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交能力和爱的能力:依恋实验

从婴儿出生起,人就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努力,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儿童出生后,在周围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下,会产生对自己的积极关注。当眼前的需要相对满足后,会积极寻求发展。

 婴儿出生第一年的后半年会对那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满足他们需要的熟悉的人表现出依恋。观察这个年龄的婴儿,发现他们往往把父母作为依恋的对象。

 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婴儿和母亲的情绪关系将为日后的所有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婴儿和母亲或照料着之间的亲密接触和依恋的经验会对其未来生活中的爱的能力,与他人亲近的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伊斯雷尔,1905年出生在爱荷华州,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1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发展心理学家Harry F. Harlow ( 1905—1981)以实验探索了幼猴和代理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

理论假设

    在哈罗的早期研究中,幼猴在实验室接受精心的人工抚养,研究者用瓶子小心喂养它们,挑选食物使它们吸收均衡的营养,不受疾病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幼猴比由母猴照顾的幼猴更健康。哈罗注意到这些幼猴非常依恋盖在笼子底部的布垫子(棉花垫子)。当研究者把这些垫子拿去清洗时,它们变得非常生气和焦虑。他还发现一天大的幼猴便能表现出这种依恋,其程度在出生后的最初级个月中会变得越发强烈。当他把奶瓶从幼猴的嘴边拿走的时候,幼猴只是舔舔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下巴上残留的奶水。但当哈洛把绒布拿走的时候,幼猴瘦小的身体压住绒布,双手紧抓住毛巾不放,尖叫不停。正像哈罗所说的那样:“对于婴儿而言,无论是人类还是猴子的幼婴,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抓住比稻草更多一些的东西”。如果幼猴生活在一个没有软垫覆盖的笼子里,即使它拥有非常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它也无法茁壮成长。把垫子放进去后,幼猴就变得更加健康,看起来也更加满足﹑快活。所以,哈罗的理论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他的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实验方法

    猕猴94%的基因与人类相同,而黑猩猩99%的基因与人类相同。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代理母猴,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了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木猴也安装了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 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他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哈罗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在出生后的前 个月中,幼猴和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总量。

在完成了这些最初的研究后,哈罗想进一步详细探索“依恋”及接触安慰的作用。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当孩子们感到害怕时,他们总会到母亲(或者其他早期看护者)那里寻找庇护。为了探寻在这种在这种情境下,与铁丝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和与木制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将分别作出何种反应,哈罗在它们的笼子里放入各种各样能引发恐惧的物品,如上紧发条的玩具打鼓熊(这种玩具熊与幼猴一样大,对幼猴而言是很可怕的)。研究者对这些情况下幼猴的反应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

    哈罗的另一项研究被称为“旷场试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里,里边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如积木﹑毯子﹑带盖的容器﹑折纸等)。在一般情况下,猴子喜欢玩这些玩具或摆弄它们。把两组幼猴放进同一个房间,并设置三种情况:仅出现木制母猴,仅出现铁丝母猴,两者都不出现。哈罗的想法是要考察,母猴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些幼猴适应和探索这种陌生环境的倾向性。

最后,哈罗想探索幼猴与代理母猴之间形成的依恋是否在它们分开一段时间后还能保持。当幼猴长到 个月能够吃固体食物时,让它们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然后再在旷场环境中团聚。

哈洛猜测,脸是爱的另外一个变数。他命令他的助手做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面具在完工之前,猴宝宝就已经诞生了,所以哈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代母关在一起。猴宝宝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地咬它。但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最后它甚至把面具掀掉,恢复原来无脸的模样,这是印刻效应在起作用。

 实验结果

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幼猴偏爱的是由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这种偏爱程度趋向于极端,甚至对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而言也是如此。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实验中得到了清楚的证明。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及待地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地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了接触安慰的重要性。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而且由用布料做的代母抚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代母,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他的学生罗辛布林说:“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

    恐惧物体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幼猴对木制母猴的依恋。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愈发强烈。另外,无论是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正如当父亲或母亲在场时,孩子们会感到安全和放心,他们在这种场合下更充满好奇心,更乐意去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通常,他们会探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但其前提是他们必须看到父母亲在场。哈罗的陌生环境或旷场试验就是这样设计的,他要在猴子身上看到类似的行为反应。研究者把幼猴放入陌生的环境后,所有幼猴立即冲向木制母猴,抓住它,用身体蹭它,并摆弄它的脸和身体。一会儿以后,这些幼猴“开始把木制母猴看做安全之源……它们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里探索和摆弄各种物品,然后返回到母亲怀里,循环往复”。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幼猴放在同一间房子里,但木制母猴不出现时,它们充满了恐惧,出现情绪化的行为,如哭叫﹑缩成一团﹑吸吮手指。有时候,它们会跑向房间里母猴曾出现过的某一特定地方,然后从一个物体跑向另一个物体,尖叫着哭喊着。在铁丝母猴出现的情况下,幼猴幼猴的行为表现与它们在两种母猴都不出现的情况下的表现是完全一样的。所有幼猴都是这样,无论它们是由谁(木制母猴或铁丝母猴)喂养的。

    在该研究的最后一部分中,研究者让已过哺乳期﹑可食用固体食物的幼猴(大概 ~ 个月大)与母猴(最长时间约 30 天)。当幼猴们在相同的旷场环境中再一次与木制母猴重逢时,它们冲向母猴,爬在它身上,紧紧抓住它,用自己的头和脸在它身上摩擦,然后与母猴玩耍,撕咬包裹在母猴身上的绒布。最明显的变化是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间里的其他物品。按照和哈罗的观点,这很明显说明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重聚的时间仅仅持续了大约 分钟,假如我们把这段时间再延长一些,这种探究行为也许还会发生。

 实验意义

 他的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哈洛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爱婴产业都或多或少地依据哈洛的发现调整了自己的关键政策。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正如哈罗所说:“作为一个感情变量,早期哺乳行为使婴儿与母亲之间经常发生亲密的身体接触。显然,人是不能仅仅依靠乳汁来生活的。”

 应用最为广泛的依恋测量方法是安斯沃斯(M.D.Ainsworth)等人在1969年提出的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理论假设

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此时依恋最易被观察到。

该方法由8个情节组成,每个情节持续时间约3分钟,其中情节3、4和5、7是测量依恋的关键场景。一般都由母亲作为抚养者出现,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由其他养育者代替。8个情节为:1.实验者、母亲和儿童进入房间,然后实验者离开。2.母亲在旁边看孩子游戏。3.陌生人进入房间,并坐下来和母亲说话。4.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进行抚慰。5.母亲返回,并提供必要的抚慰,陌生人离开房间。6.母亲再次离开。7.陌生人回来,并提供抚慰。8.母亲再次返回,并提供必要的抚慰,陌生人离开。

陌生情境测验包括三个主体(幼儿、母亲、陌生人)、两种人际关系(幼儿与母亲、幼儿与陌生人)、四种主要情境(亲子分离、团聚、陌生人在场、陌生人退场),其压力是逐次升级的。重点是观察儿童在渐次增强压力的情况下,母亲在场与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对待分离之后团聚的方式。

实验发现了三种重要的依恋类型

A型:焦虑——回避型

在与母亲分离时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什么焦虑;当与母亲团聚时,也倾向于回避;对陌生人也没有太多的焦虑、不安。这种儿童没有形成真正的依恋。

B型:安全型依恋

在陌生情境中,母亲在场时,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即能够以母亲作为自由探索的安全基地;母亲离开时表现出一定的忧伤,可能会哭泣;与母亲团聚时很兴奋,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近,哭泣也会立即减弱或停止;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但对父母有更明显的偏好。

C型:焦虑——矛盾型

在整个陌生情境中,都表现得比较苦恼,尤其是在与母亲分离时。但是在与母亲重聚时,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反应。一方面是看到母亲时苦恼减少,另一方面是对母亲很生气,甚至于有时会推开母亲或打母亲;此外,这类幼儿不容易被抚慰,母亲抱他们时他们会继续哭泣。

“分离焦虑”——指幼儿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

 对被虐待的孩子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甚至依恋对其施加虐待的父母。如果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求的话,那么作用远超过施虐惩罚。而实验中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他设计了能拒绝幼猴的人造母猴,让一些母猴向空中喷射强气流,其他母猴用针头突袭幼猴,迫使幼猴离去。幼猴对此先与母猴保持一定距离,等这种拒绝反应结束便再返回,然后和前面一样紧紧抓住母猴。

 对于很多精神病患者,有的患者是母亲从来不关怀他们;有的患者是母亲因为太抑郁而不能理会婴儿的微笑和咕咕声;有的患者听到母亲威胁说要杀死他们。为此,幼儿生活的早期困难与成年后遇到的问题相联系,导致他们不能信任别人,认为受到他人的排斥,觉得必须讨好他人或感到被人遗弃。患者很多正在试图寻找自我保护以免遭受分离恐惧,因此不应当责备他们是一种依赖性的人。

 哈罗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对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这也是那个年代许多人对哈罗的研究给予关注的原因之一:因为,那时人们仍普遍认为,母亲亲自喂养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情感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仅仅是妇女的哺乳能力,男性也能在养育婴儿方面起到相同的作用。今天,这种观点已为人广泛接受,但是,哈罗在 1958 年写这篇报告时,这简直如同一场革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恋理论——恒河猴实验
哈罗的恒河猴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之接触安慰
心理学:“生恩不如养恩大”――折射出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柔软和吃饭一样重要
爱的发现:亨利.哈罗依恋的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