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丨小时候他被称“神童”——曹植与洛神赋

曹魏黄初三年,一辆马车自京师洛阳向洛水缓缓驶来。车内坐着一位风度翩翩、面带忧郁的俊雅儒生。马车到达洛水之岸时,天色已近黄昏。儒生下得车来,漫步水边,举目望去,只见一绝色女子飘乎于洛水之上,联想到楚王梦见神女之事,遂写下了令后世文人击节传诵的名篇——《洛神赋》。


曹植雕像

这个人就是陈思王曹植。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少聪敏。相传十岁能文,援笔立成,每次进见其父,有所问难,必对答如流,故极为曹操所宠爱。曹操曾几次欲立为太子,但由于其“任性而行,不自雕励”而终于失宠。公元200年,其兄曹丕即帝位后,对其施行压抑和迫害,屡次将其贬爵徙封,曹植很不得志。公元227年,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情况也没有变化。曹植几次上疏,希望得到重用,都未能如愿,因而终日过着困顿苦闷的生活,年仅四十一岁便郁郁而终。

《洛神赋》作于魏黄初三年,内容是写作者与洛神相遇,两相爱慕,却隔于人神殊途未能交接而心怀怅恨的悲情故事。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将其归入赋中的“情类”,认为此赋是一般的写情之作。而宋尤袤的《李注文选》刻本中,有李善注引记说:魏东阿王(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度轩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所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世遂有此赋为感甄而作之说。而前人认为此说极不可靠:第一、明袁氏及茶陵陈氏六臣注《文选》刊本中所载李善注文中均无此记,因此此记是否为李注原有,还是疑问。清胡克家《文选考异》说:“此二百七字,袁本、茶陵本无,案二本是也。此因世传小说有《感甄记》,或以载于简中,而尤延之误取之耳。何(焯)尝校此说之妄,今据袁、茶陵本考之,盖实非善注。”可供参考。第二,既不合情,也不合史实。清何焯说:“按《魏志》:(甄)后三岁失父,后袁绍纳为中子熙妻。曹操平冀州,丕纳之于邺下。安有子建尝求为妻之事?”又说:“示枕赍枕,里巷之人所不为,况帝又猜忌诸弟,留宴从容,正不可得,感甄名赋,其为不恭,夫岂酗酒悖慢、劫协使者之可比耶?何焯又说:“《离骚》:‘我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植既不得于君,因济洛以作为此赋,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丁晏也说:“序明云拟宋玉神女为赋,寄心君王,托之宓妃(洛神),犹屈、宋之志也。”何、丁之说似亦可信。

我们姑且不论孰是孰非,至少甄后其人是有的。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余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壁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后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祚。践祚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自官渡之战惨败后的袁绍气急吐血而死。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兄弟操戈、骨肉相残。曹操利用其内讧良机,各个击破,很快势如破竹,攻入冀州城内。曹丕率先闯入袁府,看见两个女人正相拥而哭,询问方得知一是袁绍之妻刘氏,一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媳甄洛。这是曹丕与甄洛的首次相见。


甄洛(182--221),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相传其母张氏怀孕时梦见一仙人,手执玉如意,立于其侧。临产时,看见仙人入房,以玉衣盖体,不久生下甄洛。相士刘良看了她的相之后说:“此女之贵,乃不可言。”甄洛自小至大,性格静好。八岁时,门外有马戏,家中人及诸姊妹都上阁楼观看,甄洛独不行。姊妹都觉得奇怪,问她:“老幼竟观,汝何不为?”甄洛回答:“此岂女子所宜观?”九岁时学习读书写字,要借长兄的笔砚使用。兄曰:“汝当习女工,何用读书?欲为女博士乎?”甄洛回答:“古之贤者,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试。不知书,何由见之?”由此美名传遍中原。袁绍做大将军冀州牧后,其次子袁熙慕名迎娶,甄洛遂成为袁熙的妻子。

甄洛是个绝色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而袁熙却不懂得怜香惜玉。冀州城破后,袁熙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匆匆逃往辽西。后曹操追之,又败走辽东,被公孙康诱斩之,献其首于操。

甄洛嫁给曹丕后,据传她每天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绿蛇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髻的各种梳法。因此,甄洛的发髻日日更新,称为“灵蛇髻”。一时宫女们竞相效仿。

甄洛纳入曹家,先后生下儿子曹睿(即后来的魏明帝)和女儿东乡公主,此后再无生育。深受烈女贞节影响的她摆脱了女人应有的忌心,意识到曹家的未来必有不凡的功业,于是常规劝丈夫“广求淑媛,以丰子嗣”,这为郭女王入纳曹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为甄洛以后的悲苦岁月以及最终屈死埋下了隐患。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载: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祚,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

郭女王是个不甘平凡的奇女子。她熟读兵书,精研战策,所以嫁给曹丕后,立刻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中,她锋芒毕露,为曹丕出谋划策,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同时,她利用甄洛的软弱和善良,逐步地挤兑甄洛,也巩固了她在宫中的地位。

郭女王刚进曹府时,就发现甄洛在曹家的地位举足轻重。甄洛既生了两个孩子,而且她的贤淑善良更获得了婆婆卞夫人的绝对信赖。据传,甄洛对卞氏极为恭敬孝顺。有一次,她和曹丕留守冀州,卞夫人在许昌生了病。消息传来,甄洛日夜坐卧不安、饭食难进,只是垂泪,甚是担忧。侍女不忍,劝她说:“太夫人病已好了。”甄洛只是不信,责备侍女说:“你们在骗我,对老人不孝敬会遭天报应的。”后来,直到卞夫人亲自来信报平安,她才相信。

郭女王为在曹家站稳脚跟,极力讨好甄洛,表面上装得很是尊重。甄洛心地善良,对任何人都以诚相待,很快就认可了郭氏。

其时,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已进入白热化。曹丕有政治野心,他不愿看到王位落入曹植手中,而曹植只是一个文人,文思远比曹丕敏捷,却不工于政治心机。曹操考较两人文才和兵书战策,曹植出口成章、对答如流,而曹丕却屡屡失手。因此,曹丕常回家抱怨、羞辱曹植。每每此时,甄洛不是安慰丈夫,而是针锋相对地为曹植辩护,曹丕为此深为不悦。与此相反,郭女王却极力支持曹丕。她规劝曹丕要避其锋芒,扬长避短,不在文思上与之争。每逢曹操带兵出征,曹植常常作洋洋洒洒的文章为父亲歌功颂德,以壮行色。而曹丕却在郭女王的指点下,一言不发,长跪于地,泪水涟涟,显出对父亲的留恋和对父亲外出行军、风餐露宿的担忧。久而久之,生性多疑的曹操感到曹植过于乖巧,不及曹丕心诚。而且,有一次,曹植居然驾着马车在皇帝的御道上奔驰,一派狂士风采,令曹操勃然大怒,不但重重责罚了曹植,还处死了车夫和管理车马的大臣。没过多久,曹植的妻子穿着逾制的衣服出游,又被曹操撞见,当即下令处死了自己的儿媳。这么多事情的发生,令曹操对曹植的印象越来越差,再加上“立子以长”观念的影响。曹操还是觉得大儿子曹丕知道进退,懂得尊卑,就正式下旨立曹丕为王储。郭女王也由此渐渐取代了甄洛在曹丕心中的位置。

曹丕登基后,准备册立皇后。本来,鉴于郭女王的表现,文帝有意立其为后,但遭到朝中大臣和其母卞太后坚决反对。原因甄洛是贤淑人,而且生下长子曹睿,从来无过。而郭女王则在妇道上不及甄氏且没有生育。无奈,曹丕只得封甄洛为后,郭女王为贵妃。而此时,甄洛已自感被彻底遗弃,遂拒绝接受,后位就这样空了下来。

甄洛比曹丕年长五岁,和年轻貌美、颇有心机的郭女王相比,此时已是容颜早衰、青春难再,加上她在丕、植太子之争中常替曹植说公道话,更加深了她与曹丕之间的隔阂。甄洛从此长日独守空房、郁郁寡欢。郭女王却趁机离间曹丕和甄洛,她并不打算宽容这个不争于势的柔弱女人,她担心一朝甄洛母随子贵,自己就会失宠。因此,她要置甄洛于死地。

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郭女王随曹丕远征,身为皇后的甄洛却坚持不肯同行,而是留在邺城,这令曹丕大为震怒。郭女王买通甄洛身边的一个侍女,把甄洛对曹丕的怨抑之话密报于她。郭女王趁曹丕对甄洛大为生气时进献谗言,曹丕闻言更加震怒。战事一结束,他回洛阳就逼甄洛自尽。甄洛死时才40岁。入棺时,文帝下令给甄洛以乱发覆面,口中塞糠,使其阴间不能见人,也不能开口骂人。一代才女、绝色佳人就这样屈死了。不久,曹丕立郭氏为皇后,将甄洛之子曹睿交与郭后抚养。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朝京师洛阳。曹丕将甄洛生前使用过的玉缕金带枕赐给他,曹植睹物思人,触怀伤情。从京师回封地鄄城时,经过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间,曹植遥见甄妃凌波微步而来,并说出“我本托心君王”等语。曹植一惊而醒,方知是南柯一梦。于是,曹植就着蓬窗微弱的灯光写下了一篇怀念甄洛的《感甄赋》,借洛河中的宓妃作为甄妃的化身,抒发他心中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情。

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病逝于淮阳,时年41岁。因其被封为陈王,谥号思,故后世多称其为“陈思王”。

曹植死后,明帝曹睿见到这篇《感甄赋》,因其中牵涉到曹植与甄妃之间的一段复杂感情,行迹过于明显,遂改名为《洛神赋》。

对于《洛神赋》的创作动机,前人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否认是感甄之作,认为从君臣伦理、兄弟道义而言不合情理。有人则认定是感甄之作。现代学者郭沫若在《论曹植》一文里,一反封建文人假道学的观点,直言不讳地说:“子建(即曹植)对这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嫂嫂曾经发生过爱慕的情绪,大约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吧!”“子建要思慕甄后,以甄后为他《洛神赋》的模特儿,我看应该是情理中的事。

郭老的话,不无道理,笔者也赞同这种看法。曹植具有早熟的天才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十三岁时对成熟美丽的嫂子产生爱慕之情是很有可能的。成人之后,他对这位视之若“人间仙姝”的嫂子的爱恋定然十分迫切,但碍于礼教名分,曹植不可能有什么非分之举,更多的是暗恋和仰慕。而甄洛对曹植的这种感情也不会不明了。而且,从气质上来说,甄洛与曹植都比较高雅,都摒弃世俗,自视清高。所以,也很难说甄洛对曹植不动情。

后来,在曹植被曹操抛弃,甄洛被曹丕冷落时,叔嫂之间同病相怜之情也会自然而生。在甄妃看来,这位小叔子不谙世事,任性旷达,终于落得如此下场,前途凶多吉少,她惟有惋惜、担忧和更深的爱恋之情;在曹植看来,这位嫂子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却遭到丈夫厌弃,前景亦十分不妙,他除了同情、怜惜还有的就是更深切的思慕。至于说,曹植年少时曾向甄洛求婚,未成,以及甄洛死后曹丕示枕赍枕之事,笔者认为当是后世文人的附会,未必真有此事。

再后来,甄洛因郭后谗言而被逼自尽,曹植也被降为安乡侯,受尽了曹丕的精神折磨。况且,曹植写《洛神赋》是在甄妃死了一年之后,从文中作者对洛神的形象描绘亦可看出甄妃是洛神的原型。曹植用瑰丽的想象对洛神的形体美、容颜美和意态美精雕细刻,使其千娇百媚、栩栩如生。他对洛神无限依恋而又内心矛盾重重。“人神相恋而又无缘结合”,正是曹植对甄洛一往情深的真情流露。而此时,斯人已逝,阴阳殊途,曹植惟有“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即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画成的,他将《洛神赋》中的情景分段画出,用笔婉约,布置奇古,形神飘逸。画中洛神体态婀娜,衣带飘飘,步履轻盈,从中亦可想象出甄洛的美。

这位温柔善良、贤淑孝顺、饱读诗书、德冠群芳的才女,死后留下了一首情意缱绻、风情朴宛的《塘上行》,诗中抒发了她被疏远后内心的悲苦,现摘录如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相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缡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倏倏。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搅乱三国第一美女 连貂蝉都望尘莫及
三国激情四角关系:曹操与儿媳的不伦恋(1)
洛水河畔忆甄妃
甄洛:千古悲歌《洛神赋》
曹丕究竟爱不爱甄宓?这件事让他对甄宓定了杀心
甄宓:“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一袁三曹皆为之心焦的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