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绘画传世精品专集(二)【22P】
中国绘画传世精品专集(二)
★★★還舊樓主2012年12月10日轉自《网易-阿倩的日志》★★★ 
【名称】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陜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
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踢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名称】宋 范宽 临流独坐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淡设色,纵:166.1厘米,横:10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吐吞变灭,更加强了忘身于万山之中的感觉。卜居期间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观,从中寻求绘画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观察,以便触发灵感。后来终于自成一家,同董源、李成并称为宋初山水画三大家。后人认为三家遗作,照耀千古,为百代之师。
临流独坐图 表现层峦叠蟑,山势起伏,溪谷间,云烟弥漫动荡,使深山幽小充盈着活力。说明他很重视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对景造意”,观察山林间的早雾晚霞、晴阴雨雪及四时变化,为山川林壑传神写照。
此图无款,表现的是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山中点缀溪流飞瀑和楼阁寺观,气势恢弘,云烟浮动,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临流抚琴。画幅上有明洪武时苏伯衡等人的题诗,钤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吴元让图书”、“王献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石渠宝芨续编》著录。
【名称】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水墨,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
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清代收藏家安岐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因此在范宽有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难得。名款“臣范宽制”四字,隐于前景树斡中,因年久字迹漫漶不易辨认,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之作,近年在绘画史家间尚有不同看法,但说它是宋画中代表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则是大家公认的。据收传印记,可知历经清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入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
本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图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公认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杰作。
目前学术界对《雪景寒林图》是否范宽真迹尚有争议。长期以来。此图流传不明。图上之印“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点,可见宋代藏于宫中。从此至明代,不知流落何处。明末清初,被收藏家梁清标收藏,图上有“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两枚和“观其大略”白文一枚。其后见录于《墨绿汇观》,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两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大概与此同时,押有“乾隆御书之宝”,说明此图曾被清宫收藏。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又流落民间,被收藏家张翼购得。今有“潞河张翼藏书记”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两印。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从此图可以体味到,作者已不拘于刻形着物的风格,脱离真山真水,表达出一种写胸中块垒,传意中山水的倾向。
【名称】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年代】宋代
【简介】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82.4厘米,横108.2厘米。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山水多作雪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雪景该以他为最早了。这是他的一幅表现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构图不同于其他作品。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不留空间,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群山簇拥,直指天空,深深的沟壑中,密林隐藏着萧寺,丛岩叠嶂中,“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
此图无款,王铎题为范宽之作。画面画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依然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画上钤有清嘉庆诸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韵雄迈允为古今第一”。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而能自出机杼,与两位师长并称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其《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
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画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元朝人汤垕星评价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其缺点。
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范宽自宋朝开始,就是画家们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南宋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使得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全部出自范宽一系。后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
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名称】清 法若真 树梢飞泉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35.7厘米,横5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画面写“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的山林景色。近处坡阜杂树盘郁,高处山壁峭立,崦崖陡起,山间白云缭绕,山坳中多处飞泉,奔流下注,仿佛有声。石骨用硬笔勾勒,多次皴染,既充分表现出嶙峋的石质,又描绘出山石雨后浑厚苍润的气息。
【名称】清 法若真 层峦叠嶂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横130厘米,纵306厘米。山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章法奇特,满纸云山,上部山势岐增,以卷云皴与鬼面皴为主,行笔较细腻。流水曲曲湾湾,与山势构图相协调。树势多变,树枝或作鹰爪状。下部石纹较清晰,布局亦较疏朗。近景溪岸崎岖。高远处有庙宇隐约可见。全图巨帧,以水墨作层峦叠嶂,颇有气势。款署七十九,即公元1591年。
【名称】清 法若真 雪室读书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87厘米。沈阳博物馆藏。
此图画的是雪峰对峙,山溪斜流,坡前茅舍数间,一人凭窗,一童执帚, 冈峦屋侧杂植松梅竹丛,丹枫绿树。溪侧二人踏雪出行,似寻梅访友。以淡墨染地,烘托雪景;勾点豪纵,敷染清雅;树石多用侧锋。
法若真(1680-1891)一为(1623-1706),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胶州城里,以为故里。受家庭影响,法若真自小好学,受过良好的学问世家的早期教育。顺治三年(1646年),他与伯兄若贞同中进士,授翰体院编修。法若真先后在福建、浙江、安徽任职,他体恤下情,兴利除弊,为政清廉,深得人心。康熙十八年间(1679年),数名大臣联合推荐法若真举博学宏词科,因病未能应试。从此法若真弃官剃发隐居黄山30年,后回胶州,一年后便辞世。法若真颇有政声。学识不凡,但真正扬名于世的当数他的诗书画,其文采被人们看重。他的诗“不今不古”(纪昀),超然脱俗,自抒性情,独成一格,深为“性灵派”诗人赞许,人称其诗“因情以发气,因气以发声,因声而绘词”。法若真的文章同样非同异常,“或庄或谑,可歌可泣”,“百态俱出,万变不穷”,被清初文坛同仁誉为“海内词坛尊宿”和文坛“泰山北斗”。法若真在书画方面也很有成就。他善作山水画,大幅作品汪洋恣肆,变幻神奇,别有风骨。扇面小画雄健清俊,不拘一格,风趣横生。偶尔他也会绘花绘鸟,具有鲜明的风格。精于书法,他师魏晋“钟王”神韵,不效元明诸家,行、篆、草、楷都在行且都显示独特的风格。行书“有鸾停鹤峙之势”,草书“巨幅大笔,气势魂魄”。法若真是清代山东为数不多的诗书画皆有成就的文人.在他影响下,其子孙辈承家学,有所成就,出了若干有影响的文化人。法若真世家在胶州、在山东、都是值得重视的。著有《黄山诗留》、《介卢诗》、《黄山集》等。《树沙飞泉图》等27幅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故宫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都收藏了他的作品。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病逝于故里,其墓在小珠山南麓君子峰前。
《渔乐图》,这张画是一件无款作品,在过去的著录中,一直被当成宋人画。不过,很幸运地,在画幅的右上角,发现一颗“玉川”的印章,经过风格及印章的比对,证实画家的身份为明代中期浙派的丁玉川。
丁玉川这幅画采用元代典型的“一河两岸”横图,空阔的河面将画面切割成上下两段,前景是长满芦苇的坡岸,远景则为弥漫云雾的低矮山峦。岸边停泊一艘渔船,有文人在船上饮酒,一副悠闲自乐的模样。这幅画的横图和题材都令人想起吴镇《渔父图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由此可以看到他的绘画受到元人的影响。除此之外,本幅画也运用了“斧劈皴”的笔法来描绘山石,及藉助大量的水墨烘染云雾,这些技法则是延续南宋院体的风格。丁玉川的绘画吸收浙江画派在宋、元时代的源流,而他的题材也偏向抒情山水或文人田园生活,这些都让他的艺术拥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丁玉川(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5世纪),明代画家。江右(今江西)人。山水宗马、夏。亦善人物,行笔草草,徒逞狂态,比于邪学。刘珝题其画云:“彼美玉川子,素慕青溪翁。远浓近淡不停手,神机所到天然工。”
丁氏虽然出身江西,却主要活动于山东与北京两地,可能活到九十二岁以后。在晚明以后,丁氏被归为浙派画家之列,存世作品多被改款,以致今日难以辨识。
【名称】元 邓宇 竹石图轴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墨笔,264.8×60.6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邓宇,字子方,号五云,元末羽士画家。又与张雨、邹复雷、吴伯理等称为道流画家。
【名称】北宋 戴琓 月下五雀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设色,20.5cm×26cm。现藏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
【名称】北宋 戴琓 雪梅寒雀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墨笔,弗利尔美术馆藏。
戴琓,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汴(今河南开封)人。宣和(1111-1125)年间在翰林,殊蒙恩宠。画史称其:工翎毛花竹,常入阁供奉,后因求者甚众,徽宗闻之,封其臂不令私画,故传世者鲜。
传世作品有《月下五雀图》,现藏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雪梅寒雀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 董诰《乐园图》,纵30.8厘米,横522.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董诰(1740-1818),字雅伦,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董邦达长子,浙江富阳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明年成进士,殿试各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篡修。散馆后,改任编修。
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以至文华蓼大学士。四十四年,任军机大臣,旋任户部尚书,两次图形紫光阁。其时,和珅用事,排除异已。董诰支拄其间,遇事多所救正。及嘉庆这即位后,又襄赞之,卒能歼除巨憝,朝纲不坠。
董诰位极人臣,出入禁中40年,供职勤恪,进止皆有常度;熟谙掌故,政事得失,皆能洞鉴本源。朝见时,凡有献纳,皆面陈之,不用奏牍。平生所学,在一“城”字,以为天下无不可与外之人;而人亦未有敢侮之者。亦擅绘事,其所进呈画本,均经乾、嘉二帝亲笔题咏,收于《石渠宝笈》第三编。作有《西湖十景图》。
庆二十三年(1818),再次上疏乞休,命以太保大学士致仕,在家支食全俸。十月,病剧而卒。嘉庆帝亲临祭奠,御制哀诗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之句,赐谥文恭。墓葬蛇浦村(今属新桐乡),有御制碑文,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元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74.4cm,横27.8cm。故宫博物院藏。
著名画家方从义画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画中描绘的武夷九曲之景与常作的云山不同,以墨笔画奇峰突出,溪涧幽深。右首自题“武夷放棹”4字隶书,左面又题云“敬堇愈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幸达之。至正已亥冬,方方壶寓乌石山识”,钤白文“方壶清隐”一印。
【名称】元 方从义 秋江晴渡图
【年代】元代
【名称】元 方从义 山荫云雪图
【年代】元代
【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62.6厘米,横25.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山峰突起于云间,山腰云霭弥漫,山脚丛树流泉。画家以墨染出山石,复加皴点,留白表示萦绕的云霭和尚未消融的积雪。书法简逸,属米氏云山一系。自识“山荫云雪”、“金门羽客方方壶仿高尚书,为芹美学士作于沧州关里”。
方从义,[元] 字无隅,号方壶、金门羽客、鬼谷山人、不芒道人,江西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至正初年游览天下名山大川,至正三年(1343)至大都(今北京)作短暂停留,结交了黄公望等许多名士并馆览古代画家名迹,因而胸有峻厚巍伟之丘壑,笔添蓬勃之生气。工诗文,善古篆、隶书、章草,擅山水,多为云山墨戏。画艺远师董源、巨然、二米,近学高克恭而独辟蹊径,所作山水超尘绝俗,自由洒脱,笔致跌宕,指拨千钧,“千态万状,不假摹拟,浑然天成,而超出乎丹青畦畛之外”。
传世作品有至正十九年(1359)作《武夷放棹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白云深处图》卷、《云山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山阴云雪图》轴、《高高亭图》轴、至正二十五年(1365)作《神岳琼林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正二十年(1360)作《太白泷湫图》轴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名称】明 杜大绶 幽兰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10.3厘米,横30.8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画一斜坡上两块湖石,姿态奇峭,周围饰以俏丽的兰花,悠然而细丽。画面设色清雅,笔法清韵生动。
杜大绶,明代画家。字子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颜所居曰韵玉斋。善书,精端楷。善山水,颇有逸趣。亦能画兰。年七十外,书华岩经八十一卷,藏天宫寺。
传世作品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作《幽兰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品研图》卷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从艺活动约在嘉靖、万历间。
【名称】宋 法常 叭叭鸟图
【年代】宋代
【简介】立轴,水墨,纸本,纵78.5厘米,横39厘米,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名称】宋 法常 观音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墨笔淡彩,纵172.2厘米,横97.6厘米。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图绘白衣观音端坐于溪边的岩石上,神态端庄,作冥思状。旁置净水瓶,身后为石崖,长有垂草野竹,间有淡淡的烟岚。人物衣纹用淡墨,圆润流畅;岩石用披麻皴,用笔秀逸,画面清幽静穆,很好地表现了此画的主题。画幅的左下方署“蜀僧法常谨制”,钤“牧溪”朱文印。此图与《猿》、《鹤》二图为三幅一套。
法常(?—约1281),南宋画家。僧,号牧谿,祥符县(今河南开封)人,薜居下(乾德初兵部侍郎)之后,宣和间在长沙出家,南宋理宗、度宗时为临安(今杭州)长庆寺僧,与日僧圆尔辨圆(1202—1280)同为径山无准禅师(1178—1249)之法嗣。性英爽,嗜酒。正义爱国,敢于语伤奸相贾似道,遭追捕后,避祸于绍兴丘氏家。至元朝,在天台山万年寺圆寂。法常既是位佛教阐扬者,又是位天才画家。工山水、佛像、人物、龙虎、猿鹤、禽鸟、树石、芦雁等,皆能随笔写成,极有生决心书,墨法蕴藉,幽淡含蓄,形简神完,回味无穷。他继承发扬了石恪、梁楷之水墨简笔法,对沈周、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均有影响。虽在生时受冷遇,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
传世作品有《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现均藏日本京都大德寺;《潇湘八景》中四景图系日本足利义满(1358—1408)旧藏;《写生蔬果图》卷藏故宫博物院;《花果翎毛图》卷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称】明 樊晖 溪山远眺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墨笔,纵28厘米,横55.2厘米,淮安市博物馆藏。
此图为写一高士于溪头山麓远眺。图中湖面空阔,有船两只,山峦起伏连绵。此图人物刻划细致,山以淡墨或染或皴,山脊峦头浓墨尖点,近处岩石用浓墨勾线,树木似郭熙寒林,有清旷平远之致。
樊晖,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擅画山水,师法北宋,多作烟林清旷、冲淡平远之景,具郭熙笔意。
【名称】清 傅山 山水图
【年代】清代
【简介】册页,绢本,设色,纵21.5厘米,横21.6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宇青主、青竹、公它,号啬庐、石道人,阳曲(今属山西)人,一作太原人。明亡后,受道法,服道装,法名真山等。康熙十八年(1679)被举应“博学鸿儒”科,固辞不准,至京师,疾甚,乃放还。善诗、书、画、其画山林,气概浩荡,骨格奇峭,丘壑磊落,有奇逸气势;间写竹石,不落恒蹊,超然出尘。因常披朱衣,故号朱衣道人。晚年喜欢苦酒,自称“老蘖禅”。传世作品有《江深草阁寒图》、《云根黛色图》等。
【名称】清 傅眉 山水图
【年代】清代
【简介】册页,绢本,设色,纵22厘米,横21.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绘深山峦壁下村寺。山麓寺院内外密林排列,丰茂而荫郁,景色幽僻,布局平实而饶奇趣,用笔简洁,水墨交融,设色清爽,苍老古韵,生动自然,别具一格。是傅眉之绝品。
【名称】清 傅眉 山水图
【年代】清代
【简介】册页,绢本,设色,纵20.6厘米,横22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苍秀古润,意趣盎然。水潭石丘上绘一园亭,略有装饰意味,稚拙古雅。水有波纹流动之势,似潺潺有声。中景垂柳,株干枝条茂密,郁郁森森,傅绿柳成荫之神。
傅眉(1628—1683),清代画家。字寿髦,一作寿毛,一字竹岭,自号小蘖禅,山西阳曲人,傅山之子。工诗书画,亦能篆刻,山水学父法古朴而有真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以竹为题材的绘画【珍品】
清 法若真 《层峦叠嶂图》山东省博物馆藏
这山水画,汪洋恣肆
一组溪山图,风流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