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新生遗书:我已为你们考上北大,别再烦我!学习为何不能快乐

快乐教育是一碗毒鸡汤?

在应试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在,快乐教育不断被搬到台前,同时又不断的有在崇尚快乐教育中失败的家庭,抨击“快乐教育”就是一碗毒鸡汤,害人不浅。

前阵子,著名歌手刘欢就吐槽自己奉行快乐教育,没在女儿刘一丝小时候逼她一把,让她过人的音乐天赋没法得以发挥。

刘欢只是众多喝下快乐教育这碗毒鸡汤的家长之一,而另一位明星则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反向证明了“快乐教育”是错误的--郎朗。

郎朗不止一次在访谈中说出自己的父亲是多么严厉,为了让郎朗弹好钢琴,甚至拿出毒药、跳楼和钢琴让郎朗选择--要么死,要么练好琴。

随即又有许多人出来抨击快乐教育,大谈高压才是让孩子成才的教育方式,毕竟在家可以快乐,而社会不会允许你快乐。

那么,快乐教育真的是一碗毒鸡汤吗?

是的!对于只知其一,盲目遵从的家庭来说,快乐教育就是一碗毒鸡汤;

不是!对于明白快乐教育的真核的家庭来说,快乐教育就是一把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利器;

教育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快乐只是教学手段之一,而不是教学目的

许多家长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开开心心,遵循孩子的兴趣,孩子不开心了、难受了,我们就不教不学,不要逼迫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

让孩子无所顾忌、随性而学,恰恰是对快乐教育的一个误解,只取其“快乐”的意愿,而忘却了“教育”一事。只遵循快乐的教育,并不能称之为快乐教育,那只是家长无原则溺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因为学习和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要从三个角度来说明:

  • 学习是一个枯燥地需要反复练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也对此发出过质疑: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

学习本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如果你要学到某项技能,你就必须学习其基础知识,随后反复练习,不断面对并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不断考核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这个过程要克服各种困难,面对种种竞争,又怎么可能没有压力?又怎么可能不让人难受?

  • 对孩子而言,学习是一件高压的事情

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中,高考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部给各地教育部门施加压力,各地教育部门给校长施加压力,校长给老师施加压力,而老师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同时,也给家长施加压力,而家长再给孩子施加压力。

结果,孩子还没考试就被压垮了,此外,媒体凑热闹,交通部门凑热闹,警察也凑热闹……全社会都极度关注高考,这种压力最后全转化到孩子身上,你说他们能没有压力吗?

  • 对家长而言,教育需要付出成本

作为教育孩子的主体之一,家长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父母是唯一不需要考证件就能做的职业。

这就意味着,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不断学习教育技能,读懂孩子的需求,明白如何适时鼓励孩子,而又不让孩子浮躁;明白如何适时给孩子压力,而又不让孩子自尊受挫,进而自卑。

一个事实是,如果家长本身的知识水平不过关,那么辅导孩子的作业就无从下手;如果家长自身的有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教育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就无从谈起。

教育本身就不是快乐的,那么快乐教育有存在的必要吗?

为什么要进行快乐教育?

既然教育和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不是更应该给予孩子压力,逼孩子一把吗?

在做“是否应该逼孩子一把”之前,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来自“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

第一组数据: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第二组数据: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第三组数据: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第四组数据: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第五组数据: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进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1.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在樊登的一场演讲中,同样提到了两件事情:

  • 一群北大清华的老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逼得孩子自杀;
  • 一位考上北大的学子割腕,留下遗书给父母:我已经替你们考上了北大,请你们不要再来烦我,不要把我的遗体送回去,我讨厌那个地方;

这些数据、这些事实,在高压教学、高压学业之下,孩子们需要快乐,更准确的说,孩子们需要能掌握自己获取快乐的能力,正确的快乐教育,对承受着高压的孩子们而言确实刻不容缓。

正确的快乐教育:如何让孩子学会“苦中作乐”

严格不等于专制、空洞,说教。快乐教育不等于放任无原则。有的人故意扭曲“快乐教育”的本质意思,快乐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砖研兴越,使学习成为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源泉。

那么快乐教育,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 正视快乐教育的真核:快乐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而绝不是教育的目的

快乐,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但绝不是教育的目的。

快乐,是一种氛围;

教育是一个过程;

快乐教育的真核在于:让孩子体会教育中的快乐,教会孩子从生活中获得快乐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一直快乐而逃避现实的困难,是为“苦中作乐”。

  • “苦中作乐”的真核:成果前置的成就感

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让孩子砥砺前行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毕业,需要19年的时间。

我们常常会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以后找一份好工作,享受幸福人生。而这19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显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一份需要19年后才能体会到的快乐,换成成人也鲜少有人能够坚持。

但这个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最好的方式就成果前置,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

在西安,8岁的孩子每晚和妈妈一起摆摊卖樱桃,一般一天能赚800多元,而当众人问孩子卖货所得是怎么样用的时候,孩子回答是:“买零食”。

这位妈妈同样崇尚快乐教育,但她的方式,是让孩子把课本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自己通过知识进行自己创收。

孩子在卖货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运用数学知识,即便是最简单的数学知识,当他能从自己所学的知识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快乐,那么快乐教育就凑效了。

相比之下,一些家长在烦恼孩子的99乘法表还没背熟,四则运算还没能运用自如,而不断逼孩子上补习班,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方式,高下立判。

同样的情况的,还有郎朗。许多人会关注到郎朗父亲对他的严苛,但却没有看到为了让郎朗得到钢琴给他的快乐,郎朗的父亲付出了多少努力:

郎朗一直梦想着走向国际舞台,出国比赛需要6万元,那时候郎国任借了5万元!去德国参加埃特林根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最终郎朗创造了纪录,成为在国际上第一次拿两项大奖的中国选手,也是埃特林根大赛历史上第一次给同一个人两项大奖!

没有这份成就前置,郎朗还能坚持吗?

  • 认清并接受你的现实孩子--坚定不移地发挥孩子所长

多次拿出郎朗的例子,并不是倡导家长向郎朗的父亲学习--让孩子选择毒药或者跳楼,对孩子以死相逼。

郎朗的父亲之所以会严厉逼迫郎朗学习钢琴,是因为郎朗的父亲早早就发现了郎朗的钢琴天赋:郎朗在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发现了他音乐方面的天赋,因为郎朗父亲是一位二胡演奏者,于是父亲就开始找人测试郎朗的钢琴天赋。

他接受了自己孩子真实的模样,没有在学业上逼迫郎朗,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天赋。

每个家长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孩子,这个理想孩子有一些共同点: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快,听话懂事...

但实际上家长们的真实孩子往往不会如此,进而家长们就把理想孩子当成了现实孩子的标准--他们认为孩子就理应如此。

甚至乎这些家长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天赋在哪,长处在哪,优势在哪,就盲目对孩子施以高压。最终让孩子成为上述樊登所谈及的叛逆儿童、上述报告所提及的那40%的因学习压力而自杀的一份子。

在江苏太仓竟然有位父亲,主动帮9岁的儿子小黑牛办理退学,支持儿子玩网游……如今九岁的小黑牛已经退学两年,那时他才刚上小学二年级。如今,他已经是电竞直播大神了,在网游界小有名气。

和郎朗的父亲一样,小黑牛的父亲倾尽自己的所有支持着孩子的“事业”:黑牛的父亲在北京做餐饮生意,之前带儿子去踢过足球、打过篮球、高尔夫等。可是,儿子都毫无兴趣,在学校学习也很糟糕。不忍心看着儿子闷闷不乐,父亲主动帮他办理了退学,并全力支持儿子的游戏人生。

对于小黑牛父亲的做法,许多网友表示不赞成,但反过来看,在彼时郎朗的父亲逼迫郎朗学习钢琴的时候,不也一样需要遭受这些质疑吗?--让一个名不经传的孩子去参加国际比赛并拿奖,无疑痴人说梦。

再者,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不就是抱着让孩子有一份体面工作,赚足够多的钱以获得“成功”,小黑牛不是也把这件事情做到了吗?只是小黑牛和郎朗一般,不符合多数人心中理想孩子的模样罢了。

  • 认清并区分家和工作的规则

家一直被我们形容成充满包容性的,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提供依靠,是一个快乐的场所--事实上理想的家庭应该如此。

工作是充满竞争的,或者说工作的规则就是竞争。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把工作的规则带到家庭里面去。

工作下班之后,不要把工作的不愉快带到家里,要在家中培养形成一种快乐良好的氛围,最好能和孩子有一些经常性的互动或者游戏。

同样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但不代表我们要早早把竞争规则放置到家庭中,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拥有面对竞争胜败时的应挫能力,成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岛,从而让他们无坚不摧。

  • 家长不做负面情绪的传递者

当你生气或者烦恼的时候就不要再教育孩子了,因为你一旦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不要把你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我们辅导孩子作业时,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屡教不懂而生气憋屈,而同时孩子也是在委屈、害怕的负面情绪当中,当你开始因此而发火的时候,就把孩子往被教育的痛苦中推。

而同样,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是很开心时,就不要再强迫他学习了,这样做不但学习的效果不太好,可能还会形成抵触的心理。--给孩子适当的发泄空间

我们要做的快乐教育,固然不是让孩子逃避困难,逃避现实,当同样也不是加深孩子的负能量,快乐教育,是帮助孩子走出教育的痛苦,学会如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淅爸寄语:快乐教育,是教育孩子获得快乐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只知快乐,而忽略了教育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欢谈女儿黯然神伤,坦言后悔奉行“快乐教育”,警示各位家长
致家长:不逼孩子一把,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转给爸妈)
孩子想不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干什么?”犀利评论揭露的真相扎心了……
致家长:不逼孩子一把,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转给家长)
被误解的“放养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