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第一续书 是“末世自悼”还是“幻灭呓语”

(一)将“吞声饮恨” 化作“虚幻圆满” “异样”续书非真“悟”

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出现的《红楼梦》续书,约有三十部,数量虽多,但质量却并不见佳,续者多从读者心理着眼,以对完美人生作虚幻构建的方式来弥补审美体验的缺陷。

钱塘名媛、“吟坛宗主” 沈善宝在《红楼梦影序》中,就曾对此现象作过评述:

(沈善宝画像)

“海内读此书者,因绛珠负绝世才貌,抱恨夭亡,起而接续前编,各抒己见,为绛珠吐生前之夙愿,翻薄命之旧案,将红尘之富贵,加碧落之后仙姝。”

《红楼幻梦序》中,花月痴人的一番“解悟”,更是这“吐生前之夙愿,翻薄命之旧案”的最好注脚:

“凡读《红楼梦》者,莫不为宝黛二人咨嗟,甚而至于饮泣......(默庵)曰:子曷不易其梦而使世人破涕为欢,开颜作笑耶?余曰:可,于是幻作宝玉贵,黛玉华,晴雯生,妙玉存,湘莲回,三姐复,鸳鸯尚在,袭人未去,诸般乐事,畅快人心,使读者解颐喷饭,无少唏嘘。”

在这三十余部《红楼梦》续书中,《红楼幻梦》、《红楼梦补》、《红楼圆梦》等,正是其中的代表——

六如裔孙《红楼圆梦》所谓:

“《圆梦》一书,令黛玉复生,宝玉还家,成为夫妇,使天下有情人卒成眷属,不亦快哉 。”

郑师靖《续红楼梦序》“遂使吞声饮恨之《红楼》,一变而为快心满志之《红楼》,抑亦奇矣” 之论,也同样是以虚幻圆满作续书的路数。

(二)“题咏之作” 或有可观 《乳燕飞·读红楼梦》已负奇气

清人对《红楼梦》的题咏之作,相较于小说续书而言略有可观。

作者既有男性文人,如沈谦、叶崇仑、邹弢等;也有闺阁女子,如熊琏、金逸、钱守璞、吴藻、胡慧珠、沈善宝等。

题咏者众,对《红楼梦》的解悟也各有不同,但多是针对剧中某一人物或某一情节发抒感慨。 沈善宝《读戏作》即是这样的代表,虽亦言愁,但终归淡雅凝滞,不负奇气

然而,能从根本精神上承续原书的题咏却不多,戏剧《乔影》的作者吴藻,正是这为数不多的真承续者之一,其《乳燕飞·读红楼梦》笔端生恨,无限荒凉,将 “成谶诗语、痴儿说梦” 都付诗笔

(浙江省博物馆藏吴藻像)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騃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语向苍菭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薶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

在吴藻眼里,一切尽是苍凉,人世幻灭之感极其浓郁。这与《红楼梦》中繁华皆过境、有情终成空的惨淡境况十分一致,也与原小说对心灵深处孤绝幻灭的呈现相吻合,“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薶香故冢”是词人的生命长啸,更是清代才媛的命运哀歌。

(三) “吟坛宗主”沈善宝辨明众书 力推《红楼梦影》

《红楼梦影》,满洲镶蓝旗人、贝勒奕绘侧福晋顾太清所作。此书虽也点染挚情,甚至还有对人生顺境与和美未来的期待,但根底里却又处处渗透着彻底的虚无与绝望的悲凉,打上了末世自悼的烙印,成为《红楼梦》真正意义上的“续书”。

(顾太清画像)

顾春好友,钱塘闺秀沈善宝曾(西湖散人)在序中将此作与其他续书区分,指明《红楼梦影》“揣摩酷肖,即荣府由否渐亨,一秉循环之理,接续前书,毫无痕迹,真制七襄手也”,是对《红楼》一书最好的续笔,论曰:

海内读此书者,因绛珠负绝世之才貌,抱恨夭亡,起而接续前篇,各抒己见。为绛珠吐生前之夙愿,翻薄命之旧案,将红尘之富贵加碧落之仙姝。死者令其复生,清者扬之使浊,纵然极力铺张,益觉拟于不伦。此无他敌,与前书本意相悖耳。

今者云槎外史以新编《红楼梦影》若干回见示,披读之下,不禁叹绝。前书一言一动,何殊万壑千峰,令人应接不暇;此则虚描实写,旁见侧出,回顾前踪,一丝不漏。至于诸人口吻神情,揣摩酷肖,即荣府由否渐亨,一秉循环之理,接续前书,毫无痕迹,真制七襄手也。且善善恶恶,教忠作孝,不失诗人温柔敦厚本旨,洵有味乎言之。

    余闻昔有画工,约画东西壁殿,一人不知天神眉宇别具风采,非侍从所及。画毕睹之,愧悔无地。此编之出,倘令海内曾续《红楼梦》者见之,有不愧悔如画工者乎?信夫前梦后影并传不朽,是为序。

    咸丰十一年,岁在辛酉,七月之望,西湖散人撰。

沈善宝指出,顾春续笔优胜于他作,是对《红楼》原书精髓的承续,也借此批评海内续笔者,“为绛珠吐生前之夙愿,翻薄命之旧案,将红尘之富贵加碧落之仙姝。死者令其复生,清者扬之使浊,纵然极力铺张,益觉拟于不伦。” 以文字的虚饰来掩盖内心的失落与粉饰伤怀,是 “与前书本意相悖”

(四)《红楼梦》真正意义上的“续书”——《红楼梦影》

考察顾春《红楼梦影》,前半部分写宝玉在毗陵被贾政所救,除去僧道而还家,后与贾兰同中进士,又娶袭人、莺儿为妾,宝钗也为之生下一 子,不仅如此,贾府也家道兴旺,贾政也拜了相,诚然一副人丁兴旺、富贵堂皇的光景。

因此,曾有人认为,作为贵族妇女的顾春,没能摆脱阶级的局限,也没能摆脱传统大团圆的格局,从本质上讲是不愿看到本阶级行将灭亡的必然趋势。

但这评价似有失偏颇。

小说前半部分,确有不少点染之笔,似与《红楼幻梦》、《红楼圆梦》、《红楼梦补》并不二致,都以虚幻圆满慰藉伤感愁怨。然而,当第二十四回“指迷途惜春圆光,游幻境宝玉惊梦”一出,我们才清醒地看到,那前半部分的“详笔”,实都是痴人说梦的自嘲,也隐含着对世人追求短暂精神麻痹的讽刺。这一笔调与第二十四回“游幻境宝玉惊梦”形成鲜明的内在逻辑关系,乃是顾春“独步艺境”的呓语, 恰恰不是作为贵族女子摆脱不了的落后思想。

第二十四回,也是小说的最后一回,宝玉游太虚幻境写得最为精妙:

    正北上一座红楼,几段朱栏,只见钗、黛、云、琴凭栏谈笑。宝玉笑道:‘原来都在这里,你们到这神仙境界来逛,也不叫我一声!’只见他们站在上面笑着招手,意识竟是叫他上楼的光景。把个宝玉乐的手舞足蹈,走进房去寻找楼梯。把五七间的屋子都找遍了,也没找着......忽然一阵狂风,吹的二目难睁。把身子伏在地下,俟风过了,睁眼一看,那里有红楼碧户!却是惨凄凄一片荒郊,有许多白骨骷髅在那里跳舞。宝玉吃了一大惊,却也不知是真是假。

(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的描写,接续《红楼》思路,将凄凉的人生悲情推向极致,宝玉在精神上的彻底虚无,正是太清在不惑之年的真实心境。

其《雨窗感旧》一诗中这样写道:

最难解处是萦牵,往事思量在眼前。小院连阴成积潦,幽窗兀坐似枯禅。书能如心促短年。 回忆旧时诸姊妹,几游宦海几归泉”。

诗下更记沈善宝离世前与其彼此依恋、互订来世之盟的感伤场景:

“余五月廿九过访,妹忽言:‘姊之情何以报之?’余答曰:‘姊妹之间,何言报耶?愿来生吾二人仍如今生兄弟。’余言:‘此盟订矣。’相去十日,竟忽忽长往,能不痛哉!”

《红楼梦影》中“太虚幻境”的落幕,又何尝不是顾春在暮年对人生幻灭的真切体验。

一部《红楼梦影》,总13万字,24回,着笔时间从四十岁寡居开始,直至六十余岁完成,前后持续二十余年,顾春立足己情、尽力点染,以其手中之笔摹写心灵的幻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影》的摅写,正是她文学思想中重情、重真因素的体现,既含 痴人说梦的自嘲,又是繁华过境、世情成空、孤绝幻灭的命运哀悼,是《红楼梦》真正意义上的“续书”!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为何以“女娲补天”开始?女娲为何要多炼一块顽石?
红楼梦里宝玉的三次梦境,每一次都不简单!
红楼人物:来到人间太悲催
“诗画品红楼”2022年12月份征稿通知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续红楼梦》·秦子忱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七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