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白渡桥

 

1856年建成的威尔斯桥(资料照片)

   
   1862年三月十二日,日本德川幕府用三万四千枚洋银,买下了停在长崎港,船龄八年,载重量358吨,原名叫阿米斯迪斯(Armistice)的帆船,改名成“千岁丸”后,决定在十四日以后的一个月内出发去上海,但结果到了五月二十九日才起锚,六月六日到达上海,至七月五日离开。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说这座桥:“名为新大桥,七年前因为古桥老化腐朽,即将倒塌,中国人没有能力再建,所以英国人修建了此桥。”也就是说,在威尔司桥以前,原本就有中国人造的大桥,所以威尔司桥为“新大桥”。《游清五录》还说:“上海新大桥,中央分为两部分,用铁链拉起板子,让大船通过,此板用一次英国人要收取一银元”。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峰洁的《上海见闻》也都说:“新大桥为英国人所建,桥中间可向两侧开启,闻唐船过,英国人收银元一枚后,方为开启。”1901年有地图标为“白大桥”。国和州学者张铁安,在《重建白渡桥碑记》中就写有“唐廷缔迹,白傅留踪”句。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见,悲喜交加。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下船后,白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岂料刘已会意,乃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吟罢相对开怀大笑。白又道:“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道:“平水季节能架木板浮桥也好。”那次,白居易着实在和州住了几日。后来刘禹锡为了志念,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又两年后的唐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调京都途经扬州时,正好白居易从东都也来扬州。两位老友首次同游扬州,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分外亲昵。刘不免又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个地名叫‘白渡’,架桥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桥’?”白安慰道:“将来总会生出一道‘地虹’来的。”于是把酒尽兴,不知所醉。当下,白就席吟赠一诗曰: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筷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即酬答一首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将杯酒长精神。斗转星移,唐废宋兴。宋代时,为便陆路通畅,当地人已在白渡口架起了简易木板渡桥,称之白渡桥。到清代中期,又在原木板桥基础上放置两艘小平板船,再在船上平铺坚厚的白板,成为真正的可分可合浮桥。这时已经兴旺的白渡桥的小集市,各行各业也随之蓬蓬勃勃发展起来。入民国,其商业发达、生意兴隆,列居南乡首位,涌现高达几十万元及百万元财富的八大家商户(即三王、三葛、一吴、一常)。1916年秋,八大家首倡建造3孔石拱桥。两年后,一座长达33米、宽5.3米、3个洞孔(中间洞孔较两边高出约1米,以利木帆船通行)的石拱桥——白渡桥竣工了。学者张铁安特为撰写碑记,以志盛举。白桥,白渡,在各地有很多,上海还有一个老白渡。

 

东方明珠电视塔内,有一个“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馆内一度曾展出过一件用铜铸造的“ 落成纪念牌”。它高40厘米,宽52厘米,上面均是英文,其大意是该桥由上海工部局(shanchaimunipalcouncil)所建,并介绍了桥的名称、设计者、承建公司、建造年份等,其中最醒目的、最大的文字是“gardenbridge”,直译的话,那应该称“公园桥”,不过当时我们中国人,均喜欢称其为“外摆渡桥”或“外白渡桥”。透过这座桥建立的曲折过程,一则可了解英租界及以后的公共租界,在市政建设方面的部分做法;其次可从中知道当时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是怎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又怎样通过抗争而获得部分的权益。另外,对当时上海滩上的西方人间的利益争夺,多少也会留下点印象。
让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威尔斯木桥的建立

上海在开埠之前,人、物过河都靠小木船运送,沪人称之为“摆渡”。乘这种船的地方叫做“摆渡口”,由“摆渡口”起讫点形成的摆渡线,从东往西依次叫做“头摆渡”、“二摆渡”(在沪语的称呼中,叫“念摆渡”)、“三摆渡”等。
十九世纪中叶,苏州河南北两岸辟设英美租界后,每天摆渡过江的人数和车辆日益增加,两岸间的交往就觉得非常不便。大约在1854年,英国人威尔斯(wills)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联合十余人,组织成立了一个“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soochow creek bridge company,分为125股,大约归12个股东所有),向工部局申请建造苏州河桥梁,不久就得到了工部局的同意。工程于1855121日动工,次年10月在靠近“头摆渡”的地方建成了苏州河上第一座木头桥,确切的位置,南端在今外白渡桥与圆明园路间,北端连着今吴淞路。桥长394英尺(12017米),宽16英尺(488米),总造价14500元,或说12000两。但据工部局18721012日的董事会会议记录:奥利佛工程师说“(该桥)名义上造价12000两,实际上只花了6900两。我这个估计是以耶松洋行、广达洋行和其他洋行所提供的资料为依据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以下简称《会议录》)第5册第580页)由于苏州河是上海与内陆航运的主要通道,每天有大量的船只出入苏州河与黄浦江,在筑桥时,上海道台就多次申明,该桥的高度必须保证船只在涨潮时能自由通过。而凭威尔斯公司的资本和能力以及当时的造桥技术,根本不可能建造一座非常高的桥,于是对桥梁作了特别设计,在桥的中间建一吊桥,无船时放桥通行人,有船时就升桥放船。这座由威尔斯公司营建的桥,早期无论中文名称还是英文名称,都叫作苏州河桥(soochow bridge)。官方文件中,1863年才见到“威尔斯桥”(wills bridge,也译为威尔司桥、威而司桥)的称呼。中国人有译作“威记桥”(weikee)的.

(二)桥梁的被租用和过桥税费的争议

威尔斯桥因系私人所建,目的就是从中谋取商业利益,因此过桥要收费,收费的标准肯定有过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研究文章中,就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行人过桥,每次五文,车辆加倍,同时发放过桥月票和年票,车辆月票每月白银一两,年票五两。不过据《会议录》、《申报》及《春申浦竹枝词》的记载:中国人过桥原来是交一文钱,1863718日,署上海县知县王宗濂出示告示,凡过吴淞江大桥之华人,每人加收一文(即每人出钱二文),以充洋商、桥主重修大桥之经费,其余轿担,仍照旧价。在《春申浦竹枝词》有这么一首词:


大桥一座作洪波,幸免行人唤渡河。
两文钱交方过去,济人原自为钱多。

外国人该付多少?1867年前,据说是15文。18704月,一个叫昂加尔麦索的西人写信给工部局董事会,控诉说,当他坐在一辆中国手推车上打算通过苏州河桥时被人拦阻,他被迫每过桥一次支付15文。(《会议录》第4册第699页)但这个15文是连人带车的,人单独过桥究竟要付多少,无法确知。假如车辆的过江费用是翻倍的话,那么一个外国人就应付五文铜钱,所收费用的名称有时叫过桥税,除了工部局雇员和穿警服的巡捕得以免收外,其余都要交付。这个做法引起了人们,特别是西人的不满;工部局因此就与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的董事长霍锦士商谈,要他提出或弄清楚苏州河桥业主倾向用什么条件,将该桥移交给工部局,霍锦士表示要求得到当时年收入(纯利润)的10%,让工部局成为大桥的承租人,可是又不愿意说出具体的数额,说什么:请允许我说明未经股东许可前,我确实不能随意公开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的账目,也不能随意说明为处理其资产而向他们建议的具体数额。(《会议录》第2册第463页)这等于要工部局先开一张空白支票。经数年多次书信来往后,1867年工部局工务委员会认为:发现靠资助收集足够的金额来支付修理和改进租界周围道路费用以及免收西人及其车辆过苏州河桥的通行费是不可能的,故本委员会被迫放弃了去年租用该桥的想法。兹附上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经理霍锦士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的数额已经纳入下个年度的预算之中。(《会议录》第3册第572页)
霍锦士的信中内容是:我不得不说明苏州河桥梁公司愿意重申去年43日的提议,即:对西人免收该桥的通行费每年总额1971两可预付,作为对这项特许权的补偿。(同上)就这样,工部局从186741日起(工部局将每年的41日至次年的331日,作为财政年度),以西人过桥代偿费的名义,每年付费1971两,获得了西人免费过桥的权利。真是很奇怪的做法,这个不就是租用吗?到18698月,工部局和霍锦士再次谈判,这次就很明确地用租用字眼。
(工务)委员会已与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就改变西人使用该桥通行费的办法进行了谈判,实施办法如下:
a
.由工部局租用十年——租用日期今后由桥梁建筑公司发出通知——苏州河下游的桥梁(威尔斯桥)的租费为每年1500两银子,每半年付款一次。
b
.如果英国政府同意在英租界一边的黄浦花园上岸,则桥梁建筑公司将立即订购一座所述规格的钢制桥梁,到货后立即将其安装在平面图所示的位置上,平面图已提请工部局审阅。这座桥梁的位置与虹口的熙华德路相对。
c.
工部局建筑引桥,但桥台除外。
d
.要在桥梁上架设电报线,越过桥梁,不收任何费用。(《会议录》第3册第724页)
不管怎么说,这些做法对租界的华人是不公正的。工部局付的费用来自租界的公众,理应每个公众都有相同的权益。可是在这里,只有穿警服的华捕可以免费过桥;工部书信馆经过交涉,从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处得到了一张一名华籍员工(苦力)的免费过桥券。工部局还用银20两向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购买一张过桥代偿券(年票),使所有工部局雇用的华籍职员等在1870年内免费过桥,至于西人雇用的华人,其过桥费就由雇佣者和桥梁公司自行商谈解决。

1872年《申报》创刊,于是就有了中国人不平的记载:“上洋苏州河大桥为西人所创建,凡华人过往者,必须纳钱二文。不纳则不许迳行,西人则否此。倾闻数日前华人各公所已遣人至工部局,向其理论。有至下次工部局聚会时,华人过往此桥与西人一例,概不取钱之语。现在各公所已捐资,置一义渡在北京路情和码头停泊。倘工部局不允所请,则将添义渡五只,以便华人来往不复过此桥矣”。(三月二十七日)而据威尔斯桥方面的申辩,则说是外国人经过该桥原来也出钱的,而且出得比中国人多,每次要15文;不过外国人跑来跑去,往往不带零钱,而且在上海的外国人都有实数可查,所以外国人过桥费用,由工部局总付1500两,并说这大约是从1870年才开始的。

(三)威尔斯木桥的收购和新木桥的建成

威尔斯桥的建造质量本来就不怎么样,1860年时在一次高潮汛以后,木桥有一部分发生坍陷;1863年桥的一根主要支柱损坏;1864年年初,桥梁公司经理詹姆斯·霍锦士就桥梁安全问题发出保证:“或许不少胆小的行人骑马的人最近听到苏州河桥不安全的谣言而惊恐不安,我借此机会声明,该桥经过彻底检查,公开宣布保证交通的绝对安全。所以,公众中大可不必为之惊慌。”(《会议录》第2册第467页)而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使用,木桥确实有些问题,连桥面都出现了倾斜现象,工部局曾多次通知桥主,要求其立即予以处理。18714月,桥主着手另建一座大铁桥。可是因为工程上的疏忽,513日“下午六时,桥东两铁柱塌下”,桥身一部分便沉到吴淞江里去。大铁桥未曾造成,留下一半和“废铁桥”名声,而桥梁公司对原来的木桥又不愿花钱大修。”另一方面,工部局,也许因为中国人方面的不平之鸣,以及私人添设义渡和渡船仿佛有失脸面,加上和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在过桥费用谈判上的不愉快和收购木桥的不成功,同时又受到公众的普遍不满,于是决心采用较强硬的措施,“或者打桩建造新桥来解决专营权的问题,或者开办免费摆渡”。(《会议录》第4册第554页)1872814日,董事会决定执行56日纳税人会议的决定,在苏州河靠近河口及石路桥附近建立免费渡口。《申报》1872年十月十三日(公历1113日)刊登工部局告示:“于苏州河面离大桥(威尔斯桥)西数十步地方,设立义渡一座,以便往来过客,不费分文,坦然行走。甚为简便,今已开渡。”同时抓紧对威尔斯桥等的收购。

为什么工部局非要收购这座已破烂的旧桥?难道造一座新桥不是更便宜和方便吗?这个就要牵涉到威尔斯桥的专营或专利权问题。威尔斯桥桥主声称,他们造桥是得到了上海道台的特许,准其专利25年(据《申报》1872年的记载是30年专利,不准别人在这里另造桥。而根据《会议录》,应是25年)。虽然许多西人,包括1868年时的美国驻沪领事西华公开不予承认这种专利权,工部局法律顾问也抱这种看法,但是牵涉到十几位股东的实际利益,一旦上告到英国伦敦的法院,打起官司来,对工部局来说也是一件麻烦的事。因此工部局通过开设免费渡口和搭建浮桥来平息人们的不满,同时也以此来对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施加压力;此外,还为收购作了形式和钱款上的准备。18721012日工部局会议上决定:“兹准予授权董事会以4万两之价格收买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全部财产与权益,从本月起一个月内付清,以上海纹银付款。并再授权董事会为此事发行市政公债来筹集资金,自发行日起五年至二十年内还本付息,年利不超过8厘。”1015日,该决定获得了纳税人会议的通过。10月底,桥梁公司与工部局达成了移交公司一切权益的协议。187337日,威尔斯桥、废铁桥以及桥梁公司其他的一切财产和权益全部移交完成。728日:一座长385英尺(117425米),宽40英尺(1220米),两边并有7英尺(2135米)宽人行道的木桥竣工。此桥由工部局委托英商耶松公司设计建造,使用新加坡出产的马拉伐硬木,花费12500百两银子。附近的威尔斯桥在6月份时,“由于公众看起来并不注意'车辆在该桥上往来不安全’的通告,(工部局)命令工程师关闭该桥。”(《会议录》第5册第636页)814日,接受了申园(shen yuorg,)以白银610两的代价购下并拆除此桥的投标。废铁桥则以7500两的价格给了耶松公司。由于新桥的投资费用比较充足,加上筑桥技术和能力也比原先强许多,新桥不再设吊桥,桥身已提高到足以通过航船的高度。新建的桥因位于刚建成的外滩花园之侧,该桥就被叫做“花园桥”(garden bridge),但上海人则把它叫为“外摆渡桥”。如1923年出版的《上海指南》在介绍“西人花园”(即外滩花园)时讲“园在外摆渡桥畔,临黄浦。”何以称它为“外摆渡桥”呢?很多人以为该桥的位置是在头摆渡的东侧,只能称之为“外”;如果是在西面,可以叫“二”或“三”等摆渡桥,也可称“里摆渡桥”。新桥的建造,一方面是威尔斯桥破烂不堪,“木桩、纵桁、斜撑与其他木料统统一塌糊涂,很多都己完全腐烂了”,另一方面,“纳税人会议的意图是废除令人厌恶的过桥税,保证两租界之间自由通行。”(《会议录》第5册第570页)因此新桥建成后人、物过桥就不再收费了。(《近代上海大事记》第299页)在一份1917年的《上海英租界分图》上,该桥标着“外摆渡桥”;但是北岸的有轨电车候车点叫作“外白大桥”,可见当时人们还同时使用两种叫法。由于在沪语中,外白渡桥的叫法比较顺口,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摆渡桥就逐渐少用了。但大桥,白大桥的称呼,难道与白桥没有关系吗?

(四)钢桥的建成

把外摆渡桥建成钢桥的想法,早在1872年时就有。那座铁桥坍塌后,工部局曾想利用留下的部分。18721012日工部局董事会会议上:总董颠地问:“奥利弗先生,我们把您请来是想问问苏州河上架设铁桥的问题。

你能不能把就现有状态改成对称形式?要花多少钱?因为你知道,假如桥成为一个刺眼的东西,充其量也是个丑陋建筑物,可能工部局最好还是放弃把它接受过来的念头。”工程师奥利弗回答说:“恐怕这座桥无论怎么说也是个丑陋的建筑物。”颠地追问:“要花多少钱呢?”董事费隆也问道:“你认为如果花上16000两银子,这座桥能用吗?”奥利弗:“是的,有那么些钱就够了。”颠地:“那就是说,假如我们花z5000两买下桥,你再花16000两桥就能用了。”奥利弗:“是的,桥能用了。但我业已报告过这将'缺乏和谐感,完工之后就出现一座补补钉的、拉得紧紧的具有病态的建筑物。’同时,与此桥有关的工程将是一件棘手的工作,对此我坚决反对。”费隆:“要点在于,能不能把桥梁改建得十分对称,使董事会能向纳税人会议推荐。”考利尔董事此时指出,奥利弗先生必须准备对他的回答负全部责任,因为董事会没法带着承担责任的建议去开会,此建议将以奥利弗的专业知识为依据。他必须非常肯定地为此事的一切后果负责。奥利弗毫不迟疑地同意了,他敦促董事会在此桥归他们所有时将它作为废铁卖掉。墨莱董事似乎有些不甘地问:“真的毫无用处了吗?”奥利弗:“正是这样,这座桥确实能造起来,发挥桥梁的一切功能,但它是一座难看的建筑物,而费用则和建造一座漂亮的新桥完全一样。”费隆说:“听了奥利弗先生的意见之后,我认为我们断然不能向大会推荐。”结果,工部局放弃了利用部分剩下的铁桥的想法。
1889
年,工部局工务处采了个叫梅恩(cmayne)的新人。他一上任,便想着手办几件惊人的大事,其一便是计划改建“外摆渡桥”为钢桥。为了计算桥面的载重力起见,特地在那年6141516那三天,统计过桥车辆人马之数。据说那三天之内,从上午八点钟到下午八点钟为止,过桥的有:

马车:1633
黄包车:20958
货车:22
小车:2759
轿子:27
马:38
步行西人:1645
步行华人:33666
(按当时还没有汽车电车)

然而改建钢桥,直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开工,改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通行电车。早在1873年,关于有轨电车路线的话题就在工部局提起过;1895年时,有在上海开通有轨电车的申请报告。
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053月,上海公共租界才实施。当时为铺设轨道、开通电车一事进行招标,有四家公司参加投标,最后(勃勒虚电气公司)brush electric compony中标。1906年开始兴建从杨树浦沿外滩到南京路的电车,外摆渡桥是必经之路,原木桥不可能通行电车,于是开始将旧桥拆除,重建新桥,钢桥由工部局委托霍华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承建,于1907年底建成,1908114日,外白渡桥电车轨道建筑竣工,正式通行。

该桥是我国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所有钢材料均由英国进口,桥的钢骨是英国克兰佛兰桥梁公司(cleveland bridge companyengland)所制造的,整座桥梁的技术和工艺也是由英国人完成的。专家介绍,用现在的眼光看,这种钢材质量已不是最好的,建造过程中采用的铆接技术也早已被淘汰。但外白渡桥作为当今中国惟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式桥型,留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极具文物保护价值。就从当年建成起,在此后几十年中,一直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的骄傲。

该桥经过多次的维护大修,就解放后,从1951年到1991年,曾六次大修;现在的数据是:桥长10424米,宽1840米,面积1918平方米,荷载等级为20吨,最大载重可达150吨。为了维护和保养好百年外白渡桥,市政专家已制订了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和安全监控的措施,还对过往的车辆吨位进行了限制,15吨以上的重型载物车辆,特别是集装箱卡车已不允许在外白渡桥上通行。

 

1872年建成的公园桥(资料照片)

当时的花园桥(外白渡桥前身)(资料照片)

1906年正在架设中的外白渡桥(资料照片)

1930年代的外白渡桥和虹口公共租界

说白渡桥还必须要提一提“头摆渡"

在近代以前,苏州河上并没有渡桥,需以摆渡过河,于是河边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渡口。当初苏州河北岸只有“虹口”和“引翔”(引翔港:长阳路双阳路口一带)是最早形成的镇市,所以当时最早的渡口就在苏州河东入黄浦江处——约在今天的乍浦路桥东侧。

1880年代 头摆渡原址附近的样貌

头摆渡桥和二摆渡桥之间的苏州河北岸(资料照片)

这个渡口是康熙十八年(1679)设立的“头坝义渡”。渡口及其附近的地方被叫做“头摆渡”、“摆渡口”或者“头坝渡”。

后来在头摆渡的两面又出现了第二个摆渡口,位置大约在今江西路、河南路之间的苏州河边,于是这个渡口和周边都被叫做“二摆渡”或里摆渡

1920年代 头摆渡原址附近的样貌

头摆渡桥和二摆渡桥之间的苏州河北岸(资料照片)

但是随着后来桥梁的建成并被广泛使用,渡口和地名头摆渡”、“二摆渡”就逐渐消失了。

不过直至今天,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地区仍有一条叫做“头坝路”的小路。“头坝”与“头摆(渡)”谐音,此路就是因原来此地的“头摆渡”(头坝义渡)而得名。该路南首在筑路前,就是渡口的所在地。因为有了渡口之后,便逐渐形成了头坝路的雏形。

路名起源另一说:“头坝”名字源于此地原有的吴淞江(苏州河)口第一条拦水坝。

不过无论名字到底是从何而来,该路都是虹口区最早开辟的道路之一。现在由于房产开发,头坝路只剩小了短短二三十米的一小段。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和原来的“头摆渡”一样,从上海人的记忆中消失。

现在仅存的一段头坝路

另外,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的《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中收录了原藏于四明公所的 《头摆渡码头、百官船户兰盆会助款入四明公所碑》中记:“窃吾船户、百官两帮,向在头摆渡为业……”

说明头摆渡当时操渡船业的有“船户”、“百官”两帮。现在虹口还有一条小路“百官街”,这个路名很可能是得名于头摆渡的百官帮渡工。

今天的百官街

头摆渡桥、二白渡桥、三白渡桥:

外滩跨苏州河大铁桥“外白渡桥”是上海的一大标志,上海人习惯叫做“白渡桥”或“头白渡桥”。把此桥以西的第二座桥——乍浦路桥叫做“二(念)白渡桥”、第三座桥——四川路桥叫做“三白渡桥”。

今天的头白渡桥、二白渡桥、三白渡桥

现在外白渡桥被叫做“头白渡桥”,但是以前并非如此。因为在不同的年代“头白渡桥”等所指的桥是不同的。

1937年为纪念英皇登基,外摆渡桥顶加上了两颗皇冠

光绪二年(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绘地图确认:该图中今外白渡桥处标注为“大桥”,乍浦路桥处标注为“头摆渡桥”;“江西路桥”(自来水桥)和“河南路桥”均标为二摆渡桥和三摆渡桥。

1876年《沪游杂记》中的绘地图

但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上海城厢租界全图》则略有不同,外白渡桥仍标示“大桥”,乍浦路桥不见了(估计当时拆除),四川路桥处标为“头摆渡桥”,江西路桥标示“二摆渡桥”,河南路桥处则是“三摆渡桥”。

这说明至少在1885年前,外白渡桥的名字还未正式使用。

1930年代上海地图(内容可能是1915年前后)

1883年出版的《淞南梦影录》中记:“东洋茶社者,彼中之行乐地也。昔年惟三盛楼一家,远在白大桥北。”

20世纪初,逐渐以现在的外白渡桥作为苏州河口的第一座桥,因此乍浦路桥和四川路桥就变成了“二白渡桥”和“三白渡桥”了,此种称法一直沿用至今。

1920年代的旧二摆渡桥(今乍浦路桥址)(资料照片)

1920年代前方的旧二摆渡桥正在拆除  新桥(乍浦路桥)已经开始施工(资料照片)

最后我们来谈谈早已消失的二摆渡桥——自来水桥(江西路桥)。

提到江西路桥,很多朋友都说不知道,就连一些老上海也不清楚。讲起“自来水桥”这个名字就更陌生了……

南北向的江西中路和江西北路被苏州河所隔断,就在这段的河上曾经有过一座“二摆渡桥”。原来的二摆渡桥是1873~1876年建立的六孔木,当时头摆渡桥是今乍浦路桥,三摆渡桥是今河南路桥。

1920年代的自来水桥和苏州河北岸的样子

当时河滨大楼还未建造(资料照片)

1882年公共租界英商自来水公司在杨树浦建成(今杨树浦水厂前身),由于苏州河所隔,自来水无法直接送到浜南(苏州河以南,以北称“浜北”)的租界,于是水厂选定在江西路河段建过江的水管。

当时将旧桥拆除重建,桥身两侧装有水管。公司在桥南建了一个水塔,过江的自来水一部分被抽到水塔上。据说今天江西中路苏州河边的大多是上海自来水公司的产业,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

自来水桥(江西路桥)和水塔(资料照片)

1930年代的二摆渡桥和左侧的河浜大楼(资料照片)

由于江西路桥是为了自来水而重建的,桥上又有水管,所以就被叫做“自来水桥”。1942年,自来水桥被日军拆毁。此地并非交通要道,所以后来也就没有重建。

不过据说解放初这里还有两根很粗的自来水管,直至苏州河南的自来水由南市水厂供应后,河上的水管才被拆除。

今天的江西路段的苏州河

当时二摆渡桥和自来水桥(江西路桥)的半点痕迹都找不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区)苏州河(吴淞江)上的桥梁
终于知道为什么叫“周家桥”了,这么多桥你走过几座?
苏州河上的桥
上海《苏州河上的桥》邮资机戳26枚于2022年3月8日起启用
桥与苏州河
看懂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