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阳城东南宋韩铎墓:五十年代险遭被毁终因回填得以保存地下近千年


本图为宁阳潘茂汉墓,非韩铎墓

宁阳城东南宋韩铎墓

作者:宁廷茂

青琐身荣故国遥,除书催下紫宸朝。

金籝旧学辞仙殿,玉帐新兵拥使桡。

阁上云山围画壁,军中鼓角战江潮。

珠玑满箧群贤什,瓦砾谁收亦谩飘。

这首诗题为《送程给事知越州》,作者韩铎。一般说来,读过的人可能不多,作者的名字似乎也很陌生。

韩铎,史料中记载很少,能查到的是:“韩铎,神宗熙宁元年(1068)知濮州”(《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四○);“二年(1069),权知曹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三年(1070),为提点河东路刑狱。四年(1071),提点陕西路刑狱、权河东转运使,徙江南东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二二○、卷二二二);“十年(1077),以度支郎中知苏州”(《续会稽掇英集》卷三)。至于韩铎祖籍哪里,生卒年月,都没有确切记载。


网图

韩铎墓在宁阳

目前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韩铎墓在宁阳。

光绪十三年版《宁阳续志·茔墓》载:“南宋太子中舍韩铎墓,在县城东三里。稍西南为铎子纯墓。碑碣残毁,华表仅存。居民在近墓取土,几致穿陷。邑人周仔世见之恻然,为置护坟地三分,修筑如故。”由此可知,韩铎墓在宁阳县城东三里,稍西南为其子韩纯墓。曾因居民在附近取土,韩铎墓几乎被挖陷,宁阳人周仔世见状心生恻意,置地三分予以护坟,将坟修筑如故。

据清光绪十三年版《宁阳续志·文职录》中“南宋,韩大用(寺丞)。韩铎,大用子,太子中舍”可知,韩大用,南宋人,官职寺丞。其子韩铎,官为太子中舍。

寺丞,即大理寺丞。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的主官为大理寺卿,其次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寺正、大理寺丞。寺丞分管地方各州司法案件的复审。每位寺丞复审完的案件,要会同其他寺丞一同署名(画押)才具有法律效力。唐制,丞断罪后,须经大理正审核。《文献通考·职官十四》:“晋·咸寧初置中舍人四人,以舍人才学之美者为之,与中庶子共掌文翰。”宋·洪迈《容斋三笔·中舍》:“官制未改之前,初升朝官,有出身人为太子中允,无出身人为太子中舍,皆今通直郎也。”《宋史·选举志四》:“大理寺丞转中舍。”由此可知,韩铎和他父亲韩大用都是负责地方各州司法案件复审工作的官员。

《明清宁阳县志汇释·文职录》在前言中说明:“不由进士、举贡出身,另以他途及吏员得官;或年远而出身无考者,别为文职录。”由此可知,韩铎官职为太子中舍,不是通过科举入仕,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荫职,即子孙因先辈的功劳而获得封赏)得官。韩铎父为寺丞,其太子中舍一职应该就是荫职。

网图

险遭毁坏的韩铎

韩铎墓,今址在宁阳大道与杏岗路交汇处,十字路口西南地方,离我家(现文庙街道办事处泥家村)比较近。小时候我经常去玩。那时的韩铎墓还比较高大,坟头有五六米高,直径十米左右,村人称之为“大坟头子”。

听老人说,韩铎墓之所以这么大,跟他的儿子守墓有关。韩铎死后,他的儿子守墓三年,每天夜里,鸡不叫狗不咬的时辰,以托盘盛土,头顶着给坟头加高,使得韩铎墓成为大坟。

韩铎坟前(南面)的石碑已毁坏,石马、石羊和石丞相也残缺不全,望天吼(亦称墓表,带滚龙雕刻图案的石柱)有些倾斜。坟后靠近通往县城的土路旁有个石柜,长方体,高约60厘米,长宽分别约有120厘米、60厘米,上面十分平滑,四周刻有凹凸吉祥图案。我经常骑在石羊身上,或坐在石柜上玩耍。

1953年春天,韩铎墓被人挖掘。先是砸毁了坟前的御祭(亦叫墓道石像生,即石马、石羊、石丞相和墓表),然后在坟前掘出一个直径约有七、八米的大圆坑。挖到五、六米深时,发现两匹马的尸骨和车轮的铁箍。当时来看热闹的人整天络绎不绝。从圆坑中挖出的泥土被人踩在脚下。一天,我们村西头李家的小孩从坑土中捡到一个金线溜(方言,即金戒指),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庄,连桥、童家庄、杏岗村和高家庄的民众都前来寻宝,像过筛一样将坑土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大家想要的宝物。

随着土坑不断的加深和向外扩展,土坑正北方一个青砖白灰垒砌的发券拱门渐渐显露出来。拱门有一人多高,门的中央由一块大石头堵住。

这时,县里有关部门知道了挖墓的事,立即进行了制止,追查了有关人的责任,并责令将土坑填平。在坟后立了一块木牌,用红漆油在上面写着“韩铎墓”三个大字,下写着“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此,韩铎墓才得以免遭挖掘破坏,得到了保护。

后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活动的普遍展开,到处都整平土地,大地方田化、园田化,平坟耙墓,一些坟头和墓碑就在田野中消失了,韩铎墓也变成了一片平地,一直未再被挖过。因此,韩铎墓在地下(现民政局家属院后)依然封存完好。

初步判断韩铎为宁阳人

韩铎究竟是何方人士?家住哪里?生卒何年何月?查阅有限的资料,也询问过一些老同志,结果都不得而知。

从韩家林地块来看,林地宽广,说明韩家族门比较大,人口众多。古人居住地与林地距离都不会很远,而且讲究叶落归根,魂归故里,除非万不得已,人死后都要葬在祖林。韩铎墓既然在宁阳,坟前又有其子韩纯墓,他应该是宁阳籍人士。

在宁阳县历史上,北魏侨置平原县于宁阳,公元596年,陏朝开皇十六年时,改平原县名为龚丘县,同时改变县郡制,变小县为大县,把当时汉代建立的桃山、钜平、汶阳县和刚县合并为龚丘。据《宋代济南的祈雨见证》记载,韩铎可能是汶阳人。由此也可以判断韩铎为宁阳人。

对于韩铎主政期间的功绩,没有找到确实的记录,但从县志记载的其履历看,从知事到知州,再到度知郎中(中央管理财政的官员),是逐步升迁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在没取得举贡学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没有升迁机会的。如果没有工作能力和业绩,县志也不会将其载入其中。

韩铎在山东境内的踪迹,史料记载极少。难得一见的与其有关的,是济南龙洞景区东崖口“诚应崖”韩铎时仼齐州(今济南北魏置,治历城,宋徽宗时治所改为济南府,名为齐州)知事,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为之命名,何书辰篆书此处有摩崖题记五处,其中三则为北宋元丰初年记录祷雨祈雪之事,一则为北宗崇宁二年(1103年)题记,一则是明代嘉靖壬子年(1552)题记,虽经历近千年,均保存完好,字口清晰。

结语

宁阳县历史悠久,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更迭,很多历史古迹隐入历史尘烟,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古迹,是一代代人的责任。上世纪五十年代韩铎墓道石像生被毁,墓被挖之时幸好被及时制止回填,才得以保存。

————

作者简介

  宁廷茂,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字青山,男,1944年生人,初中文化,宁阳县文庙街道退休干部。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往事之歌》、《宁阳乡土习俗》、《宁阳甯氏家族》;主编《宁阳镇志》、《文庙街道退休干部家风故事》,曾在《山东学习强国》、《上海文坛》、《作家故事》、《泰山风物》等网络平台上发表多篇文章。2018年,获宁阳县文广新局写书人奖。2014年,获山东省老干部局《红色印记》优秀征文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三畏墓
彭辉 | 流曲古墓拾遗
坟墓五改三不改
前几年京西新发掘的王爷坟,墓主人是多尔衮后裔,睿亲王淳颖
何谓“坟、墓、冢、陵”
紫披【宁阳6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