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沟通不畅,焉知非福?
          让我们消除误会,摈弃陈见,坐下来,面对面,敞开心扉地谈一谈,至少能够包容彼此不同的意见。这可是各种研讨会、书籍、导师和顾问通常为促进沟通开出的药方。

这也正是乔治·弗兰克斯(George Franks)牢记的建议。弗兰克斯说,他的顾问建议他每次和新老板谈话时,都以“我能帮上什么忙吗?”作为开始和结束语。结果,这惹恼了他的老板,因为这句话暗示老板需要帮助。

弗兰克斯说,“我的老板对此非常恼火,他开始把所有没人愿意做或者没人在做的项目丢给了我。他见我的时间更少了。”

坎迪·弗雷森(Candy Friesen)则听取了这样的建议:解释别人的话,表示她充分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么做的效果也不怎么样。每当她这么做的时候,弗雷森说,“我似乎都在引起憎恶或敌意。”

所有这些指导书似乎都漏掉了一点:和你谈话的那个人或许不喜欢别人重复阐述自己的想法。

在商务咨询行业,有一个解决问题的万能灵药,通常那就是更好的沟通。沟通的障碍很容易找到──而且俯拾即是。调查问题的政府委员会总是会发现沟通障碍。父母、青少年,甚至是蹒跚学步的婴孩也是如此。战争也因为沟通不力而爆发。

建议别人加强沟通不会有错。不过有时候,消除误会的努力并不是依靠那些五步、七步或十步计划就能见效的。人与人之间有一些问题很难驾驭。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位很容易得罪的经理、一位不加思索的反对者,抑或就是一个──客观地说──疯子,那么即便是天才的沟通也无济于事。而且如果有人厌恶你的机智,那么巧妙的沟通也不一定会收到成效。

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Dartmouth's Tuck School of Business)企业沟通教授保罗·阿根提(Paul Argenti)说,“如果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那个人不喜欢你,那么与他加强沟通根本没有用。实际上,这么做还会产生负面作用,因为这个人会利用你的立场来针对你。”

他说,电子时代的即时通讯令沟通更加频繁。但有时侯,不沟通反而更好,“尤其是你知道情况将发生变化或可能发生变化的时候。”

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商业顾问身上。无差别的速成解决方案还是有听众的。而在办公室里,人们通常在开会时交换意见,而此时言语经常被误认为是行动。

雪上加霜的是,有些人经常重复显而易见的道理,比如“倾听才能增进理解”。

不过,增进沟通的建议常常显得过于敷衍。比如,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在《正面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一书中表示,“选择快乐好了。这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更容易得到快乐的秘诀:大幅降低你的预期。)

还有一些人表示,将所有事情都归咎于沟通问题显得过于敷衍了。克劳迪娅·麦特西斯(Claudia Mattheiss)遇到过一个老板,总是告诉她“永远不要隐瞒”自己的任何想法和感受。

麦特西斯的老板曾要求她找出员工惴惴不安的原因。她与同事们交谈得越深入,越发现是她的老板──一个不可接近、睚龇必报的人──把所有人都吓得六神无主。于是,麦特西斯小心翼翼得把自己的想法照实说了出来。

“她差点儿炒了我,”麦特西斯回忆道。“她说我完全越了界。”她和老板的关系就此一落千丈。

麦特西斯说,“有句话叫对牛弹琴,还有种说法就是把某件事情‘说死’。而有时侯,最好用行动说话。”

Jared Sandber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杨创业笔记——2017老板的忧伤
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1、不要自找不快 2、在拒
80后、90后应该这样管
开会效率太低?是谁在谋杀你的时间
2016年想明白的事情
老板为什么会反对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