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灾难启示录:好莱坞十大经典灾难电影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自然并非躲在一个角落任人宰割,地震、海难、洪水、飓风、飞来横祸、不明病毒、火山爆发、天气异变……一旦这些灾难来临,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立即显得脆弱不堪,鲜活的生命也纷纷凋零。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更常常加剧了自然的狂暴。灾难来临,总会给人带来悲伤和恐惧,总会带走人们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财产、健全的肢体甚至梦想和希望……不管人类如何发展,总离不开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在我们看似一天天战胜自然的同时,我们往往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和幸福,往往还是需要自然的恩赐,老天爷稍一变脸,我们往往无能为力,但是人类的尊严、生命的可贵、精神力量的强大也往往在灾难发生时显得尤为突出。

是的,所有人都拒绝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逃避对灾难的思索。因为只有思索,才能预防,才能警醒,才能在无情的灾祸面前找到内心的力量……


灾难片就是这种思索的产物——在电影的历史长廊上,曾经有不少非常经典的灾难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灾难中凸显的人性真善美本质总令我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这些灾难片,不仅不会因为人们对灾难本身的恐惧而失去市场,反而因此而大放光芒——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就是一部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美国本土票房6亿元,全球票房18亿!)那么灾难片到底有那些吸引人的地方呢?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史上十大灾难片对灾难片的魅力进行详细点评:

最能呈现电影美学的电影

灾难片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蒙太奇、分镜头等电影技术,造成气势宏大、极具震撼力而逼真华丽的场面刻画,将电影这门艺术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

电影特效之《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没有哪个导演像罗兰·艾默里奇这样疯狂热衷于把地球毁灭一万遍,从《独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后天》,甚至是今年的《史前一万年》,其电影中的“毁灭当量”成倍增长,单从特技角度说,已经足以让观众体验到摧枯拉朽的破坏乐趣。

就像《终结者2》中“启示录”一般的核爆炸,当你看到洛杉矶龙卷风、曼哈顿海啸、从外太空观察到的飓风、从动物园里逃出的饿狼、“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冲击,就如同顽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进冰箱!

在灾难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双塔算什么?想像一下比那大一万倍的场面!而且你的视角不只停留在地面,还会被带到空中,带到云层,甚至太空!“人”变得越来越小,“环境”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片中只表现标志性建筑的毁灭,很少看到成千上万的“小人儿”抱头鼠窜,动不动就是直径几十公里的风暴眼,随便一个镜头都要用到摇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结合模型和电脑特效,把一场末世浩劫拍得穷奢极欲!
《后天》有着卓然视觉表现的原因,除了灾难规模大、数量多之外,还在于充满感染力的色调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灾难类型的变化,影片的色调呈现出富有层次的过渡,比如灾难来临前苍白黯淡的云层,暴雨降临时苍茫浑浊的街道,飓风席卷后满天尘土的昏黄都市,冰雪纷飞时惨白的世界,以及灾难过后耀眼的白色冰层、反射着阳光余辉的红色天际……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绪,让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湿、温暖等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感官反应。

电影特效之《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8)



这部史上最卖座电影的投资也是惊人的:2亿美元!如果你觉得这不算什么的话,本文可以提供一个信息:《泰坦尼克号》之前的电影市场,1亿美元是个天文数字,而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时代正是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投资很大一部分给了特效。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中完美地将CG特效和实物模型结合,营造出波澜壮阔的背景。如果没有这个舞台,杰克和露丝的爱情能有多大杀伤力,还真不好说。本片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 (1997年)。

电影特效之《龙卷风》(Twister,1996)

《龙卷风》(Twister,1996)这部电影当然讲的是“风”的传奇,片中所有工作人员统统免不了要惨遭风的摧残。导演简·德·邦特为求“猛烈”效果,拾弃传统的超大型强风扇(此类强风扇曾受用于《碟中谍》最后一幕,将汤姆·克鲁斯吹得在子弹列车顶边滚边飞哩!)不用,改用威力更悍的「喷射引擎」制作人造龙卷风。特效小组将碎冰机装在拖车上,并用波音747喷射引擎发动时速两百英哩的强风,在历经十五个星期与大雨、冰雹、狂风、泥浆、残骸与灰尘共舞的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终于完成被形容为 “酷毙的超级大片”。片中被巨大的遮天蔽日的黑色蘑菇云卷起的牛羊、房屋、卡车和连根拔起的大树让人过目难忘,“龙卷风三姐妹”互相缠绕,威力巨大而又行踪不定更让人叹为观止。难怪看过的观众加封《龙卷风》为《飘》(Gone With The Wind)全方位版。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中的地球被小彗星击中引发的大海啸、被洪水冲击捣碎的自由女神像、漫天散落的彗星碎片;《天崩地裂》中逼真到令人胆颤的滚滚熔岩;《世界末日》里的爆炸场面……所有这些对多数人而言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面和情节,灾难片都把它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灾难片是最能将电影美学发展到极致的一种电影体裁。

紧张刺激的情节节奏

灾难片一般都想象力丰富,善于构造极端情境下的人情世故;节奏紧张刺激,情节千变万化;并且,大多数灾难片都非常具有涵容性。


《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后天》的情节是最为丰富复杂的。影片讲述的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量,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由导致南北极冰壳融化,因此又引发了气压气温的骤变,地球在一天之内进入冰期的奇幻故事。
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也极其复杂,有科学家与副总统之间的关系,还有父亲与青春期儿子的关系,儿子与女友和另一个有钱人家孩子三角恋的关系,以及躲避到图书馆中形形色色原本陌生却不得不相濡以沫的各类人物的关系……
虚幻的灾难最考察导演和编剧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最见于非主线情节中——影片为我们展现了这方面极深的功力——记得影片中有一个桥段:美国被淹,所以美国人想越过美墨边界前往墨西哥,却遭到了墨西哥人的拒绝(和现实生活对照,真的很有反讽意味)……还比如片中有个小情节:因为气候奇冷,在市图书馆避难的人不得不烧书以取暖,主人公们烧书前讨论哪些书是伟大的作品必须留下来,哪些却相对缺少价值……这些看似脱离影片主线的情节让灾难的情境更加真实,在博得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让我们佩服编剧和导演用心之深之全。
同时,影片还很好的融合了多种灾难元素:低温、冰雹、飓风、海啸、火灾、空难……可谓灾难片的集大成者。
节奏方面,该片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精彩迭出的情节一直紧扣着观众的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海神号》(Poseidon,2006)

单就情节节奏来说,《海神号》是一部比《泰坦尼克号》更纯粹的灾难片。从开场后10分钟就进入壮烈船难场面的《海神号》,俨然是删去了荡气回肠爱情剧码的《泰坦尼克号》,磅礴的灾难效果和死命逃出生天的历险才是它的主题。而为求切合现实中遇难的情况,尽量减少没必要的对白,单刀直入开始救人逃难的设置,也给予了影片更多呈现紧张视效的机会。就剧码来说,本片虽为灾难片,但由于多数镜头都在船体内部,因此其实它是结合了多个灾难片的元素,就笔者所见:巨轮倾覆时海水涌入,这就有了洪水元素;船体倾覆带来的天崩地裂的感觉又近似地震;还有因为船上的电器破损,漏电漏气又形成了火灾;从一塌糊涂的船体中寻找出路带来了两种灾难元素:密室脱逃和攀岩——事实上,影片中迪伦一伙为了逃出升天,从电梯井里往上爬,但关键时刻因为绳子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而不得不放弃一个人的情节和登山灾难片《垂直极限》中的经典段落也如出一辙……从这一点来看《海神号》不光是关于海难,它的情节也同样是丰富多彩,扣人心弦。





《垂直极限》( Vertical limit,2000)

《垂直极限》的主线其实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彼得一家都是登山家,但在一次意外中,父亲为了救彼得兄妹俩自愿牺牲之后,彼得出于内疚再也没有登山,直到有一天,他的妹妹在登k2峰时受困,彼得才不得已,拉起队伍重返雪山,路上经过了重重艰险,牺牲了数名队员,包括一名曾经在某次登山中失去妻子的神秘老人。但最终成功地救出了妹妹。
这部影片胜在节奏的紧张刺激。影片从一开始就十分揪心:一家三口被靠一只单薄的冰镐悬挂在万丈深渊之上,冰镐的力量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被悬挂在最下方的父亲让中间的儿子割断绳子,保全自己和妹妹,怎么办?……
接下来还要面对雪崩、爆炸、缺药种种威胁,几乎每隔三分钟就有一次命悬一线,每隔两分钟就有一次千钧一发,或者一秒钟之前还在谈笑风生,一秒钟之后却是血肉横飞(影片处理得较虚,不会过分血腥,但震撼力还是足够的),观众们在将近窒息的感觉中体味着惊心动魄……

灾难片中的人性光辉


最后,Last but not least,灾难片之所以能一出现就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决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特效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或者它们豪华到配角的明星阵容,更重要的是在灾难片中显现出来的人性之真、善、美。

一、《后天》:被灾难弥合的亲情

剧情简介:

  《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
  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
  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心灵撞击:
在这部典型的美国商业大制作中,除了惊心动魄的大灾难奇观,其中不少人文情怀的细节让人感慨,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又莫过于其中父子的感情。片中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本来像大多数父亲与亲春期儿子之间的感情一样,有些隔阂,有些误解,但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影片最后有个父子情深的细节特别有意味。一系列的恶劣天气席卷全球,登山学者杰克·霍尔要他17岁的儿子萨姆待在纽约图书馆躲避千年不遇的大风雪,他答应儿子一定来救他们。在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之后,霍尔终于来到已被大雪覆盖的纽约图书馆,他和同事像天外来客般出现在萨姆和同学们躲避的藏书室时,萨姆和同学们惊奇地望着他。萨姆的女友问“那是谁呀?”萨姆喜悦的脸上充满骄傲,他说:“那是我爸爸!”

灾难启迪:
《后天》的立意很高,因为片中真正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在这场人类策划的灾难中,没有谁是无辜的,所以那份恐惧犹为强烈。
温室效应会引发新冰河世纪已成科学定论,面对这个未来的威胁,人类还没有想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所以人类文明象巨型獴犸象一样被冰水淹没是人类意识深层的噩梦,对这种结局,我们只敢设想,不敢面对,所以《后天》的出现,令我们振奋。

二、《泰坦尼克号》:借灾难表现人性之美

影片简介:
他是一名流浪画家,她是一名贵族淑女,他靠赌博幸运地挤进了三等舱,她则和自己声名显赫的未婚夫君登上了头等舱——他们邂逅在当时世

界上最庞大、最豪华的游轮上,这本该是一场美好的邂逅,如果,不是那该死的冰山……
但至少爱是真的。她厌倦了上流社会的势利空虚,向他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他告诉她:“享受每一天”,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快快乐乐地活每一天,不为虚荣压抑自己的本性,不让礼教束缚自己的梦想,他让她的脸重新拾

回了久违的微笑,她则决定放弃一切荣华安逸的生活永远跟随他——幸福曾经那近……
可是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更加分明。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

心灵撞击:
其实现在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并不是最出色的,当年看起来气势如虹的特效场面也早已经被无数后起之秀超越了,但影片中荡气回肠的恋曲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也许,正是影片对罗丝和杰克不同凡俗爱情的着重刻画,使它比一般灾难片多了一些人文主义的厚度,成为了灾难片历史上不可绕过的永恒经典。
爱情之外,还有信念、优雅和勇气,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动的瞬间:
场面一:船体开始下沉之际,乘客惊慌失措,小乐队奉船长之命来到甲板上,平静地演奏起轻松的音乐。
场面二:面对争相逃命的人们,一位乐手认为此刻的演奏没有作用,反正没人会听.首席小提琴手却说:"他们在吃饭时也是没有听的呀!"于是,他们又继续演奏下去.
场面三:船即将沉没,首席琴手宣布演奏结束,乐手们握手致意,互道珍重后散去.只见首席琴手不顾甲板的混乱,一个人重新操琴演奏.听到琴声,已经走开的乐手们又一个个返回,围绕在首席身边,开始最后一轮演奏.
场面四:生离死别的时刻到了,首席琴手放下琴弓,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同伴说:“能在今晚同诸位一起合作,是我终生的荣幸……”
怎么解释这一切呢?说矫情,也许有点;说职业荣誉感,也许太过了,但相信任何一位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在黑夜寒风中,忘我地演奏的乐手形象,还有片中结尾在大海上飘浮着的大-提-琴!


灾难启迪:
《泰坦尼克号》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大自然面前,永远不要太骄傲,“泰坦尼克号”1909年由英国白星公司生产,在当时无论就其豪华程度、规模大小、技术水平还是安全系数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称泰坦尼克号为“永不沉没的船”。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因此,船上甚至没有装备足够的救生用品。但就是这艘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时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对自然,永远要保持谦卑,对技术,永远别过于自信。在知识爆炸,科技至上的年代里,或许这会帮我们保留一份清醒,一份人情味。

三、《我是传奇》:现世代的末日,未来世界的传奇

影片简介:
影片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后传奇”时代。“传奇”应该是过往的东西,我们都是从传奇中幸存下来的人类后裔,但现在“传奇”超越了我们的步伐,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走到了科幻灾难电影中:未知的病毒席卷了人类,百分之九十的人类都消亡了,剩下的百分之十里,又有百分之九的人类变成了嗜食人血的怪物、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行尸走肉,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类天生具有抗体,这就是主人公罗伯特•奈维尔,罗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两种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学上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血液。曾经在军队里讨生活的经历,帮助他选择了在这座被废弃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统化的,他每天都要坚持大量的体能训练,还要不间断地发出求救或寻找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的无线电波……惟一还在与罗伯特并肩作战的,就是他最为忠诚的伙伴萨姆,一只德国牧羊犬。白天,罗伯特带着萨姆外出寻找维持生命的供给,然后去实验室时做研究、发无线电波;到了晚上,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坚固得有如堡垒的建筑物中,观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头“觅食”。除了每天尽责尽职地做同样的事情,罗伯特在这座“空城”当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驾驶着他的跑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在战斗机上打高尔夫;用无价的珠宝装饰他的堡垒等等,就连市中心最繁忙的商业街,如今也变成了罗伯特自家的“后花园”。作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罗伯特被惟一的一个残留下来的任务驱使着,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统,寻找逆转病毒的方法。虽然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但是他没得选择,因为他的时间就快用光了。
影片有两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就在他找到抗体的时刻,怪物们也侵入了他的堡垒,他只能舍命保护听到他的电波与他会合的另外两个人,这两个人将他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抗体送到少数没有感染病毒也没有抗体的人类聚居地,而那里的精英们将复制并传播这种救命的药,人类在一次繁衍生息,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亿万年中,这少数拖他的福活下来的人将永远传说他的故事,就像我们传说治水的大禹,盗火的祝融……
另一种结局是,就在怪物们冲进来的那一刻,一个被他捕获做试验的女怪物清醒了过来,慢慢恢复为人类,而她正好是怪物首领的至爱女友,她激发了首领仅存的人性,使罗伯特也逃过了一劫…

心灵撞击:
这部影片能让我们感悟人性之美的东西太多了,首先,灾难后的影片给人最大的感触是:原来生命中有那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珍惜,只有到失去了才懂得惋惜。影片中最让笔者从心里感到酸酸的不是主人公妻子和女儿的死去,甚至也不是整个世界的荒芜,而是这样一个场景:罗伯特来到一家书店里,书店里里外外放置了若干假人模特,罗伯特走到书店门口,和书店门口的两个假人热情地聊了会天,还给他们每个人都取了名字,拿了一本书,来到收银台,和坐在柜台后的假人也调侃了几句,甚至还走到一个女性假人身边,假装偷看她,作出爱慕又不好意思表白的样子,并在心里暗下决心:明天,明天一定要鼓起勇气和你谈话!看了这些,笔者突然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原来,原来人与人之间可以有这么多温馨美好的感情,原来,走到一家小小的书店,和熟人朋友们聊聊天,在内心默默地喜欢一个异性那么的美好!罗伯特梦寐以求的一切,我们在意了吗?
影片的两种结局也都渗透着人性之美。第一种结局,罗伯特牺牲自己拯救了世界也拯救了身边的人,这种行为无疑是高尚的,感人的;第二种结局,罗伯特死里逃生,全仰仗怪物首领残存的人性和爱情的力量,也不能说是牵强附会的大团圆。





灾难启迪:
这部片子让笔者想起了另外两部不那么有名的“灾难后”影片《人类之子》和《致命拜访》,这两部片子和《我是传奇》一样,对灾难发生的原因不做过多的评析,而是设想灾难发生后如何应对。《人类之子》设想的是如果人类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许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能力——世界将会被绝望和颓废笼罩,人们不再安心工作,到处是喊打喊杀的声音……影片本身的情节比较单薄,带有很强的动作片痕迹。《致命拜访》设想的是如果,一种病毒蔓延,人类表面一切如常,但失去了感情,失去了喜怒哀乐,那又会怎样?影片给我们的答案是:人将不人!影片中有一位妻子对她的心理医生说,她的老公以前打他骂他,但当他亲吻她的时候,她能感觉到发自内心的爱,但是,感染病毒之后,他不再打她骂她,甚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是她也不再感觉到他的心,她宁愿他回复到从前那个暴躁易怒的他!……这些灾难片从独特的视角,提醒我们在我们身边,或者就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美好珍贵的东西,要用感恩和珍惜的态度去面对。

四、《彗星撞地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

影片简介:
在弗吉尼亚里奇蒙天文实验室里,14岁的里奥.贝德曼无意中发现了一颗不知名的彗星,后来经过科学家证实这竟是一颗能给予地球毁灭性打击的彗星。这颗彗星重约500兆吨,面积相当于纽约市大小。目前它正受太阳的引力而围绕太阳运行,如果按照它所运行的轨道,大约一年后便会与地球相撞。

为了拯救地球,政府决定派遣由前宇航员坦纳船长率领的小组驾驶由美、俄联合制造的飞船“弥塞亚”号登陆彗星,试图用核装置引爆彗星或使彗星偏离原来的轨道以阻止这颗灾难之星。然而由于对彗星结构分析的不够,爆炸使彗星分成大小两块仍继续飞向地球,“弥塞亚”号则在行动失败后与地球失去了联系。随着彗星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其前进,地球虽然不会因为撞击而消失,但撞击所产生的海啸与尘埃将会给地球所有的生命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能够使人类生存下去,政府不得不实行了最后的“方舟”计划,即建立一处秘密庇护所,里面存有种子、植物、动物和少数人类的精英以便在两年后尘埃落定再出来完成自己的重任。撞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第一块小彗星以超过光的速度撞进了大西洋,倾刻之间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被海啸吞没。幸运的是,“弥赛亚”号几经波折又与地球取得了联系,宇航员们毅然启动核装置,义无返顾地冲向随后而来的大彗星块……苍穹划过一片壮丽的流星雨,人类终于得救了。

心灵撞击:
这个故事中最感人的是在灾难来临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全体民众上下协力,万众齐心的景象。五个宇航员,五个鲜活的生命,他们都热爱生命,热爱家人,但为了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生命,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无一人有异议;小男孩贝特曼是命运任命的英雄,多亏了他,科学家才发现了即将袭击地球的彗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关键时刻不愿放弃青梅竹马的女友,“爱你到世界末日”这句话,他没有说过,但已决意要实行;女记者曾经是个只要名利,无论良心的花边新闻追逐者,但关键的时候却把毅然决然地把生存的希望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原谅了离异再娶的父亲;人们的命运彼此交织,相互关联,没有人抱怨,只有人为了他人的幸运而高兴,为他人的不幸而哀伤——看到这一切,心里不禁升起了很温暖很温暖的感觉……

灾难启迪:
《彗星撞地球》中的灾难完全是飞来横祸,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在这种时候,人一方面会显得渺小,另一方面却又可以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超越这种灾害:这种超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尽量减少灾难的危害,比如片中的人们造了地下避难所,又派遣了宇宙飞船去执行轰炸任务,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力量可以超越这种灾害,在危难中人们显示出有序、悲悯和互相关照的精神极大的凸显了人类的尊严和荣誉。


五、《龙卷风》:以事业为铺垫的爱情最深厚

影片简介:
美国60年代,一场恐怖的龙卷风暴袭击了乔.哈汀一家,乔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而被风暴卷走。幼年的经历促使乔长大后成了一名专业研究龙卷风的气象专家。
时至九十年代,乔的丈夫比尔.哈汀带着女友美丽莎前来找乔在离婚证书上签字。比尔也曾经是追逐龙卷风的气象专家。在乔的追风队中,乔告诉他他以前设计的龙卷风探测仪“多罗茜”已经制造成功了;比尔十分高兴,终于决定再一次追风。
在追风的路程中,另一支由裘纳斯带领的车队超过了他们。裘纳斯取得了大公司的赞助,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他还盗取了比尔和乔的研究成果,想借此成名。在乔和比尔与龙卷风的交锋中,两只“多罗茜”由于设计不全面而报废;而美丽莎却因无法忍受这种惊险、动荡的生活而与比尔分手,她认为乔更适合他。
又一个大型龙卷风袭来,乔和比尔赶到,及时救出了乔的妈妈;同时,两人受到风铃的启发,改进了探测仪。龙卷风暴再次袭来,裘纳斯不听劝告而被龙卷风将车队一扫而空。比尔下定决心亲自涉险,终于成功地放飞了最后一只“多罗茜”,通过成千上万的小探测器,追风队终于收到了完整的风暴中心的资料,他们终于成功了。比尔和乔也凭借机智和勇敢躲避开死神的袭击。龙卷风过后,共同的历险又使爱意在两人的心底复燃了。

心灵撞击:
其实这部片子严格地讲是一部灾难伦理片。是以风暴为背景讲述一对婚姻濒临破产的夫妻间的故事。故事涉及爱情,但这不是泰坦尼克那样架空的俊男美女之间的爱情,而是一对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凡俗男女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不是那么完美——他们濒临离婚甚至男方已经有了新的女友——更有柴米油盐的味道,也有着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广泛的联系,片中有个片断特别耐人寻味:男主角拒绝不了事业心对他的诱惑,决定和女主角前妻一起去追风,坐在同一辆车子中,他们开始聊天,开始拌嘴,每当女主角刚开一个头——一个看似友好的头儿的时候,男主角就预先开始反驳,这种情节设计让人们感到很真实,只有真正的夫妻才会有那种默契和心灵沟通。友谊也是他们爱情的助推剂,虽然他们已经决意离婚,但是在朋友们的眼中他们仍然还是一对儿,当他们和朋友们一起嘻闹的时候男主角新的美丽女友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但更紧密地联系他们的是对事业共同的热爱和忘我投入:一次次深入风暴的中心,在可怕的灾难面前欣喜若狂,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奋不顾身——为了拯救,为了把飓风不再威胁更多的家庭——当他们的拼搏和奋斗终于成功的时候,也就是他们爱火复燃的时候:确切地说不是复燃,而是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友情、团队合作、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也是这部片子显而易见的主题: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其实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种主题表现的真实,动人,令人容易接受。

灾难启迪:
影片中主角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是飓风预警,他们的目标是把飓风预警的时间从3分钟提前到15分钟,凭借长时间的钻研和一次次在第一线冒死进行试验最终他们成功了。看来,科学技术和科学工作者忘我工作的精神还是能够在某些方面为人类造福的!


六、《完美风暴》:敬礼,为了生存而搏斗的平凡人
影片简介:
在格鲁西斯特港有一艘名为安德里亚-盖尔的渔船,该船的船长叫比利-泰恩(乔治-克鲁尼饰),这个捕鱼老手最近收获甚微,运气不佳,于是他决定去“Flemish Cap”海域闯闯,该海域虽然离港口比较遥远,有一定风险,但渔业资源特别丰富。与比利-泰恩一起同行的还有博比-沙特弗德(马克-瓦尔伯格饰),戴尔-墨菲(约翰-西-瑞里饰),艾尔弗雷德-皮亚里(艾伦-佩恩饰),巴戈斯(约翰-霍克斯饰),和苏莉(威廉-菲彻特纳)。这五个人中每人都有一个故事。博比-沙特弗德刚刚与妻子离婚,他需要向帮他打官司的律师支付律师费,同时,他也需要钱和新女友共同营造新生活;戴尔-墨菲是一个捕鱼能手,他需要钞票来抚养和他日益疏远的妻子和女儿;艾尔弗雷德-皮亚里是一个勇敢的牙买加人,他喜欢追逐女人;巴戈斯是一个友好的当地人,他只是想挣钱娶个老婆回家;而苏利是最后加入远航队伍的,他与墨菲关系有些紧张。
安德里亚-盖尔号渔船在海上航行,船长比利-泰恩意识到前面可能有一场风暴,本来打算等两天航但由于船载制冰机坏了,满船的鱼不能等,但是他坚信:他能够和他的同伴战胜风暴,满载而归。但不幸的是,比利-泰恩这次遇到了是前所未有的特大风暴,“爱丽丝”飓风与两股强气流相遇,汇合形成的强大风暴真是威力无比!虽然比利青梅竹马的好友兼竞争对手女船长林达帮他打了求救电话,但空军搜救队也没来得及挽回他们的悲剧结局,空军搜救队自己也损失了一名队员……




心灵撞击:
《完美风暴》中的主人公只是一群忙于生计的渔民,他们不是那种美国电影中经常刻画的英雄,他们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事业,也不是为了拯救别人,但影片还是能够深深触动我的心,也许,它更能让我们联想到自己,联想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多少机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也很少能成为科学家,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奋斗,需要拼搏,哪怕只是为了争口气,超过竞争对手,或者生活得好一点,多捕点鱼,多赚点钱给心爱的人。
虽然《完美风暴》最终是悲剧的结局,虽然他们途中有过分歧和犹豫,但是这仍不失为一部鼓舞人心的好片子:与大自然不可阻挡的能量正面交锋时,这群普通的人们却丝毫没有退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在孤海中英勇抵抗,虽然结局很残酷,但他们那种超越自我身体和心理极限的精神和勇气让人敬佩。
《完美风暴》让我们体会到命运的无情和残酷,看过片子,笔者不止一次地想:如果不是三股暴风合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完美风暴”,如果不是这场风暴来得太急来不及发布预警,或者如果那个抠门儿的船东给船上配备了良好的制冰机,那船长他们完全不会死,他们会美梦成真,船长更是会名声大振——但命运不会给你“如果”,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战胜自然,但这种拼搏精神十分令人敬佩:因为成功需要这种精神!
电影是双线的,主线是船长等六人,副线是空军搜救队的队员,他们及时有效的工作和为了队友和陌生人甘冒生命危险的精神也非常令人感动。

灾难启示:
《完美风暴》是完全根据事实改编的,具有一种特别打动人心的效果,看着一群勇敢的人漂流在黑色险恶的大海上为了生存奋力拚搏,在最危险的关头仍不时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总觉得这像是一种隐喻:生命不就是如此吗?为了些许的成功,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结果也许不会如愿,但拼搏却永远是一种美。

七、《新海神号》:美好的人性能够淹没丑恶战胜灾厄

影片简介:
三十四年前,当时还初露锋芒的吉恩•哈克曼主演的《海神号遇险记》,在当时便引起了轰动效应,丝毫不逊于“压倒一片”的《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海难片不仅是年度票房亚军,收入仅次于《教父》,更同时获得奥斯卡八项提名,并最终捧回最佳原创歌曲和最佳视觉效果两座小金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特效技术并不发达的七十年代,《海神号遇险记》以其异常逼真的场景设计,为灾难片这一类型的电影,树立了全新的榜样。在如今翻拍成风的好莱坞,在故纸堆中寻找金矿已经是惯用的伎俩,精于算计的华纳兄弟,今年便要凭两部经典影片,在暑期档重拳出击:一部是延续常青系列的《超人归来》,另一部便是这艘再现海难经典的《新海神号遇险记》。
华纳选择在是年五月让这艘豪华油轮再次起航,的确是审时度势后的明智选择:近年来超级英雄在银幕上横行肆虐,而好莱坞曾经最拿手的灾难题材电影,却是几近末路。还好在两年前,一部把地球几乎要冻僵的《末日浩劫/后天》,将灾难类型片又重新塞进了人们的眼球。并且,《末日浩劫/后天》当年极为丰厚的票房,也充分证明只要理念够新、视效够炫,灾难片依然为广大影迷同志喜见。因此在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多年后再度出海的《新海神号遇险记》,选择此时横空出世,可谓占尽天时。
为了能使新版《海神号》在强手云集的票房榜上掀起“完美风暴”,华纳此番特意请来了有“海神”之称的海难专业户德国人沃尔夫冈•彼得森为新船掌舵。众所周知,沃尔夫冈在好莱坞凭拍海难片起家,《从海底出击》和《完美风暴》两部作品大获全胜,也让他成功跻身A级导演之列,如今“海神”三度发威,再战巨浪之余,还将原作中的剧情全盘推翻,悉心设计了更具戏剧张力的桥段,让人不由对这位新船长万分期待,对于又想怀旧,又不愿放弃现代视效的影迷来说,《新海神号遇险记》的确是今年暑期档中一举两得的不二选择。本片曾获第79届学院奖视觉效果奖提名。

心灵撞击:
有人说“大难临头各自飞”,我们不否认,人性深处总有很多自私、胆怯的卑劣面,但最终要战胜困难还是需要众志成城。《新海神号》中的大船被一片巨浪打翻,游客顿时乱做一团,恐慌、无助、失魂,面对突入其来的恶难,各种不同层面的人性被淋漓展现,船长让乘客镇静自己却扔下话筒独自逃命,在逃难中有人因丧失信心而丢掉性命,也有人因为自私导致害人害己,最后成功逃生的是一群冷静面对灾难的人,他们发扬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精神,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最终成为沉船的幸存者。人性总是美好的,亲情、爱情、信任、关爱、互助、交流、希望、信仰、勇敢,这一切的璀璨光辉总能淹没人性的丑恶,战胜灾难。

灾难启迪:
《新海神号》这部海难片更像是一部关于迷宫脱险的影片,只不过把迷宫中的怪兽换成了大量涌入的洪水、突然砸下的重物,摇摇欲坠的铁桥和猝不及防的爆炸。它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如何在极端的,险恶的生存条件下脱险求生的故事:你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主动寻找出口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当然你还需要一些运气!



八、《垂直极限》: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影片简介:
喜玛拉雅山脉西麓高耸入云的K2峰是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山峰,早在1892年就有欧洲的登山队尝试攀登K2峰,不过直到1954年才由一支意大利探险队顺利登顶,实现了征服K2的愿望。彼得(克里斯•奥唐纳饰)本是一名登山好手,不过由于父亲在一次登山事故中意外丧生,所以彼得下定决心放弃登山,而彼得的妹妹安妮(罗宾•特妮饰)却不愿就此放弃,兄妹俩人因此不欢而散。安妮自行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向K2峰发起冲击,不料遇上突变气候,探险队被困峭壁之上,进退维谷。为了营救安妮,彼得不得不披挂上阵,再度挑战K2极限!

心灵撞击:
灾难片总也离不了拯救与救赎,这部片子从人文精神上来说比较接近《拯救大兵瑞恩》,这反映了西方人特殊的价值观:可以不在乎实体的生命,但在乎生命的尊严和意义:如果有人遇到危险,其它人宁愿自己冒险,冒更多人的险也要把他救出来。其实,在出发之前,彼得和其他队友都知道自己可能失去生命,而且很可能冒险赶到也来不及救援,但他们的选择不会是置之不理,因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不可容忍的亵渎。《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片子到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牺牲了,只有瑞恩被救了出来;《垂直极限》也是一样,救援者牺牲了三个,只救活了一个人。如果从实用主义来说,这似乎是一种不智,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却让人非常温暖:因为如果身处这种人文环境中,你可以相信,一旦有一天你遇到了危险,也会有其他人愿意为你赌上性命!

灾难启示:
这部探险的片子给笔者以极大的新奇感,因为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像是一部知识普及片,片中有许多关于登山,特别是登雪山所必须的知识,在看此片之前,笔者甚至都不知道雪山遇难最怕的不是缺乏食物和寒冷,而是肺气肿,所以必须要带一种注射剂,这是登山者必不可少的物资。其实很多灾难片都会顺便普及一些在紧急情况下或特殊情境下如何绝处逢生的知识哦!

九、《世界末日》:责任感让普通人成为英雄

影片简介:
美国太空总署发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而来,并将在18天之内撞上地球,为了阻止陨石造成人类的毁灭,太空总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并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毁灭,而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就是身负此重任的钻油井工人的工头,而本艾弗列克不但是他的属下,同时也是布鲁斯威利斯女儿(丽芙.泰勒饰演)的男朋友,为了完成此项训练,两人同时接受太空总署的训练,一夕之间从一个打井工人成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心灵撞击:
和所有成功的灾难片一样,《世界末日》里包含着很多商业因素:太空陨石、色情酒吧、摇滚音乐、大腕巨星、灾难、爆炸、拆弹....... 几乎成了一场视觉杂烩的盛宴大餐。但是,一部灾难科幻类影片如果过于偏重技术上的运用而丢掉了角色刻画与感情表露这块阵地,那么电影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观众没有了情感上的共鸣,电影也就成为了一场“高成本的烟火秀”,虽然这样的电影其结局也未必惨淡!《世界末日》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导演成功地刻画了 “哈瑞”(布鲁斯威利斯饰)这个铁腕英雄的角色,而哈瑞最大的特点是富于责任感: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老板和父亲。他了解自己每一个员工并培训他们成为最好的海上石油钻井工人,他深爱自己的女儿并一直留女儿在身边不舍得让她去别的地方。哈瑞亦是一个钻井勘探方面的天才,他运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经验设计出了一种酷似坦克的钻井机!而NASA(美国太空总署)的拯救计划是派飞船登录陨石,由哈瑞的小分队负责挖掘打洞,然后安装核弹,最后引爆陨石以防止它与地球的撞击发生。于是就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哈瑞竟意外的被选为拯救者来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
“责任”这个词在美国人眼里可以说无比重要,哈瑞这个角色之所以数十年来一直被我们尊敬,就是因为他真正担负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并且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使命,捍卫了人类的生存权利。当他决定代替自己的未来女婿杰克引爆核弹的那一刻,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当他撕下NASA的徽章时,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士。为了全人类,不战斗到最后一口气绝不放弃的战士!

灾难启示:
和大多数灾难片一样,本片富有一种英雄情结:英雄,其实不完全取决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而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内心的自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意志来担当。倘若你还是个男孩这部《世界末日》可能只是迈克尔贝这个“好莱坞爆炸王”给你带来的一套周末视觉大餐罢了,而倘若你已是个男人就应该能够褪却此片外表的浮华看到其对勇气,责任,爱和英雄主义深度剖析的刚硬本质。对布鲁斯威利斯来讲这部电影是他事业的顶峰,对本阿弗莱克来讲这部电影是他星光熠熠的开始,对史密斯飞船乐队来讲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开创了他们摇滚事业的第二春,而对我们这些多情的影迷来讲这部电影是我们重树“英雄梦”,找回内心里那个散失已久的“英雄自我”的一座指引路向的灯塔。




十、《天崩地裂》:生命如此脆弱如此美好

影片简介:
研究火山的科学家哈里在工作中痛失爱妻,四年后他又受命去但丁峰进行地震测试。他测试的结果是火山存在异常活动,有喷发的迹象。但他发出警告的意见为上司所阻。但丁峰小镇的镇长瑞切尔是个单身母亲,她正准备组织一个庆祝活动,因为小镇刚刚获得一个全美最佳居住环境奖。在这种背景下,谁也不愿相信火山即将喷发的事实。但是哈里秉承科学家的良心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在疏散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火山爆发了。惊慌的人们纷纷逃离,但瑞切尔却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的女儿,哈里勇敢地挺身而出,驾车向山上开去......

心灵撞击:
这部片子最令人欣赏的地方是亲情,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市长在儿女、婆婆之间的感情纠葛。影片的高潮是在乘船逃难过程中,螺旋桨被溶解,快到岸的船眼看要下沉,女市长的婆婆毅然跳下船,在酸水中推着船靠岸的一段。

灾难启示:
超级震撼的特效,给人最强烈最突出的感觉是:面对灾难,人是那么脆弱……珍惜生命,珍惜周围的每一个亲人朋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十大灾难片
盘点电影史上最卖座25部灾难片 !
灾难电影大全 十大灾难电影有哪些
盘点全球十大灾难片*
全球十大灾难片,最后一部看得人无比难受
推荐:30部经典灾难大片(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