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始作俑者是谁?
 

《红楼梦》中的人物,曹雪芹总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字为其定位,例如“敏”探春,“慧”紫鹃,“巧”金莺等等。书中的薛姨妈,作者给了一个“慈”字。然而这个“慈”字并非字面意义那么简单,它既有作者对薛姨妈为人处世的肯定,也包含着对她玩弄心机的讽刺,其中还能窥见薛姨妈在传播策略中的一种技巧。

薛姨妈并不姓“薛”,她本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小姐,和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一母同胞,后来嫁到薛家,所以红楼梦中人都称她为“薛姨妈”。薛姨妈其实姓王,为什么作者不设计称呼她为“王姨妈”呢?依我的理解,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薛姨妈三从四德、恪守妇道以及为人处世的肯定。在《红楼梦》时代,女孩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完美“妇德”的彰显。曹雪芹让薛姨妈改姓薛,就体现了一个“从”字。我们不能用现代社会的眼光去审视“三从四德”,更不能用当今“女性权义”去评判“红楼妇道”的对与错,因为在那个时代,薛姨妈这样做,不但没错,反而是一种美德。

自从薛姨妈的丈夫去世之后,就由她一人带着一双儿女操持、经营着偌大的家务,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极其不容易。她的女儿薛宝钗性情豁达,端庄贤淑,为人处世随分从时,无人不赞叹。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描写薛姨妈如何打理、周旋人际关系,但是从她女儿身上似乎能窥见她的影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用此句式如法炮制,我们也可以说:有其女必有其母。同样一个“慈”字,为什么在曹雪芹笔下既有“肯定”又有“讽刺”呢?这看似矛盾,却又顺理成章。因为薛姨妈一切行动、思维都被一层“慈爱”包裹着,当她处心积虑,玩弄心机之时也被“慈爱”美化着。就薛姨妈的行为理念而论,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美其名曰“具有薛姨妈式特色”的传播技巧。

“金玉良缘”是薛姨妈的杰作,在《红楼梦》中,薛姨妈始终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进行着她的传播。“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是《红楼梦》的中心议题,同时这也构成了一种对比,对比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有人为与天然的对比;有前世与今生的对比;有至情与至理的对比;有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有爱情与婚姻的对比。在众多的对比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是“真”与“假”的对比,这是一切对比的前提。

就真假而论,“木石前盟”是真,“金玉良缘”是假。在《红楼梦》开篇的神话中就孕育诞生了“木石前盟”,这一点无人可以否定。然而“金玉良缘”完全是人为制造,它的主要设计与传播者就是薛姨妈。

薛姨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为自己的女儿寻找一个好的归宿。第二,看着家道逐渐衰落,希望通过与豪门联姻而起死回生。第三,亲上加亲,知根知底;郎才女貌,天设地造。从这三点来看,很难判断薛姨妈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而且这也并不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把眼光集中在薛姨妈对“金玉良缘”分众传播的技巧上来赏析。

美国的传播学家H.拉斯维尔曾经提出传播过程有五大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这就是传播学中著名的“五W模式”。在信息的传播中,首先分析、定位受众是比较关键的一步,这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和传播的目的。什么叫“受众定位”,就是明确传播的对象。往简单了说,就是你的信息要传给谁。

对于薛姨妈来说,传播“金玉良缘”的信息,受众定位有四个群体阶层。第一个群体阶层是“自家人”。薛姨妈创造“金玉良缘说”,首先要让自己家人知道,并且相信这一论调。在这一点上,《红楼梦》中有直接的证据。薛宝钗的金锁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的第八回。因为宝钗生病,贾宝玉过来探望,薛宝钗趁此机会细细观赏了贾宝玉从娘胎里带来的“五彩宝玉”,并反复咏读上面的字迹,这时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听见了,主仆两人便有了对话,书中这样写道: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段文字透露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薛宝钗也有类似的器物,并且有字,还能和贾宝玉的凑成一对。二是这种器物薛家人众所周知,丫鬟也不例外,而且很熟悉,否则不识字的丫鬟一听是不会知道的,何况还能辨别文字的虚实对仗。在贾宝玉的再三央求下,薛宝钗拿出了自己脖子上的金锁。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在这段文字中,薛宝钗的表情很有意思,她打断了莺儿的话,为什么要打断,因为她知道后面的话是关于女儿家的隐私的,怎好意思当着一个男孩子说呢!而且这个隐私还和跟前这个男孩子有关系。到底是什么话,曹雪芹埋下了一个伏笔,一直到第二十八回才略有透露“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些信息,薛家人都是知道的,就连薛蟠都烂熟于心,书中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后,薛姨妈和薛宝钗都怀疑是薛蟠暗中“使坏”,于是就责备他,谁知道薛蟠被冤枉了,便对薛宝钗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我们且不论此时的薛蟠说这样的话合不合适,有没有伤害到薛宝钗,仅从其中透露的信息来看,他对“金玉良缘”也是了解的,而且明白无误,当着薛姨妈的面指出,这是母亲和我说的。所以从上面这些证据来看,薛姨妈在薛家已经把“金玉良缘”的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了。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传播受众首先定位在“自家人”,其实这是她的一种传播策略和方法。首先要让自己家人从思维的潜意识中肯定这一点,只有自家人肯定了这一点,才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人。其次,她一个人的传播,其能力和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发动大家一起传播才是扩大传播途径的最好方法。从上面的例子来看,这一层面的定位与传播,效果甚佳。

薛姨妈传播“金玉良缘”的信息,受众定位的第二个群体阶层是“贾府的高层领导”。这一阶层非常关键,最终目的是否能实现,也取决于这个阶层。“贾府的高层领导”主要是指王夫人和贾母,自从薛姨妈客居贾府以来,她早就看出,对于贾宝玉的配偶选择,贾母是比较偏向林黛玉的。如果直接做贾母的思想工作,有风险,可能适得其反,一番审时度势之后,薛姨妈把工作的重心偏向了王夫人。王夫人虽然不是贾府的最高领导,但是她的女儿贾元春贵为皇妃,如果给她表明了意思,一道懿旨,贾府中人无人不依,也不敢不依。这一招不到万不得已,薛姨妈是不会用的。做王夫人的思想工作,主要考虑到她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姐姐,传播信息也可以直截了当,所以《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就有这样的文字:“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经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可见薛姨妈对王夫人传播“金玉良缘”的相关信息是赤裸裸的,她明明知道贾宝玉衔玉而诞,还偏偏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不是暗示,这完全就是明话。你可能会疑问:在那样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薛姨妈在没有来贾府之前,完全有可能不知道贾宝玉是衔玉而诞的。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衔玉而诞”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京城内外早就风传开了,四大家族信息来往是非常紧密的,这样的奇事还能不知。想必亲戚间,书信来往也会提及,正因为如此,就连林黛玉在家的时候,就听她母亲说过,她表哥的奇闻。所以薛姨妈在这一点上装疯卖傻,就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了。薛宝钗本人的为人处世深得王夫人喜爱,所以对于王夫人来说,无论是主动接受“金玉良缘”的信息,还是被动接受,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她内心已经认可了这样的“传说”。薛姨妈对于这一个阶层的受众定位与信息传播,其实施效果也甚佳。

薛姨妈传播“金玉良缘”的信息,受众定位的第三个群体阶层是“贾府中的仆人”。广大群众的言论,其影响力是相当强大的。如果掌控了群众舆论的方向,往往能事半功倍。薛姨妈深知这一点,于是对于“金玉良缘”的传说,在她的调控和鼓吹下,贾府众人无不奔走相告,所以传播效果还是甚佳。

    薛姨妈传播“金玉良缘”的信息,受众定位的第四个群体阶层是“木石前盟”,其实准确的说,是针对林黛玉一个人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贾府众人无人不知。这也成为了实现“金玉良缘”最大的障碍。薛姨妈的传播手段总是那么老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林黛玉来讲,她早就知道了“金玉良缘”之说,并且为此伤心、生气乃至于惊恐,紧张,在《红楼梦》中这样的故事情节不在少数。从这一点上看,信息是传播到了的,也发挥了作用,但是还不够,薛姨妈还要从林黛玉的内心去解构她所信赖的“木石前盟”。最典型的例子在书中的第五十七回,其回目为“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薛姨妈和薛宝钗纷纷来到潇湘馆看望林黛玉,首先薛姨妈给林黛玉传递了一件喜事,邢岫烟和薛蝌定亲了。林黛玉十分的惊叹,对宝钗说道: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么想的到姨妈和大舅母又作一门亲家。”薛姨妈借此便展开了话题,说道:

“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这段话所传出的信息,其暗示性和针对性是非常强的。话语一开始就是月下老人设计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神话,薛姨妈首先为自己的故事套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浪漫的色彩,同时在浪漫和神秘中又增添了一份“宿命”。所以她说:“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谁年年在一处?此时的林黛玉,在潜意识中定会认为她和贾宝玉的情况是完全符合的,黛玉的精神可能立即紧绷了起来。薛姨妈又接着说:“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如果前面的言语是泛指的话,那么这一句就是实指了。薛姨妈最终要让林黛玉在心灵深处认知到,自由恋爱是不会有结果的。

故事讲到这里,突然又穿插了一段小情节,因为薛姨妈点到了女孩子的隐私,薛宝钗当着林黛玉的面在自己母亲怀里撒起了娇,这一反常的举动刺激了林妹妹,我们姑且不论薛宝钗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且看薛姨妈对林黛玉的一番安慰:

“也怨不得他伤心, 可怜没父母,到底没个亲人。”又摩娑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姐姐你伤心了,你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你姐姐虽没了父亲,到底有我,有亲哥哥,这就比你强了。我每每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不说你无依无靠,为人作人配人疼,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上水去了。”

    其实这段话有它真挚的一面,否则曹雪芹不会封薛姨妈一个“慈”字。她毕竟是母亲,有儿有女,知道父母的疼爱与呵护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她怜惜黛玉完全处于一位母亲的本能,这无可厚非,更不能因为她传播“金玉良缘”而否定这一事实。然而她接下来的话,就有试探性、暗示性以及逻辑的矛盾性了。当薛宝钗玩笑着说让林黛玉嫁给薛蟠时,薛姨妈说道:

“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遭踏了他,所以给你兄弟说了。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这段话的试探性在于薛姨妈想看看林黛玉对“宝黛婚姻”的态度;暗示性仍然在于自由恋爱不会有结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你的父母双双亡故,谁给你做主?逻辑的矛盾性在于“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薛宝钗不就是最合适的人吗,怎么会没有人给呢?可见是假话,而且直到最后薛姨妈的这一想法也没有付诸实践。薛姨妈对林黛玉的传播,其定位是比较特殊的,这是她精明的一面。

从薛姨妈使用的“受众定位”传播技巧来看,她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一切传播策略都要为“金玉良缘”服务。第二,在实际传播中,技巧与攻略要有可行性。对于世俗来讲,金与玉的搭配是合符规范的,它既能满足人们对名利的虚荣,也能满足人们祈求美好的愿望。第三,传播技巧要合符受传者的接受习惯。所以对于林黛玉这种忧郁型人格来说,攻心是最重要的;对于贾府的仆人们来说,以“闲言碎语”的形式传播是最合适的,因为仆人们拉帮结派,背地里议论主人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人人都骂他呆的薛蟠,林黛玉却该好好夸夸他
红楼梦中宝钗是于何时落选的?
【闲侃红楼】如何客观看待薛宝钗(闲侃红楼之二十三)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20)
从黛玉半含酸看薛林初次交锋-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黛玉袭人之间的爱与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