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探秘之薛宝钗

(一)

残花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薛宝钗,《红楼梦》中的第一金钗。她的名字“宝钗”二字的出处,就是李商隐的“宝钗何日不生尘”。但是在书中,作者却把这句诗改动了一个字,曹雪芹写的是“宝钗无日不生尘”。作者的这一个小改动,却是大有深意的。自从宝钗来到贾府后,宁荣二府的上上下下那是一片声的“金玉良姻”。都说薛宝钗才能配得上贾宝玉,他们俩个在一起,才是“金玉良姻”的好姻缘。而林黛玉是不够资格的。书中的第八回,回目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原文:

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甲戌侧批:细。】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璎珞正面式璎珞反面式

音注云:不离不弃。音注云: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甲戌侧批:写宝钗身份。蒙侧批:云龙显影法,好看煞!】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在这一回书中,宝玉去探望小病中的宝钗。宝钗早就知道宝玉身上有块玉,也就是宝玉胸前的那块“通灵宝玉”,但她一直没见过是什么样子的,她便让宝玉摘下来给她看。这时,宝钗的大丫头莺儿“多嘴多舌”地说了一句话:“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莺儿说这话的意思是,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两句话,与宝钗的“挂件”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的。也就是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的挂件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一听,原来宝钗的项下也有类似于“通灵宝玉”这样一个挂件,他就非得让宝钗摘下来让他看看。宝钗拗他不过,只得摘下来让宝玉看。宝玉看到了挂件上的两句话,便自然自语地念了两遍,:“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这时,莺儿又多嘴地说了一句话,请大家注意莺儿说的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时候宝钗便责怪莺儿了,让她赶紧地给宝玉倒茶去,宝钗就把莺儿的话叉过去了。大家都能看出来,宝钗她不好意思了,她害羞了。是的,宝钗是不好意思了。但是,她为什么不好意思了?很多的读者一定会说,宝钗是个女孩子,脸皮薄,一听见莺儿“故意”地把她和宝玉往一起里“撮合”,她能不脸红?能不害羞吗?真的是这样的吗?绝不是!宝钗害羞,而是另有书中的一个重大的隐情,真的是很重大!

且看,在甲戌本中,这句文字之侧,有脂砚斋的一句批语:“写宝钗身份。”这句脂批是何意?在蒙古王府藏本中,这处文字之侧亦有一句脂批:“云龙显影法,好看煞!”这句脂批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云龙显影法”,这处有隐了!而且,还显现了出来。“好看煞”,很好看,有看点,关键还要认真地研究这处的“隐”!这就是脂批要告诉读者的本意。您说,这句脂批能和宝钗的小儿女情长似的害羞有关吗?一定是没关系的!脂批点“写宝钗身份”,我问一句,写宝钗什么身份?宝钗的身份在书中早己写实了,还是“暗”表吗?其实,这句脂批点的是:“宝钗金锁的身份”!书中第二十八回,原文: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红楼梦》,一部老怪书,事事皆难猜。要想知详情,一字一句掰。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宝钗的心理活动。正是这看似不显眼的一段文字,却告诉了我们最重大的隐情。细心、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薛姨妈她在撒谎!因为薛姨妈说的是:“金锁是个和尚给的!”金锁是和尚给的吗?绝不是!莺儿早己经说明了宝钗金锁的来历。请看莺儿的原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莺儿的话是最好理解的了,她说是和尚只给了宝钗八个字,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而且,还得将这八个字凿在金器上!而薛姨妈说的却是,“整个儿一个带字的金锁”全是和尚给的。这不就是在撒谎嘛,和尚不仅没有给宝钗金锁,他连“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也没说过。薛姨妈她就是在撒谎。您说宝钗的金锁是什么来路?人家宝玉的通灵宝玉是前世由仙人幻变的,所以才叫“通灵”!而宝钗的金锁是今生才“人工”打造的,她的金锁根本就不是什么“通灵”。脂砚斋批“写宝钗身份”,实则是暗指宝钗的金锁的来路不正,它不是什么“通灵”,金锁的真实的身份实是“人工”的。再看,当宝玉央求着宝钗要看金锁时,宝钗她是:“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原来,宝钗的金锁是挂在里怀的。在甲戌本中,这段文字之侧有一个字的脂批:“细。”这一个“细”字又是何意?难不成是夸作者的写作手法很细致吗?不是这样的!脂砚斋这是在告诉我们,宝钗的动作是重点,“解了排扣”就突显了宝钗的金锁是藏在里怀的!她为什么要藏呢?因为,宝钗深知她的金锁来路不正,她不好意思让别人看见说闲话,所以她就把金锁藏在了里怀。她嗔莺儿不去倒茶,也正是因为这个厡因,她怕莺儿说漏了,她脸上过不去,这才打断了莺儿的“大实话”。这就是她不好意思、害羞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宝钗的人工挂件配不上宝玉的“通灵宝玉”,所以,宝玉最终是对她“又离又弃”的。“宝钗无日不生尘”,这句诗其实是句答案。而李商隐的“宝钗何日不生尘”,其实也是句问。读者问:“宝钗何日不生尘?”作者曹雪芹答:“宝钗无日不生尘!”就是这一问一答,却揭示了宝钗一天也没有得到过宝玉的真爱!因为,一个“无日”二字说明了一切。

(二)

我想问大家一句,宝钗的长相美?还是黛玉的长相美?这是个有趣的话题,肯定也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我倒是想到了一种说法,就是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老写在男人的眼中,女人的美分为两种,既天使的美与妖精的美。这句话其实是句大实话,写尽了天下男人的心理。对了,这两种美正好是可以形容宝钗与黛玉的。而且,宝钗一定是天使的美,黛玉一定就是妖精的美,但是黛玉的这妖精美可并不“妖冶”。(赶紧地加上,避免挨骂。)我这样的说可不是凭空的胡说,在书中我是能找到证据的。

在红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晴雯是“小”黛玉,但这个“小”不是指岁数上的小,而是指晴雯的身上暗伏着黛玉的一些事情,比如《芙蓉女儿诔》。大家都知道,晴雯在王夫人眼中,整个儿就是个狐媚子。而且,王夫人骂晴雯实是指桑骂槐地骂黛玉。黛玉又长了“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勾人”眼晴,而且还“娇喘微微”,“行动处”也是“弱柳扶风”的,可能风大点儿了都不能出屋,“心”又“较比干多一窍”,那比干就是七窍玲珑心,黛玉还胜他一窍,这不就是说黛玉聪明鬼心眼子多么。最后她还是“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切说她是天使的美肯定不合适的,我只能把黛玉形容成为妖精的美。书中第二十八回,原文:

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甲戌侧批:太白所谓"清水出芙蓉"。】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宝玉看宝钗看成了“呆雁”,这是书中很精采的一个片段。作者写宝钗的酥臂是“雪白”的一般,是的,宝钗肌肤长得就是一白遮百丑的之大美。且看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用薛姨妈的话来说就是,宝丫头“古怪”的很,从不擦脂抹粉的。在甲戌本中,这段文字之侧有一句脂批:“太白所谓清水出芙蓉。”脂砚斋用太白诗句清水出芙蓉来形容宝钗,而且是“清水”,可见宝钗是多么地冰清玉洁了。都不用多说了,用天使的美来形容宝钗,是一丁点儿都不过分的。

按理说金陵薛家也是大家大业的,在中京也应该是有大量房产的,那薛家老少为什么“寄居”住进了贾家呢?这好像也说不过去呀?既然有疑问,那我们就探一探这其中的奥妙。书中第五回,原文: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甲戌侧批: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在书中的第五回,作者着重地介绍了宝钗的一些品性。是的,新出一个人物,着重地介绍一番是非常必要的。在甲戌本中,介绍宝钗的文字之侧有一句脂砚斋的批语:“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这句脂批只看一眼,我们就能发现这其中又有隐了。脂砚斋说,曹雪芹写这段文字是用了“奇峻之笔”,而且还“写来健拔”,这两句不必细分析了,肯定是在说有隐的事。下一句可是重点了,您请看:“似新出一人而。”是的,这是第五回书了,宝钗第一次出场亮相是书中的第四回。脂砚斋这是在提醒我们,薛宝钗的第二次出场跟出一个新人物没什么区别,此处一定有“事”了。且看这脂批是批在哪处了。

原来,是批在“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之侧的。这句话能隐了什么呢?我们来细分析这句批,“似新出一人耳”,这是在说什么呢?宝钗的第二次出场是像“新”人物一样的出场,既出过一次场了,那为什么曹雪芹却写“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是的,宝姑娘己经在第四回中出过场了,那作者怎写出“忽然”二字来?原来,这机密出在“忽然”二字上!这是脂砚斋在告诉宝钗她是“忽然”来到贾家的,这“忽然”二字有隐,而且一定是大隐。因为,宝钗的第二次出场,作者用“忽然”二字,实是在提醒我们,宝钗的到来绝不是“忽然”来的,她是“不忽然”而且是有预谋而来的!“似新出一人耳”,所以,咱们还得返回到宝钗的第一次出场去探个究竟。书中第四回,原文:

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书中明表,原来这金陵薛家亦是豪门贵族,薛家是领内务府帑银来做买卖,专为皇室采办物品。宝钗此来的目地在这段文中写实了,简单地说,宝钗就是“海选”选秀女来了。宝钗来选秀女是真的吗?绝不是的!她是“被”有目地而来的。不然曹雪芹写“忽然”二字做什么!再看,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您说,宝钗她不是天使的美么?难到她是妖精的美?!书中原文:

因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去,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甲戌侧批:陪笔。】或是你姨爹家。【甲戌侧批:正笔。】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眼看着要到中京了,薛大傻子又打起了“独住”的主意。因为薛家如果独住在自家的房产中,就没有人来管薛蟠了,他也就可以更加地肆意妄为了。但是,薛姨妈的心中却是另一番“盘算”。请看,在薛姨妈说“或是在你舅舅家”的这句话之侧,有一句两个字的脂批:“陪笔。”在“或是你姨爹家”之侧,亦有一句两个字的脂批:“正笔。”都不用想,一下就能猜到脂砚斋她说的是什么。脂砚斋就是在说,薛姨妈早己打定了主意,她就是要领着全家住进荣国府的!这一“陪”一“正”之笔是最好理解的了。书中原文:

薛蟠已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甲戌眉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甲戌侧批:老太君口气得情。偏不写王夫人留,方不死板。】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薛姨妈、薛蟠、宝钗一行人,果然没到她哥哥王子腾的家。而是直接住进了她姐姐王夫人的家中,既荣国府。这荣国府的大事必定得由贾母作主才行。所以,贾母也派人对薛姨妈说留住之语。在甲戌本中,说老太太“留住”的文字之侧,有一句让人一看就懂的脂批。“老太君口气得情”,脂砚斋等于是明说了,老太太留薛家人住进荣国府,本是个口头上的客气话罢了。“偏不写王夫人留,方不死板”,是的,“偏不写”这三个字,就直接告诉我们了,薛姨妈住进荣国府,就是王夫人同妹妹薛姨妈她二人制定的“阴谋”。这段文字中,还有一段贾政说的一段“有趣”的话。贾政说薛姨妈岁数己有了“春秋”,住进荣国府还好些,也有个便利照应。说实话,贾政是薛姨妈的姐夫,薛姨妈是他小姨子,他说留寡妇小姨子留自家来住,在我看来,这是多少有些不合适的。因为,这句话本应该是王夫人说才是最佳的选择。在贾政说的话之侧有一句脂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就是这一句脂批,揭穿了贾政、王夫人、薛姨妈他们所制定的“阴谋”。用贾政来说留住,这是王夫人想把自己从这件事中摘出来!同时,也避免了薛姨妈投靠姐姐的“闲话”(直指宝钗)。书解析到这,王夫人、薛姨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阴谋己经大白于天下了。越是刻意地回避,就表明她姐妹二人心中有鬼,心中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是的,黛玉来荣国府己有几年了。贾政、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做儿媳,所以,就打起了让宝钗进贾家的主意。薛姨妈同时也是响应地为宝钗打了把“人工”的金锁,这一切,都是她姐妹二人早己预定了几年的事情。当时机成熟了,宝钗立刻北上,便直接住进了贾家。这样做,她们的目地只有一个,让宝钗住进荣国府,能更便利地、直接地让宝姑娘插入到宝、黛之局中。就是这样的,王夫人姐妹二人的计谋得逞了,从此,书中便形成了宝、黛、钗的三人之局了。不过宝姑娘住的地方可是不好,因为,她住进了梨香院(离相怨)!从书中的这一开始,就注定了宝钗的结局,她最后就是一个没有得到过爱的闺中怨妇,绝大的悲剧!

如果您觉得值得收藏和转发,请您点击关注“蚂蚁上树”,与小蚂蚁一起畅游文化的海洋!您的关注是对小蚂蚁最大的支持!小蚂蚁会每日定时更新精彩内容,么么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熙凤既是大表姐,又是荣国府当家婆,为何成了宝钗口里的凤丫头?
解谜《红楼梦》(3)
【闲侃红楼】“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闲侃红楼之九)
解读《红楼梦》的捷径:《红楼梦》回目解释(1-20回)
尘锁红楼:黛玉悲剧人生的起因,贾母才是罪魁祸首
解谜《红楼梦》之凤姐有颗“木石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