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种方法,照亮你作文的语言美



运用修辞,表达丰富情思


古人说:“文章始于意而成于辞。”一篇好作品,有了真情深意,还须运用修辞,借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让人更好地理解它、感受它。比喻句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干瘪为丰满,变直露为含蓄;排比句、对偶句能增强文势,突出韵律;设问句能延宕文路;反问句则能发人深思……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这段文字通过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菜园美景,烘托映衬欢快惬意的情感,可谓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修辞不仅可以用来描写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帮助你议论说理。特别是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议论说理散文,它往往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来进行说理,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哲思义理更为切近。如:“童年是什么?童年是那青项的蟋蟀,它飞舞于那金色的阳光下,跳跃于碧绿的草丛间,欢叫于幽幽的山谷中。 再如:“伪的友谊如影子:当你身处光明时,它紧随身后;当你身处黑暗时,它不见踪迹;当你再次沐浴阳光时,它又悄然而至。



讲究藻饰,显示斑斓文采


文章有文采,除了善用修辞外,还要有意遣用词语讲究藻饰,以使文章才气弥散,华光流溢。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文字清雅,如诗如画,若改为“池塘上面都是叶子”,则是多么浅白粗鄙!流行歌曲《两只蝴蝶》的歌词中“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若改为“我和你飞”又是何等简陋寒碜!我们说话写文章要追求一种“文绉绉”的风格。


讲究藻饰不仅要注重遣用词语,还要注重词语的求异求新。请看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一文开头的文字: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对于一般写作者而言,他可能用“晴朗”而不用“晴好”,用“傍晚”而不用“向晚”,但徐志摩规避俗套,陈言务去,读来似含英咀华,口齿生香。同学们可把其余加点词语一一试换,然后比较揣摩,看不同词语表达效果的差距。



融入典故,传达文化内涵


典故载有丰富的文化信息。遣词造句里融入典故,无疑会增加文句的蕴藉含蓄之美,令人回味不已。辛弃疾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便把自己心中的自负、自慰、失望、愤懑传达得十分准确到位。台湾作家余光中是融典入句的高手,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典故往往俯拾皆是,并且自然贴切。他的《听听那冷雨》一文显示出运用典故的技巧的炉火纯青。比如“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一般理解,“霏霏”乃是借代细雨,这样表达显得简洁含蓄。这样理解固无不可,但若追溯其词源,“霏霏”二字非同寻常,它负荷着极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者用“霏霏”是想触发读者的联想,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那征人一样的悲苦和哀怨。这是运用语典,下面再举个运用事典的例子:


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

(节选自朱湘《书》)


作者发挥想象,把《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中涉及的车胤、孙康、朱买臣、李密四人刻苦读书的典故进行“复活”,有力支撑起“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的观点。


一篇题为《志当存高远》的满分作文的结尾将几个语典和事典有机组合起来,笔墨简洁,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思维和视觉冲击力:


斥鷃栖落于蓬蒿,大鹏翱翔于九天。鸠占鹊巢,老骥伏枥。埋头苦读,目不窥园;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破除井蛙自足意,要学陈藩扫天下!



借用结构,体现语言智慧


名言之所以能够流传并且为人们所牢记,除思想深邃外,其语句表达或逻辑严密或婉曲顿挫或简洁犀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套用句式结构、援用名人名言的框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大大浓郁文章的文学趣味和文化色彩。一位女生在《要事业,也要生活》中阐述了当代女青年的志向和报负。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忙碌的生活,使我们失去的是无知和怯懦,失去的是整个社会和历史对于女性的不公;我们失去的是威胁着我们女儿、孙女们的黑色阴影,我们得到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

同伴们,我们走自己的路!让怯懦的人接下去徘徊吧!让俗人们接下去议论和怜悯吧!

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


这段文字高亢有力,语言节奏感强,具有鼓动、震撼的力量。在这短短的文字中,我们发现作者套用了三个经典论述。第一段,套用的是《共产党宣言》中那振聋发聩的句子:“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第二段,套用但丁的名言:“走你的路,不去管狗在狂吠(或译成:让别人说去吧!)。”第三段套用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弱者,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三个句式套用灵活贴切,毫无生硬之感,对于自己意见的表达很是给力。


炼字炼词,强化冲击力量


  “炼字”本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诗歌往往因一个精练传神的字而“境界全出”。但是,“炼字”不是诗歌得专利,叙事甚至议论文本也讲究“炼字”。比如,台湾作家洛夫说“时间是在我们身上、心上狠狠地踩过去,我们实在经不起它们的蹂躏”,“踩”和“蹂躏”两个精心锤炼的词语道出了时间脚步的无情,读来怵目惊心。


获奖作文《成长的晚上》写父亲从学校领到“我”的分数条后的失望和焦虑:


他无语,我无语,一时沉默占据了所有空间。纸条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像针一样狠狠的扎在心口。父亲哆哆嗦嗦地从烟盒里取出一棵烟,又哆哆嗦嗦地划根火柴点燃了吸了起来,继续一句不说地坐着。


文中两个“哆哆嗦嗦”很有表现力,写出了父亲沉默的外表下澎湃涌动的内心波澜,也传达出“我”愧对父亲的自责之情。


锻造秀句,拨动读者心弦


佳作多秀句。一篇好文章读完后,其中的美句便驻留心中。“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储存;被内在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这是考试作文《眼睛》的结尾段,揭示内涵,总绾有力,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下面是满分作文《他们》的最后三段: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也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画线的三个句子分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城市打工子弟命运的的同情、关注以及美好的企盼,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拨动读者心弦,引发强烈共鸣。


独抒己见,重新定义事物


关于写作文章追求创新,古人讲“惟陈言之务去”,今人讲“重新定义”。比如诗人海子把黄土地重新定义为“亚洲铜”,顾城对“黑眼睛”进行重新解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有人把“艺术”定义为“成年人的玩具”,有人鉴于“苹果”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把它定义为“思想者的母亲”。 满分作文《品味时尚》自信满满地定义了一些人和事物:“浅薄的时尚如燃放的二踢脚,灿烂一下就过去了。保守是一个褒义词”;“真正有个性的人,往往是与时尚保持一定‘车距’的人”;“盲目追逐时尚是被动生存,是过‘二手生活’,因此也是一种奴隶状态”……作者识见确实高人一筹,令人赞叹。



引用诗文,借以照亮全篇


  文质兼美的诗文名句,闪烁着智慧的光彩,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同学们积累了大量课内外许多诗文名句,写作若能自然巧妙地善于援引或化用,则可扮靓自己的作文。作文中多一处诗文就可多一个亮点、多一分文采。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什么是中国人?所谓的中国人,首先是个文化概念。你的血液里流淌着《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流淌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流淌着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流淌着《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的血液里流淌着气象万千、恣肆汪洋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总而言之,不管你是黑眼睛还是蓝眼睛,不管你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只要你浸润在这样的文化里面,你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几千年传承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你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中国人!


几个名句的引用,具体诠释了“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不仅易于读者理解,同时增强了感染力量。


上例属于直接引用。更妙的是化用。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文句一口气化用了白居易“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等诗句,渲染出意象联翩而至、情绪纷至沓来的氛围,传达出作者思乡恋土之情的悠长缠绵。下面是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片段,同学们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本段文字化用了哪些古典诗句及其意象: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鸳,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引用诗文名句不仅能提升点化段落的主旨和境界,而且可以标示文题、卒章显志。如以“严冬过去绽春蕾”“莫畏浮云遮望眼”为题,再如“野百合也有春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结尾,顿使文章俊眉俏眼,顾盼生情。




作者简介:王夫成,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中语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课改先进个人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拟标题 亮人眼目
2010中考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修辞——三招出采
作文美化语言的技巧21
语言有魅力,作文惹人眼
高中语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