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升迁次数最多的官员

他是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编辑(总裁官),在他从政的53年时间里,一共升迁了28次,是历史上升迁次数最多的古代官员。他做遍了整个清朝除兵部以外的所有要职,比如曾做过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这在清朝的汉人高官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他就是大清名相——陈廷敬。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身为帝师,陈廷敬是个严师。

康熙帝八岁的时候,陈廷敬任户部尚书,主管钱物。有一天,他歪着脑袋对陈廷敬说:“陈老官,借给我一些钱吧。”陈廷敬问:“万岁,你要钱干什么?”康熙说:“随便玩吧。”陈廷敬说:“万岁要钱花,等我领了俸禄借给你。”康熙哼一声说:“你的俸祿能有几个钱,我要国库的,有个三万,五万两,才能痛痛快快地玩几天。”陈廷敬说:“国库的银朝廷有规定,谁也不能挪用。万岁,为臣不敢借给你啊!”康熙生气了:“那你走!”陈廷敬说:“臣遵旨!”他退了几步扭过头来正要走,听见康熙说:“什么不能挪用,明明是觉得我没有亲政,看不起我。等我亲政以后砍你的脑袋!”陈廷敬不敢说话快快退下了。

六年后,康熙亲政,他把这件事忘了,可陈廷敬却仍然记得,几次请辞。康熙说:“那是我还小不懂事,你做得对!”

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在掌管户部期间,陈廷敬曾爬梳积弊,令钱法一清。他发现,当时一些奸商纷纷毁钱铸铜,使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基石,于是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维护币制稳定。

陈廷敬除了为官清廉、倾心国事之外,还编著有多部书籍。除个人的诗、文集外,陈廷敬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其中,《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陈廷敬病危,康熙皇帝遣太医前往诊视。四月病卒,终年73岁。康熙率大臣侍卫奠洒,并令各部院满、汉大臣前往吊祭。康熙皇帝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

康熙的重臣少有善终,高士奇被斥退回原籍,徐乾学去官之后抑郁早逝,索额图身死囹圄,隆科多盛极而衰,明珠被削权,鳌拜被囚死。唯独他是一个例外,乞归之后仍被康熙召回,老死相位。

陈廷敬死后,除了留下一部经典《康熙字典》外,还留下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那是他的故居,它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如今,皇城相府已成为广大游客凭古吊今的胜地。

(摘编自《今日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升迁次数最多的古代官员:升迁28次
米舒:陈廷敬之稳
「三晋名人」“老成”相国陈廷敬
专 栏 | 郝敬明:那城,那村,那座山
康熙的老师,大清重臣陈廷敬!一生有多牛
康熙在位61年,他从政53年,升官23次,《一代名相陈廷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