血统,是依靠皇族的支撑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孔子则是由其学生及著作来推广思想,而且儒家学说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老子则是继承了其家族作为掌管国家文化资料官员的职位,成为了全面掌握上古文化的少数人之一。与这三位思想家相比,庄子则是既没有皇族背景、权利背景,也无弟子和家族背景的“草根”,凭一己之力,通过融会贯通很多发生在身边的简单故事,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笔法,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可以说是强大的“思想病毒”具有强大的生长力、植入性和扩展性不依赖权贵、历史、学生、组织体系、社团,在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媒介的古代社会,能够传播开来,延续下来,并对世世代代的国人产生影响,足以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庄子》的内在逻辑
在说明了庄子思想的伟大之处之后,梁冬开始就他所理解的庄子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庄子》内七篇,外二十二篇,其中有很多故事。那么,这些故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又是如何通过这一内在逻辑组织的呢?
梁冬首先介绍了中国的两套知识体系,一个是儒家学说,孔子、孟子、张载、朱熹,他们一脉相承的潜台词是:我们都是相联系的,一体的,是讲“仁义”、“大爱”的;与之相对,老庄则更强调差别,更注重研究和表述“大多不能连接”的情况。
老子说“大象无形”,用以说明人的视野和感知都是有限的。内心有则有,内心无则无。梁冬把庄子和“意识频谱”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频率,所以老庄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共振和沟通是很难形成的。
一切沟通来自于共振,比如收音机是通过一定的频率来接收信号的。人和人之间,有了真正的认同感和共振之后,才能真正进入彼此。人生总有一些偶然,不是靠知识,不是靠语言,而只是频率上的共振。但老庄认为两个人形成共振是稀有情况,只是偶然才有的交集。这才是事情的本来,爱是偶然,沟通是偶然,成功是偶然。所以说,庄子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不相信一切完美和必然,由此而形成了不强求的哲学。
如何得逍遥
生活当中,很多人会有怨恨恼怒烦等各种情绪。“怨”,其实就是“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也就是说,所有的抱怨来自于不理解。梁冬以民众抱怨政府、员工抱怨老板及父亲和儿子少有换位思考来举例子说明,这些都是因为形成不了共振,绝大部分人的内心,只是偶有交集。其实《逍遥游》就是在说“不要指望人和人之间能够达到完全的共振,充分的联接,不要指望你和我之间是一样的”。这里梁冬通过一个浅显的例子加以解释:男女之间性别不同,自我认同不同,生理结构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完全理解是不可能达成的。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存在抱怨了,就会转而寻求自身的不足,承认自身的局限性,继而,要做的就不再是抱怨,而是试图理解更多的层面和意识频率。
梁冬紧接着又对“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对不确定东西的焦虑”产生了“烦”。那么如果真的相信人生是基于一种大的趋势的话,就不会烦了。我们的人生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以为自己能控制。一个人的命运包含了天地人的因素:天,出生在什么时代;地,出生在什么地点,这决定了饮食、生活习惯等;人,你的父母。这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控制和改变的。我们能控制的,只有如孟母三迁这类事情(改变地点),也就是说人为可以改变的只有约15%到20%,而且需要强大的意识知道要改,需要改,才能完成。只能对可以改变的东西进行改变,并努力去做了;意识到有很多不能改变的东西,就可以安天命,这样就没有“烦”了。
以上“怨”和“烦”的例子说明,正是因为很多不良情绪“怨”无法互相理解,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想法和自己一样;“恨”是希望别人不好,“恼”是希望别人好但别人没做到,“怒”是自己以为存在的一个“自我”受到了否定;“烦”是对不确定的东西的焦虑,认为自己的频率是无限宽的,没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怨恨恼怒烦时刻相伴,使得做人无法逍遥。
梁冬说,《逍遥游》就是让你意识到:第一,每一个人的频率都只被分配了很窄的一段;第二,不要企图自己和别人的频率时刻相同,所以就不会对别人有那么多的要求;第三,一个人要变成一个伟大的人,就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心量和频率,起码,应该承认在自己所看到的事情之外,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随后,梁冬展开说,也许很多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都有其合理的地方,或者有不了解的另一面。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有局限的,只看到一部分的光亮。很多东西是基于自己已知的判断,因为未知也许更多,因为立场的不同,所以这个判断很可能不正确。
最后,梁冬总结道:要得逍遥,第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对方;第二,能够拓宽自己的意识频率,能够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地考虑问题,就不会落在某个角度里面,才能真正得到逍遥。庄子逍遥的境界,是从一个宽频的意识光谱中看到的。有了这种心态,人生就有了无所不在的力量,任何人和事都无法伤害你。有诸于内,必显于外,归根结底,一切的成就,都来自于内在的修炼,让自己建立全息的、开阔的频谱,达成之后就会发现天下之事无非一个念头,心念一闪,就会震动四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内在修行中完成。(高冉/整理)
《科学时报》 (2011-07-26 B4 视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
思想讲堂第三课——老庄之学
成语“虚与委蛇”我们都听过,“蛇”为啥读“姨”,未必人人清楚
从“朝三暮四”等七大成语看庄子的“天道无为”
【口译训练】(转)老庄与道家思想
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