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抄写的益处
2011年08月30日 16:59 

  用计算机久了,文字都已习惯用计算机完成,动笔书写的机会愈来愈少,偶尔碰巧需要写字,时有提笔忘字的情况。而且记忆力也是明显下降,在某一瞬间经常会出现“短路”的现象,一些本来再熟悉不过的人名或地名,即使绞尽脑汁,竭力思索,也是难以想起来。

  回想过去,学生时代的我,记忆力是出了名的好,一口气能背两百多首诗词,一些著名的文赋,也是倒背如流。旁人都认为这是天赋异禀,是天生的强记之力,实际上,我并没有过目成诵的天分,而是采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将所读的文字多作记诵,于心中默记后再抄写下来,加深一遍印象,如此就可以做到经年不忘。只不过长久以来,随着动笔书写的次数的减少,这种记诵能力也是相应的随之衰减,以至于出现了“老来多健忘”的情况。北宋李昭王己曰:“一传未终,恍已迷其姓字,片文屡过,几不辨其偏旁。”讥讽一些读书人一篇史传还没有读完,就已记不清传主的姓名,阅完一段零散文字,一些字的偏旁就已被忘却。我已相去不远矣。

  过去看到一些知识渊博的学者谈及某个话题,与之相关的材料总是信手拈来,经史子集脱口而出,不禁艳羡不已。后来一想,这种旁征博引的能力,其实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动手抄写默诵,累积形成。因为学者读书或者检索数据,都是把书中的有用部分抄录下来,以便于日后翻检援用,正是这种动手抄写的过程,加深了记忆,从而使得引用的效率大为提高。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谈到苏轼就是采用此法加深印象。苏轼少时经常手抄经史书籍,每抄完一部就更换一种字体,如此既能使经籍典故留存于心,又练习了书法,一举两得。

  南北朝时期,齐高帝的儿子衡阳王萧钧好学,他用小楷把儒家五经仔细抄写了一遍,放置在巾箱中,便于携带阅读。旁人不解问他:“殿下家富坟索,何复须此?”意为你的典籍已经够多了,怎么还要手抄。萧钧答道,巾箱中常备五经,需要查检时就很方便,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一经手抄,就再也不易忘记。其目的也是借抄写的过程来锻炼记忆力。

  明人吴应箕的《读书止观录》谈到抄写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加强背诵的效果;二是能够约束自己的恣意放散之心,同时还可以校正书里的错别字;三是时常抄写,手法纯熟,对书法的增进有很大的帮助。吴应箕还感慨地说,现在的人读书,富人动辄花钱请人代抄,即使自己动手,也是敷衍潦草了事,而穷人又找借口推说无书可抄。今人已不再了解抄写的好处。

  虽然现代科技给今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适当的动动笔,还是必要的,而不要等到脱离了计算机之后,才发现已无法写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答| 为什么大脑没有完全储存记忆的能力?
大脑不老的“三字诀”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及记忆
No.2031 读《闲居》,说写字
【美文】认真读书的好处 \段海森
“电脑让人变傻”论休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