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课 | 《论语·公冶长》5

或曰:“雍⑴也仁而不佞⑵。”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⑶,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⑷,焉用佞?”

注解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道:“何必要口才呢?强嘴利舌地同人家辩驳,常常被人讨厌。冉雍未必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注释】⑴雍——孔子学生冉雍,字仲弓。⑵佞——音泞,nìng,能言善说,有口才。⑶口给——给,足也。“口给”犹如后来所说“言词不穷”、“辩才无碍”。⑷不知其仁——孔子说不知,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实际上说冉雍还不能达到“仁”的水平。下文第八章“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这“不知”也是如此。

 

朱熹《论语集注》: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焉,于虔反。御,当也,犹应答也。给,辨也。憎,恶也。言何用佞乎?佞人所以应答人者,但以口取辨而无情实,徒多为人所憎恶尔。我虽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为贤,不足以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晓之。或疑仲弓之贤而夫子不许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解读

吴龙灿:

本章的文眼在“佞”字。佞,一般作“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解。“雍也仁而不佞”,孔子高足仲弓有“可使南面”之才,得到了当时人赞许以“仁”,但同时指出缺点在“不佞”上,可见当时人们觉得“佞”是要褒扬的美德,孔子去世后人们经常赞美子贡比孔子贤,可能和子贡“佞”有关。这一章可能是改变“佞”这个汉字的感情色彩的历史性篇章,因为孔子直接否定了“佞”的正面意义,且赋予其“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御,指使,应对。口给,言语不经思虑轻易说出口,往往言不及义,过或不及,不够得体,经常得罪人。)的负面价值,并与孔子对巧言令色的痛斥和鄙视有了直接的逻辑关联。“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佞”于是走向“仁”的对立面,是值得可耻的品德,成为贬义词。孔子认为仁者应当出言审慎,言行一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故子路不宿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里仁》)、“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仁者其言也讱。”(《颜渊》)“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孟子·尽心下》)言语还是正名的题中应有之义:“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孔子作《春秋》寄托微言大义,是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义不讪上、智不危身“(董子语)。可见君子很多时候不言比言好,少言比多嘴好。当然该多讲且雄辩的时候还是要挺身而出、当仁不让的,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5:雍也仁而不佞。
习经典·一起学《论语》|公冶长篇5·4
论语:雍也仁而不佞(5-5)
《公冶长篇》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儒】《论语·公冶长》(5)口才好的领导多不仁义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