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CTV专家丘小君:30年鉴定古玩秘籍汇总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丘小君大师接受美国《世界周刊》记者曾慧燕采访录


         在假骨董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以为「拾到宝」的收藏爱好者,花钱买了赝品而不自知,在专家指出珍藏多年的「骨董」是赝品时,在感情上都难以接受,有的更患上「谈瓷色变」的假骨董恐惧症。

  在中国大陆文物商店研究鑑定骨董30余年的骨董鑑定家丘小君,以20多年来没有穿过一双乾净鞋子的代价,换来收藏数万古瓷片的丰硕成果,并练就一双「金睛火眼」。去年1月他从香港移民纽约后,意外发现许多被收藏者视为「国宝」、「真品」的陶瓷器和古书画等,高达80%是仿品。


  丘小君生长在古城西安,家就在西安东边城墙下,那裡有一段建于明朝的古城墙,童年的他喜欢在城墙下嬉戏玩乐。有一天,他在墙边捉蟋蟀,无意中被脚下一块刻有牡丹花的耀州窑碗底残片吸引。不久,他又捡到一件唐代的兽纹瓦当,瓦当上刻着「长生无极」等字形,令他为之着迷。此后,他开始留心寻找那些漂亮的瓷片、古钱币和瓦当等,对不明白的图案字形,他常常去请教别人,或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



  晚上做梦都是捡瓷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西安,到处大兴土木,大量珍贵古残片在挖土机轰隆隆声中出土。「当时有一种说法,西安城的工地往下挖6公尺左右是唐宋,1公尺左右是明清。」丘小君在泥土中意外发现,遍地都是各种碎瓷片,对研究古陶瓷是非常重要的实物佐证。从此,只要发现那裡有工地,他就奔到那些泥土中去翻寻。


  每天起早摸黑,不放过任何机会,捡回来的瓷片脏兮兮的,还要清洗分类,每天都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就入梦乡。「那段时间,连晚上做梦都是捡瓷片」。


  为了捡瓷片,20多年来,丘小君没穿过一双乾净的鞋。随着他家裡堆积的残碎瓷片越来越多,他鑑定的功力也与时俱进。1969年,丘小君从西北大学毕业后,立志投入骨董研究领域;1978年,调到西安市文物商店工作,负责当地的文物收购鑑定工作;两年后开始担任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鑑定小组成员,直至1990年。10多年来曾为国家收购鑑定数千件珍稀文物,从远古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战国至歷代铜器、瓷器和玉器等,大有收穫。


  丘小君后来以其鑑定骨董的灵气和慧根,被有「瓷圣」之称的中国古陶瓷鑑定泰斗耿宝昌看中,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穷10年心力,协助撰写《明清瓷器鑑定》一书。此书最先以上下册教材的形式发给全国文物商店和博物馆系统使用,然后再付梓发行海内外,是流行经年的「耿氏鑑定法」最早使用的範本,迄今仍是中国古陶瓷领域权威性的学术专着之一。


  在协助耿宝昌撰书的10年间,丘小君跟随耿宝昌走遍全国各地窑址、博物馆和文物基地,系列浏览文博系统的陶瓷藏品,终身受益。收穫最大的是触类旁通,从研究一个窑口旁通到歷代玉器、陶器及字画等,因为许多收藏品都互有关联。



  1994年,丘小君赴香港定居,在香港骨董市场集中地荷李活道开设艺苑东方骨董店,衣钵传人是他的女儿丘安妮。2002年1月,丘小君全家再从香港移居纽约。


  丘小君去年9月连续10天在位于曼哈坦上西城的新店与收藏人士「共话骨董经」,除了演讲近20年骨董市场概况、仿古真伪验证外,并免费为收藏爱好者鑑别骨董真伪。许多收藏者郑重其事携来自称是「国宝级」的藏品,经他鑑定其实是民国初期的仿品,有些年代虽然远至清朝,但收藏价值不大。还有一些「古玉」和铜器,都是现代工艺品,一些「明清官窑」瓷器,则是现代科技的高仿品。



  仿古作伪谈瓷色变

  本来古瓷是价值不菲的文物,摔碎一件少一件,可是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伪造赝品氾滥成灾。名牌用品可以假,证件可以假,钞票可以假,关乎生命健康的药物也可以假,更别说假书画、假骨董了。现在大陆製造仿品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甚至动用高科技,使许多喜欢收藏又缺乏鑑赏能力的人上当受骗。


  连执牛耳的两家国际性拍卖公司,也在八○年代末、九○年代初,连续叁年拍卖了数目惊人的赝品,二、叁百年的商誉,毁于一旦。近年两大拍卖行的拍卖目录,仍不时出现一些中国高仿的「官窑瓷器」,有的及时发现后取消拍卖。


  九○年代是「谈瓷色变」的高峰期,拍卖公司在修订的拍卖规则与法律上,甚至载明「如果阁下买到赝品假货,恕不负责」,购买者只好自求多福。


  丘小君举例,香港有位富豪爱好收藏,「国宝」堆满一仓库,有次请丘小君的老师耿宝昌和另一位鑑定大师徐邦达前往鑑赏,「一看真是哭笑不得」,无一真品。


  最惨的是一位珠海私人企业家,自以为收藏了很多「龙泉窑瓷器」,「件件精品」,经鑑定,全部「精品」都是同一个窑成批仿製出产。



  丘小君指出,中国大陆骨董仿古作伪之风,正在经歷百年以来的第二次大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民国初年至1938年前后,近20年来则是第二次大浪潮,并且正在继续发展扩大,「其仿古作伪已达到空前绝后的歷史巅峰」。


  如何判别一件古物是真品还是仿品呢?骨董商人或鑑定专业人员一般是由古物的形状、材质、物品上镂刻的纹饰或文字等作初步判断。但如果伪造的人是个大行家,功力可能比专业鑑识人员还要高深,所伪造的假货唯妙唯肖,就连一些专家都能骗倒,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他以自己在香港骨董市场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歷指出,当今的假陶瓷製作水平,已由初级的低水平,逐渐发展提高到高水平,尤其是高科技介入仿古作伪后,使人们简直无所适从。大陆各地涌现一批数量可观的仿古作伪的能工巧匠,其技法手艺几达古人水平,各个窑口的假陶瓷均有几可乱真的高仿品。


  其他品种亦出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仿古高手,如铜器、玉器、金银器、木器家具、书画和杂项等,在大陆各地竞相涌现。不过,经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和以手触摸,他对一些层出不穷的作假把戏和障眼手法已了然于心。



  收藏书籍变造假指南

  收藏爱好者如何避免购入假骨董?丘小君指出,因为人类贪图便宜的天性,使得初学收藏的人,在开始时容易走入买假骨董的误区,在走过一段弯路、付出一定代价后才会醒悟。他认为,一个精明的收藏家,在决定购买骨董前,最好聘请专家帮助鑑定把关,或光顾信誉良好的骨董店,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鑑定功力,以免被人当「冤大头」,花钱买气受。因鑑定家经过多年实物的目鑑经验,往往练就一双「金睛火眼」,较易识破仿品的马脚,帮收藏家把关,精益求精,杜绝赝品。而资深骨董商往往重视口碑,爱惜声誉,不大会出售赝品。


  丘小君忠告新入门的收藏受好者,收藏大忌是便宜莫贪,不可心存「拣漏」的侥倖心理。更忌按图索骥,因许多收藏书籍,已变成作伪者的「造假指南」,作伪者往往根据书中的文字提示和图录特徵仿製赝品,当初入门者对照书本去觅宝时,正好撞到作伪者的枪口上。


  他以自身经验指出,鑑定更多的是一种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不仅是一门学问,单靠书本知识,很容易「白交学费」。另外,收藏另一大忌是切勿轻信人言,卖假骨董的人,几乎都会为货物来源编造故事来打动人心。


  他指出,虽然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古玩界,眼见也未必是实,有心行骗者,可以事先将赝品埋在古墓地,然后诱骗购买者一起到达目的地,当面挖出「骨董」,使受骗者信以为真。



  每块瓷片都是老师

  中国古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丘小君建议有志学习陶瓷鑑定的人,最好从研究瓷器残片入手。他推崇「精识一窑,一通百通」的鑑定方法,多年来他曾亲手採集十数万耀州窑残片、洪武窑残片,甚至包括河南宝丰出土的宋代汝窑残片。他深信,残片捡多了、看多了,才能学到东西,找到旁证,「见残片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由此才能掌握窑口的内涵及製瓷工艺时代特徵,触类旁通。

  他说,耿宝昌老师非常重视对瓷片的收集研究,曾对他说:「每一个瓷片都是一位老师。」因从残片的断面,可以看到胎质,从外表看到釉彩、图案、纹理以及形状,每一时代的残片都留下当时手工的痕迹。

 


(文/本刊作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震撼,把瓷器放大1500倍后,会发现什么?
古瓷修复大师:重塑文明碎片的人
登封挖出中原民间第一窑
专家揭秘古陶瓷造假 DM
古瓷新韵 历史残片的别样风情
浙江龙泉大窑村龙泉窑遗址探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