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浙江慶元如龍橋【圖文】
 
        如龙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东南举水乡月山村南侧,始建年代不详,明天启五年(1625)重修,横卧举溪之上,其势与山脊依稀相连,看似龙首下倾,故名。桥为木拱架廊屋结构,东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西南端有桥亭,其与廊屋当心间皆为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马仙宫殿阁相对,浑然一体。桥亭三面辟门,穿亭而过,为去闽古道,造型讲究,结构科学,工艺精巧,年代久远,是浙西南现存历史最早的木拱廊桥,极具考古和科研价值。
        如龙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为单孔,净跨19.5米,外观呈八字形,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合卯接,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其上横铺桥面板,建造桥屋。此桥有廊屋九间。
 
如龙桥与马氏行宫

        如龙桥桥内数十根粗大贺木纵横组合铆接而成,形成架设廊屋的拱骨平面。廊屋里楼、桥、亭三者合一,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造型巧夺天工,全国独一无二。这如意斗拱除了美观之外,能将廊屋顶部重力科学分解,平衡重力,使廊屋更坚固。神龛上方悬挂“如龙桥”三字古匾,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活像巨龙腾空,相传为里人吴之球八岁时所书。
 
如龙桥 东北端钟楼

         桥上对联:
        玉宇琼楼天上下,长虹飞渡水中央。
        上下影摇流底月,往来人渡境中梯。
        桥头看月亮如画,桃畔听溪流有声。
        桥廊风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龙。
        古事现今朝今朝过去皆古事,虚华当实境实境已往亦虚华。
 
如龙桥远眺

        马氏行宫,又称湖山圣殿,位于如龙桥东侧桥头,座东朝西,始建于明代,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建,扩建两廊,形成现在规模。布局分前后二堂。前堂为戏台,后堂内供奉马氏夫人、庙祝大王等七位仙主。
        马氏行宫依山傍水,古木荫翳,飞檐翘角,正面为三间进,中辟一正,两侧有一站,顶部为三重檐歇山顶,重檐三间为木刻雕花窗装拼。从正门而入即为戏台,两侧各辟一厢房,为戏客居所,柱枋角处精雕细琢,采用镂空制作工艺,戏台顶部绘龙凤、八仙等彩绘,四周白粉墙上有古壁画,惟妙惟肖,整体建筑富丽堂皇。据村中老人回忆,在其年少时,曾见本村有名雕刻师吴陈器在其修理佛轿过程中,发现佛轿的柱子不是用木质制作而是用竹签参差不齐用麻绳捆扎而成,外用油漆漆上,竹签上有“金××捐银×两×钱”等字样。这与《举溪记》“金姓颇繁”相吻合,惜在文革期间遭毁。原本戏台正面还有一酒楼,为古时男性观戏之所(古时有男尊女卑之分),女性和小孩则在底房看戏,等级界线甚为分明。后堂大殿里神像威严,挂满红联布饰,香烟迷漫,过去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迎神节”,邻近乡村群众都成群结队来烧香,并且还请来戏班,举行为期半个月的“戏会”,热闹非凡。庙会在形式上虽含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实则是群众性的集会,其内涵丰富,把物质、文化交流,民间艺术及群众旅游等巧妙结合在一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群众,形成一种民风习俗。七十年代末因开岗西公路马氏行宫被拆了一部分,因此现存的马氏行宫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至今每年还会举行庙会,拿出凤冠霞帔妆扮神像,摆上供品,供人参拜,只是没人唱戏了。
 
如龙桥桥屋

如龙桥廊屋顶部结构造型  

如龙桥匾额

如龙桥的三重檐歇山顶钟楼

如龙桥如意斗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不看此文,遗憾终生
肩周炎灵验方 2~3剂痊愈
标准日本语语音入门发音教程<祝君成功>(四)
人生三十难
论八十相煞
三焦经功能起止穴位图片【堵塞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