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的背景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课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乃至一篇课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因此,走进课堂,便让学生翻开教材,从读书开始,带领学生漫无边际的提问、回答、讨论、交流、读书、汇报,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没有真正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来分析问题。
    听了老师的课后,常常叫老师把教案拿给我看。看到教案后,感到奇怪的是老师们写的教案与所上的课是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老师们把教案当作一种摆设,把写教案当作完成任务。因此,备课时钻研教材蜻蜓点水,浅尝辙止,理解不到位,读得不深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实施的途径是借助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如何更好且更大的发挥教材由量变到质变,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那么,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说,对教材的分析和认知直接会影响教学的设计,进而影响着我们的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益!如何更加深刻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领悟教材的资源,进一步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的要求怎么更加有效地去设计科学、合理、充满情趣的教学程序,依次来实现我们的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因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
    显然,这一课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让老师养成深入钻研教材的习惯,找到教材的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点,更加科学、有效地找到实施目标的途径、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自身素质也获得发展和提升。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概念的界定(1)教材解读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立足之本,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资源。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开掘、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
    (2)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准确的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在阶段性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程序,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等。
    (3)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特质,根据课程目标,寻求预达目标的有效切入点与途径及策略,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理论支持
    1、教材观。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材是学生系统高效有序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社会道德、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自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材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材料,但是它不是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可变更也不可选择的教学依据。
    2、新课程理论。新课程提倡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让教材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纽带,真正使教材成为老师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敢于打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挖掘每一节课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空间,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乐于观察,乐于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感到课堂不是学习知识唯一的途径。
    3、教学方法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
    4、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育的宗旨。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假设: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不同的题材与题材的文本,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等条件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合理的一系列的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二)研究目标:
    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主体性与能动性表现在创造性使用教学资源(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让教师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中“三维”目标的切入点,设计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程序,在尊重学生、尊重文本的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进而达到自能学习。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设计
    (一)研究内容:怎样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找准教学的有效切入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有效性的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行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
    3、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结合点。
    (二)方法设计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比较分析与提炼,来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项目内涵的认识,通过在行动实践中的不断检验来调整研究的方案,通过对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案例实施过程的分析和不断反思,为总结研究成果,提供并积累丰富翔实的依据。具体的方法有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研讨、专家引领、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
    五、研究阶段与研究任务
    本课题研究具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6—2007.11)进行文献研究,设计课题方案,开展教师新课程理论知识的现状调查分析,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
    第二阶段:(2007.12—2009.10)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重点进行教材解读与教学有效性的优秀案例审评,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2009.11—2009.12)认真进行调查和测试,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对课题实施的各种反馈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进行总结、鉴定。
    六、成果形式1.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集。。
    2.论文集。
    3.课题研究报告。
    4、学生优秀习作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有效教学研究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活用教材,提高读写结合有效性的课例研究》 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