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省枣庄一中“多元育人”特色办学纪实
七百年文脉 私塾黉学奠定根基
六十载传承 多元育人风生水起
——山东省枣庄一中“多元育人”特色办学纪实
张跃志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按 语:

  “南鲁明镜西楚屏,水秀山清古兰陵。三皇首开华夏梦,二战重振中国风。大运河上千帆竞,微山湖畔八音鸣……”在素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美誉的枣庄,有一所中学闻名遐迩,她就是有着七百年文化积淀和六十载风雨传承的枣庄一中。

  枣庄一中始建于1952年,原为峄县中学,其前身为黉学,系元代私塾。迄今已有700余年。如今校园内古碑尚存,遗风犹在,漫步于亭台楼阁之间,徜徉于茵草树花之畔,仍能体味到那穿越历史时空的琅琅书声。枣庄一中是鲁南教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枣庄建市以后的第一所高中。

  建校以来,学校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但学校始终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把“志向高远、精神丰富、体魄健美、基础扎实、智能良好、特长突出、创造性强”作为育人标准,把“干部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作为治校之本。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建品牌特色学校。探索形成了“文化引领,精神凝聚,特色立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

  近年来,在“创多元育人品牌,建和谐书香校园”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枣庄一中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去探寻她成功的奥秘。

  挖掘各方资源  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如何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枣庄一中作为山东省50所课改联系校之一,早在2004年第一次新课程改革伊始,就在发掘各方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和实施创新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9年11月14日,在校长宗秀银的积极努力下,“枣庄一中创作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该校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是枣庄一中引进校外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基地是学校与枣庄市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创建。学校通过制定活动章程,召开艺术教育专题报告会,定期邀请艺术家深入画室、琴房、书法室现场点评示范,点对点辅导,激发了学生兴趣,挖掘了学生潜质,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枣庄市体校合作建立了游泳基地,与北京大学体育部合作建立了中长跑训练基地,同时与北京010、杭州正午、山水行、2010等著名画室联合,和北京文华艺术培训中心联合,定期邀请来校辅导,走出培训,交流学习。

  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开发军训课程,坚持上好高中第一课。军训课程包括训练计划、实施程序、检阅程序、评比条件、学分认定,并穿插校歌、校纪的学习,高中三年规划,如何高效学习等内容,丰富了军训文化,增进了同学友谊。通过军训增强了同学的体质,强化了学生的纪律观念,锻炼了吃苦精神。

  除校本课程之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问题,既保证必修,又保证选修,在为学生提供丰富、高质量选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规划。学校制定了3年创新教育规划,将科技创新教育确定为必修课程,成立专门组织,强化领导,扎实开展工作,聘请有专长的家长老师担任辅导员,定期指导报告、总结推进,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化。

  探索教学模式  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长与发展。而实现教育本质的关键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核心是提升教师师德水准和教学能力。为此,学校在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引领教师把爱心播撒给每一位学生。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高贵品质,因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校多次举办了“教育需要等待”、“爱心需要点燃”、“梦想需要引领”等主题培训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正是在大爱精神的引领下,该校一年之内就有路海燕、王胜祥两位老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做好集体备课文章。借鉴合作教学的有关理论,吸取以往集体备课的经验教训,学校力求在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上有所突破。首先制定了《枣庄一中关于加强集体备课的规定》,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其次,制定了内容详尽可操作性较强的《枣庄一中关于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及职责,使集体备课规范有序。通过集体备课,真正达到了老师们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首先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实行青年教师“过关制”,制订了青年教师“思想品德、教学技能、教材教法、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的过关内容和标准,定期组织过关考核,全部过关的方可成为合格教师。第二,制定了得力的培养措施。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三次对青年教师听课活动,即学期初指导课,学期中汇报课,学期末验收课,使岗上指导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全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把教研教改变成青年教师内在要求。明确的目标,得力的措施,良好的氛围,促进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注意培养教师教科研意识和探索精神,全力支持有关教师申报研究课题,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学校教师已申报国家级研究课题3项,省级研究课题5项,这些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搭建多元平台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多元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而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的平台,多年来,枣庄一中顺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积极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

  2010年2月,学校与北京世纪明德砺志修学营组委会联合举办了冬令营活动,同学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学堂,瞻仰了水木清华,浏览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追寻大师足迹,又在训练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濡染大学的校园学习气息……同学们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世博会夏令营、北京010画室冬令营等一系列的活动,增长了见识,磨炼了意志,体验了集体生活,学会了团结合作,也扩展了独立意识,强化了自主能力。

  为了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体育整体水平,为学校体育专长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建立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多元智能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于2010年2月7日举办了首届“体育冬令营”活动,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宁等多名教授以及全市体育界的知名教练。通过与知名教练的零距离接触,体育教练在体育人才的发现选拔、科学训练等方面得到了有益启示。

  除此外,学校还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强化师资,指导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象棋社、奥赛、篮球等100余个社团,制定了长短期的训练计划,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组织师生演讲、书画、歌咏、运动会等比赛,积极参与榴花节、教师节、元旦、春节等文艺汇演。举办了两届创新大赛,参加了区市小课题、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参加了枣庄市艺术特长生基本功比赛,参加省市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省市电视节目书画比赛,承办了枣庄市中学生篮球赛,枣庄市艺术教师才艺展示比赛,申报了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等一系列活动,搭建了多元平台,张扬了同学丰富多彩的个性。

  创建特色品牌  品尝素质教育成果

  “以普通生为主体,以艺术生和体育生为两翼,多元育人,相互促进”是枣庄一中的发展思路。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知道他们的优势和不足,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如今,学校不但将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打造成了特色品牌,也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德育方面,学校坚持“党支部——工会——德育处——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班导会、校会、升旗制度和高一军训,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开展卫生、心理、爱校、法制、公德等教育。近年来,学校开辟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十余处德育教育基地,同时开展以感恩、砺志、文明礼仪等内容的主题教育班会。

  智育方面,学校把独立思考、创新意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标准。制定了“特长生三年培养规划方案”和“技能创新实施方案”。郭亚光同学有三项发明获国家专利。目前,学校有500多个学生创意上报科技局、科协。一大批同学在征文比赛、英语比赛、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理化生比赛获奖,学校连续14年获枣庄市教学质量优秀奖或突出贡献奖。

  体育方面,学校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锻炼制度,常年坚持两操一课,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坚持开展运动会、校园舞、会操等大型比赛,开展乒乓球、篮球、跳绳等比赛,坚持体质测试,体检制度。在省市区的各项体育比赛中成绩突出。2010年,学校有2人入围清华大学篮球专业。程春同学在山东省第八届残运会上摘取四金一银。

  美育方面,学校坚持美育教育,除了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外,学校还成立了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成立“创生”、“流岚”等文学社团,创办《枣庄一中校报》、《枣庄一中艺术报》等刊物。在枣庄市第二届艺术特长生基本功比赛中,学校有39名同学获一等奖,音乐类、美术类双获得全市总分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传承百年文脉  创建和谐书香校园

  枣庄一中前身为“山东省峄县中学”,追本溯源,可上至清代的黉学,元代的私塾。校园内至今还矗立着元代大德元年的“孔子行教图”碑刻,斑驳的碑文把历史定格为现实的永恒。自明代以来,户部侍郎贾三近、翰林院编修李克敬、内阁中书王宝田等学子精英皆学成于此。悠久的历史给枣庄一中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建校60余年来,枣庄一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办学探索中明确提出了“品味书香,涵养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校园环境书香气。在谈到创建和谐书香校园的初衷时,宗校长由衷地感叹,“人类文明需要静气、雅气、大气之人,国家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人,学校生存需要靠内涵、靠特色,我们认为创建‘书香校园’是实现办学理念的最好抓手。”

  在具体的创建过程中,学校采取了四步走战略。第一,启动师生读书工程。学校为师生提供必读和选读书目,要求校班级分别出台师生读书汇报计划,个人写读书笔记,课题组定期出专刊《黉学》和《枣庄一中报》、《黉学楹联报》等。第二,积极探索特色课程。学校通过辩论会、课本剧比赛和“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等开设多彩的校本课程,形成读书热潮。学校成立课题组,逐步开发《楹联趣话》、《历代咏榴诗选读》、《峄县名人谱》、《冠世榴园》等校本课程。第三,全力构筑理想课堂。主要包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注重实践,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评价体系,让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内容。第四,认真开展特色活动。主要包括含课本剧展演、诵读经典、自编书评选等在内的校园书香周展示活动和开创缤纷的阅读天地活动等。

  后 记:

  60年,从呱呱坠地,到年过花甲,对一个人而言,已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对一所学校而言,则见证了创业的辉煌。60年来,枣庄一中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建设者;60年来,枣庄一中的优秀传统和改革风貌交相辉映;60年来,枣庄一中创业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结伴而行……

  “团结、拼搏、实干创业绩,求实、求变、求善注活力”是枣庄一中这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以一贯之的魂。从嗷嗷待哺,到茁壮成长,到建功立业,学校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体现出枣庄一中人可贵的凝聚力、持之不懈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天道酬勤,枣庄一中能够成为枣庄市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枣庄市普通高中的一面旗帜”是实至名归。祝愿该校在新的教育征程上,能够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地主宅院走出的枣庄八中
初中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探索
为善兴学 彰显文化教育生命力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开展“大美教育”侧记
2011年11月滕州市第二职业高中并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回归教育本质 创建幸福校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