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范蠡与文种?烂牌好牌,范蠡如何都打成“好牌”?

    越王勾践,提到他,第一印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堪称历史人物第一励志典范!然而,他却因灭吴兴越后,立刻对两位曾经辅佐他图谋大业,日夜不计劳苦跟随鞍前马后的肱骨重臣范蠡与文种,大起杀心。好在范蠡识趣洞察人性,跑得快了点幸免于难,而优柔寡断,甚至说压根就没有多大危机意识的文种,却并不那么幸运,直接作了勾践杀戮功臣的“练手菜”。此事,令人唏嘘不已,原来,勾践这位令人膜拜的“神人”也有自身的“硬伤”!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

    越王勾践,在每日靠“尝食苦胆”修习忍辱后,终于借机会“咸鱼翻身”灭掉吴国,得以复国兴越而为一方称霸。这样的历史逆转之大胜局,除了勾践本人的忍辱功夫十分了得外,还得益于两位重要臣子的辅佐,一个是为后人尊为“商圣”的范蠡,另一个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文种。然而,令很多人大惑不解的是,越国复兴之后,越王勾践为何要杀他们?

    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复杂,大致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司马光早在《资治通鉴·汉纪三》里说得很透彻,叫做: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它总结了作为古代政治家应该最懂的悟性,也就是自古的帝王之术所诠释的经验如此。

    第二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

    范蠡与文种力劝勾践事夫差行忍辱

    也就是说,曾经越王勾践入吴国为奴的日子,所受何等屈辱,比如,勾践夫妇在吴国给人拉马牵车、背柴生火、做饭洗衣、尝粪品病......等等的百般屈辱,和勾践一起入吴,并常事身边的范蠡是什么都知道的。一句话,正因为范蠡知道了越王勾践的私人机密事件太多了,大业复兴了,再留着一定很闹心。这是越王对范蠡的杀心之一。

    勾践为何会杀功臣?范蠡说透真相!

    而同时,在越王困吴期间,由文种代为主持国政,文种如此劳苦功高,如果再加上文种本人也确实自恃功高,在越国复兴后,不但没想过放下名利离开,而且他的很多建议为勾践所不容的。这点,曾经功高震主,还不太爱听话,那么,大难临头几乎已成定局。

    第三点,勾践其人,用范蠡对他的了解所说过的话就是: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结合如上三点,历来帝王之术中一些对待开国功臣的经验,还有他们二人功高震主,且知道勾践曾经不光彩的私人机密太多,而且二人也都很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文种,此后的政见与越王并不合,还坚持己见不放,最后,再加上越王勾践本有的薄义相。这些,正是越王勾践为何要杀范蠡文种的原因所在。

    而他们两人,也因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发展道路,以至于他们二人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

    在这场与越王勾践博弈的人生棋局中,对自己局势把握最清楚的莫过于范蠡,于是,当范蠡发现自己手中的牌正在逐步变烂时,断然大舍,离开勾践,得失之间,反倒成就了后半场更加精彩的人生好牌。而文种,这种感知就比范蠡差许多,他一直觉得自己拿的明明是一手好牌,因为自己功勋卓著,越王一定会器重自己继续许以厚禄。然而,最后发生的事情,文种也曾表示自己确实看走眼了……将手中看似十分好的牌给打成了稀巴烂,并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范蠡的人生智慧:舍,舍了再得,得了又舍,最后全得!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在帮助勾践成就霸业后,因功高而封上将军,正当他的政治前途眼见可以光泽耀世之际,范蠡突然放下眼前的万般好事而急流勇退,直接请辞越王勾践,回归江湖并改名易姓“鸱夷子皮”,然后,过上了与“日月为朋,山川为友”,逍遥自在的闲散日子,常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在这段日子里,其间,范蠡三次因为做生意皆成为巨富,可等每次富起来名声大噪之后,他曾三次散尽家财与知友乡邻为善。

    范蠡劝告文种退隐

    对范蠡的这段历史,史载: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这段话,记载的正是范蠡弃官归隐山水后随缘致富,而又于“舍得”之间,得将足即足舍,在每场人生的博弈棋局中,不用等到“水满而溢”的地步,他自己先知警而大泻“洪峰”,避其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由范蠡这句:“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足以看出他对人生名利拿捏的人生智慧之高。

    范蠡隐归,泛舟江上。

    正因如此,范蠡一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叫什么名字,他的成就都是满名天下,而日子过得更是风平浪静,潇洒自如……依着这种节奏,最后,范蠡差点活成老神仙,至88岁而寿终。

    可以说,范蠡用自己所掌握的人生博弈火候,活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出彩最成功的政客人生!对其人,后世誉之为: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文种:身怀千古韬略,只输在一个“不舍”,最后全舍!

    文种(?—公元前472年):同为越王勾践麾下,与范蠡一起辅佐勾践成就霸业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文种曾教勾践“破吴七术”(东汉袁康编纂《越绝书》又说为“九术”):

    “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文种献策越王勾践的”破吴七术“究竟有多厉害?

    用勾践的原话来说则是:“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也就是说,文种教给勾践灭吴的七种方法,勾践也只用了其中三种,就已经将吴国轻松灭掉了。由此不难看出,文种其人才气之高,绝对是不输范蠡之下的。

    也正是如此谋略超群,对越国贡献功勋卓著的文种,在他帮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的人生下半场,勾践却以:

    “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而将其斩杀。

    勾践: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勾践的意思也就是说,我知道你文种是个大能人,(前面我用你教给我的七种方法中的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现在还有四种没用)你那里还剩四条没有用得上的灭吴之法,你就替我到先王那里去尝试一下吧。

    这便是中国古代史上,与范蠡一起,才气不输其上下,同为越王勾践的大业成就效尽犬马之力的文种,所获得人生后半场最终的归宿。

    其实,论及文种人生的后半场,本来,他是可以改写得如范蠡那般任运自如,只是在辅佐勾践奠定霸业之后,他们对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彼此相反而已。当时,范蠡在归隐山林之际,也曾写信劝谏文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子何不去?”

    意思是说,勾践此人的个性,只可共患难,不可长享富贵,既然今天已经帮助他奠定天下大业成就,那剩下来的,也就没有什么是非必须需要我们做的了,劝你还是看清形势,放下名利,赶紧走吧。

    遗憾的是,文种并没有将范蠡的话怎么当真,依然选择继续留下来在越王勾践身边为相。

    曾经文种执意相信心中的大王

    后来,在政见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好战心被极度提起的越王勾践“北上中原,尊王攘夷”的策略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上文种发现情势不对头正好称病不朝的机会,勾践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并以当年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同样的方法,处死了文种。不得不说,勾践在这里又使了一招“请君入瓮”式的绝杀。

    从与同为越王勾践在创业之初为股肱要臣的范蠡和文种两人,最终不同的人生结局来看,造成这种极大反差的原因,不在二人才能上的孰高孰低,而只是在把握人生博弈的火候上,进退间,取舍间,情商的悟性上,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罢了。而同时不幸的是,文种遇上的,还又刚好是勾践那样胸有大志却容人之小的君主,那就几乎是在劫难逃了。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与文种?烂牌好牌,会打都是“好牌”

    范蠡(陶朱公):一代”商圣“,以退为进

    结语:

    对比两者,范蠡与文种,范蠡的人生,很自悟,前半生他认为“大名之下难久居”,后半生他又认为“久受尊名不祥”,前后两句话,道尽人生博弈场上,尽忠义,知荣辱,知进退,诉不尽的人生智慧!历史也一再证明,能够懂得见好就收的人,往往都能够笑到最后。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的人生智慧: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
范蠡及其墓前“李斯题碑”
他是西施床上最后的男人,一辈子活了别人三辈子,最后活成一个传奇!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范蠡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
文中是谁?越王勾践为何要杀文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