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1)

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真正的学习是自愿、主动、充满渴望的,而一切被迫的学习都将引发抱怨、逆反、痛苦、低效等厌学情绪。如果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那么攻克这个难题的基本线索有三条。

首先,要把学习变成孩子的内心渴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独自居住在一个小院里。每天,一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对于这个承诺,孩子们觉得很奇怪,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很抱歉,最近我的收入出现了一些状况,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五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收入状况实在糟极了,连付给你们五毛钱也无法办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个孩子打破了沉默:“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事?”就这样,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使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动机就发生了变化,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没有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倒过来再看一个问题。如果这个老人的家门前有一堆小石头,他想把它们搬掉,而在他的家门前总是有很多孩子在玩,于是他突发奇想,让孩子们帮自己的忙。他该怎样去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承诺付给孩子合理的报酬,让孩子因为外在的激励因素而去做搬石头这件事。如果是每人每天一块钱,恐怕孩子们不会去干,这时,就需要研究孩子的期望值,从低到高形成一个报酬奖励机制,比如搬得越快将得到越多;又如,坚持干三天以上的孩子可以提升为每人每天两块钱,然后逐一提升;还可以采用更好的激励办法,这种做法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管理与教育的竞争激励办法。

显然,这种激励办法也有弊端:孩子们因为报酬和竞争的因素去做,一旦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与回报不相称,就会怠工,就会缺乏积极性,甚至丧失创造力。这时,工作就会变为真正的苦差事。

老人要让孩子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心甘情愿地去搬小石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设置可能性,尽量与孩子们达成共识,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增加外在激励因素,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从根本上说,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就是要设置这种可能性。设置可能性通常要考虑以下问题: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孩子努力了是不是可以实现目标?孩子愿不愿意做?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天性?孩子是不是进入一种氛围,接受求知环境的激励?是否让孩子具有成就满足感,并一步一步获得成功,等等。

其次,教育者学会真正的“启发”。

教育者要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节自己。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

二是正确评价自己,包括通过自评、互评、征评来评定自己的潜能发挥情况,看看自己自信心强还是弱。

三是正确调节自己,主要看自我行为是否得到调整和控制。

人的心理活动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所以周围世界的结构特点也必然反映到心理活动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因而人也具有一种相应的心理特征:总喜欢追求规律性,总喜欢追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美等。

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这种规律、对称、完美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这就出现了空穴。这种空穴会让人产生追求完美的欲望,希望去填补上这个空穴。我们可以把这种欲望比喻成空穴产生了吸引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也会产生这种空穴。因此,启发就是形成空穴,它是由一些已有的东西特殊地组织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局部的“没有”。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人感到“该有”,二是让人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启发”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启发孩子的关键在于,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孩子感到“该有”但同时清楚地意识到“没有”。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就很容易使新知识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孩子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最后,让孩子一步一步快速实现小目标,既而实现大目标。就像蝉的幼虫从地下钻出地面,一步一步爬到高处,然后一点点蜕去身上的壳,变成蝉,最后自由地飞上天空。

孩子有了学习的热情以后,就要找方法,这就需要将大目标细化成切实可行的、具体的、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诸多小目标,将小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大目标。如果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小目标,大目标就变成了一个无形的魔鬼,构成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压力过大,动机、兴趣就将“灰飞烟灭”。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生性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所说的“用智慧战胜对手”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过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学习过程中也一样,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著名教育家刘京海先生的“成功教育”模式说明了这一点。对他来说,所有的后进生,哪怕是别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后进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走向成功。他认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循序发展的过程,关键要不断为孩子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在一个高要求、高目标的指引

下,一步一步实现小的成功,最终实现大的成功。

因此,引导孩子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灵鸡汤]活在你的梦中
悟透这些妙语,胜读百本经书
让教师为了教而教
怎样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而立之年的十个人生目标 zt
不把「成功」当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